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君固收覃汉】眼见为实
(以下内容从国泰君安《【国君固收覃汉】眼见为实》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眼见为实 音频: 进度条 00:00 05:53 后退15秒 倍速 快进15秒 债市备忘录2022-08-24 周三债市振幅震荡,10年以内利率曲线小幅熊平,超长债延续调整。早盘市场情绪偏弱,10年国债10最高触及2.6380,国债期货开盘后买盘增多,利率最低下行至2.6325,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围绕2.6325~2.6375窄幅震荡,A股大跌也未能激发债市做多情绪。国债期货收盘后,受10年国债新券发行公告影响,利率出现一波小幅快速上行,10年国债10最高触及2.64,尾盘有所回落。10年国债10收于2.635,与周二持平,30年国债08上行0.75bp至3.1075。对于当天盘面,我们有如下看法: 1、近期我们发现市场出现了一个看似合理、实则经不起推敲的逻辑,一些观点认为,当前各期限利率已经跌至历史最低位,继续向下的空间非常有限,而一旦重要会议召开完毕,政府势必会加码稳增长,叠加下半年经济同比增速回升,经济复苏势头可期,因此利率可能会有较大的上行风险,MLF降息后应该止盈,降仓位和久期。针对上述观点,我们尝试抽丝剥茧,逐一进行讨论。 2、首先,是不是基于历史分位数水平就一定能对利率走势有更准确的判断?我们认为不是。基于分位数对利率进行研判,本质上是在做均值回归,前提是经济具有非常明显的周期波动规律,而过去十几年的经济周期其实就是地产周期,在地产上行大周期下积累的经验,显然不适合在地产下行大周期时进行线性外推。如果绝对利率水平的分位数规律是亘古不变的,那么中国经济增速的中枢就不应该改变。而事实上,疫情后的近几年,叠加地产下行大周期确立,国内经济的潜在增速明显下了台阶,所以因为利率水平处于历史底部保持谨慎是合理的,但是若因此而看空债市,就显得有点本末倒置了。 3、其次,重要会议召开后,稳增长是否会加码?我们认为这是属于不可被研究的范畴,不作预判。从2021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开始,政府就一直在强调三期叠加下稳增长加码的必要性,过去大半年稳增长政策不可谓不多,但并没有起到逆转趋势的效果。这背后的本质原因在于,土地财政模式的颠覆,导致过去十几年的永动机模式失效,在多重限制的背景下,经济调结构必然伴随着增速换挡。我们需要明晰的是,本轮衰退究竟是经济周期自身的问题,还是疫情反复或政府换届的问题,如果没有想清楚这一点,那么就可能还会重蹈二季度政治局会议前后踏空的覆辙。 4、再次,下一阶段是加仓还是减仓,还取决于看待MLF降息的角度。我们认为本次MLF降息是新一轮货币宽松周期的开始,而不是结束。这是和1月份MLF降息完全不一样的逻辑演绎,从机构踏空程度来看,和2021年7月第一次降准时更加类似。在跨周期调控下,货币政策周期是同步甚至领先于经济周期的。2021年7月在经济尚未表现出明显衰退压力时,央行突然降准,事后来看具备较强前瞻性。沿着这个思路推演,本次MLF意外降息,是否预示未来经济有较为明显的二次探底风险?如果是,那么有一就有二,我们可以期待年内还会有连续的降准降息落地,经济下行叠加货币宽松,这就是做多债市的阳谋,阻力最小的方向。 5、最后,是不是因为看不清潜在的利率下行空间,就必须要看空债市?显然不是。当前利率行情已经进入深水区,因为很多情况是我们过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所以本轮债牛行情究竟能运行到什么程度,没有人能看得清。未来的每一波利率下行,投资者都是在探索中前进,但这绝不意味着要去趋势性看空债市。对于配置户来说,在居民提前偿还房贷形成潮流的背景下,超长久期的优质票息资产会越来越少,这就是30年国债为何强势的根本原因。对于交易户来说,利率债整体久期非常低,所谓的止盈压力更多应该是以时间换空间的方式消化,尚难以构成多杀多的调整压力。 6、总的来说,我们更愿意眼见为实,在没有明确潜在利空出现,机构普遍踏空,货币宽松非常明确的环境下,基于相对排名考核的压力,长债的做多力量可能超乎想象。 (完)
眼见为实 音频: 进度条 00:00 05:53 后退15秒 倍速 快进15秒 债市备忘录2022-08-24 周三债市振幅震荡,10年以内利率曲线小幅熊平,超长债延续调整。早盘市场情绪偏弱,10年国债10最高触及2.6380,国债期货开盘后买盘增多,利率最低下行至2.6325,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围绕2.6325~2.6375窄幅震荡,A股大跌也未能激发债市做多情绪。国债期货收盘后,受10年国债新券发行公告影响,利率出现一波小幅快速上行,10年国债10最高触及2.64,尾盘有所回落。10年国债10收于2.635,与周二持平,30年国债08上行0.75bp至3.1075。对于当天盘面,我们有如下看法: 1、近期我们发现市场出现了一个看似合理、实则经不起推敲的逻辑,一些观点认为,当前各期限利率已经跌至历史最低位,继续向下的空间非常有限,而一旦重要会议召开完毕,政府势必会加码稳增长,叠加下半年经济同比增速回升,经济复苏势头可期,因此利率可能会有较大的上行风险,MLF降息后应该止盈,降仓位和久期。针对上述观点,我们尝试抽丝剥茧,逐一进行讨论。 2、首先,是不是基于历史分位数水平就一定能对利率走势有更准确的判断?我们认为不是。基于分位数对利率进行研判,本质上是在做均值回归,前提是经济具有非常明显的周期波动规律,而过去十几年的经济周期其实就是地产周期,在地产上行大周期下积累的经验,显然不适合在地产下行大周期时进行线性外推。如果绝对利率水平的分位数规律是亘古不变的,那么中国经济增速的中枢就不应该改变。而事实上,疫情后的近几年,叠加地产下行大周期确立,国内经济的潜在增速明显下了台阶,所以因为利率水平处于历史底部保持谨慎是合理的,但是若因此而看空债市,就显得有点本末倒置了。 3、其次,重要会议召开后,稳增长是否会加码?我们认为这是属于不可被研究的范畴,不作预判。从2021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开始,政府就一直在强调三期叠加下稳增长加码的必要性,过去大半年稳增长政策不可谓不多,但并没有起到逆转趋势的效果。这背后的本质原因在于,土地财政模式的颠覆,导致过去十几年的永动机模式失效,在多重限制的背景下,经济调结构必然伴随着增速换挡。我们需要明晰的是,本轮衰退究竟是经济周期自身的问题,还是疫情反复或政府换届的问题,如果没有想清楚这一点,那么就可能还会重蹈二季度政治局会议前后踏空的覆辙。 4、再次,下一阶段是加仓还是减仓,还取决于看待MLF降息的角度。我们认为本次MLF降息是新一轮货币宽松周期的开始,而不是结束。这是和1月份MLF降息完全不一样的逻辑演绎,从机构踏空程度来看,和2021年7月第一次降准时更加类似。在跨周期调控下,货币政策周期是同步甚至领先于经济周期的。2021年7月在经济尚未表现出明显衰退压力时,央行突然降准,事后来看具备较强前瞻性。沿着这个思路推演,本次MLF意外降息,是否预示未来经济有较为明显的二次探底风险?如果是,那么有一就有二,我们可以期待年内还会有连续的降准降息落地,经济下行叠加货币宽松,这就是做多债市的阳谋,阻力最小的方向。 5、最后,是不是因为看不清潜在的利率下行空间,就必须要看空债市?显然不是。当前利率行情已经进入深水区,因为很多情况是我们过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所以本轮债牛行情究竟能运行到什么程度,没有人能看得清。未来的每一波利率下行,投资者都是在探索中前进,但这绝不意味着要去趋势性看空债市。对于配置户来说,在居民提前偿还房贷形成潮流的背景下,超长久期的优质票息资产会越来越少,这就是30年国债为何强势的根本原因。对于交易户来说,利率债整体久期非常低,所谓的止盈压力更多应该是以时间换空间的方式消化,尚难以构成多杀多的调整压力。 6、总的来说,我们更愿意眼见为实,在没有明确潜在利空出现,机构普遍踏空,货币宽松非常明确的环境下,基于相对排名考核的压力,长债的做多力量可能超乎想象。 (完)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