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金电子】中报总结:看好需求旺盛的电子半导体细分行业
(以下内容从国金证券《【国金电子】中报总结:看好需求旺盛的电子半导体细分行业》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看好需求旺盛的电子半导体细分行业 行业观点 ? 受宏观经济下行压力,短期电子行业景气周期下行。电子行业22H1营收为12399亿元,同减9%,归母净利润为625亿元,同减29%,22Q2营收6376亿元,同减12%,归母净利润为327亿元,同减35%,业绩下滑主要可归因于下游消费电子需求疲软,影响被动元件、光学光电子等相关子版块。 ? 看好需求旺盛的新能源、汽车电子、半导体设备/材料等高景气度板块:1)半导体设备板块,2022年Q2净利润同比增长119%,国内晶圆厂扩产进入资本开支高峰期,国产化率持续提升,Chiplet技术变革带动测试设备,未来伴随着设备订单落地,美国围绕半导体一系列制裁措施升级等因素驱动,半导体设备有望加速成长;2)半导体材料板块,2022Q2净利润同比+41%,我们认为2021-2023年中国大陆内资晶圆厂产能增速分别为53%/48%/39%,行业产能的快速扩张有望带来国产半导体材料的加速增长,推荐具备建设半导体材料技术平台的公司;3)汽车连接器板块,2022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5%,高压连接器需求受益于电动化的驱动,未来5年行业CAGR超过40%,行业国产化率10%,得益于整车厂竞争格局的迭代,国产化率持续提升,下半年新车陆续定点等因素驱动,下半年汽车高压连接器将进一步成长。4)功率半导体板块,22Q2净利润同比27%,受益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市场高增长,功率半导体板块持续高景气。 投资建议 ? 投资建议:推荐关注半导体材料、设备、汽车高压连接器、功率半导体板块,推荐标的北方华创、江丰电子、长川科技、斯达半导、瑞可达。 ? 风险提示:新能源车销量低于预期、半导体设备材料国产化低于预期、疫情影响市场需求低于预期。 一、电子行业:22H1业绩同减9%,22Q2同减12% ? 电子行业2022年H1营收为12399亿元,同减9.39%,归母净利润为625亿元,同减29%,22Q2营收为6376亿元,同减11.8%,归母净利润为327亿元,同减35%,业绩下滑主要可归因于下游消费电子疲软,影响被动元件、光学光电子子版块。 ? 2022H1、22Q2盈利能力下滑。2022H1年电子行业毛利率为15.2%,同比去年-3.2pct,净利率为5%,同比去年-2pct。2022年Q2毛利率为15%,同比-4.4pct,环比-0.95pct,净利率为5%,同比-2.7pct,环比-0.13pct。 ? 营运能力有所下降。22H1电子行业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70天,比去年同期变动0天,存货周转天数为75天,比去年同期增加12天。 ? 现金流表现下滑、净利润质量高。22H1电子行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74亿元,同比增加-3.14%,净现比为2.92,净利润质量较好。 二、消费电子相关板块疲软,半导体存在细分需求机会 ? 我们重点跟踪电子元件、消费电子、光学光电子、电子化学品、其他电子、汽车电子、半导体子版块的财务数据表现,其中前五大板块所包含个股与申万二级行业分类(2021)一致;汽车电子板块包含汽车连接器、汽车光学、汽车显示3大子板块;半导体板块聚焦射频半导体、功率半导体、设计、封测、设备、材料,各子板块所包含个股详见图表: 2.1、电子元件:22H1业绩同减28%,22Q2同减34% ? 电子元件2022H1营收为1081亿元,同减28%,归母净利润为101亿元,同减6%,22Q2营收为551亿元,同减34%,归母净利润为55亿元,同减8.8%,业绩变动主要可归因于消费电子市场需求趋于疲软、5G建设高峰期已过,影响与其景气度强相关的子版块。 ? 电子元件主要包括印制电路板、被动元件两个子板块:印制电路板22H1营收913亿元,同比+10%,归母净利润72亿元,同比+8%;被动元件营收168亿元,同比-75%,归母净利润29亿元,同比-29%。 ? 盈利能力略有提升。2022H1年电子元件行业毛利率为21.6%,同比去年+3.8pct,净利率为9.6%,同比去年+2.3pct。2022年Q2毛利率为21.5%,同比+4.2pct,环比-0.04pct,净利率为10.1%,同比+2.7pct,环比+1.1pct。 ? 营运能力大幅下滑。22H1电子元件行业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99天,比去年同期增加33天,存货周转天数为90天,比去年同期增加34天。 ? 现金流状况较好、净利润质量高。22H1电子元件行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72亿元,同比增加94%,净现比为3.69,净利润质量较好。 2.2、消费电子:下游需求疲软,盈利能力下滑 ?净利润水平大幅下滑。消费电子2022年H1营收为5462亿元,同增5.5%,归母净利润为201亿元,同减30%,22Q2营收为2842亿元,同增5.79%,归母净利润为113亿元,同减26%,业绩波动主要系下游需求疲软,22Q2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同比下滑9%至2.87亿台,是20Q2以后单季度最低点。 ? 2022H1同比下滑,22Q2环比略有提升。2022H1年消费电子行业毛利率为11.4%,同比去年-4.3pct,净利率为3.8%,同比去年-1.9pct。2022年Q2毛利率为11.4%,同比-4.7pct,环比+0.05pct,净利率为4%,同比-1.8pct,环比+0.51pct。 ? 22H1消费电子行业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70天,比去年同期减少8天,存货周转天数为70天,比去年同期增加4天。 ?现金流表现下滑、净利润质量高。22H1消费电子行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5亿元,同比-29%,净现比为1.54,净利润质量较好。 2.3、电子化学品:22H1业绩同增20%,22Q2同增12% ?电子化学品2022年H1营收为182亿元,同增20%,归母净利润为23亿元,同增49%,22Q2营收为91亿元,同增12%,归母净利润为14亿元,同增43%。 ?盈利能力提升。2022H1年电子化学品行业毛利率为25.7%,同比去年+1.5pct,净利率为13.1%,同比去年+2.5pct。2022年Q2毛利率为26.1%,同比+2.4pct,环比+0.82pct,净利率为15.7%,同比+3.5pct,环比+5.11pct。 ?营运能力略有下滑。22H1电子化学品行业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78天,比去年同期减少3天,存货周转天数为82天,比去年同期增加6天。 ?现金流状况较好、净利润质量高。22H1电子化学品行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9亿元,同比增加63%,净现比为2.09,净利润质量较好。 2.4、光学光电子:22H1收入同减9%,利润同减73% ? 光学光电子2022年H1营收为3397亿元,同减9%,归母净利润为79亿元,同减73%,22Q2营收为1664亿元,同减17%,归母净利润为21亿元,同减88%。 ? 光学光电子主要包括面板、LED和光学元件三个子板块:面板22H1营收2755亿元,同比-7%,归母净利润53亿元,同比-78%;LED营收447亿元,同比-24%,归母净利润26亿元,同比-31%;光学元件营收195亿元,同比-1%,归母净利润-0.4亿元,同比-104%。 ? 盈利能力大幅下滑。2022H1年光学光电子行业毛利率为14.1%,同比去年-9.2pct,净利率为1.7%,同比去年-7.9pct。2022年Q2毛利率为12.3%,同比-12.3pct,环比-3.6pct,净利率为0.0004%,同比-11pct,环比-3.3pct。 ? 营运能力下滑。22H1光学光电子行业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73天,比去年同期增加7天,存货周转天数为75天,比去年同期增加9天。 ? 现金流状况下滑。22H1光学光电子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83亿元,同比减少19%,净现比为8.32。 2.5、其他电子:22H1业绩同减58%,22Q2同减54% ? 其他电子2022年H1营收为968亿元,同减58%,归母净利润为55亿元,同减10%,22Q2营收为550亿元,同减54%,归母净利润为32亿元,同减14%。 ? 2022H1年其他电子行业毛利率为13%,同比去年+0.5pct,净利率为7.1%,同比去年+4.1pct。2022年Q2毛利率为13.5%,同比+0.4pct,环比+0.36pct,净利率为7.8%,同比+4.3pct,环比+1.04pct。 ? 营运能力有提升。22H1其他电子行业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41天,比去年同期减少23天,存货周转天数为37天,比去年同期减少10天。 ? 现金流状况下滑、净利润质量一般。22H1其他电子行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亿元,同比减少118%,净现比为0.72,净利润质量一般。 2.6、汽车电子:22H1汽车连接器业绩同增55% ? 汽车电子2022年H1营收为1415亿元,同增38%,归母净利润为85亿元,同增1%,22Q2营收为700亿元,同比增长25%,归母净利润为45亿元,同增2%,主要系汽车连接器子版块业务增长。 ? 汽车电子分为汽车连接器、汽车光学、汽车显示,22H1汽车连接器营收1056亿元,同比+55%,归母净利润64亿元,同比+25%,汽车光学营收112亿元,同比+2%,归母净利润9亿元,同比-13%,汽车显示营收247亿元,同比-2%,归母净利润12亿元,同比-45%。 ? 2022H1盈利能力略有下滑,22Q2盈利能力同比小幅下降、环比小幅上升。2022H1年汽车电子毛利率为17%,同减3.4pct,净利率为6%,同减2.1pct。22Q2毛利率为17%,同比-2.6pct,环比+0.7pct,净利率为6%,同比-1.5pct,环比+0.9pct。 ? 应收账款营运能力提升。22H1汽车电子行业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71天,比去年同期减少8天,存货周转天数为76天,比去年同期增加2天。 ? 现金流状况良好、净利润质量高。22H1汽车电子行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6亿元,同比增加30%,净现比为0.7。 2.7、功率半导体:业绩同比+24%,盈利能力提升 ? 功率半导体方面,22H1营收合计达到231亿元,同比+24%,归母净利润合计达到44亿元,同比+37%,22H1毛利率为35.51%,同比+1.5pct,净利率为21%,同比+3pct。22Q2实现营收126亿元,同比+19%,环比+19%,归母净利润25亿元,同比+27%,环比+29%。 2.7、射频半导体:手机端需求疲软,22H1同减6% ? 射频半导体方面,22H1营收合计达到49亿元,同比-6%,归母净利润合计达到9亿元,同比-20%,22H1毛利率为42.3%,同比+2pct,净利率为15.2%,同比-3pct。22Q2实现营收21亿元,同比-21%,环比-26%,归母净利润3.6亿元,同比-42%,环比-36%。 2.7、化合物:业绩增速放缓,盈利能力提升 ? 参考三安、士兰微、闻泰科技、华润微,22H1化合物营收合计达到446亿元,同比+15%,归母净利润合计达到40亿元,同比+13%,22Q1营收合计达到222亿元,同比+9%,环比-1%,归母净利润达到23亿元,同比+24%,环比+26%。 2.7、封测:环比增速相对走弱 ? 参考长电、通富微、华天科技、环旭,22H1封测营收合计达到603亿元,同比+24%,归母净利润合计达到35亿元,同比+22%,22Q1营收合计达到307亿元,同比+21%,环比+3.79%,归母净利润达到18亿元,同比+1%,环比+10%,我们预测今年全球封测市场同比增长将趋缓。 2.7、设计:市场持续分化,消费相关厂商承压 ? 半导体设计业绩趋于分化。半导体设计22H1实现营收506亿元,同比+2.87%,实现归母净利润107亿元,同比+20%,22Q2实现营收263亿元,同比+10.89%,实现归母净利润60亿元,同比+9%,业绩持续分化,消费相关厂商业绩承压。 ? 设计厂商库存周期持续拉长。22Q2半导体设计厂商的加权平均库存月数达到了5年以来的最高为6.99个月,同比增81%,环比增7%。 2.7、设备:国产厂商增长动能强,22H1业绩同比+60% ? 22H1整体营收达到113亿元,同比+60%,22Q2营收67亿元,同比+62%,营收增长动能强。利润方面,22H1整体归母净利润达到22亿元,同比+105%,22Q2归母净利润16亿元,同比+119%,因为国产设备厂商大都处在发展早期,下游晶圆厂快速渗透,规模效应显现,大部分公司的利润增速均更高。 ? 晶圆厂扩产进入资本开支高峰期+国产化率提升,12英寸未来三年2022-2024年潜在扩产产能120万片/月;8英寸未来潜在扩产产能42万片/月,我们测算2022/23年内资晶圆厂设备需求增速为30%/14%。 2.7、材料:产能增长+国产化,22H1业绩同比+39% ? 22H1整体营收达到65亿元,同比+39%,22Q2营收34亿元,同比+37%,22H1整体归母净利润达到11亿元,同比+53%,22Q2归母净利润6.8亿元,同比+41%,增速相对较高的是安集科技(抛光液)、鼎龙股份(营收中拆分出抛光垫)、江丰电子(靶材)。 ? 补齐产品系列,原材料国产化率提升,盈利能力持续提升。半导体材料种类繁多,材料供应商基本上遵循从成熟到先进工艺,由易到难,有低毛利到高毛利产品的结构性变化;同时近年来像靶材/抛光材料以及部分硅片/气体等陆续实现了原材料自给或国产化,同时规模效应显现,材料公司毛利率以及扣非后净利润率持续提升。 三、龙头企业:关注高景气度子版块机会 3.1、电子元件:龙头业绩承压,需求有待回暖 ? 顺络电子:2022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36亿元,同比下降7.58%;实现归母净利润2.94亿元,同比下降28.55%,业绩下滑主要系消费/通讯需求不佳影响收入,而在汽车电子/储能领域公司收入逆势增长超过60%。展望未来,公司战略性布局电动汽车、储能、光伏、大数据、物联网、模组等新兴产业,多产品布局有望助力改善持续发展。 ? 三环集团:22H1实现营业收入28.94亿元,同比增长0.62%,22Q2实现收入14.92亿元,同比减少4.76%,环比增长6.42%;22H1实现归母净利润9.39亿元,同比下滑12.94%,22Q2实现归母净利润4.42亿元,同比下滑25.02%,环比下滑11.24%。 ? 公司业绩主要受消费类市场整体需求疲软影响,以及21H1是上一轮景气周期的顶点,MLCC行业需求已处于底部区间,未来主要关注需求改善催化。 ? 洁美科技:22H1实现营业收入7.12亿元,同比下滑26.92%;实现归母净利润1.10亿元,同比下滑50.77%。22Q2实现营业收入3.84亿元,同比下滑28.54%,环比增长17.08%。被动元件景气度偏弱影响需求,未来行业需求有望回升,从而带动高端离型膜国产化替代进程。 3.2、PCB:关注强α、盈利预期修复公司 ? 生益科技:22H1实现营收93.75亿元,同减4.65%,扣非归母净利润8.97亿元,同减36.04%。行业层面基本面承压,但公司上半年单价和单位毛利下降幅度较行业更窄,考虑到上游原材料价格趋势性下降且公司具有强大阿尔法能力,我们认为公司三季度利润即将反转,同时估值也会从接近周期估值水平向成长水平靠拢。 ?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2~24年归母净利润22/31/40亿元,对应PE为18/13/10倍,考虑到公司基本面即将反转且估值将回归至成长估值水平,维持“买入”评级。 ? 联瑞新材:22H1营收3.51亿元,同比+21.32%,归母净利9223万元,同比+16.54%;22Q2营收1.73亿元,同比+15.76%,环比-2.39%,归母净利4954万元,同比+16.70%,环比+16.05%。公司盈利短期受制于天然气,公司通过长协等方式积极应对;且公司强阿尔法保证新产能效率,同时第二成长曲线球铝打开空间。 ?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2~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1/3.2/4.6亿元,对应PE为39/26/18倍, 给予“买入”评级 。 3.3、消费电子:关注核心公司估值修复机会 ?歌尔股份:22H1营业收入436亿元,同比增长 43.96%;归母净利润20.8亿元,同比增长 20.09%;Q2主营收入234.92亿元,同比+44.48%;归母净利润11.78亿元,同比+53.94%;扣非净利润11.36亿元,同比+40.56%。 ?公司发布2022年三季度业绩预告,预计2022年1-9月盈利38.32亿元至43.32亿元,同比上年增15%至30%。主要得益于VR虚拟现实、智能游戏主机等产品销售收入增长以及盈利能力提升。 ? 立讯精密:公司22H1营收819.6亿,同比增长70.23%,归母净利37.84亿,同比增长22.49%,扣非净利33.92亿,同比增长34.47%,Q2单季营收403.6亿,同比增长48.78%,归母净利19.81亿,同比增长13.85%,扣非净利18.68亿,同比增长37.85%环比增长22.59%,增量主要来自立铠、手表、耳机等苹果业务,通讯等非苹果业务。 ? 东山精密:22H1实现收入145.46亿元,同比+3.86%;归母净利润7.96亿元,同比+31.70%;扣非归母净利润6.78亿元,同比+27.75%。22Q2收入72.34亿元,同比+11.34%,环比-1.07%,归母净利润4.32亿元,同比+20.17%,环比+18.68%。Q2毛利率14.79%,同比-0.17pct,环比+0.67pct,净利率5.98%,同比+0.46pct,环比+1.02pcts,盈利能力提升,主要系产品和客户结构改善、汇兑收益。 ? 鹏鼎控股:公司22H1营收141.90亿元,同比+18.60%,归母净利润14.26亿元,同比+125.24%,扣非归母净利润13.67亿元,同比+197.49%。公司盈利能力提升,22Q2毛利率19.22%,同比+2.42pcts环比-0.60pct,净利率11.71%,同比+7.22pcts环比+3.33pcts。展望下半年,公司大客户各项新品创新力度良好,软板业务产能扩张份额持续提升,硬板下半年稼动率及良率有望维持在较高水平,汽车电子新头部客户持续导入。 3.4、汽车电子:汽车连接器龙头业绩高增 ?瑞可达:2022年H1公司收入为7.3亿元、同增113%、归母净利为1.26亿元、同增243%。2022年Q2公司收入3.7亿元、同增89%,环增3%,归母净利0.7亿元、同增244%,环增26%,归母扣非净利0.66亿元、同增257%,环增41%。未来来看,商用车换电连接器逐步向出租车、工程机械等领域扩展,公司换电连接器持续高增;受益汽车智能化+国产化,公司智能网联高速连接器有望快速放量;伴随2023年墨西哥工厂投产,公司海外收入逐步起量。 ?投资建议:预计2022~2024年净利为2.8、4.2、6亿元,同增147%、48%、45%,对应PE估值为61、41、28倍,维持买入评级。 ?京东方精电:2022 年 H1 营收为 48.31亿港元、同增 51%;归母净利为 2.51 亿港元、同增 164%。净利率达5.2%,较去年同期提升 2.4pct。我们看好公司车载显示市场份额持续提升、扩张至千亿级组装市场、利润率持续改善。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为5.2、7.4、10.6亿港元,同增59%、42%、43%,2021~2024年业绩CAGR为48%,考虑港股流动性折价,给予0.7倍PEG,给予公司2022年34倍PE估值,目标市值176亿港币,目标价23.89港元/股,维持“买入”评级。 3.5、功率半导体:新能源需求旺盛+国产替代 ?斯达半导:22H1营收11.54亿元,同比+60.53%,归母净利润3.47亿元,同比+125.05%,扣非归母净利润3.32亿元,同比+134.1%;22H1毛利率40.89%,同比+6.47pcts,净利率30.15%,同比+8.86pcts。22Q2营收6.12亿元,同比+55.23%,环比+12.75%,归母净利润1.95亿元,同比+147.4%,环比+29.12%,扣非归母净利润1.87亿元,同比+143.18%,环比+29.16%;22Q2毛利率40.95%,同比+6.35pcts/环比+0.14pct,净利率32.06%,同比+11.99pcts/环比+4.06pcts。营收高速增长主要系新能源行业营收带动,新能源行业占比47.4%,公司SiC MOSFET模块已大批量装车应用,自主SiC产线有望带动增长。 ?时代电气:公司2022H1实现营业收入65.27亿元,同比+23.19%,归母净利润8.71亿元,同比+25.28%。Q2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9.82亿元,同比+23.78%,环比+56.46%;归母净利润5.3亿元,同比+21.85%,环比+55.4%。22H1综合毛利率为34.2%,同比下降3.51pcts,主要原因是毛利率更低的新兴装备业务营收占比从去年同期的14.66%增长至28%,净利率为13.47%,同比+0.2pct。新能源汽车、风光发电等领域的市场需求旺盛,将持续拉动公司的新兴装备业务增长。 ?士兰微:2022H1公司实现营收41.85亿元,同比增速26.49%,归母净利润5.99亿元,同比增速39.12%;2022Q2公司实现收入21.84亿元,同比增速19.12%,环比增速9.13%,归母净利润3.31亿元,同比增速28.70%,环比增速23.26%。由于下游消费电子疲软、产线切换较慢,公司收入增速小幅低于预期,公司持续围绕先进的车规和工业级电源管理产品、功率半导体器件与模块技术、MEMS传感器产品平台拓展,继续推出高性能、高质量的产品。 ?新洁能:2022H1实现营业收入8.61亿元,同比增长25.73%,实现归母净利润2.34亿元,同比增长34.42%,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22亿元,同比增长30.94%。Q2实现营业收入4.41亿元,同比增长22.2%,环比增长4.75%,实现归母净利润1.22亿元,同比增长22.66%,环比增长8.9%,Q2单季度毛利率为39.17%,整体上半年毛利率达到39.44%。市场结构上高速持续优化,汽车光伏深度合作优质客户,第三代半导体上公司已推出1200V SiC MOS样品,预计下半年向客户送样测试,三代半导体与功率IC放量在即。 3.6、射频半导体:下游需求疲软,国产替代趋势延续 ?唯捷创芯:2022 H1,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13亿元,同减23%,射频功率放大器模组仍为收入的主要来源,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为 89.91%,接收端模组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为 8.85%,归母净利润0.27亿元。随着5G发展,手机终端射频前端芯片单机用量提升,高集成模组化带动单机价值量提升,根据Yole数据,25年射频前端规模将超过250亿美元,同时,射频领域国际大厂占据主导地位,国内企业主攻MPK平台。我们预计,随着5G带动市场增量以及国产替代带动份额增长,产品具有稳定可靠性、抢先进入大客户供应体系的企业有望进一步受益。 3.7、设备:晶圆扩产需求增加,国产化率加速提升 ?北方华创:22H1实现营收54亿元,同比+51%,实现归母净利润7.5亿元,同比+143%,半导体设备(北方微电子)营收38.7亿元,同比+55%,22H1扣非归母净利率11.85%,同比提升5.6pcts,公司布局刻蚀/薄膜沉积/热处理/清洗核心赛道,下游覆盖逻辑、存储、功率、三代半、光伏、面板等多领域,下游逻辑代工/存储/功率IDM持续扩产,IDM与Fab厂方面未来几年合计扩产投资金额超4000亿元,设备资本支出将持续维持高位。 ?长川科技:22H1实现营业收入11.88亿元,同比增长77%,归母净利润2.45亿元,同比增长174%,扣非归母净利润2.19亿元,同比增长203%。22Q2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51亿元,yoy+72%,qoq+21%,归母净利润1.74亿元,yoy+286%,qoq+145%,扣非归母净利润1.57亿元,yoy+422%,qoq+152%。2022年为公司SoC测试机、三温分选机、探针台等的放量,新品持续放量,普遍具有更高的价值量和利润率,产品结构逐渐优化。 3.8、材料:关注具备建设材料平台技术基础的公司 ?江丰电子:国内半导体靶材龙头,2022H1业绩高增长超预期,2022H1营收10.86亿元,同比+50.18%;归母净利润1.55亿元,同比+156.24%;扣非归母净利润1.13亿元,同比+181.49%。2022Q2单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15-1.33亿元,环比+244.2-298.6%,预告中值对应归母净利率20.8%,同比+11.5pcts,环比+14.8pcts,公司积极推进原材料国产化带来成本下降,通过对半导体靶材产线智能化改造提升产能。零部件需求旺盛,公司零部件产品供不应求,销量迅速增长,同时规模效应下,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 鼎龙股份:2022H1营业收入13.12亿元,同比增长19.72%;归母净利润1.94亿元,同比增长112.74%;扣非归母净利润1.74亿元,同比增长83.18%。2022年Q2实现单季营收7.43亿元,同比+28.87%,环比+30.35%;实现归母净利润1.23亿元,同比+128.49%,环比+73.2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1.08亿元,同比+151.86%,环比+61.19%。公司CMP抛光垫成为部分国内主流晶圆厂客户的第一供应商,22H1公司CMP抛光垫营收同比大增,盈利能力持续提高,抛光液进展顺利。 风险提示 ? 全球新冠疫情影响,智能手机销量低于预期,海外疫情控制周期较长,对电子类产品的消费能力减弱; ? 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 ? 国内被动元件厂商技术发展低于预期,扩产速度低于预期; ? 新能源(电动汽车、风电、光伏、储能)需求低于预期; ? 芯片缺货涨价反复,缓解速度低于预期。今年大幅涨价一些国产的MCU和MOS等通用芯片,进入9月下旬后价格开始松动,有分销商开始顶不住压力对外抛货。进入四季度,国际芯片涨价声又起,主要是进入欧美的圣诞供货季和中国的春节长假备货季; ? 智能手机创新乏力,对产业链拉动低于预期,换机周期较长。 ? 800V高压系统发展不达预期;快充、超充电桩安装数量不达预期;SiC技术难度较大,国内进展缓慢; ? 全球升息,尤其是美国升息,造成美元升值,对采购美国半导体设备及材料的成本将明显提高,也会降低对半导体板块投资的兴趣。 ? 供过于求的风险,根据我们的预测2023年全球12“成熟制程产能将增加15-20%, 明显高于需求增长的10-15%,我们因此预测12”成熟制程产能利用率将无法维持在100%,尤其是40/28nm 制程将有供过于求的风险。 公司投资评级的说明: 买入:预期未来6-12个月内上涨幅度在15%以上; 增持:预期未来6-12个月内上涨幅度在5%-15%; 中性:预期未来6-12个月内变动幅度在-5%-5%; 减持:预期未来6-12个月内下跌幅度在5%以上。 行业投资评级的说明: 买入:预期未来6-12个月内该行业上涨幅度在15%以上; 增持:预期未来6-12个月内该行业上涨幅度在5%-15%; 中性:预期未来6-12个月内该行业变动幅度在-5%-5%; 减持:预期未来6-12个月内该行业下跌幅度在5%以上。 创新技术研究团队: 樊志远(电子首席)/ 刘妍雪 / 邓小路 欢迎阅读【国金电子】每日行情资讯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哦~ 声明:本公众号的观点、分析及预测仅代表作者个人意见,不代表任何机构立场,也不构成对阅读者的投资建议。本人不对任何人使用此全部或部分内容的行为或由此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未经本人事先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将此报告或其任何部分以任何形式进行派发、复制、转载或发布,或对公众号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删节或修改。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看好需求旺盛的电子半导体细分行业 行业观点 ? 受宏观经济下行压力,短期电子行业景气周期下行。电子行业22H1营收为12399亿元,同减9%,归母净利润为625亿元,同减29%,22Q2营收6376亿元,同减12%,归母净利润为327亿元,同减35%,业绩下滑主要可归因于下游消费电子需求疲软,影响被动元件、光学光电子等相关子版块。 ? 看好需求旺盛的新能源、汽车电子、半导体设备/材料等高景气度板块:1)半导体设备板块,2022年Q2净利润同比增长119%,国内晶圆厂扩产进入资本开支高峰期,国产化率持续提升,Chiplet技术变革带动测试设备,未来伴随着设备订单落地,美国围绕半导体一系列制裁措施升级等因素驱动,半导体设备有望加速成长;2)半导体材料板块,2022Q2净利润同比+41%,我们认为2021-2023年中国大陆内资晶圆厂产能增速分别为53%/48%/39%,行业产能的快速扩张有望带来国产半导体材料的加速增长,推荐具备建设半导体材料技术平台的公司;3)汽车连接器板块,2022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5%,高压连接器需求受益于电动化的驱动,未来5年行业CAGR超过40%,行业国产化率10%,得益于整车厂竞争格局的迭代,国产化率持续提升,下半年新车陆续定点等因素驱动,下半年汽车高压连接器将进一步成长。4)功率半导体板块,22Q2净利润同比27%,受益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市场高增长,功率半导体板块持续高景气。 投资建议 ? 投资建议:推荐关注半导体材料、设备、汽车高压连接器、功率半导体板块,推荐标的北方华创、江丰电子、长川科技、斯达半导、瑞可达。 ? 风险提示:新能源车销量低于预期、半导体设备材料国产化低于预期、疫情影响市场需求低于预期。 一、电子行业:22H1业绩同减9%,22Q2同减12% ? 电子行业2022年H1营收为12399亿元,同减9.39%,归母净利润为625亿元,同减29%,22Q2营收为6376亿元,同减11.8%,归母净利润为327亿元,同减35%,业绩下滑主要可归因于下游消费电子疲软,影响被动元件、光学光电子子版块。 ? 2022H1、22Q2盈利能力下滑。2022H1年电子行业毛利率为15.2%,同比去年-3.2pct,净利率为5%,同比去年-2pct。2022年Q2毛利率为15%,同比-4.4pct,环比-0.95pct,净利率为5%,同比-2.7pct,环比-0.13pct。 ? 营运能力有所下降。22H1电子行业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70天,比去年同期变动0天,存货周转天数为75天,比去年同期增加12天。 ? 现金流表现下滑、净利润质量高。22H1电子行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74亿元,同比增加-3.14%,净现比为2.92,净利润质量较好。 二、消费电子相关板块疲软,半导体存在细分需求机会 ? 我们重点跟踪电子元件、消费电子、光学光电子、电子化学品、其他电子、汽车电子、半导体子版块的财务数据表现,其中前五大板块所包含个股与申万二级行业分类(2021)一致;汽车电子板块包含汽车连接器、汽车光学、汽车显示3大子板块;半导体板块聚焦射频半导体、功率半导体、设计、封测、设备、材料,各子板块所包含个股详见图表: 2.1、电子元件:22H1业绩同减28%,22Q2同减34% ? 电子元件2022H1营收为1081亿元,同减28%,归母净利润为101亿元,同减6%,22Q2营收为551亿元,同减34%,归母净利润为55亿元,同减8.8%,业绩变动主要可归因于消费电子市场需求趋于疲软、5G建设高峰期已过,影响与其景气度强相关的子版块。 ? 电子元件主要包括印制电路板、被动元件两个子板块:印制电路板22H1营收913亿元,同比+10%,归母净利润72亿元,同比+8%;被动元件营收168亿元,同比-75%,归母净利润29亿元,同比-29%。 ? 盈利能力略有提升。2022H1年电子元件行业毛利率为21.6%,同比去年+3.8pct,净利率为9.6%,同比去年+2.3pct。2022年Q2毛利率为21.5%,同比+4.2pct,环比-0.04pct,净利率为10.1%,同比+2.7pct,环比+1.1pct。 ? 营运能力大幅下滑。22H1电子元件行业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99天,比去年同期增加33天,存货周转天数为90天,比去年同期增加34天。 ? 现金流状况较好、净利润质量高。22H1电子元件行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72亿元,同比增加94%,净现比为3.69,净利润质量较好。 2.2、消费电子:下游需求疲软,盈利能力下滑 ?净利润水平大幅下滑。消费电子2022年H1营收为5462亿元,同增5.5%,归母净利润为201亿元,同减30%,22Q2营收为2842亿元,同增5.79%,归母净利润为113亿元,同减26%,业绩波动主要系下游需求疲软,22Q2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同比下滑9%至2.87亿台,是20Q2以后单季度最低点。 ? 2022H1同比下滑,22Q2环比略有提升。2022H1年消费电子行业毛利率为11.4%,同比去年-4.3pct,净利率为3.8%,同比去年-1.9pct。2022年Q2毛利率为11.4%,同比-4.7pct,环比+0.05pct,净利率为4%,同比-1.8pct,环比+0.51pct。 ? 22H1消费电子行业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70天,比去年同期减少8天,存货周转天数为70天,比去年同期增加4天。 ?现金流表现下滑、净利润质量高。22H1消费电子行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5亿元,同比-29%,净现比为1.54,净利润质量较好。 2.3、电子化学品:22H1业绩同增20%,22Q2同增12% ?电子化学品2022年H1营收为182亿元,同增20%,归母净利润为23亿元,同增49%,22Q2营收为91亿元,同增12%,归母净利润为14亿元,同增43%。 ?盈利能力提升。2022H1年电子化学品行业毛利率为25.7%,同比去年+1.5pct,净利率为13.1%,同比去年+2.5pct。2022年Q2毛利率为26.1%,同比+2.4pct,环比+0.82pct,净利率为15.7%,同比+3.5pct,环比+5.11pct。 ?营运能力略有下滑。22H1电子化学品行业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78天,比去年同期减少3天,存货周转天数为82天,比去年同期增加6天。 ?现金流状况较好、净利润质量高。22H1电子化学品行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9亿元,同比增加63%,净现比为2.09,净利润质量较好。 2.4、光学光电子:22H1收入同减9%,利润同减73% ? 光学光电子2022年H1营收为3397亿元,同减9%,归母净利润为79亿元,同减73%,22Q2营收为1664亿元,同减17%,归母净利润为21亿元,同减88%。 ? 光学光电子主要包括面板、LED和光学元件三个子板块:面板22H1营收2755亿元,同比-7%,归母净利润53亿元,同比-78%;LED营收447亿元,同比-24%,归母净利润26亿元,同比-31%;光学元件营收195亿元,同比-1%,归母净利润-0.4亿元,同比-104%。 ? 盈利能力大幅下滑。2022H1年光学光电子行业毛利率为14.1%,同比去年-9.2pct,净利率为1.7%,同比去年-7.9pct。2022年Q2毛利率为12.3%,同比-12.3pct,环比-3.6pct,净利率为0.0004%,同比-11pct,环比-3.3pct。 ? 营运能力下滑。22H1光学光电子行业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73天,比去年同期增加7天,存货周转天数为75天,比去年同期增加9天。 ? 现金流状况下滑。22H1光学光电子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83亿元,同比减少19%,净现比为8.32。 2.5、其他电子:22H1业绩同减58%,22Q2同减54% ? 其他电子2022年H1营收为968亿元,同减58%,归母净利润为55亿元,同减10%,22Q2营收为550亿元,同减54%,归母净利润为32亿元,同减14%。 ? 2022H1年其他电子行业毛利率为13%,同比去年+0.5pct,净利率为7.1%,同比去年+4.1pct。2022年Q2毛利率为13.5%,同比+0.4pct,环比+0.36pct,净利率为7.8%,同比+4.3pct,环比+1.04pct。 ? 营运能力有提升。22H1其他电子行业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41天,比去年同期减少23天,存货周转天数为37天,比去年同期减少10天。 ? 现金流状况下滑、净利润质量一般。22H1其他电子行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亿元,同比减少118%,净现比为0.72,净利润质量一般。 2.6、汽车电子:22H1汽车连接器业绩同增55% ? 汽车电子2022年H1营收为1415亿元,同增38%,归母净利润为85亿元,同增1%,22Q2营收为700亿元,同比增长25%,归母净利润为45亿元,同增2%,主要系汽车连接器子版块业务增长。 ? 汽车电子分为汽车连接器、汽车光学、汽车显示,22H1汽车连接器营收1056亿元,同比+55%,归母净利润64亿元,同比+25%,汽车光学营收112亿元,同比+2%,归母净利润9亿元,同比-13%,汽车显示营收247亿元,同比-2%,归母净利润12亿元,同比-45%。 ? 2022H1盈利能力略有下滑,22Q2盈利能力同比小幅下降、环比小幅上升。2022H1年汽车电子毛利率为17%,同减3.4pct,净利率为6%,同减2.1pct。22Q2毛利率为17%,同比-2.6pct,环比+0.7pct,净利率为6%,同比-1.5pct,环比+0.9pct。 ? 应收账款营运能力提升。22H1汽车电子行业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71天,比去年同期减少8天,存货周转天数为76天,比去年同期增加2天。 ? 现金流状况良好、净利润质量高。22H1汽车电子行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6亿元,同比增加30%,净现比为0.7。 2.7、功率半导体:业绩同比+24%,盈利能力提升 ? 功率半导体方面,22H1营收合计达到231亿元,同比+24%,归母净利润合计达到44亿元,同比+37%,22H1毛利率为35.51%,同比+1.5pct,净利率为21%,同比+3pct。22Q2实现营收126亿元,同比+19%,环比+19%,归母净利润25亿元,同比+27%,环比+29%。 2.7、射频半导体:手机端需求疲软,22H1同减6% ? 射频半导体方面,22H1营收合计达到49亿元,同比-6%,归母净利润合计达到9亿元,同比-20%,22H1毛利率为42.3%,同比+2pct,净利率为15.2%,同比-3pct。22Q2实现营收21亿元,同比-21%,环比-26%,归母净利润3.6亿元,同比-42%,环比-36%。 2.7、化合物:业绩增速放缓,盈利能力提升 ? 参考三安、士兰微、闻泰科技、华润微,22H1化合物营收合计达到446亿元,同比+15%,归母净利润合计达到40亿元,同比+13%,22Q1营收合计达到222亿元,同比+9%,环比-1%,归母净利润达到23亿元,同比+24%,环比+26%。 2.7、封测:环比增速相对走弱 ? 参考长电、通富微、华天科技、环旭,22H1封测营收合计达到603亿元,同比+24%,归母净利润合计达到35亿元,同比+22%,22Q1营收合计达到307亿元,同比+21%,环比+3.79%,归母净利润达到18亿元,同比+1%,环比+10%,我们预测今年全球封测市场同比增长将趋缓。 2.7、设计:市场持续分化,消费相关厂商承压 ? 半导体设计业绩趋于分化。半导体设计22H1实现营收506亿元,同比+2.87%,实现归母净利润107亿元,同比+20%,22Q2实现营收263亿元,同比+10.89%,实现归母净利润60亿元,同比+9%,业绩持续分化,消费相关厂商业绩承压。 ? 设计厂商库存周期持续拉长。22Q2半导体设计厂商的加权平均库存月数达到了5年以来的最高为6.99个月,同比增81%,环比增7%。 2.7、设备:国产厂商增长动能强,22H1业绩同比+60% ? 22H1整体营收达到113亿元,同比+60%,22Q2营收67亿元,同比+62%,营收增长动能强。利润方面,22H1整体归母净利润达到22亿元,同比+105%,22Q2归母净利润16亿元,同比+119%,因为国产设备厂商大都处在发展早期,下游晶圆厂快速渗透,规模效应显现,大部分公司的利润增速均更高。 ? 晶圆厂扩产进入资本开支高峰期+国产化率提升,12英寸未来三年2022-2024年潜在扩产产能120万片/月;8英寸未来潜在扩产产能42万片/月,我们测算2022/23年内资晶圆厂设备需求增速为30%/14%。 2.7、材料:产能增长+国产化,22H1业绩同比+39% ? 22H1整体营收达到65亿元,同比+39%,22Q2营收34亿元,同比+37%,22H1整体归母净利润达到11亿元,同比+53%,22Q2归母净利润6.8亿元,同比+41%,增速相对较高的是安集科技(抛光液)、鼎龙股份(营收中拆分出抛光垫)、江丰电子(靶材)。 ? 补齐产品系列,原材料国产化率提升,盈利能力持续提升。半导体材料种类繁多,材料供应商基本上遵循从成熟到先进工艺,由易到难,有低毛利到高毛利产品的结构性变化;同时近年来像靶材/抛光材料以及部分硅片/气体等陆续实现了原材料自给或国产化,同时规模效应显现,材料公司毛利率以及扣非后净利润率持续提升。 三、龙头企业:关注高景气度子版块机会 3.1、电子元件:龙头业绩承压,需求有待回暖 ? 顺络电子:2022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36亿元,同比下降7.58%;实现归母净利润2.94亿元,同比下降28.55%,业绩下滑主要系消费/通讯需求不佳影响收入,而在汽车电子/储能领域公司收入逆势增长超过60%。展望未来,公司战略性布局电动汽车、储能、光伏、大数据、物联网、模组等新兴产业,多产品布局有望助力改善持续发展。 ? 三环集团:22H1实现营业收入28.94亿元,同比增长0.62%,22Q2实现收入14.92亿元,同比减少4.76%,环比增长6.42%;22H1实现归母净利润9.39亿元,同比下滑12.94%,22Q2实现归母净利润4.42亿元,同比下滑25.02%,环比下滑11.24%。 ? 公司业绩主要受消费类市场整体需求疲软影响,以及21H1是上一轮景气周期的顶点,MLCC行业需求已处于底部区间,未来主要关注需求改善催化。 ? 洁美科技:22H1实现营业收入7.12亿元,同比下滑26.92%;实现归母净利润1.10亿元,同比下滑50.77%。22Q2实现营业收入3.84亿元,同比下滑28.54%,环比增长17.08%。被动元件景气度偏弱影响需求,未来行业需求有望回升,从而带动高端离型膜国产化替代进程。 3.2、PCB:关注强α、盈利预期修复公司 ? 生益科技:22H1实现营收93.75亿元,同减4.65%,扣非归母净利润8.97亿元,同减36.04%。行业层面基本面承压,但公司上半年单价和单位毛利下降幅度较行业更窄,考虑到上游原材料价格趋势性下降且公司具有强大阿尔法能力,我们认为公司三季度利润即将反转,同时估值也会从接近周期估值水平向成长水平靠拢。 ?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2~24年归母净利润22/31/40亿元,对应PE为18/13/10倍,考虑到公司基本面即将反转且估值将回归至成长估值水平,维持“买入”评级。 ? 联瑞新材:22H1营收3.51亿元,同比+21.32%,归母净利9223万元,同比+16.54%;22Q2营收1.73亿元,同比+15.76%,环比-2.39%,归母净利4954万元,同比+16.70%,环比+16.05%。公司盈利短期受制于天然气,公司通过长协等方式积极应对;且公司强阿尔法保证新产能效率,同时第二成长曲线球铝打开空间。 ?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2~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1/3.2/4.6亿元,对应PE为39/26/18倍, 给予“买入”评级 。 3.3、消费电子:关注核心公司估值修复机会 ?歌尔股份:22H1营业收入436亿元,同比增长 43.96%;归母净利润20.8亿元,同比增长 20.09%;Q2主营收入234.92亿元,同比+44.48%;归母净利润11.78亿元,同比+53.94%;扣非净利润11.36亿元,同比+40.56%。 ?公司发布2022年三季度业绩预告,预计2022年1-9月盈利38.32亿元至43.32亿元,同比上年增15%至30%。主要得益于VR虚拟现实、智能游戏主机等产品销售收入增长以及盈利能力提升。 ? 立讯精密:公司22H1营收819.6亿,同比增长70.23%,归母净利37.84亿,同比增长22.49%,扣非净利33.92亿,同比增长34.47%,Q2单季营收403.6亿,同比增长48.78%,归母净利19.81亿,同比增长13.85%,扣非净利18.68亿,同比增长37.85%环比增长22.59%,增量主要来自立铠、手表、耳机等苹果业务,通讯等非苹果业务。 ? 东山精密:22H1实现收入145.46亿元,同比+3.86%;归母净利润7.96亿元,同比+31.70%;扣非归母净利润6.78亿元,同比+27.75%。22Q2收入72.34亿元,同比+11.34%,环比-1.07%,归母净利润4.32亿元,同比+20.17%,环比+18.68%。Q2毛利率14.79%,同比-0.17pct,环比+0.67pct,净利率5.98%,同比+0.46pct,环比+1.02pcts,盈利能力提升,主要系产品和客户结构改善、汇兑收益。 ? 鹏鼎控股:公司22H1营收141.90亿元,同比+18.60%,归母净利润14.26亿元,同比+125.24%,扣非归母净利润13.67亿元,同比+197.49%。公司盈利能力提升,22Q2毛利率19.22%,同比+2.42pcts环比-0.60pct,净利率11.71%,同比+7.22pcts环比+3.33pcts。展望下半年,公司大客户各项新品创新力度良好,软板业务产能扩张份额持续提升,硬板下半年稼动率及良率有望维持在较高水平,汽车电子新头部客户持续导入。 3.4、汽车电子:汽车连接器龙头业绩高增 ?瑞可达:2022年H1公司收入为7.3亿元、同增113%、归母净利为1.26亿元、同增243%。2022年Q2公司收入3.7亿元、同增89%,环增3%,归母净利0.7亿元、同增244%,环增26%,归母扣非净利0.66亿元、同增257%,环增41%。未来来看,商用车换电连接器逐步向出租车、工程机械等领域扩展,公司换电连接器持续高增;受益汽车智能化+国产化,公司智能网联高速连接器有望快速放量;伴随2023年墨西哥工厂投产,公司海外收入逐步起量。 ?投资建议:预计2022~2024年净利为2.8、4.2、6亿元,同增147%、48%、45%,对应PE估值为61、41、28倍,维持买入评级。 ?京东方精电:2022 年 H1 营收为 48.31亿港元、同增 51%;归母净利为 2.51 亿港元、同增 164%。净利率达5.2%,较去年同期提升 2.4pct。我们看好公司车载显示市场份额持续提升、扩张至千亿级组装市场、利润率持续改善。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为5.2、7.4、10.6亿港元,同增59%、42%、43%,2021~2024年业绩CAGR为48%,考虑港股流动性折价,给予0.7倍PEG,给予公司2022年34倍PE估值,目标市值176亿港币,目标价23.89港元/股,维持“买入”评级。 3.5、功率半导体:新能源需求旺盛+国产替代 ?斯达半导:22H1营收11.54亿元,同比+60.53%,归母净利润3.47亿元,同比+125.05%,扣非归母净利润3.32亿元,同比+134.1%;22H1毛利率40.89%,同比+6.47pcts,净利率30.15%,同比+8.86pcts。22Q2营收6.12亿元,同比+55.23%,环比+12.75%,归母净利润1.95亿元,同比+147.4%,环比+29.12%,扣非归母净利润1.87亿元,同比+143.18%,环比+29.16%;22Q2毛利率40.95%,同比+6.35pcts/环比+0.14pct,净利率32.06%,同比+11.99pcts/环比+4.06pcts。营收高速增长主要系新能源行业营收带动,新能源行业占比47.4%,公司SiC MOSFET模块已大批量装车应用,自主SiC产线有望带动增长。 ?时代电气:公司2022H1实现营业收入65.27亿元,同比+23.19%,归母净利润8.71亿元,同比+25.28%。Q2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9.82亿元,同比+23.78%,环比+56.46%;归母净利润5.3亿元,同比+21.85%,环比+55.4%。22H1综合毛利率为34.2%,同比下降3.51pcts,主要原因是毛利率更低的新兴装备业务营收占比从去年同期的14.66%增长至28%,净利率为13.47%,同比+0.2pct。新能源汽车、风光发电等领域的市场需求旺盛,将持续拉动公司的新兴装备业务增长。 ?士兰微:2022H1公司实现营收41.85亿元,同比增速26.49%,归母净利润5.99亿元,同比增速39.12%;2022Q2公司实现收入21.84亿元,同比增速19.12%,环比增速9.13%,归母净利润3.31亿元,同比增速28.70%,环比增速23.26%。由于下游消费电子疲软、产线切换较慢,公司收入增速小幅低于预期,公司持续围绕先进的车规和工业级电源管理产品、功率半导体器件与模块技术、MEMS传感器产品平台拓展,继续推出高性能、高质量的产品。 ?新洁能:2022H1实现营业收入8.61亿元,同比增长25.73%,实现归母净利润2.34亿元,同比增长34.42%,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22亿元,同比增长30.94%。Q2实现营业收入4.41亿元,同比增长22.2%,环比增长4.75%,实现归母净利润1.22亿元,同比增长22.66%,环比增长8.9%,Q2单季度毛利率为39.17%,整体上半年毛利率达到39.44%。市场结构上高速持续优化,汽车光伏深度合作优质客户,第三代半导体上公司已推出1200V SiC MOS样品,预计下半年向客户送样测试,三代半导体与功率IC放量在即。 3.6、射频半导体:下游需求疲软,国产替代趋势延续 ?唯捷创芯:2022 H1,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13亿元,同减23%,射频功率放大器模组仍为收入的主要来源,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为 89.91%,接收端模组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为 8.85%,归母净利润0.27亿元。随着5G发展,手机终端射频前端芯片单机用量提升,高集成模组化带动单机价值量提升,根据Yole数据,25年射频前端规模将超过250亿美元,同时,射频领域国际大厂占据主导地位,国内企业主攻MPK平台。我们预计,随着5G带动市场增量以及国产替代带动份额增长,产品具有稳定可靠性、抢先进入大客户供应体系的企业有望进一步受益。 3.7、设备:晶圆扩产需求增加,国产化率加速提升 ?北方华创:22H1实现营收54亿元,同比+51%,实现归母净利润7.5亿元,同比+143%,半导体设备(北方微电子)营收38.7亿元,同比+55%,22H1扣非归母净利率11.85%,同比提升5.6pcts,公司布局刻蚀/薄膜沉积/热处理/清洗核心赛道,下游覆盖逻辑、存储、功率、三代半、光伏、面板等多领域,下游逻辑代工/存储/功率IDM持续扩产,IDM与Fab厂方面未来几年合计扩产投资金额超4000亿元,设备资本支出将持续维持高位。 ?长川科技:22H1实现营业收入11.88亿元,同比增长77%,归母净利润2.45亿元,同比增长174%,扣非归母净利润2.19亿元,同比增长203%。22Q2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51亿元,yoy+72%,qoq+21%,归母净利润1.74亿元,yoy+286%,qoq+145%,扣非归母净利润1.57亿元,yoy+422%,qoq+152%。2022年为公司SoC测试机、三温分选机、探针台等的放量,新品持续放量,普遍具有更高的价值量和利润率,产品结构逐渐优化。 3.8、材料:关注具备建设材料平台技术基础的公司 ?江丰电子:国内半导体靶材龙头,2022H1业绩高增长超预期,2022H1营收10.86亿元,同比+50.18%;归母净利润1.55亿元,同比+156.24%;扣非归母净利润1.13亿元,同比+181.49%。2022Q2单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15-1.33亿元,环比+244.2-298.6%,预告中值对应归母净利率20.8%,同比+11.5pcts,环比+14.8pcts,公司积极推进原材料国产化带来成本下降,通过对半导体靶材产线智能化改造提升产能。零部件需求旺盛,公司零部件产品供不应求,销量迅速增长,同时规模效应下,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 鼎龙股份:2022H1营业收入13.12亿元,同比增长19.72%;归母净利润1.94亿元,同比增长112.74%;扣非归母净利润1.74亿元,同比增长83.18%。2022年Q2实现单季营收7.43亿元,同比+28.87%,环比+30.35%;实现归母净利润1.23亿元,同比+128.49%,环比+73.2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1.08亿元,同比+151.86%,环比+61.19%。公司CMP抛光垫成为部分国内主流晶圆厂客户的第一供应商,22H1公司CMP抛光垫营收同比大增,盈利能力持续提高,抛光液进展顺利。 风险提示 ? 全球新冠疫情影响,智能手机销量低于预期,海外疫情控制周期较长,对电子类产品的消费能力减弱; ? 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 ? 国内被动元件厂商技术发展低于预期,扩产速度低于预期; ? 新能源(电动汽车、风电、光伏、储能)需求低于预期; ? 芯片缺货涨价反复,缓解速度低于预期。今年大幅涨价一些国产的MCU和MOS等通用芯片,进入9月下旬后价格开始松动,有分销商开始顶不住压力对外抛货。进入四季度,国际芯片涨价声又起,主要是进入欧美的圣诞供货季和中国的春节长假备货季; ? 智能手机创新乏力,对产业链拉动低于预期,换机周期较长。 ? 800V高压系统发展不达预期;快充、超充电桩安装数量不达预期;SiC技术难度较大,国内进展缓慢; ? 全球升息,尤其是美国升息,造成美元升值,对采购美国半导体设备及材料的成本将明显提高,也会降低对半导体板块投资的兴趣。 ? 供过于求的风险,根据我们的预测2023年全球12“成熟制程产能将增加15-20%, 明显高于需求增长的10-15%,我们因此预测12”成熟制程产能利用率将无法维持在100%,尤其是40/28nm 制程将有供过于求的风险。 公司投资评级的说明: 买入:预期未来6-12个月内上涨幅度在15%以上; 增持:预期未来6-12个月内上涨幅度在5%-15%; 中性:预期未来6-12个月内变动幅度在-5%-5%; 减持:预期未来6-12个月内下跌幅度在5%以上。 行业投资评级的说明: 买入:预期未来6-12个月内该行业上涨幅度在15%以上; 增持:预期未来6-12个月内该行业上涨幅度在5%-15%; 中性:预期未来6-12个月内该行业变动幅度在-5%-5%; 减持:预期未来6-12个月内该行业下跌幅度在5%以上。 创新技术研究团队: 樊志远(电子首席)/ 刘妍雪 / 邓小路 欢迎阅读【国金电子】每日行情资讯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哦~ 声明:本公众号的观点、分析及预测仅代表作者个人意见,不代表任何机构立场,也不构成对阅读者的投资建议。本人不对任何人使用此全部或部分内容的行为或由此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未经本人事先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将此报告或其任何部分以任何形式进行派发、复制、转载或发布,或对公众号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删节或修改。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