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证券研究 10月12日最新观点:经济仍为弱复苏——9月PMI数据点评
(以下内容从太平洋《太平洋证券研究 10月12日最新观点:经济仍为弱复苏——9月PMI数据点评》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目录 ◆每日重大财经 ◆行业最新观点 ◆上市公司速递 每日重大财经 【财联社10月12日早间新闻精选】 1、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新闻发言人定于2022年10月15日(星期六)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新闻发布会。 2、央行统计报告显示,中国9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3.53万亿元,超出预期;9月末M2余额262.66万亿元,同比增长12.1%;9月人民币贷款增加2.47万亿元,同比多增8108亿元。 3、央行货币政策司发文指出,持续推进多层次外汇市场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外汇市场的深度和广度,引导企业和金融机构树立风险中性理念。综合施策,稳定预期,坚决抑制汇率大起大落,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4、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获悉,中国9月份新能源汽车销量70.8万辆,同比增长93.9%;1-9月累计销量456.7万辆,同比增长1.1倍。 5、乘联会数据显示,9月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192.2万辆,同比增长21.5%;9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到61.1万辆,同比增长82.9%。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预计今年新能源汽车全年批发销量有望达到650万辆,渗透率大概在28%左右。 6、海光信息发布异动公告,被列入相关“清单”不会对公司短期内运营产生较大不利影响;盛美上海发布异动公告,美国商务部相关“出口管理条例”对公司总体影响可控。 7、美股三大指数周二收盘涨跌不一,道指涨0.12%,纳指跌1.1%,标普500指数跌0.66%,标普500指数和纳指日线五连跌,纳指续创2020年7月来新低。大型科技股多数下跌,奈飞跌近7%,脸书跌近4%。 8、IMF下调2023年全球GDP预期,警告“最糟糕的还在后头”。IMF将今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维持在3.2%不变,将明年下调0.2个百分点至2.7%。 行业最新观点 【太平洋宏观尤春野】经济仍为弱复苏——9月PMI数据点评 报告摘要 1. 制造业PMI重回扩张区间。 9月制造业指数相比上月提高0.7个百分点,重回扩张区间且略高于市场预期,经济恢复态势延续。制造业景气度的回升主要来自生产端的拉动。本月为传统生产旺季,此前高温天气的短期扰动削弱,电力供给也有所改善,此外稳经济大盘举措不断深化,前期政策继续显效,带动制造业生产活动加快,支撑制造业PMI持续上行。具体而言,9月PMI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生产活跃度上升,需求制约仍存。9月生产指数上升至51.5%,主要受到高温天气影响减弱以及稳增长经济政策持续发力的支撑。产成品库存上升2.1个百分点,在十一假期之前可能有提前备货的需求。但原材料库存反而下降0.4个百分点。即使需求端有所提升,但企业补充原材料库存的意愿并不强,反映出企业预期仍然偏弱。需求表现弱于供给,且内需支撑更强,外需表现趋于疲软,目前国内需求对经济复苏的制约依旧存在,未来刺激内需仍然是发力重点。二是价格边际回升。9月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及出厂价格指数均有所抬升,其中前者升幅更大。随着基建项目落地提速,拉动了对于原材料的需求,推动原材料购进价格环比走高。不过我们认为在基数抬升的影响下,PPI同比仍将呈现下行趋势。三是大中小型企业景气度全面上行。各类型企业9月PMI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小型企业由降转升,大、中型企业延续景气度上行趋势。但中小型企业仍未升至扩张区间,疫情冲击之下小企业仍然相对困难。值得注意的是,9月官方PMI与财新PMI出现了较大程度的背离,9月财新制造业PMI只有48.1%。尤其是供需表现以及两类价格指数,均与官方PMI呈反向变动。两者数据的表现分化主要源于调查样本差异。官方调查范围涉及全国3000多家企业,财新PMI的调查样本数则为400多家,且多侧重于中小民企,这两个数据的背离反映出中小民企的景气度可能没有很明显改善。 2. 非制造业扩张继续放缓。 9月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弱于市场预期,扩张速度继续放缓,其中服务业及建筑业表现分化,前者因疫情影响景气度回落至临界线以下,是非制造业的主要拖累;后者则受政策推动下基建提速的影响持续扩张,较上月提升3.7个百分点至高位水平。9月生活性服务业景气度弱于生产性服务业,这主要是受疫情“点多、面广”的拖累。9月建筑业活动指数持续扩张,达60.2%的高位,其中基建为主要贡献,土木工程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上行至61.0%的高点。在多重政策的推进下,基建作为经济稳增长的抓手作用持续凸显,并有效缓和房地产低迷的拖累,带动整体建筑业的景气度上行。预计年内基建的支撑作用仍将持续,是推动经济回稳向上的重要保障。 3. 经济弱复苏,基础还需巩固。 整体来看,9月PMI数据反映经济继续复苏,但基础仍需巩固,一是需求仍然相对疲软,尤其是受疫情直接影响的服务业消费,二是中小企业生产经营继续承压,政策扶持还需加码,三是企业补库存意愿仍低,预期还有待改善。目前来看较为确定的支撑来自基建,政策的密集推出对其持续性有一定保证,而消费和地产则是不确定性的主要来源。疫情之下居民支出谨慎、避险意识增强在疫情完全结束之前难以消解,这也压低了消费修复的天花板。高频数据显示近期房地产销售有所回暖,但可能与部分地区政府集中采购有关,持续性仍有待观察。政策对于经济的支持不会很快退出,未来将继续处于政策宽松的环境中。 上市公司速递 【太平洋计算机曹佩团队】海光信息深度报告:国产CPU厂商领军者,进入快速增长期 摘要 国产高端处理器领军者,业绩进入爆发期。海光成立8年以来专注于先进微处理器事业,2016年与AMD成立合资子公司获得技术授权与支持,加入x86阵营。2020年股份制变革后中科曙光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且如今多位高管和核心技术人员来自中科曙光,奠定公司技术实力基础。公司主要产品包括通用处理器CPU及协处理器DCU,经过多年研发形成丰富的产品矩阵,逐渐进入量产,规模效应显现带动业绩逐步释放,2021年、2022H1公司营收分别同比增长126.07%、342.75%,扣非后的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378.90%、743.41%。 信创浪潮下,国产高端处理器风头正盛。全球高端处理器市场长期被海外巨头垄断,多年来美国对中国核心科技封锁一直存在,且高端处理器技术门槛高、在集成电路中地位重要,自主可控紧迫性强。随着x86服务器等下游应用高景气,造就我国CPU广阔的市场空间。另一方面,作为GPU重要分支的GPGPU技术不断发展、生态逐步完善,这一新兴赛道对国产后进者来说是一次机遇,随着人工智能的高速发展,我国GPGPU市场快速扩张,为国产厂商带来机会。 生态优势显著,性能比肩国际主流,海光脱颖而出。1)生态优势。在CPU芯片产业生态中,x86架构具有显著优势,在服务器领域,x86更是凭借先发优势份额遥遥领先。海光通过与AMD的合作,获得CPU芯片授权,进入x86处理器设计领域,具有强大的兼容能力,不断拓展行业标杆客户,塑造其强大的生态优势。2)性能达到国际主流高端处理器同期水平。海光始终保持高研发投入,形成了丰富的知识产权,产品不断更新迭代,从而支撑性能优化,与国际上同类型的主流高端处理器产品相当。 投资建议:公司是国内领先的高端处理器厂商,高研发及股东、管理层背景优势下产品不断更新迭代,性能比肩国际主流,基于x86指令集生态优势显著,在信创浪潮下未来发展前景良好。预计 2022-2024年公司的EPS分别为0.44、0.75、1.31元,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景气度不及预期;上游关键供应商出口受到限制;行业竞争加剧。 免责声明 1、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太平洋证券研究)为太平洋证券研究院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唯一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不是太平洋证券研究院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载内容均来自太平洋证券研究院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对报告进行的跟踪与解读。如需了解详细的报告内容或研究信息,请参见太平洋证券研究院的完整报告。 2、本订阅号仅面向太平洋证券签约的机构客户,仅供在新媒体渠道下的研究信息、观点的及时沟通。因本订阅号受限于访问权限的设置,太平洋证券不因其他订阅人收到本订阅号推送信息而视其为客户。 3、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太平洋证券研究院及研究团队不对任何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或可能引致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4、本订阅号对所载研究报告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者对本订阅号所载所有内容(包括文字、音频、视频等)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注明出处,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载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目录 ◆每日重大财经 ◆行业最新观点 ◆上市公司速递 每日重大财经 【财联社10月12日早间新闻精选】 1、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新闻发言人定于2022年10月15日(星期六)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新闻发布会。 2、央行统计报告显示,中国9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3.53万亿元,超出预期;9月末M2余额262.66万亿元,同比增长12.1%;9月人民币贷款增加2.47万亿元,同比多增8108亿元。 3、央行货币政策司发文指出,持续推进多层次外汇市场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外汇市场的深度和广度,引导企业和金融机构树立风险中性理念。综合施策,稳定预期,坚决抑制汇率大起大落,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4、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获悉,中国9月份新能源汽车销量70.8万辆,同比增长93.9%;1-9月累计销量456.7万辆,同比增长1.1倍。 5、乘联会数据显示,9月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192.2万辆,同比增长21.5%;9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到61.1万辆,同比增长82.9%。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预计今年新能源汽车全年批发销量有望达到650万辆,渗透率大概在28%左右。 6、海光信息发布异动公告,被列入相关“清单”不会对公司短期内运营产生较大不利影响;盛美上海发布异动公告,美国商务部相关“出口管理条例”对公司总体影响可控。 7、美股三大指数周二收盘涨跌不一,道指涨0.12%,纳指跌1.1%,标普500指数跌0.66%,标普500指数和纳指日线五连跌,纳指续创2020年7月来新低。大型科技股多数下跌,奈飞跌近7%,脸书跌近4%。 8、IMF下调2023年全球GDP预期,警告“最糟糕的还在后头”。IMF将今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维持在3.2%不变,将明年下调0.2个百分点至2.7%。 行业最新观点 【太平洋宏观尤春野】经济仍为弱复苏——9月PMI数据点评 报告摘要 1. 制造业PMI重回扩张区间。 9月制造业指数相比上月提高0.7个百分点,重回扩张区间且略高于市场预期,经济恢复态势延续。制造业景气度的回升主要来自生产端的拉动。本月为传统生产旺季,此前高温天气的短期扰动削弱,电力供给也有所改善,此外稳经济大盘举措不断深化,前期政策继续显效,带动制造业生产活动加快,支撑制造业PMI持续上行。具体而言,9月PMI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生产活跃度上升,需求制约仍存。9月生产指数上升至51.5%,主要受到高温天气影响减弱以及稳增长经济政策持续发力的支撑。产成品库存上升2.1个百分点,在十一假期之前可能有提前备货的需求。但原材料库存反而下降0.4个百分点。即使需求端有所提升,但企业补充原材料库存的意愿并不强,反映出企业预期仍然偏弱。需求表现弱于供给,且内需支撑更强,外需表现趋于疲软,目前国内需求对经济复苏的制约依旧存在,未来刺激内需仍然是发力重点。二是价格边际回升。9月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及出厂价格指数均有所抬升,其中前者升幅更大。随着基建项目落地提速,拉动了对于原材料的需求,推动原材料购进价格环比走高。不过我们认为在基数抬升的影响下,PPI同比仍将呈现下行趋势。三是大中小型企业景气度全面上行。各类型企业9月PMI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小型企业由降转升,大、中型企业延续景气度上行趋势。但中小型企业仍未升至扩张区间,疫情冲击之下小企业仍然相对困难。值得注意的是,9月官方PMI与财新PMI出现了较大程度的背离,9月财新制造业PMI只有48.1%。尤其是供需表现以及两类价格指数,均与官方PMI呈反向变动。两者数据的表现分化主要源于调查样本差异。官方调查范围涉及全国3000多家企业,财新PMI的调查样本数则为400多家,且多侧重于中小民企,这两个数据的背离反映出中小民企的景气度可能没有很明显改善。 2. 非制造业扩张继续放缓。 9月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弱于市场预期,扩张速度继续放缓,其中服务业及建筑业表现分化,前者因疫情影响景气度回落至临界线以下,是非制造业的主要拖累;后者则受政策推动下基建提速的影响持续扩张,较上月提升3.7个百分点至高位水平。9月生活性服务业景气度弱于生产性服务业,这主要是受疫情“点多、面广”的拖累。9月建筑业活动指数持续扩张,达60.2%的高位,其中基建为主要贡献,土木工程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上行至61.0%的高点。在多重政策的推进下,基建作为经济稳增长的抓手作用持续凸显,并有效缓和房地产低迷的拖累,带动整体建筑业的景气度上行。预计年内基建的支撑作用仍将持续,是推动经济回稳向上的重要保障。 3. 经济弱复苏,基础还需巩固。 整体来看,9月PMI数据反映经济继续复苏,但基础仍需巩固,一是需求仍然相对疲软,尤其是受疫情直接影响的服务业消费,二是中小企业生产经营继续承压,政策扶持还需加码,三是企业补库存意愿仍低,预期还有待改善。目前来看较为确定的支撑来自基建,政策的密集推出对其持续性有一定保证,而消费和地产则是不确定性的主要来源。疫情之下居民支出谨慎、避险意识增强在疫情完全结束之前难以消解,这也压低了消费修复的天花板。高频数据显示近期房地产销售有所回暖,但可能与部分地区政府集中采购有关,持续性仍有待观察。政策对于经济的支持不会很快退出,未来将继续处于政策宽松的环境中。 上市公司速递 【太平洋计算机曹佩团队】海光信息深度报告:国产CPU厂商领军者,进入快速增长期 摘要 国产高端处理器领军者,业绩进入爆发期。海光成立8年以来专注于先进微处理器事业,2016年与AMD成立合资子公司获得技术授权与支持,加入x86阵营。2020年股份制变革后中科曙光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且如今多位高管和核心技术人员来自中科曙光,奠定公司技术实力基础。公司主要产品包括通用处理器CPU及协处理器DCU,经过多年研发形成丰富的产品矩阵,逐渐进入量产,规模效应显现带动业绩逐步释放,2021年、2022H1公司营收分别同比增长126.07%、342.75%,扣非后的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378.90%、743.41%。 信创浪潮下,国产高端处理器风头正盛。全球高端处理器市场长期被海外巨头垄断,多年来美国对中国核心科技封锁一直存在,且高端处理器技术门槛高、在集成电路中地位重要,自主可控紧迫性强。随着x86服务器等下游应用高景气,造就我国CPU广阔的市场空间。另一方面,作为GPU重要分支的GPGPU技术不断发展、生态逐步完善,这一新兴赛道对国产后进者来说是一次机遇,随着人工智能的高速发展,我国GPGPU市场快速扩张,为国产厂商带来机会。 生态优势显著,性能比肩国际主流,海光脱颖而出。1)生态优势。在CPU芯片产业生态中,x86架构具有显著优势,在服务器领域,x86更是凭借先发优势份额遥遥领先。海光通过与AMD的合作,获得CPU芯片授权,进入x86处理器设计领域,具有强大的兼容能力,不断拓展行业标杆客户,塑造其强大的生态优势。2)性能达到国际主流高端处理器同期水平。海光始终保持高研发投入,形成了丰富的知识产权,产品不断更新迭代,从而支撑性能优化,与国际上同类型的主流高端处理器产品相当。 投资建议:公司是国内领先的高端处理器厂商,高研发及股东、管理层背景优势下产品不断更新迭代,性能比肩国际主流,基于x86指令集生态优势显著,在信创浪潮下未来发展前景良好。预计 2022-2024年公司的EPS分别为0.44、0.75、1.31元,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景气度不及预期;上游关键供应商出口受到限制;行业竞争加剧。 免责声明 1、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太平洋证券研究)为太平洋证券研究院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唯一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不是太平洋证券研究院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载内容均来自太平洋证券研究院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对报告进行的跟踪与解读。如需了解详细的报告内容或研究信息,请参见太平洋证券研究院的完整报告。 2、本订阅号仅面向太平洋证券签约的机构客户,仅供在新媒体渠道下的研究信息、观点的及时沟通。因本订阅号受限于访问权限的设置,太平洋证券不因其他订阅人收到本订阅号推送信息而视其为客户。 3、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太平洋证券研究院及研究团队不对任何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或可能引致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4、本订阅号对所载研究报告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者对本订阅号所载所有内容(包括文字、音频、视频等)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注明出处,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载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