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电新】特斯拉及造车新势力二季报:Q2疫情短暂冲击,下半年产销有望高增
(以下内容从东吴证券《【东吴电新】特斯拉及造车新势力二季报:Q2疫情短暂冲击,下半年产销有望高增》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投资要点 特斯拉Q2盈利超预期,全年维持60%高增:特斯拉2022Q2营收169.34亿美元,同环比+41%/-10%;GAAP准则下净利润为22.59亿美元,同环比+98%/-32%;营业利润率达13.34%,同环比+0.04/0.04pct,面临停工等诸多挑战,仍实现行业较好盈利水平;2022Q2交付25.5万辆,同环比+26.5%/-19.2%。其中,Model 3/Y交付23.9万辆,同环比+19.6%/-19.2%;Model S/X合计销1.62万辆,同环比+752.9/+9.8%。Q2产量25.86万辆,同环比+25.3%/-15.3%,当季库存增加3885辆(含发出未交付),实际在手库存增加,累计库存16258辆。 蔚来Q2营收环比高增,新车型迎来密集推出:蔚来2022Q2营收102.92亿元人民币,同环比+21.8%/+3.9%,毛利率13%;归母净亏损为27.45亿元人民币,扣除股权激励费用,2022Q2净亏损为22.5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453%。2022Q2蔚来销售2.5万辆,其中ES6交付9914万辆,为主要增量车型。公司预计2022Q3交付新车3.1-3.3万辆,同比增长27%-35%。随着公司ET7、ET5、ES7等新车开启交付,我们预计蔚来销量持续高增。 小鹏Q2营收同比继续大增,成本冲击单车毛利下降。2022Q2营收74.4亿元,同比提升98%;毛利率为10.9%,环比下滑1.34pct。净亏损27.01亿元,相比2021年同期亏损扩大126%,环比扩大59%。受成本上升影响,2022Q2单车毛利1.82万元/辆,环比下滑13.31%。2022Q2新车交付量达3.4万辆,同环比+98%/-0.4%,随着P5产能爬坡及旗舰SUV G9于2022Q3正式发售,我们预计将为公司带来可观销量。 理想Q2业绩同比增长,环比下降。2022Q2营收87.33亿元,同环比+73.3%/-8.7%,2022Q2毛利率为21.51%,归母净利润-6.41亿元,亏损同比增加173%。2022Q2交付2.87万辆,同环比+63%/-10%。公司预计2022Q3交付量达2.7-2.9万辆,同比增长7.5%-15.5%。公司苏州功率半导体基地启动建设,预计2024年投产。 投资建议:电动车低点已过,政策刺激力度加大,产销环比向好,全年龙头预计60-100%高增,目前估值仍处底部,继续强烈看好电动车板块超跌反转,第一条主线看好Q2盈利拐点叠加储能加持的电池,龙头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比亚迪,关注派能科技、国轩高科、欣旺达、蔚蓝锂芯;第二条为持续紧缺、盈利稳定的龙头:隔膜(恩捷股份、星源材质)、负极(璞泰来、杉杉股份、贝特瑞,关注中科电气)、结构件(科达利)、添加剂(天奈科技)、前驱体(中伟股份、华友钴业)、铝箔(关注鼎胜新材)、勃姆石(壹石通);第三条为盈利下行但估值底部的电解液(天赐材料、新宙邦),三元(容百科技、当升科技,关注厦门钨业、长远锂科)、铁锂(德方纳米)、铜箔(嘉元科技、诺德股份);第四为价格持续维持高位低估值的锂(关注赣锋锂业、天齐锂业等)。 风险提示:销量不及市场预期,政策不及市场预期,竞争加剧。 正文 1. 特斯拉:盈利能力大超预期,全年维持60%高增 2022Q2业绩环比下滑:特斯拉2022Q2营收169.34亿美元,同比增加41%,环比下降10%。GAAP准则下净利润为22.59亿美元,2021年同期为11.42亿美元,2022Q2同比大增98%,环比下降32%;非GAAP准则下(扣除股权激励费用影响)净利润26.20亿美元,同比增长62.13%,环比下降29.87%,二季度疫情导致上海工厂停产、原材料涨价等对企业盈利造成负面影响。Q2营业利润率达13.34%,同比增长0.04pct,环比下降0.04pct。面临停工等诸多挑战,仍实现行业较好盈利水平。 2022Q2自由现金流环比下降,资本开支环比下降:2022Q2经营性现金流23.51亿美元,同环比+10.7%/-41%;资本开支为17.30亿美元,同比+15%,环比-2.1%。2022Q2自由现金流6.21亿美元,同比上升0.3%,环比下降72.1%。期末在手现金183亿美元、环比上升4.7%,主要是出售大约75%的比特币使得Q2资产负债表增加9.36亿美元现金。 汽车业务毛利率环比下滑,储能业务盈利能力提升:汽车业务2022Q2收入146亿美元,其中汽车销售140.1亿美元,同比增长42%,环比下降13%,毛利率下降至27.6%,同环比-0.35pct/-5.05pct,扣除积分收入影响后(收入3.4亿,同环比-3%/-49%),毛利率25.73%,同比增长0.5pct,环比下降3.9pct;汽车租赁业务收入6.7亿美元,同比+77%,环比-12%,毛利率30.6%。储能业务收入8.7亿美元,同比+8%,环比+40.6%,储能业务毛利率+11.2%,同比增长8.7pct,环比提升22.9pct,其中储能装机1133MWh,太阳能装机106MW,太阳能装机量达到四年来最高纪录。服务相关业务收入(售后车辆服务等业务)14.7亿美元,同比+54%,环比+15%,毛利率3.8%,同比增长7.5pct,环比增长4.4pct。 在手订单维持高位,递延收入同环比提升。2022Q2客户定金为11.82亿美元,较2022Q1的11.25亿元环比提升5.07%、维持高位,后续需求释放有保证。公司于2020年10月开始逐步推出FSD beta测试版,且公司开发了神经网络训练计算机Dojo用于无监督的大规模算法训练,Musk表示最新FSD具备“驾驶零干预”功能,实现重大突破,但由于该部分功能未全体推送,所以尚未确认收入。截至2022Q2公司递延收入达18.58亿美元,同比提升9.75%,环比提升16.56%。 2022Q2单车售价同环比上升,涨价传导成本压力。2022Q2单车售价(除去租赁和积分收入影响)5.57万美元/辆,同环比+9.3%/+6.9%,主要来源于今年特斯拉多次上调产品售价。美国:Model Y因原材料成本涨价而提高售价,3月10日,Model Y长续航版和高性能版售价均上调1000美元,分别调至59990美元和64990美元。中国:国产Model 3/Y受原材料成本上涨影响涨价,3月10日,Model3高性能版和Model Y长续航、高性能版均涨价1万元,3月15日,Model3高性能版本、Model Y长续航版均上调1.8万元,调整后售价分别为36.79万和37.59万元,Model Y高性能版上调2万元,调整后售价为41.79万元。 2022Q2单车成本环比上升,毛利率环比下降。受原材料成本涨价影响,Q2单车成本3.99万美元/辆,同环比+12.7%/+13.2%,单车售价上升覆盖单车成本对毛利影响,Q2单车毛利率为27.6%,同环比-0.4pct/-5.1pct,若扣除积分收入,单车毛利率25.7%,同环比+0.5pct/-3.9pct。Q2单车毛利为1.40万美元/辆,同环比+16%/-10%,若扣除积分影响,单车毛利达1.38万美元,同环比+15.8%/-6.9%,毛利率下滑是通胀高企、电动汽车电池和其他组件竞争加剧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导致的。 2022Q2研发费用环比下降,环比一季度减少将近23%。2022Q2单季度研发费用6.67亿美元,同比增长15.8%,环比下滑22.9%,Q2研发费用率3.9%,同比降低0.9pct,环比降低0.7pct。Q2销售、管理等常规费用合计9.61亿美元,同比降低1.2%,环比降低3.1%,费用率5.7%,同比降2.5pct,环比增0.4pct。折旧费用9.22亿美元,同比增35.4%,环比增4.8%。 单车指标来看,折旧和管理费用环增明显,后续存下降空间。2022Q2单车研发0.26万美元/辆,同比降低8.5%,环比降低6.1%;单车折旧0.36万美元/辆,同比增7%,环比增27.5%;单车销售、管理等费用0.38万美元/辆,同比降21.9%,环比增17.9%。后续下降空间主要来自下半年销量的追赶,特斯拉预计车辆交付平均年化增速为50%,即今年至少交付140万辆。2022年上半年,特斯拉全球已经完成交付56.4万辆。 特斯拉2022年Q2交付25.5万辆,6月实现单月最高产量。Q2特斯拉全球共交付25.5万辆,同环比26.5%/-17.9%,这是特斯拉两年以来出现的首次环比下滑;其中,Model 3/Y交付23.9万辆,同环比+19.6%/-19.2%;Model S/X合计销1.62万辆,同环比+752.9/+9.8%。Q2产量25.86万辆,同环比+25.3%/-15.3%,当季库存增加3885辆(含发出未交付),实际在手库存增加,累计库存16258辆。在本季度结束时,特斯拉实现了单月产量最高的纪录。 中国市场占比持续提升,为特斯拉贡献主要增量。2022年Q2特斯拉全球销量25.5万辆,根据Marklines数据(口径与公司、官网销量口径有差别,仅供参考),2022Q2中国市场批发销量11.26万辆,同/环比+22%/-38%,中国市场共交付8.9万辆(不含出口),同/环比+45%/-18%,系上海疫情所致环比下滑;美国Q2交付13.89万辆,同/环比+104%/+6%,我们预计欧洲及其他地区销售2.7万辆,同环比-63%/-63%。 2022Q2库存增加,周转速度下降。2022Q2新增库存3885辆,期末累计库存1.63万辆,随着2022全年终端需求逐渐提升,公司库存会逐渐释放。2022Q2周转天数为4天,周转速度相较2022Q1下降。 德州工厂首批4680电池Model Y正式交付,德州、柏林工厂产能爬坡中,皮卡将于2023年交付。2022年4月,在德州超级工厂Cyber Rodeo盛大开幕活动上,特斯拉正式交付了首批配备4680电池和结构化电池组的的Model Y量产车,是公司产能提升的重要里程碑。产能方面,美国加州弗里蒙特工厂年产能超65万辆,其中Model 3/Y年产能55万辆,Model S/X年产能10万辆;中国上海工厂年产能超75万辆,受疫情影响,2022Q1上海工厂和部分供应链暂时关闭,近期部分产能已恢复生产;柏林、德州工厂处于早期产能爬坡阶段,柏林工厂于2022年3月开始生产,初期采用2170非结构化电池组,未来将量产采用4680电池的Model Y。此外,公司预计Cybertruck、Semi将于2023年开始生产交付客户,2022年暂无新车型推出。公司同时在为新工厂选址,将于2022年底公布选址规划。 上海工厂恢复满产。两大新工厂逐步上量,全年高增。预计三季度产销逐步恢复,柏林工厂目前达到周产1000+辆的水平,德州工厂预计周产达5000辆水平,Fremont工厂产能提升,上海工厂全面复产。公司现有产能3万辆/周,预计22年底产能达4万辆/周,23年延续高增,23年底产能将达10万辆/周。公司电池供应稳定,保障22年生产,4680+压铸一体化进展顺利,预计23年4680大规模起量,支撑公司皮卡、MY等交付。盈利方面,Q2上海停产、新工厂爬坡、原料长协消耗完毕将会导致成本上涨,但近期多次价格调整已考虑未来12个月通胀及原料成本上涨,同时公司积极布局回收以及上游资源镍、锂等开发,进一步降低成本。 长期销量目标复合增速达50%,2024年销量达320万辆。特斯拉2021年全球交付量超100万辆,公司表示远期交付目标为2000万辆/年,我们预计2022年全球销量超过150万辆,目标增速50%,主要受益于三大洲产能释放,增量主要来源于:一是国产Model Y销量大幅增长,5月单月销量2万辆,我们预计中国2022年全年M3/MY销量突破50万辆;二是美国工厂M3/MY产能爬坡,2022年5月Model3单月销量1.9万量,Model Y近2.3万辆,有望再上台阶,Model S产能增长,新版Model X 2021Q3开始交付,2022年持续带来增量;三是柏林、德州工厂2022Q1投产,产能逐步释放。后续低价车型推出,推动电动车平价,引领全球电动化。公司计划长期销量复合增速高达50%,2024年销量达320万辆。 4680电池进展顺利,预计2022大规模起量。目前公司有充足电池库存保障2022年生产,同时4680+压铸一体化进展顺利,4月德州工厂的MY已搭载4680,年底柏林工厂也将切换,H2 4680大规模起量,2023年将支撑公司皮卡、MY等交付,我们预计2022全年4680电池产能达到10GWh。 储能短期受芯片供给限制,全年预计2-3倍增长,国内供应商受益。特斯拉Q2储能装机1.14gwh,同环比-11.07%/+33.9%,增速主要受芯片供应限制影响,公司预计2022年将会有200%-300%的增长,并将储能电池Megapack和Powerball均切换为铁锂电池,国内供应商宁德时代等将充分受益。 自动驾驶取得实质性进展,公司预计2022实现完全自动驾驶。特斯拉持续迭代FSD测试版,2022年继续进行了7次软件更新,公司2022年3月面向部分加拿大客户首次发布FSD测试版,6月将FSD测试版更新至10.12.2版本,预计2022年年底向所有美国FSD客户发布测试版,FSD将会成为特斯拉盈利的重要来源。 2. 蔚来:营收破百亿超预期,利润不及预期,新车型密集推出 2022Q2营收同比增长22%,受原材料成本冲击毛利率同比下滑6pct,营收超预期但净利润低于预期。蔚来2022Q2营收102.9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8%,环比+3.9%,2022Q2毛利率为13.0%,同比下滑6pct,归母净亏损为27.45亿元人民币,同比扩大370%%,环比扩大55%。Q2股权激励费用为4.9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95%,环比增加4%,主要是由于公司持续授出购股权及限制性股份所致;扣除股权激励费用,2022Q2净亏损为22.5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453%,环比增加67%。公司预计2022Q2公司营收为128.45-135.98亿元,同比增长31.0%-38.7%。 分业务来看,其中汽车销售业务2022Q2收入95.71亿元,同比增长20.97%,毛利率17%,同比下滑3.6pct,环比下滑1pct,主要受原材料成本上升影响,公司是订单式生产,5月10日起ES8、ES6与EC6各版本起售价上调1万元,预计于Q3开始交付调价后的车,随着新产品交付、单车收入增加及产量增加,公司预计Q3汽车毛利率反弹。公司从4月份开始与宁德时代签订新协议,电池成本会根据原材料联动,所以Q2电池成本上涨远高于Q1。公司基本上是根据上个月电池材料的价格来决定这个月的电池包交付,因此Q2毛利压力比较大,电池成本5月相比4月价格已经有一些下降,整体呈下滑趋势。2022Q2其他业务收入7.22亿元,同比提升34.61%,环比提升8.24%。 疫情影响交付量同环比下滑,新车开启交付未来有望实现强劲增长。蔚来2022Q2共交付25059辆,同比增长14%,环比下降2.75%,主要是受到疫情、极端天气及供应链的影响。其中,ES8 2022Q2销量3681辆,同比下滑17%,环比下滑15.2%,占比14.7%;ES6 2022Q2销量9914辆,同比减少0.2%,环比减少27.21%,占比39.56%;EC6 2022Q2销量4715辆,同比下降37%,环比下降38.32%,占比18.8%。蔚来2022年7月和8月分别交付10052、10677辆,9月交付量预计在10271~12271辆之间,NT2平台新车已于8月底开启交付,未来几个季度有望吸引更广泛的用户群,实现强劲增长。 受原材料成本冲击单车毛利同比下滑13%,环比下滑2%,研发和管理费用率大幅上升。2022Q2单车平均收入为38.19万元/辆,同比上升6%,环比上升6%;单车成本为31.83万元/辆,同比增长10%,环比增长8%,Q2单车毛利为6.36万元/辆,同比下滑13%,环比下滑2%。车辆利润率下降主要由于电池成本增加,而这部分被ET7销售组合的有理变化所抵消。公司Q2研发费用为21.49亿元,环比增加22%,单车研发费用为8.58万元/辆,环比上升25.46%。公司Q2销售管理费用为22.82亿元,环比上升13%,单车销售管理费用为9.11万元/辆,环比增长16.49%。 2022Q3公司预计交付3.1-3.3万辆,同比增长26.8%-35%。受新冠疫情、半导体短缺以及供应链波动等因素影响,2022Q2公司销售2.5万辆。2022年7月汽车交付10052辆,同比上升27%;8月汽车交付10677辆,同比增长82%。2022Q3公司预计汽车交付量在3.1-3.3万辆之间,同比增长26.8%-35%。 ES7于6月上市并于8月下旬开始交付,ET5将于9月交付,新车型密集上市助力销量爆发。在2021年12月18日举行的NIO Day上发布ET5,订单超预期增长,预计将在2022年9月份交付。蔚来汽车NT2.0平台的第一款车ET7将于3月28日交付,量产进展顺利,已于3月初启动全国范围内的试驾活动,订单转化率超出预期。2022年6月15日,蔚来2022产品发布会在线上举行,基于NT2技术平台首款SUV发布。ES7定位于中大型高端SUV市场,在8月28日开始交付。公司大众化品牌预计于2024年下半年交付,基于3.0平台,定价20-30万元,公司的产品将覆盖更多细分市场。 欧洲匈牙利工厂9月投入运营,提升欧洲市场布局。7月29日,蔚来宣布在匈牙利佩斯州投资建设的蔚来能源欧洲工厂将于9月投入运营。蔚来能源欧洲工厂占地约10,000平方米,是蔚来在海外建设的第一座工厂,也是蔚来加电产品的欧洲制造中心、服务中心和研发中心,主要业务包括换电站制造与售后服务,蔚来欧洲加电业务培训,以及加电产品的研发。它的投运将提升蔚来欧洲市场能源布局与服务的效率,为欧洲用户带来更好的用车体验。继进入挪威市场后,今年下半年,蔚来的产品与全体系服务将在德国、荷兰、瑞典、丹麦正式落地。蔚来能源欧洲工厂的投运,将助力蔚来在上述国家的换电站建设,为当地用户做好提供换电补能服务的准备。 费用管控能力维持,研发投入持续增加。2022Q2研发费用21.4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3%,环比增长22%,研发费用率为21%,同比上升11pct,环比上升3pct,主要系新产品设计和开发成本的增加以及研发部门的人力成本增加导致了研发费用的增加。公司加大动力电池领域投入,截止2022Q2已经组建超400人团队,深入研发全栈电池核心技术,全面建立与增强电池体系化研发和工业化能力,长期提升产品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公司将于Q3推出NOP+增强领航辅助功能为NAD实现超越期待的自动驾驶体验打下坚实基础。2022Q2销售、管理费用22.8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2%,环比增长13%,销售、管理费用率22%,销售、管理费用同比增加主要来源于销售与服务网络扩张成本、部门人力成本增加以及营销推广费用增加、包括ES7上市相关费用。 在手现金达544亿元人民币,成功在新加坡上市,资金实力叠加多融资渠道支撑公司未来发展。截至2022年6月30日,蔚来汽车持有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受限制的现金和短期投资的余额约为544亿元人民币,5月20日蔚来正式登陆新加坡交易所主板挂牌交易,成为首家在美国、中国香港、新加坡三地上市的电动车企业,新增融资渠道叠加巨额现金储备,足以支持未来业务持续运营和发展。在充电和电力网络方面,蔚来已经累计部署975座超充站和4980根目的地充电桩,销售服务和充换电网络的持续布局,将为蔚来的品牌知名度、用户满意度、销售增长带来长期贡献。在销售服务网络方面,公司在全球152个城市已有381家NIO House和NIO Space,247家服务中心,在149个国家拥有交付中心。公司积极扩大挪威的销售和服务网络,准备在德国、瑞典、丹麦推出产品和服务,美国市场目前处于研究阶段。 3. 小鹏:Q2营收同比继续大增,成本冲击单车毛利同环比下降 小鹏2022年Q2营收同比增加98%,毛利率环比下降。小鹏2022Q2营收74.4亿元,同比提升98%;毛利率继续增长至10.9%,环比降低1.34pct,净亏损27.01亿元,相比2021年同期亏损扩大126%,环比扩大59%。分业务看,汽车销售业务2022Q2收入69.38亿元,同比增长94%,毛利率9.1%,环比下滑1.34pct;整车快速上量拉动零部件及配套服务,服务及其他收入4.98亿元,同比增长181%,毛利率36.3%,环比下滑3.89pct。公司表示利润率环比减少主要是由于电池成本的增加,导致销售价格调整带来的收入增加被部分抵销。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表示随着G9和后续新平台以及新车型的推出,公司将结构性的改善车型毛利率,中长期目标是将公司整体的毛利率提升到25%以上。 成本冲击+疫情影响,Q2单车毛利同环比均下降,电动车快速上量摊薄单车研发费用及销售管理费用。2022Q2单车平均收入20.16万元/辆,同比下滑2.17%,环比下滑0.47%;单车成本18.33万元/辆,同比下滑0.03%,环比提升1.02%,单车毛利1.82万元/辆,同比下滑19.50%,环比下滑13.31%;电动车快速上量摊薄费用,单车研发费用3.67万元/辆,同比下滑25.96%,环比提升3.99%;单车销售管理费用4.84万元/辆,同比下滑18.38%,环比提升1.81%。公司从3月21日起将所有车型的价格上调1-2万元,从Q2业绩来看,车辆价格上调未完全对冲电池、原材料以及芯片成本上涨对盈利产生的影响。 公司整体费用率稳中有升,研发费用率维持较高水平。2022Q2费用总支出为29.29 亿元,同比增长55%,环比增长2%。2022Q2公司费用率为39.40%,环比提升0.99pct,其中销售管理费用16.7亿元,同比增长61%,环比提升1%,销售管理费用率为22.4%,环比提升0.36pct;研发费用12.65亿元,同比增长46%,环比提升4%,研发费用率为17.0%,环比提升0.63pct,维持在较高水平。公司表示,研发费用同比和环比的增长主要是由于研发人员增加导致雇员薪酬增加和开发新车型开支增加。 Q2新车交付3.4万辆,同比大幅增长,环比微降,全年维持高增预期。小鹏2022Q2交付量同比大幅增长,共交付新车34422辆,同比增长97.9%,环比下降0.4%,连续四个季度成为造车新势力车企交付量冠军。截至7月31日,小鹏汽车年内累计总交付量达80507辆,同比增长108%。小鹏P7在Q2交付量达15983辆,同比增加38.7%,环比下滑17.7%,销量占比46%,环比下滑9.8pct。小鹏P5从2021年10月份开始量产后交付量保持稳步增长的势头,2022Q2交付量达12848辆,其中超50%可支持XPILOT3.0或XPILOT3.5。小鹏7月份整体交付新车11524辆,同比增长43%,公司预计Q3新车交付2.9-3.1万辆,收入68~72亿元。 售价上涨1.01-2万元不等,系因上游原材料价格持续大幅上涨。公司公告,受上游原材料价格持续大幅上涨影响,小鹏汽车将对在售车型的价格进行调整,补贴前售价的上调幅度为10100~20000元不等,详情请咨询各地小鹏汽车体验中心。此次价格调整将于3月21日零时起生效,在此之前通过小鹏汽车App、官网等官方指定渠道支付定金的用户不受此次价格调整影响。 收购广东福迪,解决生产资质问题。为解决生产资质问题,公司已经收购广东福迪汽车有限公司。从天眼查获取的信息来看,3月19日,福迪汽车的股东方已变更为小鹏汽车旗下公司肇庆小鹏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福迪汽车董事长、法人叶青,董事陈岩、沈振强、王殿武等均已退出,由小鹏汽车总裁夏珩担任福迪汽车执行董事,小鹏汽车副总裁何涛担任监事。官方信息显示,广东福迪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于1988年,拥有年生产30万台车身、首期5万辆整车的生产线,公司经营业务不仅涉及皮卡、SUV等整车产品,还拥有车身、零部件等业务。 官宣三大调整:新增5款车型、标配智能辅助软件、变更充电服务权益。5月6日,小鹏汽车宣布,将于5月9日零时起对旗下部分车型配置、价格及权益进行调整。具体来看,小鹏P5车系将新增补贴后售价20.99万元的460P车型,此外,550P车型补贴后价格调整为22.59万元,600P车型补贴后价格调整为24.99万元。自2022年5月9日零时起,下订小鹏P5的E/E+/P版本车型,对应版本的智能辅助驾驶系统软件及升级服务调整为标配。小鹏P7车系将新增480G+ /480E+/586G/625E四款车型。其中625E车型补贴后售价28.59万元,480G+车型补贴后售价23.99万元,480E+车型补贴后售价26.29万元,586G车型补贴后售价25.99万元。自2022年5月9日零时起,下订小鹏汽车P7的E/E+版本车型,对应版本的智能辅助驾驶系统软件及升级服务调整为标配。 “扶摇”直上:自动驾驶的“智算”时代疾驰而来。8月2日,公司宣布与阿里云合作在乌兰察布建成中国最大的自动驾驶智算中心“扶摇”,以更低成本更快速度实现自动驾驶模型训练,也让大家看到算力在自动驾驶赛道的重要性。“扶摇”被誉为“中国自动驾驶创新升级的历史性时刻”。何小鹏表示:“随着小鹏‘扶摇’智算中心的启动,大大提升自动驾驶在模拟训练上的算力助推,相信在2025年小鹏汽车会开始将自动辅助驾驶的辅助两个字去掉,真正步入自动驾驶时代。” 新一代充电桩曝光,比主流充电站快12倍最高5分钟充200公里。油价上涨后,对纯电动汽车市场来看,最大挑战有3个。其中对用户而言,最担心的就是充电效率和充电方便性。公司今年下半年会开始布局全新一代超级充电桩,比当前市场上看到的“超充”速度快了4倍,比市场主流充电站快12倍。最高5分钟可以充200公里,12分钟可以将电池从10%充到80%。公司会在之后的时间内,尽快将全国的主要高速和沿线都完成全新超充的布局。不远的将来,无论是假日旅游,还是过年回家,还是长途旅游,体验都会被颠覆性改变。原来不少鹏友家里有两辆车:市区用电车,郊区用油车的体系很快就会被改变。 4. 理想:Q2业绩同比增长,环比下降,毛利率稳定 Q2营收同比高增,环比下降;净利润同环比下降;毛利率同比上升,环比下降,业绩不及预期。2022Q2营收87.33亿元,同环比+73.3%/-8.7%;2022Q2毛利率为21.51%,同环比+2.61pct/-1.12pct;归母净利润-6.41亿元,亏损额同环比+173%/+5727%。公司预计2022Q3营收89.6~95.6亿元,同比增长15.3%~22.9%。 汽车业务营收同比高增,盈利能力同比上升,环比下降。2022Q2汽车销售收入84.84亿元,同环比+73.03%/-8.86%;毛利率21.17%,同环比+2.47pct/-1.26pct。服务收入及其他2022Q2收入共2.49亿元,同环比+83.09%/-1.74%;毛利率为28.41%,同环比+1.96pct/-1.25pct。 2022Q2单车收入、成本同环比均上升,单车毛利同比上升,环比下降。2022Q2单车收入29.57万元/辆,同环比+6.01%/+0.76%;单车成本为23.31万元/辆,同环比+2.78%/+2.40%;单车毛利为6.26万元/辆,同环比+%+20.03/-1.74%。4月1日理想ONE全国统一零售价从33.8万元上调至34.98万元,尽管公司上调价格应对成本上涨,但提价幅度无法完全覆盖电池成本上涨幅度,毛利率环比下降。 费用率同环比上升,研发投入创新高。2022Q2费用总支出为28.57亿元,同环比+91.89%/+10.86%。2022Q2公司费用率为32.71%,同环比+3.17pct/+5.76pct,其中销售管理费用13.25亿元,同环比+58.64%/+10.15%,销售管理费用率为15.17%,同环比-1.40pct/+2.59pct,主要系公司分销网络的扩大,员工人数和租赁费用的增加;研发费用15.32亿元,同环比+134.4%/+11.48%,研发费用率为17.54%,同环比+4.57pct/+3.17pct,为研发人员规模增长以及新车型研发投入加大所致。公司预计2022年研发费用为50亿左右,2023年为60~70亿。整车、增程技术、超高快充、自动驾驶和车内智能,均为公司正在研发的方向,其中增程平台上实现的功能将和纯电平台进行共享。 公司预计2022Q3交付新车2.7~2.9万辆,同比增长7.5%~15.5%。公司2022Q2交付2.87万辆理想ONE,同环比+63.23%/-9.55%,高于预期。公司5月交付11496辆,同环比+166%/176%;交付13024辆,同环比+69%/+13%,伴随疫情好转和新产线投产,恢复情况良好。2022年7月理想汽车交付10422量,同环比+21%/-20%,符合预期。 现金储备丰厚,为渠道拓展与研发投入提供保障。公司2022Q2经营现金流净额为11.29亿元,同环比-19.76%/-38.41%;自由现金流为4.52亿元,同环比-54.01%/-10.01%。截至2022年6月30日,理想汽车现金储备高达536.5亿元,为下一代电动汽车技术的研发奠定了坚实基础。在配套服务方面,截至2022年7月31日,公司在118个城市拥有259家零售中心,并在226个城市有用售后维修中心及授权钣喷中心311家。 苏州功率半导体基地启动建设,预计2024年投产。2022年8月24日,理想汽车功率半导体研发及生产基地在江苏苏州高新区正式启动建设,标志着公司正式启动下一代高压电驱动技术的自主产业链布局。该基地是理想汽车自研核心部件的战略布局之一,主要专注于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车规功率模块的自主研发及生产,旨在打造汽车专用功率模块的自主设计和生产制造能力。基地由理想汽车与湖南三安半导体共同出资组建的苏州斯科半导体公司打造,预计2022年内竣工后进入设备安装和调试阶段,2023年上半年启动样品试制,2024年正式投产后预计产能将逐步提升并最终达到240万只碳化硅半桥功率模块的年生产能力。 投资建议 电动车低点已过,政策刺激力度加大,产销环比向好,全年龙头预计60-100%高增,目前估值仍处底部,继续强烈看好电动车板块超跌反转,第一条主线看好Q2盈利拐点叠加储能加持的电池,龙头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比亚迪,关注派能科技、国轩高科、欣旺达、蔚蓝锂芯;第二条为持续紧缺、盈利稳定的龙头:隔膜(恩捷股份、星源材质)、负极(璞泰来、杉杉股份、贝特瑞,关注中科电气)、结构件(科达利)、添加剂(天奈科技)、前驱体(中伟股份、华友钴业)、铝箔(关注鼎胜新材)、勃姆石(壹石通);第三条为盈利下行但估值底部的电解液(天赐材料、新宙邦),三元(容百科技、当升科技,关注厦门钨业、长远锂科)、铁锂(德方纳米)、铜箔(嘉元科技、诺德股份);第四为价格持续维持高位低估值的锂(关注赣锋锂业、天齐锂业等)。 风险提示 销量不及市场预期。特斯拉以及造车新势力或有可能受到行业芯片供给等影响,导致销量低于市场预期; 政策不及市场预期。新能源汽车政策的发展如果之后发生变化,有可能影响行业未来发展; 竞争加剧。造车新势力与特斯拉的竞争未来或有可能进一步加剧 团队介绍 识别二维码,关注新兴产业汇,获得更多精彩文章! 免责声明 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Green_Energy)由东吴证券研究所电力设备新能源团队设立,系本研究团队研究成果发布的唯一订阅号。 本公众号所载的信息仅面向专业投资机构,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观点的及时交流。 本订阅号不是东吴证券研究所电力设备新能源团队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载内容均来自于东吴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对已发布报告进行的跟踪与解读,如需了解详细的报告内容或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东吴证券研究所已发布的完整报告。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不构成对具体证券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或投资建议,不能够等同于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性意见。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供参考之用,接收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东吴证券研究所及本研究团队不对任何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或可能引致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对所载内容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影像等)未经书面许可,禁止复制、转载;经授权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注明出处为“东吴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截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或修改。 特别声明:《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证券经营机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实施指引(试行)》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新媒体形式制作的本订阅号推送信息仅面向东吴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请勿在未经授权前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非东吴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关注本订阅号,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推送信息。因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烦请谅解!感谢您给予的理解和配合。
投资要点 特斯拉Q2盈利超预期,全年维持60%高增:特斯拉2022Q2营收169.34亿美元,同环比+41%/-10%;GAAP准则下净利润为22.59亿美元,同环比+98%/-32%;营业利润率达13.34%,同环比+0.04/0.04pct,面临停工等诸多挑战,仍实现行业较好盈利水平;2022Q2交付25.5万辆,同环比+26.5%/-19.2%。其中,Model 3/Y交付23.9万辆,同环比+19.6%/-19.2%;Model S/X合计销1.62万辆,同环比+752.9/+9.8%。Q2产量25.86万辆,同环比+25.3%/-15.3%,当季库存增加3885辆(含发出未交付),实际在手库存增加,累计库存16258辆。 蔚来Q2营收环比高增,新车型迎来密集推出:蔚来2022Q2营收102.92亿元人民币,同环比+21.8%/+3.9%,毛利率13%;归母净亏损为27.45亿元人民币,扣除股权激励费用,2022Q2净亏损为22.5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453%。2022Q2蔚来销售2.5万辆,其中ES6交付9914万辆,为主要增量车型。公司预计2022Q3交付新车3.1-3.3万辆,同比增长27%-35%。随着公司ET7、ET5、ES7等新车开启交付,我们预计蔚来销量持续高增。 小鹏Q2营收同比继续大增,成本冲击单车毛利下降。2022Q2营收74.4亿元,同比提升98%;毛利率为10.9%,环比下滑1.34pct。净亏损27.01亿元,相比2021年同期亏损扩大126%,环比扩大59%。受成本上升影响,2022Q2单车毛利1.82万元/辆,环比下滑13.31%。2022Q2新车交付量达3.4万辆,同环比+98%/-0.4%,随着P5产能爬坡及旗舰SUV G9于2022Q3正式发售,我们预计将为公司带来可观销量。 理想Q2业绩同比增长,环比下降。2022Q2营收87.33亿元,同环比+73.3%/-8.7%,2022Q2毛利率为21.51%,归母净利润-6.41亿元,亏损同比增加173%。2022Q2交付2.87万辆,同环比+63%/-10%。公司预计2022Q3交付量达2.7-2.9万辆,同比增长7.5%-15.5%。公司苏州功率半导体基地启动建设,预计2024年投产。 投资建议:电动车低点已过,政策刺激力度加大,产销环比向好,全年龙头预计60-100%高增,目前估值仍处底部,继续强烈看好电动车板块超跌反转,第一条主线看好Q2盈利拐点叠加储能加持的电池,龙头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比亚迪,关注派能科技、国轩高科、欣旺达、蔚蓝锂芯;第二条为持续紧缺、盈利稳定的龙头:隔膜(恩捷股份、星源材质)、负极(璞泰来、杉杉股份、贝特瑞,关注中科电气)、结构件(科达利)、添加剂(天奈科技)、前驱体(中伟股份、华友钴业)、铝箔(关注鼎胜新材)、勃姆石(壹石通);第三条为盈利下行但估值底部的电解液(天赐材料、新宙邦),三元(容百科技、当升科技,关注厦门钨业、长远锂科)、铁锂(德方纳米)、铜箔(嘉元科技、诺德股份);第四为价格持续维持高位低估值的锂(关注赣锋锂业、天齐锂业等)。 风险提示:销量不及市场预期,政策不及市场预期,竞争加剧。 正文 1. 特斯拉:盈利能力大超预期,全年维持60%高增 2022Q2业绩环比下滑:特斯拉2022Q2营收169.34亿美元,同比增加41%,环比下降10%。GAAP准则下净利润为22.59亿美元,2021年同期为11.42亿美元,2022Q2同比大增98%,环比下降32%;非GAAP准则下(扣除股权激励费用影响)净利润26.20亿美元,同比增长62.13%,环比下降29.87%,二季度疫情导致上海工厂停产、原材料涨价等对企业盈利造成负面影响。Q2营业利润率达13.34%,同比增长0.04pct,环比下降0.04pct。面临停工等诸多挑战,仍实现行业较好盈利水平。 2022Q2自由现金流环比下降,资本开支环比下降:2022Q2经营性现金流23.51亿美元,同环比+10.7%/-41%;资本开支为17.30亿美元,同比+15%,环比-2.1%。2022Q2自由现金流6.21亿美元,同比上升0.3%,环比下降72.1%。期末在手现金183亿美元、环比上升4.7%,主要是出售大约75%的比特币使得Q2资产负债表增加9.36亿美元现金。 汽车业务毛利率环比下滑,储能业务盈利能力提升:汽车业务2022Q2收入146亿美元,其中汽车销售140.1亿美元,同比增长42%,环比下降13%,毛利率下降至27.6%,同环比-0.35pct/-5.05pct,扣除积分收入影响后(收入3.4亿,同环比-3%/-49%),毛利率25.73%,同比增长0.5pct,环比下降3.9pct;汽车租赁业务收入6.7亿美元,同比+77%,环比-12%,毛利率30.6%。储能业务收入8.7亿美元,同比+8%,环比+40.6%,储能业务毛利率+11.2%,同比增长8.7pct,环比提升22.9pct,其中储能装机1133MWh,太阳能装机106MW,太阳能装机量达到四年来最高纪录。服务相关业务收入(售后车辆服务等业务)14.7亿美元,同比+54%,环比+15%,毛利率3.8%,同比增长7.5pct,环比增长4.4pct。 在手订单维持高位,递延收入同环比提升。2022Q2客户定金为11.82亿美元,较2022Q1的11.25亿元环比提升5.07%、维持高位,后续需求释放有保证。公司于2020年10月开始逐步推出FSD beta测试版,且公司开发了神经网络训练计算机Dojo用于无监督的大规模算法训练,Musk表示最新FSD具备“驾驶零干预”功能,实现重大突破,但由于该部分功能未全体推送,所以尚未确认收入。截至2022Q2公司递延收入达18.58亿美元,同比提升9.75%,环比提升16.56%。 2022Q2单车售价同环比上升,涨价传导成本压力。2022Q2单车售价(除去租赁和积分收入影响)5.57万美元/辆,同环比+9.3%/+6.9%,主要来源于今年特斯拉多次上调产品售价。美国:Model Y因原材料成本涨价而提高售价,3月10日,Model Y长续航版和高性能版售价均上调1000美元,分别调至59990美元和64990美元。中国:国产Model 3/Y受原材料成本上涨影响涨价,3月10日,Model3高性能版和Model Y长续航、高性能版均涨价1万元,3月15日,Model3高性能版本、Model Y长续航版均上调1.8万元,调整后售价分别为36.79万和37.59万元,Model Y高性能版上调2万元,调整后售价为41.79万元。 2022Q2单车成本环比上升,毛利率环比下降。受原材料成本涨价影响,Q2单车成本3.99万美元/辆,同环比+12.7%/+13.2%,单车售价上升覆盖单车成本对毛利影响,Q2单车毛利率为27.6%,同环比-0.4pct/-5.1pct,若扣除积分收入,单车毛利率25.7%,同环比+0.5pct/-3.9pct。Q2单车毛利为1.40万美元/辆,同环比+16%/-10%,若扣除积分影响,单车毛利达1.38万美元,同环比+15.8%/-6.9%,毛利率下滑是通胀高企、电动汽车电池和其他组件竞争加剧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导致的。 2022Q2研发费用环比下降,环比一季度减少将近23%。2022Q2单季度研发费用6.67亿美元,同比增长15.8%,环比下滑22.9%,Q2研发费用率3.9%,同比降低0.9pct,环比降低0.7pct。Q2销售、管理等常规费用合计9.61亿美元,同比降低1.2%,环比降低3.1%,费用率5.7%,同比降2.5pct,环比增0.4pct。折旧费用9.22亿美元,同比增35.4%,环比增4.8%。 单车指标来看,折旧和管理费用环增明显,后续存下降空间。2022Q2单车研发0.26万美元/辆,同比降低8.5%,环比降低6.1%;单车折旧0.36万美元/辆,同比增7%,环比增27.5%;单车销售、管理等费用0.38万美元/辆,同比降21.9%,环比增17.9%。后续下降空间主要来自下半年销量的追赶,特斯拉预计车辆交付平均年化增速为50%,即今年至少交付140万辆。2022年上半年,特斯拉全球已经完成交付56.4万辆。 特斯拉2022年Q2交付25.5万辆,6月实现单月最高产量。Q2特斯拉全球共交付25.5万辆,同环比26.5%/-17.9%,这是特斯拉两年以来出现的首次环比下滑;其中,Model 3/Y交付23.9万辆,同环比+19.6%/-19.2%;Model S/X合计销1.62万辆,同环比+752.9/+9.8%。Q2产量25.86万辆,同环比+25.3%/-15.3%,当季库存增加3885辆(含发出未交付),实际在手库存增加,累计库存16258辆。在本季度结束时,特斯拉实现了单月产量最高的纪录。 中国市场占比持续提升,为特斯拉贡献主要增量。2022年Q2特斯拉全球销量25.5万辆,根据Marklines数据(口径与公司、官网销量口径有差别,仅供参考),2022Q2中国市场批发销量11.26万辆,同/环比+22%/-38%,中国市场共交付8.9万辆(不含出口),同/环比+45%/-18%,系上海疫情所致环比下滑;美国Q2交付13.89万辆,同/环比+104%/+6%,我们预计欧洲及其他地区销售2.7万辆,同环比-63%/-63%。 2022Q2库存增加,周转速度下降。2022Q2新增库存3885辆,期末累计库存1.63万辆,随着2022全年终端需求逐渐提升,公司库存会逐渐释放。2022Q2周转天数为4天,周转速度相较2022Q1下降。 德州工厂首批4680电池Model Y正式交付,德州、柏林工厂产能爬坡中,皮卡将于2023年交付。2022年4月,在德州超级工厂Cyber Rodeo盛大开幕活动上,特斯拉正式交付了首批配备4680电池和结构化电池组的的Model Y量产车,是公司产能提升的重要里程碑。产能方面,美国加州弗里蒙特工厂年产能超65万辆,其中Model 3/Y年产能55万辆,Model S/X年产能10万辆;中国上海工厂年产能超75万辆,受疫情影响,2022Q1上海工厂和部分供应链暂时关闭,近期部分产能已恢复生产;柏林、德州工厂处于早期产能爬坡阶段,柏林工厂于2022年3月开始生产,初期采用2170非结构化电池组,未来将量产采用4680电池的Model Y。此外,公司预计Cybertruck、Semi将于2023年开始生产交付客户,2022年暂无新车型推出。公司同时在为新工厂选址,将于2022年底公布选址规划。 上海工厂恢复满产。两大新工厂逐步上量,全年高增。预计三季度产销逐步恢复,柏林工厂目前达到周产1000+辆的水平,德州工厂预计周产达5000辆水平,Fremont工厂产能提升,上海工厂全面复产。公司现有产能3万辆/周,预计22年底产能达4万辆/周,23年延续高增,23年底产能将达10万辆/周。公司电池供应稳定,保障22年生产,4680+压铸一体化进展顺利,预计23年4680大规模起量,支撑公司皮卡、MY等交付。盈利方面,Q2上海停产、新工厂爬坡、原料长协消耗完毕将会导致成本上涨,但近期多次价格调整已考虑未来12个月通胀及原料成本上涨,同时公司积极布局回收以及上游资源镍、锂等开发,进一步降低成本。 长期销量目标复合增速达50%,2024年销量达320万辆。特斯拉2021年全球交付量超100万辆,公司表示远期交付目标为2000万辆/年,我们预计2022年全球销量超过150万辆,目标增速50%,主要受益于三大洲产能释放,增量主要来源于:一是国产Model Y销量大幅增长,5月单月销量2万辆,我们预计中国2022年全年M3/MY销量突破50万辆;二是美国工厂M3/MY产能爬坡,2022年5月Model3单月销量1.9万量,Model Y近2.3万辆,有望再上台阶,Model S产能增长,新版Model X 2021Q3开始交付,2022年持续带来增量;三是柏林、德州工厂2022Q1投产,产能逐步释放。后续低价车型推出,推动电动车平价,引领全球电动化。公司计划长期销量复合增速高达50%,2024年销量达320万辆。 4680电池进展顺利,预计2022大规模起量。目前公司有充足电池库存保障2022年生产,同时4680+压铸一体化进展顺利,4月德州工厂的MY已搭载4680,年底柏林工厂也将切换,H2 4680大规模起量,2023年将支撑公司皮卡、MY等交付,我们预计2022全年4680电池产能达到10GWh。 储能短期受芯片供给限制,全年预计2-3倍增长,国内供应商受益。特斯拉Q2储能装机1.14gwh,同环比-11.07%/+33.9%,增速主要受芯片供应限制影响,公司预计2022年将会有200%-300%的增长,并将储能电池Megapack和Powerball均切换为铁锂电池,国内供应商宁德时代等将充分受益。 自动驾驶取得实质性进展,公司预计2022实现完全自动驾驶。特斯拉持续迭代FSD测试版,2022年继续进行了7次软件更新,公司2022年3月面向部分加拿大客户首次发布FSD测试版,6月将FSD测试版更新至10.12.2版本,预计2022年年底向所有美国FSD客户发布测试版,FSD将会成为特斯拉盈利的重要来源。 2. 蔚来:营收破百亿超预期,利润不及预期,新车型密集推出 2022Q2营收同比增长22%,受原材料成本冲击毛利率同比下滑6pct,营收超预期但净利润低于预期。蔚来2022Q2营收102.9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8%,环比+3.9%,2022Q2毛利率为13.0%,同比下滑6pct,归母净亏损为27.45亿元人民币,同比扩大370%%,环比扩大55%。Q2股权激励费用为4.9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95%,环比增加4%,主要是由于公司持续授出购股权及限制性股份所致;扣除股权激励费用,2022Q2净亏损为22.5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453%,环比增加67%。公司预计2022Q2公司营收为128.45-135.98亿元,同比增长31.0%-38.7%。 分业务来看,其中汽车销售业务2022Q2收入95.71亿元,同比增长20.97%,毛利率17%,同比下滑3.6pct,环比下滑1pct,主要受原材料成本上升影响,公司是订单式生产,5月10日起ES8、ES6与EC6各版本起售价上调1万元,预计于Q3开始交付调价后的车,随着新产品交付、单车收入增加及产量增加,公司预计Q3汽车毛利率反弹。公司从4月份开始与宁德时代签订新协议,电池成本会根据原材料联动,所以Q2电池成本上涨远高于Q1。公司基本上是根据上个月电池材料的价格来决定这个月的电池包交付,因此Q2毛利压力比较大,电池成本5月相比4月价格已经有一些下降,整体呈下滑趋势。2022Q2其他业务收入7.22亿元,同比提升34.61%,环比提升8.24%。 疫情影响交付量同环比下滑,新车开启交付未来有望实现强劲增长。蔚来2022Q2共交付25059辆,同比增长14%,环比下降2.75%,主要是受到疫情、极端天气及供应链的影响。其中,ES8 2022Q2销量3681辆,同比下滑17%,环比下滑15.2%,占比14.7%;ES6 2022Q2销量9914辆,同比减少0.2%,环比减少27.21%,占比39.56%;EC6 2022Q2销量4715辆,同比下降37%,环比下降38.32%,占比18.8%。蔚来2022年7月和8月分别交付10052、10677辆,9月交付量预计在10271~12271辆之间,NT2平台新车已于8月底开启交付,未来几个季度有望吸引更广泛的用户群,实现强劲增长。 受原材料成本冲击单车毛利同比下滑13%,环比下滑2%,研发和管理费用率大幅上升。2022Q2单车平均收入为38.19万元/辆,同比上升6%,环比上升6%;单车成本为31.83万元/辆,同比增长10%,环比增长8%,Q2单车毛利为6.36万元/辆,同比下滑13%,环比下滑2%。车辆利润率下降主要由于电池成本增加,而这部分被ET7销售组合的有理变化所抵消。公司Q2研发费用为21.49亿元,环比增加22%,单车研发费用为8.58万元/辆,环比上升25.46%。公司Q2销售管理费用为22.82亿元,环比上升13%,单车销售管理费用为9.11万元/辆,环比增长16.49%。 2022Q3公司预计交付3.1-3.3万辆,同比增长26.8%-35%。受新冠疫情、半导体短缺以及供应链波动等因素影响,2022Q2公司销售2.5万辆。2022年7月汽车交付10052辆,同比上升27%;8月汽车交付10677辆,同比增长82%。2022Q3公司预计汽车交付量在3.1-3.3万辆之间,同比增长26.8%-35%。 ES7于6月上市并于8月下旬开始交付,ET5将于9月交付,新车型密集上市助力销量爆发。在2021年12月18日举行的NIO Day上发布ET5,订单超预期增长,预计将在2022年9月份交付。蔚来汽车NT2.0平台的第一款车ET7将于3月28日交付,量产进展顺利,已于3月初启动全国范围内的试驾活动,订单转化率超出预期。2022年6月15日,蔚来2022产品发布会在线上举行,基于NT2技术平台首款SUV发布。ES7定位于中大型高端SUV市场,在8月28日开始交付。公司大众化品牌预计于2024年下半年交付,基于3.0平台,定价20-30万元,公司的产品将覆盖更多细分市场。 欧洲匈牙利工厂9月投入运营,提升欧洲市场布局。7月29日,蔚来宣布在匈牙利佩斯州投资建设的蔚来能源欧洲工厂将于9月投入运营。蔚来能源欧洲工厂占地约10,000平方米,是蔚来在海外建设的第一座工厂,也是蔚来加电产品的欧洲制造中心、服务中心和研发中心,主要业务包括换电站制造与售后服务,蔚来欧洲加电业务培训,以及加电产品的研发。它的投运将提升蔚来欧洲市场能源布局与服务的效率,为欧洲用户带来更好的用车体验。继进入挪威市场后,今年下半年,蔚来的产品与全体系服务将在德国、荷兰、瑞典、丹麦正式落地。蔚来能源欧洲工厂的投运,将助力蔚来在上述国家的换电站建设,为当地用户做好提供换电补能服务的准备。 费用管控能力维持,研发投入持续增加。2022Q2研发费用21.4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3%,环比增长22%,研发费用率为21%,同比上升11pct,环比上升3pct,主要系新产品设计和开发成本的增加以及研发部门的人力成本增加导致了研发费用的增加。公司加大动力电池领域投入,截止2022Q2已经组建超400人团队,深入研发全栈电池核心技术,全面建立与增强电池体系化研发和工业化能力,长期提升产品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公司将于Q3推出NOP+增强领航辅助功能为NAD实现超越期待的自动驾驶体验打下坚实基础。2022Q2销售、管理费用22.8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2%,环比增长13%,销售、管理费用率22%,销售、管理费用同比增加主要来源于销售与服务网络扩张成本、部门人力成本增加以及营销推广费用增加、包括ES7上市相关费用。 在手现金达544亿元人民币,成功在新加坡上市,资金实力叠加多融资渠道支撑公司未来发展。截至2022年6月30日,蔚来汽车持有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受限制的现金和短期投资的余额约为544亿元人民币,5月20日蔚来正式登陆新加坡交易所主板挂牌交易,成为首家在美国、中国香港、新加坡三地上市的电动车企业,新增融资渠道叠加巨额现金储备,足以支持未来业务持续运营和发展。在充电和电力网络方面,蔚来已经累计部署975座超充站和4980根目的地充电桩,销售服务和充换电网络的持续布局,将为蔚来的品牌知名度、用户满意度、销售增长带来长期贡献。在销售服务网络方面,公司在全球152个城市已有381家NIO House和NIO Space,247家服务中心,在149个国家拥有交付中心。公司积极扩大挪威的销售和服务网络,准备在德国、瑞典、丹麦推出产品和服务,美国市场目前处于研究阶段。 3. 小鹏:Q2营收同比继续大增,成本冲击单车毛利同环比下降 小鹏2022年Q2营收同比增加98%,毛利率环比下降。小鹏2022Q2营收74.4亿元,同比提升98%;毛利率继续增长至10.9%,环比降低1.34pct,净亏损27.01亿元,相比2021年同期亏损扩大126%,环比扩大59%。分业务看,汽车销售业务2022Q2收入69.38亿元,同比增长94%,毛利率9.1%,环比下滑1.34pct;整车快速上量拉动零部件及配套服务,服务及其他收入4.98亿元,同比增长181%,毛利率36.3%,环比下滑3.89pct。公司表示利润率环比减少主要是由于电池成本的增加,导致销售价格调整带来的收入增加被部分抵销。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表示随着G9和后续新平台以及新车型的推出,公司将结构性的改善车型毛利率,中长期目标是将公司整体的毛利率提升到25%以上。 成本冲击+疫情影响,Q2单车毛利同环比均下降,电动车快速上量摊薄单车研发费用及销售管理费用。2022Q2单车平均收入20.16万元/辆,同比下滑2.17%,环比下滑0.47%;单车成本18.33万元/辆,同比下滑0.03%,环比提升1.02%,单车毛利1.82万元/辆,同比下滑19.50%,环比下滑13.31%;电动车快速上量摊薄费用,单车研发费用3.67万元/辆,同比下滑25.96%,环比提升3.99%;单车销售管理费用4.84万元/辆,同比下滑18.38%,环比提升1.81%。公司从3月21日起将所有车型的价格上调1-2万元,从Q2业绩来看,车辆价格上调未完全对冲电池、原材料以及芯片成本上涨对盈利产生的影响。 公司整体费用率稳中有升,研发费用率维持较高水平。2022Q2费用总支出为29.29 亿元,同比增长55%,环比增长2%。2022Q2公司费用率为39.40%,环比提升0.99pct,其中销售管理费用16.7亿元,同比增长61%,环比提升1%,销售管理费用率为22.4%,环比提升0.36pct;研发费用12.65亿元,同比增长46%,环比提升4%,研发费用率为17.0%,环比提升0.63pct,维持在较高水平。公司表示,研发费用同比和环比的增长主要是由于研发人员增加导致雇员薪酬增加和开发新车型开支增加。 Q2新车交付3.4万辆,同比大幅增长,环比微降,全年维持高增预期。小鹏2022Q2交付量同比大幅增长,共交付新车34422辆,同比增长97.9%,环比下降0.4%,连续四个季度成为造车新势力车企交付量冠军。截至7月31日,小鹏汽车年内累计总交付量达80507辆,同比增长108%。小鹏P7在Q2交付量达15983辆,同比增加38.7%,环比下滑17.7%,销量占比46%,环比下滑9.8pct。小鹏P5从2021年10月份开始量产后交付量保持稳步增长的势头,2022Q2交付量达12848辆,其中超50%可支持XPILOT3.0或XPILOT3.5。小鹏7月份整体交付新车11524辆,同比增长43%,公司预计Q3新车交付2.9-3.1万辆,收入68~72亿元。 售价上涨1.01-2万元不等,系因上游原材料价格持续大幅上涨。公司公告,受上游原材料价格持续大幅上涨影响,小鹏汽车将对在售车型的价格进行调整,补贴前售价的上调幅度为10100~20000元不等,详情请咨询各地小鹏汽车体验中心。此次价格调整将于3月21日零时起生效,在此之前通过小鹏汽车App、官网等官方指定渠道支付定金的用户不受此次价格调整影响。 收购广东福迪,解决生产资质问题。为解决生产资质问题,公司已经收购广东福迪汽车有限公司。从天眼查获取的信息来看,3月19日,福迪汽车的股东方已变更为小鹏汽车旗下公司肇庆小鹏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福迪汽车董事长、法人叶青,董事陈岩、沈振强、王殿武等均已退出,由小鹏汽车总裁夏珩担任福迪汽车执行董事,小鹏汽车副总裁何涛担任监事。官方信息显示,广东福迪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于1988年,拥有年生产30万台车身、首期5万辆整车的生产线,公司经营业务不仅涉及皮卡、SUV等整车产品,还拥有车身、零部件等业务。 官宣三大调整:新增5款车型、标配智能辅助软件、变更充电服务权益。5月6日,小鹏汽车宣布,将于5月9日零时起对旗下部分车型配置、价格及权益进行调整。具体来看,小鹏P5车系将新增补贴后售价20.99万元的460P车型,此外,550P车型补贴后价格调整为22.59万元,600P车型补贴后价格调整为24.99万元。自2022年5月9日零时起,下订小鹏P5的E/E+/P版本车型,对应版本的智能辅助驾驶系统软件及升级服务调整为标配。小鹏P7车系将新增480G+ /480E+/586G/625E四款车型。其中625E车型补贴后售价28.59万元,480G+车型补贴后售价23.99万元,480E+车型补贴后售价26.29万元,586G车型补贴后售价25.99万元。自2022年5月9日零时起,下订小鹏汽车P7的E/E+版本车型,对应版本的智能辅助驾驶系统软件及升级服务调整为标配。 “扶摇”直上:自动驾驶的“智算”时代疾驰而来。8月2日,公司宣布与阿里云合作在乌兰察布建成中国最大的自动驾驶智算中心“扶摇”,以更低成本更快速度实现自动驾驶模型训练,也让大家看到算力在自动驾驶赛道的重要性。“扶摇”被誉为“中国自动驾驶创新升级的历史性时刻”。何小鹏表示:“随着小鹏‘扶摇’智算中心的启动,大大提升自动驾驶在模拟训练上的算力助推,相信在2025年小鹏汽车会开始将自动辅助驾驶的辅助两个字去掉,真正步入自动驾驶时代。” 新一代充电桩曝光,比主流充电站快12倍最高5分钟充200公里。油价上涨后,对纯电动汽车市场来看,最大挑战有3个。其中对用户而言,最担心的就是充电效率和充电方便性。公司今年下半年会开始布局全新一代超级充电桩,比当前市场上看到的“超充”速度快了4倍,比市场主流充电站快12倍。最高5分钟可以充200公里,12分钟可以将电池从10%充到80%。公司会在之后的时间内,尽快将全国的主要高速和沿线都完成全新超充的布局。不远的将来,无论是假日旅游,还是过年回家,还是长途旅游,体验都会被颠覆性改变。原来不少鹏友家里有两辆车:市区用电车,郊区用油车的体系很快就会被改变。 4. 理想:Q2业绩同比增长,环比下降,毛利率稳定 Q2营收同比高增,环比下降;净利润同环比下降;毛利率同比上升,环比下降,业绩不及预期。2022Q2营收87.33亿元,同环比+73.3%/-8.7%;2022Q2毛利率为21.51%,同环比+2.61pct/-1.12pct;归母净利润-6.41亿元,亏损额同环比+173%/+5727%。公司预计2022Q3营收89.6~95.6亿元,同比增长15.3%~22.9%。 汽车业务营收同比高增,盈利能力同比上升,环比下降。2022Q2汽车销售收入84.84亿元,同环比+73.03%/-8.86%;毛利率21.17%,同环比+2.47pct/-1.26pct。服务收入及其他2022Q2收入共2.49亿元,同环比+83.09%/-1.74%;毛利率为28.41%,同环比+1.96pct/-1.25pct。 2022Q2单车收入、成本同环比均上升,单车毛利同比上升,环比下降。2022Q2单车收入29.57万元/辆,同环比+6.01%/+0.76%;单车成本为23.31万元/辆,同环比+2.78%/+2.40%;单车毛利为6.26万元/辆,同环比+%+20.03/-1.74%。4月1日理想ONE全国统一零售价从33.8万元上调至34.98万元,尽管公司上调价格应对成本上涨,但提价幅度无法完全覆盖电池成本上涨幅度,毛利率环比下降。 费用率同环比上升,研发投入创新高。2022Q2费用总支出为28.57亿元,同环比+91.89%/+10.86%。2022Q2公司费用率为32.71%,同环比+3.17pct/+5.76pct,其中销售管理费用13.25亿元,同环比+58.64%/+10.15%,销售管理费用率为15.17%,同环比-1.40pct/+2.59pct,主要系公司分销网络的扩大,员工人数和租赁费用的增加;研发费用15.32亿元,同环比+134.4%/+11.48%,研发费用率为17.54%,同环比+4.57pct/+3.17pct,为研发人员规模增长以及新车型研发投入加大所致。公司预计2022年研发费用为50亿左右,2023年为60~70亿。整车、增程技术、超高快充、自动驾驶和车内智能,均为公司正在研发的方向,其中增程平台上实现的功能将和纯电平台进行共享。 公司预计2022Q3交付新车2.7~2.9万辆,同比增长7.5%~15.5%。公司2022Q2交付2.87万辆理想ONE,同环比+63.23%/-9.55%,高于预期。公司5月交付11496辆,同环比+166%/176%;交付13024辆,同环比+69%/+13%,伴随疫情好转和新产线投产,恢复情况良好。2022年7月理想汽车交付10422量,同环比+21%/-20%,符合预期。 现金储备丰厚,为渠道拓展与研发投入提供保障。公司2022Q2经营现金流净额为11.29亿元,同环比-19.76%/-38.41%;自由现金流为4.52亿元,同环比-54.01%/-10.01%。截至2022年6月30日,理想汽车现金储备高达536.5亿元,为下一代电动汽车技术的研发奠定了坚实基础。在配套服务方面,截至2022年7月31日,公司在118个城市拥有259家零售中心,并在226个城市有用售后维修中心及授权钣喷中心311家。 苏州功率半导体基地启动建设,预计2024年投产。2022年8月24日,理想汽车功率半导体研发及生产基地在江苏苏州高新区正式启动建设,标志着公司正式启动下一代高压电驱动技术的自主产业链布局。该基地是理想汽车自研核心部件的战略布局之一,主要专注于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车规功率模块的自主研发及生产,旨在打造汽车专用功率模块的自主设计和生产制造能力。基地由理想汽车与湖南三安半导体共同出资组建的苏州斯科半导体公司打造,预计2022年内竣工后进入设备安装和调试阶段,2023年上半年启动样品试制,2024年正式投产后预计产能将逐步提升并最终达到240万只碳化硅半桥功率模块的年生产能力。 投资建议 电动车低点已过,政策刺激力度加大,产销环比向好,全年龙头预计60-100%高增,目前估值仍处底部,继续强烈看好电动车板块超跌反转,第一条主线看好Q2盈利拐点叠加储能加持的电池,龙头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比亚迪,关注派能科技、国轩高科、欣旺达、蔚蓝锂芯;第二条为持续紧缺、盈利稳定的龙头:隔膜(恩捷股份、星源材质)、负极(璞泰来、杉杉股份、贝特瑞,关注中科电气)、结构件(科达利)、添加剂(天奈科技)、前驱体(中伟股份、华友钴业)、铝箔(关注鼎胜新材)、勃姆石(壹石通);第三条为盈利下行但估值底部的电解液(天赐材料、新宙邦),三元(容百科技、当升科技,关注厦门钨业、长远锂科)、铁锂(德方纳米)、铜箔(嘉元科技、诺德股份);第四为价格持续维持高位低估值的锂(关注赣锋锂业、天齐锂业等)。 风险提示 销量不及市场预期。特斯拉以及造车新势力或有可能受到行业芯片供给等影响,导致销量低于市场预期; 政策不及市场预期。新能源汽车政策的发展如果之后发生变化,有可能影响行业未来发展; 竞争加剧。造车新势力与特斯拉的竞争未来或有可能进一步加剧 团队介绍 识别二维码,关注新兴产业汇,获得更多精彩文章! 免责声明 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Green_Energy)由东吴证券研究所电力设备新能源团队设立,系本研究团队研究成果发布的唯一订阅号。 本公众号所载的信息仅面向专业投资机构,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观点的及时交流。 本订阅号不是东吴证券研究所电力设备新能源团队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载内容均来自于东吴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对已发布报告进行的跟踪与解读,如需了解详细的报告内容或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东吴证券研究所已发布的完整报告。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不构成对具体证券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或投资建议,不能够等同于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性意见。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供参考之用,接收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东吴证券研究所及本研究团队不对任何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或可能引致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对所载内容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影像等)未经书面许可,禁止复制、转载;经授权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注明出处为“东吴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截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或修改。 特别声明:《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证券经营机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实施指引(试行)》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新媒体形式制作的本订阅号推送信息仅面向东吴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请勿在未经授权前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非东吴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关注本订阅号,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推送信息。因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烦请谅解!感谢您给予的理解和配合。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