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国君建筑韩其成]中国建筑:净利增11%符合预期,中海地产信用优势被低估_国君建筑韩其成/满静雅/郭浩然

[国君建筑韩其成]中国建筑:净利增11%符合预期,中海地产信用优势被低估_国君建筑韩其成/满静雅/郭浩然

作者:微信公众号【乐建其成】/ 发布时间:2022-08-30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国泰君安《[国君建筑韩其成]中国建筑:净利增11%符合预期,中海地产信用优势被低估_国君建筑韩其成/满静雅/郭浩然》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导读 国君建筑韩其成/满静雅/郭浩然:中国建筑PB0.63倍低于万保招金平均PB1.1倍,行业最高信用评级,旗下中海地产绿档企业。上半年营业收入增13%,归母净利润增11%。上半年新签增11%,其中基建增31%。 行业观点回顾 国君建筑韩其成团队2021年11月至今141场电话会议、171篇报告(20页以上39篇)。 (一)新能源基建:最早提出2022年是新能源电力建设大年,首推BIPV等新能源基建。 (1)2021年11月7日《能源电力等碳达峰方案或将发布,2022年新能源电力建设大年》。12月10日88页年度策略报告《绿电引领新能源基建,氢能加速碳中和技改》最早提出2022年是新能源电力建设大年,首推风光水核/BIPV/电网/绿色交通/碳汇/元宇宙等五个新基建。 (2)5月24日推出新能源基建系列多篇报告《4月光伏等新增装机加速,中国电建4月新签增121%超预期》主推BIPV等新能源电力。6月28日《政策加码BIPV景气高,推荐异质结电池杭萧钢构/中国电建》,7月12日69页深度《新能源电力/BIPV/新能源汽车/智能驾驶等新基建推荐七个方向》,7月21日37页深度《异质结钙钛矿电池杭萧钢构年底投建》,8月10日76页深度《BIPV的发展空间/商业模式与竞争格局》,8月23日绿电运营37页深度《风光成本趋降或提升运营盈利,中国电建具一体化优势》。 (3)5月以来区间最大涨幅:上证指数涨7.69%、建筑指数涨3.02%、全行业排名29。 新能源基建龙头公司(公司电话会议43场/公司报告47篇)杭萧钢构涨63%、江河集团涨95%、永福股份涨116%、华电重工涨36%、中国化学涨26%、东珠生态涨39%。 (二)稳增长基建:最早提出基建底部确立,最坚定看多(141场电话会议/141篇报告) (1)2021年11月以来市场最早和最坚定推荐稳增长建筑行情(累计138篇报告、139场电话会议),11-12月行情最底部跳升初期召开22场会议最早提升机会和最坚定看多。 (2)2021年11月28日提出《基建当下再迎加仓时机,预期宏观政策将更加积极》,12月5日《底部确立开启新一轮上涨,首推新能源电力为主碳达峰新基建》。 (3)3月29日56页基建央企深度《复盘五次稳增长,央企业绩将加速,估值历史底部》,6月29日53页深度《基建央企估值未反映业绩超预期弹性和持续性》。 (4)21年11月至22年5月区间最大涨跌幅:上证指数跌14.1%、建筑指数涨4.72%、全行业排名第3。 一是央企(公司电话会议36场/公司报告51篇)中国建筑最高涨39%、中国中铁最高涨40%、中国交建涨63%、中国电建12月至2月最高涨64%、中国铁建涨24%、中国能建涨46%、中国核建涨37%。 二是地方国企(公司电话会议15场/公司报告10篇)安徽建工4月至今最高涨84%、山东路桥涨97%、粤水电涨125%、四川路桥涨36%、隧道股份涨19%。 三是设计公司(公司电话会议11场/公司报告10篇)华设集团涨60%、设计总院涨56%。 (三)地产链(公司电话会议8场/公司报告9篇)2022年4-7月最大涨幅:志特新材涨102%、深圳瑞捷涨47%。 中国建筑评论 1、国君建筑维持增持。维持预测中国建筑2022-24年EPS为1.35/1.48/1.60元增10/10/8%。维持目标价8.52元,对应22年6.6倍PE。 2、中国建筑上半年营业收入增13%,归母净利润增11%。(1)2022上半年营业收入1.1万亿元增13%(22Q1/Q2增8/20%,21Q1-Q4增53/15/15/3%),归母净利润285亿元增11%(22Q1/Q2增18/6%,21Q1-Q4增45/19/8/-2%);(2)2022上半年毛利率10.2% (-0.32pct),归母净利率2.7%(-0.05pct),加权ROE7.99%(-0.15pct)。(3)经营现金流-689亿元(21年同期-497亿元),应收账款2277亿元(同比增加24%),资产负债率74.6%(21年末73.2%)。 3、中国建筑上半年新签2万亿增11%,其中基建新签增速31%。(1)上半年新签2万亿增11%(21年同期新签增速21%,21全年增速10%),2年CAGR+16%,3年CAGR+12%。(2)房建新签1.3万亿同增9.1%,其中工业厂房1781亿增71%,教育设施736亿增12%,医疗设施981亿下降6%。(3)基建新签5148亿增31%,其中公路595亿增49%,轨交583亿增39%,生态环保346亿增47%,机场282亿增57%,铁路89亿增6%。 4、中国建筑行业全球最高信用评级,央国资信用优势被低估。(1)中国建筑是全球最大工程承包商,打造“规划设计、投资开发、基础设施建设、房屋建筑工程”“四位一体”的商业模式。(2)标普/穆迪/惠誉对公司的评级A/A2/A为行业全球最高信用评级,旗下中海地产是绿档企业,地产存货主要集中在一线和省会城市。(3)PB0.63倍低于万保招金平均PB1.1倍。 5、国常会允许地方“一城一策”灵活运用信贷等政策,LPR1/5年期以上分别下调5/15BP。(1) 8月24日国常会允许地方“一城一策”灵活运用信贷等政策,合理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2)8月22日LPR1/5年期以上分别下调5/15BP,央行召开部分金融机构货币信贷形势分析座谈会要求要保障房地产合理融资需求。(3)银保监会8月12日表示积极支持更加有力地推进“保交楼、稳民生”工作,积极指导银行在配合地方政府压实各方责任的有序安排下,积极主动参与合理解决资金硬缺口的方案研究,做好具备条件的信贷投放,千方百计推动“保交楼、稳民生”。 6、风险提示:宏观政策超预期紧缩,疫情反复等。 正文 1. 经营变化:上半年营收增13%新签增11%,房建业务结构持续优化 2022上半年,公司新签合同额2.02万亿元,同比增长10.8%;实现营业收入1.06万亿元,同比增长13.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5亿元,同比增长11.2%;实现基本每股收益0.68元,同比增长9.7%;归属普通股股东的每股净资产8.31元,同比增长13.8%。公司继续成为上证50、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指数、富时中国A50指数成分股唯一的建筑行业代表,保持行业全球最高信用评级,《财富》世界500强排名跃升至第9位,全球最大投资建设集团地位更加稳固。 1.1. 房屋建筑工程业务:营收增14%新签增9%,毛利率6.9% 2022上半年,公司房建业务结构持续优化,规模和效益稳健增长,继续保持中高端市场领先地位。公司房建业务新签合同额13,175亿元,同比增长9.1%;实现营业收入6,794亿元,同比增长14.0%;实现毛利472亿元,毛利率为6.9%,同比上升0.2个百分点。 2022上半年,公司坚持“高端市场、高端客户、高端项目”的市场营销策略,在高科技工业厂房、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等中高端房建领域的优势稳固,公共建筑类项目新签合同额占比持续提升。 在工业厂房方面,新签合同额1,781亿元,同比增长71.2%,承接内蒙古鄂尔多斯蒙苏经济开发区隆基新能源科技产业园项目(EPC)等。 在教育设施方面,新签合同额736亿元,同比增长12.4%,中标广东实验中学白云永平校区施工总承包项目等。 在医疗设施方面,新签合同额981亿元,同比下降6.3%,中标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医院(光明)新院项目施工总承包等。 1.2. 基础设施建设与投资业务:营收增15%新签增31%,毛利率10.9% 2022上半年,公司基建业务实现快速增长,业务转型调整持续优化,推动基础设施业务高质量发展。公司基建业务新签合约额5,148亿元,同比增长31.1%;实现营业收入2,229亿元,同比增长15.2%;实现毛利243亿元,同比增长36.8%;毛利率10.9%,同比上升1.7个百分点。 2022上半年,公司抢抓“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政策机遇,超前谋划、精准对接,斩获了一批重要项目。 在公路领域,新签合同额595亿元,同比增长48.9%,承接湖南零陵至道县高速公路项目等。 在轨道交通领域,新签合同额583亿元,同比增长39.2%,承接重庆轨道交通27号线工程(YCK40+524.3~YCK51+102)施工总承包项目、青岛地铁15号线一期工程土建施工2标段项目等。 在生态环保领域,新签合同额346亿元,同比增长47.2%,承接马鞍山向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 在机场领域,新签合同额282亿元,同比增长57.1%,承接厦门新机场项目、景德镇浮梁通用机场项目。 在铁路领域,新签合同额89亿元,同比增长5.9%,承接沪渝蓉高速铁路武汉至宜昌段汉川东至宜昌北站前工程等。 公司积极开拓新基建、新能源领域,承接百亿级抽水蓄能项目——湖南安化百亿级抽水蓄能电站项目、京能阿巴嘎旗30万千瓦风电EPC项目、国能河北县域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郑州地区5G基站项目等。 1.3. 房地产开发与投资业务:营收增3.7%合约额下降15%,毛利率21% 2022上半年,公司坚决落实国家调控政策,坚持精准投资,保障地产业务持续健康发展。公司地产业务合约销售额1,860亿元,同比下降15.3%;合约销售面积725万平方米,同比减少27.7%;实现营业收入1,520亿元,同比增长3.7%;实现毛利319亿元,同比减少13.1%;毛利率为21.0%,同比减少4.1个百分点。 2022上半年,公司房地产项目新开工面积933万平方米,同比降低30.2%;在建面积7,11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6%。公司积极探索城市更新等多元开发模式,新购置土地39宗,土地储备557万平方米,期末拥有土地储备约9,588万平方米。公司地产存货主要集中在一线和省会城市。 公司经过多年拓展,持续提升资产持有运营能力,目前拥有写字楼、酒店、公寓、商业地产等持有型物业1,260万平方米,账面净值1,338亿元,占公司总资产5.2%。2022上半年,持有型物业实现收入28.9亿元。 2022上半年,中海地产持续稳健运营,合约销售额1,177亿元,位列行业第四位。中海地产不断提升精准的投资能力,新增土地储备358万平方米,把握行业优质收并购机会,成功收购广州亚运村项目53.33%股份;牢牢把握“三道红线”调控下处于绿档的优势,坚持精益建造,在聚焦加快发展住宅开发主业的同时,推动商业物业、教育养老、物流等业务发展。在商业物业方面,强化商业运营管理,7个新商业项目入市;在绿色低碳转型方面,持续投资并建设绿色建筑认证项目,成功发行全国规模最大的碳中和CMBS50亿元,以实际行动践行国家“双碳”战略。 中建地产保持审慎经营,及时优化发展策略,加快销售去化力度,期内合约销售额683亿元;丰富土地获取路径和方式,新增土地储备199万平方米,优先布局高能级城市,控制整体溢价率;坚持现金为王,严控开发周期,确保效益有现金流支撑;积极参与保障性住房业务,不断布局共有产权住房等新领域,获取上海市崇明区多个保障房地块。 1.4. 勘察设计业务:营收增1.3%新签下降1.8%,毛利率17.4% 2022上半年,公司勘察设计业务保持稳健发展态势,新签合同额62亿元,同比下降1.8%;实现营业收入50亿元,同比增长1.3%;实现毛利9亿元,同比减少2.7%;毛利率为17.4%,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 2022上半年,公司持续聚焦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市政公用工程设计等传统设计主业,加大基础技术研究,提升在景观园林、机场、医疗、文化博览、地下空间等细分领域的业务水平。2022上半年,公司积极服务“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等战略部署,承接黄河流域兰州段白塔山生态环境治理工程勘察设计、长江上游涪陵至丰都河段航道整治工程勘察项目等;公司以原创设计引领特色业务,负责设计和建造的四川三星堆古蜀文化遗址博物馆及附属设施工程开工建设,以设计引领的工程总承包模式建设的中国国家版本馆西安分馆(文济阁)项目竣工,负责设计中国第一座考古主题的博物馆——陕西考古博物馆开馆。 1.5. 境外业务:营收增27%新签增1.9%,毛利率4.8% 2022上半年,公司境外业务克难前行,新签合同额688亿元,同比增长1.9%;实现境外营业收入561亿元,同比增长26.6%;实现毛利27亿元,同比下降38.6%;毛利率为4.8%,同比下降5个百分点。 2022上半年,公司全球资源配置能力进一步增强。充分发挥国际伙伴资源优势,与西班牙、日本等国企业合力开拓深耕沙特阿拉伯、印度尼西亚等市场。与所在国分包商、供应商广泛开展合作,仅埃及新首都中央商务区项目就带动当地300多家上下游企业发展。与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信保等金融机构加强“总对总”对接交流,在境外业务推进、重点项目保障等方面不断深化务实合作。 2022上半年,公司持续优化市场布局,着力培育更多规模产出市场。在海外经营环境日趋复杂的形势下,公司聚焦优势市场、深耕重点市场,在中东、非洲、东南亚中标一批重大项目,新签包括香港将军澳中医医院及政府中药检测中心、泰国KIS国际学校等多项民生工程。在亚非市场(含中国港澳地区)新签合同额占比超过90%,其中在新加坡市场新签武林创新区基础设施交通隧道一期、武吉巴督政府组屋N4C24&C25等4个1亿美元以上项目,继续保持行业领军地位。 2. 行业变化:国常会允许地方“一城一策”灵活运用信贷等政策,LPR1/5年期以上分别下调5/15BP 国常会允许地方“一城一策”灵活运用信贷等政策,LPR1/5年期以上分别下调5/15BP。(1)8月24日国常会允许地方“一城一策”灵活运用信贷等政策,合理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2)8月22日LPR1/5年期以上分别下调5/15BP,央行召开部分金融机构货币信贷形势分析座谈会要求要保障房地产合理融资需求。(3)银保监会8月12日表示积极支持更加有力地推进“保交楼、稳民生”工作,积极指导银行在配合地方政府压实各方责任的有序安排下,积极主动参与合理解决资金硬缺口的方案研究,做好具备条件的信贷投放,千方百计推动“保交楼、稳民生”。 国常会部署稳经济一揽子接续政策措施,加力巩固经济恢复发展基础。(1)在3000亿元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已落到项目基础上,再增加3000亿元以上额度。依法用好5000多亿元专项债地方结存限额,10月底前发行完毕。持续释放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和传导效应,降低企业融资和个人消费信贷成本。(2)核准开工一批条件成熟的基础设施等项目。(3)允许地方“一城一策”灵活运用信贷等政策,合理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4)支持中央发电企业等发行2000亿元能源保供特别债,(5)中央推动、地方负责抓落实。各部门要迅即出台政策细则,各地要出台配套政策。 LPR1/5年期以上分别下调5/15BP,央行召开部分金融机构货币信贷形势分析座谈会要求:(1)主要金融机构特别是国有大型银行要强化宏观思维,充分发挥带头和支柱作用,保持贷款总量增长的稳定性。要增加对实体经济贷款投放。(2)要保障房地产合理融资需求。(3)政策性开发性银行要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加大对网络/产业升级/城市基/农业农村/国家安全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领域相关项目的支持力度,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并带动贷款投放。政策再次聚焦基建投资加码稳增长,金九银十进入施工旺季,基建央国企部分龙头目前估值几近十年新低再进加仓区间。 银保监会8月12日表示积极支持更加有力地推进“保交楼、稳民生”工作。(1)银保监会加强与住建部、人民银行等部门的协同配合,积极研究推动“保交楼、稳民生”工作。推进压实地方责任,在地方党委政府相关工作安排的总体框架下,摸清情况、实事求是、科学分类、精准施策。(2)对保交楼金融支持,银保监会积极指导银行在配合地方政府压实各方责任的有序安排下,积极主动参与合理解决资金硬缺口的方案研究,做好具备条件的信贷投放,千方百计推动“保交楼、稳民生”。(3)银保监会指导银行稳妥实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坚持风险可控,稳中求进开展工作。 3. 公司估值:行业内全球最高信用评级被低估,PB0.63倍低于万保招金平均PB1.1倍 3.1. 业务和战略布局:世界最大的工程承包商,打造“四位一体”商业模式 中国建筑是我国专业化发展最久、市场化经营最早、一体化程度最高、全球规模最大的投资建设集团之一,在房屋建筑工程、基础设施建设与投资、房地产开发与投资、勘察设计等领域居行业领先地位。中国建筑位居2022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第9位,连续10年位列《财富》中国500强榜单第3名,继续位居美国《工程新闻记录》(ENR)“全球最大250家工程承包商”榜单首位。中国建筑17次获得国务院国资委年度考核A级评价。国际三大评级机构标普、穆迪、惠誉对中国建筑的评级分别为A/A2/A,展望维持“稳定”,继续保持行业内全球最高信用评级。 中国建筑是我国最具实力的投资商之一,主要投资方向为房地产开发、融投资建造、城镇综合建设等领域。公司强化内部资源整合与业务协同,打造“规划设计、投资开发、基础设施建设、房屋建筑工程”“四位一体”的商业模式,为城市建设提供全领域、全过程、全要素的一揽子服务。 中国建筑是世界最大的工程承包商,经营业绩遍布国内以及海外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业务范围涉及城市建设的全部领域与项目建设的每个环节,具有综合设计能力、施工能力和土地开发能力,拥有从产品技术研发、勘察设计、地产开发、工程承包、设备制造、资产运营、物业管理等完整的建筑产品产业链条。国内绝大多数的30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众多技术含量高、结构形式复杂的建筑均由中国建筑承建。 3.2. 投资建议:维持目标价8.52元,对应22年6.6倍PE 公司估值仅万保招金52%,政策催化央国资信用和全产业链优势重估。公司目前PE3.7倍仅为万保招金四家平均PE的52%,过去3年平均67%最大82%,过去5年平均73%最大99%,过去10年平均67%最大106%。公司目前PB0.63,也低于万保招金平均PB1.1倍。央国资信用和一体化产业链竞争优势被低估。 维持增持。维持预测2022-24年EPS为1.35/1.48/1.60元增10/10/8%。维持目标价8.52元,对应22年6.6倍PE。 4. 风险提示 宏观政策超预期紧缩。基建与地产产业链受宏观经济影响较大。目前全球经济与地缘政治形势复杂严峻,对宏观政策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存在政策紧缩超预期风险。 疫情反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不稳定不平衡,奥密克戎变异株新的进化分支具有强传染性,海内外疫情反复,外部环境的变化给行业和公司的运行和业务发展带来风险。 近期相关报告: (20)[国君建筑韩其成]杭萧钢构:Q2净利增48%同环比加速,异质结钙钛矿电池稳步推进_国君建筑韩其成/满静雅/郭浩然 (19)[国君建筑韩其成]周观点:稳增长政策再加码,绿电运营回报率预期回升待重估_第272期周报_国君建筑韩其成/满静雅/郭浩然 (18)[国君韩其成]中国电建81%空间:净利增19%超预期,新增新能源指标10GW/抽水蓄能23GW_国君建筑韩其成/满静雅/郭浩然 (17)[国君建筑韩其成]秋季策略73页深度:BIPV/钙钛矿/绿电运营等新基建加速,稳增长加码老基建_国君建筑韩其成/满静雅/郭浩然 (16)[国君建筑韩其成]鸿路钢构:上半年净利润同增2%,智能化/信息化增强成本优势_国君建筑韩其成/满静雅/郭浩然 (15)[国君建筑韩其成]华设集团:净利增10%符合预期,推动车路协同自动驾驶落地_2022年中报点评_国君建筑韩其成/满静雅/郭浩然 (14)[韩其成]绿电运营37页深度:风光成本趋降或提升运营盈利,中国电建具一体化优势_新赛道系列4_国君建筑韩其成/满静雅/郭浩然 (13)[国君建筑韩其成]周观点:稳增长政策再加码,绿电运营回报率预期回升待重估_第272期周报_国君建筑韩其成/满静雅/郭浩然 (12)[韩其成]中国电建90%空间:十四五或新增风光等装机约50GW,前7月订单增44%_国君建筑韩其成/满静雅/郭浩然 (11)[国君建筑韩其成]基建投资9.1%加速,经济回落政策仍需加码_深挖基建系列29_国君建筑韩其成/满静雅/郭浩然 (10)[国君建筑韩其成]中国化学:H1净利润增37%超预期,推行股权激励加速实业落地_国君建筑韩其成/满静雅/郭浩然 (9)[国君建筑韩其成]周观点:光伏BIPV/储能等政策频发,国家再强化基建投资力度_第270期周报_国君建筑韩其成/满静雅/郭浩然 (8)[国君建筑韩其成]永福股份:H1净利润增228%,构建“新能源&储能”产业链_国君建筑韩其成/满静雅/郭浩然 (7)[韩其成]光伏76页深度:BIPV的发展空间/商业模式与竞争格局_新赛道系列3_国君建筑韩其成/满静雅/郭浩然 (6)[国君建筑韩其成]中国电建:BIPV等全球最大新能源EPC,全年业绩有望超预期_国君建筑韩其成/满静雅/郭浩然 (5)[国君建筑韩其成]杭萧钢构:BIPV异质结钙钛矿电池发展潜力被低估_国君建筑韩其成/满静雅/郭浩然 (4)[国君建筑韩其成]中国能建:上半年新能源订单增117%,加速转型新能源_国君建筑韩其成/满静雅/郭浩然 (3)[国君建筑韩其成]永福股份:转型电力能源综合服务商,拓展户用光伏/储能_国君建筑韩其成/满静雅/郭浩然 (2)[国君建筑韩其成]江河集团:布局光伏幕墙投资异型光伏组件,BIPV提速_国君建筑韩其成/满静雅/郭浩然 (1)[国君建筑韩其成]森特股份:携手隆基推出BIPV产品,打造业内领先系统化BIPV解决方案_国君建筑韩其成/满静雅/郭浩然 成员介绍 韩其成: 建筑行业首席分析师(获11次新财富最佳) 从业17年,上海财经大学国民经济(投资)学硕士,2005年加入国泰君安先任银行/石化/策略研究助理,曾兼任建材/建筑两个首席,作为首席同时多次获得新财富建材第一和建筑第二(累积11次新财富最佳),8次水晶球最佳分析师、5次金牛最佳分析师、两次II最佳分析师。2011年国泰君安证券全公司最佳员工。2016年至今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建筑行业首席分析师。 满静雅: 建筑行业资深分析师 (2021年新财富核心成员) 英国华威商学院管理学硕士,具备3年头部房企战略规划与投资方向的从业经验,海外留学及工作经验获得国际化开阔视野,拥有实业投研及二级市场行研复合背景,擅长从产业的角度挖掘建筑行业及其上下游的发展机会。 郭浩然: 建筑行业资深分析师 清华大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学士、硕士,建筑工程和成本管理实业背景,具备建筑光伏等建筑领域低碳技术的研究经验。 郑重声明 国泰君安证券建筑研究员韩其成未创建任何形式针对个人投资者的荐股群或实时行情分析群或演播活动,请广大投资者朋友们知悉。研究观点仅通过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证券研究报告对外发布,此外可参见公众号是“乐建其成”。 法律声明: 本订阅号不是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均来自于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本订阅号推送的信息仅限完整报告发布当日有效,发布日后推送的信息受限于相关因素的更新而不再准确或者失效的,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义务,后续更新信息以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为准。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面向国泰君安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因本资料暂时无法设置访问限制,若您并非国泰君安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还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如有不便,敬请谅解。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中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决定投资前,如有需要,投资者务必向专业人士咨询并谨慎决策。国泰君安证券及本订阅号运营团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版权仅为国泰君安证券所有。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影像等)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明确注明出处,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载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