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浙商宏观||李超】能源压力助长欧债风险强化黄金配置价值

【浙商宏观||李超】能源压力助长欧债风险强化黄金配置价值

作者:微信公众号【李超宏观研究与资产配置】/ 发布时间:2022-08-25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浙商证券《【浙商宏观||李超】能源压力助长欧债风险强化黄金配置价值》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文 | 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李超 / 林成炜 执业证书编号:S1230520030002 浙商宏观天天播报 音频: 进度条 00:00 14:00 后退15秒 倍速 快进15秒 全文约3900字,阅读需要10分钟左右 内容摘要 >> 核心观点 近期欧洲能源压力使得全球通胀交易升温。短期来看,制约能源供给的相关负面因素仍将持续存在,短期通胀和紧缩预期的不确定性可能使得美元和美债利率保持宽幅震荡。能源供给受限增加欧洲通胀压力倒逼欧央行加速紧缩,可能进一步提升欧债风险。未来需持续关注德意利差表征的欧债压力情况,欧债风险将进一步强化黄金配置价值,持续提示黄金Q3配置机会。 >> 近期美元和美债利率抬升与能源压力相关,助长欧债风险并提升联储紧缩预期 8月以来美元指数快速上行,由月初的105.4快速上行并阶段性突破109。美债利率方面,通胀预期小幅抬升的情况下,实际利率的抬升驱动10年期美债利率再次升破3%。其中,10年期美债利率由月初的2.6%升破3.0%关口、10年期实际利率由0.1%升至0.47%。我们认为近期美元和美债利率的快速攀升主要源于能源价格,气候异常以及俄乌导致的供给端波动使得能源价格重抬升势,NYMEX天然气价格月初至今上行幅度近20%,油价近期也受沙特减产预期影响重回100美元以上。一方面,能源价格反弹提升了联储紧缩预期,期货市场定价9月美联储加息预期重回75BP;另一方面,欧洲能源压力加剧欧洲债务风险利多美元,10年期德意利差由月初的200BP,抬升至接近240BP。 近期能源压力的源头主要集中在欧洲国家,干旱和天然气断供等因素严重影响欧洲能源供给。短期来看,相关负面因素仍将持续存在,欧洲通胀压力倒逼欧央行加速紧缩可能进一步提升欧债风险,在此背景下黄金的配置价值将进一步强化。 >> 欧洲干旱严重影响以法国为代表的核能发电国的能源供给,加剧欧洲能源压力 干旱严重影响欧洲核能发电国的能源供给,法国是欧盟第一大核电国,核电在法国电力供应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根据世界核能协会,目前法国共拥有56座处于活跃状态的反应堆,装机容量合计61370兆瓦,占法国电力总装机容量的44%。根据IEA统计,2020年法国核电发电量353.8亿千瓦时,在总发电量中占比达66%。除法国外,斯洛文尼亚、匈牙利和保加利亚对核能的依赖度均超过40%,能源供给均会受到干旱的冲击。 2022年以来欧洲干旱情况较为严重,根据欧洲干旱观测站统计超过60%区域的欧洲大陆均处于干旱状态(47%处于警告状态,17%处于警戒状态),其中法国干旱较为严重,对法国的核电站运营产生了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核电站在运营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水源用于冷却核反应堆,2022年持续性干旱减少河水流量,影响核反应堆的冷却能力继而冲击核电生产。受干旱影响,法国局部区域的核电站减产率已超过70%。如果考虑例行维修等因素,当前法国56个核反应堆仅有26个仍在工作,发电功率仅为总装机容量的42%。 法国原子能安全委员会(ASN)已通过一项临时性豁免,放宽部分核电站的热排放标准,但该豁免即将在9月11日到期。如果干旱持续,法国电力供应压力可能提高并加剧欧洲能源压力。法国电力公司EDF在今年5月将2022年法国核能发电量预测值下调至280至300亿千瓦时,为199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 北溪1号间接性断供影响德国等天然气消费国的能源供给,加剧欧洲能源压力 欧元区19国能源结构中天然气的平均比重约25.4%,其中12国对天然气的依赖度高于欧盟均值水平,其中意大利和德国是典型代表,能源结构中天然气的消费占比分别达到40.5%和26.1%。从进口依存度和俄罗斯进口份额综合考虑,德国和意大利的天然气消费对俄罗斯的依赖度分别达到58.9%和40.2%。一旦以北溪1号为代表的的主要输气通道暂停,德国、意大利等国的能源供给易受较大冲击。 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俄罗斯持续压低北溪1号输气量施压欧洲。2022年6月16日起北溪1号天然气流量下降至正常水平的40%,7月27日起降至正常流量的20%。同时,俄罗斯开始频繁以日常检修为由频繁停止供气,7月12日至7月20日进行年度检修曾停止供气,近日再次宣布于8月31日起将停止供气3天,在俄乌冲突Q4可能延续的背景下,俄罗斯可能频繁使用天然气断供作为钳制欧洲的重要手段。考虑到10月起欧盟对天然气的供暖需求将进入高峰期,天然气的间歇性断供将加剧欧盟能源和滞胀压力,根据欧盟5月测算,一旦俄气断供对欧盟GDP的负面影响幅度可能达到2.6%。 >> 干旱降低莱茵河水位影响德国对煤炭等能源品的运输能力,加剧欧洲能源压力 莱茵河是欧洲内陆水道的关键环节,连接德国诸多重要工业区,涉及德国80%的货物运输量,尤其是石油、煤炭等燃料运输。当前德国三分之一的煤炭运输途径莱茵河,多数燃煤电厂均位于河流两岸。伴随俄乌矛盾持续,德国7月启动闲置燃煤电厂以缓解能源供应压力。据统计德国2022上半年燃煤发电同比增长1.5%,如果俄罗斯进一步切断天然气供应,煤炭将在冬天成为德国能源供应的关键。 受欧洲大面积干旱影响,莱茵河沿线的水位急剧下降。8月12日,莱茵河关键要道考布(Kaub)段水位下降到38厘米,低于可供运输临界点的40厘米。只有数量较少且负载较轻的船仍在运行,燃料交付和运输能力受到明显约束。 未来莱茵河的通航能力仍将受挫。近期该地区的降水使得考布的水位有所修复,未来可能回归至150厘米。虽然水位有所上升,但未达到正常标准(1米85至2米),仍然可能继续扰乱德国航道运输尤其是能源生产。 >> 欧洲干旱影响挪威等重要水利发电国的能源输出能力,加剧欧洲能源压力 欧洲广泛的干旱压力也加剧了部分水力发电国的能源供给压力,典型代表如挪威。水电在挪威电力结构中的占比位于90%附近,占据主导地位,由于降水量的减少以及欧洲旱季的到来,挪威水库的水位明显下降,对水电供应形成冲击。挪威水资源能源管理局(NVE)数据显示,8月初挪威大坝上游水库的蓄水量仅为库容的68.4%,相较同期平均蓄水量下降了大约10%;挪威西南部作为水电主要需求和出口地区,水库储水量仅为库容的50.4%。根据挪威国家电网Statnett的评估,挪威5个供电地区中,南部的三个地区当季的电力供应均处于紧缺状态,4月以来挪威水力发电量同比持续维持负增速。在当前水库水位大幅降低、电力供应趋于紧张以及冬季用电需求加大的背景下,挪威能源压力同样较大。 在干旱持续的背景下,预计挪威本轮电力供应瓶颈短期难以根本性缓解,预计将连带影响挪威向欧洲其他国家的电力输出减少。挪威石油和能源部长Terje Aasland明确表示挪威计划在未来几个月延期对欧洲他国的电力输送。作为欧洲最大的电力输出国,挪威分别在2020年和2021年向周边国家出口25亿千瓦时的电力,约占同期德国、英国、荷兰和瑞典总电力消费的6%、4.5%、21%和30%。若未来几个月延期供电按计划实施,在俄乌冲突持续的背景下将进一步加剧相应国家的能源压力。 >> 能源压力明显助长欧洲债务压力需关注德意利差,美国年内通胀预计仍将回落 如上文所述,近期欧洲的能源压力主要源于异常天气和战争导致的供给端因素。俄乌冲突方面,考虑到乌克兰进一步将戒严令延长90天,俄乌危机预计仍将延续于Q4;异常天气方面,干旱这一负面因素预计短期仍将延续。在此背景下,欧洲能源价格易上难下可能使得欧元区CPI同比增速步英国后尘进一步冲击10%(7月欧元区调和CPI同比增速已达8.9%,通胀压力已反超美国)。欧洲CPI压力持续高企可能倒逼以通胀为单一目标的欧央行在9月继续大幅加息。 在更高的杠杆+更紧的货币+更弱的德国三重压力下,我们认为欧洲未来债务压力不可小觑(详细请参考前期报告《欧洲告别负利率,日央行未闻鹰声》)。作为欧洲债务压力的重要观测指标,后续需紧盯10年期意德国债利差走势,从上一轮欧债危机经验来看,意大利债务承压初期(2011年Q2)德意利差迅速跃升至300BP以上并持续走阔,意大利债务压力开始发酵。 美国方面,我们曾于前期报告指出,美国通胀结构中的能源分项可能在Q3出现反弹,但住房和汽车链条分项仍将继续回落并在内部对CPI上行压力形成对冲,美国年内CPI整体趋势预计继续回落。9月加息幅度的核心决定因素仍是通胀,如果8月美国通胀数据继续如期回落,则9月美联储加息50BP的概率仍然较大。 >> 欧债风险强化黄金配置价值&美债收益率宽幅震荡后回落&美股Q3完成筑底 黄金方面,我们继续强调Q3是重要的配置窗口期,欧洲潜在的债务风险会强化黄金的配置价值,下半年伦敦金可能挑战年内前高。从下半年宏观环境的潜在演化路径来看,黄金是下半年我们重点看好的大类资产。如果欧洲债务压力发酵,则从2010年的经验来看避险情绪将推升金价上行(详细请参考前期报告《欧洲主权债务压力是否需要关注》);如果欧债问题得以平稳解决则美元和美债实际收益率的回落同样利好黄金。 美债方面,能源压力缓解前收益率可能保持宽幅震荡,此后预计将逐步回落。能源压力缓解前,通胀和紧缩预期的不确定性可能使得美债利率保持在2.5%-3%之间宽幅震荡;展望年底,美联储紧缩预期将逐步趋缓、经济数据预计仍将进一步恶化,在此背景下美债利率预计将逐步回落至2.5%区间;10年期2年期美债收益率可能在下半年持续倒挂。2.5%作为中性利率水平,在通胀水平进一步回落前10年期利率趋势性下破2.5%的难度较大。 美股方面,预计将在Q3完成筑底,Q4逐步反弹。伴随短期美股二季报业绩逐步公布并下修全年增长预期,紧缩预期导致的估值压力和衰退预期导致的盈利下修将进入尾声。紧缩力度边际趋缓带动利率水平回落将对美股形成提振,从风格上看我们认为纳斯达克仍将有优于道指的表现。 美元方面,近期欧债压力驱动美元大幅反弹符合我们前期判断,未来欧洲情况演变仍是关键变量。如果欧债压力逐步缓解,则中性场景下美元指数预计将逐步拐头向下,年末可能回至100附近;如果欧洲出现主权债务危机,则美元走势可能转头向上继续挑战110。我们曾在前期报告中多次指出,俄乌冲突背景下,能源供给紧张将使得欧洲面临经济增长和债务风险的双重压力,欧央行7月给出的TPI工具受制于通胀约束并未很好打消市场对于债务压力的忧虑。 风险提示 欧洲主权债务压力超预期;美国通胀超预期恶化 近期视角 [ 1 ] 2022年半年度宏观策略报告 【浙商宏观||李超】逆转,新生(上篇) 【浙商宏观||李超】逆转,新生(下篇) 【浙商宏观||李超】逆转,新生(一):半年度策略之预期差 【浙商宏观||李超】逆转,新生(二):半年度策略之国内经济 【浙商宏观||李超】逆转,新生(三):半年度策略之货币政策 【浙商宏观||李超】逆转,新生(四):半年度策略之财政政策 【浙商宏观||李超】逆转,新生(五):半年度策略之海外经济 【浙商宏观||李超】逆转,新生(六):半年度策略之大类资产展望 [ 2 ] 2022年年度宏观策略报告 【浙商宏观||李超】先立后破,产业突围(上篇) 【浙商宏观||李超】先立后破,产业突围(下篇) 【浙商宏观||李超】先立后破,产业突围(PPT) [ 3 ] 新制造稳增长系列报告 【浙商宏观||李超】链长制是强链补链的新机制——新制造稳增长系列研究之一 【浙商宏观||李超】产业新能源化成为强变量——新制造稳增长系列研究之二 【浙商宏观||李超】产业智能化是高壁垒的慢变量——新制造稳增长系列研究之三 【浙商宏观||李超】为何不能再用盈利来预测制造业投资?——新制造稳增长系列研究之四 【浙商宏观||李超】供给短缺驱动的制造业投资有哪些——新制造稳增长系列研究之五 【浙商宏观||李超】企业转型驱动的制造业投资有哪些——新制造稳增长系列研究之六 【浙商宏观||李超】稳增长为什么不能看传统中观变量——新制造稳增长系列研究之七 【浙商宏观||李超】PMI为何对指示新制造稳增长的作用更大?——新制造稳增长系列研究之八 【浙商宏观||李超】制造业的中观高频变量有哪些?——新制造稳增长系列研究之九 【浙商宏观||李超】制造业投资有哪些财税支持?——新制造稳增长系列研究之十 【浙商宏观||李超】制造业投资有哪些金融支持?——新制造稳增长系列研究之十一 [ 4 ] 城市更新系列研究 【浙商宏观||李超】为什么城市更新值得重点关注? 【浙商宏观||李超】城市更新是地产投资的强变量——城市更新系列研究一 【浙商宏观||李超】城市更新有哪些投资类型?——城市更新系列研究二 【浙商宏观||李超】城市更新可以拉动多少地产投资?——城市更新系列研究三 【浙商宏观||李超】城市更新谁来干?——城市更新系列研究四 【浙商宏观||李超】城市更新资金从哪来?——城市更新系列研究五 [ 5 ] “新能源+”系列报告 【浙商宏观||李超】从新能源到“新能源+”——拥抱“新能源+”系列研究一 【浙商策略】产业新能源化带来的价值重估——拥抱“新能源+”系列研究二 【浙商电子】“新能源+”重构供应链,重视能源产业链全方位机遇——拥抱“新能源+”系列研究三 【浙商化工】新能源大背景下,化工行业的“立”与“变”——拥抱“新能源+”系列研究四 【浙商交运建筑|匡培钦】赋能、节能、产能,建筑工程行业三层次助力新能源+——拥抱“新能源+”系列研究五 【浙商机械 邱世梁‖王华君】聚焦“发电端”低碳、“用电端”低碳——拥抱“新能源+”系列研究六 【浙商汽车|王敬】“新能源+”驱动汽车行业迎历史性变局 ──拥抱“新能源+”系列研究七 【浙商新材料|马金龙】供需错配难解,"新能源+"金属牛市在途——拥抱“新能源+”系列研究八 【浙商|计算机田杰华/邱世梁】“数字新能源化”的两大变局——拥抱“新能源+”系列研究九 【浙商宏观||李超】全球碳中和如何拉动国内需求?——拥抱“新能源+”系列研究十 【浙商通信||张建民】重视储能温控赛道高成长机会——拥抱“新能源+”系列研究十一 【浙商中下盘余剑秋】把握时代机遇,紧抓科创北交十倍股——拥抱“新能源+”系列研究十二 【浙商宏观||李超】“新能源+”指数编制及其应用——拥抱“新能源+”系列研究十三 [ 6 ] 乌克兰冲突系列报告 【浙商宏观||李超】乌克兰为何成为地缘政治的冲突焦点?──乌克兰冲突系列研究一 【浙商宏观||李超】俄乌冲突如果失控对通胀有何影响?──乌克兰冲突系列研究二 【浙商宏观||李超】从美俄对抗共性经验看资产走势──乌克兰冲突系列研究三 【浙商宏观||李超】俄罗斯面临的SWIFT制裁影响几何?──乌克兰冲突系列研究四 【浙商宏观||李超】油价高点上调,节奏基本不变——乌克兰冲突系列研究五 【浙商宏观||李超】乌克兰危机下美联储政策如何推进?——乌克兰冲突系列研究六 【浙商宏观||李超】乌克兰危机下美国CPI何时见顶?——乌克兰冲突系列研究七 [ 7 ] 房地产税系列报告 【浙商宏观||李超】为什么房地产税需要关注?——房地产税系列报告(一) 【浙商宏观||李超】韩国“存量征收,阶梯税率”的房产税是怎样的?——房地产税系列报告(二) 【浙商宏观||李超】中国香港地区对我国房产税试点扩大借鉴意义有限——房地产税系列报告(三) 【浙商宏观||李超】美国房地产税对我国有何启示?——房地产税系列报告(四) 【浙商宏观||李超】德国房产税意在财政创收而非地产调控——房地产税系列报告(五) 【浙商宏观||李超】日本房地产税对我国有何借鉴意义?——房地产税系列报告(六) 【浙商宏观||李超】新加坡公有住房体制下的房产税征收力度弱——房地产税系列报告(七) 【浙商宏观||李超】全球房地产泡沫破裂与房产税是否有关——房地产税系列报告(八) [ 8 ] 碳中和系列研究 【浙商宏观||李超】碳中和观念发生根本性转变——碳中和系列研究(一) 【浙商宏观||李超】碳中和使得能源投资逐渐转化为制造业投资——碳中和系列研究(二) 【浙商宏观||李超】碳中和带来哪些需求变化?——碳中和系列研究(三) 【浙商宏观||李超】碳中和供给侧影响几何?——碳中和系列研究(四) 【浙商宏观||李超】碳中和如何影响PPI和CPI?——碳中和系列研究(五) 【浙商宏观||李超】中国碳中和与欧美相比有何异同?——碳中和系列研究(六) 【浙商宏观||李超】绿色金融是否会带来投资机会——碳中和系列研究(七) 【浙商宏观||李超】碳中和未来技术突破会怎样?——碳中和系列研究(八) 【浙商宏观||李超】碳中和、双控与大国关系缓和——碳中和系列研究(九) 【浙商宏观||李超】能源革命的指挥棒指向何方?——碳中和系列研究(十) [ 9 ] 共同富裕系列 【浙商宏观||李超】收入分配改革是共同富裕重要抓手——共同富裕系列研究之一 【浙商宏观||李超】浙江共同富裕哪些值得关注?——共同富裕系列研究之二 【浙商宏观||李超】如何理解三次分配?——共同富裕系列研究之三 【浙商宏观||李超】共同富裕如何影响消费?——共同富裕系列研究之四 【浙商宏观||李超】共同富裕如何影响投资?——共同富裕系列研究之五 【浙商宏观||李超】如何从外贸视角看共同富裕?——共同富裕系列研究之六 【浙商宏观||李超】共同富裕如何影响三次产业?——共同富裕系列研究之七 【浙商宏观||李超】共同富裕如何影响产业政策?——共同富裕系列研究之八 【浙商宏观||李超】如何从财政视角看共同富裕——共同富裕系列研究之九 【浙商宏观||李超】共同富裕如何影响货币政策?——共同富裕系列研究之十 [ 10 ] 反垄断系列研究 【浙商宏观||李超】三轮反垄断浪潮均源自生产要素垄断——反垄断系列研究之一 【浙商宏观||李超】反垄断为了公平还是效率?——反垄断系列研究之二 【浙商宏观||李超】反垄断的方式有哪些?——反垄断系列研究之三 【浙商宏观||李超】欧美日反垄断有什么差异?——反垄断系列研究之四 【浙商宏观||李超】本轮反垄断全球如何演进?——反垄断系列研究之五 【浙商宏观||李超】反垄断措施如何影响资产价格?——反垄断系列研究之六 [ 11 ] 2021年下半年宏观策略报告(股债双牛系列) 【浙商宏观||李超】信用收缩之后股债双牛(上篇) 【浙商宏观||李超】信用收缩之后股债双牛(下篇) 【浙商宏观||李超】降准再议股债双牛 【浙商宏观||李超】下半年财政发力为何要到年底? 【浙商宏观||李超】核心宏观分歧十问十答 【浙商宏观||李超】今明两年宏观政策如何衔接? 【浙商宏观||李超】下半年投资机会来自哪些对冲政策? 【浙商宏观||李超】国常会传达了哪些信息? 【浙商宏观||李超】信用收缩之后股债双牛(PPT版) 【浙商宏观||李超】信贷宽松是否代表信用宽松?——解答市场近期四个核心关切 [ 12 ] 货币政策宽松系列 【浙商宏观||李超】下半年是否会有降息?——货币政策宽松系列研究(一) 【浙商宏观||李超】下半年是否还有降准?——货币政策宽松系列研究(二) 【浙商宏观||李超】从人行半年度会议看定向降息——货币政策宽松系列研究(三) 【浙商宏观||李超】7月外储:不必担忧联储收紧对我国货币政策的扰动——货币政策宽松系列研究(四) [ 13 ] 信用收缩系列 【浙商宏观||李超】3月金融数据:信用全面收缩的开始 【浙商宏观||李超】稳定宏观杠杆率需要多少社融增速?——信用收缩系列报告(一) 【浙商宏观||李超】非标如何收缩?——信用收缩系列报告(二) 【浙商宏观||李超】政府债如何收缩——信用收缩系列报告(三) 【浙商宏观||李超】企业债券如何收缩——信用收缩系列报告(四) 【浙商宏观||李超】表内信贷如何收缩?——信用收缩系列报告(五) 【浙商宏观||李超】5月金融数据:信用收缩进行时 [ 14 ] 再通胀系列研究 【浙商宏观||李超】2021年从再通胀到信用收缩 【浙商宏观||李超】油价掩盖了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再通胀系列研究之一 【浙商宏观||李超】人民币汇率升值掩盖了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再通胀系列研究之二 【浙商宏观||李超】海外还有哪些商品价格将持续上行?——再通胀系列研究之三 【浙商宏观||李超】出口产业链带动了哪些价格上涨——再通胀系列研究之四 【浙商宏观||李超】疫苗广泛应用是推动还是抑制全球通胀?——再通胀系列研究之五 【浙商宏观||李超】CPI转负是通缩吗?——再通胀系列研究之六 【浙商宏观||李超】拉闸限电对物价的影响——再通胀系列研究之七 【浙商宏观||李超】美国的房地产热潮会持续推升通胀吗?——再通胀系列研究之八 【浙商宏观||李超】什么因素会导致通胀持续超预期——再通胀系列研究之九 【浙商宏观||李超】美国财政刺激方案会持续提升通胀吗?——再通胀系列研究之十 【浙商宏观||李超】民主党横扫两院会改变美国的通胀节奏吗?——再通胀系列研究之十一 【浙商宏观||李超】拉尼娜会持续带动农产品价格上行吗?——再通胀系列研究之十二 【浙商宏观||李超】TIPS隐含美国通胀到了多少?——再通胀系列研究之十三 【浙商宏观||李超】一线城市房价还会涨吗?——再通胀系列研究之十四 【浙商宏观||李超】银价上涨为哪般?——再通胀系列研究之十五 【浙商宏观||李超】再通胀:让子弹再飞一会——再通胀系列研究之十六 【浙商宏观||李超】比特币泡沫继续膨胀还是破裂?——再通胀系列研究之十七 【浙商宏观||李超】新兴市场通胀拉响加息警报?——再通胀系列研究之十八 【浙商宏观||李超】发达国家是否还会通胀预期自我实现?——再通胀系列研究之十九 【浙商宏观||李超】美国通胀是否会持续超预期?——再通胀系列研究之二十 【浙商宏观||李超】气候异常对通胀和经济影响几何?——再通胀系列研究之二十一 [ 15 ] 房地产长效机制系列报告 【浙商宏观||李超】集中供地政策缘何频频调整?──房地产长效机制系列研究一 浙商证券宏观研究团队简介 免 责 声 明 | 行业的投资评级: 以报告日后的6个月内,行业指数相对于沪深300指数的涨跌幅为标准,定义如下: 1、看好 :行业指数相对于沪深300指数表现+10%以上; 2、中性 :行业指数相对于沪深300指数表现-10%~+10%以上; 3、看淡 :行业指数相对于沪深300指数表现-10%以下。 我们在此提醒您,不同证券研究机构采用不同的评级术语及评级标准。我们采用的是相对评级体系,表示投资的相对比重。 建议:投资者买入或者卖出证券的决定取决于个人的实际情况,比如当前的持仓结构以及其他需要考虑的因素。投资者不应仅仅依靠投资评级来推断结论 法律声明及风险提示 本报告由浙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已具备中国证监会批复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经营许可证编号为:Z39833000)制作。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我们认为可靠的已公开资料,但浙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关联机构(以下统称“本公司” )对这些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议不发生任何变更。本公司没有将变更的信息和建议向报告所有接收者进行更新的义务。 本报告仅供本公司的客户作参考之用。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本公司的当然客户。 本报告仅反映报告作者的出具日的观点和判断,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投资者应当对本报告中的信息和意见进行独立评估,并应同时考量各自的投资目的、财务状况和特定需求。对依据或者使用本报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司及/或其关联人员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公司的交易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士可能会依据不同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头或书面发表与本报告意见及建议不一致的市场评论和/或交易观点。本公司没有将此意见及建议向报告所有接收者进行更新的义务。本公司的资产管理公司、自营部门以及其他投资业务部门可能独立做出与本报告中的意见或建议不一致的投资决策。 本报告版权均归本公司所有,未经本公司事先书面授权,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发布、传播本报告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经授权刊载、转发本报告或者摘要的,应当注明本报告发布人和发布日期,并提示使用本报告的风险。未经授权或未按要求刊载、转发本报告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本公司将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浙商证券研究所 上海总部地址:杨高南路729号陆家嘴世纪金融广场1号楼25层 北京地址: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北大街8号富华大厦E座4层 深圳地址: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广电金融中心33层 邮政编码:200127 电话:(8621)80108518 传真:(8621)80106010 浙商证券研究所:http://research.stocke.com.cn 文章内容源自8月25日外发的报告《能源压力助长欧债风险强化黄金配置价值》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