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化工】永和股份:制冷剂价格有望上涨,加码高端产品利好长期发展
(以下内容从招商证券《》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半年报,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7.66亿,归母净利润1.37亿,同比提升22.84%,其中二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6459.45万元,同比增长5.64%。我们预计明年制冷剂行业有望迎来补亏行情,同时高端含氟聚合物业务逐步放量利好公司长期发展。 评论 ? 1)制冷剂价格有望继续上涨。 2022年上半年公司氟碳化学品、含氟高分子材料、化工原料分别实现收入11.53亿、4.10亿、1.57亿,同比分别提高35.92%、31.95%、34.79%。由于今年是第三代配额基准年的最后一年,各个氟化工企业为了争夺制冷剂配额均在积极扩大销量,因此企业之间竞争激烈,二季度整体行业产品价格环比有所下降,目前部分产品已经处于亏损状态,未来下跌空间极为有限,有望迎来上涨行情。进入三季度以来,一些主要的制冷剂产品如R125、R134a、R22价格均有所上涨,其中R134a产品相对于7月初价格上涨超过20%。公司目前有3万吨R134a,5.5万吨R22、2.4万吨R142b、4万吨R152a及其他6万余吨制冷剂产能,同时公司在建超过10万吨制冷剂产能。我们认为制冷剂价格有望继续上涨,在配额基准年结束后,制冷剂行业有望否极泰来, 2023年行业将迎来制冷剂补亏行情,公司高度受益。 ? 2)公司已完成氟化工全产业链覆盖,未来将聚焦于拥有更高附加值的含氟高分子材料业务。 不同于传统氟化工企业,公司发展方向聚焦于高附加值的含氟聚合物精细化工领域,目前拥有1.28万吨含氟高分子材料,在建3万吨,未来每年含氟聚合物业务营收复合增速有望达100%。公司含氟聚合物产品国内领先,能够逐步替代国外先进产品,FEP产品单价9万-13万元/吨,下游主要为电力电缆、已经实现出口,是国内为数不多的能够符合欧洲标准的产品;PFA产品单吨超过20万元,主要用于特种气体容器内衬,受益于国内特种气体产能增加,需求也在快速提高;HFP产能投产后将是国内最大产能规模,高端氟聚合物、四代制冷剂、液态冷却液都将以此为原材料。公司目前有四大产业基地,集萤石资源、氢氟酸、单质及混合氟碳化学品、含氟高分子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是我国氟化工行业中产业链最完整的企业之一。目前IPO募投项目主要在福建邵武基地施工建设中,因此邵武子公司还处于前期投资建设期,未产生较多利润。我们预计未来邵武基地投产后,是公司含氟聚合物的主要生产基地。 ? 3)领导层看好公司未来发展,持续增持公司股票。 公司领导层非常看好未来发展,根据公司披露,董事长计划从2022年7月11日起12个月内增持股份不低于人民币8,000万元且不超过人民币16,000万元,合计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2%。公司激励机制良好,已对绝大部分中高层员工实施了股权激励,实现了公司发展与核心员工利益的绑定。 ? 4)维持“强烈推荐”投资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37.97亿元、52.13亿元和72.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亿元、5.11亿元和7.38亿元,EPS分别为1.11元、1.89元和2.74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31.7倍、18.7倍和12.9倍,维持“强烈推荐”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制冷剂涨价不及预期、产能投放进度低于预期。 本报告日期:2022年8月29日 - END - 分析师承诺 负责本研究报告的每一位证券分析师,在此申明,本报告清晰、准确地反映了分析师本人的研究观点。本人薪酬的任何部分过去不曾与、现在不与,未来也将不会与本报告中的具体推荐或观点直接或间接相关。 周铮:招商证券化工行业首席分析师。金融学硕士,2015年加入招商证券。曾供职于天相投顾、华创证券、方正证券。 曹承安:招商证券化工行业高级分析师。上海交通大学硕士,2020年加入招商证券,曾供职于中化国际、浙商证券。 赵晨曦:招商证券化工行业研究员。化学工程硕士,2021年加入招商证券,曾供职中国节能、首创证券。 连莹:招商证券化工行业研究员。复旦大学化学博士,2022年加入招商证券。 姚姿宇:招商证券化工行业研究员。香港科技大学硕士,2022 年加入招商证券,曾供职于中泰证券。 实习生 杨淑童 复旦大学 免责声明 特别提示 本公众号不是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招商证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公众号只是转发招商证券已发布研究报告的部分观点,订阅者若使用本公众号所载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报告的了解或缺乏相关的解读而对资料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 本公众号所载信息、意见不构成所述证券或金融工具买卖的出价或征价,评级、目标价、估值、盈利预测等分析判断亦不构成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投资建议。该等信息、意见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具有针对性、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意见,订阅者应当对本公众号中的信息和意见进行评估,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招商证券对本公众号所载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对依据或者使用本公众号所载资料所造成的任何后果,招商证券均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本公众号所载内容仅供招商证券股份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参考,其他的任何读者在订阅本公众号前,请自行评估接收相关内容的适当性,招商证券不会因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或者收到、阅读本公众号所载资料而视相关人员为专业投资者客户。 一般声明 本公众号仅是转发招商证券已发布报告的部分观点,所载盈利预测、目标价格、评级、估值等观点的给予是基于一系列的假设和前提条件,订阅者只有在了解相关报告中的全部信息基础上,才可能对相关观点形成比较全面的认识。如欲了解完整观点,应参见招商证券网站(http://www.cmschina.com/yf.html)所载完整报告。 本公众号所载资料较之招商证券正式发布的报告存在延时转发的情况,并有可能因报告发布日之后的情势或其他因素的变更而不再准确或失效。本资料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仅为报告出具日的观点和判断。该等意见、评估及预测无需通知即可随时更改。 本公众号所载资料涉及的证券或金融工具的价格走势可能受各种因素影响,过往的表现不应作为日后表现的预示和担保。在不同时期,招商证券可能会发出与本资料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不一致的研究报告。招商证券的销售人员、交易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士可能会依据不同的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头或书面发表与本资料意见不一致的市场评论或交易观点。 本公众号及其推送内容的版权归招商证券所有,招商证券对本公众号及其推送内容保留一切法律权利。未经招商证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否则由此造成的一切不良后果及法律责任由私自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者承担。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半年报,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7.66亿,归母净利润1.37亿,同比提升22.84%,其中二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6459.45万元,同比增长5.64%。我们预计明年制冷剂行业有望迎来补亏行情,同时高端含氟聚合物业务逐步放量利好公司长期发展。 评论 ? 1)制冷剂价格有望继续上涨。 2022年上半年公司氟碳化学品、含氟高分子材料、化工原料分别实现收入11.53亿、4.10亿、1.57亿,同比分别提高35.92%、31.95%、34.79%。由于今年是第三代配额基准年的最后一年,各个氟化工企业为了争夺制冷剂配额均在积极扩大销量,因此企业之间竞争激烈,二季度整体行业产品价格环比有所下降,目前部分产品已经处于亏损状态,未来下跌空间极为有限,有望迎来上涨行情。进入三季度以来,一些主要的制冷剂产品如R125、R134a、R22价格均有所上涨,其中R134a产品相对于7月初价格上涨超过20%。公司目前有3万吨R134a,5.5万吨R22、2.4万吨R142b、4万吨R152a及其他6万余吨制冷剂产能,同时公司在建超过10万吨制冷剂产能。我们认为制冷剂价格有望继续上涨,在配额基准年结束后,制冷剂行业有望否极泰来, 2023年行业将迎来制冷剂补亏行情,公司高度受益。 ? 2)公司已完成氟化工全产业链覆盖,未来将聚焦于拥有更高附加值的含氟高分子材料业务。 不同于传统氟化工企业,公司发展方向聚焦于高附加值的含氟聚合物精细化工领域,目前拥有1.28万吨含氟高分子材料,在建3万吨,未来每年含氟聚合物业务营收复合增速有望达100%。公司含氟聚合物产品国内领先,能够逐步替代国外先进产品,FEP产品单价9万-13万元/吨,下游主要为电力电缆、已经实现出口,是国内为数不多的能够符合欧洲标准的产品;PFA产品单吨超过20万元,主要用于特种气体容器内衬,受益于国内特种气体产能增加,需求也在快速提高;HFP产能投产后将是国内最大产能规模,高端氟聚合物、四代制冷剂、液态冷却液都将以此为原材料。公司目前有四大产业基地,集萤石资源、氢氟酸、单质及混合氟碳化学品、含氟高分子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是我国氟化工行业中产业链最完整的企业之一。目前IPO募投项目主要在福建邵武基地施工建设中,因此邵武子公司还处于前期投资建设期,未产生较多利润。我们预计未来邵武基地投产后,是公司含氟聚合物的主要生产基地。 ? 3)领导层看好公司未来发展,持续增持公司股票。 公司领导层非常看好未来发展,根据公司披露,董事长计划从2022年7月11日起12个月内增持股份不低于人民币8,000万元且不超过人民币16,000万元,合计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2%。公司激励机制良好,已对绝大部分中高层员工实施了股权激励,实现了公司发展与核心员工利益的绑定。 ? 4)维持“强烈推荐”投资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37.97亿元、52.13亿元和72.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亿元、5.11亿元和7.38亿元,EPS分别为1.11元、1.89元和2.74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31.7倍、18.7倍和12.9倍,维持“强烈推荐”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制冷剂涨价不及预期、产能投放进度低于预期。 本报告日期:2022年8月29日 - END - 分析师承诺 负责本研究报告的每一位证券分析师,在此申明,本报告清晰、准确地反映了分析师本人的研究观点。本人薪酬的任何部分过去不曾与、现在不与,未来也将不会与本报告中的具体推荐或观点直接或间接相关。 周铮:招商证券化工行业首席分析师。金融学硕士,2015年加入招商证券。曾供职于天相投顾、华创证券、方正证券。 曹承安:招商证券化工行业高级分析师。上海交通大学硕士,2020年加入招商证券,曾供职于中化国际、浙商证券。 赵晨曦:招商证券化工行业研究员。化学工程硕士,2021年加入招商证券,曾供职中国节能、首创证券。 连莹:招商证券化工行业研究员。复旦大学化学博士,2022年加入招商证券。 姚姿宇:招商证券化工行业研究员。香港科技大学硕士,2022 年加入招商证券,曾供职于中泰证券。 实习生 杨淑童 复旦大学 免责声明 特别提示 本公众号不是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招商证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公众号只是转发招商证券已发布研究报告的部分观点,订阅者若使用本公众号所载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报告的了解或缺乏相关的解读而对资料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 本公众号所载信息、意见不构成所述证券或金融工具买卖的出价或征价,评级、目标价、估值、盈利预测等分析判断亦不构成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投资建议。该等信息、意见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具有针对性、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意见,订阅者应当对本公众号中的信息和意见进行评估,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招商证券对本公众号所载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对依据或者使用本公众号所载资料所造成的任何后果,招商证券均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本公众号所载内容仅供招商证券股份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参考,其他的任何读者在订阅本公众号前,请自行评估接收相关内容的适当性,招商证券不会因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或者收到、阅读本公众号所载资料而视相关人员为专业投资者客户。 一般声明 本公众号仅是转发招商证券已发布报告的部分观点,所载盈利预测、目标价格、评级、估值等观点的给予是基于一系列的假设和前提条件,订阅者只有在了解相关报告中的全部信息基础上,才可能对相关观点形成比较全面的认识。如欲了解完整观点,应参见招商证券网站(http://www.cmschina.com/yf.html)所载完整报告。 本公众号所载资料较之招商证券正式发布的报告存在延时转发的情况,并有可能因报告发布日之后的情势或其他因素的变更而不再准确或失效。本资料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仅为报告出具日的观点和判断。该等意见、评估及预测无需通知即可随时更改。 本公众号所载资料涉及的证券或金融工具的价格走势可能受各种因素影响,过往的表现不应作为日后表现的预示和担保。在不同时期,招商证券可能会发出与本资料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不一致的研究报告。招商证券的销售人员、交易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士可能会依据不同的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头或书面发表与本资料意见不一致的市场评论或交易观点。 本公众号及其推送内容的版权归招商证券所有,招商证券对本公众号及其推送内容保留一切法律权利。未经招商证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否则由此造成的一切不良后果及法律责任由私自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者承担。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