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净值波动加大,增配信用减持利率——22年银行理财半年报点评(海通固收 姜珮珊、藏多)
(以下内容从海通证券《理财净值波动加大,增配信用减持利率——22年银行理财半年报点评(海通固收 姜珮珊、藏多)》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重要提示:《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本微信订阅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海通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海通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若您并非海通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我司不会因为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概要: 2022年8月,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2022年上)》,我们的点评如下: 1)至2022年6月末,理财市场存量规模29万亿元,同比增长近13%。其中,理财公司理财产品存续余额为19.14万亿元,较21年同比增长91%;开放式产品占比超过八成,净值型占比超过九成,净值化程度持续提升。 2)资产配置方面,增配信用减持利率,非标仓位下降,现金资产仓位抬升。 3)理财产品收益率较21年底上行,高出10年期国债收益率83BP,平均杠杆率为108.82%,较21年同期减少约1.9个百分点。 4)封闭式产品期限仍在拉长,“破净”产品占比大幅上行后回落。 5)理财子公司继续扩容,代销渠道逐渐扩展。 6)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配置偏好高流动性,债券配置下降、存单配置上升。 --------------- 第一、理财余额保持增长,净值化占比续升 理财产品规模保持增长。2022年上半年,全国共253家银行机构和25家理财公司累计新发理财产品共计1.52万只,较21年同期减少1.03万只。理财产品存续余额29.15万亿元,同比增速走阔至12.98%(21年底同比增速为12.14%)、较21年末环比增长0.5%。 理财公司是主力,其产品规模快速增长。至2022年6月底,理财公司理财产品存续余额为19.14万亿元,较21年同比增长91%、较21年末增长约为11%,占全市场理财产品存量规模比重高达66%、较21年末提升了近7个百分点,是规模增长最快、存量规模最大的机构类型。 除农村金融机构外,大行、股份行、城商行等理财产品存续规模均继续减少。首先,大行理财产品余额同比降幅最大,至22年6月末其理财产品存续余额1.08万亿元,较21年末减少0.74万亿、同比下降72%;其次,股份行产品余额4.19万亿,同比下降40%;再者,城商行存续余额3.47万亿,同比下降8%;最后,农村金融机构存续余额继续增加至1.2万亿,同比增速14%。 超过八成产品为开放式。截至22年6月底,开放式理财产品存续余额为24.29万亿元,较21年底增长2%、同比增长近20%,占全部理财产品余额占比较21年同期增加4.6个百分点至83%。封闭式理财产品存续余额为4.86万亿元,占全部理财产品余额的17%。 净值化程度继续提升,占比超过九成。截至22年6月末,净值型理财产品余额27.72万亿元,较2021底增长3%,净值型产品占比较去年同期提升约16个百分点至95%,较21年末提升2个百分点;其中净值型产品投资者中,持有开放式净值型产品的投资者数量最多,占比高达86%。银行机构净值型产品余额8.58万亿元,占银行机构全部产品86%左右,较21年同期增长20个百分点。 第二、增配信用减持利率,非标仓位下降,现金资产仓位抬升 资产配置方面,截至22年6月末,理财产品配置债券16.95万亿元,占比53.3%、较21年底下降1%,依旧是理财资金最主要的配置资产。其中,相较于21年底,利率债减配1800亿元,持仓占比5.2%,较21年底占比下降约0.6个百分点;信用债增配1200亿元,持仓占比48.1%,较21年底占比下降0.06个百分点。 理财产品配置非标资产2.27万亿元,规模较21年底减少0.35万亿元,持仓占比7.1%,较21年底占比下降1.3个百分点。现金和银行存款、拆放同业及买入返售的配置比例分别为14.1%和3%、较21年底分别上升约2.7和下降0.9个百分点。配置权益类资产规模和占比分别为1.02万亿元和3.2%,占比较21年底下降0.06个百分点。 第三、理财产品收益率上升,杠杆率小幅下降 净值化进程推进之后,理财产品收益率波动加大,杠杆率小幅下降。2022年6月,理财产品加权平均年化收益率为3.61%,较21年同期增加9BP,高出10年期国债收益率83BP,较21年12月上升6BP。截至2022年6月底,理财产品平均杠杆率为108.82%,较21年同期减少约1.9个百分点,总体来看22年上半年各月末杠杆率基本保持稳定,在监管标准范围内波动。 第四、封闭产品期限趋长,“破净”占比大幅上行后回落 新发行封闭式产品期限继续拉长。理财产品期限不断拉长,为市场提供长期稳定资金来源。2022年6月,全市场新发封闭式产品加权平均期限443天,同比增长近58%,其中1年以上的封闭式产品存续余额占比持续上升,截至 22年6月底占全部封闭式产品的比例为71%左右,较21年同期增加23个百分点,较年初增加8个百分点。分机构来看,银行机构新发封闭式理财产品加权平均期限为307天左右,同比增长59%,理财公司新发封闭式理财产品加权平均期限为521天,同比增长11%。 “破净”占比先上后下。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21年底,破净产品数量占比仅为0.8%。2022年随着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理财产品净值波动加强。今年一季度,单位净值低于1的理财产品数量占比大幅拉升至3月底的7.6%;二季度破净占比回落至3.3%(样本总数为2.66万个)。 第五、理财子公司继续扩容,代销渠道逐渐扩展 理财子公司产品规模继续增长。22年上半年,先后有5家理财公司获批开业,分别为浦银理财、施罗德交银理财、上银理财、高盛工银理财、民生理财。截至2022年6月底,共有29家理财子公司获批筹建,其中27家已获批开业。理财子公司理财产品存续余额19.14万亿元,同比增长91.21%,较21年底增长约11%,占全市场理财产品总存续余额比例近66%。理财公司单只产品平均规模约为16.26亿元。 理财公司代销机构数量不断增加。截至22年6月底,有存续产品的25家理财公司均开拓了代销渠道,代销余额近19万亿元。其中,只有3家理财公司的理财产品仅依靠母行代销。整体来看,22H1理财公司理财产品由母行代销金额占比整体呈下降趋势,剔除母行代销之外,6月有199家机构代销了理财公司发行的理财产品,较1月增加83家。 第六、现金管理类产品债券配置下降,存单配置上升 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配置偏好高流动性,债券配置下降、存单配置上升。至22年6月末,现金管理类产品配置债券占比约40%,较21年末下降约10个百分点;配置现金及银行存款、同业存单占比分别为18%、39%,较21年末均上升5个百分点左右。整体来看,自21年6月《关于规范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落地以来,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的规模增长降速、且其配置更加规范,并以高流动性、高评级为主。 ------------------------------- 相关报告(点击链接可查看原文): 机构行为 情绪指数再创新高,基金久期杠杆双新高——债市情绪高频指标跟踪 绩优基金杠杆套息,久期中性偏谨慎——22年Q2债基季报分析 杠杆久期双降,城投重仓回升,谨慎下沉资质——22年Q1纯债基金季报分析 信用债仓位下降,现金类规模续增——21年银行理财年度报告点评 基金继续增配,银行转为减持——7月债券托管数据点评 房贷集中度略降,配债空间有望提升——债市角度看上市银行中报 整改初见成效,后续压力仍存 ——以两款案例分析现金管理类理财整改进度 境外机构债券持仓分析与增持空间展望 ——机构行为系列之一(2021年版) 法律声明 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珮珊债券研究)为海通证券研究所债券行业运营的唯一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供海通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使用,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的研究观点交流;普通个人投资者由于缺乏对研究观点或报告的解读能力,使用订阅号相关信息或造成投资损失,请务必取消订阅本订阅号,海通证券不会因任何接收人收到本订阅号内容而视其为客户。 本订阅号不是海通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客户仍需以海通研究所通过研究报告发布平台正式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对任何因直接或间接使用本订阅号刊载的信息和内容或者据此进行投资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或损失,海通证券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有可能因发布日后的各种因素变化而不再准确或失效,海通证券不承担更新不准确或过时的资料、意见及推测的义务,在对相关信息进行更新时亦不会另行通知。 本订阅号的版权归海通证券研究所拥有,任何订阅人如预引用或转载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务必联络海通证券研究所并获得许可,并必注明出处为海通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内容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和删改。 海通证券研究所债券行业对本订阅号(微信号:珮珊债券研究)保留一切法律权利。其它机构或个人在微信平台以海通证券研究所债券行业名义注册的、或含有“海通证券研究所债券团队或小组”及相关信息的其它订阅号均不是海通证券研究所债券行业官方订阅号。
重要提示:《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本微信订阅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海通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海通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若您并非海通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我司不会因为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概要: 2022年8月,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2022年上)》,我们的点评如下: 1)至2022年6月末,理财市场存量规模29万亿元,同比增长近13%。其中,理财公司理财产品存续余额为19.14万亿元,较21年同比增长91%;开放式产品占比超过八成,净值型占比超过九成,净值化程度持续提升。 2)资产配置方面,增配信用减持利率,非标仓位下降,现金资产仓位抬升。 3)理财产品收益率较21年底上行,高出10年期国债收益率83BP,平均杠杆率为108.82%,较21年同期减少约1.9个百分点。 4)封闭式产品期限仍在拉长,“破净”产品占比大幅上行后回落。 5)理财子公司继续扩容,代销渠道逐渐扩展。 6)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配置偏好高流动性,债券配置下降、存单配置上升。 --------------- 第一、理财余额保持增长,净值化占比续升 理财产品规模保持增长。2022年上半年,全国共253家银行机构和25家理财公司累计新发理财产品共计1.52万只,较21年同期减少1.03万只。理财产品存续余额29.15万亿元,同比增速走阔至12.98%(21年底同比增速为12.14%)、较21年末环比增长0.5%。 理财公司是主力,其产品规模快速增长。至2022年6月底,理财公司理财产品存续余额为19.14万亿元,较21年同比增长91%、较21年末增长约为11%,占全市场理财产品存量规模比重高达66%、较21年末提升了近7个百分点,是规模增长最快、存量规模最大的机构类型。 除农村金融机构外,大行、股份行、城商行等理财产品存续规模均继续减少。首先,大行理财产品余额同比降幅最大,至22年6月末其理财产品存续余额1.08万亿元,较21年末减少0.74万亿、同比下降72%;其次,股份行产品余额4.19万亿,同比下降40%;再者,城商行存续余额3.47万亿,同比下降8%;最后,农村金融机构存续余额继续增加至1.2万亿,同比增速14%。 超过八成产品为开放式。截至22年6月底,开放式理财产品存续余额为24.29万亿元,较21年底增长2%、同比增长近20%,占全部理财产品余额占比较21年同期增加4.6个百分点至83%。封闭式理财产品存续余额为4.86万亿元,占全部理财产品余额的17%。 净值化程度继续提升,占比超过九成。截至22年6月末,净值型理财产品余额27.72万亿元,较2021底增长3%,净值型产品占比较去年同期提升约16个百分点至95%,较21年末提升2个百分点;其中净值型产品投资者中,持有开放式净值型产品的投资者数量最多,占比高达86%。银行机构净值型产品余额8.58万亿元,占银行机构全部产品86%左右,较21年同期增长20个百分点。 第二、增配信用减持利率,非标仓位下降,现金资产仓位抬升 资产配置方面,截至22年6月末,理财产品配置债券16.95万亿元,占比53.3%、较21年底下降1%,依旧是理财资金最主要的配置资产。其中,相较于21年底,利率债减配1800亿元,持仓占比5.2%,较21年底占比下降约0.6个百分点;信用债增配1200亿元,持仓占比48.1%,较21年底占比下降0.06个百分点。 理财产品配置非标资产2.27万亿元,规模较21年底减少0.35万亿元,持仓占比7.1%,较21年底占比下降1.3个百分点。现金和银行存款、拆放同业及买入返售的配置比例分别为14.1%和3%、较21年底分别上升约2.7和下降0.9个百分点。配置权益类资产规模和占比分别为1.02万亿元和3.2%,占比较21年底下降0.06个百分点。 第三、理财产品收益率上升,杠杆率小幅下降 净值化进程推进之后,理财产品收益率波动加大,杠杆率小幅下降。2022年6月,理财产品加权平均年化收益率为3.61%,较21年同期增加9BP,高出10年期国债收益率83BP,较21年12月上升6BP。截至2022年6月底,理财产品平均杠杆率为108.82%,较21年同期减少约1.9个百分点,总体来看22年上半年各月末杠杆率基本保持稳定,在监管标准范围内波动。 第四、封闭产品期限趋长,“破净”占比大幅上行后回落 新发行封闭式产品期限继续拉长。理财产品期限不断拉长,为市场提供长期稳定资金来源。2022年6月,全市场新发封闭式产品加权平均期限443天,同比增长近58%,其中1年以上的封闭式产品存续余额占比持续上升,截至 22年6月底占全部封闭式产品的比例为71%左右,较21年同期增加23个百分点,较年初增加8个百分点。分机构来看,银行机构新发封闭式理财产品加权平均期限为307天左右,同比增长59%,理财公司新发封闭式理财产品加权平均期限为521天,同比增长11%。 “破净”占比先上后下。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21年底,破净产品数量占比仅为0.8%。2022年随着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理财产品净值波动加强。今年一季度,单位净值低于1的理财产品数量占比大幅拉升至3月底的7.6%;二季度破净占比回落至3.3%(样本总数为2.66万个)。 第五、理财子公司继续扩容,代销渠道逐渐扩展 理财子公司产品规模继续增长。22年上半年,先后有5家理财公司获批开业,分别为浦银理财、施罗德交银理财、上银理财、高盛工银理财、民生理财。截至2022年6月底,共有29家理财子公司获批筹建,其中27家已获批开业。理财子公司理财产品存续余额19.14万亿元,同比增长91.21%,较21年底增长约11%,占全市场理财产品总存续余额比例近66%。理财公司单只产品平均规模约为16.26亿元。 理财公司代销机构数量不断增加。截至22年6月底,有存续产品的25家理财公司均开拓了代销渠道,代销余额近19万亿元。其中,只有3家理财公司的理财产品仅依靠母行代销。整体来看,22H1理财公司理财产品由母行代销金额占比整体呈下降趋势,剔除母行代销之外,6月有199家机构代销了理财公司发行的理财产品,较1月增加83家。 第六、现金管理类产品债券配置下降,存单配置上升 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配置偏好高流动性,债券配置下降、存单配置上升。至22年6月末,现金管理类产品配置债券占比约40%,较21年末下降约10个百分点;配置现金及银行存款、同业存单占比分别为18%、39%,较21年末均上升5个百分点左右。整体来看,自21年6月《关于规范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落地以来,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的规模增长降速、且其配置更加规范,并以高流动性、高评级为主。 ------------------------------- 相关报告(点击链接可查看原文): 机构行为 情绪指数再创新高,基金久期杠杆双新高——债市情绪高频指标跟踪 绩优基金杠杆套息,久期中性偏谨慎——22年Q2债基季报分析 杠杆久期双降,城投重仓回升,谨慎下沉资质——22年Q1纯债基金季报分析 信用债仓位下降,现金类规模续增——21年银行理财年度报告点评 基金继续增配,银行转为减持——7月债券托管数据点评 房贷集中度略降,配债空间有望提升——债市角度看上市银行中报 整改初见成效,后续压力仍存 ——以两款案例分析现金管理类理财整改进度 境外机构债券持仓分析与增持空间展望 ——机构行为系列之一(2021年版) 法律声明 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珮珊债券研究)为海通证券研究所债券行业运营的唯一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供海通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使用,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的研究观点交流;普通个人投资者由于缺乏对研究观点或报告的解读能力,使用订阅号相关信息或造成投资损失,请务必取消订阅本订阅号,海通证券不会因任何接收人收到本订阅号内容而视其为客户。 本订阅号不是海通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客户仍需以海通研究所通过研究报告发布平台正式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对任何因直接或间接使用本订阅号刊载的信息和内容或者据此进行投资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或损失,海通证券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有可能因发布日后的各种因素变化而不再准确或失效,海通证券不承担更新不准确或过时的资料、意见及推测的义务,在对相关信息进行更新时亦不会另行通知。 本订阅号的版权归海通证券研究所拥有,任何订阅人如预引用或转载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务必联络海通证券研究所并获得许可,并必注明出处为海通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内容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和删改。 海通证券研究所债券行业对本订阅号(微信号:珮珊债券研究)保留一切法律权利。其它机构或个人在微信平台以海通证券研究所债券行业名义注册的、或含有“海通证券研究所债券团队或小组”及相关信息的其它订阅号均不是海通证券研究所债券行业官方订阅号。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