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证券研究 8月25日最新观点:煤炭:牛市亦有折返跑
(以下内容从太平洋《太平洋证券研究 8月25日最新观点:煤炭:牛市亦有折返跑》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目录 ◆每日重大财经 ◆行业最新观点 ◆上市公司速递 每日重大财经 【财联社8月25日早间新闻精选】 1、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稳经济一揽子政策的接续政策措施。会议提出,增加3000亿元以上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额度;允许地方“一城一策”运用信贷等政策,合理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支持中央发电企业等发行2000亿元债券,再发放100亿元农资补贴等。 2、国家能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应对好川渝地区极端高温和干旱灾害,确保电力有序供应。将继续全力以赴做好迎峰度夏、迎峰度冬能源电力保供,坚决防止“拉闸限电”。 3、工信部等三部门24日发布关于促进光伏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的通知。鼓励有关企业及公共交易机构等合理开展多晶硅及电池等物料储备,严禁囤积居奇。促进光伏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避免产业趋同、恶性竞争和市场垄断。 4、中证协日前重申券商研报发布规范。公司持有该股票达到相关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1%以上的,应当在证券研究报告中向客户披露本公司持有该股票的具体情况,且在证券研究报告发布日及第二个交易日,不得进行与证券研究报告观点相反的交易。 5、农业农村部24日召开“十四五”渔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会议要求,要稳步提升现有生产能力,着力抓好水产品稳产保供;要提高远洋渔业发展和对外合作水平,推动渔业“走出去”。 6、浙江省房地产业协会24日通过官微发布通知称,拟开展房企与金融机构对接需求调研,对接事项包括保交楼项目资金需求情况、推动危困房企项目并购重组、支持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等。 行业最新观点 煤炭:牛市亦有折返跑【太平洋策略】 核心观点:煤炭价格中枢上移和高股息率带来长期投资价值,但短期应注意全球衰退的高风险 从本轮煤炭板块走势复盘来看,需求决定方向,供给决定弹性的分析框架并没有改变,疫情后供需错配推动煤炭板块大涨。2020年疫情以来,申万煤炭行业指数最大涨幅约159%,从最初疫情后全球大放水带来的需求推动,再到运动式减排,地缘政治带来的供给加速,最后在美联储加速紧缩,全球经济即将衰退的逻辑定价下见到本轮高点。当前在极端天气以及欧洲电力紧缺的背景下,煤炭价格表现较强,未来在供给产能受限的背景下价格中枢也有望上移,但短周期的衰退定价并未结束,煤炭仍面临较大向下修正的风险。 短期来看,衰退定价仍将持续,未来随着极端天气缓解、衰退经济周期带来的需求回落将使煤炭价格有着较大的向下风险。由于需求决定了价格整体运行的方向,煤炭价格在历次衰退时期表现较差,即使是在1970年代的大滞胀时期,美联储政策重心转向抗击通胀并引发经济衰退时,能源价格亦经历了较大幅度回撤。与1970年代相比,美元信用体系以及中长端通胀预期依旧稳定,美联储并未失去其对抗通胀的信誉。但市场过早定价美联储政策转向将导致美联储抗击通胀的努力化为乌有,并迫使美联储以更为鹰派的紧缩行动应对,这将导致全球经济衰退的预期继续强化。此外,从海外煤油比的走势以及国内的电厂库存来看,当下在极端天气的支撑下煤炭价格表现相对强势,但与煤炭价格长期关联性较强的原油已出现大幅下跌,且国内下游电厂库存已较去年同期大幅缓解。随着天气后续转凉和全球经济的衰退,失去需求支撑的煤炭价格将以比原油更快的速度下跌,带动煤油比回归。 长期来看,在供给产能支出多年不足,能源安全背景下需求预计将保持稳定增长,煤炭价格中枢未来有望上移,叠加全行业极为靠前的高股息,煤炭长期投资价值凸现。漫长的煤炭价格熊市以及全球对碳排放的担忧,导致全球煤炭企业资本开支从2012年开始见顶并加速下滑,时至今日煤炭供给端的问题已经凸现,但即使现在开始扩大产能,仍需要最少5年的时间才能见到产能的释放。煤炭产能的不足需要更高的价格补偿来使得企业投资意愿增加,当前煤炭长协价格基准价和覆盖率已大幅提高,企业盈利稳定性和增长得到确认。从股息率的角度来看,煤炭行业的3年和10年平均股息率分别排名全行业第1和第2位,相比其他高股息行业正陷于房地产的困境不同,煤炭企业的长期投资性价比和确定性更高。此外,美债利率突破长达20年的下降通道,关联性较强的原油远期价格的抬升都与煤炭价格中枢上移相呼应。利率上行时期,高股息的周期类股票有着更好的表现。 风险提示: 1、全球经济增长超预期;2、稳增长政策力度超预期;3、美联储紧缩力度不及预期 上市公司速递 恒顺醋业:新品增速亮眼,改革成效凸显【太平洋食饮】 事件 公司发布2022年中报,上半年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归母扣非分别为11.83亿元、1.28亿元、1.17亿元,分别同比+14.26%、+0.91%、+1.13%,其中Q2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归母扣非净利润分别为6.11亿元、0.51亿元、0.46亿元,分别同比+18.09%、+3.55%、+1.07%。上半年净利率10.42%,同比-1.94pct,其中Q2净利率8.01%,同比-1.30pct。 点评 收入分析:疫情影响下成熟地区华东物流受影响,导致食醋增速有所下滑,但非醋酒类调味品增速亮眼。。 公司实现营收11.8亿元,同比+14.3%(Q1:+10.4%,Q2:+18.1%)。 1)分品类:上半年调味品销售10.9亿元,同比+9.3%(Q1:+14.3 %;Q2:+4.6%),其中食醋7.2亿元,料酒1.8亿元,其他调味品2.0亿元,分别同比+0.1%、16.3%、52.2%,对应Q2增速分别为-5.5%、+14.4%、+57.2%,食醋的增速下滑主要是由于疫情下华东物流受到影响,成熟区域醋的增速受到压制,食醋占比暂时下滑至60.7%。 2)分渠道:公司分销10.3亿元,同比+11.3%,直销0. 6亿元,同比-18.4%。线上销售1.2亿元,同比+20. 9%,线下9.7亿元,同比+8.0%; 3)经销商及市场:截至上半年公司经销商1940家,上半年净增111家,折算单个经销商收入56.1万元,同比-3.0%,从单个经销商收入增速来看,华南上升最多为26.4%,华东下滑最大为-37.0%。 盈利分析:产品结构变化、原材料成本上行导致毛利率有所下降。 上半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3亿元,同比+0.91%,归母扣非净利润1.2亿元,同比+1.1%,利润增速远低于收入增速主要是毛利率下降所致。上半年毛利率35.5%,同比-2.7pct,其中Q2毛利率-3.8pct,主要由于高毛利食醋产品占比下降、原材料成本上行导致;上半年期间费用率22.2%,同比-1.3pct,主要是管理费用、研发费用及财务费用有所降低,此外公司全面深入营销改革,销售费用率+0.02pct。 22年展望:预计全年收入实现双位数增长,营销改革下销售费用同比净增1亿元,扣非利润1.5亿元+。 1)收入端:公司制定2022年业务目标,收入实现10%+的双位数增长,上半年收入增速已达+14.3%,下半年公司非醋酒类产品高增速有望延续(8月自有复调生产线将投产),醋类大单品库存健康并有望在下半年恢复增长,外围市场拓展成效显现,全年收入实现双位数增长压力不大; 2)利润端:公司于去年底成立产品战略委员会,将低效产品大力削减,降本增效,营业成本可控。同时,8月自有复调(非醋酒类)生产线将试投产(之前是OEM生产),有望提升公司盈利能力。最后,公司今年着力进行营销改革,预计今年销售费用同比净增1亿元,用于品牌宣传建设+渠道拓展。总体上,公司全年费用较为确定,预计扣非净利润1.5亿元+。 长期逻辑:公司产品力、品牌力、渠道力继续加强,核心竞争力有望持续提升。 我们认为公司未来将:1)产品上:凝心聚力,聚焦 “醋、酒、酱”战略,并不断通过产品创新、新品类拓展、既有品类产品优化升级等,实现产品创新体系化推进,满足消费者不同生活场景的产品使用需求;2)渠道上:加强立体多元的渠道拓展,在传统渠道基础上不断拓展,打造多渠道、多维度、多层次的网络布局,逐渐走出成熟华东市场,迈向全国;3)品牌上:一方面加强与媒体的合作,加大品牌百年文化内涵的挖掘,另一方面推进博物馆、品牌终端门店等建设,进一步提升公司品牌力。4)机制上:未来公司将继续深化改革,推进营销体系变革(加速全国化布局)、智慧零售变革、运营管理机制改革等,公司活力有望不断释放。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认为公司作为食醋行业龙头,有望享受行业集中度提升红利,未来随着营销改革、餐饮渠道开拓、经销商招商速度加快,公司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但短期来看,改革需要投入,公司今年将净增1亿元的营销费用,导致利润有所承压。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收入增速分别为16%、10%、15%,净利润增速分别为31%、36%、39%,对应EPS分别为0.16元、0.21元、0.29元,按照2023年业绩给予60X估值,一年目标价12.7元,维持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原材料等成本快速上升;食品安全问题; 免责声明 1、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太平洋证券研究)为太平洋证券研究院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唯一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不是太平洋证券研究院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载内容均来自太平洋证券研究院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对报告进行的跟踪与解读。如需了解详细的报告内容或研究信息,请参见太平洋证券研究院的完整报告。 2、本订阅号仅面向太平洋证券签约的机构客户,仅供在新媒体渠道下的研究信息、观点的及时沟通。因本订阅号受限于访问权限的设置,太平洋证券不因其他订阅人收到本订阅号推送信息而视其为客户。 3、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太平洋证券研究院及研究团队不对任何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或可能引致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4、本订阅号对所载研究报告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者对本订阅号所载所有内容(包括文字、音频、视频等)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注明出处,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载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目录 ◆每日重大财经 ◆行业最新观点 ◆上市公司速递 每日重大财经 【财联社8月25日早间新闻精选】 1、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稳经济一揽子政策的接续政策措施。会议提出,增加3000亿元以上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额度;允许地方“一城一策”运用信贷等政策,合理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支持中央发电企业等发行2000亿元债券,再发放100亿元农资补贴等。 2、国家能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应对好川渝地区极端高温和干旱灾害,确保电力有序供应。将继续全力以赴做好迎峰度夏、迎峰度冬能源电力保供,坚决防止“拉闸限电”。 3、工信部等三部门24日发布关于促进光伏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的通知。鼓励有关企业及公共交易机构等合理开展多晶硅及电池等物料储备,严禁囤积居奇。促进光伏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避免产业趋同、恶性竞争和市场垄断。 4、中证协日前重申券商研报发布规范。公司持有该股票达到相关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1%以上的,应当在证券研究报告中向客户披露本公司持有该股票的具体情况,且在证券研究报告发布日及第二个交易日,不得进行与证券研究报告观点相反的交易。 5、农业农村部24日召开“十四五”渔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会议要求,要稳步提升现有生产能力,着力抓好水产品稳产保供;要提高远洋渔业发展和对外合作水平,推动渔业“走出去”。 6、浙江省房地产业协会24日通过官微发布通知称,拟开展房企与金融机构对接需求调研,对接事项包括保交楼项目资金需求情况、推动危困房企项目并购重组、支持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等。 行业最新观点 煤炭:牛市亦有折返跑【太平洋策略】 核心观点:煤炭价格中枢上移和高股息率带来长期投资价值,但短期应注意全球衰退的高风险 从本轮煤炭板块走势复盘来看,需求决定方向,供给决定弹性的分析框架并没有改变,疫情后供需错配推动煤炭板块大涨。2020年疫情以来,申万煤炭行业指数最大涨幅约159%,从最初疫情后全球大放水带来的需求推动,再到运动式减排,地缘政治带来的供给加速,最后在美联储加速紧缩,全球经济即将衰退的逻辑定价下见到本轮高点。当前在极端天气以及欧洲电力紧缺的背景下,煤炭价格表现较强,未来在供给产能受限的背景下价格中枢也有望上移,但短周期的衰退定价并未结束,煤炭仍面临较大向下修正的风险。 短期来看,衰退定价仍将持续,未来随着极端天气缓解、衰退经济周期带来的需求回落将使煤炭价格有着较大的向下风险。由于需求决定了价格整体运行的方向,煤炭价格在历次衰退时期表现较差,即使是在1970年代的大滞胀时期,美联储政策重心转向抗击通胀并引发经济衰退时,能源价格亦经历了较大幅度回撤。与1970年代相比,美元信用体系以及中长端通胀预期依旧稳定,美联储并未失去其对抗通胀的信誉。但市场过早定价美联储政策转向将导致美联储抗击通胀的努力化为乌有,并迫使美联储以更为鹰派的紧缩行动应对,这将导致全球经济衰退的预期继续强化。此外,从海外煤油比的走势以及国内的电厂库存来看,当下在极端天气的支撑下煤炭价格表现相对强势,但与煤炭价格长期关联性较强的原油已出现大幅下跌,且国内下游电厂库存已较去年同期大幅缓解。随着天气后续转凉和全球经济的衰退,失去需求支撑的煤炭价格将以比原油更快的速度下跌,带动煤油比回归。 长期来看,在供给产能支出多年不足,能源安全背景下需求预计将保持稳定增长,煤炭价格中枢未来有望上移,叠加全行业极为靠前的高股息,煤炭长期投资价值凸现。漫长的煤炭价格熊市以及全球对碳排放的担忧,导致全球煤炭企业资本开支从2012年开始见顶并加速下滑,时至今日煤炭供给端的问题已经凸现,但即使现在开始扩大产能,仍需要最少5年的时间才能见到产能的释放。煤炭产能的不足需要更高的价格补偿来使得企业投资意愿增加,当前煤炭长协价格基准价和覆盖率已大幅提高,企业盈利稳定性和增长得到确认。从股息率的角度来看,煤炭行业的3年和10年平均股息率分别排名全行业第1和第2位,相比其他高股息行业正陷于房地产的困境不同,煤炭企业的长期投资性价比和确定性更高。此外,美债利率突破长达20年的下降通道,关联性较强的原油远期价格的抬升都与煤炭价格中枢上移相呼应。利率上行时期,高股息的周期类股票有着更好的表现。 风险提示: 1、全球经济增长超预期;2、稳增长政策力度超预期;3、美联储紧缩力度不及预期 上市公司速递 恒顺醋业:新品增速亮眼,改革成效凸显【太平洋食饮】 事件 公司发布2022年中报,上半年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归母扣非分别为11.83亿元、1.28亿元、1.17亿元,分别同比+14.26%、+0.91%、+1.13%,其中Q2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归母扣非净利润分别为6.11亿元、0.51亿元、0.46亿元,分别同比+18.09%、+3.55%、+1.07%。上半年净利率10.42%,同比-1.94pct,其中Q2净利率8.01%,同比-1.30pct。 点评 收入分析:疫情影响下成熟地区华东物流受影响,导致食醋增速有所下滑,但非醋酒类调味品增速亮眼。。 公司实现营收11.8亿元,同比+14.3%(Q1:+10.4%,Q2:+18.1%)。 1)分品类:上半年调味品销售10.9亿元,同比+9.3%(Q1:+14.3 %;Q2:+4.6%),其中食醋7.2亿元,料酒1.8亿元,其他调味品2.0亿元,分别同比+0.1%、16.3%、52.2%,对应Q2增速分别为-5.5%、+14.4%、+57.2%,食醋的增速下滑主要是由于疫情下华东物流受到影响,成熟区域醋的增速受到压制,食醋占比暂时下滑至60.7%。 2)分渠道:公司分销10.3亿元,同比+11.3%,直销0. 6亿元,同比-18.4%。线上销售1.2亿元,同比+20. 9%,线下9.7亿元,同比+8.0%; 3)经销商及市场:截至上半年公司经销商1940家,上半年净增111家,折算单个经销商收入56.1万元,同比-3.0%,从单个经销商收入增速来看,华南上升最多为26.4%,华东下滑最大为-37.0%。 盈利分析:产品结构变化、原材料成本上行导致毛利率有所下降。 上半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3亿元,同比+0.91%,归母扣非净利润1.2亿元,同比+1.1%,利润增速远低于收入增速主要是毛利率下降所致。上半年毛利率35.5%,同比-2.7pct,其中Q2毛利率-3.8pct,主要由于高毛利食醋产品占比下降、原材料成本上行导致;上半年期间费用率22.2%,同比-1.3pct,主要是管理费用、研发费用及财务费用有所降低,此外公司全面深入营销改革,销售费用率+0.02pct。 22年展望:预计全年收入实现双位数增长,营销改革下销售费用同比净增1亿元,扣非利润1.5亿元+。 1)收入端:公司制定2022年业务目标,收入实现10%+的双位数增长,上半年收入增速已达+14.3%,下半年公司非醋酒类产品高增速有望延续(8月自有复调生产线将投产),醋类大单品库存健康并有望在下半年恢复增长,外围市场拓展成效显现,全年收入实现双位数增长压力不大; 2)利润端:公司于去年底成立产品战略委员会,将低效产品大力削减,降本增效,营业成本可控。同时,8月自有复调(非醋酒类)生产线将试投产(之前是OEM生产),有望提升公司盈利能力。最后,公司今年着力进行营销改革,预计今年销售费用同比净增1亿元,用于品牌宣传建设+渠道拓展。总体上,公司全年费用较为确定,预计扣非净利润1.5亿元+。 长期逻辑:公司产品力、品牌力、渠道力继续加强,核心竞争力有望持续提升。 我们认为公司未来将:1)产品上:凝心聚力,聚焦 “醋、酒、酱”战略,并不断通过产品创新、新品类拓展、既有品类产品优化升级等,实现产品创新体系化推进,满足消费者不同生活场景的产品使用需求;2)渠道上:加强立体多元的渠道拓展,在传统渠道基础上不断拓展,打造多渠道、多维度、多层次的网络布局,逐渐走出成熟华东市场,迈向全国;3)品牌上:一方面加强与媒体的合作,加大品牌百年文化内涵的挖掘,另一方面推进博物馆、品牌终端门店等建设,进一步提升公司品牌力。4)机制上:未来公司将继续深化改革,推进营销体系变革(加速全国化布局)、智慧零售变革、运营管理机制改革等,公司活力有望不断释放。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认为公司作为食醋行业龙头,有望享受行业集中度提升红利,未来随着营销改革、餐饮渠道开拓、经销商招商速度加快,公司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但短期来看,改革需要投入,公司今年将净增1亿元的营销费用,导致利润有所承压。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收入增速分别为16%、10%、15%,净利润增速分别为31%、36%、39%,对应EPS分别为0.16元、0.21元、0.29元,按照2023年业绩给予60X估值,一年目标价12.7元,维持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原材料等成本快速上升;食品安全问题; 免责声明 1、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太平洋证券研究)为太平洋证券研究院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唯一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不是太平洋证券研究院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载内容均来自太平洋证券研究院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对报告进行的跟踪与解读。如需了解详细的报告内容或研究信息,请参见太平洋证券研究院的完整报告。 2、本订阅号仅面向太平洋证券签约的机构客户,仅供在新媒体渠道下的研究信息、观点的及时沟通。因本订阅号受限于访问权限的设置,太平洋证券不因其他订阅人收到本订阅号推送信息而视其为客户。 3、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太平洋证券研究院及研究团队不对任何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或可能引致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4、本订阅号对所载研究报告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者对本订阅号所载所有内容(包括文字、音频、视频等)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注明出处,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载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