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君固收覃汉】复盘:9月份以后我们转向谨慎的原因
(以下内容从国泰君安《【国君固收覃汉】复盘:9月份以后我们转向谨慎的原因》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复盘:9月份以后我们转向谨慎的原因 音频: 进度条 00:00 05:09 后退15秒 倍速 快进15秒 债市备忘录2022-10-23 过去一周债市有所调整,前半周因为消息面缺乏增量信息,导致市场观望情绪浓厚,10年国债在2.7以下出现明显阻力。在后半周国内资金面趋紧和汇率贬值共振,导致市场陷入调整,10年国债17上行3.25bp至2.73,10年国债19上行3.5bp至2.7325,T2212下跌2毛7分5。对于上周盘面,我们有如下看法: 1、我们认为9月份以来的调整还没有结束,十一假期后的一波利率快速下行只是下跌中继。假设9月份的调整是上半场,十一后第一周是中场休息,那么按照等比例调整时间和幅度来看,11月上旬之前趋势性做多缺乏基本盘支撑,针对当前的10年国债活跃券2.73水平,可能还有10bp左右的调整空间,也就是10年国债回升至2.8~2.85之间才有重新探讨趋势性做多的可能性。 2、在节后路演的过程中,有一些机构问过我们类似的问题:为何我们在8月底9月初时对债市判断比较乐观,但9月上旬以后突然转向谨慎,特别是在过去一个半月调整了一波的情况下,我们并没有再度转向乐观,究竟发生了什么导致我们的观点出现明显变化?接下来我们一并做出统一回答。 3、在8月底时,正值我们三季度密集路演期间,按照平均一周线下路演30家机构的节奏,一个月时间线下交流路演的机构大体在100家以上,在与这100来家机构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居然没有一家机构是看空债市的,并且从我们每周监控的微观指标来看,广义基金也确实在持续加仓、加久期。从市场情绪来看,我们认为当时已经烘托到位,既然大家对后市的看法和行为已经产生共振,那么利率应该会出现类似2021年7月降准后的行情一样,再下一城,所以当时我们才得出对后市比较乐观的判断。 4、但9月上旬开始,我们感觉到一些变化。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既然大家都在看多并且做多,为何10年国债的期现货却涨不动?进入9月涨得比较好的已经切换成30年国债和10年国开,10年国债率先进入调整,事后来看,2.6就是10年国债的阶段性底部;二是9月中秋节前一周,连续4~5天,盘面上出现很明显“对利好钝化,对利空敏感”的特征,如果是一轮比较健康的上涨趋势,应该表现为“对利好敏感,对利空钝化”,这种反常行为不得不让我们对后市变得谨慎;三是在这一轮调整中,10年国债的几个关键点位比如2.65、2.67、2.70、2.75居然被轻而易举击穿,证明多头根本不是铁板一块,大多数人的观点都具有很强的顺周期特征,“涨了看多,跌了看空”。 5、基于上述观察,在当时我们认为继续看多显得不合时宜,但也不至于看空或看利率反转。不过自从9月上旬我们观点转向谨慎以后,我们中间也曾尝试做一些短期波段,但效果不佳。比如9月下旬等美联储靴子落地后博弈降准,有一波3~5bp的交易机会,但这个机会又被10年国债新老券切换给打乱节奏提前演绎了,反而节前最后一周转为暴跌。 6、老实说,十一假期后第一周利率大幅下行的原因并不明确,10年期国债期货一度收复9月下旬的跌幅,已经不能用简单的超跌反弹来定义。但是从基本面和政策面来看,9月份引发债市调整的几个利空因素仍然在发酵,这个时候谈趋势性做多,对我们而言,找不到合适抓手,即使看对了也跟水平无关。相对来说,我们认为利空还远没有到出尽的时候,因为跌得不够彻底,情绪不够极端,所以在雾天开车情况没有发生变化的背景下,没必要去强行看多。 (完)
复盘:9月份以后我们转向谨慎的原因 音频: 进度条 00:00 05:09 后退15秒 倍速 快进15秒 债市备忘录2022-10-23 过去一周债市有所调整,前半周因为消息面缺乏增量信息,导致市场观望情绪浓厚,10年国债在2.7以下出现明显阻力。在后半周国内资金面趋紧和汇率贬值共振,导致市场陷入调整,10年国债17上行3.25bp至2.73,10年国债19上行3.5bp至2.7325,T2212下跌2毛7分5。对于上周盘面,我们有如下看法: 1、我们认为9月份以来的调整还没有结束,十一假期后的一波利率快速下行只是下跌中继。假设9月份的调整是上半场,十一后第一周是中场休息,那么按照等比例调整时间和幅度来看,11月上旬之前趋势性做多缺乏基本盘支撑,针对当前的10年国债活跃券2.73水平,可能还有10bp左右的调整空间,也就是10年国债回升至2.8~2.85之间才有重新探讨趋势性做多的可能性。 2、在节后路演的过程中,有一些机构问过我们类似的问题:为何我们在8月底9月初时对债市判断比较乐观,但9月上旬以后突然转向谨慎,特别是在过去一个半月调整了一波的情况下,我们并没有再度转向乐观,究竟发生了什么导致我们的观点出现明显变化?接下来我们一并做出统一回答。 3、在8月底时,正值我们三季度密集路演期间,按照平均一周线下路演30家机构的节奏,一个月时间线下交流路演的机构大体在100家以上,在与这100来家机构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居然没有一家机构是看空债市的,并且从我们每周监控的微观指标来看,广义基金也确实在持续加仓、加久期。从市场情绪来看,我们认为当时已经烘托到位,既然大家对后市的看法和行为已经产生共振,那么利率应该会出现类似2021年7月降准后的行情一样,再下一城,所以当时我们才得出对后市比较乐观的判断。 4、但9月上旬开始,我们感觉到一些变化。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既然大家都在看多并且做多,为何10年国债的期现货却涨不动?进入9月涨得比较好的已经切换成30年国债和10年国开,10年国债率先进入调整,事后来看,2.6就是10年国债的阶段性底部;二是9月中秋节前一周,连续4~5天,盘面上出现很明显“对利好钝化,对利空敏感”的特征,如果是一轮比较健康的上涨趋势,应该表现为“对利好敏感,对利空钝化”,这种反常行为不得不让我们对后市变得谨慎;三是在这一轮调整中,10年国债的几个关键点位比如2.65、2.67、2.70、2.75居然被轻而易举击穿,证明多头根本不是铁板一块,大多数人的观点都具有很强的顺周期特征,“涨了看多,跌了看空”。 5、基于上述观察,在当时我们认为继续看多显得不合时宜,但也不至于看空或看利率反转。不过自从9月上旬我们观点转向谨慎以后,我们中间也曾尝试做一些短期波段,但效果不佳。比如9月下旬等美联储靴子落地后博弈降准,有一波3~5bp的交易机会,但这个机会又被10年国债新老券切换给打乱节奏提前演绎了,反而节前最后一周转为暴跌。 6、老实说,十一假期后第一周利率大幅下行的原因并不明确,10年期国债期货一度收复9月下旬的跌幅,已经不能用简单的超跌反弹来定义。但是从基本面和政策面来看,9月份引发债市调整的几个利空因素仍然在发酵,这个时候谈趋势性做多,对我们而言,找不到合适抓手,即使看对了也跟水平无关。相对来说,我们认为利空还远没有到出尽的时候,因为跌得不够彻底,情绪不够极端,所以在雾天开车情况没有发生变化的背景下,没必要去强行看多。 (完)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