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君宏观】接续性表态,政策强调自主性——2022Q3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点评20220929
(以下内容从国泰君安《【国君宏观】接续性表态,政策强调自主性——2022Q3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点评20220929》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导读 相较二季度例会,三季度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主要增量在消费、地产、平台经济领域。一方面,例会对于经济表述略乐观,接续前期“就业先于物价”的政策重心。另一方面,例会有颇多针对消费领域的增量表述,既有消费贷领域降成本,又有金融支持大宗和服务消费,预计未来1年期LPR可能调降、消费贷利率加点可能压缩。此外,地产和平台经济领域也均有积极表述,未来结构性工具追加可期,制造业、地产纾困以及基建相关是潜在的方向。而汇率领域,维持前期表述,在我们看来,这反而是积极信号,彰显国内政策的独立性。 摘要 2022 年 9 月 29 日,中国人民银行官网发布 2022 年三季度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新闻通稿。结合 9 月 26 日央行上调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以及在 9 月 28 日新增 2000 亿元的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我们点评如下: 1、综合来看,此次例会主要增量在消费、地产、平台经济领域。对于近期汇率波动,央行主要采取针对性的汇率工具应对,国内整体政策环境仍然向好,货币政策维持此前宽松表态,彰显我国政策的独立性。 2、此次例会对于经济表述略乐观,相比于 Q2 例会和 Q2 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同样释放了“就业先于物价”的信号,并且在稳就业方面更加重视,特别新增金融对企业“稳岗扩岗”和重点群体创业就业的支持。与此同时,此次例会还释放了三点重要的增量信息: 一是,例会有颇多针对消费领域的增量表述,一方面在降成本方面,不但一如往常地提及了企业,还新增了“个人消费信贷成本”,另一方面在金融支持实体领域,强调了对大宗消费还有服务消费的支持,我们预计,在发挥“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的作用”下,政策引导方案是“政策利率——存款利率——贷款利率”,1年期 LPR 可能发生调降、消费贷利率加点可能压缩,个人消费贷 利率进一步下降,进而助力后续居民消费、支持消费复苏; 二是,此次例会强调了结构性工具下一阶段的具体方向,即抗疫相关以及制造业设备更新相关,而其余方向的优先级略有靠后; 三是,在地产和平台经济方面,此次例会新增了“因城施策用足用好政策工具”,响应 824 国常会表述。此外,特别提及“保交 楼”专项借款,不但要“推动加快落地”,还提及“视需要适当加大力度”,说明地产纾困托底政策正在升温中。例会新增对平台经济实施“常态化监管”,释放边际放松意图。 3、此外,在海外债市波动和汇率贬值幅度较大的情况下,此次例会反而对汇率表述完全不变,意味着国内经济就业仍是当前政策重心,外部问题并不会引发国内政策转向。 4、往后看,后续货币政策增量可能以结构为主,地产纾困、基建配套以及制造业支持是三大方向。总量方面,降准、短期和长期 LPR 调降也有可能。但是年内政策利率降息概率不大,主要是 Q4 仍可能有 LPR调降。主要观察 11、12 月社融是否再度明显回落。降准方面,10 月降准仍不是基准情形,但若后续需要货币政策释放积极信号,降准置换 MLF 仍有可能落地,但是实际作用有限,更多是信号意义。 目录 正文 事件:2022年9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官网发布2022年三季度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新闻通稿。 结合9月26日央行上调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以及在9月28日新增2000亿元的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我们认为,此次例会主要增量在消费、地产、平台经济领域。对于汇率贬值,央行主要采取针对性的汇率工具应对,国内整体政策环境仍然向好,彰显我国政策的独立性。 我们具体点评如下: 1.对经济的态度较Q2略乐观,仍关注海外滞胀 在整体经济形势的分析上,此次例会基本态度与Q2一致,措辞上略显乐观,对海外滞胀仍然保持高度关注。例会将“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向好但任务仍然艰巨”的表述更改为“国内经济总体延续恢复发展态势”,一方面,表述删除了防疫形势,另一方面增加了对经济修复的看法,意味着当前政策视野正在逐渐从防疫转移至经济增长,这与Q2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在防疫成效上表述边际乐观相一致。我们认为,未来对于整体经济大盘,货币政策难以出现强刺激去稳增长,但结构性宽松仍将持续。 2.货币政策基调未变,就业仍先于物价,社融有底 在货币政策基调方面,例会将Q2例会当中的“统筹抓好稳就业和稳物价”改变为“着力稳就业和稳物价”、“攻坚克难”,表明货币政策大基调未变,就业民生、物价走势成为仍然是工作重点,但边际上在就业顺位仍先于物价。 此外,此次例会新增“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重点发力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表述上维持“保持物价水平基本稳定”以及“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这一方面表明即便7月社融腰斩,但后续社融信贷在政策托底下将有底线,全年不会出现明显塌陷。另一方面,也说明在社融的结构上,仍将是政策性金融工具带领下的政 府性力量起到明显的托举作用,并且政策支持方向是基建,真正的内需融资需求仍将偏弱,有待时间去修复。 3.支持实体强调消费与就业,1YLPR调降可期 在支持实体经济方面,此次例会新增提及了“优化大宗消费品和社会服务领域消费金融服务,继续加大对企业稳岗扩岗和重点群体创业就业的金融支持力度”,从中看出新增表述全部与消费、就业有关,意味着后续金融服务实体的主要方向就是国内消费和就业问题。 此外,相比于Q2例会仅仅“提及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效能和指导作用”,此次例会新增了“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的作用”,并且在降成本方面,不但一如往常地提及了企业,还新增了“个人消费信贷成本”,我们预计,在发挥“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的作用”下,政策引导方案是“政策利率——存款利率——贷款利率”,1年期LPR可能发生调降、消费贷利率加点可能压缩,个人消费贷利率进一步下降,进而助力后续居民消费、支持消费复苏。 4.地产纾困托底升温中,平台经济迎边际放松 在地产和平台经济方面,此次例会新增了“因城施策用足用好政策工具”,响应824国常会表述。后续对“三限”(限购、限售、限贷)在因城施策的基调下可能进一步进行松绑。 此外,例会特别提及“保交楼”专项借款,不但要“推动加快落地”,还提及“视需要适当加大力度”,说明地产纾困托底政策正在升温中,不排除后续仍可能将继续调降5年期LPR来进行居民销售端的刺激。我们认为,目前的5年期LPR调降空间至少还有10~15BP。例会新增对平台经济实施“常态化监管”,释放边际放松意图。 5. 结构工具追加可期,制造业、地产纾困、基建是三大可能方向 此次例会对于结构性工具表述更为具象化,我们认为,这提示下一阶段结构性工具仍将继续追加,具体方向将是抗疫相关以及制造业设备更新相关,而其余方向(煤炭清洁、科技创新、普惠养老、交通物流、碳减排)的优先级略有靠后。此外,结合例会中新增的地产领域表述,即“推动‘保交楼’专项借款加快落地使用并视需要适当加大力度”,我们认为,后续地产纾困也可能是结构性工具的增量方向。最后结合此次例会特别强调“重点发力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基建领域专项债再贷款也有可能落地。 6. 汇率表述未变,反而彰显国内政策定力 汇率方面,此次例会表述完全与前期一致,仍然强调市场化改革和汇率弹性,说明在海外债市波动和汇率贬值幅度较大的情况下,目前对于汇率问题的政策框架未变,意味着后续货币政策仍将以我为主,以国内稳增长为首要目标,央行仍有充足的汇率工具来进行应对,不需要靠提高国内利率来稳定汇率,外部问题并不会引发国内政策转向。 7.总结:接续性表态,政策强调自主性 往后看,后续货币政策增量可能以结构为主,地产纾困、基建配套以及制造业支持是三大方向。总量方面,降准、短期和长期LPR调降也有可能。但是年内政策利率降息概率不大,主要是Q4仍可能有LPR调降。主要观察11、12月社融是否再度明显回落。降准方面,10月降准仍不是基准情形,但若后续需要货币政策释放积极信号,降准置换MLF仍有可能落地,但是实际作用有限,更多是信号意义。 全球央行观察系列 (三十六)【国君宏观】就业先于物价——2022Q2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店评(20220811) (三十五)【国君宏观】连续三天30亿逆回购所释放的信号——央行逆回购操作点评(20220706) (三十四)【国君宏观】当前重心在稳就业,政策环境继续向好——2022Q2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点评(20220630) (三十三)【国君宏观】走出类流动性陷阱的第一步——非对称调降5年期LPR报价点评(20220520) (三十二)【国君宏观】首套房贷利率下限调降影响几何——央行调整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点评(20220515) (三十一)【国君宏观】流动性合理充裕,结构化工具为主——2022Q1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快评(20220509) (三十)【国君宏观】宽货币弱加码,政策趋松还有后手——央行全面降准点评(20220415) (二十九)【国君宏观】稳增长第二波发力开始——国常会提及降准点评(20220413) (二十八)【国君宏观】稳增长再上台阶,宽信用主动出击 ——全球央行观察系列(20220213) (二十七)【国君宏观】SLF利率“跟随式”调降,影响几何?——2022年1月SLF利率下调点评 (二十六)【国君宏观】走“一步”看“两步”——2022年1月全面LPR报价下调点评(20220120) (二十五)【国君宏观】真正的稳增长已经正式开启——20220118央行新闻发布会点评 (二十四)【国君宏观】此次降息是真正稳增长的开启——20220117全面降息点评 (二十三)【国君宏观】总量与结构并行的双重稳增长 ——全球央行观察系列(20211226) (二十二)【国君宏观】渐进的步伐,合理的预期——全球央行观察系列20211221 (二十一)【国君宏观】降准置换MLF如期而至,后续宽松空间几何?——全球央行观察系列20211216 (二十)【国君宏观】提高外汇存款准备金率,人民币先贬后稳格局将至——全球央行观察系列20211210 (十九)【国君宏观】降准曲不终,降息意不散——全球央行观察系列20211206 (十八)【国君宏观】多目标下的降准,剑指何方——全球央行观察系列20211204 (十七)【国君宏观】12月流动性几何:维稳延续,节前压力不大——12月资金面展望 (十六)【国君宏观】稳增长表态强化,结构性工具发力——2021Q3《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点评 (十五)【国君宏观】稳信用抓手落地,对碳减排支持工具的五点解读——全球央行观察系列20211109 (十四)【国君宏观】四季度货币信用格局是 “双稳”还是“双宽”?——国泰君安宏观周报20211107 (十三)【国君宏观】Taper已来,加息尚远——11月FOMC会议点评 (十二)【国君宏观】欧洲经济受服务业提振,通胀压力不改央行宽松立场——欧洲经济政策简评20211101 (十一)【国君宏观】央行投放料将加码,11月流动性无虞——11月资金面展望 20211101 (十)【国君宏观】经济定调再度悲观,政策加码表态提升——2021Q3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点评20210928 (九)【国君宏观】“价稳量平”之后,降准是否还必要?又将何时落地?——央行MLF操作点评20210915 (八)【国君宏观】“稳货币”取向不变,狭义流动性边际收敛 ——央行MLF操作点评(20210816) (七)基调未变,更重结构——央行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点评 (六)【国君宏观】静待未来非对称降息与可能的再降准——7月LPR报价点评 (五)【国君宏观】价稳量缩的信号意义——央行MLF操作点评(20210715) (四)【国君宏观】国常会提及“降准”剑指何方?——国常会会议点评20210707 (三)【国君宏观】社融数据与降准形式的超预期碰撞——央行全面降准与6月金融数据点评 (二)【国君宏观】二季度央行例会和市场利率跳升有什么信号 (一)“新”存款利率定价机制,影响几何——存款利率报价方式调整点评20210621 法律声明 本订阅号不是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均来自于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本订阅号推送的信息仅限完整报告发布当日有效,发布日后推送的信息受限于相关因素的更新而不再准确或者失效的,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义务,后续更新信息以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为准。 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面向国泰君安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因本资料暂时无法设置访问限制,若您并非国泰君安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还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如有不便,敬请谅解。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中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决定投资前,如有需要,投资者务必向专业人士咨询并谨慎决策。国泰君安证券及本订阅号运营团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版权仅为国泰君安证券所有。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影像等)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明确注明出处,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载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导读 相较二季度例会,三季度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主要增量在消费、地产、平台经济领域。一方面,例会对于经济表述略乐观,接续前期“就业先于物价”的政策重心。另一方面,例会有颇多针对消费领域的增量表述,既有消费贷领域降成本,又有金融支持大宗和服务消费,预计未来1年期LPR可能调降、消费贷利率加点可能压缩。此外,地产和平台经济领域也均有积极表述,未来结构性工具追加可期,制造业、地产纾困以及基建相关是潜在的方向。而汇率领域,维持前期表述,在我们看来,这反而是积极信号,彰显国内政策的独立性。 摘要 2022 年 9 月 29 日,中国人民银行官网发布 2022 年三季度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新闻通稿。结合 9 月 26 日央行上调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以及在 9 月 28 日新增 2000 亿元的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我们点评如下: 1、综合来看,此次例会主要增量在消费、地产、平台经济领域。对于近期汇率波动,央行主要采取针对性的汇率工具应对,国内整体政策环境仍然向好,货币政策维持此前宽松表态,彰显我国政策的独立性。 2、此次例会对于经济表述略乐观,相比于 Q2 例会和 Q2 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同样释放了“就业先于物价”的信号,并且在稳就业方面更加重视,特别新增金融对企业“稳岗扩岗”和重点群体创业就业的支持。与此同时,此次例会还释放了三点重要的增量信息: 一是,例会有颇多针对消费领域的增量表述,一方面在降成本方面,不但一如往常地提及了企业,还新增了“个人消费信贷成本”,另一方面在金融支持实体领域,强调了对大宗消费还有服务消费的支持,我们预计,在发挥“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的作用”下,政策引导方案是“政策利率——存款利率——贷款利率”,1年期 LPR 可能发生调降、消费贷利率加点可能压缩,个人消费贷 利率进一步下降,进而助力后续居民消费、支持消费复苏; 二是,此次例会强调了结构性工具下一阶段的具体方向,即抗疫相关以及制造业设备更新相关,而其余方向的优先级略有靠后; 三是,在地产和平台经济方面,此次例会新增了“因城施策用足用好政策工具”,响应 824 国常会表述。此外,特别提及“保交 楼”专项借款,不但要“推动加快落地”,还提及“视需要适当加大力度”,说明地产纾困托底政策正在升温中。例会新增对平台经济实施“常态化监管”,释放边际放松意图。 3、此外,在海外债市波动和汇率贬值幅度较大的情况下,此次例会反而对汇率表述完全不变,意味着国内经济就业仍是当前政策重心,外部问题并不会引发国内政策转向。 4、往后看,后续货币政策增量可能以结构为主,地产纾困、基建配套以及制造业支持是三大方向。总量方面,降准、短期和长期 LPR 调降也有可能。但是年内政策利率降息概率不大,主要是 Q4 仍可能有 LPR调降。主要观察 11、12 月社融是否再度明显回落。降准方面,10 月降准仍不是基准情形,但若后续需要货币政策释放积极信号,降准置换 MLF 仍有可能落地,但是实际作用有限,更多是信号意义。 目录 正文 事件:2022年9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官网发布2022年三季度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新闻通稿。 结合9月26日央行上调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以及在9月28日新增2000亿元的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我们认为,此次例会主要增量在消费、地产、平台经济领域。对于汇率贬值,央行主要采取针对性的汇率工具应对,国内整体政策环境仍然向好,彰显我国政策的独立性。 我们具体点评如下: 1.对经济的态度较Q2略乐观,仍关注海外滞胀 在整体经济形势的分析上,此次例会基本态度与Q2一致,措辞上略显乐观,对海外滞胀仍然保持高度关注。例会将“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向好但任务仍然艰巨”的表述更改为“国内经济总体延续恢复发展态势”,一方面,表述删除了防疫形势,另一方面增加了对经济修复的看法,意味着当前政策视野正在逐渐从防疫转移至经济增长,这与Q2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在防疫成效上表述边际乐观相一致。我们认为,未来对于整体经济大盘,货币政策难以出现强刺激去稳增长,但结构性宽松仍将持续。 2.货币政策基调未变,就业仍先于物价,社融有底 在货币政策基调方面,例会将Q2例会当中的“统筹抓好稳就业和稳物价”改变为“着力稳就业和稳物价”、“攻坚克难”,表明货币政策大基调未变,就业民生、物价走势成为仍然是工作重点,但边际上在就业顺位仍先于物价。 此外,此次例会新增“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重点发力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表述上维持“保持物价水平基本稳定”以及“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这一方面表明即便7月社融腰斩,但后续社融信贷在政策托底下将有底线,全年不会出现明显塌陷。另一方面,也说明在社融的结构上,仍将是政策性金融工具带领下的政 府性力量起到明显的托举作用,并且政策支持方向是基建,真正的内需融资需求仍将偏弱,有待时间去修复。 3.支持实体强调消费与就业,1YLPR调降可期 在支持实体经济方面,此次例会新增提及了“优化大宗消费品和社会服务领域消费金融服务,继续加大对企业稳岗扩岗和重点群体创业就业的金融支持力度”,从中看出新增表述全部与消费、就业有关,意味着后续金融服务实体的主要方向就是国内消费和就业问题。 此外,相比于Q2例会仅仅“提及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效能和指导作用”,此次例会新增了“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的作用”,并且在降成本方面,不但一如往常地提及了企业,还新增了“个人消费信贷成本”,我们预计,在发挥“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的作用”下,政策引导方案是“政策利率——存款利率——贷款利率”,1年期LPR可能发生调降、消费贷利率加点可能压缩,个人消费贷利率进一步下降,进而助力后续居民消费、支持消费复苏。 4.地产纾困托底升温中,平台经济迎边际放松 在地产和平台经济方面,此次例会新增了“因城施策用足用好政策工具”,响应824国常会表述。后续对“三限”(限购、限售、限贷)在因城施策的基调下可能进一步进行松绑。 此外,例会特别提及“保交楼”专项借款,不但要“推动加快落地”,还提及“视需要适当加大力度”,说明地产纾困托底政策正在升温中,不排除后续仍可能将继续调降5年期LPR来进行居民销售端的刺激。我们认为,目前的5年期LPR调降空间至少还有10~15BP。例会新增对平台经济实施“常态化监管”,释放边际放松意图。 5. 结构工具追加可期,制造业、地产纾困、基建是三大可能方向 此次例会对于结构性工具表述更为具象化,我们认为,这提示下一阶段结构性工具仍将继续追加,具体方向将是抗疫相关以及制造业设备更新相关,而其余方向(煤炭清洁、科技创新、普惠养老、交通物流、碳减排)的优先级略有靠后。此外,结合例会中新增的地产领域表述,即“推动‘保交楼’专项借款加快落地使用并视需要适当加大力度”,我们认为,后续地产纾困也可能是结构性工具的增量方向。最后结合此次例会特别强调“重点发力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基建领域专项债再贷款也有可能落地。 6. 汇率表述未变,反而彰显国内政策定力 汇率方面,此次例会表述完全与前期一致,仍然强调市场化改革和汇率弹性,说明在海外债市波动和汇率贬值幅度较大的情况下,目前对于汇率问题的政策框架未变,意味着后续货币政策仍将以我为主,以国内稳增长为首要目标,央行仍有充足的汇率工具来进行应对,不需要靠提高国内利率来稳定汇率,外部问题并不会引发国内政策转向。 7.总结:接续性表态,政策强调自主性 往后看,后续货币政策增量可能以结构为主,地产纾困、基建配套以及制造业支持是三大方向。总量方面,降准、短期和长期LPR调降也有可能。但是年内政策利率降息概率不大,主要是Q4仍可能有LPR调降。主要观察11、12月社融是否再度明显回落。降准方面,10月降准仍不是基准情形,但若后续需要货币政策释放积极信号,降准置换MLF仍有可能落地,但是实际作用有限,更多是信号意义。 全球央行观察系列 (三十六)【国君宏观】就业先于物价——2022Q2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店评(20220811) (三十五)【国君宏观】连续三天30亿逆回购所释放的信号——央行逆回购操作点评(20220706) (三十四)【国君宏观】当前重心在稳就业,政策环境继续向好——2022Q2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点评(20220630) (三十三)【国君宏观】走出类流动性陷阱的第一步——非对称调降5年期LPR报价点评(20220520) (三十二)【国君宏观】首套房贷利率下限调降影响几何——央行调整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点评(20220515) (三十一)【国君宏观】流动性合理充裕,结构化工具为主——2022Q1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快评(20220509) (三十)【国君宏观】宽货币弱加码,政策趋松还有后手——央行全面降准点评(20220415) (二十九)【国君宏观】稳增长第二波发力开始——国常会提及降准点评(20220413) (二十八)【国君宏观】稳增长再上台阶,宽信用主动出击 ——全球央行观察系列(20220213) (二十七)【国君宏观】SLF利率“跟随式”调降,影响几何?——2022年1月SLF利率下调点评 (二十六)【国君宏观】走“一步”看“两步”——2022年1月全面LPR报价下调点评(20220120) (二十五)【国君宏观】真正的稳增长已经正式开启——20220118央行新闻发布会点评 (二十四)【国君宏观】此次降息是真正稳增长的开启——20220117全面降息点评 (二十三)【国君宏观】总量与结构并行的双重稳增长 ——全球央行观察系列(20211226) (二十二)【国君宏观】渐进的步伐,合理的预期——全球央行观察系列20211221 (二十一)【国君宏观】降准置换MLF如期而至,后续宽松空间几何?——全球央行观察系列20211216 (二十)【国君宏观】提高外汇存款准备金率,人民币先贬后稳格局将至——全球央行观察系列20211210 (十九)【国君宏观】降准曲不终,降息意不散——全球央行观察系列20211206 (十八)【国君宏观】多目标下的降准,剑指何方——全球央行观察系列20211204 (十七)【国君宏观】12月流动性几何:维稳延续,节前压力不大——12月资金面展望 (十六)【国君宏观】稳增长表态强化,结构性工具发力——2021Q3《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点评 (十五)【国君宏观】稳信用抓手落地,对碳减排支持工具的五点解读——全球央行观察系列20211109 (十四)【国君宏观】四季度货币信用格局是 “双稳”还是“双宽”?——国泰君安宏观周报20211107 (十三)【国君宏观】Taper已来,加息尚远——11月FOMC会议点评 (十二)【国君宏观】欧洲经济受服务业提振,通胀压力不改央行宽松立场——欧洲经济政策简评20211101 (十一)【国君宏观】央行投放料将加码,11月流动性无虞——11月资金面展望 20211101 (十)【国君宏观】经济定调再度悲观,政策加码表态提升——2021Q3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点评20210928 (九)【国君宏观】“价稳量平”之后,降准是否还必要?又将何时落地?——央行MLF操作点评20210915 (八)【国君宏观】“稳货币”取向不变,狭义流动性边际收敛 ——央行MLF操作点评(20210816) (七)基调未变,更重结构——央行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点评 (六)【国君宏观】静待未来非对称降息与可能的再降准——7月LPR报价点评 (五)【国君宏观】价稳量缩的信号意义——央行MLF操作点评(20210715) (四)【国君宏观】国常会提及“降准”剑指何方?——国常会会议点评20210707 (三)【国君宏观】社融数据与降准形式的超预期碰撞——央行全面降准与6月金融数据点评 (二)【国君宏观】二季度央行例会和市场利率跳升有什么信号 (一)“新”存款利率定价机制,影响几何——存款利率报价方式调整点评20210621 法律声明 本订阅号不是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均来自于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本订阅号推送的信息仅限完整报告发布当日有效,发布日后推送的信息受限于相关因素的更新而不再准确或者失效的,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义务,后续更新信息以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为准。 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面向国泰君安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因本资料暂时无法设置访问限制,若您并非国泰君安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还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如有不便,敬请谅解。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中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决定投资前,如有需要,投资者务必向专业人士咨询并谨慎决策。国泰君安证券及本订阅号运营团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版权仅为国泰君安证券所有。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影像等)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明确注明出处,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载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