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晨报1014】【宏观】【行业】通信、汽车【个股】卓胜微、广汽集团、中石科技、珀莱雅、比亚迪
(以下内容从东吴证券《【东吴晨报1014】【宏观】【行业】通信、汽车【个股】卓胜微、广汽集团、中石科技、珀莱雅、比亚迪》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欢迎收听东吴晨报在线音频: 东吴晨报20201014 From 东吴研究所 00:00 05:16 注:音频如有歧义以正式研究报告为准。 宏观 出口的高增和进口的反弹可持续吗? 事件 9月中国出口(以美元计)同增9.9%,前值增9.5%;进口同增13.2%,前值降2.1%(图1)。三季度出口/进口同比分别为8.8%/3.2%,为年内季度进出口首次双增。前三季度出口/进口同比分别为-0.8%/-3.1%,年底有望转正。 观点 单月出口增速9.9%为年内新高,符合我们此前预期。 分产品看,照明装置、纺织品、医疗器械、家具出口同比排列前四位,分别为41.4%/34.7%/30.9%/30.6%。 (1)照明装置及家具出口连续三月走强,或受益于海外房地产市场反弹及二季度积压需求的释放。如图3所示,美国、加拿大、日本、泰国二季度以来房价持续走高,反映了房地产交易的繁荣,家具厂商补库存需求相应提升;与此同时由于二季度各国还处于较高程度的封锁中(图4),海外部分家具需求受到积压,并随着三季度逐渐解封得到释放。 (2)纺织品及医疗器械作为主要防疫物资,三季度以来出口逐月回落。当前海外疫情仍有反复,尤其是印度、美国、巴西日新增确诊病例数仍数以万计(图5),但近期疫情反复并未对各国生产的有序恢复造成太大干扰,其对中国防疫物资的需求依赖大大降低。9月份该两类产品对整体出口增速贡献约1.7个百分点,较上月2.4个百分点继续回落(图6)。由此看来,尽管防疫物资对我国出口的拉动持续减弱,但随着海外经济复苏,其他商品尤其是机电产品及高新技术产品的需求回升显著。 进口表现大幅反弹超出预期,体现内需开始提振发力。 分地区看,9月我国从美国/越南/韩国进口金额同比分别为24.7%/20.6%/17.2%(图7),由此可见越南及韩国9月出口的强势反弹(分别同增19.6%/7.7%)或受益于中国对其需求的扩张,而对美进口的反弹则源于继续履行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 分产品看,集成电路进口金额增速最高(28.2%,图8),自动数据处理设备进口降幅明显收窄(-47%,前值-71.9%),今年以来集成电路进口金额同比持续维持在双位数水平,这可能综合了基数效应、市场对美国半导体出口限制的担忧,以及国内制造业景气度疫情后迅速回升的多重作用(图9)。此外农产品及铁矿砂进口同比分别升至23.2%/17.1%、原油进口降幅收窄,均对本月进口超预期形成支撑。 展望后市,出口的高增和进口的反弹是否可持续? 预计四季度出口仍能维持高增长,但增速的上行或继续放缓。我们前期强调疫情后中国出口韧性源于供需缺口、防疫物资及供应链完整度三方面支撑,当前主要经济体制造业景气度已回升至疫情前水平,也就是说供需缺口及防疫物资两条逻辑的弱化已经较为清晰,后续出口的主要动力将转为海外经济活动恢复后的正常生产及消费需求。10月第二周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同比较前一周回落(图10),为8月以来首次出现拐点,或提示了外需热度边际降低,后续走势值得持续跟踪。 进口反弹逻辑短期内不会消失。进口反弹一方面是内需提振的体现,另一方面源于加快履行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我们认为两者在短期内均不存在较大的波动风险,因此后续进口表现仍值得期待。 风险提示:秋冬季节全球范围内疫情二次抬头至不受控程度。 (分析师 陶川、王丹) 行业 通信: 科技龙头出台大比例股票期权激励计划 彰显行业长期发展信心 投资要点 事件:10月12日,中兴通讯发布2020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草案):拟授予1.63亿份股票期权,预计约占发行股本总额的3.54%,激励对象包括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以及在核心岗位就职的业务骨干,激励人数约为6124人,占员工总数的8.84%,首次授予的股票期权行权价格为每股人民币34.47元。 科技龙头第四期股权激励力度大、覆盖范围广、信心足,治理结构进一步优化:中兴通讯作为国内的科技龙头,是国内5G建设的主力军,高效可靠的核心团队是保持技术以及产品领先优势的关键,所以加强核心团队的治理结构是重点。中兴通讯一直以来将股票期权作为长期激励工具,充分带动管理层以及核心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以及能动性,中兴通讯自上市后共发布三次股权激励,2007年首次授予股票期权4798万份,占股本总额的5%,激励人数为3435人;2013年授予1.03亿份,占总股本的3%,激励人数约为1531人(员工占比2.3%);2017年授予股票期权数量约1.5亿份,占公司总股本的2.57%;激励人数约为1996人;对比前三次股权激励,本次股权激励覆盖人数最多,员工占比高达8.84%,同时股权激励价格为34.47元高于去年定增以及历年股权激励价格,进一步彰显公司业绩以及行业景气度向上的信心。 5G建设节奏持续推进,持续看好基站基建以及流量基建投资机会:2020年作为5G建设的元年,5G基站建设节奏有序推进,同时主设备商作为国内5G建设的主力军,在专利技术、标准制定等方面的话语权逐步提升,带动国内5G领跑全球。我们认为,本次中兴通讯股权激励体现自身业绩增长信心的同时,也体现对行业发展以及景气度的信心,我们持续看好以光模块、IDC为代表的基站基建以及流量基建的投资机会。 建议关注的标的:光模块:天孚通信、中际旭创、新易盛、博创科技、光迅科技、华工科技、太辰光、等;IDC:数据港、宝信软件、杭钢股份、奥飞数据、光环新网、鹏博士、佳力图、沙钢股份、南兴股份、城地股份等;云计算:优刻得、网宿科技;可视化:中新赛克;高清视频:淳中科技;PCB:崇达技术、深南电路、沪电股份、生益科技、景旺电子;IC载板:兴森科技;运营商:中国联通。 风险提示:5G产业进度不及预期;中美贸易摩擦加剧。 (分析师 侯宾) 汽车: 9月产批好于预期,全面看多 投资要点 行业整体概览:9月产批同比快速增长,好于预期。乘联会口径:狭义乘用车产量实现201.2万辆(同比+10.1%,环比+22.9%),批发销量实现206.1万辆(同比+8.5%,环比+18.7%),零售销量实现191.0万辆(同比+7.3%,环比+12.1%),其中新能源乘用车批发12.5万辆(同比+92.3%,环比+25.0%)。背后可能原因分析:疫情影响逐步减弱+中央/地方刺激政策+经济企稳复苏+Q3最后一个月考核,9月产批继续向好。产量同比增速高于批发,主要在于产量基数低。9月传统乘用车企业库存-4.9万辆,企业累计库存为-45万辆,渠道库存预计季节性小幅补库。展望10月:车市进入消费旺季+北京车展效应+同期基数正常,预计10月份产量/批发同比增速依然保持5-10%。 车企层面产销:据统计:大部分车企批发销量同比为正,上汽大众+东风日产依然为负。同比增速大于10%的为上汽通用五菱+吉利汽车+长城汽车+东风本田+广汽本田+广汽丰田+广汽乘用+长安福特,同比增速为0-10%的为一汽大众+上汽通用+长安自主+上汽自主。已公布车企产量同比大部分为正,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上汽乘用产量同比为负,表现较差。长安汽车+广汽自主增速最高,表现最好。 价格层面:9月乘用车价格监控结论:折扣率小幅增加。1)剔除新能源的乘用车整体折扣率10.74%,环比9月上旬+0.49pct。2)主要车企9月下旬折扣率小幅增加,折扣率增加前五的车企是东风日产+广汽乘用+上汽通用+上汽大众+长城汽车。 投资建议:全面积极看多汽车板块,核心三条主线,建议超配。1)无论PE还是PB角度,乘用车及零部件估值均较低。2)国内复工复产恢复正常+中央/地方政策相继出台+海外供应链逐步恢复,乘用车景气度重新进入复苏轨道且逐季加速。3)参照海外成熟国家,结合中国人均GDP及人口规模,乘用车的产销规模依然有望创历史新高。4)汽车正经历类似手机变革时代将有望改变未来人们生活方式最终实现持续提价。整车板块:短期重点看好板块性估值修复行情,各家整车均有轮涨性机会;长期整车格局重点看好“特斯拉+自主+日系”市场份额提升,重点推荐【长城汽车】,受益【吉利+广汽+长安+上汽】。零部件板块:1)特斯拉产业链核心供应商【拓普集团】;2)享受智能网联赛道行业红利,重点推荐英伟达产业链【德赛西威】+华为产业链【华阳集团+中国汽研】;3)自主CVT变速器龙头标的且受益商用车需求复苏的【万里扬】。 风险提示:疫情控制低于预期;乘用车需求复苏低于预期。 (分析师 黄细里) 个股 卓胜微(300782) 射频布局领先优势扩大,业绩创历史新高 公告:公司发布2020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前三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为6.9-7.22亿元,同比增长113.84%-123.76%。其中第三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为3.48-3.65亿元,同比增长104.9%-114.91%。 投资要点 5G和国产替代带动射频产品需求提升,业绩创历史新高:公司2020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13.84%-123.76%,其中,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04.9%-114.91%,业绩创历史新高,主要得益于消费电子旺季来临,公司第三季度销量快速增长,同时,公司顺应5G和国产替代发展趋势,市场拓展稳步推进,带动业绩实现高速增长。 产品布局日趋完善叠加产品应用多元化,领先优势逐步扩大: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加快产品的更新迭代,目前已推出系列化多形态的sub-6GHz频段产品及SiGe工艺的LNA产品,并逐步在品牌客户实现深入渗透;同时,公司高效推进射频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的自主研发,有效加宽技术护城河,技术覆盖RF CMOS、RF SOI、SiGe、GaAs、压电晶体等各种材料及相关工艺,并陆续推出了采用12寸65nm RF SOI工艺晶圆生产的高性能天线调谐开关芯片和适用于5G通信的射频模组等新品,部分模组产品已逐步在知名移动智能终端实现量产导入。目前,公司已形成包括射频开关、射频LNA、射频PA、射频滤波器及各类模组和低功耗蓝牙微控制器芯片在内的丰富产品布局,部分产品的技术性能处于国际先进、国内领先地位,且成本优势突出,应用市场也从消费电子向通信基站和汽车电子等领域不断拓展,产品市占率稳步提升。 把握5G和射频芯片国产替代机遇,长期成长动能充足:当前5G逐步落地带动了一系列射频芯片产品市场需求的提升,同时射频芯片市场的主要份额被海外厂商占据,国产替代需求迫切。公司射频产品的性能和成本优势显著,可提供射频前端分立器件及各类模组的应用解决方案,目前已积累了华为、小米、OPPO、vivo和三星等优质客户资源,并与高通在射频开关领域达成合作关系,在本土射频芯片供应链的优势地位突出。随着5G和射频芯片国产替代进程的推进,公司长期成长动能充足。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5.99、34.13、41.62亿元,同比增长71.9%、31.3%、21.9%,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41、12.72、16.04亿,同比增长89.3%、35.2%、26.1%,实现EPS为5.23、7.07、8.91元,对应PE为80、59、47倍。卓胜微未来业绩的增长动能充足,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波动风险;新品推出不及预期;客户开拓不及预期。 (分析师 王平阳) 广汽集团(601238) 9月自主恢复明显,日系持续强势 投资要点 公告要点: 9月广汽集团产量224205辆,同比+27.9%,环比+34.8%;销量218042辆,同比+15.6%,环比+20.7%。广汽本田产量91659辆,同比+39.8%,环比+36.8%,销量87786辆,同比+24.2%,环比+20.9%。广汽丰田产量81000辆,同比+31.5%,环比+22.4%,销量81000辆,同比+24.6%,环比+20.9%。广汽自主产量41061辆,同比+45.5%,环比+69.4%,销量38049辆,同比+12.8%,环比+17.0%。 广汽9月产批同比涨幅扩大,广丰/广本表现较好 8月广汽产量同比+7.8%,批发同比+11.6%。9月产批同比较8月有所增长,核心原因为去年同期基数较低+下游需求好转。9月环比增长较大,生产销售进入旺季。广丰产批同比分别为+31.5%/+24.6%,广本产批同比分别为+39.8%/+24.2%,持续领先。 企业端广本+自主均小幅补库,广丰产销平衡 根据我们自建库存体系显示,9月广本、自主企业端均小幅补库,企业库存当月分别为+3873辆、+3012辆。广丰产销量持平。企业库存累计分别为-4202辆、+538辆、-6432辆。(2017年1月开始)。 广汽9月下旬折扣率整体微幅扩大 广汽9月下旬车型算术平均折扣率8.83%,环比9月上旬+0.31pct。其中广丰算数平均折扣率8.10%,环比9月上旬+0.39pct;广本算数平均折扣率4.75%,环比9月上旬+0.01pct;自主算数平均折扣率6.55%,环比9月上旬+1.05pct。传祺M6 2021成交价降幅较大。 投资建议:2020-2021年汽车行业依然有望逐步复苏。广丰+广本景气依然向上+广汽自主减亏可期+广菲克有望见底企稳,看好广汽集团长期发展。我们预计广汽集团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6731/9464/11366百万元,分别同比+1.7%/+40.6%/+20.1%,EPS为0.66/0.92/1.11元,PE为15.18/10.80/8.99倍。维持广汽集团A+H股“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海外疫情控制低于预期;乘用车需求复苏低于预期;自主品牌SUV价格战超出预期。 (分析师 黄细里) 中石科技(300684) 核心客户份额持续提升 在手订单充沛,5G换机将带来增长新动力 投资要点 事件:10月12日,中石科技公布三季度业绩预告:2020Q1-Q3,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26-1.41亿元,同比上升65%-85%,其中2020Q3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0.66-0.75亿元,同比上升35%-55%。 核心客户持续突破,公司业绩增长稳健:中石科技作为全球领先的散热材料龙头,成为国内外手机品牌的重要供应商,上半年国内外主要大客户的新项目以及新产品持续导入,需求持续稳增,在核心客户的供应份额在上半年也有很好突破;同时新导入的华为、三星以及VIVO等品牌的业绩贡献业绩逐步显现。 5G换机潮助力公司业绩爆发:2020年是5G元年,三星、华为、小米、VIVO等厂商已发布10款以上5G手机,伴随5G技术完善,预计未来各手机厂5G终端发布量仍将提速;苹果方面,目前市场上iPhone存量高达9.5亿部,且其中68%使用时间超过两年,2020年上半年苹果发布SE系列手机,叠加后续5G机型推出,iPhone小换机潮有望持续。我们认为,中石科技作为苹果、华为等品牌的重要供应商,将充分受益5G换机红利。 锁定市场需求,技术前瞻布局造就长期龙头:5G手机对散热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较为成熟的散热方式为热管、石墨片、均热板(VC),小米、三星、华为等厂商均已开始布局石墨+VC组合散热方案。公司2019年收购凯唯迪51%股权,突破石墨+VC,石墨+热管组合散热解决方案;2020年中募集8.31亿元用于5G高效散热模组开发,主要是5G智能手机、服务器、5G基站等建设,将能够满足5G手机散热升级需求和5G基站大功率散热需求。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2020-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9.85亿元、12.93亿元、16.03亿元,每股收益分别为0.68元、0.97元、1.23元,对应的PE估值分别为50.28/35.08/27.79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终端需求释放不及预期;宏观经济持续下滑。 (分析师 侯宾) 珀莱雅(603605) 发布可转债预案,国货之光再迈步 投资要点 事件:10月13日,珀莱雅发布发行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预案,拟募集不超过8.035亿元人民币,每张面值100元,按面值发行,为期六年。若全部债转股,且以当天股价为转股价,则新增股份占比为2.52%。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湖州生产基地扩建”、“龙坞研发中心建设”、“信息化系统升级”和“补充流动资金”,拟投入募集资金金额分别为3.39/1.95/0.91/1.8亿元。 拟发行可转债用于扩产、研发基地、信息化升级及补充流动资金,国货之光再迈步:公司所处化妆品行业需求变化较快,且产品更新迭代也较快,因此对新品研发趋势的判断、经典产品迭代能力、以及供应链快速反应能力提出较高要求。本次募集资金用途主要针对以上方面,力图提升各品牌的研发能力、供应链及其它环节信息化水平以及产能水平。(1)扩产:近两年公司销售增长较快,2018、2019年产能利用率均在80%以上,存在一定产能瓶颈,本次湖州基地扩产有利于更好地进行生产供应,保障销售快速增长;(2)研发中心:公司重视持续研发创新,不仅在杭州西溪湿地设有高水平地研发创新中心,还开展全球合作,与法国海藻研究机构CEVA、法国CODIF公司、西班牙LIPOTRUE S.L. 实验室等开展密切合作,此次在杭州龙坞设立新研发中心体现国货品牌耕耘产品的决心,利于进一步提升研发水平;(3)信息化升级:公司积极以数字化系统覆盖研发、设计、采购、生产、物流各环节,为爆款打造及销售增量打下坚实基础,此次信息化升级有利于进一步降本提效,提升公司整体反应速度。 年内精华新品推进较为顺利,电商事业部制纵深发展。年内公司加快新品发布速度,尤其持续重视精华品类,上半年相继推出红宝石精华、双抗精华、双抗小夜灯眼霜等,并邀请流量明星蔡徐坤代言,推动精华品类占比提升至10%+,持续关注其他新品表现及精华产品复购率及占比的提升。另外,随着公司品牌矩阵的逐步丰富,公司对电商部门采取事业部制进行发展,按照品牌运营特点,分为美丽谷传统国货、太阳岛新锐品牌和月亮湾海外品牌,利于电商渠道精细化运作。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是本土化妆品品牌龙头,不断加快新品推出速度,并持续加强电商渠道的精细化管理,本次可转债项目落地后将进一步提升数字化水平、研发水平及产能空间。我们预计 2020-2022 年实现归母净利润为 4.67、6.03、7.51亿元,当前市值对应 PE 分别为 67、51、41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新冠疫情影响消费,行业竞争加剧,新产品推广不及预期,渠道拓展不及预期。 (分析师 吴劲草、汤军) 比亚迪(002594) 三季报预告 汉唐开始发力和电子持续向好,业绩超预期 投资要点 上调业绩预告,前三季度预计利润34-36亿,同增116%-129%。公司上调三季报业绩预告,20Q1-Q3归母净利润预计为34亿-36亿,同比增长115.97%-128.67%,较此前预告大幅提升(此前预告Q1-3利润28-30亿,同增78%-91%)。Q3单季度归母净利润为17.38-19.38亿,同比增长1352%-1519%,环比增长12.12%-25.02%。 Q3电动车销量同比恢复增长。比亚迪Q3新能源汽车销量为5.03万辆,同比增长7.0%,环比增长30.6%;其中纯电动乘用车3.21万辆,同比增长15.1%,插混销量1.43万辆,同比下降17.1%。其中9月表现亮眼,单月新能源汽车销量1.99万辆,同比增长45.3%,环比增长30.1%;其中纯电销量1.22万辆,插混销量0.64万辆。 汉、唐发力,盈利能力好于预期。分车型看,汉、唐销量表现强劲,汉7月上市,产能逐月爬坡,9月销量0.56万辆,环比增长超过40%,Q3合计销量1.08万辆,已然成长为爆款。预计比亚迪汉单车毛利率30%左右,盈利能力好于预期。目前汉EV因刀片电池和碳化硅材料短缺,短期一定程度抑制放量,后续汉仍具备持续放量潜力。唐DM上市带来新增需求,9月唐家族销量5,085辆,环比增长55%。新版唐采用DM4.0系统,预计单车毛利率20%以上,带动整体盈利水平提升。 电池装机迅速恢复,刀片产能扩张顺利。Q3电池动力及储能装机合计3.27gwh(预计动力装机2.5gwh,储能0.7-0.8gwh),同比增长38%,环比增长32%。其中9月比亚迪动力电池及储能装机1.27gwh,同比+59%,环比增长34%,持续明显恢复。目前刀片电池产能迅速投放满足汉的需求,预计下半年宋Plus和秦EV均会切换刀片铁锂电池,单车盈利改善约3000元。后续刀片电池有望加速推广,进一步推动车型降本,改善盈利。预计比亚迪刀片电池产能年底达13gwh,明年再扩13gwh。 下半年新机发布潮,电子业务景气度向好。预计20Q3电子业务贡献利润12-14亿,环比预计提升20%+。三四季度为新机发布潮,行业需求逐步回暖,预计Q4行业景气度将进一步提升。其中今年苹果产业链突破新的产品线,三季度产线逐步投产开始放量,预计21年将成长为苹果核心供应商。同时公司专注行业中高端产品,盈利能力好于同行。 盈利预测:预计20-22年净利润55.1/67.8/79.6亿元,同增 241%/23%/17%;对应PE64/52/44倍。考虑到公司为国内电动车龙头,新技术新车型开启新周期,给予21年65倍PE,目标价161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不达预期,竞争加剧等。 (分析师 曾朵红、阮巧燕) 十月十大金股 法律声明 本公众号(微信号:scsresearch)为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吴证券”)研究所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不是东吴证券研究所的研究成果发布平台,本公众号所截内容均来自于东吴证券研究所已经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参见东吴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在任何情况下,本号所截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东吴证券或东吴研究所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截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本订阅号所截内容版权仅归东吴证券研究所所有,东吴证券及东吴研究所对本订阅号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影像等)未经书面许可,禁止复制、转载;经授权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注明出处为“东吴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截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或修改。
欢迎收听东吴晨报在线音频: 东吴晨报20201014 From 东吴研究所 00:00 05:16 注:音频如有歧义以正式研究报告为准。 宏观 出口的高增和进口的反弹可持续吗? 事件 9月中国出口(以美元计)同增9.9%,前值增9.5%;进口同增13.2%,前值降2.1%(图1)。三季度出口/进口同比分别为8.8%/3.2%,为年内季度进出口首次双增。前三季度出口/进口同比分别为-0.8%/-3.1%,年底有望转正。 观点 单月出口增速9.9%为年内新高,符合我们此前预期。 分产品看,照明装置、纺织品、医疗器械、家具出口同比排列前四位,分别为41.4%/34.7%/30.9%/30.6%。 (1)照明装置及家具出口连续三月走强,或受益于海外房地产市场反弹及二季度积压需求的释放。如图3所示,美国、加拿大、日本、泰国二季度以来房价持续走高,反映了房地产交易的繁荣,家具厂商补库存需求相应提升;与此同时由于二季度各国还处于较高程度的封锁中(图4),海外部分家具需求受到积压,并随着三季度逐渐解封得到释放。 (2)纺织品及医疗器械作为主要防疫物资,三季度以来出口逐月回落。当前海外疫情仍有反复,尤其是印度、美国、巴西日新增确诊病例数仍数以万计(图5),但近期疫情反复并未对各国生产的有序恢复造成太大干扰,其对中国防疫物资的需求依赖大大降低。9月份该两类产品对整体出口增速贡献约1.7个百分点,较上月2.4个百分点继续回落(图6)。由此看来,尽管防疫物资对我国出口的拉动持续减弱,但随着海外经济复苏,其他商品尤其是机电产品及高新技术产品的需求回升显著。 进口表现大幅反弹超出预期,体现内需开始提振发力。 分地区看,9月我国从美国/越南/韩国进口金额同比分别为24.7%/20.6%/17.2%(图7),由此可见越南及韩国9月出口的强势反弹(分别同增19.6%/7.7%)或受益于中国对其需求的扩张,而对美进口的反弹则源于继续履行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 分产品看,集成电路进口金额增速最高(28.2%,图8),自动数据处理设备进口降幅明显收窄(-47%,前值-71.9%),今年以来集成电路进口金额同比持续维持在双位数水平,这可能综合了基数效应、市场对美国半导体出口限制的担忧,以及国内制造业景气度疫情后迅速回升的多重作用(图9)。此外农产品及铁矿砂进口同比分别升至23.2%/17.1%、原油进口降幅收窄,均对本月进口超预期形成支撑。 展望后市,出口的高增和进口的反弹是否可持续? 预计四季度出口仍能维持高增长,但增速的上行或继续放缓。我们前期强调疫情后中国出口韧性源于供需缺口、防疫物资及供应链完整度三方面支撑,当前主要经济体制造业景气度已回升至疫情前水平,也就是说供需缺口及防疫物资两条逻辑的弱化已经较为清晰,后续出口的主要动力将转为海外经济活动恢复后的正常生产及消费需求。10月第二周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同比较前一周回落(图10),为8月以来首次出现拐点,或提示了外需热度边际降低,后续走势值得持续跟踪。 进口反弹逻辑短期内不会消失。进口反弹一方面是内需提振的体现,另一方面源于加快履行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我们认为两者在短期内均不存在较大的波动风险,因此后续进口表现仍值得期待。 风险提示:秋冬季节全球范围内疫情二次抬头至不受控程度。 (分析师 陶川、王丹) 行业 通信: 科技龙头出台大比例股票期权激励计划 彰显行业长期发展信心 投资要点 事件:10月12日,中兴通讯发布2020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草案):拟授予1.63亿份股票期权,预计约占发行股本总额的3.54%,激励对象包括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以及在核心岗位就职的业务骨干,激励人数约为6124人,占员工总数的8.84%,首次授予的股票期权行权价格为每股人民币34.47元。 科技龙头第四期股权激励力度大、覆盖范围广、信心足,治理结构进一步优化:中兴通讯作为国内的科技龙头,是国内5G建设的主力军,高效可靠的核心团队是保持技术以及产品领先优势的关键,所以加强核心团队的治理结构是重点。中兴通讯一直以来将股票期权作为长期激励工具,充分带动管理层以及核心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以及能动性,中兴通讯自上市后共发布三次股权激励,2007年首次授予股票期权4798万份,占股本总额的5%,激励人数为3435人;2013年授予1.03亿份,占总股本的3%,激励人数约为1531人(员工占比2.3%);2017年授予股票期权数量约1.5亿份,占公司总股本的2.57%;激励人数约为1996人;对比前三次股权激励,本次股权激励覆盖人数最多,员工占比高达8.84%,同时股权激励价格为34.47元高于去年定增以及历年股权激励价格,进一步彰显公司业绩以及行业景气度向上的信心。 5G建设节奏持续推进,持续看好基站基建以及流量基建投资机会:2020年作为5G建设的元年,5G基站建设节奏有序推进,同时主设备商作为国内5G建设的主力军,在专利技术、标准制定等方面的话语权逐步提升,带动国内5G领跑全球。我们认为,本次中兴通讯股权激励体现自身业绩增长信心的同时,也体现对行业发展以及景气度的信心,我们持续看好以光模块、IDC为代表的基站基建以及流量基建的投资机会。 建议关注的标的:光模块:天孚通信、中际旭创、新易盛、博创科技、光迅科技、华工科技、太辰光、等;IDC:数据港、宝信软件、杭钢股份、奥飞数据、光环新网、鹏博士、佳力图、沙钢股份、南兴股份、城地股份等;云计算:优刻得、网宿科技;可视化:中新赛克;高清视频:淳中科技;PCB:崇达技术、深南电路、沪电股份、生益科技、景旺电子;IC载板:兴森科技;运营商:中国联通。 风险提示:5G产业进度不及预期;中美贸易摩擦加剧。 (分析师 侯宾) 汽车: 9月产批好于预期,全面看多 投资要点 行业整体概览:9月产批同比快速增长,好于预期。乘联会口径:狭义乘用车产量实现201.2万辆(同比+10.1%,环比+22.9%),批发销量实现206.1万辆(同比+8.5%,环比+18.7%),零售销量实现191.0万辆(同比+7.3%,环比+12.1%),其中新能源乘用车批发12.5万辆(同比+92.3%,环比+25.0%)。背后可能原因分析:疫情影响逐步减弱+中央/地方刺激政策+经济企稳复苏+Q3最后一个月考核,9月产批继续向好。产量同比增速高于批发,主要在于产量基数低。9月传统乘用车企业库存-4.9万辆,企业累计库存为-45万辆,渠道库存预计季节性小幅补库。展望10月:车市进入消费旺季+北京车展效应+同期基数正常,预计10月份产量/批发同比增速依然保持5-10%。 车企层面产销:据统计:大部分车企批发销量同比为正,上汽大众+东风日产依然为负。同比增速大于10%的为上汽通用五菱+吉利汽车+长城汽车+东风本田+广汽本田+广汽丰田+广汽乘用+长安福特,同比增速为0-10%的为一汽大众+上汽通用+长安自主+上汽自主。已公布车企产量同比大部分为正,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上汽乘用产量同比为负,表现较差。长安汽车+广汽自主增速最高,表现最好。 价格层面:9月乘用车价格监控结论:折扣率小幅增加。1)剔除新能源的乘用车整体折扣率10.74%,环比9月上旬+0.49pct。2)主要车企9月下旬折扣率小幅增加,折扣率增加前五的车企是东风日产+广汽乘用+上汽通用+上汽大众+长城汽车。 投资建议:全面积极看多汽车板块,核心三条主线,建议超配。1)无论PE还是PB角度,乘用车及零部件估值均较低。2)国内复工复产恢复正常+中央/地方政策相继出台+海外供应链逐步恢复,乘用车景气度重新进入复苏轨道且逐季加速。3)参照海外成熟国家,结合中国人均GDP及人口规模,乘用车的产销规模依然有望创历史新高。4)汽车正经历类似手机变革时代将有望改变未来人们生活方式最终实现持续提价。整车板块:短期重点看好板块性估值修复行情,各家整车均有轮涨性机会;长期整车格局重点看好“特斯拉+自主+日系”市场份额提升,重点推荐【长城汽车】,受益【吉利+广汽+长安+上汽】。零部件板块:1)特斯拉产业链核心供应商【拓普集团】;2)享受智能网联赛道行业红利,重点推荐英伟达产业链【德赛西威】+华为产业链【华阳集团+中国汽研】;3)自主CVT变速器龙头标的且受益商用车需求复苏的【万里扬】。 风险提示:疫情控制低于预期;乘用车需求复苏低于预期。 (分析师 黄细里) 个股 卓胜微(300782) 射频布局领先优势扩大,业绩创历史新高 公告:公司发布2020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前三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为6.9-7.22亿元,同比增长113.84%-123.76%。其中第三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为3.48-3.65亿元,同比增长104.9%-114.91%。 投资要点 5G和国产替代带动射频产品需求提升,业绩创历史新高:公司2020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13.84%-123.76%,其中,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04.9%-114.91%,业绩创历史新高,主要得益于消费电子旺季来临,公司第三季度销量快速增长,同时,公司顺应5G和国产替代发展趋势,市场拓展稳步推进,带动业绩实现高速增长。 产品布局日趋完善叠加产品应用多元化,领先优势逐步扩大: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加快产品的更新迭代,目前已推出系列化多形态的sub-6GHz频段产品及SiGe工艺的LNA产品,并逐步在品牌客户实现深入渗透;同时,公司高效推进射频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的自主研发,有效加宽技术护城河,技术覆盖RF CMOS、RF SOI、SiGe、GaAs、压电晶体等各种材料及相关工艺,并陆续推出了采用12寸65nm RF SOI工艺晶圆生产的高性能天线调谐开关芯片和适用于5G通信的射频模组等新品,部分模组产品已逐步在知名移动智能终端实现量产导入。目前,公司已形成包括射频开关、射频LNA、射频PA、射频滤波器及各类模组和低功耗蓝牙微控制器芯片在内的丰富产品布局,部分产品的技术性能处于国际先进、国内领先地位,且成本优势突出,应用市场也从消费电子向通信基站和汽车电子等领域不断拓展,产品市占率稳步提升。 把握5G和射频芯片国产替代机遇,长期成长动能充足:当前5G逐步落地带动了一系列射频芯片产品市场需求的提升,同时射频芯片市场的主要份额被海外厂商占据,国产替代需求迫切。公司射频产品的性能和成本优势显著,可提供射频前端分立器件及各类模组的应用解决方案,目前已积累了华为、小米、OPPO、vivo和三星等优质客户资源,并与高通在射频开关领域达成合作关系,在本土射频芯片供应链的优势地位突出。随着5G和射频芯片国产替代进程的推进,公司长期成长动能充足。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5.99、34.13、41.62亿元,同比增长71.9%、31.3%、21.9%,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41、12.72、16.04亿,同比增长89.3%、35.2%、26.1%,实现EPS为5.23、7.07、8.91元,对应PE为80、59、47倍。卓胜微未来业绩的增长动能充足,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波动风险;新品推出不及预期;客户开拓不及预期。 (分析师 王平阳) 广汽集团(601238) 9月自主恢复明显,日系持续强势 投资要点 公告要点: 9月广汽集团产量224205辆,同比+27.9%,环比+34.8%;销量218042辆,同比+15.6%,环比+20.7%。广汽本田产量91659辆,同比+39.8%,环比+36.8%,销量87786辆,同比+24.2%,环比+20.9%。广汽丰田产量81000辆,同比+31.5%,环比+22.4%,销量81000辆,同比+24.6%,环比+20.9%。广汽自主产量41061辆,同比+45.5%,环比+69.4%,销量38049辆,同比+12.8%,环比+17.0%。 广汽9月产批同比涨幅扩大,广丰/广本表现较好 8月广汽产量同比+7.8%,批发同比+11.6%。9月产批同比较8月有所增长,核心原因为去年同期基数较低+下游需求好转。9月环比增长较大,生产销售进入旺季。广丰产批同比分别为+31.5%/+24.6%,广本产批同比分别为+39.8%/+24.2%,持续领先。 企业端广本+自主均小幅补库,广丰产销平衡 根据我们自建库存体系显示,9月广本、自主企业端均小幅补库,企业库存当月分别为+3873辆、+3012辆。广丰产销量持平。企业库存累计分别为-4202辆、+538辆、-6432辆。(2017年1月开始)。 广汽9月下旬折扣率整体微幅扩大 广汽9月下旬车型算术平均折扣率8.83%,环比9月上旬+0.31pct。其中广丰算数平均折扣率8.10%,环比9月上旬+0.39pct;广本算数平均折扣率4.75%,环比9月上旬+0.01pct;自主算数平均折扣率6.55%,环比9月上旬+1.05pct。传祺M6 2021成交价降幅较大。 投资建议:2020-2021年汽车行业依然有望逐步复苏。广丰+广本景气依然向上+广汽自主减亏可期+广菲克有望见底企稳,看好广汽集团长期发展。我们预计广汽集团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6731/9464/11366百万元,分别同比+1.7%/+40.6%/+20.1%,EPS为0.66/0.92/1.11元,PE为15.18/10.80/8.99倍。维持广汽集团A+H股“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海外疫情控制低于预期;乘用车需求复苏低于预期;自主品牌SUV价格战超出预期。 (分析师 黄细里) 中石科技(300684) 核心客户份额持续提升 在手订单充沛,5G换机将带来增长新动力 投资要点 事件:10月12日,中石科技公布三季度业绩预告:2020Q1-Q3,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26-1.41亿元,同比上升65%-85%,其中2020Q3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0.66-0.75亿元,同比上升35%-55%。 核心客户持续突破,公司业绩增长稳健:中石科技作为全球领先的散热材料龙头,成为国内外手机品牌的重要供应商,上半年国内外主要大客户的新项目以及新产品持续导入,需求持续稳增,在核心客户的供应份额在上半年也有很好突破;同时新导入的华为、三星以及VIVO等品牌的业绩贡献业绩逐步显现。 5G换机潮助力公司业绩爆发:2020年是5G元年,三星、华为、小米、VIVO等厂商已发布10款以上5G手机,伴随5G技术完善,预计未来各手机厂5G终端发布量仍将提速;苹果方面,目前市场上iPhone存量高达9.5亿部,且其中68%使用时间超过两年,2020年上半年苹果发布SE系列手机,叠加后续5G机型推出,iPhone小换机潮有望持续。我们认为,中石科技作为苹果、华为等品牌的重要供应商,将充分受益5G换机红利。 锁定市场需求,技术前瞻布局造就长期龙头:5G手机对散热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较为成熟的散热方式为热管、石墨片、均热板(VC),小米、三星、华为等厂商均已开始布局石墨+VC组合散热方案。公司2019年收购凯唯迪51%股权,突破石墨+VC,石墨+热管组合散热解决方案;2020年中募集8.31亿元用于5G高效散热模组开发,主要是5G智能手机、服务器、5G基站等建设,将能够满足5G手机散热升级需求和5G基站大功率散热需求。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2020-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9.85亿元、12.93亿元、16.03亿元,每股收益分别为0.68元、0.97元、1.23元,对应的PE估值分别为50.28/35.08/27.79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终端需求释放不及预期;宏观经济持续下滑。 (分析师 侯宾) 珀莱雅(603605) 发布可转债预案,国货之光再迈步 投资要点 事件:10月13日,珀莱雅发布发行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预案,拟募集不超过8.035亿元人民币,每张面值100元,按面值发行,为期六年。若全部债转股,且以当天股价为转股价,则新增股份占比为2.52%。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湖州生产基地扩建”、“龙坞研发中心建设”、“信息化系统升级”和“补充流动资金”,拟投入募集资金金额分别为3.39/1.95/0.91/1.8亿元。 拟发行可转债用于扩产、研发基地、信息化升级及补充流动资金,国货之光再迈步:公司所处化妆品行业需求变化较快,且产品更新迭代也较快,因此对新品研发趋势的判断、经典产品迭代能力、以及供应链快速反应能力提出较高要求。本次募集资金用途主要针对以上方面,力图提升各品牌的研发能力、供应链及其它环节信息化水平以及产能水平。(1)扩产:近两年公司销售增长较快,2018、2019年产能利用率均在80%以上,存在一定产能瓶颈,本次湖州基地扩产有利于更好地进行生产供应,保障销售快速增长;(2)研发中心:公司重视持续研发创新,不仅在杭州西溪湿地设有高水平地研发创新中心,还开展全球合作,与法国海藻研究机构CEVA、法国CODIF公司、西班牙LIPOTRUE S.L. 实验室等开展密切合作,此次在杭州龙坞设立新研发中心体现国货品牌耕耘产品的决心,利于进一步提升研发水平;(3)信息化升级:公司积极以数字化系统覆盖研发、设计、采购、生产、物流各环节,为爆款打造及销售增量打下坚实基础,此次信息化升级有利于进一步降本提效,提升公司整体反应速度。 年内精华新品推进较为顺利,电商事业部制纵深发展。年内公司加快新品发布速度,尤其持续重视精华品类,上半年相继推出红宝石精华、双抗精华、双抗小夜灯眼霜等,并邀请流量明星蔡徐坤代言,推动精华品类占比提升至10%+,持续关注其他新品表现及精华产品复购率及占比的提升。另外,随着公司品牌矩阵的逐步丰富,公司对电商部门采取事业部制进行发展,按照品牌运营特点,分为美丽谷传统国货、太阳岛新锐品牌和月亮湾海外品牌,利于电商渠道精细化运作。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是本土化妆品品牌龙头,不断加快新品推出速度,并持续加强电商渠道的精细化管理,本次可转债项目落地后将进一步提升数字化水平、研发水平及产能空间。我们预计 2020-2022 年实现归母净利润为 4.67、6.03、7.51亿元,当前市值对应 PE 分别为 67、51、41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新冠疫情影响消费,行业竞争加剧,新产品推广不及预期,渠道拓展不及预期。 (分析师 吴劲草、汤军) 比亚迪(002594) 三季报预告 汉唐开始发力和电子持续向好,业绩超预期 投资要点 上调业绩预告,前三季度预计利润34-36亿,同增116%-129%。公司上调三季报业绩预告,20Q1-Q3归母净利润预计为34亿-36亿,同比增长115.97%-128.67%,较此前预告大幅提升(此前预告Q1-3利润28-30亿,同增78%-91%)。Q3单季度归母净利润为17.38-19.38亿,同比增长1352%-1519%,环比增长12.12%-25.02%。 Q3电动车销量同比恢复增长。比亚迪Q3新能源汽车销量为5.03万辆,同比增长7.0%,环比增长30.6%;其中纯电动乘用车3.21万辆,同比增长15.1%,插混销量1.43万辆,同比下降17.1%。其中9月表现亮眼,单月新能源汽车销量1.99万辆,同比增长45.3%,环比增长30.1%;其中纯电销量1.22万辆,插混销量0.64万辆。 汉、唐发力,盈利能力好于预期。分车型看,汉、唐销量表现强劲,汉7月上市,产能逐月爬坡,9月销量0.56万辆,环比增长超过40%,Q3合计销量1.08万辆,已然成长为爆款。预计比亚迪汉单车毛利率30%左右,盈利能力好于预期。目前汉EV因刀片电池和碳化硅材料短缺,短期一定程度抑制放量,后续汉仍具备持续放量潜力。唐DM上市带来新增需求,9月唐家族销量5,085辆,环比增长55%。新版唐采用DM4.0系统,预计单车毛利率20%以上,带动整体盈利水平提升。 电池装机迅速恢复,刀片产能扩张顺利。Q3电池动力及储能装机合计3.27gwh(预计动力装机2.5gwh,储能0.7-0.8gwh),同比增长38%,环比增长32%。其中9月比亚迪动力电池及储能装机1.27gwh,同比+59%,环比增长34%,持续明显恢复。目前刀片电池产能迅速投放满足汉的需求,预计下半年宋Plus和秦EV均会切换刀片铁锂电池,单车盈利改善约3000元。后续刀片电池有望加速推广,进一步推动车型降本,改善盈利。预计比亚迪刀片电池产能年底达13gwh,明年再扩13gwh。 下半年新机发布潮,电子业务景气度向好。预计20Q3电子业务贡献利润12-14亿,环比预计提升20%+。三四季度为新机发布潮,行业需求逐步回暖,预计Q4行业景气度将进一步提升。其中今年苹果产业链突破新的产品线,三季度产线逐步投产开始放量,预计21年将成长为苹果核心供应商。同时公司专注行业中高端产品,盈利能力好于同行。 盈利预测:预计20-22年净利润55.1/67.8/79.6亿元,同增 241%/23%/17%;对应PE64/52/44倍。考虑到公司为国内电动车龙头,新技术新车型开启新周期,给予21年65倍PE,目标价161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不达预期,竞争加剧等。 (分析师 曾朵红、阮巧燕) 十月十大金股 法律声明 本公众号(微信号:scsresearch)为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吴证券”)研究所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不是东吴证券研究所的研究成果发布平台,本公众号所截内容均来自于东吴证券研究所已经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参见东吴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在任何情况下,本号所截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东吴证券或东吴研究所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截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本订阅号所截内容版权仅归东吴证券研究所所有,东吴证券及东吴研究所对本订阅号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影像等)未经书面许可,禁止复制、转载;经授权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注明出处为“东吴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截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或修改。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