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长城策略汪毅团队 ||高温干旱+区域限电 “双debuff” 叠加将如何影响秋季行情——高温限电专题报告

长城策略汪毅团队 ||高温干旱+区域限电 “双debuff” 叠加将如何影响秋季行情——高温限电专题报告

作者:微信公众号【长城研究--宏观策略】/ 发布时间:2022-08-25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长城证券《长城策略汪毅团队 ||高温干旱+区域限电 “双debuff” 叠加将如何影响秋季行情——高温限电专题报告》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摘要 此次夏季高温+干旱在近年来属于较为罕见的极端气候现象,根据历史数据来看,尽管近些天有短暂降温,但后续高温天气仍有较大可能延续至少1~2周时间。 今年夏季限电原因主要在于长江流域水力发电不足。从近十年三峡主汛期入库流量来看,今年比以往同期的水力资源下降了不少,根据以往的规律,进入主汛期之后,水电发电量占火电、核电、水电发电总量的比例从6月份到7月份应该上涨1-2%左右,但今年由于水力不足,到了7月份,水力发电占比不升反降,从6月份的23.29%下降到了7月份的19.79%,一方面火电无法快速补充水力发电的缺口,一方面夏季高温造成居民用电居高不下,今年7月份居民用电占比比去年同期上涨了2.76%,两方面因素叠加造成了此次限电。 宏观经济与用电量紧密相关,如需追赶GDP目标必须用其他电能补充水电缺口。 根据我们的测算,全社会用电量和实际GDP增速有着非常显著的线性关系,假设要实现5.5%的实际GDP增速,按照经济下行期以来Q3占全年GDP的比例均值为25.67%计算,今年Q3需要用电23458.41亿千瓦时,目前Q3还需用电的比例为64.52%,由于到了8月份以后,水力发电会下降,考虑到今年水力发电可能由于“汛期反枯”的因素导致水力发电下降幅度更大,经济基本面对于火力发电造成的压力会更大,后续面临煤炭紧张导致火力发电价格上涨的可能性较大,上游能源价格或继续上涨 本轮限电企业多以基础化工、有色金属、电子、轻工制造为主,本轮限电规模和去年夏季有趋同之处,但目前来看,限电影响程度弱于去年。 此次限电政策实施力度较大的地区为四川省,四川省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饮料、先进材料、能源化工为支柱产业,在本轮限电中,根据上市公司的公告,受到影响最大的行业为基础化工、电子、有色金属,其次是机械设备、电力设备、国防军工等制造业板块,按照产业链和行业风格划分,限电影响最大的为上游企业和周期板块企业。 从估值角度来看,基本上限电期间大多数行业都会面临估值下挫,在T+1或者T+2期间估值有所拉升。 从限电前后胜率来看,在限电期间(T),公用事业、国防军工、通信以及下盘股和下游企业胜率较高,在T+1期间,有色金属、交通运输、建筑装饰、计算机、传媒、美容护理以及大中盘胜率较高,在T+2期间,家用电器、纺织服装、食品饮料等大多数消费板块以及公用事业、电力设备胜率较高。 布局在光伏,上游将受益。在本轮限电中,各地限电政策除了提倡节能,大多都有涉及“鼓励安装分布式光伏”,今年上半年国内工商业分布式光伏装机规模达10.74GW,同比增长517%,在煤炭紧张的当下,国内能源布局可能进一步推动光伏。硅片、磷化工相关标的后续大概率走强。川渝地区硅片产能占比全国20%,同时也是磷化工产品的主力生产地区,限电造成的减产将促使相应产品供应更加紧张,涨价是大概率发生的事情,伴随供电的恢复有望迎来利润进一步增厚。同时我们发现,今年发布限电限产相关公告的上市公司市值规模集中在上游小盘企业,在限电期过后可能将产生一波反弹。 风险提示:地缘冲突加剧导致能源供应紧缺、高温天气对产业链造成破坏性影响、天气异常形成灾害、经济复苏不及预期。 1.迅猛高温+汛期反枯:今年夏季限电主因 此次夏季高温+干旱在近年来属于较为罕见的极端气候现象,根据历史数据来看,尽管近些天有短暂降温,但后续高温天气仍有较大可能延续至少1~2周时间。国家气候中心8月17日发布最新监测评估:综合考虑高温热浪事件的平均强度、影响范围和持续时间,从今年6月13日开始至今的区域性高温事件综合强度已达到1961年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最强。此次高温热浪过程具有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强度大、极端性强等特点。受降水偏少及持续高温影响,长江流域出现罕见旱情。 目前,长江干流及洞庭湖、鄱阳湖水位均为有实测记录以来同期最低,部分地区小型水库蓄水严重不足。根据我们的观测,以南昌、武汉、合肥、成都、重庆为代表计算长江流域的月度均温(取每日最高温均值)自今年6月以来以非常陡峭的态势直线上升,温度远高于2018年-2021年同期。 同时,我们测算发现,以近十年以来的夏季高温时间段为样本,每年高温开启时间越早,高温持续时间越长。2021年长江流域高温持续了81天,2022年长江流域高温开启时间早于去年同期,因此,即便是近一周有短暂的降温,但很可能之后高温至少将持续1-2周时间。今年6月以来,伴随着高温天气而来的是严重的干旱, 7月1日以来,长江流域降水量为143.2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4成,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少,江河来水也偏少2~8成。截至8月15日,长江流域部分地区连续无雨日超过20天;流域大部高温日超过18天,流域中下游部分地区高温日超过30天。针对长江流域旱情发展,8月11日,水利部启动了干旱防御四级应急响应。因此,此次的高温干旱对于发电端以及农业带来的压力是不容小觑的。 今年夏季限电原因主要在于长江流域水力发电不足。根据国家气象局发布的信息,7月10日以来,长江流域各地日最大用电负荷屡创新高。当前江河水位低,后期降水可能持续偏少,上游来水不足,还将影响后期冬季水电的顶峰能力,导致水电冬季供电能力明显不足。 从近十年三峡主汛期入库流量来看,今年比以往同期的水力资源下降了不少,根据以往的规律,进入主汛期之后,水电发电量占火电、核电、水电发电总量的比例从6月份到7月份应该上涨1-2%左右,但今年由于水力不足,到了7月份,水力发电占比不升反降,从6月份的23.29%下降到了7月份的19.79%,一方面火电无法快速补充水力发电的缺口,一方面夏季高温造成居民用电居高不下,今年7月份居民用电占比比去年同期上涨了2.76%,两方面因素叠加造成了此次限电。截至目前,长江流域的四川、安徽、湖北、江苏等地都发布了限电政策,对于工业企业的限电措施主要是采取错峰生产、鼓励安装分布式光伏,政策相对最具有强制性的省份为四川省,具体措施为在8月15日-20日期间在全省(除攀枝花、凉山)的19个市(州)扩大工业企业让电于民实施范围,对四川电网有序用电方案中所有工业电力用户(含白名单重点保障企业)实施生产全停。 2. 夏季限电对于基本面的影响 宏观经济与用电量紧密相关,如需追赶GDP目标必须用其他电能补充水电缺口。根据我们的测算,全社会用电量和实际GDP增速有着非常显著的线性关系,假设要实现5.5%的实际GDP增速,按照经济下行期以来Q3占全年GDP的比例均值为25.67%计算,今年Q3需要用电23458.41亿千瓦时,目前Q3还需用电的比例为64.52%,由于到了8月份以后,水力发电会下降,考虑到今年水力发电可能由于“汛期反枯”的因素导致水力发电下降幅度更大,经济基本面对于火力发电造成的压力会更大,后续面临煤炭紧张导致火力发电价格上涨的可能性较大,上游能源价格或继续上涨。 本轮限电企业多以基础化工、有色金属、电子、轻工制造为主,本轮限电规模和去年夏季有趋同之处,但目前来看,限电影响程度弱于去年。此次限电政策实施力度较大的地区为四川省,四川省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饮料、先进材料、能源化工为支柱产业,在本轮限电中,根据上市公司的公告,受到影响最大的行业为基础化工、电子、有色金属,其次是机械设备、电力设备、国防军工等制造业板块,按照产业链和行业风格划分,限电影响最大的为上游企业和周期板块企业。 3. 复盘历史三轮夏季限电对行情的影响 夏季限电对于行情造成的影响相对来说更具有可比性。近15年较大规模的夏季限电分别出现在2010年8月份、2011年7-9月份以及2021年7-9月份。我们以限电前一个月、限电期间、限电后一个月、限电后第一个月到第二个月为四个观测时间段对行情进行观察复盘这三轮夏季限电前后各行业/大中小盘/产业链的涨跌幅和估值变动情况,同时,我们测算了在限电行情中各行业/大中小盘/产业链的胜率情况。 第一轮夏季限电(2010年8月):限电原因主要是出于对节能减排政策的响应,河北、江苏、浙江等地区开始出现钢铁公司限产的情况。在此轮限电中,有色金属、国防军工、基础化工、钢铁持续走强,煤炭在T+1趋弱后强势反弹,整体来看上游表现较强。 第二轮夏季限电(2011年7月-9月):限电原因为夏季高温+干旱导致水力发电不足,此轮限电中消费、金融板块表现比较突出,上游表现不佳,但考虑到在此期间全球通胀保持在较低水平,和今年整体形势可比性不高。 第三轮夏季限电(2021年7月-9月):限电原因主要是高温天气叠加火力发电不足,在此期间电力设备、国防军工、有色金属、电子等板块表现较好,小盘股在T+1期间上游整体表现较好。 从估值角度来看,基本上限电期间大多数行业都会面临估值下挫,在T+1或者T+2期间估值有所拉升。从限电前后胜率来看,在限电期间(T),公用事业、国防军工、通信以及下盘股和下游企业胜率较高,在T+1期间,有色金属、交通运输、建筑装饰、计算机、传媒、美容护理以及大中盘胜率较高,在T+2期间,家用电器、纺织服装、食品饮料等大多数消费板块以及公用事业、电力设备胜率较高。 4. 本轮限电机会:能源、光伏材料与小盘 政策风向:布局在光伏,上游将受益。在本轮限电中,各地限电政策除了提倡节能,大多都有涉及“鼓励安装分布式光伏”,今年上半年国内工商业分布式光伏装机规模达10.74GW,同比增长517%,在煤炭紧张的当下,国内能源布局可能进一步推动光伏。 上游材料:硅片、磷化工相关标的后续大概率走强。川渝地区硅片产能占比全国20%,同时也是磷化工产品的主力生产地区,限电造成的减产将促使相应产品供应更加紧张,涨价是大概率发生的事情,伴随供电的恢复有望迎来利润进一步增厚。同时我们发现,今年发布限电限产相关公告的上市公司市值规模集中在上游小盘企业,在限电期过后可能将产生一波反弹。 5. 风险提示 地缘冲突加剧导致能源供应紧缺、高温天气对产业链造成破坏性影响、天气异常形成灾害、经济复苏不及预期。 证券研究报告: 《高温干旱+区域限电“双debuff”叠加将如何影响秋季行情——高温限电专题报告》 对外发布时间: 2022年8月25日 报告发布机构: 长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已获中国证监会许可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本报告分析师: 汪毅 S1070512120003 yiw@cgws.com 长城证券研究院市场策略研究团队: 汪毅,李烨,王小琳 研究员微信号: 汪毅(15000095031) 李烨(13632849894) 王小琳(18833550053) 欢迎大家与我们微信交流! 最新的市场策略观点,最新的月度股票组合,最新的机构观点汇总,欢迎关注长城宏观策略! 长城研究--宏观策略 特别声明: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证券经营机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实施指引(试行)》已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新媒体形式制作的以上推送信息仅面向长城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及风险承受能力为稳健型、积极型、激进型的普通投资者。若您并非上述类型的投资者,请取消阅读,请勿收藏、接收或使用以上推送中的任何信息。 因此受限于访问权限的设置,若给您造成不便,烦请见谅!感谢您给予的理解与配合。 免责声明: 长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城证券)具备中国证监会批准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以上推送信息摘自长城证券已发布的研究报告,完整内容请以长城证券已发布的研究报告为准。 研究报告由长城证券向专业投资者客户及风险承受能力为稳健型、积极型、激进型的普通投资者客户(以下统称客户)提供,除非另有说明,所有研究报告的版权属于长城证券。未经长城证券事先书面授权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和发布,亦不得作为诉讼、仲裁、传媒及任何单位或个人引用的证明或依据,不得用于未经允许的其它任何用途。如引用、刊发,需注明出处为长城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研究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研究报告是基于本公司认为可靠的已公开信息,但本公司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或完整性。研究报告所载的资料、工具、意见及推测只提供给客户作参考之用,并非作为或被视为出售或购买证券或其他投资标的的邀请或向他人作出邀请。在任何情况下,研究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研究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长城证券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可参与、投资或持有研究报告涉及的证券或进行证券交易,或向研究报告涉及的公司提供或争取提供包括投资银行业务在内的服务或业务支持。长城证券可能与研究报告涉及的公司之间存在业务关系,并无需事先或在获得业务关系后通知客户。 长城证券版权所有并保留一切权利。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