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优基金重票息拉久期,辅以波段和骑乘——22Q3债基季报分析(海通固收 姜珮珊、孙丽萍)
(以下内容从海通证券《绩优基金重票息拉久期,辅以波段和骑乘——22Q3债基季报分析(海通固收 姜珮珊、孙丽萍)》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重要提示:《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本微信订阅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海通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海通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若您并非海通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我司不会因为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绩优基金重票息拉久期,辅以波段和骑乘 音频: 进度条 00:00 02:40 后退15秒 倍速 快进15秒 摘要: Q3债基规模大增,债券仓位创新高。(1)债基规模和份额增长最多。2022Q3公募基金规模环比减少2000多亿元。其中债券型基金规模增长依然最多、环比增加近5500亿元。(2)仓位提升。22Q3公募基金债券仓位转为上行2.5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仅货基的债券仓位略降,其余类型基金的债券仓位均提升。(3)债基继续增持金融债和中票,可转债维持小幅增持,资产支持证券和短融均减持。 22Q3纯债基&混合债基分析 重仓券:(1)前5名重仓券集中度续降。(2)纯债基&混合一级债基重仓券主要增持政府债和金融债、减持存单和城投债。混合二级债基重仓券主要增持利率债和存单。可转债方面,混合一级债基的重仓规模增加,其余变化不大。(3)纯债基和混合债基对城投债的重仓规模下降,其中资质下沉力度减小,在高资质区域集中度也有所下降。 拉久期、降杠杆。(1)22Q3短期&中长期纯债型基金、混合一级&二级债基的久期均值水平均拉长至0.89年、2.08年,2.07年、2.41年,处于17年以来同期中等偏上的水平;(2)杠杆率均值水平均下降至113.1%、116.8%、119.1%、115.5%,处于17年以来同期偏低的水平。 22Q3绩优纯债基&混合债基分析 其一、基金季报中披露的业绩归因显示,整体重票息拉久期,辅以适时的波段交易和骑乘策略(详见正文)。 其二、绩优短期&中长期纯债基、绩优混合一级债基的久期和杠杆双高,绩优混合二级债基加杠杆风格突出。 其三、绩优短期纯债基主要通过金融债增厚收益,绩优中长期纯债基、绩优混合一级&二级债基则主要通过信用票息来增厚收益。此外,绩优中长期纯债基金资质下沉力度环比减弱。 ------------------------------- 1. 规模:债基维持大增 债基规模份额增长最为明显。Wind统计数据显示,2022Q3公募基金规模近26.5万亿元,环比前一季度转为减少2000多亿元。其中债券型基金规模增长依然最大,环比增加近5500亿元;其次是货币型基金、环比增加700多亿元;再者是REITs规模增加113亿元,其余类型基金的规模均下降,尤其是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的规模环比分别减少近1600亿元、减少6200多亿元。占比来看,Q3货币基金规模占比最高、约为40%,其次是债券型基金(提升至31%)、混合型基金(下降至18%)。基金份额方面,债基份额增长也最为显著,除混合型基金、另类投资基金、FOF之外,其余各类型基金的份额或多或少均增加。 2. 债券仓位:创历史新高 2.1 各类型基金债券仓位大多回升 22Q3公募基金债券仓位(债券持仓市场占基金总值比)转为上行2.5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其中债券型、混合型、指数型、股票型基金的债券持仓市值占基金资产总值比均回升,环比上升幅度分别为0.4、1、5.4、0.1个百分点。仅货基的债券仓位略降。 2.2 债基继续增持金融债&中票,可转债维持小幅增持 债基持仓中以政金债为主(占比提升至39%),金融债&中票增持依然最为明显,可转债维持小幅增持,但减持资产支持证券和短融超短融。 3. 重仓券分析:利率债重仓增加,城投下沉减弱 本报告对短期纯债型基金&中长期纯债基金(同时满足无大额赎回+非摊余成本法债基的条件,下同)混合债券一级基金&混合债券二级基金(同时满足22Q3转债仓位小于10%+剔除转债后债券仓位不低于90%+无大额赎回的条件,下同)进行分析,具体来看: 3.1 重仓券集中度整体续降 从前5名重仓债券市值合计占债券投资市值平均比重看,至22Q3除了混合二级债基的重仓券集中度提升之外,其余的短期纯债基、中长期纯债基、混合一级债基等重仓券集中度均继续走低,环比下行幅度分别为-0.5pct、-1.3pct、-0.8pct。 3.2 纯债&混合一级债基减持存单和城投、混合二级债基仍增持可转债 从22Q3重仓券持有市值环比变动来看:纯债基&混合一级债基重仓券主要增持政府债和金融债(其中主要是政金债),主要减持存单和城投债。混合二级债基重仓券主要增持利率债和存单。可转债方面,混合一级债基的重仓规模增加,其余债基的可转债重仓规模变化不大。 3.3 城投债区域集中度略降,资质下沉力度减弱 纯债基和混合债基重仓券中的城投债规模下降。其中有评级数据的债券且评级为非A-1(此处可能会造成有误差),AAA级占比继续下降,AA+级占比增加,AA级占比略降,显示资质下沉力度减小。 重仓券中的城投债在高资质区域集中度略降。整体来看,城投债重仓券中在高资质区域(广东、上海、浙江、北京、福建、江苏、山东、安徽、湖北、河北等)的合计占比环比小幅下降了2个百分点至64%。其中,22Q3纯债基金城投债重仓券持仓中云南、河北、贵州、湖北、山西、江苏等地区AAA级债券占比下降较为明显(此处仅考虑有评级数据且评级非A-1的债券,可能会造成有误差,下同),辽宁、天津、新疆等地区AAA级债券占比大幅上升。 4. 纯债基&混合债基:拉久期、降杠杆。 纯债基&混合债基的久期纷纷拉长。相比于前一季度,22Q3短期纯债型基金、中长期纯债型基金、混合一级债基、混合二级债基的久期均值水平分别拉长0.1年、拉长0.21年、拉长0.33年、拉长0.58年至0.89年、2.08年,2.07年、2.41年。从季节性来看,除了混合一级债基的久期处于2017年以来同期偏低水平之外,其余类型债基的久期水平均处于2017年以来同期中等偏上的水平。 纯债基&混合债基齐降杠杆。至22Q3短期&中长期纯债基、混合一级&二级债基的杠杆率均值水平环比分别-1.6pct、-1.8pct、-0.6pct、-1.2pct至113.1%、116.8%、119.1%、115.5%。从季节性来看,均处于2017年以来同期中等偏低的水平。 5. 绩优基金策略:重票息拉久期,辅以波段和骑乘 其一、基金季报中披露的业绩归因。我们选取Q3纯债基&混合债基业绩总回报排名前列的基金(在第3章节基金筛选的基础上,删除定期开放基金,且今年以来最大回撤不在同类产品的10%分位数下方),其业绩归因显示: 短期纯债基绩优策略:(1)基金规模(合计,下同)1-10亿元的配置优质高性价比城投债、辅以利率波段,或者高配利率债和高等级信用债,或者久期杠杆阶段性偏积极。(2)10-50亿元的把握票息收益、曲线陡峭时使用骑乘策略,严格控制久期或中性略偏低或中长久期搭配低杠杆,部分基金也增配银行二级资本债和永续债。(3)50-100亿元的偏短久期或中短久期,以AAA信用债为主,参与波段,使用票息和杠杆策略,配置优质高性价比城投债等。 混合一级债基绩优策略:(1)1-10亿元的票息策略为主,适时参与利率波段,配置以中高等级信用债为主,部分基金适度增加利率债仓位,久期中性、杠杆中性或偏低。(2)10-50亿元&100亿元以上的积极调整仓位。混合二级债基绩优策略:中高等级信用债为主,辅以利率波段,控制转债持仓水平。 中长期纯债基绩优策略:(1)1-10亿元的维持中高久期,信用打底+利率波段,中短/中性久期+杠杆策略/利率波段,高等级信用债拉久期+短久期谨慎下沉,避免弱资质地区的城投和民企地产,也有产品主要投资于中长期看区域发展有前景的城投债、高景气度垄断性央企和国企产业债,银行二级债、券商次级债和永续债。(2)10-50亿元的是利率城投为主+规避地产板块,或者信用债为主、合理挖机信用债投资价值,杠杆策略搭配做波段交易,整体来看大多基金在使用久期策略。(3)50-100亿元的中性久期+中性偏高杠杆+并阶段参与波段交易,或者维持哑铃型久期+长债以交易性为主。(4)100亿元以上的重点配置端期限及中等期限高等级信用债和利率债,适时参与波段。 其二、将绩优基金(各类型基金Q3业绩排名前10%的基金)的组合久期、杠杆率水平与整体水平进行对比,结果显示: 绩优短期&中长期纯债基、绩优混合一级债基的久期杠杆双高。三者的组合久期平均值分别高于其对应的整体水平约0.36年、0.62年、0.68年。杠杆率方面也大幅高于整体水平、依次高出4pct、7.4pct、3.7pct。 绩优混合二级债基加杠杆风格突出,高出整体水平约12.2pct,久期风格分化。 其三、将绩优基金各类型债券仓位水平与整体进行对比。分析显示:绩优短期纯债基主要通过金融债增厚收益;绩优中长期纯债基、绩优混合一级&二级债基则主要通过信用票息来增厚收益。具体来看,分析7/1-9/30区间回报率排名前10%的纯债型基金和混合债基可以看到:业绩前10%短期纯债基的金融债持仓占比明显高出整体水平,而绩优中长期纯债基、混合一级&二级债基的信用债持仓占比均大幅高于整体水平。转债方面,绩优基金的转债持仓水平均低于整体水平。 其中,绩优中长期纯债基金资质下沉力度环比减弱。21Q4绩优中长期纯债基金下沉债券资质至AA-级,而22Q1资产下沉相较于去年四季度更为谨慎,主要是下沉至AA级,22Q2、22Q3均延续22Q1的谨慎风格。具体来看,22Q3业绩前10%的中长期纯债型基金债券持仓以AAA级债券为主(此处仅考虑有评级的数据,有一定误差),占比略低于整体水平5个百分点,维持下沉至AA级,其中AA级占比仅比整体水平高3个百分点、下沉力度较Q2大幅减弱,显示绩优中长期纯债基金在资质下沉方面更为谨慎。 ------------------------------ 相关报告(点击链接可查看原文): 基金银行均大幅增持,外资继续减配 货基调整压力不大,债市行情继续演绎 基金久期中位数重回2.6年上方 绩优基金杠杆套息,久期中性偏谨慎 杠杆久期双降,城投重仓回升,谨慎下沉资质 法律声明 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珮珊债券研究)为海通证券研究所债券行业运营的唯一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供海通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使用,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的研究观点交流;普通个人投资者由于缺乏对研究观点或报告的解读能力,使用订阅号相关信息或造成投资损失,请务必取消订阅本订阅号,海通证券不会因任何接收人收到本订阅号内容而视其为客户。 本订阅号不是海通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客户仍需以海通研究所通过研究报告发布平台正式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对任何因直接或间接使用本订阅号刊载的信息和内容或者据此进行投资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或损失,海通证券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有可能因发布日后的各种因素变化而不再准确或失效,海通证券不承担更新不准确或过时的资料、意见及推测的义务,在对相关信息进行更新时亦不会另行通知。 本订阅号的版权归海通证券研究所拥有,任何订阅人如预引用或转载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务必联络海通证券研究所并获得许可,并必注明出处为海通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内容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和删改。 海通证券研究所债券行业对本订阅号(微信号:珮珊债券研究)保留一切法律权利。其它机构或个人在微信平台以海通证券研究所债券行业名义注册的、或含有“海通证券研究所债券团队或小组”及相关信息的其它订阅号均不是海通证券研究所债券行业官方订阅号
重要提示:《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本微信订阅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海通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海通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若您并非海通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我司不会因为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绩优基金重票息拉久期,辅以波段和骑乘 音频: 进度条 00:00 02:40 后退15秒 倍速 快进15秒 摘要: Q3债基规模大增,债券仓位创新高。(1)债基规模和份额增长最多。2022Q3公募基金规模环比减少2000多亿元。其中债券型基金规模增长依然最多、环比增加近5500亿元。(2)仓位提升。22Q3公募基金债券仓位转为上行2.5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仅货基的债券仓位略降,其余类型基金的债券仓位均提升。(3)债基继续增持金融债和中票,可转债维持小幅增持,资产支持证券和短融均减持。 22Q3纯债基&混合债基分析 重仓券:(1)前5名重仓券集中度续降。(2)纯债基&混合一级债基重仓券主要增持政府债和金融债、减持存单和城投债。混合二级债基重仓券主要增持利率债和存单。可转债方面,混合一级债基的重仓规模增加,其余变化不大。(3)纯债基和混合债基对城投债的重仓规模下降,其中资质下沉力度减小,在高资质区域集中度也有所下降。 拉久期、降杠杆。(1)22Q3短期&中长期纯债型基金、混合一级&二级债基的久期均值水平均拉长至0.89年、2.08年,2.07年、2.41年,处于17年以来同期中等偏上的水平;(2)杠杆率均值水平均下降至113.1%、116.8%、119.1%、115.5%,处于17年以来同期偏低的水平。 22Q3绩优纯债基&混合债基分析 其一、基金季报中披露的业绩归因显示,整体重票息拉久期,辅以适时的波段交易和骑乘策略(详见正文)。 其二、绩优短期&中长期纯债基、绩优混合一级债基的久期和杠杆双高,绩优混合二级债基加杠杆风格突出。 其三、绩优短期纯债基主要通过金融债增厚收益,绩优中长期纯债基、绩优混合一级&二级债基则主要通过信用票息来增厚收益。此外,绩优中长期纯债基金资质下沉力度环比减弱。 ------------------------------- 1. 规模:债基维持大增 债基规模份额增长最为明显。Wind统计数据显示,2022Q3公募基金规模近26.5万亿元,环比前一季度转为减少2000多亿元。其中债券型基金规模增长依然最大,环比增加近5500亿元;其次是货币型基金、环比增加700多亿元;再者是REITs规模增加113亿元,其余类型基金的规模均下降,尤其是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的规模环比分别减少近1600亿元、减少6200多亿元。占比来看,Q3货币基金规模占比最高、约为40%,其次是债券型基金(提升至31%)、混合型基金(下降至18%)。基金份额方面,债基份额增长也最为显著,除混合型基金、另类投资基金、FOF之外,其余各类型基金的份额或多或少均增加。 2. 债券仓位:创历史新高 2.1 各类型基金债券仓位大多回升 22Q3公募基金债券仓位(债券持仓市场占基金总值比)转为上行2.5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其中债券型、混合型、指数型、股票型基金的债券持仓市值占基金资产总值比均回升,环比上升幅度分别为0.4、1、5.4、0.1个百分点。仅货基的债券仓位略降。 2.2 债基继续增持金融债&中票,可转债维持小幅增持 债基持仓中以政金债为主(占比提升至39%),金融债&中票增持依然最为明显,可转债维持小幅增持,但减持资产支持证券和短融超短融。 3. 重仓券分析:利率债重仓增加,城投下沉减弱 本报告对短期纯债型基金&中长期纯债基金(同时满足无大额赎回+非摊余成本法债基的条件,下同)混合债券一级基金&混合债券二级基金(同时满足22Q3转债仓位小于10%+剔除转债后债券仓位不低于90%+无大额赎回的条件,下同)进行分析,具体来看: 3.1 重仓券集中度整体续降 从前5名重仓债券市值合计占债券投资市值平均比重看,至22Q3除了混合二级债基的重仓券集中度提升之外,其余的短期纯债基、中长期纯债基、混合一级债基等重仓券集中度均继续走低,环比下行幅度分别为-0.5pct、-1.3pct、-0.8pct。 3.2 纯债&混合一级债基减持存单和城投、混合二级债基仍增持可转债 从22Q3重仓券持有市值环比变动来看:纯债基&混合一级债基重仓券主要增持政府债和金融债(其中主要是政金债),主要减持存单和城投债。混合二级债基重仓券主要增持利率债和存单。可转债方面,混合一级债基的重仓规模增加,其余债基的可转债重仓规模变化不大。 3.3 城投债区域集中度略降,资质下沉力度减弱 纯债基和混合债基重仓券中的城投债规模下降。其中有评级数据的债券且评级为非A-1(此处可能会造成有误差),AAA级占比继续下降,AA+级占比增加,AA级占比略降,显示资质下沉力度减小。 重仓券中的城投债在高资质区域集中度略降。整体来看,城投债重仓券中在高资质区域(广东、上海、浙江、北京、福建、江苏、山东、安徽、湖北、河北等)的合计占比环比小幅下降了2个百分点至64%。其中,22Q3纯债基金城投债重仓券持仓中云南、河北、贵州、湖北、山西、江苏等地区AAA级债券占比下降较为明显(此处仅考虑有评级数据且评级非A-1的债券,可能会造成有误差,下同),辽宁、天津、新疆等地区AAA级债券占比大幅上升。 4. 纯债基&混合债基:拉久期、降杠杆。 纯债基&混合债基的久期纷纷拉长。相比于前一季度,22Q3短期纯债型基金、中长期纯债型基金、混合一级债基、混合二级债基的久期均值水平分别拉长0.1年、拉长0.21年、拉长0.33年、拉长0.58年至0.89年、2.08年,2.07年、2.41年。从季节性来看,除了混合一级债基的久期处于2017年以来同期偏低水平之外,其余类型债基的久期水平均处于2017年以来同期中等偏上的水平。 纯债基&混合债基齐降杠杆。至22Q3短期&中长期纯债基、混合一级&二级债基的杠杆率均值水平环比分别-1.6pct、-1.8pct、-0.6pct、-1.2pct至113.1%、116.8%、119.1%、115.5%。从季节性来看,均处于2017年以来同期中等偏低的水平。 5. 绩优基金策略:重票息拉久期,辅以波段和骑乘 其一、基金季报中披露的业绩归因。我们选取Q3纯债基&混合债基业绩总回报排名前列的基金(在第3章节基金筛选的基础上,删除定期开放基金,且今年以来最大回撤不在同类产品的10%分位数下方),其业绩归因显示: 短期纯债基绩优策略:(1)基金规模(合计,下同)1-10亿元的配置优质高性价比城投债、辅以利率波段,或者高配利率债和高等级信用债,或者久期杠杆阶段性偏积极。(2)10-50亿元的把握票息收益、曲线陡峭时使用骑乘策略,严格控制久期或中性略偏低或中长久期搭配低杠杆,部分基金也增配银行二级资本债和永续债。(3)50-100亿元的偏短久期或中短久期,以AAA信用债为主,参与波段,使用票息和杠杆策略,配置优质高性价比城投债等。 混合一级债基绩优策略:(1)1-10亿元的票息策略为主,适时参与利率波段,配置以中高等级信用债为主,部分基金适度增加利率债仓位,久期中性、杠杆中性或偏低。(2)10-50亿元&100亿元以上的积极调整仓位。混合二级债基绩优策略:中高等级信用债为主,辅以利率波段,控制转债持仓水平。 中长期纯债基绩优策略:(1)1-10亿元的维持中高久期,信用打底+利率波段,中短/中性久期+杠杆策略/利率波段,高等级信用债拉久期+短久期谨慎下沉,避免弱资质地区的城投和民企地产,也有产品主要投资于中长期看区域发展有前景的城投债、高景气度垄断性央企和国企产业债,银行二级债、券商次级债和永续债。(2)10-50亿元的是利率城投为主+规避地产板块,或者信用债为主、合理挖机信用债投资价值,杠杆策略搭配做波段交易,整体来看大多基金在使用久期策略。(3)50-100亿元的中性久期+中性偏高杠杆+并阶段参与波段交易,或者维持哑铃型久期+长债以交易性为主。(4)100亿元以上的重点配置端期限及中等期限高等级信用债和利率债,适时参与波段。 其二、将绩优基金(各类型基金Q3业绩排名前10%的基金)的组合久期、杠杆率水平与整体水平进行对比,结果显示: 绩优短期&中长期纯债基、绩优混合一级债基的久期杠杆双高。三者的组合久期平均值分别高于其对应的整体水平约0.36年、0.62年、0.68年。杠杆率方面也大幅高于整体水平、依次高出4pct、7.4pct、3.7pct。 绩优混合二级债基加杠杆风格突出,高出整体水平约12.2pct,久期风格分化。 其三、将绩优基金各类型债券仓位水平与整体进行对比。分析显示:绩优短期纯债基主要通过金融债增厚收益;绩优中长期纯债基、绩优混合一级&二级债基则主要通过信用票息来增厚收益。具体来看,分析7/1-9/30区间回报率排名前10%的纯债型基金和混合债基可以看到:业绩前10%短期纯债基的金融债持仓占比明显高出整体水平,而绩优中长期纯债基、混合一级&二级债基的信用债持仓占比均大幅高于整体水平。转债方面,绩优基金的转债持仓水平均低于整体水平。 其中,绩优中长期纯债基金资质下沉力度环比减弱。21Q4绩优中长期纯债基金下沉债券资质至AA-级,而22Q1资产下沉相较于去年四季度更为谨慎,主要是下沉至AA级,22Q2、22Q3均延续22Q1的谨慎风格。具体来看,22Q3业绩前10%的中长期纯债型基金债券持仓以AAA级债券为主(此处仅考虑有评级的数据,有一定误差),占比略低于整体水平5个百分点,维持下沉至AA级,其中AA级占比仅比整体水平高3个百分点、下沉力度较Q2大幅减弱,显示绩优中长期纯债基金在资质下沉方面更为谨慎。 ------------------------------ 相关报告(点击链接可查看原文): 基金银行均大幅增持,外资继续减配 货基调整压力不大,债市行情继续演绎 基金久期中位数重回2.6年上方 绩优基金杠杆套息,久期中性偏谨慎 杠杆久期双降,城投重仓回升,谨慎下沉资质 法律声明 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珮珊债券研究)为海通证券研究所债券行业运营的唯一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供海通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使用,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的研究观点交流;普通个人投资者由于缺乏对研究观点或报告的解读能力,使用订阅号相关信息或造成投资损失,请务必取消订阅本订阅号,海通证券不会因任何接收人收到本订阅号内容而视其为客户。 本订阅号不是海通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客户仍需以海通研究所通过研究报告发布平台正式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对任何因直接或间接使用本订阅号刊载的信息和内容或者据此进行投资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或损失,海通证券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有可能因发布日后的各种因素变化而不再准确或失效,海通证券不承担更新不准确或过时的资料、意见及推测的义务,在对相关信息进行更新时亦不会另行通知。 本订阅号的版权归海通证券研究所拥有,任何订阅人如预引用或转载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务必联络海通证券研究所并获得许可,并必注明出处为海通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内容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和删改。 海通证券研究所债券行业对本订阅号(微信号:珮珊债券研究)保留一切法律权利。其它机构或个人在微信平台以海通证券研究所债券行业名义注册的、或含有“海通证券研究所债券团队或小组”及相关信息的其它订阅号均不是海通证券研究所债券行业官方订阅号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