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烯烃自身供需环比宽松,中线偏空风险在于原油与宏观调控丨季报
(以下内容从一德期货《聚烯烃自身供需环比宽松,中线偏空风险在于原油与宏观调控丨季报》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作者:任宁/Z0013355/ 一德期货能化分析师 内容摘要 供应增量在于国内投产,进口大概率恢复至正常水平;需求感官比数据表现好,传统旺季需求即将转弱;节后累库重点看消化速度;中长期利润空间压缩是大趋势。 核心观点 四季度现有产能开工提升幅度有限,进口降至正常水平,因此供应端主要关注投产兑现以及释放时间,顺利的话预计在11月前后,需求端传统行业从10月下旬逐渐转弱,供需格局很可能从下旬或月底开始宽松,价格重心下移,产业利润也将压缩,可通过库存消化速度以及现货价格验证。单边看聚烯烃投产周期与宽松的宏观氛围相博弈,下跌行情不会非常顺畅。正套或进入尾声,等待库存与降价信号布局反套。跨品种L-PP扩大择机入场,逻辑在于PP投产压力比塑料大,且PP的压缩空间更大。 报告正文 一、国内聚烯烃走势回顾 首先回顾下三季度聚烯烃行情,检修比例较高且投产装置没有实际性释放,需求端较预期偏好,表现在库存上持续偏低水平,因此整体震荡偏强,其中非标高压由于短期供需紧张出现较大涨幅。进入四季度偏紧局面随着产能释放将逐步宽松,具体看下文分析。 二、基本面情况分析 1. 供应增量在国内投产,进口降至正常水平 国内粒料供应情况:检修比例已经降至低水平,现有装置产量继续增加有限,关注点要看新投产进度,其中中化泉州已出6080粉料,中科炼化预计10月试车,海国龙油石化预计10月,烟台万华9月底已试车,预计10月中旬开车,天津渤化与延长榆林预计最快年底左右,另外宁波福基的PDH装置计划10-11月投产,其余装置大概率是要延期的。算上试车消缺再开车等时间,正常情况下11月份会有明显的产量释放。 进口粒料情况:一是进口利润较前期已经大幅收窄,甚至平水;二是美国飓风影响其国内的聚烯烃产量,虽然直接出口到中国的量有限,但是全球范围内可贸易量减少。因此预计四季度的进口量或降到正常水平。 再生料与粉料情况:再生料受环保检查影响缩量明显,截止到9月份数据,再生PE累计产量123万吨,相比去年同期174万吨减少30%左右,再生PP累计产量65万吨,相比去年同期106万吨下滑40%。PP粉料累计产量250万吨,相比去年同期278万吨下滑10%。 表观情况:仅新料而言,塑料前三季度表观累计同比9.2%左右,预计今年整体表观增速10.5%;若新料和再生料统计在内,则表观增速分别为7.1%与8.6%。类似的,仅新料而言,PP前三季度表观累计同比17.6%,预计今年整体表观增速18.4%;若将粉料与再生料统计在内,则表观增速分别为11.4%与12.5%。即今年部分新料需要补充再生料的缺口。 2. 需求感官比数据表现好,传统旺季需求即将转弱 需求端从传统行业数据来看偏弱,这与实际表现有出入,推测可能是新形势下其它行业需求增量导致。另外,金九银十即将过去,传统旺季需求(如农膜等)环比也会走弱。 分行业来看,塑料制品产量从下半年开始比去年低,快递行业业务量增幅明显,对塑料袋以及包装等需求有一定利好,水泥产量比去年小增但幅度有限,家电行业中洗衣机需求持续偏弱,冰箱空调从4月份持续好转,汽车行业全年维持较低库存,从往年看9-12月份产量相对高,但今年因购买力不足可能存在变数。 从长期来看,限塑令再次提及,国家对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制品禁止、限制使用,包括超薄购物袋、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塑料吸管以及快递行业的塑料包装等。从实施进度看,大型连锁企业如星巴克、麦当劳、肯德基等已率先将塑料吸管改为纸质或者采用无吸管杯盖。 3. 节后累库跟踪消化速度 国庆节后两油库存累至89万吨的偏高水平,要跟踪其消化速度,从时间节点来看已经进入10月中旬,传统需求旺季逐渐转弱,再加上投产装置的释放,推测去库速度可能会相对缓慢。 4. 中长期利润空间压缩是大趋势 从聚烯烃生产工艺来看包括油制、煤制、MTO以及PDH路线,目前油制成本在5500左右,煤制成本6400左右,MTO成本5800左右,PDH成本5650左右,塑料的利润空间在900-1800,PP的利润空间相对高,约1600-2500。从长期角度看,产能增速高于需求增速,利润空间将被压缩。 三、后市展望 1. 供需环比宽松,中线震荡下行 四季度现有产能开工提升幅度有限,进口降至正常水平,因此供应端主要关注点在于投产兑现以及有效释放时间,顺利的话预计在11月前后,需求端传统行业从10月下旬逐渐转弱,因此供需格局很可能从下旬或者月底开始宽松,价格重心下移,产业利润也将被压缩,可以从库存消化速度以及现货价格来验证。宏观层面看还是偏宽松的,聚烯烃投产周期与之博弈,下跌行情不会非常顺畅。 从跨期来看,正套或进入尾声,等待累库消化缓慢、现货降价的信号布局反套。 从跨品种角度看,未来PP投产压力比塑料大,且PP的压缩空间更大,L-PP价差扩大择机入场。 2. 风险点 一是上游原油的趋势性上涨,导致能化品成本大幅上移,氛围上也偏多;二是投产装置延期;三是宏观政策宽松导向,与聚烯烃投产周期反向,价格重心下移不流畅。 排版 | 王琰 · 编辑丨沐沐 △ 请认真阅读投资报告类 ? 《免责声明》
作者:任宁/Z0013355/ 一德期货能化分析师 内容摘要 供应增量在于国内投产,进口大概率恢复至正常水平;需求感官比数据表现好,传统旺季需求即将转弱;节后累库重点看消化速度;中长期利润空间压缩是大趋势。 核心观点 四季度现有产能开工提升幅度有限,进口降至正常水平,因此供应端主要关注投产兑现以及释放时间,顺利的话预计在11月前后,需求端传统行业从10月下旬逐渐转弱,供需格局很可能从下旬或月底开始宽松,价格重心下移,产业利润也将压缩,可通过库存消化速度以及现货价格验证。单边看聚烯烃投产周期与宽松的宏观氛围相博弈,下跌行情不会非常顺畅。正套或进入尾声,等待库存与降价信号布局反套。跨品种L-PP扩大择机入场,逻辑在于PP投产压力比塑料大,且PP的压缩空间更大。 报告正文 一、国内聚烯烃走势回顾 首先回顾下三季度聚烯烃行情,检修比例较高且投产装置没有实际性释放,需求端较预期偏好,表现在库存上持续偏低水平,因此整体震荡偏强,其中非标高压由于短期供需紧张出现较大涨幅。进入四季度偏紧局面随着产能释放将逐步宽松,具体看下文分析。 二、基本面情况分析 1. 供应增量在国内投产,进口降至正常水平 国内粒料供应情况:检修比例已经降至低水平,现有装置产量继续增加有限,关注点要看新投产进度,其中中化泉州已出6080粉料,中科炼化预计10月试车,海国龙油石化预计10月,烟台万华9月底已试车,预计10月中旬开车,天津渤化与延长榆林预计最快年底左右,另外宁波福基的PDH装置计划10-11月投产,其余装置大概率是要延期的。算上试车消缺再开车等时间,正常情况下11月份会有明显的产量释放。 进口粒料情况:一是进口利润较前期已经大幅收窄,甚至平水;二是美国飓风影响其国内的聚烯烃产量,虽然直接出口到中国的量有限,但是全球范围内可贸易量减少。因此预计四季度的进口量或降到正常水平。 再生料与粉料情况:再生料受环保检查影响缩量明显,截止到9月份数据,再生PE累计产量123万吨,相比去年同期174万吨减少30%左右,再生PP累计产量65万吨,相比去年同期106万吨下滑40%。PP粉料累计产量250万吨,相比去年同期278万吨下滑10%。 表观情况:仅新料而言,塑料前三季度表观累计同比9.2%左右,预计今年整体表观增速10.5%;若新料和再生料统计在内,则表观增速分别为7.1%与8.6%。类似的,仅新料而言,PP前三季度表观累计同比17.6%,预计今年整体表观增速18.4%;若将粉料与再生料统计在内,则表观增速分别为11.4%与12.5%。即今年部分新料需要补充再生料的缺口。 2. 需求感官比数据表现好,传统旺季需求即将转弱 需求端从传统行业数据来看偏弱,这与实际表现有出入,推测可能是新形势下其它行业需求增量导致。另外,金九银十即将过去,传统旺季需求(如农膜等)环比也会走弱。 分行业来看,塑料制品产量从下半年开始比去年低,快递行业业务量增幅明显,对塑料袋以及包装等需求有一定利好,水泥产量比去年小增但幅度有限,家电行业中洗衣机需求持续偏弱,冰箱空调从4月份持续好转,汽车行业全年维持较低库存,从往年看9-12月份产量相对高,但今年因购买力不足可能存在变数。 从长期来看,限塑令再次提及,国家对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制品禁止、限制使用,包括超薄购物袋、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塑料吸管以及快递行业的塑料包装等。从实施进度看,大型连锁企业如星巴克、麦当劳、肯德基等已率先将塑料吸管改为纸质或者采用无吸管杯盖。 3. 节后累库跟踪消化速度 国庆节后两油库存累至89万吨的偏高水平,要跟踪其消化速度,从时间节点来看已经进入10月中旬,传统需求旺季逐渐转弱,再加上投产装置的释放,推测去库速度可能会相对缓慢。 4. 中长期利润空间压缩是大趋势 从聚烯烃生产工艺来看包括油制、煤制、MTO以及PDH路线,目前油制成本在5500左右,煤制成本6400左右,MTO成本5800左右,PDH成本5650左右,塑料的利润空间在900-1800,PP的利润空间相对高,约1600-2500。从长期角度看,产能增速高于需求增速,利润空间将被压缩。 三、后市展望 1. 供需环比宽松,中线震荡下行 四季度现有产能开工提升幅度有限,进口降至正常水平,因此供应端主要关注点在于投产兑现以及有效释放时间,顺利的话预计在11月前后,需求端传统行业从10月下旬逐渐转弱,因此供需格局很可能从下旬或者月底开始宽松,价格重心下移,产业利润也将被压缩,可以从库存消化速度以及现货价格来验证。宏观层面看还是偏宽松的,聚烯烃投产周期与之博弈,下跌行情不会非常顺畅。 从跨期来看,正套或进入尾声,等待累库消化缓慢、现货降价的信号布局反套。 从跨品种角度看,未来PP投产压力比塑料大,且PP的压缩空间更大,L-PP价差扩大择机入场。 2. 风险点 一是上游原油的趋势性上涨,导致能化品成本大幅上移,氛围上也偏多;二是投产装置延期;三是宏观政策宽松导向,与聚烯烃投产周期反向,价格重心下移不流畅。 排版 | 王琰 · 编辑丨沐沐 △ 请认真阅读投资报告类 ? 《免责声明》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