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芯微丨2022年半年报点评:汽车电子、光伏储能领域进展亮眼
(以下内容从国元证券《纳芯微丨2022年半年报点评:汽车电子、光伏储能领域进展亮眼》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证券经营机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实施指引(试行)》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新媒体形式制作的本公众号推送信息仅面向西部证券的专业投资者。若您并非西部证券的专业投资者。请取消关注本公众号,不再订阅、接受或使用本公众号中的任何推送信息。因本公众号受限于访问权限的设置,若给您造成不便,烦请谅解!感谢您给予的理解与配合。 本文来自西部证券研究所于2022年8月29日发布的报告《纳芯微(688052.SH):汽车电子、光伏储能领域进展亮眼》,欲了解具体内容,请阅读报告原文。 分析师:贺茂飞 | S0800521110001 核心结论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半年报,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94亿元,同比+132.96%,实现归母净利润1.95亿元,同比+116.5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63亿元,同比+86.32%。22Q2实现营收4.54亿元,同比+124.00%,环比+33.96%,实现归母净利润1.11亿元,同比+97.31%,环比+31.36%。 三大产品线均持续成长,驱动与采样芯片快速放量,驱动公司业绩高增。2022年上半年,公司信号感知业务收入为1.54亿元,同比+58.70%,隔离与接口芯片收入为2.85亿元,同比+72.64%,驱动与采样芯片收入为3.53亿元,同比+356.59%,驱动与采样芯片已变为公司第一大产品线,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强大驱动力。 汽车电子、工业领域进展亮眼。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光伏逆变器、储能等高景气市场迅速发展,2022年上半年公司收入应用领域发生变化,工控、汽车电子成为第一、第二大收入来源,分别占比59.64%、18.26%。公司车规级芯片已在主流整车厂和汽车Tier 1实现批量装车,对光伏储能行业头部企业也已实现加速供货。 新产品持续推出,单车可供芯片价值量有望提升。上半年公司智能隔离栅极驱动已进入试量产阶段,补全了公司在新能源车动力总成系统中隔离芯片的版图。此外,霍尔效应电流传感器、非隔离高压半桥驱动、磁角度传感器、智能低边开关、表压压力传感器、车规LDO、车规LIN收发器等新产品发布,其中部分产品已经开始加速出货,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光伏储能等领域,后续表现值得期待。 盈利预测:考虑到股份支付,预测公司22-24年营业收入为17.66、26.40、35.44亿元,归母净利润为3.45、5.16、8.38亿元,我们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产品研发不及预期,市场竞争风险 目录 投资要点 一、三大产品线均持续成长,驱动与采样芯片快速放 公司发布2022年半年报,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94亿元,同比+132.96%,实现归母净利润1.95亿元,同比+116.5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63亿元,同比+86.32%。单看二季度,22Q2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54亿元,同比+124.00%,环比+33.96%,单季度营收创历史新高,实现归母净利润1.11亿元,同比+97.31%,环比+31.36%。 三大产品线均持续成长,驱动与采样芯片快速放量,驱动公司业绩高增。受益于汽车电子、光伏、电力储能、功率电机驱动下游应用领域整体需求旺盛,公司抢抓机遇,自2016年开始布局应用于汽车、工业等高壁垒行业的芯片产品,2022年上半年各类芯片产品均有较强增长。2022年上半年,公司信号感知业务收入为1.54亿元,同比+58.70%,隔离与接口芯片收入为2.85亿元,同比+72.64%,驱动与采样芯片收入为3.53亿元,同比+356.59%,驱动与采样芯片已变为公司第一大产品线,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强大驱动力。 汽车电子、工业领域进展亮眼。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光伏逆变器、储能等高景气市场迅速发展,2022年上半年公司收入应用领域发生变化,工业控制、汽车电子、信息通讯、消费电子分别占比为59.64%、18.26%、12.74%、9.37%,工控、汽车电子成为第一、第二大收入来源。目前公司的隔离栅极驱动、非隔离高低边驱动、隔离电压电流采样、车载马达电机驱动、车载照明驱动、车载供电电源、车载通信接口、车载功率路径保护、电流传感器、磁性角度传感器及压力传感器等芯片产品广泛适用于汽车OBC/DCDC、主电机驱动、整车域控、智能驾舱、整车热管理、车灯照明、燃油车动力总成等系统应用中。公司车规级芯片已在主流整车厂和汽车Tier 1实现批量装车。在光伏储能市场,公司隔离/非隔离驱动、隔离电流电压采样、霍尔电流传感器、数字隔离器/隔离接口/隔离电源/通用接口均在光伏逆变器/储能变流器、光伏阵列/优化器、储能电池/BMS等领域被广泛应用,2022年上半年,公司对光伏储能行业头部企业也已实现加速供货。 盈利能力保持相对稳定,产品结构变化导致毛利率同比有所下降。2022年上半年,公司综合毛利率为50.75%,同比下降3.45个百分点,主要由于上半年公司驱动与采样芯片出货量大幅增长,产品结构变化导致综合毛利率有所下降,但毛利率仍保持相对较高水平。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支撑公司业务长期发展。公司2022年上半年研发费用为1.0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68.96%。公司始终高度重视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储备,通过社会招聘和高校招聘并举,定期组织人才培训计划,优化公司通用培训体系和应届生培训体系建设,充实研发、业务团队的人才梯队建设。2022年6月末,公司研发人员人数同比增加114人,同比增长89.76%。此外,2022年上半年公司制定了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通过实施第二类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完成了277.0728万股限制性股票首次授予,确认股份支付费用1245.72万元,增强了团队凝聚力。 二、新产品持续推出,单车可供芯片价值量有望提升 2022年上半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公司围绕下游应用场景不断拓展自身模拟及混合芯片的产品品类,现已能提供1100余款可供销售的产品型号。 研发方面,上半年公司完成车规/工规智能隔离驱动研发和验证工作,完成3ppm积分非线性高精度ADC的设计与投片工作,完成新款通用车规LIN收发器的验证工作。 上半年公司完成车规/工规智能隔离驱动研发和验证工作,进入试量产阶段,智能隔离栅极驱动是针对汽车电控、光伏逆变器、大功率变频和伺服驱动器,在系统中用来实现对功率器件(IGBT/SiC MOSFET等)的开关和保护功能,随着该系列产品的推出,补全了公司在新能源车动力总成系统中隔离芯片的版图。 Sigma-Delta ADC系列集成有电容型PGA,低温漂基准和激励电流源,提供极高的信号链集成度。积分非线性达到3ppm,无噪声分辨率达到22bit。可用于工业控制,传感器与变送器高精度测量应用。该ADC系列的设计与投片完成,标志着公司在信号链领域技术积累达到新的高度,同时由该产品积累的IP将快速迭代至公司在信号链领域的其他产品系列,有助于公司在未来丰富产品门类,拓宽护城河。 NCA1021 为本地互联网络LIN收发器接口芯片,可广泛适用于汽车电子子系统的总线接口设计,如电动门锁、电动窗、电动座椅、电动后视镜、玻璃刮水器、座椅加热器等模块,具有线间干扰小,线束少,传输距离长,成本低等优点。作为汽车电子系统中最重要的接口芯片之一,NCA1021的推出,标志着公司在车规接口芯片领域技术上的新突破,弥补了公司车规接口产品布局上的短板。 新产品推出方面,2022年上半年公司陆续发布了十余款新品系列,其中霍尔效应电流传感器NSM2015/NSM2016系列加速出货;非隔离高压半桥驱动NSD1624、磁角度传感器NSM301X系列量产出货;智能低边开关NSE11409系列、表压压力传感器NSPGS5系列进入试量产阶段;车规LIN收发器、车规级LDO NSR31/33/35系列客户导入进程顺利。以上系列产品车规型号均满足AECQ100车规要求,上述新品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光伏储能、电机驱动、通讯、服务器电源等领域,公司产品矩阵持续拓宽。此外,公司还开辟了包括功能安全驱动、车载马达驱动、LED驱动、车载电源、通用接口IC等多个面向未来的新产品方向,结合自身的产品和技术优势,进行更广泛的布局。 在封装测试能力建设方面,公司在2021年末设立了一家全资子公司苏州纳希微半导体有限公司。苏州纳希微主要从事芯片封装测试业务,目前苏州纳希微正在前期筹备阶段,计划于2022年下半年陆续投产,投产后的苏州纳希微将承接公司部分封装测试业务,有利于保证公司产品质量、稳定的产能供应和成本控制。 风险提示 1、新产品研发不及预期; 2、市场竞争风险。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证券经营机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实施指引(试行)》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新媒体形式制作的本公众号推送信息仅面向西部证券的专业投资者。若您并非西部证券的专业投资者。请取消关注本公众号,不再订阅、接受或使用本公众号中的任何推送信息。因本公众号受限于访问权限的设置,若给您造成不便,烦请谅解!感谢您给予的理解与配合。 本文来自西部证券研究所于2022年8月29日发布的报告《纳芯微(688052.SH):汽车电子、光伏储能领域进展亮眼》,欲了解具体内容,请阅读报告原文。 分析师:贺茂飞 | S0800521110001 核心结论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半年报,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94亿元,同比+132.96%,实现归母净利润1.95亿元,同比+116.5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63亿元,同比+86.32%。22Q2实现营收4.54亿元,同比+124.00%,环比+33.96%,实现归母净利润1.11亿元,同比+97.31%,环比+31.36%。 三大产品线均持续成长,驱动与采样芯片快速放量,驱动公司业绩高增。2022年上半年,公司信号感知业务收入为1.54亿元,同比+58.70%,隔离与接口芯片收入为2.85亿元,同比+72.64%,驱动与采样芯片收入为3.53亿元,同比+356.59%,驱动与采样芯片已变为公司第一大产品线,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强大驱动力。 汽车电子、工业领域进展亮眼。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光伏逆变器、储能等高景气市场迅速发展,2022年上半年公司收入应用领域发生变化,工控、汽车电子成为第一、第二大收入来源,分别占比59.64%、18.26%。公司车规级芯片已在主流整车厂和汽车Tier 1实现批量装车,对光伏储能行业头部企业也已实现加速供货。 新产品持续推出,单车可供芯片价值量有望提升。上半年公司智能隔离栅极驱动已进入试量产阶段,补全了公司在新能源车动力总成系统中隔离芯片的版图。此外,霍尔效应电流传感器、非隔离高压半桥驱动、磁角度传感器、智能低边开关、表压压力传感器、车规LDO、车规LIN收发器等新产品发布,其中部分产品已经开始加速出货,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光伏储能等领域,后续表现值得期待。 盈利预测:考虑到股份支付,预测公司22-24年营业收入为17.66、26.40、35.44亿元,归母净利润为3.45、5.16、8.38亿元,我们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产品研发不及预期,市场竞争风险 目录 投资要点 一、三大产品线均持续成长,驱动与采样芯片快速放 公司发布2022年半年报,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94亿元,同比+132.96%,实现归母净利润1.95亿元,同比+116.5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63亿元,同比+86.32%。单看二季度,22Q2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54亿元,同比+124.00%,环比+33.96%,单季度营收创历史新高,实现归母净利润1.11亿元,同比+97.31%,环比+31.36%。 三大产品线均持续成长,驱动与采样芯片快速放量,驱动公司业绩高增。受益于汽车电子、光伏、电力储能、功率电机驱动下游应用领域整体需求旺盛,公司抢抓机遇,自2016年开始布局应用于汽车、工业等高壁垒行业的芯片产品,2022年上半年各类芯片产品均有较强增长。2022年上半年,公司信号感知业务收入为1.54亿元,同比+58.70%,隔离与接口芯片收入为2.85亿元,同比+72.64%,驱动与采样芯片收入为3.53亿元,同比+356.59%,驱动与采样芯片已变为公司第一大产品线,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强大驱动力。 汽车电子、工业领域进展亮眼。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光伏逆变器、储能等高景气市场迅速发展,2022年上半年公司收入应用领域发生变化,工业控制、汽车电子、信息通讯、消费电子分别占比为59.64%、18.26%、12.74%、9.37%,工控、汽车电子成为第一、第二大收入来源。目前公司的隔离栅极驱动、非隔离高低边驱动、隔离电压电流采样、车载马达电机驱动、车载照明驱动、车载供电电源、车载通信接口、车载功率路径保护、电流传感器、磁性角度传感器及压力传感器等芯片产品广泛适用于汽车OBC/DCDC、主电机驱动、整车域控、智能驾舱、整车热管理、车灯照明、燃油车动力总成等系统应用中。公司车规级芯片已在主流整车厂和汽车Tier 1实现批量装车。在光伏储能市场,公司隔离/非隔离驱动、隔离电流电压采样、霍尔电流传感器、数字隔离器/隔离接口/隔离电源/通用接口均在光伏逆变器/储能变流器、光伏阵列/优化器、储能电池/BMS等领域被广泛应用,2022年上半年,公司对光伏储能行业头部企业也已实现加速供货。 盈利能力保持相对稳定,产品结构变化导致毛利率同比有所下降。2022年上半年,公司综合毛利率为50.75%,同比下降3.45个百分点,主要由于上半年公司驱动与采样芯片出货量大幅增长,产品结构变化导致综合毛利率有所下降,但毛利率仍保持相对较高水平。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支撑公司业务长期发展。公司2022年上半年研发费用为1.0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68.96%。公司始终高度重视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储备,通过社会招聘和高校招聘并举,定期组织人才培训计划,优化公司通用培训体系和应届生培训体系建设,充实研发、业务团队的人才梯队建设。2022年6月末,公司研发人员人数同比增加114人,同比增长89.76%。此外,2022年上半年公司制定了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通过实施第二类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完成了277.0728万股限制性股票首次授予,确认股份支付费用1245.72万元,增强了团队凝聚力。 二、新产品持续推出,单车可供芯片价值量有望提升 2022年上半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公司围绕下游应用场景不断拓展自身模拟及混合芯片的产品品类,现已能提供1100余款可供销售的产品型号。 研发方面,上半年公司完成车规/工规智能隔离驱动研发和验证工作,完成3ppm积分非线性高精度ADC的设计与投片工作,完成新款通用车规LIN收发器的验证工作。 上半年公司完成车规/工规智能隔离驱动研发和验证工作,进入试量产阶段,智能隔离栅极驱动是针对汽车电控、光伏逆变器、大功率变频和伺服驱动器,在系统中用来实现对功率器件(IGBT/SiC MOSFET等)的开关和保护功能,随着该系列产品的推出,补全了公司在新能源车动力总成系统中隔离芯片的版图。 Sigma-Delta ADC系列集成有电容型PGA,低温漂基准和激励电流源,提供极高的信号链集成度。积分非线性达到3ppm,无噪声分辨率达到22bit。可用于工业控制,传感器与变送器高精度测量应用。该ADC系列的设计与投片完成,标志着公司在信号链领域技术积累达到新的高度,同时由该产品积累的IP将快速迭代至公司在信号链领域的其他产品系列,有助于公司在未来丰富产品门类,拓宽护城河。 NCA1021 为本地互联网络LIN收发器接口芯片,可广泛适用于汽车电子子系统的总线接口设计,如电动门锁、电动窗、电动座椅、电动后视镜、玻璃刮水器、座椅加热器等模块,具有线间干扰小,线束少,传输距离长,成本低等优点。作为汽车电子系统中最重要的接口芯片之一,NCA1021的推出,标志着公司在车规接口芯片领域技术上的新突破,弥补了公司车规接口产品布局上的短板。 新产品推出方面,2022年上半年公司陆续发布了十余款新品系列,其中霍尔效应电流传感器NSM2015/NSM2016系列加速出货;非隔离高压半桥驱动NSD1624、磁角度传感器NSM301X系列量产出货;智能低边开关NSE11409系列、表压压力传感器NSPGS5系列进入试量产阶段;车规LIN收发器、车规级LDO NSR31/33/35系列客户导入进程顺利。以上系列产品车规型号均满足AECQ100车规要求,上述新品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光伏储能、电机驱动、通讯、服务器电源等领域,公司产品矩阵持续拓宽。此外,公司还开辟了包括功能安全驱动、车载马达驱动、LED驱动、车载电源、通用接口IC等多个面向未来的新产品方向,结合自身的产品和技术优势,进行更广泛的布局。 在封装测试能力建设方面,公司在2021年末设立了一家全资子公司苏州纳希微半导体有限公司。苏州纳希微主要从事芯片封装测试业务,目前苏州纳希微正在前期筹备阶段,计划于2022年下半年陆续投产,投产后的苏州纳希微将承接公司部分封装测试业务,有利于保证公司产品质量、稳定的产能供应和成本控制。 风险提示 1、新产品研发不及预期; 2、市场竞争风险。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