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估值或告一段落,正股中报业绩分化——可转债月报20220913
(以下内容从华创证券《压估值或告一段落,正股中报业绩分化——可转债月报20220913》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是新朋友吗?记得关注我们公众号哦 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及配套指引,本资料仅面向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不是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资料中的信息。 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首席分析师:周冠南,SAC:S0360517090002 高级分析师:华强强,SAC:S0360519090003 摘要 正股中报整体表现不佳,结构性亮点仍存 整体来看,中报业绩与一季报相比增速下滑。截至2022年8月31日中报披露完毕,442支转债正股样本中,有241支转债正股2022年中报业绩同比下降,占比54.52%;2022年一季报205支转债正股业绩同比下降,占比为49.39%;2021年报中,26.37%的正股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今年上半年包括南方航空、牧原股份、正邦科技、新希望和温氏股份在内的55支转债正股的归母净利润发生亏损。 银行和美容护理没有归母增速为负的公司,此外煤炭、有色金属和通信行业正股H1归母净利增速为负的支数占比较低,整体表现较好。传媒、钢铁、交通运输、石油石化和农林牧渔行业正股H1归母净利增速为负的支数占比较高。 上游煤炭、有色金属和石油石化受益于涨价,板块盈利能力较强,对中下游利润存在负向冲击。中游板块表现分化,电力设备和通信行业业绩较优,但和地产相关度较高的钢铁、建筑材料表现不佳。下游板块受原料涨价和需求偏弱影响,利润受到挤压,但汽车、农林牧渔等行业在原料下跌、复工复产、政策刺激消费等因素影响下盈利边际改善,有望迎来底部反转。 结构性压估值或告一段落,关注转债交易性机会 8月份地缘政治、疫情和汇率等压力带动主要股指继续下行,创业板指和中证1000等跌幅较大,赛道股为代表的前期热门板块回调,如电子、电新、军工等。转债方面,8月下旬,金博转债赎回触发高平价溢价率压缩,月末流动性边际紧张,权益市场大小指盘走势分化等也导致高平价转债个券转股溢价率有所压缩。 估值方面,9月初资金情绪指数回落后,转债压估值有所缓解。当下估值仍高,估值突破高位后难以维持稳态,影响因素边际变动将导致估值较大幅度波动。 条款方面,8月份新规落地后,下修和不下修公告均较多,后市或处于常态化。主要关注提前赎回条款的变化,8月份提前赎回公告比例提升,后续仍需观察。 中报披露完毕,可关注估值和业绩均衡的通信、军工等行业转债等,以及存在困境反转预期的汽车、农业等。汽车及新能源汽车、光伏、电子等板块8月份波动加大,市场或仍处于存量博弈阶段,成长和价值行情分化收敛,正股市场存在风格切换的担忧。当前估值仍处高位,但主动压缩行为小幅缓解,可继续关注景气度较高的成长板块的光伏、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等行业转债的交易性机会;此外,政策再发力和旺季预期带来的上游周期品行业转债交易性机会。综上所述,个券及主题主要关注: 1、成长行业转债交易性机会:汽车及新能源汽车板块可关注长汽转债、银轮转债、远东转债、贝斯转债、华友转债等。光伏板块关注上22转债、通威转债、隆22转债、海优转债等。估值和业绩均衡的主要关注亨通转债、润建转债、火炬转债等。 2、周期品行业转债关注旗滨转债、靖远转债、明泰转债、海亮转债、天业转债、中金转债等。 3、中低价龙头转债的中长期配置机会,关注隆22转债、闻泰转债、中特转债、G三峡EB2等。 风险提示:正股业绩不及预期、稳增长政策不及预期、外围市场波动等。 正文 一 估值结构性压缩,转债条款变化多 (一)转债指数下跌,强势板块回调 2022年8月初,权益市场在地缘政治事件冲击下回落,随后开启反弹,下旬开始震荡下跌,中证1000指数月度下跌5.15%,创业板指下跌幅度达到3.75%,跌幅较大。中证转债指数8月份下跌2.53%,跌幅大于上证指数和上证50。8月份转债平均转股溢价率回落,但目前位置仍位于较高位置。 可转债交易实施细则和可转债自律监管指引已于8月1日正式生效,新规落地后转债市场炒作情绪退潮,成交持续回落。2022年8月1日至2022年8月5日,上交所持续对可转债交易进行重点监控,对72起拉抬打压、虚假申报等证券异常交易行为采取了书面警示、暂停投资者账户交易等监管措施。自6月17日可转债交易细则征求意见稿发布以来,妖券炒作有所退潮,成交金额从超过2000亿元下跌至当前500亿元左右。A+评级转债的平均转股溢价率从今年4月85%高点下降至53%左右。以发行规模来看,3亿以下的转债平均转股溢价率从97%高点下降至62%,转债市场进一步规范有利于机构投资者参与优质新券。 1、旧能源板块涨幅居前,汽车、电新、机械等板块跌幅较大 正股市场分板块来看,申万一级板块指数中煤炭、石油石化领涨,此外非银金融、传媒、交通运输、轻工制造、食品饮料和农林牧渔均取得正增长;汽车、电力设备、机械设备、建筑材料和钢铁大幅下跌。 映射到转债市场,个券月度涨少跌多,月度涨跌幅中位数为-3.04%。剔除新券后,北方转债和江丰转债领涨,月涨幅超过20%。涨幅前20的个券中周期类和消费类偏多。周期板块中,北方转债、蓝晓转债、花王转债、鸿达转债、海波转债、金诚转债、中矿转债、金禾转债、大秦转债和亚泰转债等月度涨幅居前。消费板块中,亚药转债、佩蒂转债、康泰转2、敖东转债和天康转债等涨幅居前。 下跌个券中,汽车、有色金属、基础化工3个行业个券占比较多。 2、价格中枢回落,高价券跌幅较大 高价券跌幅较大。截至9月2日,可转债市场收盘价5%、25%、75%、80%、90%价格分位数分别为107.08、116.19、123.5、135.32、139.28、167.73元,分位数较2022年7月末涨跌幅分别为-0.46%、-1.63%、-7.68%、-10.49%和-16.67%。相对来说,低价券跌幅较小,高价券跌幅明显。 转债市场价格中枢下降。截至9月2日,收盘价格位于110元-120元之间的个券支数占比为29.66%,较7月末增加6.54个百分点;收盘价格在130元以上的高价券占比30.11%,较7月末下降约14.22个百分点,低价券占比大幅提升。市场价格中枢下降,价格中位数为123.5,较7月末下降3.08%。 (二)估值仍处于高位,八月下旬估值结构性压缩 1、平均估值处于高位 至9月2日,市场平均转股溢价率为44.35%,较2022年7月末上升0.77个百分点。目前市场平均转股溢价率仍处于2017年以来96%分位数。 转股溢价率的变动一般可分为主动和被动。被动下跌主要是转债涨跌幅小于正股涨跌幅所致,四月在正股市场快速下跌的过程中,市场平均转股溢价率快速拉升,转债表现出防御性特征。五月份至六月份,权益市场持续反弹,平均转股溢价率回落近10个百分点。七月份至八月份权益市场再次下跌,平均转股溢价率提升约5个百分点。 2、8月下旬高平价、偏股型转债估值压缩 8月中下旬开始,偏股型转债溢价率回落,转债市场核心个券出现压估值现象,转债市场个券溢价率持续压缩。8月17日至8月26日,部分转债出现正股上涨及平价回升但溢价率压缩导致的转债价格下跌,如福能转债、福莱转债、通22转债等;部分转债出现正股和溢价率双杀情况,如恩捷转债、巨星转债、三角转债、杭氧转债等。 分平价区间看,8月份高平价转债个券平均溢价率有所回落。8月31日,平价在130元以上的转债平均转股溢价率为5.79%,较8月17日下降8.09个百分点;平价在90-100区间的转债平均转股溢价率为23.81%,较8月17日下降6.66个百分点。平价在90以下区间的转债平均转股溢价率变动不大。 (三)关注新规之后的条款变化 7月29日,上交所和深交所发布可转债交易实施细则正式稿,并自2022年8月1日起施行。同时,上交所和深交所分别发布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2号——可转换公司债券》、《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5号——可转换公司债券》。可转债的自律监管指引进一步规范可转债上市与挂牌、转股、赎回、回售等业务和信息披露行为,明确了上市公司在可转债公告方面的各项要求,充分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促进可转债市场高质量发展。此前机构投资者对下修和赎回等条款公告的各项疑惑或也将随之消除,从此条款规则清晰明确。 8月新规落地之后,下修公告和赎回公告均有变化。下修条款方面,一是不下修公告大幅增多,二是花王转债、亚药转债等启动下修。赎回条款方面,8月份选择赎回的比例大幅提升。 1、不下修公告大幅提升,多支转债启动下修 8月份共84支转债发布下修公告,超过目前触发下修的转债的1/2。8月份,友发转债、花王转债、久其转债、亚药转债和康泰转2发布董事会下修议案公告,启动下修。2022年以来共有28支转债发布董事会下修议案。 2、8月赎回案例增多,关注震荡市中的赎回 8月共计8支转债公告提前赎回,10支转债公告不提前赎回。转债交易细则和上市公司可转债自律监管指引落地生效后,提前赎回占比回升。2022年以来,多支此前公告不提前赎回的转债选择提前赎回。震荡市中,触发提前赎回条款时,转债或更倾向于珍惜机会提前赎回,后续仍需关注此类现象。 8月份金博转债、天康转债、三超转债、迪森转债、嘉澳转债、升21转债、美力转债、雷迪转债公告提前赎回。金博转债公告后溢价率由14%左右压缩至2%左右,或直接触发高平价转债溢价率压缩。 8月份伯特转债、齐翔转2、盛虹转债、拓尔转债、飞凯转债、朗新转债、台华转债、江丰转债、天康转债、泉峰转债共计10支转债公告不提前赎回。 二 正股中报整体表现不佳,结构性亮点仍存 (一)H1业绩同比增速回落,转债正股超过半数盈利同比下降 2022中报全部A股营收同比增速+8.48%,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为+3.33%,与一季度相比增速有所回落;从单季度来看,2022Q2全部A股营收同比增速+5.97%,环比+7.79%,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1.85%,环比+7.52%。 各行业情况,首先看归母净利润指标,从H1同比增速来看,共有12个行业增速为正,18个行业增速为负。其中煤炭(+96.66%)、有色金属(90.17%)、电力设备(+71.94%)、石油石化(+43.1%)和通信(+24.69%)增速居前;而社会服务(-300.19%)、农林牧渔(-188.77%)、房地产(-64.47%)、钢铁(-50.52%)和计算机(-43.37%)行业的增速较慢。从Q2单季度环比改善情况看,计算机、农林牧渔、建筑材料、非银金融、通信以及社会服务6个行业环比增速均在50%以上,利润得到较大程度修复;而商贸零售、食品饮料、纺织服装、医药生物、钢铁、银行、汽车和交运的环比增速出现下降。 毛利率方面,Q2单季度与Q1相比,共有17个行业环比提升,13个行业环比下降。其中社会服务、通信、农林牧渔、煤炭和公用事业有明显改善,毛利率环比提升超过2个百分点;而食品饮料、非银金融、商贸零售、医药生物和纺织服饰毛利率有超过2个百分点的下降,以下游消费板块居多。净利率方面,22个行业环比提升,9个行业环比下降,其中非银金融、农林牧渔、社会服务、煤炭和通信改善明显,环比均有超过4个百分点提升;而食品饮料、银行、医药生物、商贸零售、纺织服饰环比下降较多。 可以看出,中报整体业绩增速下滑,根据业绩表现和盈利能力,可以将30个行业归结为四类: 第一类为H1表现强势且Q2盈利能力持续提升,包括上游煤炭、有色金属、石油石化,以及中游电力设备、通信5个行业; 第二类为H1表现较好且Q2盈利能力进一步改善,包括中游基础化工、建筑装饰、下游家用电器3个行业。 第三类为H1表现较好但Q2盈利能力下降,包括中游国防军工,下游医药生物、食品饮料以及银行4个行业。 第三类为H1表现低迷且Q2暂无较大起色,包括中游钢铁,下游房地产、交通运输、电子、商贸零售和纺织服饰6个行业。 第四类为H1表现低迷但Q2边际改善,包括中游轻工制造、建筑材料、公用事业、环保、机械设备,下游汽车、计算机、传媒、美容护理、农林牧渔、社会服务,以及非银金融11个行业。其中,农林牧渔行业实现扭亏为盈,且毛利率、净利率均有良好提升。 转债正股中,截至2022年8月31日中报披露完毕,442支转债正股样本中,有241支转债正股2022年中报业绩同比下降,占比54.52%;2022年一季报205支转债正股业绩同比下降,占比为49.39%;2021年报中,26.37%的正股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今年上半年包括南方航空、牧原股份、正邦科技、新希望和温氏股份在内的55支转债正股的归母净利润发生亏损。 银行和美容护理没有归母增速为负的公司,此外煤炭、有色金属和通信行业正股H1归母净利增速为负的支数占比较低,整体表现较好。传媒、钢铁、交通运输、石油石化和农林牧渔行业正股H1归母净利增速为负的支数占比较高。 整体来看,中报业绩与一季报相比增速下滑。上游煤炭、有色金属和石油石化受益于涨价,板块盈利能力较强,对中下游利润存在负向冲击;中游板块表现分化,电力设备和通信行业业绩较优,但和地产相关度较高的钢铁、建筑材料表现不佳;下游板块受原料涨价和需求偏弱影响,利润受到挤压,但汽车、农林牧渔等行业在原料下跌、复工复产、政策刺激消费等因素影响下盈利边际改善,有望迎来底部反转。 (二)上游工业品涨价,景气度较高 Q2上游工业品价格仍位于高位,6月起逐步回落。1-5月南华工业品指数大幅上涨, 6月至今逐步回落。Q2在疫情影响工厂开工受限、俄乌战争等多重因素扰动下,工业品的价格涨至高位,与去年同期相比,动力煤价格最高涨幅达23.6%,原油最高涨幅达63.4%,铁矿石达24.9%,碳酸锂价格最高涨幅达436%,最高涨幅均出现在6月。6月后随着疫情缓解,供应好转而需求偏弱,铁矿石和布油的价格逐步回落。上游板块转债中,兄弟转债、美联转债、中矿转债、博汇转债和万顺转债、万顺转2业绩增速较高,达到500%以上。 (三)中游表现分化,与地产关联度较高的行业业绩不佳 中游表现分化,钢铁、建筑材料在上游原材料涨价以及下游地产疲软影响下利润下滑,而电力设备景气产业链盈利强劲。 电力设备板块H1表现亮眼,从细分领域来看,光伏设备、电池的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均有较大幅度增长。 光伏设备板块,在全球能源转型和俄乌战争催化下,光伏装机需求爆发,拉动产业链量价齐升。国内需求方面,根据Wind数据,上半年国内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累计达到30.21GW,同比实现113.05%大幅增长,Q2单季度环比增长51.96%。出口端,欧洲油气能源价格飙升,加大了对光伏等新能源的需求,CPIA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光伏产品(硅片、电池片、组件)出口总额达到259亿美元,同比增长113%。装机容量大幅增长拉动了光伏产业链各环节的需求,价格出现不同程度大幅增长,其中多晶硅价格指数同比提升约45.6%,组件价格指数同比提升10.1%,电池片价格指数同比提升44.9%,硅片价格指数同比提升23.6%,光伏行业综合价格指数同比提升30.1%。 光伏设备相关转债中,通22转债H1归母净利润同比实现312.2%大幅增长,高测转债同比+224.4%,海优转债同比+162.1%,上22转债同比+85.52%,金博转债同比+80.38%,锦浪转债同比+67.2%,隆22转债同比+29.8%,帝尔转债同比+21.4%。 电池板块,在新能源汽车和储能需求拉动下,电池板块景气上行。从量上看,2022H1,新能源汽车产量维持较好态势,Wind数据显示,1-7月新能源汽车产量累计同比达到110.7%;此外,GGII数据显示,上半年储能锂电池出货量达到44.5GWh,已接近2021年全年水平。下游新能源汽车和储能放量拉动动力电池需求大幅增长,2022H1动力电池产量累计同比达到175.6%。 从价上看,2022H1电池各环节价格均位于高位但走势有所差异。Q1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和前驱体的价格均呈现涨势,其中三元材料、磷酸铁锂、三元前驱体较年初均有20%以上涨幅;但Q2走势分化,负极材料和隔膜仍维持涨势,正极材料、前驱体和电解铜箔价格出现不同程度下滑。 电池环节涉及4个转债,恩捷转债主营产品为电池隔膜,2022H1归母净利润同比实现92.32%大幅增长;天奈转债主营产品为纳米级碳材料,2022H1归母同比提升69.5%;科利转债主营产品为锂电池结构件,2022H1归母同比提升57.5%;嘉元转债主营产品为锂电解铜箔,2022H1归母同比提升17.9%,但Q2单季度同比和环比增速均出现下滑。 钢铁和建筑材料板块在上游原材料涨价和下游地产需求偏弱下,利润受到压缩,转债正股业绩发生下滑。钢铁板块中,除甬金转债外,其余5只转债包括中特转债、大中转债、友发转债、本钢转债和凌钢转债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均下滑;建筑材料板块中,冀东转债、垒知转债、万青转债、旗滨转债和天路转债5支转债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下滑。 (一)下游需求疲软,消费板块盈利承压 H1汽车板块中,29支转债中,15支利润增速出现下滑。受疫情影响,汽车销量在Q2整体下滑,销量为554.52万辆,同比下降13.3%;1-6月,汽车累计销量为1205.7万辆,累计同比为-6.6%。 在复工复产以及购置税减免等优惠政策刺激下,汽车消费明显改善,6-7月汽车产销持续转暖,7月产销分别完成245.46万辆和242.01万辆,同比分别上涨31.48%和29.65%。7月份新能源汽车产销延续了快速增长势头,增速维持在100%以上,渗透率进一步提升至22.06%(累计销量口径)。下半年在需求向好以及原材料价格下跌推动下,汽车板块有望维持高景气度。 生猪板块,因玉米等原材料价格高企而生猪价格下跌,行业利润大幅压缩。上半年玉米价格一度涨至2900元/吨,且因产能扩张供过于求,生猪价格下跌,2022H1生猪均价为14.13元/千克,同比下跌44.8%,2022H1猪粮比价最低跌至12.5左右。上半年生猪自繁自养的养殖利润平均为-329.2元/头,同比-135.3%。;外购猪仔的利润平均为-78.1元/头,同比+77.3%。但Q2生猪价格触底反弹且养殖利润环比改善,Q2生猪均价为14.8元/头,环比Q1+11.3%,自繁自养的养殖利润平均为-268.8元/头,环比+32.9%。;外购猪仔的利润平均为-56.1元/头,环比+85.8%。 (五)金融板块银行表现强于非银 金融板块转债中,17支银行转债正股Q1业绩均实现同比增长,8支非银转债中仅3支正股业绩同比增长。盈利增速有所分化。 2022H1归母净利同比增速较高的主要集中在优质城商行和江苏区域农商行,其中杭银转债、成银转债和苏银转债正股2022H1归母净利同比增速超过30%;张行转债、苏行转债、江银转债、苏农转债和南银转债正股2022H1归母净利同比增速超过20%。债性银行包括浦发、上银、光大、重银转债正股H1归母净利同比增速处于5%以下。 资产规模保持增长,净息差略有改善。除紫金银行外的16支银行转债正股2022H1资产规模仍保持增长。2022H1成都银行、杭州银行和苏州银行的总资产同比增速在15%以上,其中,成都银行和杭州银行总资产较上季的环比增速在5%以上。净息差角度,2022H1银行转债正股息差较2021年末有所下滑,但与一季度相比有所改善。 三 结构性压估值或告一段落,关注转债交易性机会 8月份地缘政治、疫情和汇率等压力带动主要股指继续下行,创业板指和中证1000等跌幅较大,赛道股为代表的前期热门板块回调,如电子、电新、军工等。转债方面,8月下旬,金博转债赎回触发高平价溢价率压缩,月末流动性边际紧张,权益市场大小指盘走势分化等也导致高平价转债个券转股溢价率有所压缩。 估值方面,9月初资金情绪指数回落后,转债压估值有所缓解。当下估值仍高,估值突破高位后难以维持稳态,影响因素边际变动将导致估值较大幅度波动。 条款方面,8月份新规落地后,下修和不下修公告均较多,后市或处于常态化。主要关注提前赎回条款的变化,8月份提前赎回公告比例提升,后续仍需观察。 中报披露完毕,可关注估值和业绩均衡的通信、军工等行业转债等,以及存在困境反转预期的汽车、农业等。汽车及新能源汽车、光伏、电子等板块8月份波动加大,市场或仍处于存量博弈阶段,成长和价值行情分化收敛,正股市场存在风格切换的担忧。当前估值仍处高位,但主动压缩行为小幅缓解,可继续关注景气度较高的成长板块的光伏、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等行业转债的交易性机会;此外,政策再发力和旺季预期带来的上游周期品行业转债交易性机会。综上所述,个券及主题主要关注: 1、成长行业转债交易性机会:汽车及新能源汽车板块可关注长汽转债、银轮转债、远东转债、贝斯转债、华友转债等。光伏板块关注上22转债、通威转债、隆22转债、海优转债等。估值和业绩均衡的主要关注亨通转债、润建转债、火炬转债等。 2、周期品行业转债关注旗滨转债、靖远转债、明泰转债、海亮转债、天业转债、中金转债等。 3、中低价龙头转债的中长期配置机会,关注隆22转债、闻泰转债、中特转债、G三峡EB2等。 四 一级发行环比回落,新券上市亮点颇足 (一)新券上市价格创历史新高 1、新券发行量环比回落 2022年8月份共7支转债启动发行程序,包括博汇转债、中陆转债、深科转债、欧22转债、京源转债、火星转债和永02转债,合计发行规模45.89亿元,8月份新券发行量环比下降。中签率方面,2022年8月份发行的7支转债中签率均较低,发行环节网上有效申购金额在11万亿附近。 2、上市新券价格上涨 8月份上市规模较大,16支新券上市合计规模139.39亿元,其中恒逸转2(30亿)和拓普转债(25亿)规模较大。本月是可转债新规实施的首月,新规对可转债上市首日涨跌幅做出限制,规定涨跌幅上限为+57.3%、下限位-43.3%,因此8月上市首日收盘价均值环比有所下降。由于8月份正股市场有所回落,8月份上市的转债上市时平价相对有所回落,从而带动上市首日溢价率有所提升。 8月份高澜转债、祥鑫转债、同和转债、石英转债、赛伍转债和鹏辉转债结束交易退市,合计规模32.37亿元,近期正股回调,退市规模较7月份有所回落。 (二)待发转债规模超500亿 1、22支转债拿到证监会批文 截至9月2日,共有22家上市公司拿到转债发行批文,拟发行规模295.8亿元左右。此外有19家上市公司转债发行已通过发审会,等待批文,合计规模259.1亿元。 2、8月转债新发预案融资规模环比提升 8月份共25家上市公司发布可转债预案,合计拟发行规模365.72亿元,融资规模与7月份相比提升幅度较大,达66.3%,与去年同期相比提升11.56%。 四 风险提示 正股业绩不及预期、稳增长政策不及预期、外围市场波动等。 具体内容详见华创证券研究所9月13日发布的报告《压估值或告一段落,正股中报业绩分化——可转债月报20220913》 冠南固收视野 精度/深度/热度/高度 华创固收 · 周冠南团队 法律声明 华创证券研究所定位为面向专业投资者的研究团队,本资料仅适用于经认可的专业投资者,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观点的及时交流。华创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资料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公司的客户。普通投资者若使用本资料,有可能因缺乏解读服务而对报告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 本资料来自华创证券研究所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若对报告的摘编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须注意的是,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能会根据华创证券研究所后续发布的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华创证券的其他业务部门或附属机构可能独立做出与本资料的意见或建议不一致的投资决策。本资料所指的证券或金融工具的价格、价值及收入可涨可跌,以往的表现不应作为日后表现的显示及担保。本资料仅供订阅人参考之用,不是或不应被视为出售、购买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要约或要约邀请。订阅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华创证券不对使用本资料涉及的信息所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有关的其他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本资料所载的证券市场研究信息通常基于特定的假设条件,提供中长期的价值判断,或者依据“相对指数表现”给出投资建议,并不涉及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因此不能够等同于带有针对性的、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意见。普通个人投资者如需使用本资料,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及相关的后续解读服务。若因不当使用相关信息而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华创证券对此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未经华创证券事先书面授权,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发送或者复制本资料的内容。华创证券未曾对任何网络、平面媒体做出过允许转载的日常授权。除经华创证券认可的媒体约稿等情况外,其他一切转载行为均属违法。如因侵权行为给华创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华创证券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 订阅人若有任何疑问,或欲获得完整报告内容,敬请联系华创证券的机构销售部门,或者发送邮件至jiedu@hcyjs.com。 感谢您对华创固收团队的关注, 您的认可和支持是我们前进的最大动力! 可以点“在看”给我一朵小黄花嘛
是新朋友吗?记得关注我们公众号哦 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及配套指引,本资料仅面向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不是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资料中的信息。 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首席分析师:周冠南,SAC:S0360517090002 高级分析师:华强强,SAC:S0360519090003 摘要 正股中报整体表现不佳,结构性亮点仍存 整体来看,中报业绩与一季报相比增速下滑。截至2022年8月31日中报披露完毕,442支转债正股样本中,有241支转债正股2022年中报业绩同比下降,占比54.52%;2022年一季报205支转债正股业绩同比下降,占比为49.39%;2021年报中,26.37%的正股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今年上半年包括南方航空、牧原股份、正邦科技、新希望和温氏股份在内的55支转债正股的归母净利润发生亏损。 银行和美容护理没有归母增速为负的公司,此外煤炭、有色金属和通信行业正股H1归母净利增速为负的支数占比较低,整体表现较好。传媒、钢铁、交通运输、石油石化和农林牧渔行业正股H1归母净利增速为负的支数占比较高。 上游煤炭、有色金属和石油石化受益于涨价,板块盈利能力较强,对中下游利润存在负向冲击。中游板块表现分化,电力设备和通信行业业绩较优,但和地产相关度较高的钢铁、建筑材料表现不佳。下游板块受原料涨价和需求偏弱影响,利润受到挤压,但汽车、农林牧渔等行业在原料下跌、复工复产、政策刺激消费等因素影响下盈利边际改善,有望迎来底部反转。 结构性压估值或告一段落,关注转债交易性机会 8月份地缘政治、疫情和汇率等压力带动主要股指继续下行,创业板指和中证1000等跌幅较大,赛道股为代表的前期热门板块回调,如电子、电新、军工等。转债方面,8月下旬,金博转债赎回触发高平价溢价率压缩,月末流动性边际紧张,权益市场大小指盘走势分化等也导致高平价转债个券转股溢价率有所压缩。 估值方面,9月初资金情绪指数回落后,转债压估值有所缓解。当下估值仍高,估值突破高位后难以维持稳态,影响因素边际变动将导致估值较大幅度波动。 条款方面,8月份新规落地后,下修和不下修公告均较多,后市或处于常态化。主要关注提前赎回条款的变化,8月份提前赎回公告比例提升,后续仍需观察。 中报披露完毕,可关注估值和业绩均衡的通信、军工等行业转债等,以及存在困境反转预期的汽车、农业等。汽车及新能源汽车、光伏、电子等板块8月份波动加大,市场或仍处于存量博弈阶段,成长和价值行情分化收敛,正股市场存在风格切换的担忧。当前估值仍处高位,但主动压缩行为小幅缓解,可继续关注景气度较高的成长板块的光伏、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等行业转债的交易性机会;此外,政策再发力和旺季预期带来的上游周期品行业转债交易性机会。综上所述,个券及主题主要关注: 1、成长行业转债交易性机会:汽车及新能源汽车板块可关注长汽转债、银轮转债、远东转债、贝斯转债、华友转债等。光伏板块关注上22转债、通威转债、隆22转债、海优转债等。估值和业绩均衡的主要关注亨通转债、润建转债、火炬转债等。 2、周期品行业转债关注旗滨转债、靖远转债、明泰转债、海亮转债、天业转债、中金转债等。 3、中低价龙头转债的中长期配置机会,关注隆22转债、闻泰转债、中特转债、G三峡EB2等。 风险提示:正股业绩不及预期、稳增长政策不及预期、外围市场波动等。 正文 一 估值结构性压缩,转债条款变化多 (一)转债指数下跌,强势板块回调 2022年8月初,权益市场在地缘政治事件冲击下回落,随后开启反弹,下旬开始震荡下跌,中证1000指数月度下跌5.15%,创业板指下跌幅度达到3.75%,跌幅较大。中证转债指数8月份下跌2.53%,跌幅大于上证指数和上证50。8月份转债平均转股溢价率回落,但目前位置仍位于较高位置。 可转债交易实施细则和可转债自律监管指引已于8月1日正式生效,新规落地后转债市场炒作情绪退潮,成交持续回落。2022年8月1日至2022年8月5日,上交所持续对可转债交易进行重点监控,对72起拉抬打压、虚假申报等证券异常交易行为采取了书面警示、暂停投资者账户交易等监管措施。自6月17日可转债交易细则征求意见稿发布以来,妖券炒作有所退潮,成交金额从超过2000亿元下跌至当前500亿元左右。A+评级转债的平均转股溢价率从今年4月85%高点下降至53%左右。以发行规模来看,3亿以下的转债平均转股溢价率从97%高点下降至62%,转债市场进一步规范有利于机构投资者参与优质新券。 1、旧能源板块涨幅居前,汽车、电新、机械等板块跌幅较大 正股市场分板块来看,申万一级板块指数中煤炭、石油石化领涨,此外非银金融、传媒、交通运输、轻工制造、食品饮料和农林牧渔均取得正增长;汽车、电力设备、机械设备、建筑材料和钢铁大幅下跌。 映射到转债市场,个券月度涨少跌多,月度涨跌幅中位数为-3.04%。剔除新券后,北方转债和江丰转债领涨,月涨幅超过20%。涨幅前20的个券中周期类和消费类偏多。周期板块中,北方转债、蓝晓转债、花王转债、鸿达转债、海波转债、金诚转债、中矿转债、金禾转债、大秦转债和亚泰转债等月度涨幅居前。消费板块中,亚药转债、佩蒂转债、康泰转2、敖东转债和天康转债等涨幅居前。 下跌个券中,汽车、有色金属、基础化工3个行业个券占比较多。 2、价格中枢回落,高价券跌幅较大 高价券跌幅较大。截至9月2日,可转债市场收盘价5%、25%、75%、80%、90%价格分位数分别为107.08、116.19、123.5、135.32、139.28、167.73元,分位数较2022年7月末涨跌幅分别为-0.46%、-1.63%、-7.68%、-10.49%和-16.67%。相对来说,低价券跌幅较小,高价券跌幅明显。 转债市场价格中枢下降。截至9月2日,收盘价格位于110元-120元之间的个券支数占比为29.66%,较7月末增加6.54个百分点;收盘价格在130元以上的高价券占比30.11%,较7月末下降约14.22个百分点,低价券占比大幅提升。市场价格中枢下降,价格中位数为123.5,较7月末下降3.08%。 (二)估值仍处于高位,八月下旬估值结构性压缩 1、平均估值处于高位 至9月2日,市场平均转股溢价率为44.35%,较2022年7月末上升0.77个百分点。目前市场平均转股溢价率仍处于2017年以来96%分位数。 转股溢价率的变动一般可分为主动和被动。被动下跌主要是转债涨跌幅小于正股涨跌幅所致,四月在正股市场快速下跌的过程中,市场平均转股溢价率快速拉升,转债表现出防御性特征。五月份至六月份,权益市场持续反弹,平均转股溢价率回落近10个百分点。七月份至八月份权益市场再次下跌,平均转股溢价率提升约5个百分点。 2、8月下旬高平价、偏股型转债估值压缩 8月中下旬开始,偏股型转债溢价率回落,转债市场核心个券出现压估值现象,转债市场个券溢价率持续压缩。8月17日至8月26日,部分转债出现正股上涨及平价回升但溢价率压缩导致的转债价格下跌,如福能转债、福莱转债、通22转债等;部分转债出现正股和溢价率双杀情况,如恩捷转债、巨星转债、三角转债、杭氧转债等。 分平价区间看,8月份高平价转债个券平均溢价率有所回落。8月31日,平价在130元以上的转债平均转股溢价率为5.79%,较8月17日下降8.09个百分点;平价在90-100区间的转债平均转股溢价率为23.81%,较8月17日下降6.66个百分点。平价在90以下区间的转债平均转股溢价率变动不大。 (三)关注新规之后的条款变化 7月29日,上交所和深交所发布可转债交易实施细则正式稿,并自2022年8月1日起施行。同时,上交所和深交所分别发布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2号——可转换公司债券》、《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5号——可转换公司债券》。可转债的自律监管指引进一步规范可转债上市与挂牌、转股、赎回、回售等业务和信息披露行为,明确了上市公司在可转债公告方面的各项要求,充分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促进可转债市场高质量发展。此前机构投资者对下修和赎回等条款公告的各项疑惑或也将随之消除,从此条款规则清晰明确。 8月新规落地之后,下修公告和赎回公告均有变化。下修条款方面,一是不下修公告大幅增多,二是花王转债、亚药转债等启动下修。赎回条款方面,8月份选择赎回的比例大幅提升。 1、不下修公告大幅提升,多支转债启动下修 8月份共84支转债发布下修公告,超过目前触发下修的转债的1/2。8月份,友发转债、花王转债、久其转债、亚药转债和康泰转2发布董事会下修议案公告,启动下修。2022年以来共有28支转债发布董事会下修议案。 2、8月赎回案例增多,关注震荡市中的赎回 8月共计8支转债公告提前赎回,10支转债公告不提前赎回。转债交易细则和上市公司可转债自律监管指引落地生效后,提前赎回占比回升。2022年以来,多支此前公告不提前赎回的转债选择提前赎回。震荡市中,触发提前赎回条款时,转债或更倾向于珍惜机会提前赎回,后续仍需关注此类现象。 8月份金博转债、天康转债、三超转债、迪森转债、嘉澳转债、升21转债、美力转债、雷迪转债公告提前赎回。金博转债公告后溢价率由14%左右压缩至2%左右,或直接触发高平价转债溢价率压缩。 8月份伯特转债、齐翔转2、盛虹转债、拓尔转债、飞凯转债、朗新转债、台华转债、江丰转债、天康转债、泉峰转债共计10支转债公告不提前赎回。 二 正股中报整体表现不佳,结构性亮点仍存 (一)H1业绩同比增速回落,转债正股超过半数盈利同比下降 2022中报全部A股营收同比增速+8.48%,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为+3.33%,与一季度相比增速有所回落;从单季度来看,2022Q2全部A股营收同比增速+5.97%,环比+7.79%,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1.85%,环比+7.52%。 各行业情况,首先看归母净利润指标,从H1同比增速来看,共有12个行业增速为正,18个行业增速为负。其中煤炭(+96.66%)、有色金属(90.17%)、电力设备(+71.94%)、石油石化(+43.1%)和通信(+24.69%)增速居前;而社会服务(-300.19%)、农林牧渔(-188.77%)、房地产(-64.47%)、钢铁(-50.52%)和计算机(-43.37%)行业的增速较慢。从Q2单季度环比改善情况看,计算机、农林牧渔、建筑材料、非银金融、通信以及社会服务6个行业环比增速均在50%以上,利润得到较大程度修复;而商贸零售、食品饮料、纺织服装、医药生物、钢铁、银行、汽车和交运的环比增速出现下降。 毛利率方面,Q2单季度与Q1相比,共有17个行业环比提升,13个行业环比下降。其中社会服务、通信、农林牧渔、煤炭和公用事业有明显改善,毛利率环比提升超过2个百分点;而食品饮料、非银金融、商贸零售、医药生物和纺织服饰毛利率有超过2个百分点的下降,以下游消费板块居多。净利率方面,22个行业环比提升,9个行业环比下降,其中非银金融、农林牧渔、社会服务、煤炭和通信改善明显,环比均有超过4个百分点提升;而食品饮料、银行、医药生物、商贸零售、纺织服饰环比下降较多。 可以看出,中报整体业绩增速下滑,根据业绩表现和盈利能力,可以将30个行业归结为四类: 第一类为H1表现强势且Q2盈利能力持续提升,包括上游煤炭、有色金属、石油石化,以及中游电力设备、通信5个行业; 第二类为H1表现较好且Q2盈利能力进一步改善,包括中游基础化工、建筑装饰、下游家用电器3个行业。 第三类为H1表现较好但Q2盈利能力下降,包括中游国防军工,下游医药生物、食品饮料以及银行4个行业。 第三类为H1表现低迷且Q2暂无较大起色,包括中游钢铁,下游房地产、交通运输、电子、商贸零售和纺织服饰6个行业。 第四类为H1表现低迷但Q2边际改善,包括中游轻工制造、建筑材料、公用事业、环保、机械设备,下游汽车、计算机、传媒、美容护理、农林牧渔、社会服务,以及非银金融11个行业。其中,农林牧渔行业实现扭亏为盈,且毛利率、净利率均有良好提升。 转债正股中,截至2022年8月31日中报披露完毕,442支转债正股样本中,有241支转债正股2022年中报业绩同比下降,占比54.52%;2022年一季报205支转债正股业绩同比下降,占比为49.39%;2021年报中,26.37%的正股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今年上半年包括南方航空、牧原股份、正邦科技、新希望和温氏股份在内的55支转债正股的归母净利润发生亏损。 银行和美容护理没有归母增速为负的公司,此外煤炭、有色金属和通信行业正股H1归母净利增速为负的支数占比较低,整体表现较好。传媒、钢铁、交通运输、石油石化和农林牧渔行业正股H1归母净利增速为负的支数占比较高。 整体来看,中报业绩与一季报相比增速下滑。上游煤炭、有色金属和石油石化受益于涨价,板块盈利能力较强,对中下游利润存在负向冲击;中游板块表现分化,电力设备和通信行业业绩较优,但和地产相关度较高的钢铁、建筑材料表现不佳;下游板块受原料涨价和需求偏弱影响,利润受到挤压,但汽车、农林牧渔等行业在原料下跌、复工复产、政策刺激消费等因素影响下盈利边际改善,有望迎来底部反转。 (二)上游工业品涨价,景气度较高 Q2上游工业品价格仍位于高位,6月起逐步回落。1-5月南华工业品指数大幅上涨, 6月至今逐步回落。Q2在疫情影响工厂开工受限、俄乌战争等多重因素扰动下,工业品的价格涨至高位,与去年同期相比,动力煤价格最高涨幅达23.6%,原油最高涨幅达63.4%,铁矿石达24.9%,碳酸锂价格最高涨幅达436%,最高涨幅均出现在6月。6月后随着疫情缓解,供应好转而需求偏弱,铁矿石和布油的价格逐步回落。上游板块转债中,兄弟转债、美联转债、中矿转债、博汇转债和万顺转债、万顺转2业绩增速较高,达到500%以上。 (三)中游表现分化,与地产关联度较高的行业业绩不佳 中游表现分化,钢铁、建筑材料在上游原材料涨价以及下游地产疲软影响下利润下滑,而电力设备景气产业链盈利强劲。 电力设备板块H1表现亮眼,从细分领域来看,光伏设备、电池的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均有较大幅度增长。 光伏设备板块,在全球能源转型和俄乌战争催化下,光伏装机需求爆发,拉动产业链量价齐升。国内需求方面,根据Wind数据,上半年国内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累计达到30.21GW,同比实现113.05%大幅增长,Q2单季度环比增长51.96%。出口端,欧洲油气能源价格飙升,加大了对光伏等新能源的需求,CPIA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光伏产品(硅片、电池片、组件)出口总额达到259亿美元,同比增长113%。装机容量大幅增长拉动了光伏产业链各环节的需求,价格出现不同程度大幅增长,其中多晶硅价格指数同比提升约45.6%,组件价格指数同比提升10.1%,电池片价格指数同比提升44.9%,硅片价格指数同比提升23.6%,光伏行业综合价格指数同比提升30.1%。 光伏设备相关转债中,通22转债H1归母净利润同比实现312.2%大幅增长,高测转债同比+224.4%,海优转债同比+162.1%,上22转债同比+85.52%,金博转债同比+80.38%,锦浪转债同比+67.2%,隆22转债同比+29.8%,帝尔转债同比+21.4%。 电池板块,在新能源汽车和储能需求拉动下,电池板块景气上行。从量上看,2022H1,新能源汽车产量维持较好态势,Wind数据显示,1-7月新能源汽车产量累计同比达到110.7%;此外,GGII数据显示,上半年储能锂电池出货量达到44.5GWh,已接近2021年全年水平。下游新能源汽车和储能放量拉动动力电池需求大幅增长,2022H1动力电池产量累计同比达到175.6%。 从价上看,2022H1电池各环节价格均位于高位但走势有所差异。Q1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和前驱体的价格均呈现涨势,其中三元材料、磷酸铁锂、三元前驱体较年初均有20%以上涨幅;但Q2走势分化,负极材料和隔膜仍维持涨势,正极材料、前驱体和电解铜箔价格出现不同程度下滑。 电池环节涉及4个转债,恩捷转债主营产品为电池隔膜,2022H1归母净利润同比实现92.32%大幅增长;天奈转债主营产品为纳米级碳材料,2022H1归母同比提升69.5%;科利转债主营产品为锂电池结构件,2022H1归母同比提升57.5%;嘉元转债主营产品为锂电解铜箔,2022H1归母同比提升17.9%,但Q2单季度同比和环比增速均出现下滑。 钢铁和建筑材料板块在上游原材料涨价和下游地产需求偏弱下,利润受到压缩,转债正股业绩发生下滑。钢铁板块中,除甬金转债外,其余5只转债包括中特转债、大中转债、友发转债、本钢转债和凌钢转债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均下滑;建筑材料板块中,冀东转债、垒知转债、万青转债、旗滨转债和天路转债5支转债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下滑。 (一)下游需求疲软,消费板块盈利承压 H1汽车板块中,29支转债中,15支利润增速出现下滑。受疫情影响,汽车销量在Q2整体下滑,销量为554.52万辆,同比下降13.3%;1-6月,汽车累计销量为1205.7万辆,累计同比为-6.6%。 在复工复产以及购置税减免等优惠政策刺激下,汽车消费明显改善,6-7月汽车产销持续转暖,7月产销分别完成245.46万辆和242.01万辆,同比分别上涨31.48%和29.65%。7月份新能源汽车产销延续了快速增长势头,增速维持在100%以上,渗透率进一步提升至22.06%(累计销量口径)。下半年在需求向好以及原材料价格下跌推动下,汽车板块有望维持高景气度。 生猪板块,因玉米等原材料价格高企而生猪价格下跌,行业利润大幅压缩。上半年玉米价格一度涨至2900元/吨,且因产能扩张供过于求,生猪价格下跌,2022H1生猪均价为14.13元/千克,同比下跌44.8%,2022H1猪粮比价最低跌至12.5左右。上半年生猪自繁自养的养殖利润平均为-329.2元/头,同比-135.3%。;外购猪仔的利润平均为-78.1元/头,同比+77.3%。但Q2生猪价格触底反弹且养殖利润环比改善,Q2生猪均价为14.8元/头,环比Q1+11.3%,自繁自养的养殖利润平均为-268.8元/头,环比+32.9%。;外购猪仔的利润平均为-56.1元/头,环比+85.8%。 (五)金融板块银行表现强于非银 金融板块转债中,17支银行转债正股Q1业绩均实现同比增长,8支非银转债中仅3支正股业绩同比增长。盈利增速有所分化。 2022H1归母净利同比增速较高的主要集中在优质城商行和江苏区域农商行,其中杭银转债、成银转债和苏银转债正股2022H1归母净利同比增速超过30%;张行转债、苏行转债、江银转债、苏农转债和南银转债正股2022H1归母净利同比增速超过20%。债性银行包括浦发、上银、光大、重银转债正股H1归母净利同比增速处于5%以下。 资产规模保持增长,净息差略有改善。除紫金银行外的16支银行转债正股2022H1资产规模仍保持增长。2022H1成都银行、杭州银行和苏州银行的总资产同比增速在15%以上,其中,成都银行和杭州银行总资产较上季的环比增速在5%以上。净息差角度,2022H1银行转债正股息差较2021年末有所下滑,但与一季度相比有所改善。 三 结构性压估值或告一段落,关注转债交易性机会 8月份地缘政治、疫情和汇率等压力带动主要股指继续下行,创业板指和中证1000等跌幅较大,赛道股为代表的前期热门板块回调,如电子、电新、军工等。转债方面,8月下旬,金博转债赎回触发高平价溢价率压缩,月末流动性边际紧张,权益市场大小指盘走势分化等也导致高平价转债个券转股溢价率有所压缩。 估值方面,9月初资金情绪指数回落后,转债压估值有所缓解。当下估值仍高,估值突破高位后难以维持稳态,影响因素边际变动将导致估值较大幅度波动。 条款方面,8月份新规落地后,下修和不下修公告均较多,后市或处于常态化。主要关注提前赎回条款的变化,8月份提前赎回公告比例提升,后续仍需观察。 中报披露完毕,可关注估值和业绩均衡的通信、军工等行业转债等,以及存在困境反转预期的汽车、农业等。汽车及新能源汽车、光伏、电子等板块8月份波动加大,市场或仍处于存量博弈阶段,成长和价值行情分化收敛,正股市场存在风格切换的担忧。当前估值仍处高位,但主动压缩行为小幅缓解,可继续关注景气度较高的成长板块的光伏、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等行业转债的交易性机会;此外,政策再发力和旺季预期带来的上游周期品行业转债交易性机会。综上所述,个券及主题主要关注: 1、成长行业转债交易性机会:汽车及新能源汽车板块可关注长汽转债、银轮转债、远东转债、贝斯转债、华友转债等。光伏板块关注上22转债、通威转债、隆22转债、海优转债等。估值和业绩均衡的主要关注亨通转债、润建转债、火炬转债等。 2、周期品行业转债关注旗滨转债、靖远转债、明泰转债、海亮转债、天业转债、中金转债等。 3、中低价龙头转债的中长期配置机会,关注隆22转债、闻泰转债、中特转债、G三峡EB2等。 四 一级发行环比回落,新券上市亮点颇足 (一)新券上市价格创历史新高 1、新券发行量环比回落 2022年8月份共7支转债启动发行程序,包括博汇转债、中陆转债、深科转债、欧22转债、京源转债、火星转债和永02转债,合计发行规模45.89亿元,8月份新券发行量环比下降。中签率方面,2022年8月份发行的7支转债中签率均较低,发行环节网上有效申购金额在11万亿附近。 2、上市新券价格上涨 8月份上市规模较大,16支新券上市合计规模139.39亿元,其中恒逸转2(30亿)和拓普转债(25亿)规模较大。本月是可转债新规实施的首月,新规对可转债上市首日涨跌幅做出限制,规定涨跌幅上限为+57.3%、下限位-43.3%,因此8月上市首日收盘价均值环比有所下降。由于8月份正股市场有所回落,8月份上市的转债上市时平价相对有所回落,从而带动上市首日溢价率有所提升。 8月份高澜转债、祥鑫转债、同和转债、石英转债、赛伍转债和鹏辉转债结束交易退市,合计规模32.37亿元,近期正股回调,退市规模较7月份有所回落。 (二)待发转债规模超500亿 1、22支转债拿到证监会批文 截至9月2日,共有22家上市公司拿到转债发行批文,拟发行规模295.8亿元左右。此外有19家上市公司转债发行已通过发审会,等待批文,合计规模259.1亿元。 2、8月转债新发预案融资规模环比提升 8月份共25家上市公司发布可转债预案,合计拟发行规模365.72亿元,融资规模与7月份相比提升幅度较大,达66.3%,与去年同期相比提升11.56%。 四 风险提示 正股业绩不及预期、稳增长政策不及预期、外围市场波动等。 具体内容详见华创证券研究所9月13日发布的报告《压估值或告一段落,正股中报业绩分化——可转债月报20220913》 冠南固收视野 精度/深度/热度/高度 华创固收 · 周冠南团队 法律声明 华创证券研究所定位为面向专业投资者的研究团队,本资料仅适用于经认可的专业投资者,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观点的及时交流。华创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资料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公司的客户。普通投资者若使用本资料,有可能因缺乏解读服务而对报告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 本资料来自华创证券研究所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若对报告的摘编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须注意的是,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能会根据华创证券研究所后续发布的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华创证券的其他业务部门或附属机构可能独立做出与本资料的意见或建议不一致的投资决策。本资料所指的证券或金融工具的价格、价值及收入可涨可跌,以往的表现不应作为日后表现的显示及担保。本资料仅供订阅人参考之用,不是或不应被视为出售、购买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要约或要约邀请。订阅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华创证券不对使用本资料涉及的信息所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有关的其他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本资料所载的证券市场研究信息通常基于特定的假设条件,提供中长期的价值判断,或者依据“相对指数表现”给出投资建议,并不涉及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因此不能够等同于带有针对性的、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意见。普通个人投资者如需使用本资料,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及相关的后续解读服务。若因不当使用相关信息而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华创证券对此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未经华创证券事先书面授权,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发送或者复制本资料的内容。华创证券未曾对任何网络、平面媒体做出过允许转载的日常授权。除经华创证券认可的媒体约稿等情况外,其他一切转载行为均属违法。如因侵权行为给华创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华创证券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 订阅人若有任何疑问,或欲获得完整报告内容,敬请联系华创证券的机构销售部门,或者发送邮件至jiedu@hcyjs.com。 感谢您对华创固收团队的关注, 您的认可和支持是我们前进的最大动力! 可以点“在看”给我一朵小黄花嘛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