【中银宏观:1-10月财政数据点评】财政 “两本账”压力均有缓解
(以下内容从中银证券《【中银宏观:1-10月财政数据点评】财政 “两本账”压力均有缓解》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摘要 税收收入对当月公共财政的贡献提升;公共预算支出增速回升,结构向防疫、基建倾斜;10月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缺口收窄。 缴税大月来临,税收收入贡献提升。从单月数据看,10月公共财政收入实现20246.00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5.65%,增幅较上月走扩7.21个百分点。其中,当月税收收入实现18214.00亿元,同比增速实现15.23%,增幅较上月明显走扩14.86个百分点;非税收入规模为2032.00亿元,同比增长19.53%,增幅较上月收窄20.20个百分点。10月为税收大月,税收收入对当月财政收入的贡献提升。 增值税、企业所得税是10月税收收入的主要支撑。着眼税收结构,增值税仍是10月占比最高的税种,对当月财政收入的支撑明显。10月增值税同比增长12.16%,增速较上月加快5.48个百分点,为当月税收收入贡献3.99个百分点的增速。 在其他占比较高的税种中,10月企业所得税、国内消费税均恢复同比正增长,其中,企业所得税同比增长12.58%,增速较9月加快24.76个百分点;国内消费税同比增长147.17%,增速较上月加快151.55个百分点。10月是传统征税大月,叠加去年同期基数较低,两大权重税种当月同比增速较9月明显回升。值得一提的是,国内消费税的征收范围包含汽车等可选消费品,汽车是年内促消费的重要抓手,持续维持较高增速,带动消费税收入提升。 10月房地产相关税收表现继续改善,房产税、契税的当月同比增速分别为2.18%和3.99%,其中房产税同比增速已连续2个月为正,契税增速也于10月转正,并较9月明显改善15.87个百分点;契税、房产税涉及到房屋产权变动或租金等收入,数据改善或与地产行业政策边际放松有关。 10月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缺口收窄,并呈现出以下两方面特点:其一,尽管支出同比增速仍处于明显负增长,但地方政府性预算支出单月增速回升幅度明显快于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安排的支出,结存专项债资金对政府性预算支出有所补充;其二,政府性基金预算“以收定支”,当月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降幅明显缩窄,对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安排的支出形成一定补充。 10月“两本账”压力均有缓解。一般财政预算方面,10月为企业所得税纳税期,叠加前期留抵退税圆满完成,企业所得税、增值税对公共财政预算形成有力支撑。 政府性基金预算方面,9月24日国常会提出“依法用好5000多亿元专项债地方结存限额,在10月底前发行完毕”,结存专项债资金已对10月政府性基金预算形成有效补充。 风险提示:全球通胀上行过快;流动性回流美债;全球新冠疫情影响扩大。 税收收入对当月公共财政的贡献提升 11月16日,财政部发布数据显示,1-10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3397.00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5.10%,增幅(较1-9月,下同)走扩1.00个百分点;按自然口径计算下降4.50%,降幅收窄2.10个百分点。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0005.00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4.8%,增速再度加快1.80个百分点;按自然口径计算下降5.5%,降幅再度收窄3.10个百分点。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93392.00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5.40%,增幅走扩4.40个百分点;按自然口径计算下降3.60%,降幅明显收窄8.00个百分点。 1-10月,全国税收收入142579.00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2.40%,增幅走扩1.40个百分点;按自然口径计算下降8.90%;降幅继续收窄2.70个百分点;非税收入30818.0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3.20%,增速小幅收窄0.30个百分点。 缴税大月来临,税收收入贡献提升。从单月数据看,10月公共财政收入实现20246.00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5.65%,增幅较上月走扩7.21个百分点。其中,当月税收收入实现18214.00亿元,同比增速实现15.23%,增幅较上月明显走扩14.86个百分点;非税收入规模为2032.00亿元,同比增长19.53%,增幅较上月收窄20.20个百分点。10月为税收大月,税收收入对当月财政收入的贡献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前期留抵退税工作的加速落地,其对单月公共财政收入的压力已完全释放,我们仅依照财政部可比口径数据测算,2022年1-10月增值税留抵退税规模累计实现17604.66亿元。 增值税、企业所得税是10月税收收入的主要支撑。着眼税收结构,增值税仍是10月占比最高的税种,对当月财政收入的支撑明显。10月增值税同比增长12.16%,增速较上月加快5.48个百分点,为当月税收收入贡献3.99个百分点的增速。 在其他占比较高的税种中,10月企业所得税、国内消费税均恢复同比正增长,其中,企业所得税同比增长12.58%,增速较9月加快24.76个百分点;国内消费税同比增长147.17 %,增速较上月加快151.55个百分点。10月是传统征税大月,叠加去年同期基数较低,两大权重税种当月同比增速较9月明显回升。值得一提的是,国内消费税的征收范围包含汽车等可选消费品,汽车是年内促消费的重要抓手,持续维持较高增速,带动消费税收入提升。 10月房地产相关税收表现继续改善,房产税、契税的当月同比增速分别为2.18%和3.99%,其中房产税同比增速已连续2个月为正,契税增速也于10月转正,并较9月明显改善15.87个百分点;契税、房产税涉及到房屋产权变动或租金等收入,数据改善或与地产行业政策边际放松有关。 公共预算支出增速回升,结构向防疫、基建倾斜 1-10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6334.0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40%,增幅(较1-9月,下同)走扩0.20个百分点。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28341.0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20%,增幅走扩0.20个百分点;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77993.0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20%,增幅走扩0.10个百分点。 公共预算支出增速回升,结构向防疫、基建倾斜。单月数据方面,10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8.71%,增速较9月回升3.31个百分点;其中,地方公共财政支出同比增长9.59%,增速较9月回升4.28个百分点。10月财政支出加快,防疫支出支撑财政支出进度。 从结构看,10月占比较高的两项支出仍为教育及社会保障就业支出,占比分别为14.24%和13.18%,当月同比增速分别为9.40%和13.93%,增速分别较9月回升 1.56和3.90个百分点,教育、社保持续为我国财政的重点保障领域。值得一提的是,10月单月,公共财政继续加大向卫生健康领域的支出力度,同比增长43.58%,增速较上月再度走扩18.95个百分点。月内部分地区疫情防控压力加大,财政支出加大向相关领域的倾斜,拉动财政支出同比增长3.51个百分点。 预算内支出对基建领域的支持力度回升。10月公共财政向基建相关领域支出的当月同比增速有所回升,公共财政向基建领域继续发力。具体来看,农林水支出同比下降1.69%,降幅较9月收窄0.35个百分点;城乡社区支出同比下降0.75 %,降幅较9月收窄12.84个百分点;向交通运输支出同比增速转正至7.41%,增速较9月回升26.28个百分点。我们认为,基建是年内扩内需的重要抓手,预算内支出向基建投资发力的趋势不会改变。 10月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缺口收窄 1-10月累计,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52166.00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2.70%,降幅(较1-9月,下同)收窄2.10个百分点。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3629.0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30%,增速加快1.60个百分点;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收入48537.00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4.30%,降幅收窄2.10个百分点;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44027.00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5.90%,降幅继续收窄2.40个百分点。 从单月数据看,10月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规模5949.00亿元,同比下滑3.82%,降幅较9月明显收窄20.15个百分点;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5520.00亿元,同比下滑3.78 %,降幅较上月明显收窄22.60个百分点;10月当月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回升,带动地方政府基金性预算收入回升。 支出方面,1-10月累计,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85845.0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80%,增幅(较1-9月,下同)继续收窄2.70个百分点。其中,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相关支出81909.0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70%,增幅收窄2.90个百分点,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相关支出47033.00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5.90%,降幅走扩0.70个百分点。 从单月数据看,10月全国政府性预算支出5551.00亿元,同比下降18.15%,降幅较9月收窄22.19个百分点,地方政府性预算支出5172.00亿元,同比下降22.40%,降幅较9月收窄20.68个百分点,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安排的支出同比下降22.92%,降幅收窄11.26个百分点。 10月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缺口收窄,并呈现出以下两方面特点:其一,尽管支出同比增速仍处于明显负增长,但地方政府性预算支出单月增速回升幅度明显快于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安排的支出,结存专项债资金对政府性预算支出有所补充;其二,政府性基金预算“以收定支”,当月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降幅明显缩窄,对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安排的支出形成补充。 10月“两本账”压力均有缓解。一般财政预算方面,10月为企业所得税纳税期,叠加前期留抵退税圆满完成,企业所得税、增值税对公共财政预算形成有力支撑。政府性基金预算方面,9月24日国常会提出“依法用好5000多亿元专项债地方结存限额,在10月底前发行完毕”,结存专项债资金已对10月政府性基金预算形成有效补充。 风险提示:全球通胀上行过快;流动性回流美债;全球新冠疫情影响扩大。 作者声明 本文为中银国际证券宏观研究系列报告。中银国际证券宏观研究团队致力于以翔实的数据、缜密的逻辑为基础,发现价值,匹配收益与风险,愿我们的研究服务能为您的投资成功尽一份力量。 免责声明 本订阅号仅面向中银证券客户中符合《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规定的专业投资者,若非前述专业投资者,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中银证券及其雇员不因接收人收到本信息而视其为服务对象。 本订阅号所载信息均选自中银证券已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为免对报告摘编产生歧义,请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须关注的是,本信息所含观点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中银证券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发布与本信息所含观点不一致的证券研究报告。 本订阅号所载信息仅供参考,在任何情况下不构成对任何机构或个人的具体投资建议,中银证券及其雇员不对任何机构或个人使用本信息造成的后果承担任何法律责任,投资者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本订阅号所载信息版权均属中银证券。任何机构或个人未经中银证券事先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发送或者复制本订阅号所载信息。如因侵权行为给中银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中银证券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
摘要 税收收入对当月公共财政的贡献提升;公共预算支出增速回升,结构向防疫、基建倾斜;10月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缺口收窄。 缴税大月来临,税收收入贡献提升。从单月数据看,10月公共财政收入实现20246.00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5.65%,增幅较上月走扩7.21个百分点。其中,当月税收收入实现18214.00亿元,同比增速实现15.23%,增幅较上月明显走扩14.86个百分点;非税收入规模为2032.00亿元,同比增长19.53%,增幅较上月收窄20.20个百分点。10月为税收大月,税收收入对当月财政收入的贡献提升。 增值税、企业所得税是10月税收收入的主要支撑。着眼税收结构,增值税仍是10月占比最高的税种,对当月财政收入的支撑明显。10月增值税同比增长12.16%,增速较上月加快5.48个百分点,为当月税收收入贡献3.99个百分点的增速。 在其他占比较高的税种中,10月企业所得税、国内消费税均恢复同比正增长,其中,企业所得税同比增长12.58%,增速较9月加快24.76个百分点;国内消费税同比增长147.17%,增速较上月加快151.55个百分点。10月是传统征税大月,叠加去年同期基数较低,两大权重税种当月同比增速较9月明显回升。值得一提的是,国内消费税的征收范围包含汽车等可选消费品,汽车是年内促消费的重要抓手,持续维持较高增速,带动消费税收入提升。 10月房地产相关税收表现继续改善,房产税、契税的当月同比增速分别为2.18%和3.99%,其中房产税同比增速已连续2个月为正,契税增速也于10月转正,并较9月明显改善15.87个百分点;契税、房产税涉及到房屋产权变动或租金等收入,数据改善或与地产行业政策边际放松有关。 10月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缺口收窄,并呈现出以下两方面特点:其一,尽管支出同比增速仍处于明显负增长,但地方政府性预算支出单月增速回升幅度明显快于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安排的支出,结存专项债资金对政府性预算支出有所补充;其二,政府性基金预算“以收定支”,当月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降幅明显缩窄,对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安排的支出形成一定补充。 10月“两本账”压力均有缓解。一般财政预算方面,10月为企业所得税纳税期,叠加前期留抵退税圆满完成,企业所得税、增值税对公共财政预算形成有力支撑。 政府性基金预算方面,9月24日国常会提出“依法用好5000多亿元专项债地方结存限额,在10月底前发行完毕”,结存专项债资金已对10月政府性基金预算形成有效补充。 风险提示:全球通胀上行过快;流动性回流美债;全球新冠疫情影响扩大。 税收收入对当月公共财政的贡献提升 11月16日,财政部发布数据显示,1-10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3397.00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5.10%,增幅(较1-9月,下同)走扩1.00个百分点;按自然口径计算下降4.50%,降幅收窄2.10个百分点。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0005.00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4.8%,增速再度加快1.80个百分点;按自然口径计算下降5.5%,降幅再度收窄3.10个百分点。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93392.00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5.40%,增幅走扩4.40个百分点;按自然口径计算下降3.60%,降幅明显收窄8.00个百分点。 1-10月,全国税收收入142579.00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2.40%,增幅走扩1.40个百分点;按自然口径计算下降8.90%;降幅继续收窄2.70个百分点;非税收入30818.0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3.20%,增速小幅收窄0.30个百分点。 缴税大月来临,税收收入贡献提升。从单月数据看,10月公共财政收入实现20246.00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5.65%,增幅较上月走扩7.21个百分点。其中,当月税收收入实现18214.00亿元,同比增速实现15.23%,增幅较上月明显走扩14.86个百分点;非税收入规模为2032.00亿元,同比增长19.53%,增幅较上月收窄20.20个百分点。10月为税收大月,税收收入对当月财政收入的贡献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前期留抵退税工作的加速落地,其对单月公共财政收入的压力已完全释放,我们仅依照财政部可比口径数据测算,2022年1-10月增值税留抵退税规模累计实现17604.66亿元。 增值税、企业所得税是10月税收收入的主要支撑。着眼税收结构,增值税仍是10月占比最高的税种,对当月财政收入的支撑明显。10月增值税同比增长12.16%,增速较上月加快5.48个百分点,为当月税收收入贡献3.99个百分点的增速。 在其他占比较高的税种中,10月企业所得税、国内消费税均恢复同比正增长,其中,企业所得税同比增长12.58%,增速较9月加快24.76个百分点;国内消费税同比增长147.17 %,增速较上月加快151.55个百分点。10月是传统征税大月,叠加去年同期基数较低,两大权重税种当月同比增速较9月明显回升。值得一提的是,国内消费税的征收范围包含汽车等可选消费品,汽车是年内促消费的重要抓手,持续维持较高增速,带动消费税收入提升。 10月房地产相关税收表现继续改善,房产税、契税的当月同比增速分别为2.18%和3.99%,其中房产税同比增速已连续2个月为正,契税增速也于10月转正,并较9月明显改善15.87个百分点;契税、房产税涉及到房屋产权变动或租金等收入,数据改善或与地产行业政策边际放松有关。 公共预算支出增速回升,结构向防疫、基建倾斜 1-10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6334.0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40%,增幅(较1-9月,下同)走扩0.20个百分点。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28341.0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20%,增幅走扩0.20个百分点;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77993.0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20%,增幅走扩0.10个百分点。 公共预算支出增速回升,结构向防疫、基建倾斜。单月数据方面,10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8.71%,增速较9月回升3.31个百分点;其中,地方公共财政支出同比增长9.59%,增速较9月回升4.28个百分点。10月财政支出加快,防疫支出支撑财政支出进度。 从结构看,10月占比较高的两项支出仍为教育及社会保障就业支出,占比分别为14.24%和13.18%,当月同比增速分别为9.40%和13.93%,增速分别较9月回升 1.56和3.90个百分点,教育、社保持续为我国财政的重点保障领域。值得一提的是,10月单月,公共财政继续加大向卫生健康领域的支出力度,同比增长43.58%,增速较上月再度走扩18.95个百分点。月内部分地区疫情防控压力加大,财政支出加大向相关领域的倾斜,拉动财政支出同比增长3.51个百分点。 预算内支出对基建领域的支持力度回升。10月公共财政向基建相关领域支出的当月同比增速有所回升,公共财政向基建领域继续发力。具体来看,农林水支出同比下降1.69%,降幅较9月收窄0.35个百分点;城乡社区支出同比下降0.75 %,降幅较9月收窄12.84个百分点;向交通运输支出同比增速转正至7.41%,增速较9月回升26.28个百分点。我们认为,基建是年内扩内需的重要抓手,预算内支出向基建投资发力的趋势不会改变。 10月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缺口收窄 1-10月累计,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52166.00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2.70%,降幅(较1-9月,下同)收窄2.10个百分点。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3629.0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30%,增速加快1.60个百分点;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收入48537.00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4.30%,降幅收窄2.10个百分点;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44027.00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5.90%,降幅继续收窄2.40个百分点。 从单月数据看,10月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规模5949.00亿元,同比下滑3.82%,降幅较9月明显收窄20.15个百分点;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5520.00亿元,同比下滑3.78 %,降幅较上月明显收窄22.60个百分点;10月当月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回升,带动地方政府基金性预算收入回升。 支出方面,1-10月累计,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85845.0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80%,增幅(较1-9月,下同)继续收窄2.70个百分点。其中,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相关支出81909.0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70%,增幅收窄2.90个百分点,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相关支出47033.00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5.90%,降幅走扩0.70个百分点。 从单月数据看,10月全国政府性预算支出5551.00亿元,同比下降18.15%,降幅较9月收窄22.19个百分点,地方政府性预算支出5172.00亿元,同比下降22.40%,降幅较9月收窄20.68个百分点,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安排的支出同比下降22.92%,降幅收窄11.26个百分点。 10月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缺口收窄,并呈现出以下两方面特点:其一,尽管支出同比增速仍处于明显负增长,但地方政府性预算支出单月增速回升幅度明显快于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安排的支出,结存专项债资金对政府性预算支出有所补充;其二,政府性基金预算“以收定支”,当月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降幅明显缩窄,对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安排的支出形成补充。 10月“两本账”压力均有缓解。一般财政预算方面,10月为企业所得税纳税期,叠加前期留抵退税圆满完成,企业所得税、增值税对公共财政预算形成有力支撑。政府性基金预算方面,9月24日国常会提出“依法用好5000多亿元专项债地方结存限额,在10月底前发行完毕”,结存专项债资金已对10月政府性基金预算形成有效补充。 风险提示:全球通胀上行过快;流动性回流美债;全球新冠疫情影响扩大。 作者声明 本文为中银国际证券宏观研究系列报告。中银国际证券宏观研究团队致力于以翔实的数据、缜密的逻辑为基础,发现价值,匹配收益与风险,愿我们的研究服务能为您的投资成功尽一份力量。 免责声明 本订阅号仅面向中银证券客户中符合《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规定的专业投资者,若非前述专业投资者,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中银证券及其雇员不因接收人收到本信息而视其为服务对象。 本订阅号所载信息均选自中银证券已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为免对报告摘编产生歧义,请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须关注的是,本信息所含观点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中银证券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发布与本信息所含观点不一致的证券研究报告。 本订阅号所载信息仅供参考,在任何情况下不构成对任何机构或个人的具体投资建议,中银证券及其雇员不对任何机构或个人使用本信息造成的后果承担任何法律责任,投资者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本订阅号所载信息版权均属中银证券。任何机构或个人未经中银证券事先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发送或者复制本订阅号所载信息。如因侵权行为给中银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中银证券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