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光科技(300203)2022年中报点评:科学仪器龙头底部明确,H2业绩扭亏在即
(以下内容从华创证券《》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及配套指引,本资料仅面向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不是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资料中的信息。 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聚光科技(300203)2022年中报点评:科学仪器龙头底部明确,H2业绩扭亏在即 聚光科技8月29日发布半年报, 公司2022H1实现营业收入13.51亿元,同比下降1.30%;扣非归母净利润-1.20亿元,同比下降32.90%。 评论 疫情、子公司出表影响业绩,谱育科技表现依然强劲。Q2疫情对全仪器行业形成较大扰动,需求端客户采购意愿不振,供给端公司生产、市场推广、上门安装调试、收入确认等环节均受一定影响,再叠加子公司无锡中科出表(22H1营收1.08亿元),公司上半年业绩有所下滑。报告期内,公司实现新签合同总金额约 17 亿,较上年同期增长约 12%,其中谱育科技新签合同额约6亿,较上年同期增长约53%,仍保持较高增速。公司历年H1营收占比约在30%-35%之间,下半年疫情转好,公司生产经营恢复常态再叠加需求放量,因此我们认为公司H2的业绩值得期待。 研发费用占比持续提升,高端产品已获验证。2022H1公司研发费用3.07亿元,绝对值较去年同期提升16.73%;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也由19.21%提升至22.72%。公司持续的研发投入已获得丰硕成果,6月底获得中科院生物物理所重磅质谱仪订单;EXPEC7350三重四极杆ICP-MS已在半导体上游供应商产生销售,实现了销售和产品交付,并已陆续在国内主要芯片制造企业开展前期验证工作;核酸质谱系统已进入试生产阶段,预计下半年提交二类医疗器械注册。除多款重磅新产品外,红杉入股谱聚医疗亦彰显了资本市场对于公司研发实力的认可。 PPP投资渐入尾声,卸下包袱轻装前行。截至目前,公司14个PPP项目中已有4个政府正式开始付费;处于收尾、待验收的项目6个;在建项目1个;因融资问题等原因尚未开工的项目3个,压力显著减轻。目前管理层已决定组织专门团队拟处置剥离PPP项目,此番调整一方面有利于公司集中资源发展科学仪器业务,在国产替代浪潮到来之际巩固行业领先地位,另一方面显著优化资产负债结构,解除市场对于公司未来发展的担忧。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站在当前时点,从计划剥离PPP项目、管理层变更以及科学仪器板块的布局来看,公司底部向上的趋势已现。依托良好的仪器资产底蕴,聚光科技依然是国内绝对的领军企业,未来发展空间已经打开。我们维持原有预测:公司2022、2023年归母净利润为2.93亿元、3.83亿元。采用分部估值法,子公司谱育科技订单增速高(3年复合60%-80%)、确定性强,给予60倍PE;母公司环保工程业务费用(包含股份支付费用)较高拖累利润,对比同行业环保工程公司给予20倍PE,2023年目标价41.89元,维持“强推”评级。 风险提示:子公司众多带来的商誉减值风险;市场竞争加剧改变竞争格局;科学仪器国产替代推进不及预期、PPP 项目剥离不及预期。 主要财务指标 附录:财务预测表 团队介绍 组长、首席分析师:庞天一 吉林大学工学硕士。2017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2019年新浪金麒麟环保行业新锐分析师第一名。 助理研究员:霍鹏浩 阿姆斯特丹大学量化金融硕士。2022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刘汉轩 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理学硕士。2022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 法律声明 华创证券研究所定位为面向专业投资者的研究团队,本资料仅适用于经认可的专业投资者,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观点的及时交流。华创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资料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公司的客户。普通投资者若使用本资料,有可能因缺乏解读服务而对报告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 本资料来自华创证券研究所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若对报告的摘编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须注意的是,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能会根据华创证券研究所后续发布的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华创证券的其他业务部门或附属机构可能独立做出与本资料的意见或建议不一致的投资决策。本资料所指的证券或金融工具的价格、价值及收入可涨可跌,以往的表现不应作为日后表现的显示及担保。本资料仅供订阅人参考之用,不是或不应被视为出售、购买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要约或要约邀请。订阅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华创证券不对使用本资料涉及的信息所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有关的其他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本资料所载的证券市场研究信息通常基于特定的假设条件,提供中长期的价值判断,或者依据“相对指数表现”给出投资建议,并不涉及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因此不能够等同于带有针对性的、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意见。普通个人投资者如需使用本资料,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及相关的后续解读服务。若因不当使用相关信息而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华创证券对此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未经华创证券事先书面授权,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发送或者复制本资料的内容。华创证券未曾对任何网络、平面媒体做出过允许转载的日常授权。除经华创证券认可的媒体约稿等情况外,其他一切转载行为均属违法。如因侵权行为给华创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华创证券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 订阅人若有任何疑问,或欲获得完整报告内容,敬请联系华创证券的机构销售部门,或者发送邮件至jiedu@hcyjs.com。 END
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及配套指引,本资料仅面向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不是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资料中的信息。 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聚光科技(300203)2022年中报点评:科学仪器龙头底部明确,H2业绩扭亏在即 聚光科技8月29日发布半年报, 公司2022H1实现营业收入13.51亿元,同比下降1.30%;扣非归母净利润-1.20亿元,同比下降32.90%。 评论 疫情、子公司出表影响业绩,谱育科技表现依然强劲。Q2疫情对全仪器行业形成较大扰动,需求端客户采购意愿不振,供给端公司生产、市场推广、上门安装调试、收入确认等环节均受一定影响,再叠加子公司无锡中科出表(22H1营收1.08亿元),公司上半年业绩有所下滑。报告期内,公司实现新签合同总金额约 17 亿,较上年同期增长约 12%,其中谱育科技新签合同额约6亿,较上年同期增长约53%,仍保持较高增速。公司历年H1营收占比约在30%-35%之间,下半年疫情转好,公司生产经营恢复常态再叠加需求放量,因此我们认为公司H2的业绩值得期待。 研发费用占比持续提升,高端产品已获验证。2022H1公司研发费用3.07亿元,绝对值较去年同期提升16.73%;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也由19.21%提升至22.72%。公司持续的研发投入已获得丰硕成果,6月底获得中科院生物物理所重磅质谱仪订单;EXPEC7350三重四极杆ICP-MS已在半导体上游供应商产生销售,实现了销售和产品交付,并已陆续在国内主要芯片制造企业开展前期验证工作;核酸质谱系统已进入试生产阶段,预计下半年提交二类医疗器械注册。除多款重磅新产品外,红杉入股谱聚医疗亦彰显了资本市场对于公司研发实力的认可。 PPP投资渐入尾声,卸下包袱轻装前行。截至目前,公司14个PPP项目中已有4个政府正式开始付费;处于收尾、待验收的项目6个;在建项目1个;因融资问题等原因尚未开工的项目3个,压力显著减轻。目前管理层已决定组织专门团队拟处置剥离PPP项目,此番调整一方面有利于公司集中资源发展科学仪器业务,在国产替代浪潮到来之际巩固行业领先地位,另一方面显著优化资产负债结构,解除市场对于公司未来发展的担忧。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站在当前时点,从计划剥离PPP项目、管理层变更以及科学仪器板块的布局来看,公司底部向上的趋势已现。依托良好的仪器资产底蕴,聚光科技依然是国内绝对的领军企业,未来发展空间已经打开。我们维持原有预测:公司2022、2023年归母净利润为2.93亿元、3.83亿元。采用分部估值法,子公司谱育科技订单增速高(3年复合60%-80%)、确定性强,给予60倍PE;母公司环保工程业务费用(包含股份支付费用)较高拖累利润,对比同行业环保工程公司给予20倍PE,2023年目标价41.89元,维持“强推”评级。 风险提示:子公司众多带来的商誉减值风险;市场竞争加剧改变竞争格局;科学仪器国产替代推进不及预期、PPP 项目剥离不及预期。 主要财务指标 附录:财务预测表 团队介绍 组长、首席分析师:庞天一 吉林大学工学硕士。2017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2019年新浪金麒麟环保行业新锐分析师第一名。 助理研究员:霍鹏浩 阿姆斯特丹大学量化金融硕士。2022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刘汉轩 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理学硕士。2022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 法律声明 华创证券研究所定位为面向专业投资者的研究团队,本资料仅适用于经认可的专业投资者,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观点的及时交流。华创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资料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公司的客户。普通投资者若使用本资料,有可能因缺乏解读服务而对报告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 本资料来自华创证券研究所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若对报告的摘编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须注意的是,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能会根据华创证券研究所后续发布的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华创证券的其他业务部门或附属机构可能独立做出与本资料的意见或建议不一致的投资决策。本资料所指的证券或金融工具的价格、价值及收入可涨可跌,以往的表现不应作为日后表现的显示及担保。本资料仅供订阅人参考之用,不是或不应被视为出售、购买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要约或要约邀请。订阅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华创证券不对使用本资料涉及的信息所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有关的其他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本资料所载的证券市场研究信息通常基于特定的假设条件,提供中长期的价值判断,或者依据“相对指数表现”给出投资建议,并不涉及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因此不能够等同于带有针对性的、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意见。普通个人投资者如需使用本资料,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及相关的后续解读服务。若因不当使用相关信息而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华创证券对此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未经华创证券事先书面授权,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发送或者复制本资料的内容。华创证券未曾对任何网络、平面媒体做出过允许转载的日常授权。除经华创证券认可的媒体约稿等情况外,其他一切转载行为均属违法。如因侵权行为给华创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华创证券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 订阅人若有任何疑问,或欲获得完整报告内容,敬请联系华创证券的机构销售部门,或者发送邮件至jiedu@hcyjs.com。 END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