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通信赵良毕】行业点评|三大运营商经营业绩超预期,数字经济底座夯实迈上新台阶
(以下内容从中国银河《【银河通信赵良毕】行业点评|三大运营商经营业绩超预期,数字经济底座夯实迈上新台阶》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报告导读 1 近日,三大运营商陆续发布2022年中期报告。 2 三大运营商传统业务稳中有升,电信运营数据保持向好发展态势。 3 资本开支企稳发力新型信息基建,网络运力和感知能力持续增强。 4 保持高额分红,具备一定成长性,估值有望修复。 核心观点 1 行业事件。 近日,三大运营商陆续发布2022年中期报告。中国移动Q2营收2696.14亿,同比增长9.95%,归母净利润446.51亿,同比增长27.35%。上半年营收达4969.34亿元,同比增长12.1%,归母净利润为702.75亿元,同比增长18.87%,继续保持双位数增速。中国电信Q2营收1216.43亿,同比增长9.36%,归母净利润110.68亿,同比下降2.07%。上半年营收为2402.19亿元,同比增长10.42%,归母净利润为182.91亿元,同比增长3.09%,经营业绩保持快速增长。中国联通Q2营收872.39亿,同比增长6.52%,归母净利润27.55亿,同比增长17.68%。上半年营收达1762.61亿元,同比增长7.36%,归母净利润为47.86亿元,同比增长18.67%,经营效益大幅提升。总体来看,伴随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机遇,运营商收入规模快速增长,网络能力显著增强,经营业绩延续良好发展态势,高质量发展迈上新阶段。 2 三大运营商传统业务稳中有升,电信运营数据保持向好发展态势。 中国移动:截止2022 H1,公司客户规模、收入规模全面增长,家庭市场、政企市场、新兴市场收入合计占主营业务收入比达40%,较2021年全年提升4.3个百分点,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个人市场业务稳中有升,收入达2,561亿元,同比增长0.2%。移动客户9.7亿户,净增1,296万户,其中5G套餐客户达到5.11亿户,净增1.24亿户,规模保持行业领先优势。业绩增长得益于5G快速迁转以及数字生活消费增长的拉动,单客户价值稳健增长,移动ARPU为52.3元,同比增长0.2%。家庭市场业务快速增长,收入达594亿元,同比增长18.7%。家庭宽带客户达2.3亿户,净增1,241万户,客户净增持续保持行业领先,其中千兆宽带客户净增占比超88%。智慧家庭应用增长贡献继续加大,“魔百和”互联网电视客户达到1.81亿户,渗透率达到78.4%;智能组网客户同比增长86.6%,家庭安防客户同比增长136.2%,大屏点播客户同比增长139.3%。带宽升级、智家应用拓展带动家庭客户综合ARPU持续提升,达43元,同比增长4.6%。政企市场业务增势强劲,收入达911亿元,同比增长24.6%。政企客户数达2,112万家,净增229万家。移动云收入达234亿元,同比增长103.6%。公司签约云大单超3,500个,拉动收入超130亿元,央国企上云项目超1,100个,成功打造政务云、教育云、医疗云等一批行业云标杆,移动云向业界第一阵营加速前进。公司打造5G龙头示范项目300个,累计签约5G行业商用案例超11,000个,上半年带动DICT项目签约金额超160亿元。公司抢抓车联网新型产业高速增长机遇,车联网连接数累计超1.95亿,其中车联网前装连接数超2,500万;落地车路协同标杆项目超150个。公司积极赋能政府管理、社会治理和民生服务,已为27个省、近200个地市提供公安、司法、应急、水利等领域政务信息化解决方案,标志性数字政府项目成效显著。新兴业务创新布局高速增长,公司统筹国际业务、股权投资、数字内容、金融科技四大板块协同发展,收入达199亿元,同比增长36.5%。其中国际业务收入达81亿元,同比增长19.3%,不断加快推动优质成熟能力出海。数字内容收入达到116亿元,同比增长50.6%,增速创新高。金融科技打造集中化产业链金融平台,产业链金融业务规模近300亿元,同比提升157%,推进数字货币场景与运营创新,上半年和包月活跃客户同比增长197.9%。总体来看,公司紧抓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带来的增长新机遇,持续加速个人市场和家庭市场从规模向价值延伸、政企市场向规模延展态势。 中国电信:公司加快推进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云网运营能力持续提升,不断加强科技创新,原创技术策源和核心技术攻关取得突破,通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释放企业活力,拓展强强联合、开放合作的产业和资本生态,有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移动通信服务稳中有升,收入达990亿元,同比增长6.0%,继续保持良好增长态势。移动用户达到3.84亿户,净增1,179万户,用户份额稳步提升。5G套餐用户达到2.32亿户,渗透率达到60.3%,持续保持行业领先水平。移动用户ARPU2达到人民币46.0元,继续保持增长。家庭业务贡献持续提升,收入达到人民币599亿元,同比增长4.4%,其中,宽带接入收入达到人民币408亿元,同比增长7.1%。有线宽带用户达到1.75亿户,其中千兆宽带用户达2,068万户,渗透率提升至11.8%,实现行业领先。智慧家庭业务价值,宽带综合APRU达到47.2元,继续保持良好增长。产业数字化业务承担共铸国云重任,收入达589亿元,同比增长19%。其中天翼云收入达281亿元,同比增长100.8%。公司围绕“东数西算”工程需求,加快新增枢纽能力建设促进IDC发展持续向好,收入达179亿元,同比增长11.1%。天翼视联网作为公司第五张基础网络,推动构建数字化视频云网生态,累计接入终端达3,000万部,“明厨亮灶”等多元化应用场景快速落地。公司新签约定制网项目超1,300个,新增签约项目收入同比增长超过80%,5G行业商业项目数累计约9,000个。总体来看,公司移动业务稳中有升,5G 2B业务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中国联通:截止2022 H1,公司基础业务仍然实现稳健增长,基础网络能力明显提升,双千兆网络全面升级为基础业务在新时期的发展打开了全新空间。移动业务稳中向好,收入849亿元,同比提升3.4%,移动出账用户达到3.2亿户,其中5G套餐用户净增2,999万户达到18,492万户,5G套餐渗透率达到58%,用户结构进一步优化。移动用户ARPU为44.4元,与去年同期保持平稳。流量释放成效显著,手机上网总流量增长13.4%,手机用户月户均数据流量达到约13.3GB。固网宽带业务价值经营成效显现,延续去年高增长良好态势,实现收入230亿元,同比提升4.3%,增长较去年同期的0.7%提升3.6个百分点。宽带接入用户净增440万户,总数达到9,944万户,净增用户数创近10年同期新高,融合渗透率达到73%,用户粘性和用户价值显著提升。产业互联网快速增长,实现收入369亿元,较去年同期上涨31.8%,贡献超过70%的新增收入,成为业绩增长“第一引擎”。其中“联通云”收入实现翻倍,达187亿元,同比增长143.2%。5G应用签约规模近40亿元,5G虚拟专网服务客户数达2,014个,5G行业应用累计项目数超8,000个。数据中心机柜利用率超过68%,实现收入124亿元,同比提升13.3%。物联网连接数突破3.35亿户,实现收入43亿元,同比提升44.1%。大数据业务保持运营商行业领先优势,区块链专利储备央企第一,上半年收入同比提升48.9%达19亿元。总体来看,公司收入规模快速增长,经营效益大幅提升。 3 资本开支企稳发力新型信息基建,网络运力和感知能力持续增强。 中国移动: 公司科学统筹700MHz、2.6GHz、4.9GHz频率资源,持续拓展5G覆盖深度与广度,深入推进与中国广电的5G网络共建共享、着力打造700MHz频段打底网,有序推进室内覆盖建设、精准建设2.6GHz与4.9GHz频段,筑牢5G领先优势。2022年上半年5G相关投资共计587亿元,累计开通5G基站达百万个,其中700MHz 5G基站30万个,服务5G网络客户达到2.63亿户、5G专网项目超4,400个,有力支撑公众市场5G流量释放和政企市场行业赋能升级。VoNR率先实现商用,5Gto B核心网能力全面提升。算力供给深入落实国家“双千兆”行动计划,精准建设全光千兆宽带网络,全国市县城区OLT平台100%具备千兆能力,乡镇农村超88% OLT平台具备千兆能力,千兆覆盖住户达到2亿户;深化“4+3+X”6数据中心布局,对外可用IDC机架达42.9万架,净增2.2万架;推进移动云“N+31+X”建设,加强云网、云边、云数、云智融合发展,累计投产云服务器59.3万台,净增11.2万台。公司不断推进基建、专网及光网等覆盖建设,全国网络能力有望进一步优化。 中国联通:公司上半年精品网络建设卓有成效,5G/4G精品网建设已经实现重点乡镇以上场景室外连续覆盖,5G中频规模和覆盖水平与行业相当。5G新通话已在国内125个城市启动试商用,5G用户满意度保持行业首位; 千兆宽带精品网建设网络部署进度与行业同步,FTTH端口达到2.3亿个,南方宽带接入住宅增加近2,500万套,有力推动宽带用户规模和收入规模快速增长; 算力精品网建设方面 ,完成“东数西算”网络总体架构方案,总规模达到32.9万架,骨干云池算力规模达到58万核vCPU; 政企精品网建设方面 ,Top 150城市汇聚区覆盖率达到98.8%,Top 150城区综合接入区覆盖率达到90.2%,打造政企客户网络差异化竞争优势。公司推动基建建设的同时,向网络数字化运营转型迈出重要步伐。 中国电信:公司与中国联通持续全面深化网络共建共享,上半年共建共享5G基站18万站,在用5G基站达到87万站,新增共享4G基站21万站,加快推进“4G一张网”,双方累计节约投资人民币2,400亿元。公司形成体系化的绿色低碳发展模式,将绿色发展贯穿生产、经营全过程和各领域,从“能耗双控”全面转型“碳双控”。公司目前拥有700多个数据中心,IDC机架达到48.7万架,机架利用率达到72%,IDC资源在国内数量最多、分布最广。上半年新建天翼云服器8.1万台,算力规模达到3.1EFLOPS,“一城一池”累计覆盖超过160个地市,基础网络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总体来说,三大运营商ICT基建加速投入,数字经济动能持续增强。 4 保持高额分红,具备一定成长性,估值有望修复。 三大运营商盈利能力、现金流状况进一步改善,公司继续通过高额分红回馈股东。中国移动每股派息2.20港元,同比增长34.9%。中国电信今年首次派发中期股息,每股派息0.12元,占股东应占利润的60%。中国联通每10股拟派发现金股利0.663元,同比提升35.9%。三大运营商将分红水平维持在高位,处于历史较高水平,且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我们认为,运营商业绩的符合预期,具备一定的成长性,叠加高分红的积极回报股东策略,有望带动运营商板块的估值修复,重点关注运营商龙头中国移动(600941)。 风险提示 运营商ToB端业务转型不及预期,创新商业模式未形成;竞争加剧等因素导致未来运营商ARPU趋势不及预期;5G商用推进不及预期。 /// 相关报告 /// 【银河通信】行业深度报告:新技术新应用催化流量高增,新基建下交换机需求有望超预期 【银河通信】行业策略报告:聚焦三条主线,迎来企稳回升 【银河通信】行业周报:运营商业绩延续高增,新基建赋能5G应用加速 更多干货请关注 中国银河证券研究 微信公众号 中国银河证券研究 长按扫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zgyhzqyj 银河通信团队成员介绍 本文摘自报告:《【银河通信】行业点评:三大运营商经营业绩超预期,数字经济底座夯实迈上新台阶》 报告发布日期:2022年08月25日 报告发布机构:中国银河证券 报告分析师: 赵良毕 执业证书编号:S0130522030003 研究助理:赵中兴 赵良毕 通信行业首席分析师,通信团队负责人,北京邮电大学通信硕士,复合学科背景,2022年加入中国银河证券。8年中国移动通信产业研究经验,5年证券从业经验,任职国泰君安期间曾获得2018/2019年(机构投资者II-财新)通信行业最佳分析师前三名,任职开源证券期间2020年获得Wind金牌通信分析师前五名。 赵中兴 通信行业分析师助理,爱丁堡大学理学硕士,北京邮电大学工学学士。2022年加入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主要从事通信行业研究工作。 /// 评级体系及法律申明 /// 评级体系: 银河证券行业评级体系 未来6-12个月,行业指数(或分析师团队所覆盖公司组成的行业指数)相对于基准指数(交易所指数或市场中主要的指数) 推荐:行业指数超越基准指数平均回报20%及以上。 谨慎推荐:行业指数超越基准指数平均回报。 中性:行业指数与基准指数平均回报相当。 回避:行业指数低于基准指数平均回报10%及以上。 银河证券公司评级体系 推荐:指未来6-12个月,公司股价超越分析师(或分析师团队)所覆盖股票平均回报20%及以上。 谨慎推荐:指未来6-12个月,公司股价超越分析师(或分析师团队)所覆盖股票平均回报10%-20%。 中性:指未来6-12个月,公司股价与分析师(或分析师团队)所覆盖股票平均回报相当。 回避:指未来6-12个月,公司股价低于分析师(或分析师团队)所覆盖股票平均回报10%及以上。 法律申明: 本公众订阅号为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河证券”)研究院依法设立、运营的唯一研究官方订阅号。其他机构或个人在微信平台以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名义注册的,或含有“银河研究”,或含有与银河研究品牌名称等相关信息的其他订阅号均不是银河研究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不是银河证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均来自于银河证券研究院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本订阅号所摘录的研究报告内容经相关流程及微信信息发布审核等环节后在本订阅号内转载,本订阅号不承诺在第一时间转载相关内容,如需了解详细、完整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参见银河证券研究院发布的完整报告,任何研究观点以银河证券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 本订阅号旨在交流证券研究经验。本订阅号所载的全部内容只提供给订阅人做参考之用,订阅人须自行确认自己具备理解证券研究报告的专业能力,保持自身的独立判断,不应认为本订阅号的内容可以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并不构成对订阅人的投资建议,并非作为买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邀请或保证,银河证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发布的任何内容所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有关的其他损失承担任何责任,订阅号所提及的任何证券均可能含有重大的风险,订阅人需自行承担依据订阅号发布的任何内容进行投资决策可能产生的一切风险。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代表银河证券研究院在相关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结果及预测结论,会根据银河证券研究院后续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预先通知的情况下做出更改,敬请订阅者密切关注后续研究报告的最新相关结论。 本订阅号所转发的研究报告,均只代表银河证券研究院的观点。本订阅号不保证银河证券其他业务部门或附属机构给出与本微信公众号所发布研报结论不同甚至相反的投资意见,敬请订阅者留意。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微信订阅号发布的本图文消息仅面向银河证券客户中的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图文消息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并非银河证券客户中的机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 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的版权归银河证券所有,银河证券对本订阅号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影像等)的复制、转载,均需注明银河研究的出处,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在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投资有风险,入市请谨慎。
报告导读 1 近日,三大运营商陆续发布2022年中期报告。 2 三大运营商传统业务稳中有升,电信运营数据保持向好发展态势。 3 资本开支企稳发力新型信息基建,网络运力和感知能力持续增强。 4 保持高额分红,具备一定成长性,估值有望修复。 核心观点 1 行业事件。 近日,三大运营商陆续发布2022年中期报告。中国移动Q2营收2696.14亿,同比增长9.95%,归母净利润446.51亿,同比增长27.35%。上半年营收达4969.34亿元,同比增长12.1%,归母净利润为702.75亿元,同比增长18.87%,继续保持双位数增速。中国电信Q2营收1216.43亿,同比增长9.36%,归母净利润110.68亿,同比下降2.07%。上半年营收为2402.19亿元,同比增长10.42%,归母净利润为182.91亿元,同比增长3.09%,经营业绩保持快速增长。中国联通Q2营收872.39亿,同比增长6.52%,归母净利润27.55亿,同比增长17.68%。上半年营收达1762.61亿元,同比增长7.36%,归母净利润为47.86亿元,同比增长18.67%,经营效益大幅提升。总体来看,伴随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机遇,运营商收入规模快速增长,网络能力显著增强,经营业绩延续良好发展态势,高质量发展迈上新阶段。 2 三大运营商传统业务稳中有升,电信运营数据保持向好发展态势。 中国移动:截止2022 H1,公司客户规模、收入规模全面增长,家庭市场、政企市场、新兴市场收入合计占主营业务收入比达40%,较2021年全年提升4.3个百分点,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个人市场业务稳中有升,收入达2,561亿元,同比增长0.2%。移动客户9.7亿户,净增1,296万户,其中5G套餐客户达到5.11亿户,净增1.24亿户,规模保持行业领先优势。业绩增长得益于5G快速迁转以及数字生活消费增长的拉动,单客户价值稳健增长,移动ARPU为52.3元,同比增长0.2%。家庭市场业务快速增长,收入达594亿元,同比增长18.7%。家庭宽带客户达2.3亿户,净增1,241万户,客户净增持续保持行业领先,其中千兆宽带客户净增占比超88%。智慧家庭应用增长贡献继续加大,“魔百和”互联网电视客户达到1.81亿户,渗透率达到78.4%;智能组网客户同比增长86.6%,家庭安防客户同比增长136.2%,大屏点播客户同比增长139.3%。带宽升级、智家应用拓展带动家庭客户综合ARPU持续提升,达43元,同比增长4.6%。政企市场业务增势强劲,收入达911亿元,同比增长24.6%。政企客户数达2,112万家,净增229万家。移动云收入达234亿元,同比增长103.6%。公司签约云大单超3,500个,拉动收入超130亿元,央国企上云项目超1,100个,成功打造政务云、教育云、医疗云等一批行业云标杆,移动云向业界第一阵营加速前进。公司打造5G龙头示范项目300个,累计签约5G行业商用案例超11,000个,上半年带动DICT项目签约金额超160亿元。公司抢抓车联网新型产业高速增长机遇,车联网连接数累计超1.95亿,其中车联网前装连接数超2,500万;落地车路协同标杆项目超150个。公司积极赋能政府管理、社会治理和民生服务,已为27个省、近200个地市提供公安、司法、应急、水利等领域政务信息化解决方案,标志性数字政府项目成效显著。新兴业务创新布局高速增长,公司统筹国际业务、股权投资、数字内容、金融科技四大板块协同发展,收入达199亿元,同比增长36.5%。其中国际业务收入达81亿元,同比增长19.3%,不断加快推动优质成熟能力出海。数字内容收入达到116亿元,同比增长50.6%,增速创新高。金融科技打造集中化产业链金融平台,产业链金融业务规模近300亿元,同比提升157%,推进数字货币场景与运营创新,上半年和包月活跃客户同比增长197.9%。总体来看,公司紧抓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带来的增长新机遇,持续加速个人市场和家庭市场从规模向价值延伸、政企市场向规模延展态势。 中国电信:公司加快推进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云网运营能力持续提升,不断加强科技创新,原创技术策源和核心技术攻关取得突破,通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释放企业活力,拓展强强联合、开放合作的产业和资本生态,有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移动通信服务稳中有升,收入达990亿元,同比增长6.0%,继续保持良好增长态势。移动用户达到3.84亿户,净增1,179万户,用户份额稳步提升。5G套餐用户达到2.32亿户,渗透率达到60.3%,持续保持行业领先水平。移动用户ARPU2达到人民币46.0元,继续保持增长。家庭业务贡献持续提升,收入达到人民币599亿元,同比增长4.4%,其中,宽带接入收入达到人民币408亿元,同比增长7.1%。有线宽带用户达到1.75亿户,其中千兆宽带用户达2,068万户,渗透率提升至11.8%,实现行业领先。智慧家庭业务价值,宽带综合APRU达到47.2元,继续保持良好增长。产业数字化业务承担共铸国云重任,收入达589亿元,同比增长19%。其中天翼云收入达281亿元,同比增长100.8%。公司围绕“东数西算”工程需求,加快新增枢纽能力建设促进IDC发展持续向好,收入达179亿元,同比增长11.1%。天翼视联网作为公司第五张基础网络,推动构建数字化视频云网生态,累计接入终端达3,000万部,“明厨亮灶”等多元化应用场景快速落地。公司新签约定制网项目超1,300个,新增签约项目收入同比增长超过80%,5G行业商业项目数累计约9,000个。总体来看,公司移动业务稳中有升,5G 2B业务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中国联通:截止2022 H1,公司基础业务仍然实现稳健增长,基础网络能力明显提升,双千兆网络全面升级为基础业务在新时期的发展打开了全新空间。移动业务稳中向好,收入849亿元,同比提升3.4%,移动出账用户达到3.2亿户,其中5G套餐用户净增2,999万户达到18,492万户,5G套餐渗透率达到58%,用户结构进一步优化。移动用户ARPU为44.4元,与去年同期保持平稳。流量释放成效显著,手机上网总流量增长13.4%,手机用户月户均数据流量达到约13.3GB。固网宽带业务价值经营成效显现,延续去年高增长良好态势,实现收入230亿元,同比提升4.3%,增长较去年同期的0.7%提升3.6个百分点。宽带接入用户净增440万户,总数达到9,944万户,净增用户数创近10年同期新高,融合渗透率达到73%,用户粘性和用户价值显著提升。产业互联网快速增长,实现收入369亿元,较去年同期上涨31.8%,贡献超过70%的新增收入,成为业绩增长“第一引擎”。其中“联通云”收入实现翻倍,达187亿元,同比增长143.2%。5G应用签约规模近40亿元,5G虚拟专网服务客户数达2,014个,5G行业应用累计项目数超8,000个。数据中心机柜利用率超过68%,实现收入124亿元,同比提升13.3%。物联网连接数突破3.35亿户,实现收入43亿元,同比提升44.1%。大数据业务保持运营商行业领先优势,区块链专利储备央企第一,上半年收入同比提升48.9%达19亿元。总体来看,公司收入规模快速增长,经营效益大幅提升。 3 资本开支企稳发力新型信息基建,网络运力和感知能力持续增强。 中国移动: 公司科学统筹700MHz、2.6GHz、4.9GHz频率资源,持续拓展5G覆盖深度与广度,深入推进与中国广电的5G网络共建共享、着力打造700MHz频段打底网,有序推进室内覆盖建设、精准建设2.6GHz与4.9GHz频段,筑牢5G领先优势。2022年上半年5G相关投资共计587亿元,累计开通5G基站达百万个,其中700MHz 5G基站30万个,服务5G网络客户达到2.63亿户、5G专网项目超4,400个,有力支撑公众市场5G流量释放和政企市场行业赋能升级。VoNR率先实现商用,5Gto B核心网能力全面提升。算力供给深入落实国家“双千兆”行动计划,精准建设全光千兆宽带网络,全国市县城区OLT平台100%具备千兆能力,乡镇农村超88% OLT平台具备千兆能力,千兆覆盖住户达到2亿户;深化“4+3+X”6数据中心布局,对外可用IDC机架达42.9万架,净增2.2万架;推进移动云“N+31+X”建设,加强云网、云边、云数、云智融合发展,累计投产云服务器59.3万台,净增11.2万台。公司不断推进基建、专网及光网等覆盖建设,全国网络能力有望进一步优化。 中国联通:公司上半年精品网络建设卓有成效,5G/4G精品网建设已经实现重点乡镇以上场景室外连续覆盖,5G中频规模和覆盖水平与行业相当。5G新通话已在国内125个城市启动试商用,5G用户满意度保持行业首位; 千兆宽带精品网建设网络部署进度与行业同步,FTTH端口达到2.3亿个,南方宽带接入住宅增加近2,500万套,有力推动宽带用户规模和收入规模快速增长; 算力精品网建设方面 ,完成“东数西算”网络总体架构方案,总规模达到32.9万架,骨干云池算力规模达到58万核vCPU; 政企精品网建设方面 ,Top 150城市汇聚区覆盖率达到98.8%,Top 150城区综合接入区覆盖率达到90.2%,打造政企客户网络差异化竞争优势。公司推动基建建设的同时,向网络数字化运营转型迈出重要步伐。 中国电信:公司与中国联通持续全面深化网络共建共享,上半年共建共享5G基站18万站,在用5G基站达到87万站,新增共享4G基站21万站,加快推进“4G一张网”,双方累计节约投资人民币2,400亿元。公司形成体系化的绿色低碳发展模式,将绿色发展贯穿生产、经营全过程和各领域,从“能耗双控”全面转型“碳双控”。公司目前拥有700多个数据中心,IDC机架达到48.7万架,机架利用率达到72%,IDC资源在国内数量最多、分布最广。上半年新建天翼云服器8.1万台,算力规模达到3.1EFLOPS,“一城一池”累计覆盖超过160个地市,基础网络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总体来说,三大运营商ICT基建加速投入,数字经济动能持续增强。 4 保持高额分红,具备一定成长性,估值有望修复。 三大运营商盈利能力、现金流状况进一步改善,公司继续通过高额分红回馈股东。中国移动每股派息2.20港元,同比增长34.9%。中国电信今年首次派发中期股息,每股派息0.12元,占股东应占利润的60%。中国联通每10股拟派发现金股利0.663元,同比提升35.9%。三大运营商将分红水平维持在高位,处于历史较高水平,且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我们认为,运营商业绩的符合预期,具备一定的成长性,叠加高分红的积极回报股东策略,有望带动运营商板块的估值修复,重点关注运营商龙头中国移动(600941)。 风险提示 运营商ToB端业务转型不及预期,创新商业模式未形成;竞争加剧等因素导致未来运营商ARPU趋势不及预期;5G商用推进不及预期。 /// 相关报告 /// 【银河通信】行业深度报告:新技术新应用催化流量高增,新基建下交换机需求有望超预期 【银河通信】行业策略报告:聚焦三条主线,迎来企稳回升 【银河通信】行业周报:运营商业绩延续高增,新基建赋能5G应用加速 更多干货请关注 中国银河证券研究 微信公众号 中国银河证券研究 长按扫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zgyhzqyj 银河通信团队成员介绍 本文摘自报告:《【银河通信】行业点评:三大运营商经营业绩超预期,数字经济底座夯实迈上新台阶》 报告发布日期:2022年08月25日 报告发布机构:中国银河证券 报告分析师: 赵良毕 执业证书编号:S0130522030003 研究助理:赵中兴 赵良毕 通信行业首席分析师,通信团队负责人,北京邮电大学通信硕士,复合学科背景,2022年加入中国银河证券。8年中国移动通信产业研究经验,5年证券从业经验,任职国泰君安期间曾获得2018/2019年(机构投资者II-财新)通信行业最佳分析师前三名,任职开源证券期间2020年获得Wind金牌通信分析师前五名。 赵中兴 通信行业分析师助理,爱丁堡大学理学硕士,北京邮电大学工学学士。2022年加入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主要从事通信行业研究工作。 /// 评级体系及法律申明 /// 评级体系: 银河证券行业评级体系 未来6-12个月,行业指数(或分析师团队所覆盖公司组成的行业指数)相对于基准指数(交易所指数或市场中主要的指数) 推荐:行业指数超越基准指数平均回报20%及以上。 谨慎推荐:行业指数超越基准指数平均回报。 中性:行业指数与基准指数平均回报相当。 回避:行业指数低于基准指数平均回报10%及以上。 银河证券公司评级体系 推荐:指未来6-12个月,公司股价超越分析师(或分析师团队)所覆盖股票平均回报20%及以上。 谨慎推荐:指未来6-12个月,公司股价超越分析师(或分析师团队)所覆盖股票平均回报10%-20%。 中性:指未来6-12个月,公司股价与分析师(或分析师团队)所覆盖股票平均回报相当。 回避:指未来6-12个月,公司股价低于分析师(或分析师团队)所覆盖股票平均回报10%及以上。 法律申明: 本公众订阅号为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河证券”)研究院依法设立、运营的唯一研究官方订阅号。其他机构或个人在微信平台以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名义注册的,或含有“银河研究”,或含有与银河研究品牌名称等相关信息的其他订阅号均不是银河研究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不是银河证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均来自于银河证券研究院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本订阅号所摘录的研究报告内容经相关流程及微信信息发布审核等环节后在本订阅号内转载,本订阅号不承诺在第一时间转载相关内容,如需了解详细、完整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参见银河证券研究院发布的完整报告,任何研究观点以银河证券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 本订阅号旨在交流证券研究经验。本订阅号所载的全部内容只提供给订阅人做参考之用,订阅人须自行确认自己具备理解证券研究报告的专业能力,保持自身的独立判断,不应认为本订阅号的内容可以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并不构成对订阅人的投资建议,并非作为买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邀请或保证,银河证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发布的任何内容所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有关的其他损失承担任何责任,订阅号所提及的任何证券均可能含有重大的风险,订阅人需自行承担依据订阅号发布的任何内容进行投资决策可能产生的一切风险。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代表银河证券研究院在相关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结果及预测结论,会根据银河证券研究院后续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预先通知的情况下做出更改,敬请订阅者密切关注后续研究报告的最新相关结论。 本订阅号所转发的研究报告,均只代表银河证券研究院的观点。本订阅号不保证银河证券其他业务部门或附属机构给出与本微信公众号所发布研报结论不同甚至相反的投资意见,敬请订阅者留意。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微信订阅号发布的本图文消息仅面向银河证券客户中的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图文消息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并非银河证券客户中的机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 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的版权归银河证券所有,银河证券对本订阅号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影像等)的复制、转载,均需注明银河研究的出处,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在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投资有风险,入市请谨慎。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