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华创宏观·张瑜团队】中秋旅游修复如何?——每周经济观察第36期

【华创宏观·张瑜团队】中秋旅游修复如何?——每周经济观察第36期

作者:微信公众号【一瑜中的】/ 发布时间:2022-09-12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华创证券《【华创宏观·张瑜团队】中秋旅游修复如何?——每周经济观察第36期》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及配套指引,本资料仅面向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不是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资料中的信息。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文/华创证券研究所所长助理、首席宏观分析师:张瑜 执业证号:S0360518090001 联系人:张瑜(微信 deany-zhang) 陆银波(15210860866) 殷雯卿(yinwenqing15) 高拓(13705969808) 付春生(18482259975) 主要观点 8月CPI同比2.5%,前值2.7%;PPI同比2.3%,前值4.2%。 中秋旅游:环比修复显著,同比降幅仍大 对比端午、五一,中秋假期多项数据出现明显的修复,包括出行人数、电影票房降幅大幅收窄,旅行产品需求环比大增等。环比的显著修复,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近期疫情形势较5、6月份的好转,以及近两个月来防疫政策的灵活调整。 但疫情及防疫政策对出行等仍有限制。8月底以来,多地疫情散发,同时中秋、国庆的防控政策也有所加强,中秋出行、消费等数据同比仍有较大降幅。 (一)出行:恢复至七成 中秋假期全国日均发送旅客约2400万人次,同比2021年为-32%,端午和五一分别为-48%、-63%;同比2019年为-53%,端午和五一分别为-60%、-63%。 短途旅行占比进一步提升。主因是疫情形势及防控政策影响居民出行半径。中秋假期本地游、周边游订单占到近7成,高于2021年中秋(约56%)和今年端午(约60%)、五一(52%)假期水平。 从航空出行数据看,机票量价齐跌。根据航旅纵横数据,中秋小长假期间预计旅客量超100万人次,比去年同期下降59%,比今年端午下降约16%;国内航线平均票价约636元,同比去年下降近20%,比今年端午平均票价下降近29%。机票预定下滑,或与假期较短、长途旅游需求在暑期充分释放等有关。 (二)旅游:预计有一定幅度的下滑 中秋旅游环比修复明显。根据携程平台数据,中秋假期首日,旅游产品预订量较上半年的五一、端午假期首日均呈现双位数增长,其中旅游产品预订量较五一假期首日增长65%;景区门票预订量较端午假期首日增长46%。 但同比预计仍有一定幅度下滑。近期海南三亚、新疆、西藏等热门景点仍有疫情,部分景区对客流量和防疫政策也有严格规定。此外,据媒体报道,中秋山东、云南、四川等热门目的地头部景区余票丰富,预测假期客流不达峰。 (三)电影:日均票房为2014年来新低 2022年中秋档总票房达3.5亿元,日均票房1.2亿元,为2014年以来最低。2013年以来,中秋档日均票房平均在1.8亿元左右。 但中秋电影消费环比端午、五一已有明显修复。中秋档电影日均票房同比为-40%,端午档和五一档电影日均票房分别为-67%、-81%。 疫情现状:9月初至今,全国单日新增整体呈下降趋势。9月11日,单日新增时隔一个月后重回千例以下。近期新增病例持续下降,主要是因为海南、新疆、西藏疫情得到控制,海南本轮疫情防控已进入收尾阶段。 每周经济观察: 华创宏观中国WEI指数,近两周连续回升。截至2022年9月4日,华创宏观中国周度经济活动指数为4.97,相对于8月28日回升0.24。生产,水泥发运率降幅收窄,多数行业开工率持平或上行,或与近期部分地区疫情形势好转、电力供应恢复有关。需求:疫情散发,冲击出行、地产。9月7日,29城地铁客运量为4540万人(7DMA,下同),同比去年-21%,8月31日为-4%; 67城商品房成交面积为51万平,同比-35%;9月2日为73万平,同比-21%。贸易,8月出口或已见拐点。未来在低需求(美欧居民消费均出现回落,企业补库或已近尾声,外需回落趋势明显)+高基数的影响下。通胀:节前一周,猪肉和蔬菜价格涨势放缓;国际油价探底回升。利率债:9约7日,国常会要求依法盘活地方2019年以来结存的5000多亿元专项债限额,并在10月底前发行完毕。资金:本周资金面波动相对较小,15日的MLF操作值得高度关注。 风险提示:消费恢复不及预期。 报告目录 报告正文 一 中秋旅游修复如何? (一)出行:恢复至七成 出行:恢复至七成。据交通运输部预计,今年中秋假期全国日均发送旅客约2400万人次,端午节和五一节的日均发送旅客数为2128万人、2000万人;中秋假期日均发送旅客人数同比2021年为-32%,端午和五一分别为-48%、-63%;中秋假期日均发送旅客人数同比2019年为-53%,端午和五一分别为-60%、-63%。 短途旅行占比进一步提升,交通运输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受疫情形势和各地防控政策的影响,假期群众旅行半径较正常时期将明显缩短”。据出行平台数据显示,中秋假期本地游、周边游订单占到近7成,高于2021年中秋(约56%)和今年端午(约60%)、五一(52%)假期水平。 从航空出行数据看,机票量价齐跌。根据航旅纵横发布数据显示,中秋小长假期间预计旅客量超100万人次,比去年同期下降59%,比今年端午下降约16%,中秋小长假期间国内航线平均票价约636元,同比去年下降近20%,比今年端午平均票价下降近29%。机票预定下滑,或与假期较短、长途旅游需求在暑期充分释放等因素有关。 疫情仍是影响出行的主要因素。中秋出行的环比修复,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近期疫情形势较5、6月份的好转,以及近两个月以来防疫政策的灵活调整。但同比降幅较大、出行距离缩短,反映出疫情及防疫政策对出行仍有限制。8月底以来,多地疫情散发,同时中秋、国庆的防控政策也有所加强,国家卫健委要求:在2022年9月10日至10月底期间,全国将在全面落实第九版防控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并优化疫情防控政策措施。 (二)旅游:预计有一定幅度的下滑 中秋旅游环比修复明显,但同比预计仍有一定幅度下滑。根据携程平台数据,中秋假期首日,旅游产品预订量较上半年的五一、端午假期首日均呈现双位数增长,其中旅游产品预订量较五一假期首日增长65%;景区门票预订量较端午假期首日增长46%。但近期海南三亚、新疆、西藏等热门景点仍有疫情,部分景区对客流量和防疫政策也有严格规定。此外,据新消费日报信息,中秋山东、云南、四川等热门目的地头部景区余票丰富,预测假期客流不达峰。综合来看,我们预计中秋假期旅游消费同比仍有一定幅度下滑。 部分地区的数据如下:1)湖北:与去年同期相比,全省旅游市场小幅下滑,全省共接待游客1474.13万人次,星级饭店平均出租率35.51%,实现旅游收入72.18亿元,11个市州接待人次和收入同比实现正增长;2)安徽黟县:降幅收窄至3成。中秋首日门票收入22.85万元,同比-33.54%;端午景区首日收入4.2万元,同比-78.6%,五一景区首日门票收入1.24万元,同比-98.54%。3)安徽黄山风景区:中秋节第二日接待游客1.4万人,去年为1.1万人,同比增长27%。4)山东济南:全市重点监测的24家主要景区共接待游客84.4万人次,同比增长11.6 %。 (三)电影:日均票房为2014年来新低 中秋档电影日均票房为2014以来新低。据灯塔专业版数据,截至9月11日21时22分,2022年中秋档总票房(含预售)破3亿元,日均票房在1亿元左右。2013年以来,除2017年、2020年中秋与国庆的档期重合,其余年份中秋档日均票房平均在1.8亿元左右。 但中秋电影消费环比端午、五一已有明显修复。中秋档电影日均票房同比为-40%,端午档和五一档电影日均票房分别为-67%、-81%,电影消费同比仍有较大降幅,但环比修复的趋势较为明显。 二 疫情现状:全国单日新增降至千例以下 9月初至今,全国单日新增整体呈下降趋势。9月11日,单日新增时隔一个月后重回千例以下。9月4日-9月11日,单日新增确诊平均为1287例,8月28日-9月3日平均为1687例。近期新增病例持续下降,主要是因为海南、新疆、西藏疫情得到控制。海南本轮疫情防控已进入收尾阶段,逐步转入常态化疫情防控。 9月11日,全国净新增913例(164+785-36),较上一日减少208例。疫情主要在西藏、四川和贵州,3省合计报告484例,占报告总数的50.3%。疫情涉及26个省份,9月3日为24省,涉及省份仍较多。 疫情防控政策:1)临时静态管理:9月3日-9月11日,云南宜良,贵州遵义、贵阳,四川阿坝州马尔康、内江、宜宾、泸州等地(继续)实施临时静态管理或加强社会面管控,涉及3省7市;自9月11日起,成都、三亚解除部分片区临时静态管理;2)口服药:首个国产新冠口服药通过医保目录调整初步审查;3)常态化核酸检测:浙江绍兴将核酸检测频次从7天调至3天一次;4)出行:国家卫健委要求,9月10日至10月31日,乘坐飞机、高铁、列车、跨省长途客运、跨省客运船舶等交通工具需查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三 每周经济观察 (一)华创宏观中国WEI指数:回落趋势告一段落 截至2022年9月4日,华创宏观中国周度经济活动指数为4.97,相对于8月28日回升了0.24。主要是因为粗钢产量、乘用车销量以及汽车半钢胎开工率相比去年同期的回落幅度超过了国内电影票房以及秦皇岛港煤炭吞吐量等相比去年同期的增长幅度。近两周华创宏观中国周度经济活动指数连续回升,似乎意味着自7月3日触及5.70后见顶震荡回落的趋势告一段落。 从驱动因素来看,2022年3月到6月,石油沥青装置开工率、商品房成交面积是华创宏观中国周度经济活动指数的主要驱动因素;而从7月至今,国内日均粗钢产量、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以及乘用车销量成为华创宏观周度经济活动指数的主要驱动因素。 (二)生产:水泥发运率降幅收窄 货运物流:修复仍慢。9月4日-9月10日,货运物流指数平均为102,同比-20.8%,8月28日-9月3日为-19.8%。 水泥:价格变化不大。9月5日-9月9日当周,全国水泥价格指数平均为145.7,同比-5.5%;上一周水泥价格指数为145.7,同比-2.9%。水泥发运率降幅本周收窄,此前连续4周降幅扩大。磨机运转率降幅连续两周收窄。8月27日-9月2日,水泥发运率49.3%,同比-24.9pcts,前三周分别为-26.5pcts、-24.3pcts、-21.7pcts。8月26日-9月1日,水泥磨机运转率为49.5%,同比-12.7%,前三周分别为-15.6pcts、-16.1pcts、-7.1pcts。水泥发运率和磨机运转率降幅收窄或与8月底以来部分地区疫情形势好转、电力供应恢复有关。 螺纹钢:产量继续回升,需求好转,继续去库。产量,连续7周回升,降幅明显收窄。9月3日-9月9日当周,主要钢厂产量为308万吨,同比-6%,上一周为294万吨,同比-12.2%,上上周为-17.7%。表观消费连续两周好转,9月3日-9月9日当周为321万吨,同比-13.7%,上一周为298万吨,同比-12%,上上周为-16%。库存,连续12周去库。9月3日-9月9日当周社库+厂库合计去库14万吨,上一周为4万吨,前11周平均为45万吨。 开工率:多数行业开工率上行或持平。9月2日-9月9日当周,我们统计的9个行业中,仅汽车全钢胎、PTA开工率较上周下行4个百分点,其余7个行业开工率有所上行或基本持平于上周。 (三)需求:疫情冲击出行、地产 出行:受多地疫情散发影响,地铁与航班出行降幅扩大。地铁,9月7日,29城地铁客运量为4540万人(7DMA,下同),同比去年-21%,8月31日为-4%;同比2019年-26%,8月31日为-16%。近期地铁降幅扩大,主要是因为深圳、成都、哈尔滨、天津、长春等地疫情散,出行量大幅下滑。航空,9月9日,每日执行航班数同比-49%(环比上月-44%),9月2日同比为-44%(环比上月-46%)。百城拥堵指数近一周有所回升,9月4日-9月10日平均为1.54,前一周平均为1.50。 地产:降幅扩大。9月7日,67城商品房成交面积为51万平(7DMA,下同),同比-35%;9月2日为73万平,同比-21%。广州、杭州、宁波、武汉、成都等地均受疫情影响,当周商品房成交面积均大幅下滑。 土地,成交偏弱,溢价率上行。9月5日-9月11日,百城住宅土地成交面积82万平,同比-89%,上周为+59%(低基数),上上周为-35%。溢价率上行,9月5日-11日,土地溢价率5.18%,此前两周为1.63%。 汽车:8月乘用车批零实现高增。其中乘用车零售187.1万辆,同比增长28.9%,成为10年以来最高增速;乘用车批发销量为209.7万辆,同比增长38.3%。8月零售高增,一方面与去年同期芯片短缺带来的低基数有关,另一方面,汽车购置税优惠等政策也助力了车市的回暖。今年6-8月,全国累计减征车购税230.4亿元,其中8月减免83.6亿元。 (四)物价:肉蔬价格涨势趋缓,动力煤港口价继续上涨 节前一周,猪肉和蔬菜价格涨势放缓。猪肉平均批发价上涨2.1%,全国猪粮比价为8.34,上周为8.24;9月8日中央储备冻肉投放3.77万吨。蔬菜平均批发价上涨2%,据农业农村部消息,“从重点品种看,目前全国蔬菜面积超过1亿亩,同比增281万亩,高温酷暑天气消退后,蔬菜产量和上市量都将增加”。 节前一周,动力煤港口价继续上涨,焦煤期货价小幅上涨。山西产5500Q动力煤秦皇岛港口平仓价收于1345元/吨,环比上涨50元/吨,涨幅3.9%,创今年4月以来新高,价格明显高出发改委限价区间;受产地外运扰动因素影响,港口市场高卡煤结构性短缺,带动市场煤价上涨。焦煤期货价上涨3.3%,京唐港主焦煤库提价持平前值。 节前一周,国际油价探底回升。价格方面,美油和布油期价先跌后涨,分别收于86.79和92.84美元/桶,分别下跌0.1%、0.2%。库存方面,9月2日当周美国商业原油库存增加884.5万桶,增幅2.1%。近期油价维持低位震荡走势,需求面上仍然受全球经济放缓、原油需求预期疲软的影响,而供给面上也存在扰动,OPEC+释放减产信号叠加欧洲能源危机,供给端有所支撑。 节前一周,螺纹钢和铁矿石价格有所回升。螺纹钢现货价收于4010元/吨,上涨1%;中国铁矿石价格指数收于377.71,上涨6.9%。钢厂铁矿石库存持续下行叠加下游需求预期修复,铁矿石价格明显回升。 (五)贸易:8月出口或已见拐点 BDI指数本周环比+13.4%;CRB现货指数与工业原料指数本周环比-1.6%、-1.7%;中国进口干散货运价指数本周环比+1.2%;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环比-3.8%,其中美东航线与欧洲航线运价指数环比-1.3%、-3.5%。 8月出口或已见拐点。8月出口增速显著回落,不过出口额仍维持在3000亿美元以上,以美元计价,8月出口同比+7.1%,预期+13.5%,前值+18%。8月进口增速低于预期,继续弱于历史均值,以美元计价,8月进口同比+0.3%,预期+1.6%,前值为+2.3%。考虑到未来在低需求(美欧居民消费均出现回落,企业补库或已近尾声,外需回落趋势明显)+高基数的影响下,9月起出口增速或难回10%以上,8月出口或已见拐点。 (六)利率债:依法盘活地方2019年以来结存的5000多亿元专项债限额 地方债周度发行计划更新:9月12日当周计划发行新增地方债20亿,全为专项债。9月累计发行新增地方债(含已公布未发行)20亿,全为专项债。9月12日当周计划发行再融资地方债904亿,其中一般债587亿,专项债317亿。9月累计发行再融资债(含已公布未发行)1818亿,其中一般债1137亿,专项债681亿。 地方债季度发行计划更新:截至9月12日,从17个省市已披露Q3地方债发行计划看,尚未反映专项债结存限额盘活,9月新增专项债仅计划发行161亿。 国债、证金债周度发行计划更新:9.5当周国债发行3369亿/净发2446亿;9.12当周待发2000亿/净发1480亿。9.5当周证金债发行1387亿/净发721亿;9.12当周待发630亿/净发-472亿。9月累计发行国债5972亿,净发2293亿;9月累计发行证金债2623亿,净发614亿。 政策方面,9月7日国常会指出基础设施等事关发展和民生,投资空间大,要继续用好专项债补短板,决定依法盘活地方2019年以来结存的5000多亿元专项债限额,70%各地留用,30%中央财政统筹分配并向成熟项目多的地区倾斜。各地要在10月底前发行完毕,优先支持在建项目,年内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9月5日国新办吹风会透露,近期国家发改委已经组织地方报送并筛选形成了今年新的一批准备项目清单,该清单已经反馈给地方,同时抄送了财政部、人民银行和审计署。加上今年前期准备项目清单中有一些尚未安排的项目,总体上能够满足5000多亿元限额存量的发行需求。对于个别项目储备不足的地方,国家发改委也将及时组织补报一批项目。在这个基础上,国家发改委要求各个地方结合项目的轻重缓急程度和前期工作情况,抓紧从准备项目清单中选择项目安排发行债券。 (七)资金:关注十五日的MLF操作 截至9月9日,DR007收于1.4454%,DR001收于1.1702%,较9月2日环比分别变化+1.52bps、+1.4bps。本周没有资金投放,下周到期资金6100亿。本周资金面波动相对较小,15日的MLF操作值得高度关注。 截至9月9日,1年期、5年期、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分别报1.7597%、2.4184%、2.6350%,较9月2日环比分别变化+4.04bps、+1.6bps、+1.24bps。并无太多利好或利空信息的影响下,本周债市整体较为平稳。 具体内容详见华创证券研究所9月12日发布的报告《【华创宏观】中秋旅游修复如何?——每周经济观察第36期》。 华创宏观重点报告合集 【首席大势研判】 20220906-关于汇率运行的全方位思考 20220902-居民“地产情结”减弱的三个信号 20220816-经济差货币宽,股债偏向“长久期”——7月经济数据点评 20220729-实事求是,平淡为真——揣着市场问题找答案&九个角度极简解读政治局会议 20220715-外乱内安:斜率、高度、结构、变盘点——6月经济数据点评 20220713-通胀“宽”度已达1980年——美国通胀的另一个视角 20220706-利率拐点了?——不谈定性只谈定量&五大模型看利率定价 20220629-百城消费回顾——修复的四条路径及启示 20220612-美国窘境——必须含泪“错杀”的需求 20220527-技改大年——四大动能已具备 20220520-当买房跑不过买理财,15bpLPR够吗?——破案“稳增长”系列十四 20220514-加息交易三段论开启第二段——美国4月CPI数据点评 20220430-六句话极简解读政治局会议及大类资产配置 20220426-央行出手,汇率政策或进入密集观察期——外汇准备金下调点评 20220424-如何理解近期汇率异动? 20220408-稳增长、息差、油价、疫情——当下投资关键问题思考 20220306-六句话极简概括,五个视角展开细说——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20220227-宏观将进入“高能三月”,六大问题迎来答案 20220209-汇率“强而不贵”护航货币宽松独立性——基于一些定量的启发 20220130-回顾2021——县级账本里的中国故事 20220117-稳增长的两阶段理解框架 20211211-七个预期差——17句话极简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20211209-外汇准备金率调整表明政策开始纠偏汇率——再论汇率年度级别拐点正在形成 20211207-变调了,四稳联奏——十句话极简解读政治局会议与降准 20211201-假如我是美联储,转向的“剧本杀”怎么玩?——美联储转向行为推演 20211110-擒贼先擒王——从突出矛盾看全球通胀演变 20210911-宽社融需要走几步?——8月金融数据点评 20210803-债在今年,爱在明年——财政基调的理解 20210731-财政看明年,货币话不多,减碳被纠偏——八句话极简解读政治局会议 20210728-中美利率会共振反弹吗? 20210714-“大宽松”的梦需要醒一醒 20210708-不是你以为的“松”——7月7日国常会点评 20210707-外需变化是“表”,结构变化是“里”——从“里子”怎么看出口? 20210616-中美5月“松”的不同,未来也不同 20210607-涨价的丈量 20210606-关注一个全球资本市场脆弱性指标 20210501-政策基调稳定,核心词在均衡——五句话极简解读政治局会议 20210416-铜的宏观信号在哪?——兼论对PPI、股债影响 20210414-新兴市场的生死劫——再论全球加息周期 20210412-远眺比近观重要 20210227-谁是股债双杀的凶手 20210128-美元、美债、大宗三反弹组合或正在靠近 20210119-经济能更好吗?股票还能更贵吗! 20200825-周期股从涨到赢,号角正当时——从宏观利润分配角度看周期边界 【破案“稳增长”系列】 20220903-6000亿金融工具劈开资本金枷锁——破案“稳增长”系列十八 20220716-缺多少钱?拆解房企流动性困局——破案“稳增长”系列十七 20220711-该出何招:细数三十年财政百宝箱——破案“稳增长”系列十六 20220618-如果MLF不调降,LPR还有调降空间吗?——破案“稳增长”系列十五 20220520-当买房跑不过买理财,15bpLPR够吗?——破案“稳增长”系列十四 20220506-货币政策工具的观察——破案“稳增长”系列十三 20220430-警惕今年玉米价格上涨风险——破案稳增长系列十二 20220417-一文详解油价上涨对国内通胀的影响——破案“稳增长”系列十一 20220413-松地产,要看库存“基本面”吗——破案“稳增长”系列十 20220327-中央预算的三个暗号——财政预算再探&破案“稳增长”系列九 20220318-打开重大项目的基建黑箱——破案“稳增长”系列八 20220314-谁在扩信用?谁在收缩?基于省际视角看社融结构——破案“稳增长”系列七 20220310-一笔缴款 、两大疗效和三个问号——财政预算初窥&破案“稳增长”系列六 20220309-解谜“央行上缴利润”——破案“稳增长”系列五 20220216-基建跟踪的12个有效指标——破案“稳增长”系列四 20220126-四个角度理解地方两会——破案“稳增长”系列三 20220121-“专项规划”里的抓手有哪些?——破案“稳增长”系列二 20211230-稳增长的十个可能抓手——政策跟踪、行业指向及体量估算 【投资导航仪系列】 20220808-经济研判的新工具——华创宏观中国WEI指数构建&投资导航仪系列(三) 20220623-M1的观察技巧——宏观落地投资导航仪系列(二) 20220116-社融的实“用”技巧——宏观落地投资导航仪系列(一) 【见微知疫系列】 20220524-疫情如何改变了美国人的收支——见微知疫系列七 20220429-疫后出境“游”何不同?——各国边境放开政策梳理&见微知疫系列五 20220427-海外得了新冠怎么办?——见微知疫系列四 20220425-建方舱要花多少钱?——见微知疫系列三 20220419-疫情冲击下的芸芸众生——见微知疫系列二 20220416-快递视角看上海疫情影响——见微知疫系列一 【“当宏观可以落地”2021培训系列】 20210909-中国政经体系与大类资产配置的指标体系——2021培训系列一 20210910-旧瓶如何出新酒?200页PPT详解中国宏观经济特色分析框架——2021培训系列二 20210911-中美通胀分析框架的共性和差别——2021培训系列三 20210912-流动性之思——2021培训系列四 20210913-财政收支ABC——2021培训系列五 20210914-海外研究的框架:全球数据盲海中的那些“灯”——2021培训系列六 【“十四五”按图索骥系列】 20210203-100个商品占三成——“十四五”按图索骥系列三 20210116-战略性新兴产业七问七答——“十四五”按图索骥系列二 20201229-“卡脖子”商品可能有哪些?——从5000多个贸易品讲起 【“碳中和”系列】 20210420-中国的“碳”都在哪里 20210319-一“碳”究竟——碳中和入门核心词典 20210304-碳中和对制造业投资影响初探 20210301-迈开碳中和的脚步:各省最新政策梳理 【出口研判系列】 20210707-外需变化是“表”,结构变化是“里” 20210204-谁能打赢“出口份额”的“保卫战”?——出口研判系列八 20210108-全观189类重点商品份额变化情况——基于2000个贸易品的分析&出口研判系列七 20201208-吃草买要吃“尖”——中国出口再超预期下的思辨&出口研判系列六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