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发金工|基金研究】权益仓位小幅上升,军工主题基金涨幅居前:权益型基金月报(2022年10月)
(以下内容从广发证券《【广发金工|基金研究】权益仓位小幅上升,军工主题基金涨幅居前:权益型基金月报(2022年10月)》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摘 要 权益型基金表现统计: 2022年10月,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的收益率为-3.07%;风格方面,2022年10月,小盘成长风格基金整体表现较好;行业方面,军工行业权益基金在2022年10月获得了相对较高的收益。 基于基金净值的主动型权益基金持仓变化跟踪: 2022年10月,根据Wind数据测算,主动型权益基金平均权益仓位相比于9月有所上升;风格配置方面,相比于9月末,基金整体上增加了大盘价值、小盘价值风格的配置;行业配置方面,相比于9月末,基金整体上增加了消费、TMT、医药、上游周期板块的配置。 最新权益市场观点: 择时层面,当前宏观指标与技术指标整体看多权益资产;风格层面,基于基金配置与宏观指标,当前在规模风格方面看好中大盘风格表现,在成长/价值风格方面看好均衡配置;行业层面,当前行业层面仍呈现较为明显的反转效应,当前行业层面建议分散配置。针对主动型权益基金,一方面,我们基于权益市场风格及行业观点,自上而下筛选主动型权益基金;另一方面,我们构建基金因子,基于基金因子自下而上构建主动型权益基金组合。针对被动型权益基金,我们从权益指数轮动策略出发,并进一步构建被动型权益基金组合。 正 文 一、权益型基金表现 1.1 主动型权益基金表现 本文中,我们以下列标准定义主动权益型基金,并进行月度的跟踪: 1.基金类型: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灵活配置型、平衡混合型; 2.股票仓位:近4个季度权益持仓净值比均超过60%; 3.成立时间:成立时间超过15个月; 4.基金规模:最新合计规模大于2亿元; 5.业绩基准:业绩基准为宽基指数,且港股持有比例不存在下限。 从最新的表现来看,2022年10月,主动型权益基金的平均收益率为-3.22%,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的收益率为-3.07%;2022年以来,主动型权益基金的平均收益率为-22.59%,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的收益率为-23.19%。 在不同风格基金的表现上,我们根据基金最新季度公布持仓的风格暴露水平,结合净值回归结果对于基金风格进行划分,并跟踪不同风格主动型权益基金的业绩表现。根据基金在规模以及成长/价值风格上的最新暴露水平,我们将上述基金进行划分。规模风格方面,我们将规模暴露水平位于前1/3、中间1/3,以及后1/3的基金分别划分为大盘型基金、中盘型基金以及小盘型基金;在成长/价值风格方面,我们将(成长-价值)暴露水平位于前1/3、中间1/3,以及后1/3的基金分别划分为成长型基金、平衡型基金以及价值型基金(具体方法详见附录)。 从最新的表现来看,2022年10月大盘、小盘、中盘、价值、成长、平衡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率分别为-6.84%、0.18% 、-2.97% 、-4.46% 、-2.12% 、-3.03% ,小盘成长基金整体表现较好;2022年以来,大盘、小盘、中盘、价值、成长、平衡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率分别为-26.58% 、-18.41% 、-22.78% 、-21.23% 、-23.04% 、-23.79% ,小盘价值基金整体占优。 在不同行业主题型基金的表现上,我们筛选出业绩比较基准为行业主题指数的主动型权益基金,作为主动型行业主题权益基金标的。此处我们将其业绩基准分类为:消费、医药、TMT、制造等多个类别,并跟踪每一类主动型行业主题权益基金的业绩表现。 从最新的主动型权益基金表现来看,2022年10月,军工、医药、TMT、新兴产业主题基金均取得正收益。其中,军工行业主动型权益基金涨幅最高,对应收益率为11.71%。从2022年年初至今的累计收益来看,军工行业的主动型权益基金表现相对出色,累计收益为-7.78%。 1.2 被动型权益基金表现 对于被动型权益基金,我们同样筛选出跟踪指数为行业主题指数的被动型权益基金,并要求基金于2020年9月前成立、最新规模超过2亿元、且剔除ETF联接基金。此处我们同样将其业绩基准分类为:消费、医药、TMT、制造等多个类别,并跟踪每一类被动型行业主题权益基金的业绩表现。 从最新的被动型权益基金表现来看,2022年10月,军工、TMT、医药行业主题被动型权益基金均获得正收益。其中,军工行业主题的被动型基金涨幅最高,对应收益率为11.33%;2022年以来,表现较好的被动型权益基金为跟踪周期行业的基金,累计涨幅为-14.35%。 对于指数增强型基金,此处我们主要分析跟踪指数为沪深300以及中证500的指数增强型基金,并要求基金于2020年9月前成立、最新规模超过2亿元。 从最新的表现来看,2022年10月跟踪沪深300、中证500的指数增强型基金平均超额收益率为0.11%、-1.97%。2022年以来,跟踪沪深300、中证500的指数增强型基金平均分别获得了3.32%、3.73%的超额收益。 二、主动型权益基金持仓变化跟踪 2.1 主动型权益基金权益仓位跟踪 本章中,我们采用净值回归的方法,对于市场上主动型权益基金的整体仓位、风格配置以及行业配置情况进行跟踪: 1.基金类型: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 2.成立时间:成立时间超过6个月; 3.基金规模:最新合计规模大于2亿元; 4.业绩基准:业绩基准为宽基指数,且港股持有比例不存在下限。 此处,我们分别将基金的历史3个月的净值与风格指数,以及行业指数分别进行一次回归,并取两次回归结果的均值作为基金仓位的估计(具体方法详见附录)。 截至2022.10.31,从最新的基金仓位估算结果来看,当前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的平均仓位为85.11%,相比于2022年9月末上升1.01pct;其中56.83%的基金相比于2022年9月末提高了权益仓位。 2.2 主动型权益基金风格配置跟踪 在风格配置方面,我们将各个基金历史3个月的净值与各个风格指数进行回归,并计算由3.1中的条件所筛选出基金的平均水平。 截至2022.10.31,从最新的基金风格持仓估算结果来看,当前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在大盘价值、大盘成长、小盘价值、小盘成长的平均配置比例分别为11.44%、36.68%、4.87%、47.01%。相比于2022年9月末,基金整体上减少了大盘成长、小盘成长风格的配置,增加了大盘价值、小盘价值风格的配置。 从单个基金的风格配置变化情况来看,相对于2022年9月末,分别有51.68%、56.61%的基金提高了在小盘、价值风格上的配置比例;同时有48.32%、43.39%的基金提高了大盘、成长风格的配置比例。 2.3 主动型权益基金行业配置跟踪 在行业配置方面,我们将各个基金历史3个月的净值与各个行业指数进行回归,并计算由3.1中的条件所筛选出基金的平均水平。 截至2022.10.31,从最新的基金行业持仓估算结果来看,当前主动股票型、偏股混合型在TMT板块、消费板块、上游周期板块、中游制造板块、大金融板块、医药板块的平均配置比例分别为12.62%、21.01%、6.81%、44.77%、6.93%、7.87%。相比于2022年9月末,基金整体上减少了中游制造、大金融板块的配置,增加了TMT、消费、上游周期、医药板块的配置。 从单个基金的行业配置变化情况来看,相对于2022年9月末,有51.38%、60.19%、46.90%、48.10%的基金提高了在TMT、消费、上游周期、医药板块上的配置比例;同时有36.67%、50.71%的基金提高了在中游制造、大金融板块上的配置比例。 三、最新市场观点以及基金优选 3.1 权益市场最新观点:择时、风格、行业 权益资产的择时层面,宏观指标方面,综合来看,当前整体宏观环境利多权益资产;技术指标方面,截至2022.10.31,当前权益资产趋势向下、估值极低、资金流入。综合来看,当前看多权益资产。 权益资产的风格层面,从基金配置的视角来看,考虑到当前成长风格配置水平仍然处于历史上相对较高的位置,未来进一步上升空间可能有限,当前风格层面仍然建议均衡配置;从宏观经济的视角来看,当前宏观经济或将进入PPI同比-CPI同比增速差收窄、社融增速企稳回升的状态。历史上来看,该情形下大盘风格有望占优,而成长价值风格的分化可能相对较小。综合来看,当前在规模风格方面看好中大盘风格表现,在成长/价值风格方面看好均衡配置。 权益资产的行业层面,基金行业配置集中度在2022Q3出现了一定幅度的回落,且行业层面仍呈现较为明显的反转效应,当前行业层面建议分散配置。 3.2 自上而下:基于市场观点的主动型权益基金优选 在主动型权益基金的分析流程上,我们自上而下出发,基于多角度对权益市场、风格、行业的判断,首先筛选在风格、行业配置上与权益市场观点较为匹配的基金;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从中筛选选股能力较强的基金,在获取风格、行业层面收益的基础上,通过基金在风格、行业之内的选股能力来提高配置该基金的收益。 基于权益市场风格、行业展望,我们筛选出满足以下条件的主动型权益基金:最新规模超过2亿、近3年内未更换主要基金经理、稳定偏好中大盘及平衡风格、行业配置较为分散(行业集中度指标小于0.2)、选股能力较强的基金(Brinson个股选择胜率高于50%,长线持仓胜率高于60%、历史综合业绩得分在样本基金中排名靠前)。(具体基金名单详见报告) 3.3 自下而上:基于因子模型的主动型权益基金组合构建 在因子模型优选基金的问题上,我们主要分3步来构建策略:首先,我们以季度作为换仓周期,初步筛选主动型权益基金;而后,我们分别从基金的历史业绩、历史持仓,以及其他相关信息出发构建基金因子度量基金各方面的特征;最后,我们在基金因子筛选中选择有效性、稳定性较强的若干个因子,并以此作为基金优选以及组合构建的依据。 在组合构建中,我们综合考虑基金因子的选基效果以及稳定性,选择了以下7个因子,并采用等权的方法进行加权。最终,我们在单个基金经理产品不超过10%、单个基金公司产品不超过20%的前提下,在符合1.1中筛选条件的基金中选择得分较高、开放申购、非定开、且无最短持有期的10只基金等权配置,并于每年的1、4、7、10月末进行调仓。 截至2022.10.31,2022年以来选基因子组合的累计收益率为-19.43%,同期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的累计收益率为-23.19%。最新1期调仓结果如下。(2022.10.31调仓)(具体基金名单详见报告) 进一步地,我们针对特定指数构建增强组合,即在控制组合在仓位、风格、行业方面与基准指数偏离幅度的基础上,最大化组合的因子得分。此处,我们同样要求单个基金经理产品不超过10%、单个基金公司产品不超过20%。 截至2022.10.31,2022年以来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选基因子增强组合的累计收益率为-20.72%,同期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的累计收益率为-23.19%。最新1期调仓结果如下。(2022.10.31调仓)(具体基金名单详见报告) 3.4 基于权益指数轮动的被动型权益基金组合构建 我们从权益指数轮动策略出发,构建被动型权益基金组合。具体来看,我们从6个维度出发构建指数指标,分别为:历史基本面、资金流、一致预期、宏观、动量以及风格,并根据多个指标的综合打分结果构建权益指数轮动策略。在此基础上,我们通过场内基金(ETF、LOF)实现权益指数轮动策略的具体落地。 具体来看,首先我们筛选规模、流动性、存续时间满足一定条件的场内产品,并将这些产品的跟踪指数作为可投资指数;而后,我们计算各个可投资指数的指标,并筛选综合得分在前20%的指数;最终,我们在选择这些指数的对应场内基金标的构建组合,同时对于组合中基金数量的上限,相同宽基指数、同类行业主题、SmartBeta指数所对应的产品数量进行约束。 此处,我们在每个月度换仓时点要求场内基金的最新规模大于3亿、近1月日均成交额大于0.1亿、存续时间大于180天、且不为转型基金。进一步地,我们约束组合中最大基金数量为10只,相同宽基指数产品最多1只、宽基指数产品最多2只;相同行业主题产品最多2只;相同SmartBeta指数产品最多1只、SmartBeta指数产品最多2只。 截至2022.10.31,2022年以来被动型权益基金组合的累计收益率为-28.640%,同期可投资指数组合的累计收益率为-25.84%。最新1期调仓结果如下。(2022.10.31调仓)(具体基金名单详见报告) 五、风险提示 (1)本文仅在合理的假设范围讨论,文中数据均为历史数据,基于模型得到的相关结论并不能完全准确的刻画现实环境以及预测未来;(2)本文中基于模型筛选出的基金名单不代表任何投资建议。 详细研究内容请参见广发金工定期报告 《金融工程:权益型基金月报(2022年10月):权益仓位小幅上升,军工主题基金涨幅居前》 法律声明: 本微信号推送内容仅供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广发证券”)客户参考,其他的任何读者在订阅本微信号前,请自行评估接收相关推送内容的适当性,广发证券不会因订阅本微信号的行为或者收到、阅读本微信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 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广发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完整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及观点的出处皆被广发证券认为可靠,但广发证券不对其准确性或完整性做出任何保证,报告内容亦仅供参考。 在任何情况下,本微信号所推送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除非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在任何情况下广发证券不对因使用本微信号的内容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读者不应以本微信号推送内容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本微信号推送内容做出决策。 本微信号推送内容仅反映广发证券研究人员于发出完整报告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更改且不予通告。 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的版权归广发证券所有,广发证券对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保留一切法律权利。未经广发证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否则由此造成的一切不良后果及法律责任由私自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者承担。
摘 要 权益型基金表现统计: 2022年10月,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的收益率为-3.07%;风格方面,2022年10月,小盘成长风格基金整体表现较好;行业方面,军工行业权益基金在2022年10月获得了相对较高的收益。 基于基金净值的主动型权益基金持仓变化跟踪: 2022年10月,根据Wind数据测算,主动型权益基金平均权益仓位相比于9月有所上升;风格配置方面,相比于9月末,基金整体上增加了大盘价值、小盘价值风格的配置;行业配置方面,相比于9月末,基金整体上增加了消费、TMT、医药、上游周期板块的配置。 最新权益市场观点: 择时层面,当前宏观指标与技术指标整体看多权益资产;风格层面,基于基金配置与宏观指标,当前在规模风格方面看好中大盘风格表现,在成长/价值风格方面看好均衡配置;行业层面,当前行业层面仍呈现较为明显的反转效应,当前行业层面建议分散配置。针对主动型权益基金,一方面,我们基于权益市场风格及行业观点,自上而下筛选主动型权益基金;另一方面,我们构建基金因子,基于基金因子自下而上构建主动型权益基金组合。针对被动型权益基金,我们从权益指数轮动策略出发,并进一步构建被动型权益基金组合。 正 文 一、权益型基金表现 1.1 主动型权益基金表现 本文中,我们以下列标准定义主动权益型基金,并进行月度的跟踪: 1.基金类型: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灵活配置型、平衡混合型; 2.股票仓位:近4个季度权益持仓净值比均超过60%; 3.成立时间:成立时间超过15个月; 4.基金规模:最新合计规模大于2亿元; 5.业绩基准:业绩基准为宽基指数,且港股持有比例不存在下限。 从最新的表现来看,2022年10月,主动型权益基金的平均收益率为-3.22%,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的收益率为-3.07%;2022年以来,主动型权益基金的平均收益率为-22.59%,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的收益率为-23.19%。 在不同风格基金的表现上,我们根据基金最新季度公布持仓的风格暴露水平,结合净值回归结果对于基金风格进行划分,并跟踪不同风格主动型权益基金的业绩表现。根据基金在规模以及成长/价值风格上的最新暴露水平,我们将上述基金进行划分。规模风格方面,我们将规模暴露水平位于前1/3、中间1/3,以及后1/3的基金分别划分为大盘型基金、中盘型基金以及小盘型基金;在成长/价值风格方面,我们将(成长-价值)暴露水平位于前1/3、中间1/3,以及后1/3的基金分别划分为成长型基金、平衡型基金以及价值型基金(具体方法详见附录)。 从最新的表现来看,2022年10月大盘、小盘、中盘、价值、成长、平衡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率分别为-6.84%、0.18% 、-2.97% 、-4.46% 、-2.12% 、-3.03% ,小盘成长基金整体表现较好;2022年以来,大盘、小盘、中盘、价值、成长、平衡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率分别为-26.58% 、-18.41% 、-22.78% 、-21.23% 、-23.04% 、-23.79% ,小盘价值基金整体占优。 在不同行业主题型基金的表现上,我们筛选出业绩比较基准为行业主题指数的主动型权益基金,作为主动型行业主题权益基金标的。此处我们将其业绩基准分类为:消费、医药、TMT、制造等多个类别,并跟踪每一类主动型行业主题权益基金的业绩表现。 从最新的主动型权益基金表现来看,2022年10月,军工、医药、TMT、新兴产业主题基金均取得正收益。其中,军工行业主动型权益基金涨幅最高,对应收益率为11.71%。从2022年年初至今的累计收益来看,军工行业的主动型权益基金表现相对出色,累计收益为-7.78%。 1.2 被动型权益基金表现 对于被动型权益基金,我们同样筛选出跟踪指数为行业主题指数的被动型权益基金,并要求基金于2020年9月前成立、最新规模超过2亿元、且剔除ETF联接基金。此处我们同样将其业绩基准分类为:消费、医药、TMT、制造等多个类别,并跟踪每一类被动型行业主题权益基金的业绩表现。 从最新的被动型权益基金表现来看,2022年10月,军工、TMT、医药行业主题被动型权益基金均获得正收益。其中,军工行业主题的被动型基金涨幅最高,对应收益率为11.33%;2022年以来,表现较好的被动型权益基金为跟踪周期行业的基金,累计涨幅为-14.35%。 对于指数增强型基金,此处我们主要分析跟踪指数为沪深300以及中证500的指数增强型基金,并要求基金于2020年9月前成立、最新规模超过2亿元。 从最新的表现来看,2022年10月跟踪沪深300、中证500的指数增强型基金平均超额收益率为0.11%、-1.97%。2022年以来,跟踪沪深300、中证500的指数增强型基金平均分别获得了3.32%、3.73%的超额收益。 二、主动型权益基金持仓变化跟踪 2.1 主动型权益基金权益仓位跟踪 本章中,我们采用净值回归的方法,对于市场上主动型权益基金的整体仓位、风格配置以及行业配置情况进行跟踪: 1.基金类型: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 2.成立时间:成立时间超过6个月; 3.基金规模:最新合计规模大于2亿元; 4.业绩基准:业绩基准为宽基指数,且港股持有比例不存在下限。 此处,我们分别将基金的历史3个月的净值与风格指数,以及行业指数分别进行一次回归,并取两次回归结果的均值作为基金仓位的估计(具体方法详见附录)。 截至2022.10.31,从最新的基金仓位估算结果来看,当前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的平均仓位为85.11%,相比于2022年9月末上升1.01pct;其中56.83%的基金相比于2022年9月末提高了权益仓位。 2.2 主动型权益基金风格配置跟踪 在风格配置方面,我们将各个基金历史3个月的净值与各个风格指数进行回归,并计算由3.1中的条件所筛选出基金的平均水平。 截至2022.10.31,从最新的基金风格持仓估算结果来看,当前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在大盘价值、大盘成长、小盘价值、小盘成长的平均配置比例分别为11.44%、36.68%、4.87%、47.01%。相比于2022年9月末,基金整体上减少了大盘成长、小盘成长风格的配置,增加了大盘价值、小盘价值风格的配置。 从单个基金的风格配置变化情况来看,相对于2022年9月末,分别有51.68%、56.61%的基金提高了在小盘、价值风格上的配置比例;同时有48.32%、43.39%的基金提高了大盘、成长风格的配置比例。 2.3 主动型权益基金行业配置跟踪 在行业配置方面,我们将各个基金历史3个月的净值与各个行业指数进行回归,并计算由3.1中的条件所筛选出基金的平均水平。 截至2022.10.31,从最新的基金行业持仓估算结果来看,当前主动股票型、偏股混合型在TMT板块、消费板块、上游周期板块、中游制造板块、大金融板块、医药板块的平均配置比例分别为12.62%、21.01%、6.81%、44.77%、6.93%、7.87%。相比于2022年9月末,基金整体上减少了中游制造、大金融板块的配置,增加了TMT、消费、上游周期、医药板块的配置。 从单个基金的行业配置变化情况来看,相对于2022年9月末,有51.38%、60.19%、46.90%、48.10%的基金提高了在TMT、消费、上游周期、医药板块上的配置比例;同时有36.67%、50.71%的基金提高了在中游制造、大金融板块上的配置比例。 三、最新市场观点以及基金优选 3.1 权益市场最新观点:择时、风格、行业 权益资产的择时层面,宏观指标方面,综合来看,当前整体宏观环境利多权益资产;技术指标方面,截至2022.10.31,当前权益资产趋势向下、估值极低、资金流入。综合来看,当前看多权益资产。 权益资产的风格层面,从基金配置的视角来看,考虑到当前成长风格配置水平仍然处于历史上相对较高的位置,未来进一步上升空间可能有限,当前风格层面仍然建议均衡配置;从宏观经济的视角来看,当前宏观经济或将进入PPI同比-CPI同比增速差收窄、社融增速企稳回升的状态。历史上来看,该情形下大盘风格有望占优,而成长价值风格的分化可能相对较小。综合来看,当前在规模风格方面看好中大盘风格表现,在成长/价值风格方面看好均衡配置。 权益资产的行业层面,基金行业配置集中度在2022Q3出现了一定幅度的回落,且行业层面仍呈现较为明显的反转效应,当前行业层面建议分散配置。 3.2 自上而下:基于市场观点的主动型权益基金优选 在主动型权益基金的分析流程上,我们自上而下出发,基于多角度对权益市场、风格、行业的判断,首先筛选在风格、行业配置上与权益市场观点较为匹配的基金;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从中筛选选股能力较强的基金,在获取风格、行业层面收益的基础上,通过基金在风格、行业之内的选股能力来提高配置该基金的收益。 基于权益市场风格、行业展望,我们筛选出满足以下条件的主动型权益基金:最新规模超过2亿、近3年内未更换主要基金经理、稳定偏好中大盘及平衡风格、行业配置较为分散(行业集中度指标小于0.2)、选股能力较强的基金(Brinson个股选择胜率高于50%,长线持仓胜率高于60%、历史综合业绩得分在样本基金中排名靠前)。(具体基金名单详见报告) 3.3 自下而上:基于因子模型的主动型权益基金组合构建 在因子模型优选基金的问题上,我们主要分3步来构建策略:首先,我们以季度作为换仓周期,初步筛选主动型权益基金;而后,我们分别从基金的历史业绩、历史持仓,以及其他相关信息出发构建基金因子度量基金各方面的特征;最后,我们在基金因子筛选中选择有效性、稳定性较强的若干个因子,并以此作为基金优选以及组合构建的依据。 在组合构建中,我们综合考虑基金因子的选基效果以及稳定性,选择了以下7个因子,并采用等权的方法进行加权。最终,我们在单个基金经理产品不超过10%、单个基金公司产品不超过20%的前提下,在符合1.1中筛选条件的基金中选择得分较高、开放申购、非定开、且无最短持有期的10只基金等权配置,并于每年的1、4、7、10月末进行调仓。 截至2022.10.31,2022年以来选基因子组合的累计收益率为-19.43%,同期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的累计收益率为-23.19%。最新1期调仓结果如下。(2022.10.31调仓)(具体基金名单详见报告) 进一步地,我们针对特定指数构建增强组合,即在控制组合在仓位、风格、行业方面与基准指数偏离幅度的基础上,最大化组合的因子得分。此处,我们同样要求单个基金经理产品不超过10%、单个基金公司产品不超过20%。 截至2022.10.31,2022年以来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选基因子增强组合的累计收益率为-20.72%,同期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的累计收益率为-23.19%。最新1期调仓结果如下。(2022.10.31调仓)(具体基金名单详见报告) 3.4 基于权益指数轮动的被动型权益基金组合构建 我们从权益指数轮动策略出发,构建被动型权益基金组合。具体来看,我们从6个维度出发构建指数指标,分别为:历史基本面、资金流、一致预期、宏观、动量以及风格,并根据多个指标的综合打分结果构建权益指数轮动策略。在此基础上,我们通过场内基金(ETF、LOF)实现权益指数轮动策略的具体落地。 具体来看,首先我们筛选规模、流动性、存续时间满足一定条件的场内产品,并将这些产品的跟踪指数作为可投资指数;而后,我们计算各个可投资指数的指标,并筛选综合得分在前20%的指数;最终,我们在选择这些指数的对应场内基金标的构建组合,同时对于组合中基金数量的上限,相同宽基指数、同类行业主题、SmartBeta指数所对应的产品数量进行约束。 此处,我们在每个月度换仓时点要求场内基金的最新规模大于3亿、近1月日均成交额大于0.1亿、存续时间大于180天、且不为转型基金。进一步地,我们约束组合中最大基金数量为10只,相同宽基指数产品最多1只、宽基指数产品最多2只;相同行业主题产品最多2只;相同SmartBeta指数产品最多1只、SmartBeta指数产品最多2只。 截至2022.10.31,2022年以来被动型权益基金组合的累计收益率为-28.640%,同期可投资指数组合的累计收益率为-25.84%。最新1期调仓结果如下。(2022.10.31调仓)(具体基金名单详见报告) 五、风险提示 (1)本文仅在合理的假设范围讨论,文中数据均为历史数据,基于模型得到的相关结论并不能完全准确的刻画现实环境以及预测未来;(2)本文中基于模型筛选出的基金名单不代表任何投资建议。 详细研究内容请参见广发金工定期报告 《金融工程:权益型基金月报(2022年10月):权益仓位小幅上升,军工主题基金涨幅居前》 法律声明: 本微信号推送内容仅供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广发证券”)客户参考,其他的任何读者在订阅本微信号前,请自行评估接收相关推送内容的适当性,广发证券不会因订阅本微信号的行为或者收到、阅读本微信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 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广发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完整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及观点的出处皆被广发证券认为可靠,但广发证券不对其准确性或完整性做出任何保证,报告内容亦仅供参考。 在任何情况下,本微信号所推送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除非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在任何情况下广发证券不对因使用本微信号的内容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读者不应以本微信号推送内容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本微信号推送内容做出决策。 本微信号推送内容仅反映广发证券研究人员于发出完整报告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更改且不予通告。 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的版权归广发证券所有,广发证券对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保留一切法律权利。未经广发证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否则由此造成的一切不良后果及法律责任由私自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者承担。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