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传媒】VRAR性能提升落地加速,关注硬件供应链迭代机遇—— VRAR行业深度研究系列报告(硬件篇)(付天姿)
(以下内容从光大证券《【互联网传媒】VRAR性能提升落地加速,关注硬件供应链迭代机遇—— VRAR行业深度研究系列报告(硬件篇)(付天姿)》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点击上方“光大证券研究”可以订阅哦 点击注册小程序 查看完整报告 特别申明: 本订阅号中所涉及的证券研究信息由光大证券研究所编写,仅面向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用作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和研究观点的沟通交流。非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光大证券研究所不会因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光大证券的客户。 【互联网传媒】VRAR性能提升落地加速,关注硬件供应链迭代机遇—— VRAR行业深度研究系列报告(硬件篇) 报告摘要 当前时点研究VR/AR硬件市场具备投资价值 1)元宇宙初期,VR/AR硬件作为载体和入口将率先发力;2)未来三年,VR处于硬件性能迭代期,AR因零部件技术取得突破有望逐渐落地,细分行业增长明确;3)VR/AR作为下一代智能终端,长期有望替代现有硬件和渗透各应用场景,市场潜力可期。 长期看好VR/AR硬件替代空间,预判发展阶段以挖掘投资机会 1)VR/AR长期将渗透各场景,VR定位媒介载体,对应C端泛娱乐为主的沉浸场景,有望渗透上亿级别出货量的休闲硬件;AR定位生产工具,应用广泛,长期有望取代智能手机成为下一代计算平台,出货量上限或高达十亿级。2)VR/AR落地进程上存在差异,2022-25年期间,VR步入性能迭代期,催生硬件投资机遇,零部件技术路径选择成关键;AR尚未产品定义,光波导等技术研发加速,2025年重磅产品发布后AR有望开启C端渗透,近三年关注核心零部件发展水平。 市场空间:全球VR头显出货量2026年有望超4000万台,AR眼镜2025年后迎来高增 中短期3-4年内,VR头显受新品刺激和性能升级逻辑的驱动,预计2023年和2026年出货量相继突破1500万台和4000万台;AR眼镜暂限于B端,3年内预计出货100-200万台,2025年后有望作为手机配件崛起。 VR性能迭代和AR商用落地驱动上游零部件技术迭代 VR围绕更强沉浸和交互体验升级,AR除光学外可复用VR前沿技术,但面临轻量化限制。核心零部件整体迭代路径和终局技术清晰:1)光学上,VR和AR分别向超短焦和光波导升级;2)Micro LED为终极显示方案,Micro OLED和LCOS分别作为VR和AR过渡期方案;3)芯片在算力和功耗的平衡中迭代,中短期自研定制趋势增强,未来或向云XR演进;4)感知交互升级重心在于更丰富的功能,手势识别、眼动追踪等即将搭载上机。迭代技术多面临技术和量产制造瓶颈,当前尚未落地或仅为小批量产,推高成本。 围绕迭代技术梳理产业链,关注厂商的量产布局和研发实力 预判短中长期零部件技术选择,发掘相关优势公司,中短期内关注产线建设和客户订单情况,长期重视终极技术研发实力。战略布局VR/AR领域的龙头公司具备先发优势:1)海外巨头Meta、苹果等全产业链布局,引领全行业发展;2)光学厂商舜宇、歌尔等,显示龙头京东方、TCL科技等和芯片龙头高通等凭借丰富经验,紧跟各零部件迭代趋势,有望收获VR/AR出货量红利;3)惠及零部件上游,LED芯片厂商三安光电、偏振片厂商三利谱和传感器厂商欧菲光等受益。 风险分析:VR/AR设备及技术迭代进度不及预期,VR/AR下游应用拓展不及预期,国内政策监管。 发布日期:2022-11-10 免责声明 本订阅号是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以下简称“光大证券研究所”)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官方唯一订阅号。其他任何以光大证券研究所名义注册的、或含有“光大证券研究”、与光大证券研究所品牌名称等相关信息的订阅号均不是光大证券研究所的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所刊载的信息均基于光大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仅供在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研究观点的及时沟通交流,其中的资料、意见、预测等,均反映相关研究报告初次发布当日光大证券研究所的判断,可能需随时进行调整,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的义务。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光大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 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任何投资者不应将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作为投资决策依据,本公司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版权仅归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所有。任何机构和个人未经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转载、刊登、发表、篡改或者引用。如因侵权行为给光大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光大证券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
点击上方“光大证券研究”可以订阅哦 点击注册小程序 查看完整报告 特别申明: 本订阅号中所涉及的证券研究信息由光大证券研究所编写,仅面向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用作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和研究观点的沟通交流。非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光大证券研究所不会因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光大证券的客户。 【互联网传媒】VRAR性能提升落地加速,关注硬件供应链迭代机遇—— VRAR行业深度研究系列报告(硬件篇) 报告摘要 当前时点研究VR/AR硬件市场具备投资价值 1)元宇宙初期,VR/AR硬件作为载体和入口将率先发力;2)未来三年,VR处于硬件性能迭代期,AR因零部件技术取得突破有望逐渐落地,细分行业增长明确;3)VR/AR作为下一代智能终端,长期有望替代现有硬件和渗透各应用场景,市场潜力可期。 长期看好VR/AR硬件替代空间,预判发展阶段以挖掘投资机会 1)VR/AR长期将渗透各场景,VR定位媒介载体,对应C端泛娱乐为主的沉浸场景,有望渗透上亿级别出货量的休闲硬件;AR定位生产工具,应用广泛,长期有望取代智能手机成为下一代计算平台,出货量上限或高达十亿级。2)VR/AR落地进程上存在差异,2022-25年期间,VR步入性能迭代期,催生硬件投资机遇,零部件技术路径选择成关键;AR尚未产品定义,光波导等技术研发加速,2025年重磅产品发布后AR有望开启C端渗透,近三年关注核心零部件发展水平。 市场空间:全球VR头显出货量2026年有望超4000万台,AR眼镜2025年后迎来高增 中短期3-4年内,VR头显受新品刺激和性能升级逻辑的驱动,预计2023年和2026年出货量相继突破1500万台和4000万台;AR眼镜暂限于B端,3年内预计出货100-200万台,2025年后有望作为手机配件崛起。 VR性能迭代和AR商用落地驱动上游零部件技术迭代 VR围绕更强沉浸和交互体验升级,AR除光学外可复用VR前沿技术,但面临轻量化限制。核心零部件整体迭代路径和终局技术清晰:1)光学上,VR和AR分别向超短焦和光波导升级;2)Micro LED为终极显示方案,Micro OLED和LCOS分别作为VR和AR过渡期方案;3)芯片在算力和功耗的平衡中迭代,中短期自研定制趋势增强,未来或向云XR演进;4)感知交互升级重心在于更丰富的功能,手势识别、眼动追踪等即将搭载上机。迭代技术多面临技术和量产制造瓶颈,当前尚未落地或仅为小批量产,推高成本。 围绕迭代技术梳理产业链,关注厂商的量产布局和研发实力 预判短中长期零部件技术选择,发掘相关优势公司,中短期内关注产线建设和客户订单情况,长期重视终极技术研发实力。战略布局VR/AR领域的龙头公司具备先发优势:1)海外巨头Meta、苹果等全产业链布局,引领全行业发展;2)光学厂商舜宇、歌尔等,显示龙头京东方、TCL科技等和芯片龙头高通等凭借丰富经验,紧跟各零部件迭代趋势,有望收获VR/AR出货量红利;3)惠及零部件上游,LED芯片厂商三安光电、偏振片厂商三利谱和传感器厂商欧菲光等受益。 风险分析:VR/AR设备及技术迭代进度不及预期,VR/AR下游应用拓展不及预期,国内政策监管。 发布日期:2022-11-10 免责声明 本订阅号是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以下简称“光大证券研究所”)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官方唯一订阅号。其他任何以光大证券研究所名义注册的、或含有“光大证券研究”、与光大证券研究所品牌名称等相关信息的订阅号均不是光大证券研究所的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所刊载的信息均基于光大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仅供在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研究观点的及时沟通交流,其中的资料、意见、预测等,均反映相关研究报告初次发布当日光大证券研究所的判断,可能需随时进行调整,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的义务。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光大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 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任何投资者不应将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作为投资决策依据,本公司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版权仅归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所有。任何机构和个人未经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转载、刊登、发表、篡改或者引用。如因侵权行为给光大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光大证券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