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利润增速由正转负——7月工业企业利润数据点评(海通宏观梁中华团队)

利润增速由正转负——7月工业企业利润数据点评(海通宏观梁中华团队)

作者:微信公众号【梁中华宏观研究】/ 发布时间:2022-08-27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海通证券《利润增速由正转负——7月工业企业利润数据点评(海通宏观梁中华团队)》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重要提示:《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本微信订阅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海通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海通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若您并非海通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我司不会因为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作者:李林芷、梁中华 · 概 要 · 7月以来,前期积压需求已基本释放,扰动经济的因素又有所增加,局部疫情影响反复、需求端仍较疲弱、成本仍处于高位,这使得7月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当月同比增速由正转负,降至-13.4%,为2020年4月以来最低值。原材料价格回落、地产链需求低位,使得上游利润受到挤压;中下游行业中,需求较旺盛的电力、汽车等行业,利润改善明显,而需求疲弱的纺服等行业,利润增速明显下滑。下一阶段,稳增长的压力仍然存在,不过政策或将加强落实力度,预计政策利好、需求有支撑的行业,利润或迎来进一步修复。 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回落。2022年1-7月规上工业企业利润累计同比下降1.1%,较1-6月由正转负,7月当月同比下降13.4%,较6月大幅回落14.2个百分点,为2020年4月以来最低值。这主要是由于7月以来扰动经济的因素又有所增加,局部疫情影响反复,需求端仍较疲弱。各企业类型利润当月同比增速均为负值,其中私营企业利润同比跌幅进一步扩大,为2020年2月以来最低值,反映中小企业利润明显承压。 从量价分解看,价格回落拖累利润。虽然局部疫情仍在发生,但总体工业生产未受明显影响,7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与前一月基本持平。但是,价格因素成为利润的主要拖累,7月PPI环比下跌1.3%,为2020年5月以来环比最大跌幅,同比涨幅继续回落至4.2%,这一方面是由于海外大宗商品价格回落,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国内地产产业链需求偏弱和煤炭保供政策等原因。 单位成本仍高,挤压利润空间。CPI内部分化,食品CPI同比涨幅达6.3%,核心CPI同比回落到0.8%,这使得虽然CPI-PPI剪刀差收窄,但并未使得整体利润率回升。从单位成本和费用来看,每百元营收中的成本继续抬升至84.7元,为2020年5月以来的最高值,这使得营收利润率累计值回落至6.39%,当月值回落至5.58%,同比跌幅再度扩大。 中游装备制造业利润占比回升。7月中游利润占比回升至38.9%,为2020年10月以来最高值;上游和下游利润占比均回落,其中上游主因原材料价格回落,下游主要受需求偏弱影响。 从分行业量价分解来看,大部分上游行业量价齐跌。其中,钢铁、建材等地产链行业受地产基本面下行影响,价格回落且需求不足,叠加原材料成本压力仍然较大,行业利润跌幅继续扩大;而受原油、有色金属价格下降影响,有色、化工等行业利润增速也出现较明显的放缓。 中下游行业利润分化。中下游行业的需求存在明显分化,这使得不同行业利润也存在较大差异。其中,高温天气、复工推进以及水电相对不足,使得煤电行业需求高增,而刺激汽车消费政策频出、汽车产业链修复,使得汽车生产不断加速,量的增加对行业利润形成支撑。而需求较为疲弱的纺织服装、医药、电子设备等行业,利润增速则受到较大拖累。另外,食品价格仍在相对高位,价格支撑食品行业利润出现明显改善。 库存和需求双双走弱。1-7月工业产成品存货增速为16.8%,较1-6月下降2.1个百分点,连续第三个月去库,去库速度有所加快。不过营业收入累计增速降至8.8%,较前一月下降0.3个百分点,当月同比增速回落至7.1%,需求走弱。需求增速和库存增速双双下降,说明当前企业预期悲观、主动去库存,反映经济处于较疲弱阶段。 6月受前期积压需求集中释放影响,出现明显回暖,但7月经济又重回常态化增长,需求仍疲弱、成本仍偏高,使得企业利润空间受到挤压。下一阶段,稳增长的压力仍然存在,一方面局部疫情时有扰动,需求难以出现明显改善;另一方面,房地产基本面处于低位,出清仍处于初期阶段。不过,政策上或将加强落实力度,我们预计经济将延续弱复苏趋势,对于政策利好、需求有支撑的行业,利润或迎来进一步修复。 ------------------ 相关报告(点击链接可查看原文): 如何稳经济?(海通宏观梁中华团队) 房地产:需要多少资金?(海通宏观梁中华团队) 与“纸币”的赛跑——海通宏观研究框架(海通宏观 梁中华) 如何解决就业问题:关键是服务业“政策”(海通宏观 梁中华) 日本消化地产泡沫:为何用了10年?(海通宏观 李林芷、梁中华) 汽车消费刺激:作用有多大?(海通宏观 侯欢、梁中华) 多少经济可以恢复?(海通宏观 梁中华) 如何预测社融与信贷?(海通宏观 应镓娴、梁中华) 加息的关键变量:美国通胀怎么走?——美元流动性研究系列五(海通宏观 李俊、梁中华) 告别“高回报”:利率如何走?——利率研究专题二(海通宏观 应镓娴、梁中华) 转机——2022年海通宏观中期观点(海通宏观研究团队) 再谈就业:压力在何处?(海通宏观 侯欢、梁中华) 港币:为何贬值,趋势如何?——美元流动性研究系列四(海通宏观 李俊、梁中华) 全球“滞”与“胀”:加息能停否?(海通宏观 梁中华) 留抵退税:进展如何?(海通宏观 侯欢、梁中华) 经济修复,需要多久?(海通宏观 李林芷、梁中华) 储能:乘政策之风启航——“能源变革”研究系列二(海通宏观 应镓娴、梁中华) 美元的“收水”周期:新兴风险在哪里?——美元流动性研究系列三(海通宏观 李俊、梁中华) 经济恢复几成?(海通宏观 梁中华) 法律声明 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梁中华宏观研究)为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行业运营的唯一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供海通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使用,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的研究观点交流;普通个人投资者由于缺乏对研究观点或报告的解读能力,使用订阅号相关信息或造成投资损失,请务必取消订阅本订阅号,海通证券不会因任何接收人收到本订阅号内容而视其为客户。 本订阅号不是海通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客户仍需以海通研究所通过研究报告发布平台正式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对任何因直接或间接使用本订阅号刊载的信息和内容或者据此进行投资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或损失,海通证券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有可能因发布日后的各种因素变化而不再准确或失效,海通证券不承担更新不准确或过时的资料、意见及推测的义务,在对相关信息进行更新时亦不会另行通知。 本订阅号的版权归海通证券研究所拥有,任何订阅人如预引用或转载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务必联络海通证券研究所并获得许可,并必注明出处为海通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内容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和删改。 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行业对本订阅号(微信号:梁中华宏观研究)保留一切法律权利。其它机构或个人在微信平台以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行业名义注册的、或含有“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团队或小组”及相关信息的其它订阅号均不是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行业官方订阅号。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