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晨报0916】【固收】【行业】海外【个股】至纯科技、云海金属、迈为股份
(以下内容从东吴证券《【东吴晨报0916】【固收】【行业】海外【个股】至纯科技、云海金属、迈为股份》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欢迎收听东吴晨报在线音频: 东吴晨报20220916 音频: 进度条 00:00 04:39 后退15秒 倍速 快进15秒 注:音频如有歧义以正式研究报告为准。 固收 常银转债 积极改革的股份制农村银行 事件 常银转债(113062.SH)于2022年9月15日开始网上申购:总发行规模为60.00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募集资金净额用于支持本行未来业务发展,在可转债持有人转股后按照相关监管要求用于补充本行核心一级资本。 当前债底估值为91.07元,YTM为1.71%。常银转债存续期为6年,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资信评级为AA+/AA+,票面面值为100元,票面利率第一年至第六年分别为:0.20%、0.40%、0.70%、1.00%、1.30%、1.80%,公司到期赎回价格为票面面值的107.00%(含最后一期利息),以6年AA+中债企业债到期收益率3.33%(2022-09-13)计算,纯债价值为91.07元,纯债对应的YTM为1.71%,债底保护较好。 当前转换平价为99.13元,平价溢价率为0.87%。转股期为自发行结束之日起满6个月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至转债到期日止,即2023年03月21日至2028年09月14日。初始转股价8.08元/股,正股常熟银行9月13日的收盘价为8.01元,对应的转换平价为99.13元,平价溢价率为0.87%。 转债条款中规中矩,总股本稀释率为21.32%。下修条款为“15/30,80%”,有条件赎回条款为“15/30、130%,有条件回售条款为“30、0%”,条款中规中矩。按初始转股价8.08元计算,转债发行60.00亿元对总股本稀释率为21.32%,对流通盘的稀释率为21.99%,对股本有一定的摊薄压力。 我们预计常银转债上市首日价格在117.31~130.70元之间,我们预计中签率为0.0219%。综合可比标的以及实证结果,考虑到常银转债的债底保护性较好,评级和规模吸引力较好,我们预计上市首日转股溢价率在25%左右,对应的上市价格在117.31~130.70元之间。我们预计网上中签率为0.0219%,建议积极申购。 观点 江苏常熟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国首批组建的股份制农村金融机构。改制以来,公司在发挥常熟地方金融主力军作用的同时,积极致力于探索多元化的跨区发展之路。在全国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中首家成功引进战略投资者(交通银行);首家走出注册地开展跨区经营;首批启动IPO上市工作。 2017年以来公司营收稳步增长,2017-2021年复合增速为11.26%。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76.55亿元,同比增加16.31%,实现归母净利润21.88亿元,同比增加21.34%。自2017年以来,公司营业收入总体呈现稳步增长态势,同比增长率“V型”波动,2017-2021年复合增速为11.26%。与此同时,归母净利润也稳步提升,2017-2021年复合增速为14.70%。 公司营业收入构成较为稳定,主要由利息收入、投资净收益和手续费及佣金收入构成。自2019年至2021年,利息收入的占比均在95%以上,并稳中有增。 公司销售净利率维稳,管理费用率稳中有降。2017-2021年,公司销售净利率分别为26.46%、27.21%、29.47%、29.42%和30.58%。业务及管理费主要由员工费用和办公费构成。随着本行业务和资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员工人数不断增加,进而使得员工费用和办公费双双上升。 风险提示:项目进展不及预期风险、违约风险。 (分析师 李勇) 行业 海外: 海外观察系列七 动荡之下 美股科技巨头投资逻辑梳理 投资要点 报告缘由:在美国高通胀和连续加息的背景下,企业成本大幅上升、消费者需求下降、劳动力市场放缓,造成企业业绩下滑与估值受损。本篇报告中,我们从各Mega Cap的业绩出发,对各公司的市场担忧点进行解析,试图梳理出各公司的短期主要矛盾及长期投资主线。 微软:动荡环境下兼具韧性和稳定性。微软B端业务占收入比较高,相较于C端更抗风险。公司2022Q2业绩虽略不及预期但依然扎实,预计FY2023全年收入和经营利润仍能实现双位数增长。公司长期看点在于云计算,2Q22 Azure同比增速快于AWS和GCP,且Azure在各个收入规模节点增速均高于AWS。我们认为企业上云和数字化转型是长期趋势,微软已在云时代实现了最佳卡位,维持“买入”评级。 亚马逊:业绩全面超预期,基本面或已进入右侧。2022Q2公司收入、经营利润率、AWS增速及后续指引均超市场预期,体现出公司在经济下行周期市占率的提升、效率的提高、以及AWS维持高增速的能力,顺利打消市场此前担忧。短期来看,在北美电商行业无明显反弹的情况下,公司零售业务实现加速增长,且3P业务占比上升有效提升了利润率;长期来看,AWS行业地位稳固,将为公司估值提供有力支撑。我们建议重点关注。 META Platforms:短期挑战仍大,但基本面和估值已接近底部。2022Q2公司收入、利润和指引均不及预期,主要受到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及Reels短期变现效率较低的影响。虽仍处于熊市当中,但公司为了中长期发展,坚定地牺牲短期利益,不论是短期投资Reels造成的商业化效率下降,还是投资AI/ML造成的研发费用上升,以及投资更远期的元宇宙对现金流的影响,均可以看到管理层的长期思路。我们建议对公司保持紧密跟踪,等待经济和基本面回暖。 谷歌:相较同类公司防守属性更强,但短期利润率有一定压力。2022Q2公司业绩喜忧参半,搜索业务超预期,但YouTube和谷歌云不及预期。经济下行时期,广告主更重视广告转化效果,因此谷歌搜索广告相较其他类型广告更稳健。2022H1搜索业务的主要推动因素来自于零售和旅游,我们认为2022Q3旅游业有概率保持强劲;但YouTube的不确定性仍较大。考虑到公司2022Q2员工人数仍在增加以及继续在技术方面的投入,2022H2公司经营利润率或会有压力。公司此前批准的700亿美元的回购计划,预计将会有效支撑股价,我们建议对公司持续保持关注。 风险提示:经济下行风险,俄乌战争风险,外汇风险,行业竞争风险。 (分析师 张良卫) 个股 至纯科技(603690) 低估的半导体清洗设备龙头 布局零部件和服务业务寻求新增长点 投资要点 国内高纯工艺系统龙头,半导体设备成为新增长点 公司主要从事高纯工艺系统和半导体湿法清洗设备,覆盖中芯国际、北京燕东、TI、华润等高端客户资源,业绩持续快速增长。1)收入端:2015-2021年营业收入CAGR为47%,2021年达到20.84亿元,同比+49%。2020年以来半导体清洗设备快速放量,2021-2022H1分别实现收入7.01和4.66亿元,分别同比+222%和+73%,2022H1收入占比达到42%,成为收入端增长重要驱动力。2)利润端:2015-2021年归母净利润CAGR达到59%,高于收入端。2022H1为0.81亿元,同比-46%,主要系非经常性损益影响,2022H1扣非归母净利润达到0.97亿元,同比+128%,大幅提升。2022H1公司新增订单23.62亿元,同比+37%,其中半导体制程设备新增订单8.06亿元,充足订单支撑下,2022年业绩有望延续快速增长。 半导体清洗设备:进口替代加速,公司市场份额有望持续提升 晶圆产能东移背景下,仅华虹集团、中芯国际、长江存储、合肥长鑫四家晶圆厂未来合计扩产产能将过100万片/月,本土半导体设备行业景气度有望延续。1)受益于晶圆产能东移,我们判断2021和2023年中国大陆半导体清洗设备市场规模分别为15和21亿美元,其中单片清洗设备需求约10.0和14.3亿美元。2)全球清洗设备市场仍由日企主导,盛美、至纯等已实现国产替代突破,我们预估2019-2021年公司在本土市场份额分别为2%、4%、7%,正在快速提升。据2021年年报披露,公司半导体清洗设备已在28 纳米节点获得全部工艺的设备订单,在 14 纳米以下制程也拿到 4 台湿法设备订单。2022年公司半导体制程设备新签订单目标20亿元,同比+50%以上,同时单片式清洗设备占比快速提升,国产替代驱动下,有望延续快速发展。 耗材&服务:晶圆再生、气体和零部件打开成长空间 1)晶圆再生:我们预计2026年中国大陆市场规模可达19亿元(仅考虑12英寸),全球晶圆再生产能高度集中于日本和中国台湾,公司领域布局较早,合肥一期产能7万片/月已经投产,是国内首条投产的 12 英寸晶圆再生产线,预计2023年达产;二期规划产能14万片/月,正在投资建设中,先发优势明显。2)大宗气体:公司高纯工艺系统主业的纵向延伸,二者客户端协同性较强。公司正在投资建设半导体级的大宗气体工厂,为用户提供至少 15 年的高纯大宗气体整厂供应。3)零部件:我们预估2021年中国大陆半导体设备零部件市场规模约117亿美元。2021年公司可转债募投项目拟募集11亿元,重点加码半导体设备零部件研发&制造业务,在垂直整合降本的同时,将逐步打开后服务市场,同时有望单独外售,将成为后续发展重点。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公司半导体清洗设备快速放量,我们预计2022-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81、5.57和7.42亿元,当前股价对应动态PE分别34、24和18倍,估值显著低于可比公司,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晶圆厂资本开支不及预期、新品研发&客户验证进程不及预期等。 (分析师 周尔双、黄瑞连) 云海金属(002182) 高成长镁合金龙头 汽车轻量化最大受益者 投资要点 镁铝业务双轮驱动,全产业链布局。公司深耕镁铝合金行业近30年,已建立从白云石开采-原镁冶炼-镁合金-镁合金深加工-镁合金回收的完整产业链。2021年公司原镁产能10万吨,市占率约10%;镁合金产能20万吨,市占率35%,为镁合金行业龙头。2021年实现营收81亿元,同比增长37%,镁、铝合金业务合计贡献87%的营收,为公司业绩基石。 宝钢金属入股,实现深度合作。公司向宝钢金属转让共14%的股份,共同聚焦镁行业下游汽车轻量化产品开发,协同战略布局。2020年与宝钢金属在安徽池州共同投资建设年产30万吨高性能镁基轻合金及深加工项目,公司预计将于2023年9月底建成投产。随着宝钢金属入股公司,双方将从研发、生产到销售均形成优势互补。 镁合金业务:乘势扩产拥抱汽车轻量化浪潮。汽车轻量化是世界汽车的发展趋势。镁合金低密度、比强度高等优异性能使其成为最有效的汽车轻量化材料。随着镁合金压铸工艺提升,镁铝价格比走低,镁合金汽车结构件将逐步替代铝合金结构件。镁合金行业壁垒较高,格局集中,云海金属一家独大。公司凭借自身优势拓展深加工业务,通过收购完善全国化布局,开拓北方汽车市场。镁合金在产项目稳步推进,产能释放在即,业绩有望迎来高速增长。 铝合金业务:新能源驱动加码深加工领域。公司目前拥有39万吨/年铝合金产能,在建巢湖云海15万吨铝合金汽车结构件及配套项目,公司预计24年产能释放。21年子公司扬州瑞斯乐拥有2万吨微通道扁管产能,在汽车空调市场占有率约40%,目前已向家用/商用空调、国内新能源车电池和风电储能电池客户供货。 建筑模板:瞄准市场新动向,发力新业务。镁合金模板在保留铝合金模板优点的基础上,还具备刚度强、重量轻、耐碱腐蚀、可回收的优异特点。公司抢占先机,自建200万片镁建筑模板产能、成立模板公司,发展产学研合作,积极布局镁合金模板市场,以实现盈利增收的目标。公司目前已和中建四局签署框架协议,建立稳定合作伙伴关系。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收入为99/136/184亿元,同比增速为22%/37%/35%;归母净利润为8/14/22亿元,同比增速为70%/63%/59%;对应PE分别为17.85/10.95/6.90x。我们选取三祥新材、志特新材、华峰铝业作为可比公司,得出2022-2024年PE均值为25.62/18.69/14.83x,由于公司估值远低于可比公司,因此首次覆盖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公司项目进展不及预期;汽车轻量化进程低于预期;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硅铁价格上涨。 (分析师 杨件) 迈为股份(300751) 获润海(华润&爱康合资公司)1.8GW订单 设备订单加速落地利好龙头设备商 事件:2022年9月13日据浙江政府采购网,迈为股份获润海一期3GW异质结项目中的1.8GW订单,报价3.72亿/GW。 投资要点 迈为获润海一期1.8GW订单,其余1.2GW有望年内落地:(1)2021年8月13日华润电力启动建设12GW异质结项目,包括24条500MW二代异质结电池生产装备线和24条500MW电池组件封装生产线等。(2)2021年12月6日,华润电力、舟山海投及爱康科技共同出资成立浙江润海新能源有限公司作为建设主体,分别持股40%/40%/20%,项目分4期建设,一期先行建设3GW。(3)润海一期3GW先行招标1.8GW,迈为已中标,其余1.2GW有望年内落地:①2022年8月23日润海新能源公告招标三条电池整线(年产能1.5GW-1.8GW),单线年产能大于500MW,采购包含但不限于制绒清洗设备2台、PECVD真空镀膜设备3台、PVD磁控溅射设备3台、丝网印刷设备5台及匹配的电池段整线自动化设备和辅助设备等;②9月13日公告迈为中标,我们认为按照目前设备的交付节奏,从订单到设备进驻厂房交付需要约3-6个月,故我们认为最快2023年Q1设备能够搬入厂房实现交付。 迈为累计已获爱康系3.6GW订单,龙头设备商赢者通吃:(1)2021年11月30日爱康控股子公司湖州爱康光电向迈为采购一条210半片HJT整线设备,产能超600MW,主设备已于2022年6月陆续进场;(2)2022年7月5日湖州爱康光电再次采购迈为两条210半片HJT电池整线,每条产能均超600MW,合计1.2GW;(3)迈为累计获爱康单独招标1.8GW,叠加此次润海一期1.8GW,已获爱康系3.6GW订单,我们预计2022年底润海一期有望将再下1.2GW,即爱康系订单有望达4.8GW,再次证明迈为HJT设备领域的显著优势,我们预计随着下游新玩家和老龙头扩产加速,龙头设备商份额有望不断提高,市占率均80%以上,光伏设备赢者通吃的逻辑再次得到验证,迈为有望迎订单高速增长。 降本增效不断兑现,HJT 2022 年扩产规模有望突破30GW:我们认为随着HJT电池片生产成本与PERC打平,HJT的扩产规模将超过TOPCon,而HJT 的多条降本路径均在顺利推进中,(1)银浆:伴随着银浆环节的钢板印刷替代网板印刷、银包铜浆料国产化、SMBB和0BB的量产导入,我们预计2023-2024年银浆耗量可以降低到12mg/W;(2)硅片薄片化:薄片化是 HJT 特有的降本项,高测股份等龙头切片机企业已经研发出 80μm硅片且效率损失极低,华晟薄片化也已取得成效,目前量产线硅片厚度已达130μm,2022年目标将厚度降低至120μm,均使用的是高测股份的切片机。故我们预计2022年HJT降本增效加速推进,2022年底HJT电池片的单W生产成本与PERC打平,2023年开始全行业扩产爆发&主流大厂将开始规模扩产。 HJT获央企认可,国内市场快速成长:华润电力作为“五大六小”之一的央企,与地方国资舟山海投和爱康共同建设的12GW异质结项目顺利推进,同时过去HJT组件主要销往欧美市场的华晟近期也获电建华东院(为国内五大六小EPC承包商)10GW组件订单,表明HJT组件的高效和低衰减正在逐步被国内客户认可,国内市场有望快速成长。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维持公司2022-2024 年归母净利润9.61/16.53/26.17亿,对应当前股价PE为94/55/35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HJT扩产不及预期。 (分析师 周尔双) 九月十大金股 法律声明 本公众号(微信号:scsresearch)为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吴证券”)研究所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不是东吴证券研究所的研究成果发布平台,本公众号所截内容均来自于东吴证券研究所已经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参见东吴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在任何情况下,本号所截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东吴证券或东吴研究所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截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本订阅号所截内容版权仅归东吴证券研究所所有,东吴证券及东吴研究所对本订阅号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影像等)未经书面许可,禁止复制、转载;经授权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注明出处为“东吴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截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或修改。
欢迎收听东吴晨报在线音频: 东吴晨报20220916 音频: 进度条 00:00 04:39 后退15秒 倍速 快进15秒 注:音频如有歧义以正式研究报告为准。 固收 常银转债 积极改革的股份制农村银行 事件 常银转债(113062.SH)于2022年9月15日开始网上申购:总发行规模为60.00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募集资金净额用于支持本行未来业务发展,在可转债持有人转股后按照相关监管要求用于补充本行核心一级资本。 当前债底估值为91.07元,YTM为1.71%。常银转债存续期为6年,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资信评级为AA+/AA+,票面面值为100元,票面利率第一年至第六年分别为:0.20%、0.40%、0.70%、1.00%、1.30%、1.80%,公司到期赎回价格为票面面值的107.00%(含最后一期利息),以6年AA+中债企业债到期收益率3.33%(2022-09-13)计算,纯债价值为91.07元,纯债对应的YTM为1.71%,债底保护较好。 当前转换平价为99.13元,平价溢价率为0.87%。转股期为自发行结束之日起满6个月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至转债到期日止,即2023年03月21日至2028年09月14日。初始转股价8.08元/股,正股常熟银行9月13日的收盘价为8.01元,对应的转换平价为99.13元,平价溢价率为0.87%。 转债条款中规中矩,总股本稀释率为21.32%。下修条款为“15/30,80%”,有条件赎回条款为“15/30、130%,有条件回售条款为“30、0%”,条款中规中矩。按初始转股价8.08元计算,转债发行60.00亿元对总股本稀释率为21.32%,对流通盘的稀释率为21.99%,对股本有一定的摊薄压力。 我们预计常银转债上市首日价格在117.31~130.70元之间,我们预计中签率为0.0219%。综合可比标的以及实证结果,考虑到常银转债的债底保护性较好,评级和规模吸引力较好,我们预计上市首日转股溢价率在25%左右,对应的上市价格在117.31~130.70元之间。我们预计网上中签率为0.0219%,建议积极申购。 观点 江苏常熟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国首批组建的股份制农村金融机构。改制以来,公司在发挥常熟地方金融主力军作用的同时,积极致力于探索多元化的跨区发展之路。在全国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中首家成功引进战略投资者(交通银行);首家走出注册地开展跨区经营;首批启动IPO上市工作。 2017年以来公司营收稳步增长,2017-2021年复合增速为11.26%。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76.55亿元,同比增加16.31%,实现归母净利润21.88亿元,同比增加21.34%。自2017年以来,公司营业收入总体呈现稳步增长态势,同比增长率“V型”波动,2017-2021年复合增速为11.26%。与此同时,归母净利润也稳步提升,2017-2021年复合增速为14.70%。 公司营业收入构成较为稳定,主要由利息收入、投资净收益和手续费及佣金收入构成。自2019年至2021年,利息收入的占比均在95%以上,并稳中有增。 公司销售净利率维稳,管理费用率稳中有降。2017-2021年,公司销售净利率分别为26.46%、27.21%、29.47%、29.42%和30.58%。业务及管理费主要由员工费用和办公费构成。随着本行业务和资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员工人数不断增加,进而使得员工费用和办公费双双上升。 风险提示:项目进展不及预期风险、违约风险。 (分析师 李勇) 行业 海外: 海外观察系列七 动荡之下 美股科技巨头投资逻辑梳理 投资要点 报告缘由:在美国高通胀和连续加息的背景下,企业成本大幅上升、消费者需求下降、劳动力市场放缓,造成企业业绩下滑与估值受损。本篇报告中,我们从各Mega Cap的业绩出发,对各公司的市场担忧点进行解析,试图梳理出各公司的短期主要矛盾及长期投资主线。 微软:动荡环境下兼具韧性和稳定性。微软B端业务占收入比较高,相较于C端更抗风险。公司2022Q2业绩虽略不及预期但依然扎实,预计FY2023全年收入和经营利润仍能实现双位数增长。公司长期看点在于云计算,2Q22 Azure同比增速快于AWS和GCP,且Azure在各个收入规模节点增速均高于AWS。我们认为企业上云和数字化转型是长期趋势,微软已在云时代实现了最佳卡位,维持“买入”评级。 亚马逊:业绩全面超预期,基本面或已进入右侧。2022Q2公司收入、经营利润率、AWS增速及后续指引均超市场预期,体现出公司在经济下行周期市占率的提升、效率的提高、以及AWS维持高增速的能力,顺利打消市场此前担忧。短期来看,在北美电商行业无明显反弹的情况下,公司零售业务实现加速增长,且3P业务占比上升有效提升了利润率;长期来看,AWS行业地位稳固,将为公司估值提供有力支撑。我们建议重点关注。 META Platforms:短期挑战仍大,但基本面和估值已接近底部。2022Q2公司收入、利润和指引均不及预期,主要受到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及Reels短期变现效率较低的影响。虽仍处于熊市当中,但公司为了中长期发展,坚定地牺牲短期利益,不论是短期投资Reels造成的商业化效率下降,还是投资AI/ML造成的研发费用上升,以及投资更远期的元宇宙对现金流的影响,均可以看到管理层的长期思路。我们建议对公司保持紧密跟踪,等待经济和基本面回暖。 谷歌:相较同类公司防守属性更强,但短期利润率有一定压力。2022Q2公司业绩喜忧参半,搜索业务超预期,但YouTube和谷歌云不及预期。经济下行时期,广告主更重视广告转化效果,因此谷歌搜索广告相较其他类型广告更稳健。2022H1搜索业务的主要推动因素来自于零售和旅游,我们认为2022Q3旅游业有概率保持强劲;但YouTube的不确定性仍较大。考虑到公司2022Q2员工人数仍在增加以及继续在技术方面的投入,2022H2公司经营利润率或会有压力。公司此前批准的700亿美元的回购计划,预计将会有效支撑股价,我们建议对公司持续保持关注。 风险提示:经济下行风险,俄乌战争风险,外汇风险,行业竞争风险。 (分析师 张良卫) 个股 至纯科技(603690) 低估的半导体清洗设备龙头 布局零部件和服务业务寻求新增长点 投资要点 国内高纯工艺系统龙头,半导体设备成为新增长点 公司主要从事高纯工艺系统和半导体湿法清洗设备,覆盖中芯国际、北京燕东、TI、华润等高端客户资源,业绩持续快速增长。1)收入端:2015-2021年营业收入CAGR为47%,2021年达到20.84亿元,同比+49%。2020年以来半导体清洗设备快速放量,2021-2022H1分别实现收入7.01和4.66亿元,分别同比+222%和+73%,2022H1收入占比达到42%,成为收入端增长重要驱动力。2)利润端:2015-2021年归母净利润CAGR达到59%,高于收入端。2022H1为0.81亿元,同比-46%,主要系非经常性损益影响,2022H1扣非归母净利润达到0.97亿元,同比+128%,大幅提升。2022H1公司新增订单23.62亿元,同比+37%,其中半导体制程设备新增订单8.06亿元,充足订单支撑下,2022年业绩有望延续快速增长。 半导体清洗设备:进口替代加速,公司市场份额有望持续提升 晶圆产能东移背景下,仅华虹集团、中芯国际、长江存储、合肥长鑫四家晶圆厂未来合计扩产产能将过100万片/月,本土半导体设备行业景气度有望延续。1)受益于晶圆产能东移,我们判断2021和2023年中国大陆半导体清洗设备市场规模分别为15和21亿美元,其中单片清洗设备需求约10.0和14.3亿美元。2)全球清洗设备市场仍由日企主导,盛美、至纯等已实现国产替代突破,我们预估2019-2021年公司在本土市场份额分别为2%、4%、7%,正在快速提升。据2021年年报披露,公司半导体清洗设备已在28 纳米节点获得全部工艺的设备订单,在 14 纳米以下制程也拿到 4 台湿法设备订单。2022年公司半导体制程设备新签订单目标20亿元,同比+50%以上,同时单片式清洗设备占比快速提升,国产替代驱动下,有望延续快速发展。 耗材&服务:晶圆再生、气体和零部件打开成长空间 1)晶圆再生:我们预计2026年中国大陆市场规模可达19亿元(仅考虑12英寸),全球晶圆再生产能高度集中于日本和中国台湾,公司领域布局较早,合肥一期产能7万片/月已经投产,是国内首条投产的 12 英寸晶圆再生产线,预计2023年达产;二期规划产能14万片/月,正在投资建设中,先发优势明显。2)大宗气体:公司高纯工艺系统主业的纵向延伸,二者客户端协同性较强。公司正在投资建设半导体级的大宗气体工厂,为用户提供至少 15 年的高纯大宗气体整厂供应。3)零部件:我们预估2021年中国大陆半导体设备零部件市场规模约117亿美元。2021年公司可转债募投项目拟募集11亿元,重点加码半导体设备零部件研发&制造业务,在垂直整合降本的同时,将逐步打开后服务市场,同时有望单独外售,将成为后续发展重点。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公司半导体清洗设备快速放量,我们预计2022-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81、5.57和7.42亿元,当前股价对应动态PE分别34、24和18倍,估值显著低于可比公司,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晶圆厂资本开支不及预期、新品研发&客户验证进程不及预期等。 (分析师 周尔双、黄瑞连) 云海金属(002182) 高成长镁合金龙头 汽车轻量化最大受益者 投资要点 镁铝业务双轮驱动,全产业链布局。公司深耕镁铝合金行业近30年,已建立从白云石开采-原镁冶炼-镁合金-镁合金深加工-镁合金回收的完整产业链。2021年公司原镁产能10万吨,市占率约10%;镁合金产能20万吨,市占率35%,为镁合金行业龙头。2021年实现营收81亿元,同比增长37%,镁、铝合金业务合计贡献87%的营收,为公司业绩基石。 宝钢金属入股,实现深度合作。公司向宝钢金属转让共14%的股份,共同聚焦镁行业下游汽车轻量化产品开发,协同战略布局。2020年与宝钢金属在安徽池州共同投资建设年产30万吨高性能镁基轻合金及深加工项目,公司预计将于2023年9月底建成投产。随着宝钢金属入股公司,双方将从研发、生产到销售均形成优势互补。 镁合金业务:乘势扩产拥抱汽车轻量化浪潮。汽车轻量化是世界汽车的发展趋势。镁合金低密度、比强度高等优异性能使其成为最有效的汽车轻量化材料。随着镁合金压铸工艺提升,镁铝价格比走低,镁合金汽车结构件将逐步替代铝合金结构件。镁合金行业壁垒较高,格局集中,云海金属一家独大。公司凭借自身优势拓展深加工业务,通过收购完善全国化布局,开拓北方汽车市场。镁合金在产项目稳步推进,产能释放在即,业绩有望迎来高速增长。 铝合金业务:新能源驱动加码深加工领域。公司目前拥有39万吨/年铝合金产能,在建巢湖云海15万吨铝合金汽车结构件及配套项目,公司预计24年产能释放。21年子公司扬州瑞斯乐拥有2万吨微通道扁管产能,在汽车空调市场占有率约40%,目前已向家用/商用空调、国内新能源车电池和风电储能电池客户供货。 建筑模板:瞄准市场新动向,发力新业务。镁合金模板在保留铝合金模板优点的基础上,还具备刚度强、重量轻、耐碱腐蚀、可回收的优异特点。公司抢占先机,自建200万片镁建筑模板产能、成立模板公司,发展产学研合作,积极布局镁合金模板市场,以实现盈利增收的目标。公司目前已和中建四局签署框架协议,建立稳定合作伙伴关系。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收入为99/136/184亿元,同比增速为22%/37%/35%;归母净利润为8/14/22亿元,同比增速为70%/63%/59%;对应PE分别为17.85/10.95/6.90x。我们选取三祥新材、志特新材、华峰铝业作为可比公司,得出2022-2024年PE均值为25.62/18.69/14.83x,由于公司估值远低于可比公司,因此首次覆盖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公司项目进展不及预期;汽车轻量化进程低于预期;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硅铁价格上涨。 (分析师 杨件) 迈为股份(300751) 获润海(华润&爱康合资公司)1.8GW订单 设备订单加速落地利好龙头设备商 事件:2022年9月13日据浙江政府采购网,迈为股份获润海一期3GW异质结项目中的1.8GW订单,报价3.72亿/GW。 投资要点 迈为获润海一期1.8GW订单,其余1.2GW有望年内落地:(1)2021年8月13日华润电力启动建设12GW异质结项目,包括24条500MW二代异质结电池生产装备线和24条500MW电池组件封装生产线等。(2)2021年12月6日,华润电力、舟山海投及爱康科技共同出资成立浙江润海新能源有限公司作为建设主体,分别持股40%/40%/20%,项目分4期建设,一期先行建设3GW。(3)润海一期3GW先行招标1.8GW,迈为已中标,其余1.2GW有望年内落地:①2022年8月23日润海新能源公告招标三条电池整线(年产能1.5GW-1.8GW),单线年产能大于500MW,采购包含但不限于制绒清洗设备2台、PECVD真空镀膜设备3台、PVD磁控溅射设备3台、丝网印刷设备5台及匹配的电池段整线自动化设备和辅助设备等;②9月13日公告迈为中标,我们认为按照目前设备的交付节奏,从订单到设备进驻厂房交付需要约3-6个月,故我们认为最快2023年Q1设备能够搬入厂房实现交付。 迈为累计已获爱康系3.6GW订单,龙头设备商赢者通吃:(1)2021年11月30日爱康控股子公司湖州爱康光电向迈为采购一条210半片HJT整线设备,产能超600MW,主设备已于2022年6月陆续进场;(2)2022年7月5日湖州爱康光电再次采购迈为两条210半片HJT电池整线,每条产能均超600MW,合计1.2GW;(3)迈为累计获爱康单独招标1.8GW,叠加此次润海一期1.8GW,已获爱康系3.6GW订单,我们预计2022年底润海一期有望将再下1.2GW,即爱康系订单有望达4.8GW,再次证明迈为HJT设备领域的显著优势,我们预计随着下游新玩家和老龙头扩产加速,龙头设备商份额有望不断提高,市占率均80%以上,光伏设备赢者通吃的逻辑再次得到验证,迈为有望迎订单高速增长。 降本增效不断兑现,HJT 2022 年扩产规模有望突破30GW:我们认为随着HJT电池片生产成本与PERC打平,HJT的扩产规模将超过TOPCon,而HJT 的多条降本路径均在顺利推进中,(1)银浆:伴随着银浆环节的钢板印刷替代网板印刷、银包铜浆料国产化、SMBB和0BB的量产导入,我们预计2023-2024年银浆耗量可以降低到12mg/W;(2)硅片薄片化:薄片化是 HJT 特有的降本项,高测股份等龙头切片机企业已经研发出 80μm硅片且效率损失极低,华晟薄片化也已取得成效,目前量产线硅片厚度已达130μm,2022年目标将厚度降低至120μm,均使用的是高测股份的切片机。故我们预计2022年HJT降本增效加速推进,2022年底HJT电池片的单W生产成本与PERC打平,2023年开始全行业扩产爆发&主流大厂将开始规模扩产。 HJT获央企认可,国内市场快速成长:华润电力作为“五大六小”之一的央企,与地方国资舟山海投和爱康共同建设的12GW异质结项目顺利推进,同时过去HJT组件主要销往欧美市场的华晟近期也获电建华东院(为国内五大六小EPC承包商)10GW组件订单,表明HJT组件的高效和低衰减正在逐步被国内客户认可,国内市场有望快速成长。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维持公司2022-2024 年归母净利润9.61/16.53/26.17亿,对应当前股价PE为94/55/35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HJT扩产不及预期。 (分析师 周尔双) 九月十大金股 法律声明 本公众号(微信号:scsresearch)为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吴证券”)研究所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不是东吴证券研究所的研究成果发布平台,本公众号所截内容均来自于东吴证券研究所已经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参见东吴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在任何情况下,本号所截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东吴证券或东吴研究所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截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本订阅号所截内容版权仅归东吴证券研究所所有,东吴证券及东吴研究所对本订阅号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影像等)未经书面许可,禁止复制、转载;经授权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注明出处为“东吴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截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或修改。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