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义现金管理产品规模增长亮眼——债基、货基2022Q2季报解读
(以下内容从华创证券《广义现金管理产品规模增长亮眼——债基、货基2022Q2季报解读》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是新朋友吗?记得关注我们公众号哦 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及配套指引,本资料仅面向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不是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资料中的信息。 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首席分析师:周冠南,SAC:S0360517090002 联系人:许洪波,SAC:S0360120090077 摘要 规模:“赎回潮”过后市场风险偏好有所下降,广义现金管理基金规模快速增长。“赎回潮”过后资金追逐安全性更好的产品,二季度短债基金、同业存单基金、货币基金等广义现金管理基金规模快速增长,“固收+”基金的发行和申购遇冷,规模处于修复阶段。 业绩:债基业绩显著改善,货基收益率延续下行。二季度在“宽货币”与“宽信用”的博弈中债市长端收益率处于2.7%-2.85%区间反复震荡,极度宽松的资金面推动短端收益率快速下行,债基收益率上行7.69个百分点至5.60%,其中纯债基金主动管理回报好于被动管理,中长债、短债基金年化收益率分别为3.55%和3.16%,高于被动指数债基的2.86%;股市企稳反弹,混合债基业绩显著改善,一级债基和二级债基年化收益率上行至4.13%和9.32%;低资金价格环境下货基收益率延续下行趋势。 资产配置方面,债基增持安全性偏高的资产,货基大幅增持买入返售。二季度债基的银行存款持有占比上行,股债持有占比均有下降,债券资产中主要增持金融债;二季度货基主要增持买入返售,债券资产增持国债和短融。 投资策略方面,二季度债基偏好“加杠杆+信用下沉”策略,对拉长久期偏保守。 (1)杠杆策略方面,二季度极度宽松的资金面激发机构杠杆融资需求,半年时点杠杆率略有下降但仍处于历史高位水平。 (2)久期策略方面,资金宽松推动短端品种交易情绪较为活跃,且“宽信用”预期扰动下机构对拉长久期仍偏谨慎,多数债基缩短组合久期。 (3)信用下沉方面,债基普遍下沉城投债持仓评级,其中二级债基相对谨慎;产业债持仓向中高等级品种集中。 往后看,8月政策利率降息和偏弱的基本面一定程度打消了前期机构对拉长久期的疑虑,但伴随资金面波动性的回归,高杠杆或有所拆解,而信用利差已来到低性价比区间,收益挖掘或向更精细化方向发展。 风险提示:基金净值波动,收益率不及预期 目录 正文 根据公募基金披露的2022年二季报,我们主要从资产规模、申购赎回、业绩表现、杠杆率、久期、风险偏好和资产配置等方面对债券基金(主要分为中长期纯债型基金、短期纯债型基金、混合债券型一级基金、混合债券型二级基金、被动指数债券型基金)以及货币基金进行分析。 一 债券基金:广义现金管理产品规模增长亮眼,缩短久期特征显著 (一)资产规模:规模维持增长,增速回升 二季度债券基金资产净值规模维持增长,增速有所回升。根据Wind统计,截至2022年二季度末,共有债券基金2875支,占全部基金数量的29.51%;二季度债基净发行144支,资产净值小幅增加6988亿元至7.76万亿(不含未披露净值数据基金),增速上升7.01个百分点至9.90%;债基存量总份额增加6255亿(不含未披露份额数据基金),增速上升5.83个百分点至9.68%。 分类型来看,发行方面,“赎回潮”后“固收+”基金的发行遇冷,短债基金和同业存单指数基金等广义现金管理类基金发行显著放量,中长期纯债基金发行量有所修复。 (1)“固收+”基金发行遇冷。一级债基(对于分级情况,统计母基金支数,下同)二季度净发行5支,二级债基二季度净发行17支,均连续两个季度回落。 (2)广义现金管理基金发行显著加快。“赎回潮”后投资者风险偏好有所下降,短期纯债基金发行维持高增,二季度净发行27支,比一季度多增7支;同业存单指数基金集中落地,推动被动指数债基发行显著加快,二季度净发行26支,较一季度增加25支。 (3)中长期纯债基金发行有所修复。二季度净发行69支,较一季度增加28支。 规模方面,二级债基规模回落,广义现金管理基金规模增长较快,其余债基规模增速有所回升。 (1)中长期纯债基金:资产净值增速小幅上升至7%附近。资产净值约为4.63万亿,二季度增加3118亿,规模增速小幅上行4.22个百分点至7.22%。 (2)短期纯债基金:资产净值增速较快,接近40%。资产净值约为8365亿,二季度增加2389亿,创历史新高,规模增速上行20.56个百分点至39.97%。 (3)一级债基:资产净值增速小幅上升至3%附近。资产净值约为6746亿,二季度增加200亿,规模增速小幅上行4.64个百分点至3.05%。 (4)二级债基:资产净值下降幅度约3%。资产净值约为1.03万亿,二季度减少305亿,规模增速继续回落,下降幅度为2.89%。 (5)被动指数债基:资产净值增速大幅上升至42%附近。资产净值约为5479亿,二季度增加1610亿,主要由同业存单指数基金贡献,规模增速由负转正,大幅上行至41.60%。 (二)申购赎回:短期纯债基金申购情绪较好,混合债基赎回压力释放 2022年二季度,债基申购意愿排序为短期纯债基金>中长期纯债基金>一级债基>被动指数债基>二级债基。 (1)短期纯债基金申购情绪较好,中长期纯债基金申购意愿回暖。短期纯债基金有63.07%出现净申购,占比增加8.07个百分点;中长期纯债基金有53.26%出现净申购,占比小幅上行2.75个百分点。 (2)混合债基赎回压力释放。一级债基和二级债基的净申赎率均有所下降,一级债基净申购基金数量占比为43.44%,二级债基净申购基金数量占比回落至30%以下。 (3)被动指数债基申赎情况好转,但尾部基金赎回压力仍偏大。被动指数债基净申购的基金数量占比小幅上行2.96个百分点至38.36%,净申赎率的中位数有所上行,但尾部基金赎回压力仍偏大,净申赎率的1/4分位数继续回落。 (三)业绩表现:债基回报转正,混合债基业绩显著修复 根据Wind债券基金指数,2022年二季度债券基金年化回报较一季度上行7.69个百分点至5.60%,其中: (1)混合债基业绩显著修复。二季度一级债基年化回报大幅上升10.91个百分点至4.13%,二级债基年化回报大幅上升25.90个百分点至9.32%,业绩显著改善。 (2)纯债基金收益率有所上升,主动管理回报好于被动管理。中长期纯债基金年化回报环比上行1.87个百分点至3.55%,短期纯债基金年化回报环比上行0.84个百分点至3.16%,被动指数债基年化回报环比上行0.19个百分点至2.86%。 从业绩分位数来看,二级债基业绩分化较为明显,3/4与1/4分位数的年化收益率差值为7.16%,纯债债基业绩分布较为集中。 (四)杠杆率:半年末时点季节性下行至122.28%,仍高于往年同期水平 2022年二季度末,债基总体杠杆率季节性下行1.42个百分点至122.28%附近,仍处于历史偏高水平。 分类型来看,中长期纯债基金加权平均杠杆率约为127.19%,环比下行1.90个百分点;短期纯债基金加权平均杠杆率为115.54%,环比下行0.03个百分点;一级债基加权平均杠杆率为117.58%,环比下行1.81个百分点;二级债基加权平均杠杆率为113.68%,环比下降0.07个百分点;被动指数债基加权平均杠杆率为110.82%,环比下行1.31个百分点。 (五)重仓债加权平均久期:下降至1.94,拉久期偏谨慎 基金定期报告会对前5大重仓券做出公示,分析债基的前5大重仓债券的加权平均久期基本上可以描述整个债基的久期状况。分析发现,2022年二季度末,存续债基的前5大重仓券加权平均久期下降0.2至1.94。 分类型来看,短期纯债和一级债基久期变动不大,其余债基均缩短久期。中长期纯债基金加权平均久期下行0.12至2.06;短期纯债基金平均久期上行0.09至0.81;一级债基加权平均久期上行0.03至2.12;二级债基加权平均久期下行0.56至2.23;被动指数债基加权平均久期下行0.30至1.90。 (六)资产配置:存款等安全性资产占比上行,债券增持以金融债为主 1、大类资产配置:存款占比上行,股债占比下降 二季度债基总资产增加0.52万亿至9.07万亿,债券增持4658亿,股票、银行存款和其他资产分别增持14亿、200亿和333亿。二季度债基持有债券占比下降0.34个百分点至95.02%,股票占比下降0.10个百分点至1.86%,银行存款占比上升0.15个百分点至1.41%,其他资产占比上升0.29个百分点至1.71%。 中长期纯债基金持有银行存款占比上升,债券资产占比下降。中长期纯债基金总资产增加2773亿至5.74万亿,其中增持债券2551亿至5.59万亿,占比下降0.27个百分点至97.36%;增持69亿银行存款和154亿其他资产,占比分别上升至1.29%和1.35%。 短期纯债基金持有银行存款占比上升,债券和其他资产占比下降。短期纯债基金总资产增加2668亿至9481亿,其中增持债券2474亿至9052亿,占比下降1.06个百分点至95.47%;增持银行存款156亿,占比上升1.43个百分点至2.17%;增持其他资产38亿,占比下降0.37个百分点至2.36%。 一级债基减持股票和存款,增持债券和其他资产。一级债基总资产增加121亿至7914亿,其中增持债券47亿至7561亿,占比下降0.88个百分点至95.54%;减持股票2亿,占比下降0.04个百分点至0.77%;减持银行存款30亿,占比下行0.40个百分点至0.94%;增持其他资产106亿,占比上行1.31个百分点至2.76%。 二级债基减持债券,增持其余资产。二级债基总资产下降353亿至1.16万亿,其中减持407亿债券至0.96亿,占比下降0.96个百分点至82.91%;增持股票15亿至1628亿,占比上升0.54个百分点至14.06%;增持银行存款37亿和其他资产1亿,占比分别上升至1.57%和1.46%。 被动指数债基减持债券和银行存款,增持其他资产。被动指数债基总资产减少4亿至4302亿,其中主要减持债券7亿至4061亿,占比下降0.08个百分点至94.40%;减持银行存款31亿,占比达到1.74%;增持其他资产35亿至166亿,占比上升0.81个百分点至3.86%。 2、债券类别资产配置:主要增持金融债和中票 二季度债基持有债券资产增加4667亿至8.62万亿,其中主要增持金融债和中票。二季度债基主要增持金融债,其中增持政金债309亿和其他金融债1678亿,占比分别达到38.91%和17.06%;增持中票1520亿,占比上升0.89个百分点至16.96%;增持短融352亿,占比上升0.01个百分点至7.31%;增持国债172亿,占比上升0.09个百分点至2.06%。 中长期纯债基金主要增持金融债和中票。二季度中长期纯债基金持有债券资产增加2551亿至5.59万亿,主要增持金融债和中票,其中增持政金债625亿和其他金融债1044亿,占比分别为48.55%和19.09%;增持中票798亿,占比上升0.8个百分点至14.45%;增持国债110亿,占比上升0.13个百分点至1.64%。 短期纯债基金主要增持金融债、短融和中票。二季度短期纯债基金持有债券资产增加2475亿至9052亿,主要增持金融债、短融和中票,其中增持政金债330亿和其他金融债345亿,占比分别为12.75%和7.98%;增持短融716亿,占比下降4.01个百分点至39.60%;增持中票663亿,占比上升0.51个百分点至25.43%;增持国债57亿,占比上升0.38个百分点至1.29%;增持存单71亿,占比下降0.42个百分点至4.00%。 一级债基减持政金债和短融,增持其他金融债和中票。二季度一级基金持有债券资产增加47亿至7561亿,主要增持其他金融债和中票,政金债略有减持;其中增持其他金融债173亿,占比上升2.19个百分点至18.90%;增持中票178亿,占比上升2.19个百分点至27.19%;减持政金债214亿,占比分别下降至15.01%;减持同业存单18亿,占比下降0.26个百分点至1.97%。 二级债基对多数券种均为减持,小幅增持金融债和可转债。二季度二级基金持有债券资产减少399亿至0.96万亿,主要减持政金债和中短票,小幅增持金融债和可转债;其中减持政金债128亿,占比下行0.82个百分点至11.57%;减持短融190亿,占比下降1.62个百分点至6.94%;增持其他金融债113亿,占比上行1.91个百分点至19.36%;增持可转债166亿,占比上升2.18个百分点至12.88%。 被动指数债基持仓依据跟踪指数类型而定,存单指数基金的密集成立推动存单占比大幅增加,政金债仍为主要持仓类型。二季度被动指数债基持有债券资产减少7亿至4061亿,其中持有同业存单规模从290亿大幅上升至501亿,占比上升5.22个百分点至12.33%;增持短融57亿,占比上升1.42个百分点至4.23%;减持政金债303亿,占比下降7.31个百分点至73.61%;减持国债4亿,占比下降0.10个百分点至2.77%。 3、重仓债评级变化:城投债继续下沉评级,产业债偏向中高等级品种 基金定期报告中会对前5大重仓券做出披露,分析债基的前5大重仓债券的信用等级状况,以反映基金底层资产的信用评级状况,从而描述各类债券基金持仓等级的变化。 从债基总体来看,(1)城投债持仓评级分布相对较低,产业债重仓债券以高等级为主的态势并未改变;(2)AAA级城投债持仓占比下降,AA+级和AA级城投债持仓占比上升;(3)AA-及以下产业债持仓占比下降,其余等级产业债持仓占比上升。 分基金类型来看,债基普遍下沉城投债持仓评级,其中二级债基相对较为谨慎;产业债持仓向中高等级品种集中。 (1)中长期纯债基金:城投债向AA+和AA级下沉,产业债向AA+和AA级集中,大幅减少AA-及以下品种占比。 (2)短期纯债基金:城投债向AA级下沉,产业债向AAA级集中。 (3)一级债基:城投债向AA级及以下下沉,产业债向AA+和AA级集中,大幅减少AA-及以下品种占比。 (4)二级债基:城投债和产业债均主要向AAA级集中。 (5)被动指数债基:城投债主要向AAA级集中,产业债向AA+级下沉。 二 货币基金:规模继续增长,头部基金申购意愿偏强 (一)传统货币基金:规模继续增长,收益率延续回落 1、资产规模:券商资管公募化转型进程加快,规模持续增长 二季度末货币基金存续支数大幅增加,规模继续提速上行。截至二季度末,传统货币基金(不包括短期理财型基金,下同)存续343支,较一季度增加14支,均由券商货币型集合资管计划转型而来;二季度货币基金资产净值上行5644亿至10.57万亿,增幅超过一季度的5591亿,环比增速为5.64%。 2、申购赎回:头部货基申购意愿增强,尾部货基申购意愿偏弱 从净申购占比来看,二季度货币基金中有48.37%出现净申购,较二季度下行1.17个百分点。 从净申购率的统计分布来看,“马太效应”更加明显,头部货基申购意愿进一步增强,尾部货基申购意愿依旧偏弱,二季度1/4分位数为-7.85%,较一季度下行0.28个百分点;中位数为-0.27%,较一季度上行0.15个百分点;3/4分位数为12.04%,较一季度上行1.18个百分点。 3、业绩表现:7日年化收益率均值小幅下行 二季度货币基金季度7日年化收益率均值为1.75%,较一季度小幅下行0.29个百分点;从余额宝和微信理财通的7日年化收益的日频走势来看,二季度收益率也呈现持续回落趋势。 4、杠杆率和久期:高杠杆、拉长久期 杠杆率方面,2022年二季度货币基金的平均杠杆率为106.70%,较一季度下行0.21个百分点,但仍处于历史偏高位置;剩余期限方面,二季度货币基金的平均剩余期限小幅上行至78.63天,较一季度增加4.40天。 5、偏离度:绝对值均值小幅上行,负偏离度数量大幅减少 二季度货基负偏离风险显著下降。2022年二季度货基偏离度绝对值均值水平为0.05,较一季度上行0.02,偏离度最高值为0.20,较一季度下降0.39,最低均值为-0.13,与一季度持平。二季度有27支货币基金的最小偏离度为负值,数量较一季度的91支显著减少,货基负偏离风险有所下降。 6、资产配置:主要增持买入返售,债券资产增持国债和短融 (1)大类资产配置:买入返售占比大幅增加,小幅增持其他资产 二季度末,货币基金资产总值增加6343亿至11.39万亿,主要增持买入返售,小幅增持其他资产。其中增持929亿债券资产,4878亿买入返售资产,253亿银行存款和283亿其他资产,四类资产的配置占比分别为40.57%、24.87%、34.06%和0.51%;相比一季度,债券占比下降1.53个百分点,买入返售占比上升3.07个百分点,银行存款占比下行1.77个百分点,其他资产占比上行0.23百分点。 (2)债券类别资产配置:主要增持国债和短融 二季度末,货币基金债券资产规模增加929亿至4.62万亿,主要增持国债和短融。其中增持433亿国债,占比上升0.88个百分点至3.74%;增持478亿短融,占比上升0.78个百分点至13.41%;减持271亿同业存单,占比下降2.08个百分点至71.61%;减持24亿资产支持证券,占比下降0.07个百分点至0.87%。 (二)浮动净值型货币基金:低杠杆、缩久期,收益表现不及普通货基 二季度浮动净值型基金规模变动不大。截至2022年二季度末,浮动净值型货币基金存续6支,均为2019年四季度发行,2022年二季度无新发行;6支浮动净值型货币基金的资产净值为56.10亿,环比增加0.65%,资产总值为56.73亿,环比增加0.81%。 杠杆方面,杠杆率总体水平仍低于传统货币基金。二季度浮动净值型货币基金平均杠杆率下降0.75个百分点至103.43%,仍低于传统货币基金的106.70%。 久期方面,剩余期限下行,大幅小于传统货币基金。二季度浮动净值型货币基金平均剩余期限为43.67天,较一季度减少6.17天,仍大幅低于传统货币基金的78.63天。 大类资产配置方面,减持债券,增持银行存款和买入返售。二季度末,浮动净值型货币基金总资产增加0.46亿至56.73亿,其中主要减持债券10.53亿,占比下行18.96个百分点至29.26%;增持银行存款1.89亿,占比上行3.10个百分点至30.33%;增持买入返售8.41亿,占比上行14.62%至39.17%。 债券资产配置方面,主要减持同业存单。二季度末,浮动净值型货币基金债券资产减少10.53亿至16.60亿。其中减持同业存单10.14亿,占比下降1.10个百分点至93.42%,其余资产规模变动不大。 业绩表现方面,二季度浮动净值型货基收益率小幅下行,表现不及传统货基。浮动净值型货基二季度年化收益率均值较一季度下行0.26个百分点至1.70%,不及传统货基1.75%的平均收益率水平。 三 主要结论:广义现金管理产品规模较快增长,杠杆+信用下沉策略盛行 2022年二季度,“赎回潮”过后市场风险偏好有所下降,广义现金管理基金规模快速增长。规模方面,“赎回潮”过后资金追逐安全性更好的产品,短债基金、同业存单基金、货币基金等广义现金管理基金规模快速增长,“固收+”基金的发行和申购遇冷,规模处于修复阶段。收益方面,二季度在“宽货币”与“宽信用”的博弈中债市长端收益率处于2.7%-2.85%区间反复震荡,极度宽松的资金面推动短端收益率快速下行,债基收益率上行7.69个百分点至5.60%,其中纯债基金主动管理回报好于被动管理,中长债、短债基金年化收益率分别为3.55%和3.16%,高于被动指数债基的2.86%;股市企稳反弹,混合债基业绩显著改善,一级债基和二级债基年化收益率上行至4.13%和9.32%;低资金价格环境下货基收益率延续下行趋势。 资产配置方面,债基增持安全性偏高的资产,货基大幅增持买入返售。二季度债基的银行存款持有占比上行,股债持有占比均有下降,债券资产中主要增持金融债;二季度货基主要增持买入返售,债券资产增持国债和短融。 投资策略方面,二季度债基偏好“加杠杆+信用下沉”策略,对拉长久期偏保守。 (1)杠杆策略方面,二季度极度宽松的资金面激发机构杠杆融资需求,半年时点杠杆率略有下降但仍处于历史高位水平。 (2)久期策略方面,资金宽松推动短端品种交易情绪较为活跃,且“宽信用”预期扰动下机构对拉长久期仍偏谨慎,多数债基缩短组合久期。 (3)信用下沉方面,债基普遍下沉城投债持仓评级,其中二级债基相对谨慎;产业债持仓向中高等级品种集中。 往后看,8月政策利率降息和偏弱的基本面一定程度打消了前期机构对拉长久期的疑虑,但伴随资金面波动性的回归,高杠杆或有所拆解,而信用利差已来到低性价比区间,收益挖掘或向更精细化方向发展。 四 风险提示 基金净值波动,收益率不及预期。 具体内容详见华创证券研究所9月2日发布的报告《广义现金管理产品规模增长亮眼——债基、货基2022Q2季报解读》 往期回顾 一季报看“固收+”基金赎回潮特征——债基、货基2022Q1季报解读【华创固收|周冠南团队】 存单指基推出,债基快速扩容——债基、货基2021Q4季报点评【华创固收 | 周冠南团队】 债基规模跃升,“固收+”业绩亮眼——债基、货基2021Q3季报点评【华创固收丨周冠南团队】 加杠杆、信用下沉,拉久期还有空间 ——债基、货基2021Q2季报点评【华创固收丨周冠南团队】 货基规模新高,债基策略谨慎——债基、货基2021Q1季报点评【华创固收 | 周冠南团队】 流动性改善驱动加杠杆,违约冲击信用配置——债基、货基2020Q4季报点评【华创固收|周冠南团队·深度】 加杠杆,降久期,摊余盛行 ——债基、货基 2020Q3 季报点评 20201107【华创固收丨周冠南团队·深度】 牛熊切换和负债压力下,债基策略转换——债基、货基2020Q2季报点评 【华创固收丨周冠南团队·深度】 加杠杆,拉久期,信用下沉分化——债基、货基2020Q1季报点评【华创固收丨周冠南团队·深度】 冠南固收视野 精度/深度/热度/高度 华创固收 · 周冠南团队 法律声明 华创证券研究所定位为面向专业投资者的研究团队,本资料仅适用于经认可的专业投资者,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观点的及时交流。华创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资料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公司的客户。普通投资者若使用本资料,有可能因缺乏解读服务而对报告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 本资料来自华创证券研究所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若对报告的摘编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须注意的是,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能会根据华创证券研究所后续发布的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华创证券的其他业务部门或附属机构可能独立做出与本资料的意见或建议不一致的投资决策。本资料所指的证券或金融工具的价格、价值及收入可涨可跌,以往的表现不应作为日后表现的显示及担保。本资料仅供订阅人参考之用,不是或不应被视为出售、购买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要约或要约邀请。订阅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华创证券不对使用本资料涉及的信息所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有关的其他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本资料所载的证券市场研究信息通常基于特定的假设条件,提供中长期的价值判断,或者依据“相对指数表现”给出投资建议,并不涉及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因此不能够等同于带有针对性的、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意见。普通个人投资者如需使用本资料,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及相关的后续解读服务。若因不当使用相关信息而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华创证券对此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未经华创证券事先书面授权,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发送或者复制本资料的内容。华创证券未曾对任何网络、平面媒体做出过允许转载的日常授权。除经华创证券认可的媒体约稿等情况外,其他一切转载行为均属违法。如因侵权行为给华创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华创证券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 订阅人若有任何疑问,或欲获得完整报告内容,敬请联系华创证券的机构销售部门,或者发送邮件至jiedu@hcyjs.com。 感谢您对华创固收团队的关注, 您的认可和支持是我们前进的最大动力! 可以点“在看”给我一朵小黄花嘛
是新朋友吗?记得关注我们公众号哦 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及配套指引,本资料仅面向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不是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资料中的信息。 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首席分析师:周冠南,SAC:S0360517090002 联系人:许洪波,SAC:S0360120090077 摘要 规模:“赎回潮”过后市场风险偏好有所下降,广义现金管理基金规模快速增长。“赎回潮”过后资金追逐安全性更好的产品,二季度短债基金、同业存单基金、货币基金等广义现金管理基金规模快速增长,“固收+”基金的发行和申购遇冷,规模处于修复阶段。 业绩:债基业绩显著改善,货基收益率延续下行。二季度在“宽货币”与“宽信用”的博弈中债市长端收益率处于2.7%-2.85%区间反复震荡,极度宽松的资金面推动短端收益率快速下行,债基收益率上行7.69个百分点至5.60%,其中纯债基金主动管理回报好于被动管理,中长债、短债基金年化收益率分别为3.55%和3.16%,高于被动指数债基的2.86%;股市企稳反弹,混合债基业绩显著改善,一级债基和二级债基年化收益率上行至4.13%和9.32%;低资金价格环境下货基收益率延续下行趋势。 资产配置方面,债基增持安全性偏高的资产,货基大幅增持买入返售。二季度债基的银行存款持有占比上行,股债持有占比均有下降,债券资产中主要增持金融债;二季度货基主要增持买入返售,债券资产增持国债和短融。 投资策略方面,二季度债基偏好“加杠杆+信用下沉”策略,对拉长久期偏保守。 (1)杠杆策略方面,二季度极度宽松的资金面激发机构杠杆融资需求,半年时点杠杆率略有下降但仍处于历史高位水平。 (2)久期策略方面,资金宽松推动短端品种交易情绪较为活跃,且“宽信用”预期扰动下机构对拉长久期仍偏谨慎,多数债基缩短组合久期。 (3)信用下沉方面,债基普遍下沉城投债持仓评级,其中二级债基相对谨慎;产业债持仓向中高等级品种集中。 往后看,8月政策利率降息和偏弱的基本面一定程度打消了前期机构对拉长久期的疑虑,但伴随资金面波动性的回归,高杠杆或有所拆解,而信用利差已来到低性价比区间,收益挖掘或向更精细化方向发展。 风险提示:基金净值波动,收益率不及预期 目录 正文 根据公募基金披露的2022年二季报,我们主要从资产规模、申购赎回、业绩表现、杠杆率、久期、风险偏好和资产配置等方面对债券基金(主要分为中长期纯债型基金、短期纯债型基金、混合债券型一级基金、混合债券型二级基金、被动指数债券型基金)以及货币基金进行分析。 一 债券基金:广义现金管理产品规模增长亮眼,缩短久期特征显著 (一)资产规模:规模维持增长,增速回升 二季度债券基金资产净值规模维持增长,增速有所回升。根据Wind统计,截至2022年二季度末,共有债券基金2875支,占全部基金数量的29.51%;二季度债基净发行144支,资产净值小幅增加6988亿元至7.76万亿(不含未披露净值数据基金),增速上升7.01个百分点至9.90%;债基存量总份额增加6255亿(不含未披露份额数据基金),增速上升5.83个百分点至9.68%。 分类型来看,发行方面,“赎回潮”后“固收+”基金的发行遇冷,短债基金和同业存单指数基金等广义现金管理类基金发行显著放量,中长期纯债基金发行量有所修复。 (1)“固收+”基金发行遇冷。一级债基(对于分级情况,统计母基金支数,下同)二季度净发行5支,二级债基二季度净发行17支,均连续两个季度回落。 (2)广义现金管理基金发行显著加快。“赎回潮”后投资者风险偏好有所下降,短期纯债基金发行维持高增,二季度净发行27支,比一季度多增7支;同业存单指数基金集中落地,推动被动指数债基发行显著加快,二季度净发行26支,较一季度增加25支。 (3)中长期纯债基金发行有所修复。二季度净发行69支,较一季度增加28支。 规模方面,二级债基规模回落,广义现金管理基金规模增长较快,其余债基规模增速有所回升。 (1)中长期纯债基金:资产净值增速小幅上升至7%附近。资产净值约为4.63万亿,二季度增加3118亿,规模增速小幅上行4.22个百分点至7.22%。 (2)短期纯债基金:资产净值增速较快,接近40%。资产净值约为8365亿,二季度增加2389亿,创历史新高,规模增速上行20.56个百分点至39.97%。 (3)一级债基:资产净值增速小幅上升至3%附近。资产净值约为6746亿,二季度增加200亿,规模增速小幅上行4.64个百分点至3.05%。 (4)二级债基:资产净值下降幅度约3%。资产净值约为1.03万亿,二季度减少305亿,规模增速继续回落,下降幅度为2.89%。 (5)被动指数债基:资产净值增速大幅上升至42%附近。资产净值约为5479亿,二季度增加1610亿,主要由同业存单指数基金贡献,规模增速由负转正,大幅上行至41.60%。 (二)申购赎回:短期纯债基金申购情绪较好,混合债基赎回压力释放 2022年二季度,债基申购意愿排序为短期纯债基金>中长期纯债基金>一级债基>被动指数债基>二级债基。 (1)短期纯债基金申购情绪较好,中长期纯债基金申购意愿回暖。短期纯债基金有63.07%出现净申购,占比增加8.07个百分点;中长期纯债基金有53.26%出现净申购,占比小幅上行2.75个百分点。 (2)混合债基赎回压力释放。一级债基和二级债基的净申赎率均有所下降,一级债基净申购基金数量占比为43.44%,二级债基净申购基金数量占比回落至30%以下。 (3)被动指数债基申赎情况好转,但尾部基金赎回压力仍偏大。被动指数债基净申购的基金数量占比小幅上行2.96个百分点至38.36%,净申赎率的中位数有所上行,但尾部基金赎回压力仍偏大,净申赎率的1/4分位数继续回落。 (三)业绩表现:债基回报转正,混合债基业绩显著修复 根据Wind债券基金指数,2022年二季度债券基金年化回报较一季度上行7.69个百分点至5.60%,其中: (1)混合债基业绩显著修复。二季度一级债基年化回报大幅上升10.91个百分点至4.13%,二级债基年化回报大幅上升25.90个百分点至9.32%,业绩显著改善。 (2)纯债基金收益率有所上升,主动管理回报好于被动管理。中长期纯债基金年化回报环比上行1.87个百分点至3.55%,短期纯债基金年化回报环比上行0.84个百分点至3.16%,被动指数债基年化回报环比上行0.19个百分点至2.86%。 从业绩分位数来看,二级债基业绩分化较为明显,3/4与1/4分位数的年化收益率差值为7.16%,纯债债基业绩分布较为集中。 (四)杠杆率:半年末时点季节性下行至122.28%,仍高于往年同期水平 2022年二季度末,债基总体杠杆率季节性下行1.42个百分点至122.28%附近,仍处于历史偏高水平。 分类型来看,中长期纯债基金加权平均杠杆率约为127.19%,环比下行1.90个百分点;短期纯债基金加权平均杠杆率为115.54%,环比下行0.03个百分点;一级债基加权平均杠杆率为117.58%,环比下行1.81个百分点;二级债基加权平均杠杆率为113.68%,环比下降0.07个百分点;被动指数债基加权平均杠杆率为110.82%,环比下行1.31个百分点。 (五)重仓债加权平均久期:下降至1.94,拉久期偏谨慎 基金定期报告会对前5大重仓券做出公示,分析债基的前5大重仓债券的加权平均久期基本上可以描述整个债基的久期状况。分析发现,2022年二季度末,存续债基的前5大重仓券加权平均久期下降0.2至1.94。 分类型来看,短期纯债和一级债基久期变动不大,其余债基均缩短久期。中长期纯债基金加权平均久期下行0.12至2.06;短期纯债基金平均久期上行0.09至0.81;一级债基加权平均久期上行0.03至2.12;二级债基加权平均久期下行0.56至2.23;被动指数债基加权平均久期下行0.30至1.90。 (六)资产配置:存款等安全性资产占比上行,债券增持以金融债为主 1、大类资产配置:存款占比上行,股债占比下降 二季度债基总资产增加0.52万亿至9.07万亿,债券增持4658亿,股票、银行存款和其他资产分别增持14亿、200亿和333亿。二季度债基持有债券占比下降0.34个百分点至95.02%,股票占比下降0.10个百分点至1.86%,银行存款占比上升0.15个百分点至1.41%,其他资产占比上升0.29个百分点至1.71%。 中长期纯债基金持有银行存款占比上升,债券资产占比下降。中长期纯债基金总资产增加2773亿至5.74万亿,其中增持债券2551亿至5.59万亿,占比下降0.27个百分点至97.36%;增持69亿银行存款和154亿其他资产,占比分别上升至1.29%和1.35%。 短期纯债基金持有银行存款占比上升,债券和其他资产占比下降。短期纯债基金总资产增加2668亿至9481亿,其中增持债券2474亿至9052亿,占比下降1.06个百分点至95.47%;增持银行存款156亿,占比上升1.43个百分点至2.17%;增持其他资产38亿,占比下降0.37个百分点至2.36%。 一级债基减持股票和存款,增持债券和其他资产。一级债基总资产增加121亿至7914亿,其中增持债券47亿至7561亿,占比下降0.88个百分点至95.54%;减持股票2亿,占比下降0.04个百分点至0.77%;减持银行存款30亿,占比下行0.40个百分点至0.94%;增持其他资产106亿,占比上行1.31个百分点至2.76%。 二级债基减持债券,增持其余资产。二级债基总资产下降353亿至1.16万亿,其中减持407亿债券至0.96亿,占比下降0.96个百分点至82.91%;增持股票15亿至1628亿,占比上升0.54个百分点至14.06%;增持银行存款37亿和其他资产1亿,占比分别上升至1.57%和1.46%。 被动指数债基减持债券和银行存款,增持其他资产。被动指数债基总资产减少4亿至4302亿,其中主要减持债券7亿至4061亿,占比下降0.08个百分点至94.40%;减持银行存款31亿,占比达到1.74%;增持其他资产35亿至166亿,占比上升0.81个百分点至3.86%。 2、债券类别资产配置:主要增持金融债和中票 二季度债基持有债券资产增加4667亿至8.62万亿,其中主要增持金融债和中票。二季度债基主要增持金融债,其中增持政金债309亿和其他金融债1678亿,占比分别达到38.91%和17.06%;增持中票1520亿,占比上升0.89个百分点至16.96%;增持短融352亿,占比上升0.01个百分点至7.31%;增持国债172亿,占比上升0.09个百分点至2.06%。 中长期纯债基金主要增持金融债和中票。二季度中长期纯债基金持有债券资产增加2551亿至5.59万亿,主要增持金融债和中票,其中增持政金债625亿和其他金融债1044亿,占比分别为48.55%和19.09%;增持中票798亿,占比上升0.8个百分点至14.45%;增持国债110亿,占比上升0.13个百分点至1.64%。 短期纯债基金主要增持金融债、短融和中票。二季度短期纯债基金持有债券资产增加2475亿至9052亿,主要增持金融债、短融和中票,其中增持政金债330亿和其他金融债345亿,占比分别为12.75%和7.98%;增持短融716亿,占比下降4.01个百分点至39.60%;增持中票663亿,占比上升0.51个百分点至25.43%;增持国债57亿,占比上升0.38个百分点至1.29%;增持存单71亿,占比下降0.42个百分点至4.00%。 一级债基减持政金债和短融,增持其他金融债和中票。二季度一级基金持有债券资产增加47亿至7561亿,主要增持其他金融债和中票,政金债略有减持;其中增持其他金融债173亿,占比上升2.19个百分点至18.90%;增持中票178亿,占比上升2.19个百分点至27.19%;减持政金债214亿,占比分别下降至15.01%;减持同业存单18亿,占比下降0.26个百分点至1.97%。 二级债基对多数券种均为减持,小幅增持金融债和可转债。二季度二级基金持有债券资产减少399亿至0.96万亿,主要减持政金债和中短票,小幅增持金融债和可转债;其中减持政金债128亿,占比下行0.82个百分点至11.57%;减持短融190亿,占比下降1.62个百分点至6.94%;增持其他金融债113亿,占比上行1.91个百分点至19.36%;增持可转债166亿,占比上升2.18个百分点至12.88%。 被动指数债基持仓依据跟踪指数类型而定,存单指数基金的密集成立推动存单占比大幅增加,政金债仍为主要持仓类型。二季度被动指数债基持有债券资产减少7亿至4061亿,其中持有同业存单规模从290亿大幅上升至501亿,占比上升5.22个百分点至12.33%;增持短融57亿,占比上升1.42个百分点至4.23%;减持政金债303亿,占比下降7.31个百分点至73.61%;减持国债4亿,占比下降0.10个百分点至2.77%。 3、重仓债评级变化:城投债继续下沉评级,产业债偏向中高等级品种 基金定期报告中会对前5大重仓券做出披露,分析债基的前5大重仓债券的信用等级状况,以反映基金底层资产的信用评级状况,从而描述各类债券基金持仓等级的变化。 从债基总体来看,(1)城投债持仓评级分布相对较低,产业债重仓债券以高等级为主的态势并未改变;(2)AAA级城投债持仓占比下降,AA+级和AA级城投债持仓占比上升;(3)AA-及以下产业债持仓占比下降,其余等级产业债持仓占比上升。 分基金类型来看,债基普遍下沉城投债持仓评级,其中二级债基相对较为谨慎;产业债持仓向中高等级品种集中。 (1)中长期纯债基金:城投债向AA+和AA级下沉,产业债向AA+和AA级集中,大幅减少AA-及以下品种占比。 (2)短期纯债基金:城投债向AA级下沉,产业债向AAA级集中。 (3)一级债基:城投债向AA级及以下下沉,产业债向AA+和AA级集中,大幅减少AA-及以下品种占比。 (4)二级债基:城投债和产业债均主要向AAA级集中。 (5)被动指数债基:城投债主要向AAA级集中,产业债向AA+级下沉。 二 货币基金:规模继续增长,头部基金申购意愿偏强 (一)传统货币基金:规模继续增长,收益率延续回落 1、资产规模:券商资管公募化转型进程加快,规模持续增长 二季度末货币基金存续支数大幅增加,规模继续提速上行。截至二季度末,传统货币基金(不包括短期理财型基金,下同)存续343支,较一季度增加14支,均由券商货币型集合资管计划转型而来;二季度货币基金资产净值上行5644亿至10.57万亿,增幅超过一季度的5591亿,环比增速为5.64%。 2、申购赎回:头部货基申购意愿增强,尾部货基申购意愿偏弱 从净申购占比来看,二季度货币基金中有48.37%出现净申购,较二季度下行1.17个百分点。 从净申购率的统计分布来看,“马太效应”更加明显,头部货基申购意愿进一步增强,尾部货基申购意愿依旧偏弱,二季度1/4分位数为-7.85%,较一季度下行0.28个百分点;中位数为-0.27%,较一季度上行0.15个百分点;3/4分位数为12.04%,较一季度上行1.18个百分点。 3、业绩表现:7日年化收益率均值小幅下行 二季度货币基金季度7日年化收益率均值为1.75%,较一季度小幅下行0.29个百分点;从余额宝和微信理财通的7日年化收益的日频走势来看,二季度收益率也呈现持续回落趋势。 4、杠杆率和久期:高杠杆、拉长久期 杠杆率方面,2022年二季度货币基金的平均杠杆率为106.70%,较一季度下行0.21个百分点,但仍处于历史偏高位置;剩余期限方面,二季度货币基金的平均剩余期限小幅上行至78.63天,较一季度增加4.40天。 5、偏离度:绝对值均值小幅上行,负偏离度数量大幅减少 二季度货基负偏离风险显著下降。2022年二季度货基偏离度绝对值均值水平为0.05,较一季度上行0.02,偏离度最高值为0.20,较一季度下降0.39,最低均值为-0.13,与一季度持平。二季度有27支货币基金的最小偏离度为负值,数量较一季度的91支显著减少,货基负偏离风险有所下降。 6、资产配置:主要增持买入返售,债券资产增持国债和短融 (1)大类资产配置:买入返售占比大幅增加,小幅增持其他资产 二季度末,货币基金资产总值增加6343亿至11.39万亿,主要增持买入返售,小幅增持其他资产。其中增持929亿债券资产,4878亿买入返售资产,253亿银行存款和283亿其他资产,四类资产的配置占比分别为40.57%、24.87%、34.06%和0.51%;相比一季度,债券占比下降1.53个百分点,买入返售占比上升3.07个百分点,银行存款占比下行1.77个百分点,其他资产占比上行0.23百分点。 (2)债券类别资产配置:主要增持国债和短融 二季度末,货币基金债券资产规模增加929亿至4.62万亿,主要增持国债和短融。其中增持433亿国债,占比上升0.88个百分点至3.74%;增持478亿短融,占比上升0.78个百分点至13.41%;减持271亿同业存单,占比下降2.08个百分点至71.61%;减持24亿资产支持证券,占比下降0.07个百分点至0.87%。 (二)浮动净值型货币基金:低杠杆、缩久期,收益表现不及普通货基 二季度浮动净值型基金规模变动不大。截至2022年二季度末,浮动净值型货币基金存续6支,均为2019年四季度发行,2022年二季度无新发行;6支浮动净值型货币基金的资产净值为56.10亿,环比增加0.65%,资产总值为56.73亿,环比增加0.81%。 杠杆方面,杠杆率总体水平仍低于传统货币基金。二季度浮动净值型货币基金平均杠杆率下降0.75个百分点至103.43%,仍低于传统货币基金的106.70%。 久期方面,剩余期限下行,大幅小于传统货币基金。二季度浮动净值型货币基金平均剩余期限为43.67天,较一季度减少6.17天,仍大幅低于传统货币基金的78.63天。 大类资产配置方面,减持债券,增持银行存款和买入返售。二季度末,浮动净值型货币基金总资产增加0.46亿至56.73亿,其中主要减持债券10.53亿,占比下行18.96个百分点至29.26%;增持银行存款1.89亿,占比上行3.10个百分点至30.33%;增持买入返售8.41亿,占比上行14.62%至39.17%。 债券资产配置方面,主要减持同业存单。二季度末,浮动净值型货币基金债券资产减少10.53亿至16.60亿。其中减持同业存单10.14亿,占比下降1.10个百分点至93.42%,其余资产规模变动不大。 业绩表现方面,二季度浮动净值型货基收益率小幅下行,表现不及传统货基。浮动净值型货基二季度年化收益率均值较一季度下行0.26个百分点至1.70%,不及传统货基1.75%的平均收益率水平。 三 主要结论:广义现金管理产品规模较快增长,杠杆+信用下沉策略盛行 2022年二季度,“赎回潮”过后市场风险偏好有所下降,广义现金管理基金规模快速增长。规模方面,“赎回潮”过后资金追逐安全性更好的产品,短债基金、同业存单基金、货币基金等广义现金管理基金规模快速增长,“固收+”基金的发行和申购遇冷,规模处于修复阶段。收益方面,二季度在“宽货币”与“宽信用”的博弈中债市长端收益率处于2.7%-2.85%区间反复震荡,极度宽松的资金面推动短端收益率快速下行,债基收益率上行7.69个百分点至5.60%,其中纯债基金主动管理回报好于被动管理,中长债、短债基金年化收益率分别为3.55%和3.16%,高于被动指数债基的2.86%;股市企稳反弹,混合债基业绩显著改善,一级债基和二级债基年化收益率上行至4.13%和9.32%;低资金价格环境下货基收益率延续下行趋势。 资产配置方面,债基增持安全性偏高的资产,货基大幅增持买入返售。二季度债基的银行存款持有占比上行,股债持有占比均有下降,债券资产中主要增持金融债;二季度货基主要增持买入返售,债券资产增持国债和短融。 投资策略方面,二季度债基偏好“加杠杆+信用下沉”策略,对拉长久期偏保守。 (1)杠杆策略方面,二季度极度宽松的资金面激发机构杠杆融资需求,半年时点杠杆率略有下降但仍处于历史高位水平。 (2)久期策略方面,资金宽松推动短端品种交易情绪较为活跃,且“宽信用”预期扰动下机构对拉长久期仍偏谨慎,多数债基缩短组合久期。 (3)信用下沉方面,债基普遍下沉城投债持仓评级,其中二级债基相对谨慎;产业债持仓向中高等级品种集中。 往后看,8月政策利率降息和偏弱的基本面一定程度打消了前期机构对拉长久期的疑虑,但伴随资金面波动性的回归,高杠杆或有所拆解,而信用利差已来到低性价比区间,收益挖掘或向更精细化方向发展。 四 风险提示 基金净值波动,收益率不及预期。 具体内容详见华创证券研究所9月2日发布的报告《广义现金管理产品规模增长亮眼——债基、货基2022Q2季报解读》 往期回顾 一季报看“固收+”基金赎回潮特征——债基、货基2022Q1季报解读【华创固收|周冠南团队】 存单指基推出,债基快速扩容——债基、货基2021Q4季报点评【华创固收 | 周冠南团队】 债基规模跃升,“固收+”业绩亮眼——债基、货基2021Q3季报点评【华创固收丨周冠南团队】 加杠杆、信用下沉,拉久期还有空间 ——债基、货基2021Q2季报点评【华创固收丨周冠南团队】 货基规模新高,债基策略谨慎——债基、货基2021Q1季报点评【华创固收 | 周冠南团队】 流动性改善驱动加杠杆,违约冲击信用配置——债基、货基2020Q4季报点评【华创固收|周冠南团队·深度】 加杠杆,降久期,摊余盛行 ——债基、货基 2020Q3 季报点评 20201107【华创固收丨周冠南团队·深度】 牛熊切换和负债压力下,债基策略转换——债基、货基2020Q2季报点评 【华创固收丨周冠南团队·深度】 加杠杆,拉久期,信用下沉分化——债基、货基2020Q1季报点评【华创固收丨周冠南团队·深度】 冠南固收视野 精度/深度/热度/高度 华创固收 · 周冠南团队 法律声明 华创证券研究所定位为面向专业投资者的研究团队,本资料仅适用于经认可的专业投资者,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观点的及时交流。华创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资料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公司的客户。普通投资者若使用本资料,有可能因缺乏解读服务而对报告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 本资料来自华创证券研究所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若对报告的摘编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须注意的是,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能会根据华创证券研究所后续发布的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华创证券的其他业务部门或附属机构可能独立做出与本资料的意见或建议不一致的投资决策。本资料所指的证券或金融工具的价格、价值及收入可涨可跌,以往的表现不应作为日后表现的显示及担保。本资料仅供订阅人参考之用,不是或不应被视为出售、购买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要约或要约邀请。订阅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华创证券不对使用本资料涉及的信息所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有关的其他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本资料所载的证券市场研究信息通常基于特定的假设条件,提供中长期的价值判断,或者依据“相对指数表现”给出投资建议,并不涉及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因此不能够等同于带有针对性的、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意见。普通个人投资者如需使用本资料,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及相关的后续解读服务。若因不当使用相关信息而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华创证券对此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未经华创证券事先书面授权,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发送或者复制本资料的内容。华创证券未曾对任何网络、平面媒体做出过允许转载的日常授权。除经华创证券认可的媒体约稿等情况外,其他一切转载行为均属违法。如因侵权行为给华创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华创证券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 订阅人若有任何疑问,或欲获得完整报告内容,敬请联系华创证券的机构销售部门,或者发送邮件至jiedu@hcyjs.com。 感谢您对华创固收团队的关注, 您的认可和支持是我们前进的最大动力! 可以点“在看”给我一朵小黄花嘛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