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基金经理 | 汇丰晋信吴培文:践行规则化流程化投资方法 创造长期可持续复利收益
(以下内容从招商证券《》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吴培文先生,6.96年的公募管理经验,目前管理2只公募基金产品,最新管理规模10.35亿元。代表产品汇丰晋信价值先锋任职以来年化收益接近20%,收益及回撤表现均跑赢沪深300及偏股基金指数。基金经理基于经典价值策略,致力于通过主动管理的规则化与流程化,打造简明、易用的长期投资方案,为投资者提供长期、高胜率、可持续的复利收益回报。 吴培文先生,清华大学工学硕士。历任宝钢股份、东海证券、平安证券研究员;2011年8月加入汇丰晋信基金,历任研究员、高级研究员,2015年9月起担任基金经理。具有6.96年的公募基金管理经验,目前管理汇丰晋信价值先锋、汇丰晋信珠三角区域2只公募基金产品,最新管理规模10.35亿元。 投资目标:基于经典价值策略,通过主动管理的规则化与流程化,打造简明、易用的长期投资方案。基金经理认为,基金产品的投资方案应建立在科学的投资理论之上,同时具有清晰和稳定的管理规则,便利产品运作管理过程持续稳定,也便于客户了解和选择产品;基金经理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应独立思考和判断,不受市场流行观点的影响;抵御短期市场诱惑,做长期正确的事情。 实际投资时,基金经理对海外经典投资策略进行遍历,筛选出符合个人投资理念的策略,归纳总结出具有可借鉴性和可操作性的投资规则;在此基础上,结合A股市场特征以及产品投资运作要求,在不改变策略原理的前提下,对投资策略进行本土化优化和改进。实际投资时,基金经理将多种底层逻辑相似、侧重点不同的投资策略进行混合,确保组合持仓在不同风格阶段均能够有所表现,以实现多元组合收益来源、提升组合业绩稳定性的投资目标。 代表产品汇丰晋信价值先锋基于“估值-盈利”模型,将低估值成长、高分红成长、早中期周期股3种低估值子策略进行组合搭配,优选低估值高盈利股票作为投资标的。任职以来累计收益82.05%(年化收益19.79%),大幅跑赢沪深300指数和偏股基金指数;最大回撤-26.37%,明显优于市场指数和同类平均。 行业配置:基金经理所采用的低估值策略选股范围广泛,组合持仓对不同行业板块标的进行了全面覆盖,不同季度所配置行业数量在20个左右。组合行业配置结构均衡,无明显行业偏好;单一板块持仓占比不超过30%,相较中证800指数的偏离比例不超过10%,以分散组合风险。 个股选择:组合持仓中,低估值成长股权重占比较高,辅以高分红成长股以及早中期周期股;重仓标的多为机构相对较少配置的小众标的,估值水平较相同行业热门标的明显偏低;持股集中度较低,单一个股持仓占比大多不超5%。 风险提示:本报告仅作为投资参考,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亦不构成投资收益的保证或投资建议。 I 基金经理介绍 1、基金经理基础信息 吴培文先生,清华大学工学硕士。历任宝钢股份研究员、东海证券研究员、平安证券高级研究员;2011年8月加入汇丰晋信基金,历任研究员、高级研究员,2015年9月起担任基金经理。吴培文先生具有6.96年的公募基金管理经验,目前管理汇丰晋信价值先锋、汇丰晋信珠三角区域2只公募基金产品,最新管理规模10.35亿元。 2、投资方法论:借鉴经典投资策略经验,通过规则化、流程化主动管理,创造长期可持续的复利收益回报 吴培文先生秉承为投资者创造长期、高胜率、可持续的复利收益回报的投资愿景,基于经典价值策略,通过主动管理规则化与流程化,打造简明、易用的长期投资方案,力争为市场投资者提供“看的懂、拿得住、能盈利”的基金产品。 吴培文先生的投资理念和实践可概括总结为以下三点: (1)所有产品的投资方案都应建立在科学的投资理论之上; (2)所有产品都应具有清晰和稳定的管理规则,便利产品的运作管理过程持续稳定,也便于客户了解和选择产品; (3)独立进行投资思考和价值判断,不受市场流行观点的影响;抵御短期市场诱惑,做长期正确的事情。 具体而言,基金经理认为,实现长期可持续的投资回报依赖于科学的投资方法。相较于国内市场,欧美等海外市场发展时间较长,诞生了巴菲特、彼得林奇等众多投资大师,其所采用的投资策略方法均蕴含丰富的投资学原理,历经市场的反复检验,创造了不菲的长期收益回报。基金经理对海外经典投资策略进行遍历,筛选出符合个人投资理念的策略,归纳总结出具有可借鉴性和可操作性的投资规则。 以基金经理的代表产品汇丰晋信价值先锋为例,产品在“PB-ROE”策略上,借鉴引用美国投资大师约翰聂夫所采用的低估值策略方法。基金经理将低估值策略方法总结为以下五条投资规则: (1)主要投资低估值成长股,兼顾高分红成长股和处于早中期的周期股,谨慎投资高知名度、高估值股票; (2)股票估值经PB-ROE框架测算,具备投资价值; (3)股票的低估值最好在分红和现金流上有所体现; (4)成长性行业优先,成长稳健公司优先; (5)公司当前经营状况向好。 在此基础上,结合A股市场特征以及产品投资运作要求,基金经理在不改变策略原理的前提下,对投资策略进行本土化优化和改进。以巴菲特所采用的优质企业策略为例,基金经理在借鉴“挖掘具有护城河优势、稳定高ROE优质企业”投资规则的基础上,增加了以下三条投资纪律: (1)动态审视调整优质企业标的:过去十余年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结构不断转型升级,不同阶段涌现出的优质企业各不相同。在进行投资时,把握时代变化特征,对优质企业股票池进行动态更新调整,选择当下最具竞争力的优质企业作为投资标的,提升组合投资回报。 (2)严格估值约束:对筛选出的优质企业的估值水平进行严格把关,减少投资估值存在明显溢价的公司,规避估值回调所带来的净值调整风险。 (3)对行业和个股实行风控约束:从分散化投资要求出发,在体现行业配置观点的前提下,对投资组合的行业及个股集中度进行控制,规避持仓过于集中所面临的净值高波动风险,以改善产品的风险特征。 值得注意的是,A股市场投资风格频繁切换,不同投资策略均面临阶段性失效的风险,押注单一策略可能会导致产品短期业绩表现不佳,影响投资者的持有体验。为应对这一问题,基金经理设计了“多策略混合”的投资方案,管理产品时同时应用多种底层逻辑相似、侧重点各有不同的投资策略,确保组合持仓在不同风格阶段均能够有所表现,以实现多元组合收益来源、提升组合业绩稳定性的投资目标。实际投资时,基金经理实时监控不同投资策略所筛选出的投资标的估值水平,依此作为参考,确定各子策略在组合中的权重比例;当某一子策略的估值水平触及警戒高位时,市场风格切换、策略有效性下降的概率明显升高,基金经理调降其在组合中的权重占比,尽力降低策略失效给组合收益带来的拖累影响。 总结来说,根据对吴培文总的调研,我们将其投资方法论总结为“挖掘可创造长期持续回报的经典投资策略,打造规则化、流程化的主动投资管理方法”。基金经理秉承汇丰晋信基金特有的“可解释、可重复、可预期”的主动管理理念,践行主动管理的规则化与流程化,确保产品投资策略在长投资周期中稳定运转,不跟随市场风格变化频繁漂移;打造简明、易用的长期投资方案,便利投资者根据自身投资需求及偏好选择基金产品,收获长期可持续的复利收益回报。 II 投资风格分析与验证 下文以吴培文总管理代表产品汇丰晋信价值先锋(004350)为例,对其投资风格及投资能力进行分析。 1、投资策略:立足估值-盈利模型,挖掘价值被低估的优质企业 汇丰晋信价值先锋基于“估值-盈利(profitability-valuation)”选股模型,优选低估值高盈利股票作为投资标的,力求实现长期可持续的复利收益回报。 区别于市场上的其他价值策略基金,特别是深度价值策略基金,汇丰晋信价值先锋在进行个股估值判断时,并不拘泥于绝对的低估值,而是关注于个股的估值下探空间。基金经理认为,不同个股所处行业及商业模式各不相同,其适用的估值方法及合理估值区间各有不同,不存在普遍适用的估值判断标准;个股估值水平高低难以用确定数值来进行衡量,基金经理更多关注估值继续向下的风险,若个股估值未来继续下探的空间有限,具备有足够的安全边际,其在未来实现正收益的概率较大。 另一方面,基金经理对于所投资个股的成长性同样具备一定要求。基金经理认为,公司业绩增长是驱动其股价上涨的根本动力;相较于追求估值修复收益的纯粹低估值策略,采用低估值成长策略挖掘价值被低估的优质企业,能够同时赚取公司业绩成长及估值修复的双重收益,从而实现更优的投资回报。 总结来说,基于“估值-盈利”策略所挖掘出的低估值成长股兼具安全边际和业绩增长,相对较低的估值在保护个股股价及估值不继续下探的同时,减少了消化估值对公司业绩增长的损耗,公司的业绩增长可以更多的兑现为股价上涨,从而实现更高的投资回报。 此外,基金经理为实现组合收益及风险来源的多元化和分散化,提升投资业绩稳定性,采用“多策略混合”投资方案,同时应用多种底层逻辑相似、侧重点各有不同的投资策略,确保组合持仓在不同风格阶段均能够有所表现。 具体到汇丰晋信价值先锋,基金经理基于“估值-盈利”的选股框架,精选低估值成长、高分红成长、早中期周期股3个子策略进行组合搭配。3个策略同属低估值策略,对于个股估值均有一定要求,但其侧重点有所差异,其中低估值成长策略作为产品的核心策略,更多关注个股的业绩成长性,高分红成长和早中期周期股两个辅助策略则分别关注个股的分红能力以及周期属性。 2、业绩表现:长期业绩排名市场前列,回撤表现远胜同类平均 业绩表现方面,自2019年5月任职以来,汇丰晋信价值先锋的累计收益为82.05%,年化收益19.79%;同期沪深300指数和偏股基金指数的收益分别为12.20%和56.59%,基金相对指数的超额收益分别为69.85%和25.46%。分阶段来看,最近1年市场表现不佳,沪深300和偏股基金指数分别下跌17.63%和16.42%,同期基金净值跌幅仅为8.79%,展现出了出色的熊市抗跌能力;基金业绩在同类可比基金中排名前25%,相较市场指数及同类平均的超额收益显著。拉长时间来看,最近3年基金收益率为59.90%,同样跑赢沪深300指数和偏股基金指数,在同类可比基金中的业绩排名前50%。 风险表现方面,基金经理任职以来,汇丰晋信价值先锋最大回撤为-26.37%,同期沪深300指数和偏股基金指数的最大回撤均超过-30%,基金采用的低估值策略在回撤控制方面的效果十分显著。另一方面,基金的波动率表现同样优于对标指数,任职以来年化波动率为17.52%,胜过沪深300指数和偏股基金指数。 得益于收益和风险两方面的出色表现,自基金经理任职以来,基金年化Sharpe比率为1.0465;不同统计区间基金的风险调整收益均优于沪深300和偏股基金指数,为投资者提供了良好的持有体验。 2019年-2021年,汇丰晋信价值先锋连续3年跑赢沪深300指数和业绩比较基准(中证800指数收益率×90%+同业存款利率×10%),超额收益稳定高于10%;2022年初至今,市场波动较大,在经历了年初的持续大跌之后出现反弹,市场行情频繁变化给基金经理的投资操作带来较大难度,基金小幅跑输基准。 对比同类主动权益基金,汇丰晋信价值先锋在不同行情环境下的超额收益表现不一。2020年的股市牛市行情中,成长风格及赛道主题产品业绩表现极突出,价格风格产品则表现平平,基金跑输偏股基金指数;但在2021年的震荡市场行情中,市场风格切换导致大盘成长风格基金表现糟糕,基金大幅跑赢偏股基金指数,超额收益超过了30%。 另一方面,汇丰晋信价值先锋在多数年份展现了出色的回撤控制能力,2019年-2021年连续3年最大回撤不超过-15%;特别是2021年的震荡市场环境,基金表现尤为突出,全年回撤仅为-7.12%,同期沪深300及偏股基金指数的最大回撤均接近-20%。2022年市场在经历急跌之后震荡反复,基金最大回撤有所放大,表现与偏股基金指数基本持平。 总结来说,基金采用低估值投资策略,追求长期稳健收益,相较于成长风格或赛道主题产品,业绩弹性相对偏弱,当与市场资金投资偏好或主流风格不相匹配时,基金可能会阶段性跑输同类平均;但从中长时间维度来看,基金业绩表现优于市场指数及同类平均,叠加在回撤控制方面的出色表现,为投资者提供了可观的长期回报以及更优的持有体验。 3、大类资产配置:股票仓位长期高位,择机调整控制风险 汇丰晋信价值先锋为普通股票型基金,根据基金合约的规定,基金投资于股票的比例为基金资产的80-95%,实际投资时,基金经理淡化仓位择时,多数季度基金的股票仓位稳定在90%以上的高位水平;但在个别市场过热阶段,基金经理基于其对市场整体以及投资策略估值水平的判断,酌情调整股票仓位以控制风险。2021年,A股市场赛道股投资大热,市场整体估值处于高位,部分热门行业板块的估值达到历史极值水平,基金经理择机调降组合仓位,2021Q4基金股票仓位降至81%,接近合约规定下限。 4、行业配置:选股范围广泛,不同行业板块全覆盖,配置结构均衡无明显行业偏好 我们以基金半年报/年报所披露的全部持仓数据为基础,对汇丰晋信价值先锋的行业配置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2019H1-2021H2,汇丰晋信价值先锋在多数季度对金融地产、消费、TMT、周期、中游制造、医药生物、军工7大行业板块进行了全面的覆盖和配置;不同行业板块配置比例较为均衡,无明显配置偏好。具体而言,单一板块仓位占比一般不超过30%,单一行业仓位占比一般不超过20%,这一结果一方面体现了基金经理所述的“低估值个股不局限于特定行业板块,不同行业均可挖掘出低估值成长股”的投资观点,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基金经理对于组合持仓分散度的控制要求。 具体到单一行业,不同季度基金重仓行业均有所差别,除非银金融、银行等传统价值风格行业外,食品饮料、医药、电子等成长风格行业也均长期为基金所重仓配置。2022H1,基金重仓配置计算机、非银金融、食品饮料、医药、通信等行业,以上行业持仓占比均超过10%。相较中证800指数,基金对计算机、非银金融、通信等机构关注度偏低的行业均进行了明显超配;与之相对,基金大幅低配电力设备及新能源、有色金属、基础化工等新能源的相关热门行业。这一结果从侧面反映了基金经理不追逐市场热点,坚持独立思考和决策的投资理念,也体现了“估值-盈利”策略与市场主流景气度投资策略在投资结果方面的差别。值得注意的是,基金经理在构建组合时有意控制相对市场指数的行业偏离,单一行业超配或低配比例一般不超过10%。 行业分布方面,基金经理从分散组合收益及风险来源的考虑出发,对组合的行业集中度进行控制,在投资时从不同行业中挖掘符合标准的低估值标的,尽力规避对于单一行业的集中配置。具体而言,不同季度时点组合持仓覆盖的行业数量在20个左右,其中持仓占比超过5%的行业数量不少于6个;单一重仓行业持仓占比一般不超过20%,前五大重仓行业合计持仓占比在60%左右。 5、个股选择:多策略并用丰富收益来源,持仓市值分布均衡,整体估值合理 前文提及,基金经理基于“估值-盈利”的选股框架,精选低估值成长、高分红成长、早中期周期股3个子策略进行组合搭配。我们以2022Q2前十大重仓为例,分别选择不同策略项下代表标的,对基金经理的投资思路进行介绍。 (1)低估值成长策略 低估值成长策略是基金的核心策略,其在组合中的权重比例最高,2022Q2前十大重仓中,伊利股份、康德莱、晨光生物、中际旭创均属于该策略的代表标的。以伊利股份为例,公司为乳制品行业龙头,2021年之前备受机构投资者青睐,股价表现亮眼;2021年之后,受市场投资风格切换影响,公司股价及估值均出现较大幅度调整。截止2022年7月末,公司股价及PE-TTM估值较2021年1月历史高点,回调幅度分别为-30.68%和-43.11%,公司最新PE-TTM估值24.41倍,处于2017年初以来的22%分位数,具备有较高的安全边际。 另一方面,公司行业龙头地位稳固,竞争优势明显,业绩持续稳步增长。2019年-2021年,公司的营业收入增速分别为13.41%、7.38%、14.15%,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7.67%、2.08%和22.98%,依旧具备一定的成长性。 基金持有的另一只低估值成长股康德莱,2021Q4进入组合前十大重仓并持有至今。2021年末,公司PE-TTM估值为36.40倍,处于2017年初以来的中位数附近;2019年-2021年,公司的营业收入增速分别为25.30%、45.60%、17.07%,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5.64%、19.20%和43.71%,相较伊利股份更具成长性。截至2022年6月末,公司进入组合重仓后的股价涨幅为-8.26%,同期沪深300指数和申万医药行业指数的涨幅分别为-23.05%和-25.83%,公司超额收益十分显著。 (2)高分红成长策略 相较于低估值成长策略,高分红成长策略对于所选标的的业绩成长性要求稍低,更多关注公司的分红能力,基金过往持仓中,中国核电、中国联通、中国移动等标的均属于该策略的代表标的。以上公司所处行业壁垒极高、业务经营稳健、具备稳定的经营现金流及分红能力,且估值具备极高的安全边际。 以中国核电为例,公司2021Q2进入组合持仓时,PE-TTM及PB-LF估值分别为13.09倍和1.43倍,极具估值吸引力;2019年-2021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2.62%、26.02%和34.07%,股息率分别为1.98%、2.11%和2.44%,兼具成长性和分红能力。2021Q2进入组合持仓以来,公司股价快速拉升,2022年三季度股价涨幅高达46.37%,区间最高涨幅高达56.06%,为组合贡献了不菲的投资收益。 (3)早中期周期股策略 早中期周期股策略是指通过左侧布局处于经营周期底部公司,赚取行业景气上行、公司业绩及股价上涨收益的投资策略。处于经营周期底部公司,其投资价值被市场所忽视或低估,估值向下空间较小,具有较高安全边际;伴随经营周期触底回升,公司业绩快速增长,业绩及估值双升,股价弹性极高。 值得注意的是,基金经理所定义的周期股不限于煤炭、钢铁等具备传统意义的周期行业,同时还包括券商、游戏、旅游等商业模式具有周期属性的行业。2022Q2前十大重仓中,中信证券、中青旅、三七互娱均属于该策略的代表标的。以中信证券为例,2022Q1进入组合前十大重仓时的PE-TTM及PB-LF估值分别为13.41倍和1.37倍,2022年二季度股价涨幅为3.64%,区间最高涨幅达20.27%,同期沪深300指数和申万非银金融行业指数涨幅分别为-11.51%和-13.19%,公司超额收益十分显著,为组合贡献了不菲的绝对收益。 考虑到基金经理对于组合估值的严格把控,当组合持仓价格上涨推升估值水平上升时,基金经理会根据其对于公司估值合理性的判断,择机卖出以兑现收益。基金重仓股持股时间大多不超过3个季度,持仓个股进入组合重仓后不久便开启上涨行情,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基金经理出色的选股能力。 前文提及,基金经理在进行选股投资时,独立进行投资思考和价值判断,不受市场流行观点的影响,不盲目跟随市场热点;另一方面,基金经理秉承“估值-盈利”选股策略,关注个股的估值合理性与安全边际,这一选股思路与近年来市场主流的景气度投资方法存在较大差别。体现在组合持仓上,不同季度基金重仓标的多为公募基金相对较少配置的小众标的,估值水平相较相同行业机构热门持仓标的明显偏低。 以基金2022Q2前十大重仓股为例,除中信证券、伊利股份、中国移动、三七互娱4只标的外,其余重仓个股的主动权益基金配置次数均不超过50次,相较同行业其他热门个股,基金重仓股的市场关注度明显偏低。以基金第三大重仓股康德莱为例,2022Q2全市场仅有22只主动权益基金重仓配置该标的,而药明康德、爱尔眼科、迈瑞医疗等热门医药行业个股的配置次数均超过百次,市场关注度相差悬殊。 另一方面,相较于机构抱团的热门标的,基金重仓持股的估值水平均明显偏低。以中信证券为例,2022年6月末,其PE-TTM估值为13.86倍,同行业公募第一大重仓东方财富的PE-TTM估值高达38.08倍,约为中信证券估值水平的3倍;同期全市场主动权益基金所持有的37只非银金融行业个股的市值加权PE-TTM估值为27.91倍,同样明显高于中信证券。 更进一步,我们对基金半年报/年报所披露的全部持仓数据进行统计汇总,以了解组合在市值、估值、持股集中度等方面的特征。 市值风格方面,多数季度基金对不同市值区间标的均有所配置,相对偏好配置市值在100亿元-500亿元的中市值风格标的以及市值在1000亿元以上的超大市值风格标的。基金经理在进行个股选择时无明显的市值偏好,对符合选股标准的不同市值区间标的均进行了配置投资。 估值水平方面,不同季度基金全部持仓的加权PE中枢在30倍左右;不同季度组合整体估值存在一定波动,2022Q2组合持仓加权PE达52.57倍,2021Q1加权PE仅为10.90倍。 持股集中度方面,不同季度基金持仓个股数量在60只左右,除2020H2和2021H1外,其余季度单一个股的持仓占比均不超5%;多数季度前十大重仓股合计持仓占比不超过40%。以2022H1持仓为例,组合共持有64只个股,持仓占比超过1%个股数量多达44只;第一大重仓股中信证券的持仓占比为4.42%,前十大重仓合计占比32.43%。 III 汇丰晋信龙头优势产品介绍 汇晋信龙头优势(016285/016286)是吴培文总拟任职管理的新基金产品。与汇丰晋信价值先锋相似,新产品同样秉承吴培文总“基于经典价值策略,通过主动管理规则化与流程化,打造简明、易用的长期投资方案”的投资目标,精选符合科学投资理论、历经实战检验可实现长期可持续回报的经典主动投资策略来进行选股投资。 具体而言,汇丰晋信龙头优势选择了投资大师巴菲特所采用的“优质企业”投资策略,该策略旨在通过长期投资好行业、好公司及优秀管理层,实现长期复利回报。基金经理认为,相较于市场平均,优质企业拥有较高的经营质量和较高的可持续经营能力,其在品牌认知力及市场认知度、技术研发实力、规模优势、市场份额等方面具有领先优势,从而在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具备护城河优势的行业龙头公司。通过对现金流、毛利率、ROE、营业收入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等财务指标的细致分析,同时结合对行业竞争优势、品牌影响力、技术实力、管理层能力等指标的定性判断,基金经理挖掘具备“龙头优势”的公司进行投资,以分享企业长期稳健发展所创造的价值及投资回报。 值得注意的是,基金经理在进行选股投资时,不忘关注公司估值水平的合理性。基本面表现出色、具备护城河优势的“龙头优势”公司在长期内能够提供可观的投资回报,但在中短期内,若因交易拥挤等原因导致估值水平明显偏离合理区间,同样会面对较大的净值回调风险,影响投资者的持有体验。实际投资时,基金经理密切跟踪所选龙头企业基本面与估值的匹配度,择机卖出估值明显偏高的标的以兑现收益;与此同时,对组合的行业及个股集中度进行把控,以分散风险来源,提升投资者持有体验。 Ⅳ 基金公司介绍 1、汇丰晋信基金:积极借鉴外方股东先进经验,产品创新理念市场领先 汇丰晋信基金成立于2005年11月,公司总部设立于上海,注册资本2亿元。公司为中外合资基金公司,股东包括山西信托股份有限公司和汇丰环球投资管理(英国),持股比例分别为51%和49%。 公司背靠外方股东汇丰投资管理在投资管理及产品设计方面的先进经验,布局了一系列领先市场的创新产品。 2006年,公司旗下首只公募基金产品汇丰晋信2016生命周期基金,借鉴了海外FOF产品设计所常用的生命周期概念,开创行业先河; 2010年,公司发行市场首只低碳经济概念基金汇丰晋信低碳先锋; 2012年,公司发行市场首只按照总市值、营业收入、净利润进行选股的宽基指数基金汇丰晋信恒生A股行业龙头; 2016年,公司发行市场首只专注于降低组合波动率的低波策略基金汇丰晋信大盘波动精选,2020年发行相同策略思路基金汇丰晋信中小盘低波动策略; 2018年,公司发行采用PB-ROE策略的主动权益基金汇丰晋信价值先锋; 2009年-2021年,公司发行了一系列市值或行业特征鲜明的主动权益基金,代表产品包括汇丰晋信大盘、汇丰晋信中小盘、汇丰晋信消费红利、汇丰晋信科技先锋、汇丰晋信智造先锋等。 2015年,汇丰晋信基金通过对海外市场产品设计经验的总结,同时结合公司投研发展理念,创新性的提出了“可解释、可复制、可预期”产品设计及主动管理理念,力争为市场投资者提供易于理解、策略风格稳定、符合投资需求的基金产品。 经过多年的发展,汇丰晋信基金已形成较为完备的公募产品线布局。截至2022年6月末,汇丰晋信基金共运作管理了30只产品,覆盖了股票型、混合型、债券型和货币市场型4大类型,合计管理规模达556.26亿元。 2、主动权益产品业绩表现突出,屡获行业权威大奖 汇丰晋信基金在主动权益投资方面具备极强的投研实力,公司明星基金经理及基金产品辈出,旗下多只产品荣获金牛奖等行业权威大奖。公司第一代明星基金经理丘栋荣所管理的汇丰晋信大盘,任职期内(2014年9月-2018年4月)累计收益率高达193.86%(年化收益34.69%),在同期可比全部普通股票型基金中排名第一;产品2014年到2020年连续7年获得行业大奖,其中2016年-2019年连续四年荣获中国证券报“三年期/五年期/七年期开放式股票型持续优胜金牛基金”。 公司现任总经理助理、投资总监陆彬管理的两只明星产品汇丰晋信智造先锋和汇丰晋信低碳先锋,任职以来(2019年5月/2019年8月至今)累计收益率分别高达259.07%(年化收益47.00%)和290.14%(年化收益55.84%),在同期可比全部普通股票型基金中分列第九和第一;前者荣获2020年证券时报“三年持续回报股票型明星基金奖”。除此之外,陆彬管理的另一只基金汇丰晋信动态策略荣获2021年证券时报“十年持续回报灵活配置混合型明星基金奖”。 本文节选自招商证券报告《践行规则化流程化投资方法 创造长期可持续复利收益——吴培文(汇丰晋信基金)投资风格分析》(2022/9/13) 风险提示 本报告仅作为投资参考,基金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亦不构成投资收益的保证或投资建议。 分析师承诺 负责本研究报告的每一位证券分析师,在此申明,本报告清晰、准确地反映了分析师本人的研究观点。本人薪酬的任何部分过去不曾与、现在不与,未来也将不会与本报告中的具体推荐或观点直接或间接相关。 本报告分析师 刘洋 SAC职业证书编号:S1090519010003 特别提示 本公众号不是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招商证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公众号只是转发招商证券已发布研究报告的部分观点,订阅者若使用本公众号所载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报告的了解或缺乏相关的解读而对资料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 本公众号所载信息、意见不构成所述证券或金融工具买卖的出价或征价,评级、目标价、估值、盈利预测等分析判断亦不构成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投资建议。该等信息、意见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具有针对性、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意见,订阅者应当对本公众号中的信息和意见进行评估,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招商证券对本公众号所载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对依据或者使用本公众号所载资料所造成的任何后果,招商证券均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本公众号所载内容仅供招商证券股份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参考,其他的任何读者在订阅本公众号前,请自行评估接收相关内容的适当性,招商证券不会因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或者收到、阅读本公众号所载资料而视相关人员为专业投资者客户。 一般声明 本公众号仅是转发招商证券已发布报告的部分观点,所载盈利预测、目标价格、评级、估值等观点的给予是基于一系列的假设和前提条件,订阅者只有在了解相关报告中的全部信息基础上,才可能对相关观点形成比较全面的认识。如欲了解完整观点,应参见招商证券网站(http://www.cmschina.com/yf.html)所载完整报告。 本公众号所载资料较之招商证券正式发布的报告存在延时转发的情况,并有可能因报告发布日之后的情势或其他因素的变更而不再准确或失效。本资料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仅为报告出具日的观点和判断。该等意见、评估及预测无需通知即可随时更改。 本公众号所载资料涉及的证券或金融工具的价格走势可能受各种因素影响,过往的表现不应作为日后表现的预示和担保。在不同时期,招商证券可能会发出与本资料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不一致的研究报告。招商证券的销售人员、交易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士可能会依据不同的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头或书面发表与本资料意见不一致的市场评论或交易观点。 本公众号及其推送内容的版权归招商证券所有,招商证券对本公众号及其推送内容保留一切法律权利。未经招商证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否则由此造成的一切不良后果及法律责任由私自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者承担。
吴培文先生,6.96年的公募管理经验,目前管理2只公募基金产品,最新管理规模10.35亿元。代表产品汇丰晋信价值先锋任职以来年化收益接近20%,收益及回撤表现均跑赢沪深300及偏股基金指数。基金经理基于经典价值策略,致力于通过主动管理的规则化与流程化,打造简明、易用的长期投资方案,为投资者提供长期、高胜率、可持续的复利收益回报。 吴培文先生,清华大学工学硕士。历任宝钢股份、东海证券、平安证券研究员;2011年8月加入汇丰晋信基金,历任研究员、高级研究员,2015年9月起担任基金经理。具有6.96年的公募基金管理经验,目前管理汇丰晋信价值先锋、汇丰晋信珠三角区域2只公募基金产品,最新管理规模10.35亿元。 投资目标:基于经典价值策略,通过主动管理的规则化与流程化,打造简明、易用的长期投资方案。基金经理认为,基金产品的投资方案应建立在科学的投资理论之上,同时具有清晰和稳定的管理规则,便利产品运作管理过程持续稳定,也便于客户了解和选择产品;基金经理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应独立思考和判断,不受市场流行观点的影响;抵御短期市场诱惑,做长期正确的事情。 实际投资时,基金经理对海外经典投资策略进行遍历,筛选出符合个人投资理念的策略,归纳总结出具有可借鉴性和可操作性的投资规则;在此基础上,结合A股市场特征以及产品投资运作要求,在不改变策略原理的前提下,对投资策略进行本土化优化和改进。实际投资时,基金经理将多种底层逻辑相似、侧重点不同的投资策略进行混合,确保组合持仓在不同风格阶段均能够有所表现,以实现多元组合收益来源、提升组合业绩稳定性的投资目标。 代表产品汇丰晋信价值先锋基于“估值-盈利”模型,将低估值成长、高分红成长、早中期周期股3种低估值子策略进行组合搭配,优选低估值高盈利股票作为投资标的。任职以来累计收益82.05%(年化收益19.79%),大幅跑赢沪深300指数和偏股基金指数;最大回撤-26.37%,明显优于市场指数和同类平均。 行业配置:基金经理所采用的低估值策略选股范围广泛,组合持仓对不同行业板块标的进行了全面覆盖,不同季度所配置行业数量在20个左右。组合行业配置结构均衡,无明显行业偏好;单一板块持仓占比不超过30%,相较中证800指数的偏离比例不超过10%,以分散组合风险。 个股选择:组合持仓中,低估值成长股权重占比较高,辅以高分红成长股以及早中期周期股;重仓标的多为机构相对较少配置的小众标的,估值水平较相同行业热门标的明显偏低;持股集中度较低,单一个股持仓占比大多不超5%。 风险提示:本报告仅作为投资参考,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亦不构成投资收益的保证或投资建议。 I 基金经理介绍 1、基金经理基础信息 吴培文先生,清华大学工学硕士。历任宝钢股份研究员、东海证券研究员、平安证券高级研究员;2011年8月加入汇丰晋信基金,历任研究员、高级研究员,2015年9月起担任基金经理。吴培文先生具有6.96年的公募基金管理经验,目前管理汇丰晋信价值先锋、汇丰晋信珠三角区域2只公募基金产品,最新管理规模10.35亿元。 2、投资方法论:借鉴经典投资策略经验,通过规则化、流程化主动管理,创造长期可持续的复利收益回报 吴培文先生秉承为投资者创造长期、高胜率、可持续的复利收益回报的投资愿景,基于经典价值策略,通过主动管理规则化与流程化,打造简明、易用的长期投资方案,力争为市场投资者提供“看的懂、拿得住、能盈利”的基金产品。 吴培文先生的投资理念和实践可概括总结为以下三点: (1)所有产品的投资方案都应建立在科学的投资理论之上; (2)所有产品都应具有清晰和稳定的管理规则,便利产品的运作管理过程持续稳定,也便于客户了解和选择产品; (3)独立进行投资思考和价值判断,不受市场流行观点的影响;抵御短期市场诱惑,做长期正确的事情。 具体而言,基金经理认为,实现长期可持续的投资回报依赖于科学的投资方法。相较于国内市场,欧美等海外市场发展时间较长,诞生了巴菲特、彼得林奇等众多投资大师,其所采用的投资策略方法均蕴含丰富的投资学原理,历经市场的反复检验,创造了不菲的长期收益回报。基金经理对海外经典投资策略进行遍历,筛选出符合个人投资理念的策略,归纳总结出具有可借鉴性和可操作性的投资规则。 以基金经理的代表产品汇丰晋信价值先锋为例,产品在“PB-ROE”策略上,借鉴引用美国投资大师约翰聂夫所采用的低估值策略方法。基金经理将低估值策略方法总结为以下五条投资规则: (1)主要投资低估值成长股,兼顾高分红成长股和处于早中期的周期股,谨慎投资高知名度、高估值股票; (2)股票估值经PB-ROE框架测算,具备投资价值; (3)股票的低估值最好在分红和现金流上有所体现; (4)成长性行业优先,成长稳健公司优先; (5)公司当前经营状况向好。 在此基础上,结合A股市场特征以及产品投资运作要求,基金经理在不改变策略原理的前提下,对投资策略进行本土化优化和改进。以巴菲特所采用的优质企业策略为例,基金经理在借鉴“挖掘具有护城河优势、稳定高ROE优质企业”投资规则的基础上,增加了以下三条投资纪律: (1)动态审视调整优质企业标的:过去十余年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结构不断转型升级,不同阶段涌现出的优质企业各不相同。在进行投资时,把握时代变化特征,对优质企业股票池进行动态更新调整,选择当下最具竞争力的优质企业作为投资标的,提升组合投资回报。 (2)严格估值约束:对筛选出的优质企业的估值水平进行严格把关,减少投资估值存在明显溢价的公司,规避估值回调所带来的净值调整风险。 (3)对行业和个股实行风控约束:从分散化投资要求出发,在体现行业配置观点的前提下,对投资组合的行业及个股集中度进行控制,规避持仓过于集中所面临的净值高波动风险,以改善产品的风险特征。 值得注意的是,A股市场投资风格频繁切换,不同投资策略均面临阶段性失效的风险,押注单一策略可能会导致产品短期业绩表现不佳,影响投资者的持有体验。为应对这一问题,基金经理设计了“多策略混合”的投资方案,管理产品时同时应用多种底层逻辑相似、侧重点各有不同的投资策略,确保组合持仓在不同风格阶段均能够有所表现,以实现多元组合收益来源、提升组合业绩稳定性的投资目标。实际投资时,基金经理实时监控不同投资策略所筛选出的投资标的估值水平,依此作为参考,确定各子策略在组合中的权重比例;当某一子策略的估值水平触及警戒高位时,市场风格切换、策略有效性下降的概率明显升高,基金经理调降其在组合中的权重占比,尽力降低策略失效给组合收益带来的拖累影响。 总结来说,根据对吴培文总的调研,我们将其投资方法论总结为“挖掘可创造长期持续回报的经典投资策略,打造规则化、流程化的主动投资管理方法”。基金经理秉承汇丰晋信基金特有的“可解释、可重复、可预期”的主动管理理念,践行主动管理的规则化与流程化,确保产品投资策略在长投资周期中稳定运转,不跟随市场风格变化频繁漂移;打造简明、易用的长期投资方案,便利投资者根据自身投资需求及偏好选择基金产品,收获长期可持续的复利收益回报。 II 投资风格分析与验证 下文以吴培文总管理代表产品汇丰晋信价值先锋(004350)为例,对其投资风格及投资能力进行分析。 1、投资策略:立足估值-盈利模型,挖掘价值被低估的优质企业 汇丰晋信价值先锋基于“估值-盈利(profitability-valuation)”选股模型,优选低估值高盈利股票作为投资标的,力求实现长期可持续的复利收益回报。 区别于市场上的其他价值策略基金,特别是深度价值策略基金,汇丰晋信价值先锋在进行个股估值判断时,并不拘泥于绝对的低估值,而是关注于个股的估值下探空间。基金经理认为,不同个股所处行业及商业模式各不相同,其适用的估值方法及合理估值区间各有不同,不存在普遍适用的估值判断标准;个股估值水平高低难以用确定数值来进行衡量,基金经理更多关注估值继续向下的风险,若个股估值未来继续下探的空间有限,具备有足够的安全边际,其在未来实现正收益的概率较大。 另一方面,基金经理对于所投资个股的成长性同样具备一定要求。基金经理认为,公司业绩增长是驱动其股价上涨的根本动力;相较于追求估值修复收益的纯粹低估值策略,采用低估值成长策略挖掘价值被低估的优质企业,能够同时赚取公司业绩成长及估值修复的双重收益,从而实现更优的投资回报。 总结来说,基于“估值-盈利”策略所挖掘出的低估值成长股兼具安全边际和业绩增长,相对较低的估值在保护个股股价及估值不继续下探的同时,减少了消化估值对公司业绩增长的损耗,公司的业绩增长可以更多的兑现为股价上涨,从而实现更高的投资回报。 此外,基金经理为实现组合收益及风险来源的多元化和分散化,提升投资业绩稳定性,采用“多策略混合”投资方案,同时应用多种底层逻辑相似、侧重点各有不同的投资策略,确保组合持仓在不同风格阶段均能够有所表现。 具体到汇丰晋信价值先锋,基金经理基于“估值-盈利”的选股框架,精选低估值成长、高分红成长、早中期周期股3个子策略进行组合搭配。3个策略同属低估值策略,对于个股估值均有一定要求,但其侧重点有所差异,其中低估值成长策略作为产品的核心策略,更多关注个股的业绩成长性,高分红成长和早中期周期股两个辅助策略则分别关注个股的分红能力以及周期属性。 2、业绩表现:长期业绩排名市场前列,回撤表现远胜同类平均 业绩表现方面,自2019年5月任职以来,汇丰晋信价值先锋的累计收益为82.05%,年化收益19.79%;同期沪深300指数和偏股基金指数的收益分别为12.20%和56.59%,基金相对指数的超额收益分别为69.85%和25.46%。分阶段来看,最近1年市场表现不佳,沪深300和偏股基金指数分别下跌17.63%和16.42%,同期基金净值跌幅仅为8.79%,展现出了出色的熊市抗跌能力;基金业绩在同类可比基金中排名前25%,相较市场指数及同类平均的超额收益显著。拉长时间来看,最近3年基金收益率为59.90%,同样跑赢沪深300指数和偏股基金指数,在同类可比基金中的业绩排名前50%。 风险表现方面,基金经理任职以来,汇丰晋信价值先锋最大回撤为-26.37%,同期沪深300指数和偏股基金指数的最大回撤均超过-30%,基金采用的低估值策略在回撤控制方面的效果十分显著。另一方面,基金的波动率表现同样优于对标指数,任职以来年化波动率为17.52%,胜过沪深300指数和偏股基金指数。 得益于收益和风险两方面的出色表现,自基金经理任职以来,基金年化Sharpe比率为1.0465;不同统计区间基金的风险调整收益均优于沪深300和偏股基金指数,为投资者提供了良好的持有体验。 2019年-2021年,汇丰晋信价值先锋连续3年跑赢沪深300指数和业绩比较基准(中证800指数收益率×90%+同业存款利率×10%),超额收益稳定高于10%;2022年初至今,市场波动较大,在经历了年初的持续大跌之后出现反弹,市场行情频繁变化给基金经理的投资操作带来较大难度,基金小幅跑输基准。 对比同类主动权益基金,汇丰晋信价值先锋在不同行情环境下的超额收益表现不一。2020年的股市牛市行情中,成长风格及赛道主题产品业绩表现极突出,价格风格产品则表现平平,基金跑输偏股基金指数;但在2021年的震荡市场行情中,市场风格切换导致大盘成长风格基金表现糟糕,基金大幅跑赢偏股基金指数,超额收益超过了30%。 另一方面,汇丰晋信价值先锋在多数年份展现了出色的回撤控制能力,2019年-2021年连续3年最大回撤不超过-15%;特别是2021年的震荡市场环境,基金表现尤为突出,全年回撤仅为-7.12%,同期沪深300及偏股基金指数的最大回撤均接近-20%。2022年市场在经历急跌之后震荡反复,基金最大回撤有所放大,表现与偏股基金指数基本持平。 总结来说,基金采用低估值投资策略,追求长期稳健收益,相较于成长风格或赛道主题产品,业绩弹性相对偏弱,当与市场资金投资偏好或主流风格不相匹配时,基金可能会阶段性跑输同类平均;但从中长时间维度来看,基金业绩表现优于市场指数及同类平均,叠加在回撤控制方面的出色表现,为投资者提供了可观的长期回报以及更优的持有体验。 3、大类资产配置:股票仓位长期高位,择机调整控制风险 汇丰晋信价值先锋为普通股票型基金,根据基金合约的规定,基金投资于股票的比例为基金资产的80-95%,实际投资时,基金经理淡化仓位择时,多数季度基金的股票仓位稳定在90%以上的高位水平;但在个别市场过热阶段,基金经理基于其对市场整体以及投资策略估值水平的判断,酌情调整股票仓位以控制风险。2021年,A股市场赛道股投资大热,市场整体估值处于高位,部分热门行业板块的估值达到历史极值水平,基金经理择机调降组合仓位,2021Q4基金股票仓位降至81%,接近合约规定下限。 4、行业配置:选股范围广泛,不同行业板块全覆盖,配置结构均衡无明显行业偏好 我们以基金半年报/年报所披露的全部持仓数据为基础,对汇丰晋信价值先锋的行业配置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2019H1-2021H2,汇丰晋信价值先锋在多数季度对金融地产、消费、TMT、周期、中游制造、医药生物、军工7大行业板块进行了全面的覆盖和配置;不同行业板块配置比例较为均衡,无明显配置偏好。具体而言,单一板块仓位占比一般不超过30%,单一行业仓位占比一般不超过20%,这一结果一方面体现了基金经理所述的“低估值个股不局限于特定行业板块,不同行业均可挖掘出低估值成长股”的投资观点,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基金经理对于组合持仓分散度的控制要求。 具体到单一行业,不同季度基金重仓行业均有所差别,除非银金融、银行等传统价值风格行业外,食品饮料、医药、电子等成长风格行业也均长期为基金所重仓配置。2022H1,基金重仓配置计算机、非银金融、食品饮料、医药、通信等行业,以上行业持仓占比均超过10%。相较中证800指数,基金对计算机、非银金融、通信等机构关注度偏低的行业均进行了明显超配;与之相对,基金大幅低配电力设备及新能源、有色金属、基础化工等新能源的相关热门行业。这一结果从侧面反映了基金经理不追逐市场热点,坚持独立思考和决策的投资理念,也体现了“估值-盈利”策略与市场主流景气度投资策略在投资结果方面的差别。值得注意的是,基金经理在构建组合时有意控制相对市场指数的行业偏离,单一行业超配或低配比例一般不超过10%。 行业分布方面,基金经理从分散组合收益及风险来源的考虑出发,对组合的行业集中度进行控制,在投资时从不同行业中挖掘符合标准的低估值标的,尽力规避对于单一行业的集中配置。具体而言,不同季度时点组合持仓覆盖的行业数量在20个左右,其中持仓占比超过5%的行业数量不少于6个;单一重仓行业持仓占比一般不超过20%,前五大重仓行业合计持仓占比在60%左右。 5、个股选择:多策略并用丰富收益来源,持仓市值分布均衡,整体估值合理 前文提及,基金经理基于“估值-盈利”的选股框架,精选低估值成长、高分红成长、早中期周期股3个子策略进行组合搭配。我们以2022Q2前十大重仓为例,分别选择不同策略项下代表标的,对基金经理的投资思路进行介绍。 (1)低估值成长策略 低估值成长策略是基金的核心策略,其在组合中的权重比例最高,2022Q2前十大重仓中,伊利股份、康德莱、晨光生物、中际旭创均属于该策略的代表标的。以伊利股份为例,公司为乳制品行业龙头,2021年之前备受机构投资者青睐,股价表现亮眼;2021年之后,受市场投资风格切换影响,公司股价及估值均出现较大幅度调整。截止2022年7月末,公司股价及PE-TTM估值较2021年1月历史高点,回调幅度分别为-30.68%和-43.11%,公司最新PE-TTM估值24.41倍,处于2017年初以来的22%分位数,具备有较高的安全边际。 另一方面,公司行业龙头地位稳固,竞争优势明显,业绩持续稳步增长。2019年-2021年,公司的营业收入增速分别为13.41%、7.38%、14.15%,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7.67%、2.08%和22.98%,依旧具备一定的成长性。 基金持有的另一只低估值成长股康德莱,2021Q4进入组合前十大重仓并持有至今。2021年末,公司PE-TTM估值为36.40倍,处于2017年初以来的中位数附近;2019年-2021年,公司的营业收入增速分别为25.30%、45.60%、17.07%,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5.64%、19.20%和43.71%,相较伊利股份更具成长性。截至2022年6月末,公司进入组合重仓后的股价涨幅为-8.26%,同期沪深300指数和申万医药行业指数的涨幅分别为-23.05%和-25.83%,公司超额收益十分显著。 (2)高分红成长策略 相较于低估值成长策略,高分红成长策略对于所选标的的业绩成长性要求稍低,更多关注公司的分红能力,基金过往持仓中,中国核电、中国联通、中国移动等标的均属于该策略的代表标的。以上公司所处行业壁垒极高、业务经营稳健、具备稳定的经营现金流及分红能力,且估值具备极高的安全边际。 以中国核电为例,公司2021Q2进入组合持仓时,PE-TTM及PB-LF估值分别为13.09倍和1.43倍,极具估值吸引力;2019年-2021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2.62%、26.02%和34.07%,股息率分别为1.98%、2.11%和2.44%,兼具成长性和分红能力。2021Q2进入组合持仓以来,公司股价快速拉升,2022年三季度股价涨幅高达46.37%,区间最高涨幅高达56.06%,为组合贡献了不菲的投资收益。 (3)早中期周期股策略 早中期周期股策略是指通过左侧布局处于经营周期底部公司,赚取行业景气上行、公司业绩及股价上涨收益的投资策略。处于经营周期底部公司,其投资价值被市场所忽视或低估,估值向下空间较小,具有较高安全边际;伴随经营周期触底回升,公司业绩快速增长,业绩及估值双升,股价弹性极高。 值得注意的是,基金经理所定义的周期股不限于煤炭、钢铁等具备传统意义的周期行业,同时还包括券商、游戏、旅游等商业模式具有周期属性的行业。2022Q2前十大重仓中,中信证券、中青旅、三七互娱均属于该策略的代表标的。以中信证券为例,2022Q1进入组合前十大重仓时的PE-TTM及PB-LF估值分别为13.41倍和1.37倍,2022年二季度股价涨幅为3.64%,区间最高涨幅达20.27%,同期沪深300指数和申万非银金融行业指数涨幅分别为-11.51%和-13.19%,公司超额收益十分显著,为组合贡献了不菲的绝对收益。 考虑到基金经理对于组合估值的严格把控,当组合持仓价格上涨推升估值水平上升时,基金经理会根据其对于公司估值合理性的判断,择机卖出以兑现收益。基金重仓股持股时间大多不超过3个季度,持仓个股进入组合重仓后不久便开启上涨行情,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基金经理出色的选股能力。 前文提及,基金经理在进行选股投资时,独立进行投资思考和价值判断,不受市场流行观点的影响,不盲目跟随市场热点;另一方面,基金经理秉承“估值-盈利”选股策略,关注个股的估值合理性与安全边际,这一选股思路与近年来市场主流的景气度投资方法存在较大差别。体现在组合持仓上,不同季度基金重仓标的多为公募基金相对较少配置的小众标的,估值水平相较相同行业机构热门持仓标的明显偏低。 以基金2022Q2前十大重仓股为例,除中信证券、伊利股份、中国移动、三七互娱4只标的外,其余重仓个股的主动权益基金配置次数均不超过50次,相较同行业其他热门个股,基金重仓股的市场关注度明显偏低。以基金第三大重仓股康德莱为例,2022Q2全市场仅有22只主动权益基金重仓配置该标的,而药明康德、爱尔眼科、迈瑞医疗等热门医药行业个股的配置次数均超过百次,市场关注度相差悬殊。 另一方面,相较于机构抱团的热门标的,基金重仓持股的估值水平均明显偏低。以中信证券为例,2022年6月末,其PE-TTM估值为13.86倍,同行业公募第一大重仓东方财富的PE-TTM估值高达38.08倍,约为中信证券估值水平的3倍;同期全市场主动权益基金所持有的37只非银金融行业个股的市值加权PE-TTM估值为27.91倍,同样明显高于中信证券。 更进一步,我们对基金半年报/年报所披露的全部持仓数据进行统计汇总,以了解组合在市值、估值、持股集中度等方面的特征。 市值风格方面,多数季度基金对不同市值区间标的均有所配置,相对偏好配置市值在100亿元-500亿元的中市值风格标的以及市值在1000亿元以上的超大市值风格标的。基金经理在进行个股选择时无明显的市值偏好,对符合选股标准的不同市值区间标的均进行了配置投资。 估值水平方面,不同季度基金全部持仓的加权PE中枢在30倍左右;不同季度组合整体估值存在一定波动,2022Q2组合持仓加权PE达52.57倍,2021Q1加权PE仅为10.90倍。 持股集中度方面,不同季度基金持仓个股数量在60只左右,除2020H2和2021H1外,其余季度单一个股的持仓占比均不超5%;多数季度前十大重仓股合计持仓占比不超过40%。以2022H1持仓为例,组合共持有64只个股,持仓占比超过1%个股数量多达44只;第一大重仓股中信证券的持仓占比为4.42%,前十大重仓合计占比32.43%。 III 汇丰晋信龙头优势产品介绍 汇晋信龙头优势(016285/016286)是吴培文总拟任职管理的新基金产品。与汇丰晋信价值先锋相似,新产品同样秉承吴培文总“基于经典价值策略,通过主动管理规则化与流程化,打造简明、易用的长期投资方案”的投资目标,精选符合科学投资理论、历经实战检验可实现长期可持续回报的经典主动投资策略来进行选股投资。 具体而言,汇丰晋信龙头优势选择了投资大师巴菲特所采用的“优质企业”投资策略,该策略旨在通过长期投资好行业、好公司及优秀管理层,实现长期复利回报。基金经理认为,相较于市场平均,优质企业拥有较高的经营质量和较高的可持续经营能力,其在品牌认知力及市场认知度、技术研发实力、规模优势、市场份额等方面具有领先优势,从而在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具备护城河优势的行业龙头公司。通过对现金流、毛利率、ROE、营业收入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等财务指标的细致分析,同时结合对行业竞争优势、品牌影响力、技术实力、管理层能力等指标的定性判断,基金经理挖掘具备“龙头优势”的公司进行投资,以分享企业长期稳健发展所创造的价值及投资回报。 值得注意的是,基金经理在进行选股投资时,不忘关注公司估值水平的合理性。基本面表现出色、具备护城河优势的“龙头优势”公司在长期内能够提供可观的投资回报,但在中短期内,若因交易拥挤等原因导致估值水平明显偏离合理区间,同样会面对较大的净值回调风险,影响投资者的持有体验。实际投资时,基金经理密切跟踪所选龙头企业基本面与估值的匹配度,择机卖出估值明显偏高的标的以兑现收益;与此同时,对组合的行业及个股集中度进行把控,以分散风险来源,提升投资者持有体验。 Ⅳ 基金公司介绍 1、汇丰晋信基金:积极借鉴外方股东先进经验,产品创新理念市场领先 汇丰晋信基金成立于2005年11月,公司总部设立于上海,注册资本2亿元。公司为中外合资基金公司,股东包括山西信托股份有限公司和汇丰环球投资管理(英国),持股比例分别为51%和49%。 公司背靠外方股东汇丰投资管理在投资管理及产品设计方面的先进经验,布局了一系列领先市场的创新产品。 2006年,公司旗下首只公募基金产品汇丰晋信2016生命周期基金,借鉴了海外FOF产品设计所常用的生命周期概念,开创行业先河; 2010年,公司发行市场首只低碳经济概念基金汇丰晋信低碳先锋; 2012年,公司发行市场首只按照总市值、营业收入、净利润进行选股的宽基指数基金汇丰晋信恒生A股行业龙头; 2016年,公司发行市场首只专注于降低组合波动率的低波策略基金汇丰晋信大盘波动精选,2020年发行相同策略思路基金汇丰晋信中小盘低波动策略; 2018年,公司发行采用PB-ROE策略的主动权益基金汇丰晋信价值先锋; 2009年-2021年,公司发行了一系列市值或行业特征鲜明的主动权益基金,代表产品包括汇丰晋信大盘、汇丰晋信中小盘、汇丰晋信消费红利、汇丰晋信科技先锋、汇丰晋信智造先锋等。 2015年,汇丰晋信基金通过对海外市场产品设计经验的总结,同时结合公司投研发展理念,创新性的提出了“可解释、可复制、可预期”产品设计及主动管理理念,力争为市场投资者提供易于理解、策略风格稳定、符合投资需求的基金产品。 经过多年的发展,汇丰晋信基金已形成较为完备的公募产品线布局。截至2022年6月末,汇丰晋信基金共运作管理了30只产品,覆盖了股票型、混合型、债券型和货币市场型4大类型,合计管理规模达556.26亿元。 2、主动权益产品业绩表现突出,屡获行业权威大奖 汇丰晋信基金在主动权益投资方面具备极强的投研实力,公司明星基金经理及基金产品辈出,旗下多只产品荣获金牛奖等行业权威大奖。公司第一代明星基金经理丘栋荣所管理的汇丰晋信大盘,任职期内(2014年9月-2018年4月)累计收益率高达193.86%(年化收益34.69%),在同期可比全部普通股票型基金中排名第一;产品2014年到2020年连续7年获得行业大奖,其中2016年-2019年连续四年荣获中国证券报“三年期/五年期/七年期开放式股票型持续优胜金牛基金”。 公司现任总经理助理、投资总监陆彬管理的两只明星产品汇丰晋信智造先锋和汇丰晋信低碳先锋,任职以来(2019年5月/2019年8月至今)累计收益率分别高达259.07%(年化收益47.00%)和290.14%(年化收益55.84%),在同期可比全部普通股票型基金中分列第九和第一;前者荣获2020年证券时报“三年持续回报股票型明星基金奖”。除此之外,陆彬管理的另一只基金汇丰晋信动态策略荣获2021年证券时报“十年持续回报灵活配置混合型明星基金奖”。 本文节选自招商证券报告《践行规则化流程化投资方法 创造长期可持续复利收益——吴培文(汇丰晋信基金)投资风格分析》(2022/9/13) 风险提示 本报告仅作为投资参考,基金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亦不构成投资收益的保证或投资建议。 分析师承诺 负责本研究报告的每一位证券分析师,在此申明,本报告清晰、准确地反映了分析师本人的研究观点。本人薪酬的任何部分过去不曾与、现在不与,未来也将不会与本报告中的具体推荐或观点直接或间接相关。 本报告分析师 刘洋 SAC职业证书编号:S1090519010003 特别提示 本公众号不是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招商证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公众号只是转发招商证券已发布研究报告的部分观点,订阅者若使用本公众号所载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报告的了解或缺乏相关的解读而对资料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 本公众号所载信息、意见不构成所述证券或金融工具买卖的出价或征价,评级、目标价、估值、盈利预测等分析判断亦不构成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投资建议。该等信息、意见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具有针对性、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意见,订阅者应当对本公众号中的信息和意见进行评估,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招商证券对本公众号所载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对依据或者使用本公众号所载资料所造成的任何后果,招商证券均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本公众号所载内容仅供招商证券股份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参考,其他的任何读者在订阅本公众号前,请自行评估接收相关内容的适当性,招商证券不会因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或者收到、阅读本公众号所载资料而视相关人员为专业投资者客户。 一般声明 本公众号仅是转发招商证券已发布报告的部分观点,所载盈利预测、目标价格、评级、估值等观点的给予是基于一系列的假设和前提条件,订阅者只有在了解相关报告中的全部信息基础上,才可能对相关观点形成比较全面的认识。如欲了解完整观点,应参见招商证券网站(http://www.cmschina.com/yf.html)所载完整报告。 本公众号所载资料较之招商证券正式发布的报告存在延时转发的情况,并有可能因报告发布日之后的情势或其他因素的变更而不再准确或失效。本资料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仅为报告出具日的观点和判断。该等意见、评估及预测无需通知即可随时更改。 本公众号所载资料涉及的证券或金融工具的价格走势可能受各种因素影响,过往的表现不应作为日后表现的预示和担保。在不同时期,招商证券可能会发出与本资料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不一致的研究报告。招商证券的销售人员、交易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士可能会依据不同的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头或书面发表与本资料意见不一致的市场评论或交易观点。 本公众号及其推送内容的版权归招商证券所有,招商证券对本公众号及其推送内容保留一切法律权利。未经招商证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否则由此造成的一切不良后果及法律责任由私自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者承担。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