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宏观固收】货币政策与流动性观察:“宽货币”拐点未至
(以下内容从国信证券《【国信宏观固收】货币政策与流动性观察:“宽货币”拐点未至》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分析师:董德志 S0980513100001 核心观点 “宽货币”拐点未至 10月我国新增社融9079亿,新增人民币贷款6152亿,M2同比增长11.8%,均显著弱于市场预期。 10月新增社融未能延续9月的修复势头,表现弱于预期和季节性,增速下降0.3pct至11.8%。从四大项的贡献度看,社融同比增量的支撑主要来自于非标和企业直融,拖累主要来自政府债券融资和信贷。 信贷总体大幅走弱。新增人民币贷款同比少增2110亿,企业部门表现明显好于居民部门,企业中长贷与短贷显著分化。一方面,尽管新增企业信贷明显回落,但结构显著改善。10月非金融企业贷同比多增1525亿,其中中长贷同比再次多增2433亿,指向“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推动了基建投资等相关领域的融资需求。另一方面,居民信贷大幅滑坡,10月新增居民贷款同比多减4827亿,已连续12个月同比负增长。 非标融资再度转负。非标当月融资减少1748亿,但在低基数下同比依然多增372亿。信托+委托贷款延续了前两个月的趋势,本月同比继续增加1643亿,指向非标压降力度持续缓和下,基建和房地产融资得到多渠道政策支持。 政府融资受基数影响较大。10月政府债融资2791亿,在今年“财政前置”与去年“财政后置”带来的错位效应下同比大幅少增3376亿。 货币方面,10月M2同比增速较上月回落0.3pct至11.8%,同时受到信贷走弱和财政投放力度下降的拖累。M1同比增速大幅下降0.6pct至5.8%,M2-M1增速剪刀差增加0.3pct至6%,与日常消费和房地产疲弱有关。 总体而言,10月金融数据总量显著走弱,结构仍有亮点。今年社融和信贷宽幅波动,季末均显著超出预期和历史水平,但其余月份回落幅度同样强于季节性,10月数据并未跳出这一规律,因此“宽信用”仍处于政策培育阶段。 前瞻地看,我们认为“宽信用”全面落地前“宽货币”不会提前退出。为兼顾“内外平衡”,央行仍将以量引价,在维持政策利率稳定的基础上通过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降成本以促信用。 流动性观察 外部环境方面,10月美国CPI超预期回落后美联储加息速率可能放缓。 国内利率方面,上周(11月7-11日)超短端利率显著上行,商业银行同业存单发行利率上行,其中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的上行幅度分别为17np、16bp和10bp。 国内流动性方面,上周(11月7-11日)央行逆回购回笼规模收缩,净投放-800亿元。 债券发行方面,上周(11月7-11日)政府债净融资4114.2亿元;同业存单净融资3440.5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2844.3亿元。 风险提示 政策调整滞后,疫情再度扩散,经济增速下滑。 正文 周观点:“宽货币”拐点未至 10月我国新增社融9079亿(预期1.65万亿),新增人民币贷款6152亿(预期8242亿),M2同比增长11.8%(预期12%),均显著弱于市场预期。 社融:政府与信贷拖累 10月新增社融未能延续9月的修复势头,表现弱于预期和季节性,增速下降0.3pct至11.8%。新增社融同比少增7097亿,环比少增2.62万亿。从四大项的贡献度看,社融同比增量的支撑主要来自于非标(贡献5.2%)和企业直融(贡献0.1%),拖累主要来自政府债券融资(贡献-47.6%)和信贷(贡献-46.8%)。 人民币贷款 10月信贷大幅走弱。以信贷(非社融)口径计,新增人民币贷款同比少增2110亿。企业部门表现明显好于居民部门,企业中长贷与短贷显著分化。 一方面,政策助力下,企业信贷尽管总量回落,但结构显著改善。10月非金融企业贷款新增4626亿,同比多增1525亿,环比少增1.45万亿。其中中长贷新增4623亿,占比升至98.7%,同比再次多增2433亿。企业中长贷往往与固定资产投资(基建、房地产、制造业)有较强关联,指向“稳增长”政策持续落地发力推动了实体经济,特别是基建地产相关领域的融资需求。短期信用方面,企业短贷再次转负,减少1843亿,同比多减1555亿,或受上半年短贷到期拖累;信贷不振使票据融资由负转正,增加1905亿,同比多增745亿。 另一方面,居民信贷大幅滑坡。10月新增居民贷款-180亿,同比多减4827亿,已连续12个月同比负增长。结构上,居民短贷减少512亿,同比多减938亿,或与近期疫情多点频发,消费场景受限有关。中长贷增加332亿,同比大幅少增3889亿,与“银十”传统地产旺季销售遇冷的情况基本吻合。 非标、直接融资与政府债券 非标融资再度转负。非标当月融资减少1748亿,但在低基数下同比依然多增372亿,环比多减3197亿。其中,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在贴现冲量下减少2157亿,同比多减1271亿;信托贷款-61亿,同比少减1000亿;委托贷款增加470亿,同比多增643亿。信托+委托贷款延续了前两个月的趋势,本月同比继续增加1643亿,指向非标压降力度持续缓和下,基建和房地产融资得到多渠道政策支持。 企业直接融资表现亮眼。当月企业直接融资3113亿,环比大幅上升(1906亿),但在基数作用下同比基本不变(+6亿)。其中企业债券新增融资2325亿,同比多增64亿;企业股权融资新增788亿,同比少增58亿。 政府融资受基数影响较大。10月政府债发行受5000亿结存专项债限额发行支撑,但环比仍少增2742亿至2791亿,且在今年“财政前置”与去年“财政后置”带来的错位效应下同比大幅少增3376亿。 货币:M2-M1剪刀差收敛 10月M2同比增速较上月回落0.3pct至11.8%,同时受到信贷走弱和财政投放力度下降的拖累。财政存款增加1.14万亿,创年内新高,在去年高基数下仍同比多增300亿,延续了上月以来偏弱的投放力度。企业存款在缴税大月减少1.17万亿,同比多减5979亿。居民存款减少5103亿,同比增加6997亿,指向居民消费疲弱拖累企业收入。M1同比增速相应大幅下降0.6pct至5.8%,M2-M1增速剪刀差增加0.3pct至6%,与日常消费和房地产疲弱有关。社融-M2增速剪刀差维持-1.5%不变。 小结:“宽货币”拐点未至 总体而言,10月金融数据总量显著走弱,结构仍有亮点。总体而言,如我们上月提示,今年以来社融和信贷宽幅波动,季末均显著超出预期和历史水平,但其余月份回落幅度同样强于季节性,10月数据并未跳出这一规律,因此“宽信用”仍处于政策培育阶段。 前瞻地看,尽管近期资金面出现趋紧迹象,但我们认为“宽信用”全面落地前“宽货币”不会提前退出。为兼顾“内外平衡”,央行仍将以量引价,在维持政策利率稳定的基础上通过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降成本以促信用。 流动性观察 外部环境:美联储12月加息速率可能放缓 美联储 11月FOMC加息75bp后,其两大管理利率——存款准备金利率(IORB)与隔夜逆回购利率(ON RRP)分别位于3.90%和3.80%。受此影响,上周三(11月9日)SOFR利率较前一周(11月2日)上升73bp至3.78%。 截至10月31日,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为8.68万亿美元,较前一周(10月24日)减少462.2亿美元,约为今年4月本次缩表初期资产负债表历史最高值(8.965万亿)的96.8%。 欧央行 欧央行11月加息后,三大关键利率:主要再融资操作(MRO)、边际贷款便利(MLF)和隔夜存款便利(DF)利率将分别位于2.00%、2.25%和1.5%。欧元短期利率(ESTR)上周四(11月10日)较前一周(11月3日)保持不变,位于1.40%。 日央行 日本央行政策目标利率、贴现率和互补性存款便利利率将分别保持-0.1%、0.3%和-0.1%不变。此外,日本央行仍将继续“不限量”购买国债,将10年期日本国债收益率维持在0%附近。东京隔夜平均利率(TONAR)上周五(11月11日)较前一周(11月4日)下降2bp至-0.07%。 国内利率:超短端利率显著上行 央行关键利率 10月20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公布,1年期LPR为3.65%,5年期以上LPR为4.3%,均与上月持平。央行其它关键利率无变化。 市场利率 短端利率方面,上周显著上行。上周五(11月11日)R001、DR001与GC001较前一周(11月4日)分别上升28bp、31bp和28bp;而R007、DR007、GC007分别上升17bp、18bp、17bp。 中长端利率方面,上周同样有所增长。上周五(11月11日)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发行利率较前一周(11月4日)分别上行17bp、16bp和10bp至2.23%、2.24%和2.45%。 国内流动性:央行继续回笼流动性 上周(11月7-13日),央行回笼流动性资金800亿元。其中:7天逆回购净投放-800亿元(到期1130亿元,投放330亿元);14天逆回购净投放0亿元(到期0亿元,投放0亿元)。 本周(11月14-20日),央行逆回购将到期330亿元,其中7天逆回购到期330亿元,14天逆回购到期0亿元。截至本周一(11月14日)央行7天逆回购投放50亿元,14天逆回购投放0亿元。 上周(11月7-13日),银行间市场质押回购平均日均成交5.05万亿,较此前一周(10月31日-11月4日,4.95万亿)增加0.1万亿。隔夜回购占比为84.7%,较此前一周(86.3%)下降1.4pct。 债券融资:政府债净融资预计转负 政府债上周(11月7-11日)共计发行4214.2亿元,净融资1400.4亿元,较此前一周(10月31日-11月4日)的1765.6亿元小幅少增。本周计划发行1374.0亿元,净融资额预计为-339.6亿元。 同业存单上周(11月7-11日)共计发行3440.5亿元,净融资-913.7亿元,较此前一周(10月31日-11月4日)的-1677.3亿元显著少减。本周计划发行815.5亿元,净融资额预计为-5012.9亿元。 企业债券上周(11月7-11日)共计发行2844.3亿元,净融资577.3亿元,较此前一周(10月31日-11月4日)的278.0亿元小幅多增。其中城投债融资贡献约56.3%。本周计划发行874.6亿元,净融资额预计为-2203.7亿元。 汇率:美元指数持续回落 上周五(11月11日)人民币CFETS一篮子汇率指数较前一周(11月4日)下降1.78至97.9,同期美元指数下降4.38至106.41。11月11日,美元兑人民币在岸汇率较11月4日的7.27下降约1594基点至7.11,离岸汇率从7.30下降约1245基点至7.17。
分析师:董德志 S0980513100001 核心观点 “宽货币”拐点未至 10月我国新增社融9079亿,新增人民币贷款6152亿,M2同比增长11.8%,均显著弱于市场预期。 10月新增社融未能延续9月的修复势头,表现弱于预期和季节性,增速下降0.3pct至11.8%。从四大项的贡献度看,社融同比增量的支撑主要来自于非标和企业直融,拖累主要来自政府债券融资和信贷。 信贷总体大幅走弱。新增人民币贷款同比少增2110亿,企业部门表现明显好于居民部门,企业中长贷与短贷显著分化。一方面,尽管新增企业信贷明显回落,但结构显著改善。10月非金融企业贷同比多增1525亿,其中中长贷同比再次多增2433亿,指向“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推动了基建投资等相关领域的融资需求。另一方面,居民信贷大幅滑坡,10月新增居民贷款同比多减4827亿,已连续12个月同比负增长。 非标融资再度转负。非标当月融资减少1748亿,但在低基数下同比依然多增372亿。信托+委托贷款延续了前两个月的趋势,本月同比继续增加1643亿,指向非标压降力度持续缓和下,基建和房地产融资得到多渠道政策支持。 政府融资受基数影响较大。10月政府债融资2791亿,在今年“财政前置”与去年“财政后置”带来的错位效应下同比大幅少增3376亿。 货币方面,10月M2同比增速较上月回落0.3pct至11.8%,同时受到信贷走弱和财政投放力度下降的拖累。M1同比增速大幅下降0.6pct至5.8%,M2-M1增速剪刀差增加0.3pct至6%,与日常消费和房地产疲弱有关。 总体而言,10月金融数据总量显著走弱,结构仍有亮点。今年社融和信贷宽幅波动,季末均显著超出预期和历史水平,但其余月份回落幅度同样强于季节性,10月数据并未跳出这一规律,因此“宽信用”仍处于政策培育阶段。 前瞻地看,我们认为“宽信用”全面落地前“宽货币”不会提前退出。为兼顾“内外平衡”,央行仍将以量引价,在维持政策利率稳定的基础上通过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降成本以促信用。 流动性观察 外部环境方面,10月美国CPI超预期回落后美联储加息速率可能放缓。 国内利率方面,上周(11月7-11日)超短端利率显著上行,商业银行同业存单发行利率上行,其中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的上行幅度分别为17np、16bp和10bp。 国内流动性方面,上周(11月7-11日)央行逆回购回笼规模收缩,净投放-800亿元。 债券发行方面,上周(11月7-11日)政府债净融资4114.2亿元;同业存单净融资3440.5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2844.3亿元。 风险提示 政策调整滞后,疫情再度扩散,经济增速下滑。 正文 周观点:“宽货币”拐点未至 10月我国新增社融9079亿(预期1.65万亿),新增人民币贷款6152亿(预期8242亿),M2同比增长11.8%(预期12%),均显著弱于市场预期。 社融:政府与信贷拖累 10月新增社融未能延续9月的修复势头,表现弱于预期和季节性,增速下降0.3pct至11.8%。新增社融同比少增7097亿,环比少增2.62万亿。从四大项的贡献度看,社融同比增量的支撑主要来自于非标(贡献5.2%)和企业直融(贡献0.1%),拖累主要来自政府债券融资(贡献-47.6%)和信贷(贡献-46.8%)。 人民币贷款 10月信贷大幅走弱。以信贷(非社融)口径计,新增人民币贷款同比少增2110亿。企业部门表现明显好于居民部门,企业中长贷与短贷显著分化。 一方面,政策助力下,企业信贷尽管总量回落,但结构显著改善。10月非金融企业贷款新增4626亿,同比多增1525亿,环比少增1.45万亿。其中中长贷新增4623亿,占比升至98.7%,同比再次多增2433亿。企业中长贷往往与固定资产投资(基建、房地产、制造业)有较强关联,指向“稳增长”政策持续落地发力推动了实体经济,特别是基建地产相关领域的融资需求。短期信用方面,企业短贷再次转负,减少1843亿,同比多减1555亿,或受上半年短贷到期拖累;信贷不振使票据融资由负转正,增加1905亿,同比多增745亿。 另一方面,居民信贷大幅滑坡。10月新增居民贷款-180亿,同比多减4827亿,已连续12个月同比负增长。结构上,居民短贷减少512亿,同比多减938亿,或与近期疫情多点频发,消费场景受限有关。中长贷增加332亿,同比大幅少增3889亿,与“银十”传统地产旺季销售遇冷的情况基本吻合。 非标、直接融资与政府债券 非标融资再度转负。非标当月融资减少1748亿,但在低基数下同比依然多增372亿,环比多减3197亿。其中,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在贴现冲量下减少2157亿,同比多减1271亿;信托贷款-61亿,同比少减1000亿;委托贷款增加470亿,同比多增643亿。信托+委托贷款延续了前两个月的趋势,本月同比继续增加1643亿,指向非标压降力度持续缓和下,基建和房地产融资得到多渠道政策支持。 企业直接融资表现亮眼。当月企业直接融资3113亿,环比大幅上升(1906亿),但在基数作用下同比基本不变(+6亿)。其中企业债券新增融资2325亿,同比多增64亿;企业股权融资新增788亿,同比少增58亿。 政府融资受基数影响较大。10月政府债发行受5000亿结存专项债限额发行支撑,但环比仍少增2742亿至2791亿,且在今年“财政前置”与去年“财政后置”带来的错位效应下同比大幅少增3376亿。 货币:M2-M1剪刀差收敛 10月M2同比增速较上月回落0.3pct至11.8%,同时受到信贷走弱和财政投放力度下降的拖累。财政存款增加1.14万亿,创年内新高,在去年高基数下仍同比多增300亿,延续了上月以来偏弱的投放力度。企业存款在缴税大月减少1.17万亿,同比多减5979亿。居民存款减少5103亿,同比增加6997亿,指向居民消费疲弱拖累企业收入。M1同比增速相应大幅下降0.6pct至5.8%,M2-M1增速剪刀差增加0.3pct至6%,与日常消费和房地产疲弱有关。社融-M2增速剪刀差维持-1.5%不变。 小结:“宽货币”拐点未至 总体而言,10月金融数据总量显著走弱,结构仍有亮点。总体而言,如我们上月提示,今年以来社融和信贷宽幅波动,季末均显著超出预期和历史水平,但其余月份回落幅度同样强于季节性,10月数据并未跳出这一规律,因此“宽信用”仍处于政策培育阶段。 前瞻地看,尽管近期资金面出现趋紧迹象,但我们认为“宽信用”全面落地前“宽货币”不会提前退出。为兼顾“内外平衡”,央行仍将以量引价,在维持政策利率稳定的基础上通过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降成本以促信用。 流动性观察 外部环境:美联储12月加息速率可能放缓 美联储 11月FOMC加息75bp后,其两大管理利率——存款准备金利率(IORB)与隔夜逆回购利率(ON RRP)分别位于3.90%和3.80%。受此影响,上周三(11月9日)SOFR利率较前一周(11月2日)上升73bp至3.78%。 截至10月31日,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为8.68万亿美元,较前一周(10月24日)减少462.2亿美元,约为今年4月本次缩表初期资产负债表历史最高值(8.965万亿)的96.8%。 欧央行 欧央行11月加息后,三大关键利率:主要再融资操作(MRO)、边际贷款便利(MLF)和隔夜存款便利(DF)利率将分别位于2.00%、2.25%和1.5%。欧元短期利率(ESTR)上周四(11月10日)较前一周(11月3日)保持不变,位于1.40%。 日央行 日本央行政策目标利率、贴现率和互补性存款便利利率将分别保持-0.1%、0.3%和-0.1%不变。此外,日本央行仍将继续“不限量”购买国债,将10年期日本国债收益率维持在0%附近。东京隔夜平均利率(TONAR)上周五(11月11日)较前一周(11月4日)下降2bp至-0.07%。 国内利率:超短端利率显著上行 央行关键利率 10月20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公布,1年期LPR为3.65%,5年期以上LPR为4.3%,均与上月持平。央行其它关键利率无变化。 市场利率 短端利率方面,上周显著上行。上周五(11月11日)R001、DR001与GC001较前一周(11月4日)分别上升28bp、31bp和28bp;而R007、DR007、GC007分别上升17bp、18bp、17bp。 中长端利率方面,上周同样有所增长。上周五(11月11日)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发行利率较前一周(11月4日)分别上行17bp、16bp和10bp至2.23%、2.24%和2.45%。 国内流动性:央行继续回笼流动性 上周(11月7-13日),央行回笼流动性资金800亿元。其中:7天逆回购净投放-800亿元(到期1130亿元,投放330亿元);14天逆回购净投放0亿元(到期0亿元,投放0亿元)。 本周(11月14-20日),央行逆回购将到期330亿元,其中7天逆回购到期330亿元,14天逆回购到期0亿元。截至本周一(11月14日)央行7天逆回购投放50亿元,14天逆回购投放0亿元。 上周(11月7-13日),银行间市场质押回购平均日均成交5.05万亿,较此前一周(10月31日-11月4日,4.95万亿)增加0.1万亿。隔夜回购占比为84.7%,较此前一周(86.3%)下降1.4pct。 债券融资:政府债净融资预计转负 政府债上周(11月7-11日)共计发行4214.2亿元,净融资1400.4亿元,较此前一周(10月31日-11月4日)的1765.6亿元小幅少增。本周计划发行1374.0亿元,净融资额预计为-339.6亿元。 同业存单上周(11月7-11日)共计发行3440.5亿元,净融资-913.7亿元,较此前一周(10月31日-11月4日)的-1677.3亿元显著少减。本周计划发行815.5亿元,净融资额预计为-5012.9亿元。 企业债券上周(11月7-11日)共计发行2844.3亿元,净融资577.3亿元,较此前一周(10月31日-11月4日)的278.0亿元小幅多增。其中城投债融资贡献约56.3%。本周计划发行874.6亿元,净融资额预计为-2203.7亿元。 汇率:美元指数持续回落 上周五(11月11日)人民币CFETS一篮子汇率指数较前一周(11月4日)下降1.78至97.9,同期美元指数下降4.38至106.41。11月11日,美元兑人民币在岸汇率较11月4日的7.27下降约1594基点至7.11,离岸汇率从7.30下降约1245基点至7.17。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