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晨报】9.13丨电新:4680大圆柱,极致设计、极致安全、极致制造
(以下内容从中国银河《【银河晨报】9.13丨电新:4680大圆柱,极致设计、极致安全、极致制造》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银河晨报 2022.9.13 1. 电新:极致设计、极致安全、极致制造—4680大圆柱专题 2. 先惠技术(688155):国内外大单逐步落地,切入锂电结构件构筑第二增长极 3. 南方航空(600029):2022H1疫情及高油价导致客运业务承压,静待“双枢纽”模式下国际线放量 4. 中国能建(601868):业绩符合预期,深耕新能源领域 /// 银河观点 /// 电新:极致设计、极致安全、极致制造—4680大圆柱专题 周然丨电新行业分析师 S0130514020001 一、核心观点 (一)4680大圆柱的诞生背景? 后补贴时代,性价比为王,4680大圆柱电池应运而生,通过电芯设计、电芯工厂、正负极材料以及整车电池一体化这五个方面,4680电池整体成本可以下降56%。预计未来大圆柱将替代部分软包和方形的市场份额。 (二)4680有哪些突出优势? 1)能量密度高:4680容量是2170电芯5倍,仅外形尺寸变化,能量密度可以上升10%,换用硅碳负极,能量密度上升20%至300wh/kg以上;2)安全可靠:圆柱电池周边隔热能力更强。4680采取顶部水冷和侧面水冷相结合的方式。无极耳设计进一步提高散热性;3)快充优势:4680电池不仅从材料体系适配快充,同时改变结构提高充电倍率,比如采用全极耳设计。 (三)哪些企业入局4680? 特斯拉进展最快,目前已装车Model Y,除自供外,松下、LG、宁德为其4680的潜在供应商。宝马计划2024-2025年开始大批量生产搭载4680的电动车。亿纬锂能在动力锂电池领域已布局三元圆柱,进军4680有技术储备,2021年宣布与StoreDot联合开发4680和4695两大圆柱电池路线,预计2024年有望量产。此外,参与方还有戴姆勒、苹果、Lucid、Rivian、小鹏、蔚来、一汽、江淮、比克、蜂巢等,全球掀起4680热潮。 (四)4680市场空间有多大? 除Model 3,特斯拉全部车型都计划采用或部分采用4680,尤其是高性能版和长续航版以及Cybertruck和Semi。预计2025年特斯拉4680车型销量有望达到121万辆,对应电池装机量约178GWh,当年车辆渗透率接近30%,2022-2025年特斯拉4680装机量的复合增速高达186%。叠加宝马等放量,保守预测2025年4680电池装机量将超过200GWh。 (五)4680带来哪些新趋势? 1)超高镍多元正极:NCMA四元材料在提升镍含量的同时兼顾了降本和材料稳定性。国内高镍正极竞争格局较为集中,CR5达到86.4%,当升科技是其中的佼佼者;2)硅碳硅氧负极:理论最高克容量可达4200mAh/g,是石墨的10倍多,目前量产克容量已超过400mAh/g。国内实现硅基负极量产及批量供货的企业有杉杉股份、贝特瑞;3)单壁碳管导电剂:碳纳米管可以缓解硅负极膨胀问题,改善循环性能,减少电解液损耗,提升寿命性能。单壁碳纳米管性能更优。天奈科技正在积极研发相关产品;4)制造工艺要求提升:独创干电池涂布、极片极耳切割一体化、激光焊接以及CTC结合一体化压铸方面,与传统圆柱相比,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化方案。 二、投资建议 我们看好公司的内容生态完善及变现渠道的扩充,且公司作为UGC社区,已具有强复制壁垒,随着新游上线、头部主播及赛事的引进、广告负载率的提升,有望推动未来收入高增长。根据可比公司估值,结合公司未来成长性,我们认为哔哩哔哩公司2021年的合理PS为10倍左右,给予推荐评级。 三、风险提示 4680大圆柱电池技术突破进展不达预期的风险;电池相关产能扩产不达预期的风险;采用4680电池的电动车销量不及预期的风险等。 先惠技术(688155):国内外大单逐步落地,切入锂电结构件构筑第二增长极 鲁佩丨机械行业分析师 S0130521060001 范想想丨机械行业分析师 S0130518090002 一、核心观点 (一)2022年上半年公司频获大单,海外业务不断突破 继今年4月7日公司公告累计收到宁德时代及其子公司各类合同和定点通知单合计约2.89亿元后,公司于8月31日再次披露获得宁德时代及其控股子公司订单合计8.07亿元。由此,公司目前累计获得宁德时代订单共计10.96亿元。此外,公司上半年在欧洲市场保持积极开拓,分别于4月、5月、7月获得北美新能源重要订单、欧洲豪车品牌新能源电池大单和欧洲汽车集团巨头大订单。公司作为锂电池模组/pack自动化产线龙头企业,在重点服务宁德时代、孚能科技、上汽集团、一汽集团等国内锂电龙头和高端车企的同时,长期深耕德系汽车供应链,产线自动化率达到世界顶级水平,凭借良好的技术水平和价格优势,公司海外业务不断取得突破。 (二)收购宁德东恒切入锂电结构件,有望打造二次成长曲线 宁德东恒主要产品为动力电池模组侧板、端板等外壳结构件,宁德时代作为其主要下游客户,收入占比超过90%。此外,宁德东恒是宁德时代某重点国际客户动力电池壳结构件的重点供应商,产品最终服务于奔驰、宝马、特斯拉、大众等知名品牌。2021年宁德东恒实现营业收入9.04亿元,同比增长118.23%;实现净利润1.42亿元,同比增长130.00%;综合毛利率为28.93%。公司通过收购宁德东恒51%股权,将顺利切入锂电池结构件业务,获得第二业绩增长动能,并与模组/pack业务形成业务协同,加强对下游客户的服务能力,进一步加深与宁德时代的合作。 (三)拟定增募资11.35亿元扩建产能,有力支撑业务增长 2022年8月31日,公司发布定增预案,拟募集资金11.35亿元用于在上海、武汉扩建自动化装备产能,以及在福建罗源扩建结构件产能。项目建成后,上海工厂将增加面积4.2万平方米,2026年达产后形成年产49条装配线产能;武汉二期工厂面积1.5万平方米,年产能20条线,年收入预计达到2.8亿元;罗源工厂面积18.3万平方米,一期年产28,000,000pcs铝型材端板、30,000套新能源设备装配夹具、工装;二期年产2,200,000pcs U型框电池模组、64,000,000pcs侧板。新能源车渗透率提升带动动力电池需求快速增长,叠加设备自动化率的提升,公司订单有望快速增加,产能提升将有效支撑公司业绩放量。 二、投资建议 受二季度上海疫情导致的停工停产影响,公司阶段性收入确认较少,我们认为受益下游电池厂商持续扩产,设备需求高增,公司服务高端优质客户,海外市场不断突破,锂电结构件业务将为公司带来业绩增量。预计公司2022-2024年将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1.06亿元、2.48亿元、3.92亿元,对应EPS为1.39、3.24、5.14元,对应PE为55倍、23倍、15倍,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三、风险提示 新冠疫情反复,新产品拓展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下游电池厂商扩产不及预期。 南方航空(600029):2022H1疫情及高油价导致客运业务承压,静待“双枢纽”模式下国际线放量 范想想丨机械行业分析师 S0130518090002 一、核心观点 (一)事件 经营数据方面,2022H1,公司实现旅客运输量2972.6万人次,同比-45.68%,为2019年的40.85%;ASK/RPK同比分别-34.33%/-42.63%,为2019年的45.21%/35.21%;客座率为64.37%,同比-9.32pct,为2019年的77.88%。财务数据方面,2022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8.17亿元,同比-20.86%,为2019年的55.96%,实现归母净利润-114.88亿元,同比-145.05%,继续呈现亏损。 (二)2022上半年受国内疫情不利影响,公司客运业务同比下滑。南航物流继续贡献货运板块向好表现 2022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408.17亿元,同比-20.86%。其中,客运收入为267.32亿元,同比-32.65%;货运收入为111.43亿元,同比+25.68%。公司客运收入呈现同比下滑,上半年国内主要城市爆发疫情,客流量大幅下降。而因南航物流仍在上市公司南航股份旗下,继续在国际货运单价上升的背景下,为母公司货运板块带来向好贡献。 单位收益来看,2022上半年,公司客运RRPK为0.54元,同比+14.89%,其中,国内/国际/地区航线的RRPK分别为0.48元/2.26元/2.25元,同比分别+6.67%/+52.7%/+60.71%;货运RFTK为3.02元,同比+36.65%,其中,国内/国际/地区航线的RFTK分布为1.47元/3.27元/17.49元,同比分别+7.3%/+38.56%/+54.37%。 (三)上半年因油价及汇率双重波动,加剧公司成本费用端压力 2022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成本494.55亿元,同比-4.65%,其中,航油/职工薪酬/折旧摊销/起降停机费/飞机及发动机维保费/餐食成本分别为143.95亿元/96.58亿元/113.47亿元/42亿元/35.8亿元/4.4亿元/5.88亿元,占比分别为29.89%/20%/23%/8.72%/7.43%/1.22%。公司航油成本占比近三成,同比+16.96%,主要系年内俄乌冲突下,国际油价大幅上升带来的影响。 2022上半年,公司汇兑净损失为20.52亿元,较去年同期,由正转负。公司汇兑损失的增加,主要系人民币汇率贬值导致。 (四)继续巩固“广州+北京”双枢纽模式,大兴机场建设加速拓展,期待国际航线 2020年10月起,南航在北京的航班全部转场至大兴机场运营,成为大兴机场最大的主基地航司,自此南航开始了“广州白云+北京大兴”的双枢纽运作模式。未来公司从大兴机场出发的航线将进一步加密(特别是增投欧美、日韩等北半球国际航线)。北京大兴枢纽出发的快线产品也将加速打造。 (五)2022上半年集团引进飞机7架,退出飞机5架,未来窄体机比例将进一步增加 2022上半年,集团引进飞机7架,退出5架(根据2021年计划,2022全年,计划引进飞机68架,退出9架)。2022-2023年,公司计划引进飞机数量增长率约为+3.6%。机型结构也将进一步优化,窄体机比例将进一步增加(继续维持将宽体机占比调整至10%的目标)。 二、投资建议 进入今年下半年,全球新冠疫情渐趋好转,伴随我国动态清零防疫政策松动,国际航班逐步增开,航空板块或将迎来周期反转的机会。我们预测公司2022-2024年EPS分别为-0.82元/0.24元/0.60元,对应2022-2024年PE分别为-7.82X/27.96X/13.02X,给予“推荐”评级。 三、风险提示 新冠疫情反复带来的风险,原油价格大幅上涨的风险,汇率波动的风险。 中国能建(601868):业绩符合预期,深耕新能源领域 龙天光丨建筑行业分析师 S0130519060004 一、核心观点 (一)事件 公司发布2022年半年报。报告期公司实现营收1582.87亿元,同比增长11.83%;实现归母净利润27.94亿元,同比增长18.69%;实现扣非净利润17.52亿元,同比降低7.13%。 (二)业绩符合预期 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1582.87亿元,同比增长11.83%,其中,新能源及综合智慧能源增速较快,勘测设计及咨询业务、工程建设业务、投资运营业务下的新能源及综合智慧能源板块分别实现营收6.79亿元、351.09亿元、9.3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1.69%、27.85%、54.67%。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27.94亿元,同比增长18.69%。报告期内,公司毛利率为10.10%,同比减少2.09pct,其中,勘测设计及咨询业务、工业制造、投资运营业务毛利率较高,分别达29.98%、17.59%、25.79%。公司净利率为2.56%,同比减少0.53pct。公司期间费用率为7.32%,同比减少0.79pct。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37.93亿元,同比多流出27.82亿元,主要因支付的工程款、购货款增加所致。 (三)新签合同同比增长10.24%,在手订单饱满 2022年上半年公司新签合同额5,327.64亿元,同比增长10.24%。报告期内,公司抢抓特高压输电通道、大型新能源基地建设、东数西算等新机遇,全面布局“三交九直”“一交四直”“三地一区”等大通道源网端市场,实现境内新签合同额3,893.65亿元,同比增长14.27%。公司境外实现新签合同额1,433.99亿元,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市场新签合同额840.53亿元,同比增长7.99%,签订加纳石油炼化、乌兹别克斯坦风电场、罗马尼亚联合循环电站等重大项目。公司勘测设计及咨询业务新签合同额95.69亿元,同比增长58.37%,主要因公司积极提升跨行设计能力,积极进军水利(水务)、生态环保、综合交通等基础设施业务领域;工程建设业务新签合同额为人民币5,014.87亿元,同比增长6.61%;民爆业务新签合同额52.83亿元,同比增长28.1%。 (四)深耕新能源及综合智慧能源 2022年上半年,公司新能源及综合智慧能源工程建设业务新签合同额2,040.77亿元,同比增长116.61%。公司风光等新能源发电实现营收9.30亿元,同比增长54.67%。获取风光新能源开发指标837万千瓦时,累计获取风光新能源开发指标2,226万千瓦时。同时,公司加快抽水蓄能、氢能业务布局,签订广东、广西等地抽水蓄能勘察设计、大连长兴岛、包头固阳等地风光氢储一体化投资等重大项目。公司在新能源研发方面抢占先机,加快推进高空风能发电、300MW压缩空气储能、电化学储能等重大产业示范项目建设。 二、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2022年营收为3737.16亿元,同增15.95%,归母净利润为79.29亿元,同增21.9%,EPS为0.19元/股,对应当前股价PE为11.67倍,维持“推荐”评级。 三、风险提示 新签合同落地不及预期的风险;新冠疫情影响工程进度的风险;应收账款回收不及预期的风险。 如需获取报告全文,请联系您客户经理,谢谢! /// 相关报告 /// 【银河晨报】9.9丨电新:盈利能力稳步提升,看好锂电风光储赛道—2022年中报业绩总结 【银河晨报】9.8丨石化:油价中枢高位回落,看好一体化布局的成长性标的 【银河晨报】9.7丨电子:关注高性能算力芯片国产替代趋势,半导体设备行业迎逆势扩张机遇 【银河晨报】9.6丨行业抉择策略仍占优—A股市场博弈(一) 【银河晨报】9.5丨2022年中报专题:煤炭、电力设备和通信业绩抬升加速度凸显 更多干货请关注 中国银河证券研究 微信公众号 中国银河证券研究 长按扫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zgyhzqyj 本文摘自报告:《银河证券每日晨报 - 20220913》 报告发布日期:2022年9月13日 报告发布机构:中国银河证券 报告分析师/责任编辑: 丁文 分析师登记编码:S0130511020004 丁文 策略分析师,英国曼彻斯特大学金融与会计硕士,2001年加入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曾从事房地产行业研究。2017年开始从事策略研究。 /// 评级体系及法律申明 /// 评级体系: 银河证券行业评级体系 未来6-12个月,行业指数(或分析师团队所覆盖公司组成的行业指数)相对于基准指数(交易所指数或市场中主要的指数) 推荐:行业指数超越基准指数平均回报20%及以上。 谨慎推荐:行业指数超越基准指数平均回报。 中性:行业指数与基准指数平均回报相当。 回避:行业指数低于基准指数平均回报10%及以上。 银河证券公司评级体系 推荐:指未来6-12个月,公司股价超越分析师(或分析师团队)所覆盖股票平均回报20%及以上。 谨慎推荐:指未来6-12个月,公司股价超越分析师(或分析师团队)所覆盖股票平均回报10%-20%。 中性:指未来6-12个月,公司股价与分析师(或分析师团队)所覆盖股票平均回报相当。 回避:指未来6-12个月,公司股价低于分析师(或分析师团队)所覆盖股票平均回报10%及以上。 法律申明: 本公众订阅号为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河证券”)研究院依法设立、运营的唯一研究官方订阅号。其他机构或个人在微信平台以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名义注册的,或含有“银河研究”,或含有与银河研究品牌名称等相关信息的其他订阅号均不是银河研究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不是银河证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均来自于银河证券研究院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本订阅号所摘录的研究报告内容经相关流程及微信信息发布审核等环节后在本订阅号内转载,本订阅号不承诺在第一时间转载相关内容,如需了解详细、完整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参见银河证券研究院发布的完整报告,任何研究观点以银河证券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 本订阅号旨在交流证券研究经验。本订阅号所载的全部内容只提供给订阅人做参考之用,订阅人须自行确认自己具备理解证券研究报告的专业能力,保持自身的独立判断,不应认为本订阅号的内容可以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并不构成对订阅人的投资建议,并非作为买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邀请或保证,银河证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发布的任何内容所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有关的其他损失承担任何责任,订阅号所提及的任何证券均可能含有重大的风险,订阅人需自行承担依据订阅号发布的任何内容进行投资决策可能产生的一切风险。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代表银河证券研究院在相关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结果及预测结论,会根据银河证券研究院后续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预先通知的情况下做出更改,敬请订阅者密切关注后续研究报告的最新相关结论。 本订阅号所转发的研究报告,均只代表银河证券研究院的观点。本订阅号不保证银河证券其他业务部门或附属机构给出与本微信公众号所发布研报结论不同甚至相反的投资意见,敬请订阅者留意。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微信订阅号发布的本图文消息仅面向银河证券客户中的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图文消息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并非银河证券客户中的机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 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的版权归银河证券所有,银河证券对本订阅号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影像等)的复制、转载,均需注明银河研究的出处,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在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投资有风险,入市请谨慎。
银河晨报 2022.9.13 1. 电新:极致设计、极致安全、极致制造—4680大圆柱专题 2. 先惠技术(688155):国内外大单逐步落地,切入锂电结构件构筑第二增长极 3. 南方航空(600029):2022H1疫情及高油价导致客运业务承压,静待“双枢纽”模式下国际线放量 4. 中国能建(601868):业绩符合预期,深耕新能源领域 /// 银河观点 /// 电新:极致设计、极致安全、极致制造—4680大圆柱专题 周然丨电新行业分析师 S0130514020001 一、核心观点 (一)4680大圆柱的诞生背景? 后补贴时代,性价比为王,4680大圆柱电池应运而生,通过电芯设计、电芯工厂、正负极材料以及整车电池一体化这五个方面,4680电池整体成本可以下降56%。预计未来大圆柱将替代部分软包和方形的市场份额。 (二)4680有哪些突出优势? 1)能量密度高:4680容量是2170电芯5倍,仅外形尺寸变化,能量密度可以上升10%,换用硅碳负极,能量密度上升20%至300wh/kg以上;2)安全可靠:圆柱电池周边隔热能力更强。4680采取顶部水冷和侧面水冷相结合的方式。无极耳设计进一步提高散热性;3)快充优势:4680电池不仅从材料体系适配快充,同时改变结构提高充电倍率,比如采用全极耳设计。 (三)哪些企业入局4680? 特斯拉进展最快,目前已装车Model Y,除自供外,松下、LG、宁德为其4680的潜在供应商。宝马计划2024-2025年开始大批量生产搭载4680的电动车。亿纬锂能在动力锂电池领域已布局三元圆柱,进军4680有技术储备,2021年宣布与StoreDot联合开发4680和4695两大圆柱电池路线,预计2024年有望量产。此外,参与方还有戴姆勒、苹果、Lucid、Rivian、小鹏、蔚来、一汽、江淮、比克、蜂巢等,全球掀起4680热潮。 (四)4680市场空间有多大? 除Model 3,特斯拉全部车型都计划采用或部分采用4680,尤其是高性能版和长续航版以及Cybertruck和Semi。预计2025年特斯拉4680车型销量有望达到121万辆,对应电池装机量约178GWh,当年车辆渗透率接近30%,2022-2025年特斯拉4680装机量的复合增速高达186%。叠加宝马等放量,保守预测2025年4680电池装机量将超过200GWh。 (五)4680带来哪些新趋势? 1)超高镍多元正极:NCMA四元材料在提升镍含量的同时兼顾了降本和材料稳定性。国内高镍正极竞争格局较为集中,CR5达到86.4%,当升科技是其中的佼佼者;2)硅碳硅氧负极:理论最高克容量可达4200mAh/g,是石墨的10倍多,目前量产克容量已超过400mAh/g。国内实现硅基负极量产及批量供货的企业有杉杉股份、贝特瑞;3)单壁碳管导电剂:碳纳米管可以缓解硅负极膨胀问题,改善循环性能,减少电解液损耗,提升寿命性能。单壁碳纳米管性能更优。天奈科技正在积极研发相关产品;4)制造工艺要求提升:独创干电池涂布、极片极耳切割一体化、激光焊接以及CTC结合一体化压铸方面,与传统圆柱相比,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化方案。 二、投资建议 我们看好公司的内容生态完善及变现渠道的扩充,且公司作为UGC社区,已具有强复制壁垒,随着新游上线、头部主播及赛事的引进、广告负载率的提升,有望推动未来收入高增长。根据可比公司估值,结合公司未来成长性,我们认为哔哩哔哩公司2021年的合理PS为10倍左右,给予推荐评级。 三、风险提示 4680大圆柱电池技术突破进展不达预期的风险;电池相关产能扩产不达预期的风险;采用4680电池的电动车销量不及预期的风险等。 先惠技术(688155):国内外大单逐步落地,切入锂电结构件构筑第二增长极 鲁佩丨机械行业分析师 S0130521060001 范想想丨机械行业分析师 S0130518090002 一、核心观点 (一)2022年上半年公司频获大单,海外业务不断突破 继今年4月7日公司公告累计收到宁德时代及其子公司各类合同和定点通知单合计约2.89亿元后,公司于8月31日再次披露获得宁德时代及其控股子公司订单合计8.07亿元。由此,公司目前累计获得宁德时代订单共计10.96亿元。此外,公司上半年在欧洲市场保持积极开拓,分别于4月、5月、7月获得北美新能源重要订单、欧洲豪车品牌新能源电池大单和欧洲汽车集团巨头大订单。公司作为锂电池模组/pack自动化产线龙头企业,在重点服务宁德时代、孚能科技、上汽集团、一汽集团等国内锂电龙头和高端车企的同时,长期深耕德系汽车供应链,产线自动化率达到世界顶级水平,凭借良好的技术水平和价格优势,公司海外业务不断取得突破。 (二)收购宁德东恒切入锂电结构件,有望打造二次成长曲线 宁德东恒主要产品为动力电池模组侧板、端板等外壳结构件,宁德时代作为其主要下游客户,收入占比超过90%。此外,宁德东恒是宁德时代某重点国际客户动力电池壳结构件的重点供应商,产品最终服务于奔驰、宝马、特斯拉、大众等知名品牌。2021年宁德东恒实现营业收入9.04亿元,同比增长118.23%;实现净利润1.42亿元,同比增长130.00%;综合毛利率为28.93%。公司通过收购宁德东恒51%股权,将顺利切入锂电池结构件业务,获得第二业绩增长动能,并与模组/pack业务形成业务协同,加强对下游客户的服务能力,进一步加深与宁德时代的合作。 (三)拟定增募资11.35亿元扩建产能,有力支撑业务增长 2022年8月31日,公司发布定增预案,拟募集资金11.35亿元用于在上海、武汉扩建自动化装备产能,以及在福建罗源扩建结构件产能。项目建成后,上海工厂将增加面积4.2万平方米,2026年达产后形成年产49条装配线产能;武汉二期工厂面积1.5万平方米,年产能20条线,年收入预计达到2.8亿元;罗源工厂面积18.3万平方米,一期年产28,000,000pcs铝型材端板、30,000套新能源设备装配夹具、工装;二期年产2,200,000pcs U型框电池模组、64,000,000pcs侧板。新能源车渗透率提升带动动力电池需求快速增长,叠加设备自动化率的提升,公司订单有望快速增加,产能提升将有效支撑公司业绩放量。 二、投资建议 受二季度上海疫情导致的停工停产影响,公司阶段性收入确认较少,我们认为受益下游电池厂商持续扩产,设备需求高增,公司服务高端优质客户,海外市场不断突破,锂电结构件业务将为公司带来业绩增量。预计公司2022-2024年将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1.06亿元、2.48亿元、3.92亿元,对应EPS为1.39、3.24、5.14元,对应PE为55倍、23倍、15倍,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三、风险提示 新冠疫情反复,新产品拓展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下游电池厂商扩产不及预期。 南方航空(600029):2022H1疫情及高油价导致客运业务承压,静待“双枢纽”模式下国际线放量 范想想丨机械行业分析师 S0130518090002 一、核心观点 (一)事件 经营数据方面,2022H1,公司实现旅客运输量2972.6万人次,同比-45.68%,为2019年的40.85%;ASK/RPK同比分别-34.33%/-42.63%,为2019年的45.21%/35.21%;客座率为64.37%,同比-9.32pct,为2019年的77.88%。财务数据方面,2022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8.17亿元,同比-20.86%,为2019年的55.96%,实现归母净利润-114.88亿元,同比-145.05%,继续呈现亏损。 (二)2022上半年受国内疫情不利影响,公司客运业务同比下滑。南航物流继续贡献货运板块向好表现 2022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408.17亿元,同比-20.86%。其中,客运收入为267.32亿元,同比-32.65%;货运收入为111.43亿元,同比+25.68%。公司客运收入呈现同比下滑,上半年国内主要城市爆发疫情,客流量大幅下降。而因南航物流仍在上市公司南航股份旗下,继续在国际货运单价上升的背景下,为母公司货运板块带来向好贡献。 单位收益来看,2022上半年,公司客运RRPK为0.54元,同比+14.89%,其中,国内/国际/地区航线的RRPK分别为0.48元/2.26元/2.25元,同比分别+6.67%/+52.7%/+60.71%;货运RFTK为3.02元,同比+36.65%,其中,国内/国际/地区航线的RFTK分布为1.47元/3.27元/17.49元,同比分别+7.3%/+38.56%/+54.37%。 (三)上半年因油价及汇率双重波动,加剧公司成本费用端压力 2022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成本494.55亿元,同比-4.65%,其中,航油/职工薪酬/折旧摊销/起降停机费/飞机及发动机维保费/餐食成本分别为143.95亿元/96.58亿元/113.47亿元/42亿元/35.8亿元/4.4亿元/5.88亿元,占比分别为29.89%/20%/23%/8.72%/7.43%/1.22%。公司航油成本占比近三成,同比+16.96%,主要系年内俄乌冲突下,国际油价大幅上升带来的影响。 2022上半年,公司汇兑净损失为20.52亿元,较去年同期,由正转负。公司汇兑损失的增加,主要系人民币汇率贬值导致。 (四)继续巩固“广州+北京”双枢纽模式,大兴机场建设加速拓展,期待国际航线 2020年10月起,南航在北京的航班全部转场至大兴机场运营,成为大兴机场最大的主基地航司,自此南航开始了“广州白云+北京大兴”的双枢纽运作模式。未来公司从大兴机场出发的航线将进一步加密(特别是增投欧美、日韩等北半球国际航线)。北京大兴枢纽出发的快线产品也将加速打造。 (五)2022上半年集团引进飞机7架,退出飞机5架,未来窄体机比例将进一步增加 2022上半年,集团引进飞机7架,退出5架(根据2021年计划,2022全年,计划引进飞机68架,退出9架)。2022-2023年,公司计划引进飞机数量增长率约为+3.6%。机型结构也将进一步优化,窄体机比例将进一步增加(继续维持将宽体机占比调整至10%的目标)。 二、投资建议 进入今年下半年,全球新冠疫情渐趋好转,伴随我国动态清零防疫政策松动,国际航班逐步增开,航空板块或将迎来周期反转的机会。我们预测公司2022-2024年EPS分别为-0.82元/0.24元/0.60元,对应2022-2024年PE分别为-7.82X/27.96X/13.02X,给予“推荐”评级。 三、风险提示 新冠疫情反复带来的风险,原油价格大幅上涨的风险,汇率波动的风险。 中国能建(601868):业绩符合预期,深耕新能源领域 龙天光丨建筑行业分析师 S0130519060004 一、核心观点 (一)事件 公司发布2022年半年报。报告期公司实现营收1582.87亿元,同比增长11.83%;实现归母净利润27.94亿元,同比增长18.69%;实现扣非净利润17.52亿元,同比降低7.13%。 (二)业绩符合预期 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1582.87亿元,同比增长11.83%,其中,新能源及综合智慧能源增速较快,勘测设计及咨询业务、工程建设业务、投资运营业务下的新能源及综合智慧能源板块分别实现营收6.79亿元、351.09亿元、9.3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1.69%、27.85%、54.67%。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27.94亿元,同比增长18.69%。报告期内,公司毛利率为10.10%,同比减少2.09pct,其中,勘测设计及咨询业务、工业制造、投资运营业务毛利率较高,分别达29.98%、17.59%、25.79%。公司净利率为2.56%,同比减少0.53pct。公司期间费用率为7.32%,同比减少0.79pct。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37.93亿元,同比多流出27.82亿元,主要因支付的工程款、购货款增加所致。 (三)新签合同同比增长10.24%,在手订单饱满 2022年上半年公司新签合同额5,327.64亿元,同比增长10.24%。报告期内,公司抢抓特高压输电通道、大型新能源基地建设、东数西算等新机遇,全面布局“三交九直”“一交四直”“三地一区”等大通道源网端市场,实现境内新签合同额3,893.65亿元,同比增长14.27%。公司境外实现新签合同额1,433.99亿元,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市场新签合同额840.53亿元,同比增长7.99%,签订加纳石油炼化、乌兹别克斯坦风电场、罗马尼亚联合循环电站等重大项目。公司勘测设计及咨询业务新签合同额95.69亿元,同比增长58.37%,主要因公司积极提升跨行设计能力,积极进军水利(水务)、生态环保、综合交通等基础设施业务领域;工程建设业务新签合同额为人民币5,014.87亿元,同比增长6.61%;民爆业务新签合同额52.83亿元,同比增长28.1%。 (四)深耕新能源及综合智慧能源 2022年上半年,公司新能源及综合智慧能源工程建设业务新签合同额2,040.77亿元,同比增长116.61%。公司风光等新能源发电实现营收9.30亿元,同比增长54.67%。获取风光新能源开发指标837万千瓦时,累计获取风光新能源开发指标2,226万千瓦时。同时,公司加快抽水蓄能、氢能业务布局,签订广东、广西等地抽水蓄能勘察设计、大连长兴岛、包头固阳等地风光氢储一体化投资等重大项目。公司在新能源研发方面抢占先机,加快推进高空风能发电、300MW压缩空气储能、电化学储能等重大产业示范项目建设。 二、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2022年营收为3737.16亿元,同增15.95%,归母净利润为79.29亿元,同增21.9%,EPS为0.19元/股,对应当前股价PE为11.67倍,维持“推荐”评级。 三、风险提示 新签合同落地不及预期的风险;新冠疫情影响工程进度的风险;应收账款回收不及预期的风险。 如需获取报告全文,请联系您客户经理,谢谢! /// 相关报告 /// 【银河晨报】9.9丨电新:盈利能力稳步提升,看好锂电风光储赛道—2022年中报业绩总结 【银河晨报】9.8丨石化:油价中枢高位回落,看好一体化布局的成长性标的 【银河晨报】9.7丨电子:关注高性能算力芯片国产替代趋势,半导体设备行业迎逆势扩张机遇 【银河晨报】9.6丨行业抉择策略仍占优—A股市场博弈(一) 【银河晨报】9.5丨2022年中报专题:煤炭、电力设备和通信业绩抬升加速度凸显 更多干货请关注 中国银河证券研究 微信公众号 中国银河证券研究 长按扫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zgyhzqyj 本文摘自报告:《银河证券每日晨报 - 20220913》 报告发布日期:2022年9月13日 报告发布机构:中国银河证券 报告分析师/责任编辑: 丁文 分析师登记编码:S0130511020004 丁文 策略分析师,英国曼彻斯特大学金融与会计硕士,2001年加入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曾从事房地产行业研究。2017年开始从事策略研究。 /// 评级体系及法律申明 /// 评级体系: 银河证券行业评级体系 未来6-12个月,行业指数(或分析师团队所覆盖公司组成的行业指数)相对于基准指数(交易所指数或市场中主要的指数) 推荐:行业指数超越基准指数平均回报20%及以上。 谨慎推荐:行业指数超越基准指数平均回报。 中性:行业指数与基准指数平均回报相当。 回避:行业指数低于基准指数平均回报10%及以上。 银河证券公司评级体系 推荐:指未来6-12个月,公司股价超越分析师(或分析师团队)所覆盖股票平均回报20%及以上。 谨慎推荐:指未来6-12个月,公司股价超越分析师(或分析师团队)所覆盖股票平均回报10%-20%。 中性:指未来6-12个月,公司股价与分析师(或分析师团队)所覆盖股票平均回报相当。 回避:指未来6-12个月,公司股价低于分析师(或分析师团队)所覆盖股票平均回报10%及以上。 法律申明: 本公众订阅号为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河证券”)研究院依法设立、运营的唯一研究官方订阅号。其他机构或个人在微信平台以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名义注册的,或含有“银河研究”,或含有与银河研究品牌名称等相关信息的其他订阅号均不是银河研究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不是银河证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均来自于银河证券研究院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本订阅号所摘录的研究报告内容经相关流程及微信信息发布审核等环节后在本订阅号内转载,本订阅号不承诺在第一时间转载相关内容,如需了解详细、完整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参见银河证券研究院发布的完整报告,任何研究观点以银河证券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 本订阅号旨在交流证券研究经验。本订阅号所载的全部内容只提供给订阅人做参考之用,订阅人须自行确认自己具备理解证券研究报告的专业能力,保持自身的独立判断,不应认为本订阅号的内容可以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并不构成对订阅人的投资建议,并非作为买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邀请或保证,银河证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发布的任何内容所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有关的其他损失承担任何责任,订阅号所提及的任何证券均可能含有重大的风险,订阅人需自行承担依据订阅号发布的任何内容进行投资决策可能产生的一切风险。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代表银河证券研究院在相关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结果及预测结论,会根据银河证券研究院后续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预先通知的情况下做出更改,敬请订阅者密切关注后续研究报告的最新相关结论。 本订阅号所转发的研究报告,均只代表银河证券研究院的观点。本订阅号不保证银河证券其他业务部门或附属机构给出与本微信公众号所发布研报结论不同甚至相反的投资意见,敬请订阅者留意。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微信订阅号发布的本图文消息仅面向银河证券客户中的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图文消息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并非银河证券客户中的机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 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的版权归银河证券所有,银河证券对本订阅号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影像等)的复制、转载,均需注明银河研究的出处,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在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投资有风险,入市请谨慎。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