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期间海内外发生了什么?
(以下内容从国金证券《国庆期间海内外发生了什么?》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特别声明 本公众号的观点、分析及预测仅代表作者个人意见,不代表任何机构立场,也不构成对阅读者的投资建议。本公众号发布的信息仅供《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中规定的专业投资者使用;非专业投资者擅自使用本公众号信息进行投资,本人不对任何人使用此全部或部分内容的行为或由此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未经本人事先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将此报告或其任何部分以任何形式进行派发、复制、转载或发布,或对公众号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删节或修改。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基本结论 国庆期间,海外金融市场受特朗普病情和美国经济刺激计划进展影响波动起伏。债市:美债收益率上行,主要推动因素是特朗普病情好转带动市场风险偏好升温,其他主要国家债市利率走势分化。权益市场:美股略微收跌但大幅波动,其他国家股市普涨,美股方面,2日就业数据不及预期叠加特朗普确诊新冠导致美股受挫,而伴随特朗普病情好转和财政刺激谈判预期改善,周一即5日美股全线上涨,6日特朗普突然叫停财政刺激方案又导致股价大幅下跌。大宗商品:原油价格上涨,指向市场原油需求预期良好,避险资产黄金价格上涨,主要源于美国财政刺激方案进展、总统大选、英国脱欧和全球疫情演变等不确定性因素。外汇市场:美元指数小幅回落,非美货币走势出现分化,离岸人民币延续节前的升值趋势。 海内外要闻简评:1)美国非农就业数据低于预期,政府就业是主要拖累项,主要与美国尚未完全复学和上月新增政府就业超预期有关,高失业搭配高薪资指向美国就业结构分化严峻,低收入人群、少数族裔和妇女面临更大的就业压力。2)9月美国ISM制造业PMI录得55.4%,是今年4月以来首次回落,经济修复势头或有所放缓,内需修复显露疲态;欧元区制造业PMI回升2个百分点,景气度较高,但服务业PMI跌落至荣枯线以下,主要与疫情二次爆发有关。3)特朗普确诊新冠并快速出院,加大金融市场波动并对总统选举进程造成不确定性因素,特朗普确诊后民调支持率有所下滑,拜登领先幅度扩大。4)中国9月制造业PMI较前值回升0.5个百分点至51.5%,“金九”经济加速修复,建筑业PMI与上月持平。 风险提示:货币政策超预期收紧;中美局势动荡;疫情风险尚未消散。 国庆和中秋的双节假期已进入尾声,长假期间海外发生不少值得关注的大事,本文对假期海外市场走势和国内外要闻进行了回顾点评,以供投资者参考。 一、海外市场回顾 国庆期间(10月1日-10月6日,下同),海外金融市场受特朗普病情和美国经济刺激计划进展影响波动起伏。具体来看,美股微跌但波动幅度大,其他国家股市普涨;美债收益率上行,各国债市走势分化;原油和黄金价格上涨,银铜价格下跌;外汇市场美元走弱,人民币继续升值。 1.1 美债收益率上行,各国债市分化 长假期间,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上行7BP至0.76%,主要推动因素是特朗普病情好转带动市场风险偏好升温。其他主要国家中,10年期日本、德国、法国、英国和意大利国债收益率分别较国庆前变动-0.6、5、-0.7、1和 -9BP,各国债市利率走势分化。 1.2 美股微跌,其他国家普涨 长假期间,美股略微下跌,其他国家股市普涨。美股方面,三大股指标普500、道指和纳指分别累计下跌0.06%、0.03%和0.12%,截至10月6日,普500指和其市盈率PE分别收于3360.95点和32.79倍。国庆期间美股大幅波动,2日非农就业数据不及预期叠加特朗普确诊新冠导致美股和油价受挫,而伴随特朗普病情好转和财政刺激谈判预期改善,本周一即5日美股全线上涨,6日特朗普叫停1.6万亿美元刺激方案,导致三大股指均大幅下跌。 欧洲主要股指方面,法国CAC40指数累涨1.92%,富时100指数累涨1.43%,欧洲STOXX600指数累涨1.33%;亚洲主要股指方面,港股恒生指数累涨2.22%,韩国综合指数累涨1.63%,日经225指数累积上涨1.07%。当前世界经济仍处在修复阶段,全球股市主要呈震荡上行态势。 1.3 原油和黄金价格上涨 截至10月6日布伦特油价和WTI油价分别较国庆前上涨4.15%和1.12%至42.65和40.67美元/桶,原油价格上涨意味着市场原油需求预期良好。 国庆期间黄金价格累计上涨0.7%至1908.8美元/盎司,当前海外市场面临美国财政刺激方案、大选进程、全球疫情演变和英国脱欧等重要不确定性因素,推动避险资产黄金价格上涨,6日美指走强则对金价起到压制作用。其余有色金属方面,COMEX白银累跌0.77%,LME3个月铜累跌2.22%。 1.4 外汇市场美元走弱,人民币升值 长假期间,美元指数小幅回落0.17%至93.68,主要影响因素是特朗普病情和财政刺激方案进展引起的市场避险需求变动;非美货币走势出现分化,日元小幅下跌0.15%,欧元和英镑分别上涨0.1%和下跌0.37%;离岸人民币延续节前的升值趋势,对美元升值0.53%至6.75。 二、海内外要闻简评 国庆期间,海内外市场发生的重要事件包括:(1)美国非农就业数据公布;(2)欧美PMI陆续发布;(3)特朗普确诊新冠;(4)中国PMI数据公布 2.1 美国非农就业数据:低于预期 10月2日非农数据显示,美国9月季调后新增非农就业人口66.1万人,显著低于预期和前值,三季度以来新增就业人口持续放缓。其中政府就业是主要拖累项,主要与美国尚未完全复学和上月新增政府就业超预期有关。美国9月失业率恢复至7.9%,环比回落0.5个百分点,仍远高于近年历史同期数据;劳动力参与率下降0.3个百分点至61.4%。薪资方面,9月平均时薪同比增速为4.65%,较上月小幅回升并继续高于往年,高失业搭配高薪资指向美国就业结构分化严峻,低收入人群、少数族裔和妇女面临更大的就业压力。就业数据不佳主要源于经济复苏动力不足,有助于推动新一轮财政刺激法案加速落地。 2.2 欧美9月PMI数据陆续发布 国庆期间欧美PMI数据陆续发布。9月美国ISM制造业PMI录得55.4%,是今年4月以来首次回落,经济修复势头或有所放缓,与就业数据传递的信号一致。分项来看,新订单指数环比大幅回落7.4个百分点,而新出口订单回升1个百分点至54.3%,新订单与新出口订单指数分化,反映出美国内需修复显露疲态,可与进口指数回落相互验证;产出回落2.3个百分点至61%,主要受到需求端走弱抑制。非制造业PMI录得57.8%,环比回升0.9个百分点。 受额外失业救济金到期影响,8月美国个人总收入环比下降2.71%,如今特朗普颁布的联邦失业救济金也即将结束,而新一轮财政刺激方案仍在谈判中,后续救助削减将对居民收入和消费造成冲击,需求端恢复存在不确定因素。 欧元区方面,9月制造业PMI回升2个百分点至53.7%,创下近两年新高,其中德国、法国和意大利分别为56.4%、51.2%和 53.2%,欧洲制造业依然保持较高景气度。而服务业PMI跌落至荣枯线以下,9月终值录得48%,与制造业指数出现背离,主要源于疫情二次爆发后接触性服务业商业活动缩减。 2.3 特朗普确诊新冠 10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推特宣布与夫人梅拉尼娅同时确诊新冠,随即引发市场恐慌情绪,标普500指和布伦特油价当日分别下挫0.96%和4.06%;入院治疗4天后,特朗普医疗团队召开新闻发布会表示特朗普病情持续好转,并于10月5日晚顺利出院,对市场情绪起到显著提振作用。 虽然从目前来看特朗普病情乐观,但仍对总统选举造成不确定性因素,首先特朗普线下竞选活动大量取消,其中涉及到佛罗里达州、威斯康辛州、俄亥俄州等关键摇摆州,后续竞选活动安排还有待明确,其次是原定下周即10月15日举行的总统候选人第二次辩论可能延后或调整为线上形式。 民调方面,特朗普确诊新冠以后支持率有所下滑,截至10月6日特朗普的普选支持率较确诊前回落0.7个百分点至42.2%,拜登进一步领先9个百分点[1]。但选举结果主要由摇摆州决定,目前总统选举仍存在悬念。 2.4 中国PMI:需求加速回升,部分企业主动补库 9月30日统计局公布的PMI数据显示,9月制造业PMI较前值回升0.5个百分点至51.5%,“金九”旺季经济加速修复。不同规模企业表现分化,其中小型企业时隔4个月后重回荣枯线以上,环比大幅回升2.4个百分点至50.1%,,经济结构性问题有所缓解。 供需方面,生产指数录得54%,较前值回升0.5个百分点。从高频数据来看,9月高炉开工率环比回落0.8个百分点至70.26%,主要源于钢材库存高企和唐山环保限产趋严导致供应减少;汽车半钢胎开工率进一步回升至70.47%,远超去年同期;PTA工厂产业链负荷率环比回升,同比降幅小幅收窄。可见,不同行业之间生产端表现存在差异,整体仍处在恢复期。需求端方面,新订单指数上升0.8个百分点至52.8%,呈加速回升态势。 新出口订单和进口指数均提升至荣枯线以上,分别回升1.7和1.4个百分点至50.8%和50.4%,处在历史较高水平。新出口订单加速修复与9月集装箱运价指数CCFI和SCFI继续攀升相互验证,出口有望继续保持较高增速。 库存方面,原材料库存指数回升1.2个百分点至48.5%;产成品库存指数回升1.3个百分点至48.4%。原材料和产成品库存均明显反弹,对应9月采购量指数大涨1.9个百分点,可见在需求修复加速、制造业预期向好的背景下,部分企业主动补库存。但考虑到现阶段生产端仍强于需求端,9月新订单与产生品库存差额已有所收窄,企业仍面临一定库存压力。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PMI回升0.7个百分点至55.9%。建筑业保持高位运行,商务活动指数与上月持平于60.2%。建材行情方面,9月螺纹钢价格下跌、库存同比大幅回升,水泥和玻璃延续涨价趋势,不同建材行情分化叠加建筑业指数走平,或意味着建筑业旺季发力不足,或与部分基建项目落地困难和房地产融资收紧有关。服务业PMI回升0.9个百分点至55.2%,继续快速恢复。 三、风险提示 货币政策收紧;中美局势动荡;疫情风险尚未消散。 [1]https://www.realclearpolitics.com/epolls/2020/president/us/general_election_trump_vs_biden-6247.html
特别声明 本公众号的观点、分析及预测仅代表作者个人意见,不代表任何机构立场,也不构成对阅读者的投资建议。本公众号发布的信息仅供《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中规定的专业投资者使用;非专业投资者擅自使用本公众号信息进行投资,本人不对任何人使用此全部或部分内容的行为或由此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未经本人事先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将此报告或其任何部分以任何形式进行派发、复制、转载或发布,或对公众号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删节或修改。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基本结论 国庆期间,海外金融市场受特朗普病情和美国经济刺激计划进展影响波动起伏。债市:美债收益率上行,主要推动因素是特朗普病情好转带动市场风险偏好升温,其他主要国家债市利率走势分化。权益市场:美股略微收跌但大幅波动,其他国家股市普涨,美股方面,2日就业数据不及预期叠加特朗普确诊新冠导致美股受挫,而伴随特朗普病情好转和财政刺激谈判预期改善,周一即5日美股全线上涨,6日特朗普突然叫停财政刺激方案又导致股价大幅下跌。大宗商品:原油价格上涨,指向市场原油需求预期良好,避险资产黄金价格上涨,主要源于美国财政刺激方案进展、总统大选、英国脱欧和全球疫情演变等不确定性因素。外汇市场:美元指数小幅回落,非美货币走势出现分化,离岸人民币延续节前的升值趋势。 海内外要闻简评:1)美国非农就业数据低于预期,政府就业是主要拖累项,主要与美国尚未完全复学和上月新增政府就业超预期有关,高失业搭配高薪资指向美国就业结构分化严峻,低收入人群、少数族裔和妇女面临更大的就业压力。2)9月美国ISM制造业PMI录得55.4%,是今年4月以来首次回落,经济修复势头或有所放缓,内需修复显露疲态;欧元区制造业PMI回升2个百分点,景气度较高,但服务业PMI跌落至荣枯线以下,主要与疫情二次爆发有关。3)特朗普确诊新冠并快速出院,加大金融市场波动并对总统选举进程造成不确定性因素,特朗普确诊后民调支持率有所下滑,拜登领先幅度扩大。4)中国9月制造业PMI较前值回升0.5个百分点至51.5%,“金九”经济加速修复,建筑业PMI与上月持平。 风险提示:货币政策超预期收紧;中美局势动荡;疫情风险尚未消散。 国庆和中秋的双节假期已进入尾声,长假期间海外发生不少值得关注的大事,本文对假期海外市场走势和国内外要闻进行了回顾点评,以供投资者参考。 一、海外市场回顾 国庆期间(10月1日-10月6日,下同),海外金融市场受特朗普病情和美国经济刺激计划进展影响波动起伏。具体来看,美股微跌但波动幅度大,其他国家股市普涨;美债收益率上行,各国债市走势分化;原油和黄金价格上涨,银铜价格下跌;外汇市场美元走弱,人民币继续升值。 1.1 美债收益率上行,各国债市分化 长假期间,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上行7BP至0.76%,主要推动因素是特朗普病情好转带动市场风险偏好升温。其他主要国家中,10年期日本、德国、法国、英国和意大利国债收益率分别较国庆前变动-0.6、5、-0.7、1和 -9BP,各国债市利率走势分化。 1.2 美股微跌,其他国家普涨 长假期间,美股略微下跌,其他国家股市普涨。美股方面,三大股指标普500、道指和纳指分别累计下跌0.06%、0.03%和0.12%,截至10月6日,普500指和其市盈率PE分别收于3360.95点和32.79倍。国庆期间美股大幅波动,2日非农就业数据不及预期叠加特朗普确诊新冠导致美股和油价受挫,而伴随特朗普病情好转和财政刺激谈判预期改善,本周一即5日美股全线上涨,6日特朗普叫停1.6万亿美元刺激方案,导致三大股指均大幅下跌。 欧洲主要股指方面,法国CAC40指数累涨1.92%,富时100指数累涨1.43%,欧洲STOXX600指数累涨1.33%;亚洲主要股指方面,港股恒生指数累涨2.22%,韩国综合指数累涨1.63%,日经225指数累积上涨1.07%。当前世界经济仍处在修复阶段,全球股市主要呈震荡上行态势。 1.3 原油和黄金价格上涨 截至10月6日布伦特油价和WTI油价分别较国庆前上涨4.15%和1.12%至42.65和40.67美元/桶,原油价格上涨意味着市场原油需求预期良好。 国庆期间黄金价格累计上涨0.7%至1908.8美元/盎司,当前海外市场面临美国财政刺激方案、大选进程、全球疫情演变和英国脱欧等重要不确定性因素,推动避险资产黄金价格上涨,6日美指走强则对金价起到压制作用。其余有色金属方面,COMEX白银累跌0.77%,LME3个月铜累跌2.22%。 1.4 外汇市场美元走弱,人民币升值 长假期间,美元指数小幅回落0.17%至93.68,主要影响因素是特朗普病情和财政刺激方案进展引起的市场避险需求变动;非美货币走势出现分化,日元小幅下跌0.15%,欧元和英镑分别上涨0.1%和下跌0.37%;离岸人民币延续节前的升值趋势,对美元升值0.53%至6.75。 二、海内外要闻简评 国庆期间,海内外市场发生的重要事件包括:(1)美国非农就业数据公布;(2)欧美PMI陆续发布;(3)特朗普确诊新冠;(4)中国PMI数据公布 2.1 美国非农就业数据:低于预期 10月2日非农数据显示,美国9月季调后新增非农就业人口66.1万人,显著低于预期和前值,三季度以来新增就业人口持续放缓。其中政府就业是主要拖累项,主要与美国尚未完全复学和上月新增政府就业超预期有关。美国9月失业率恢复至7.9%,环比回落0.5个百分点,仍远高于近年历史同期数据;劳动力参与率下降0.3个百分点至61.4%。薪资方面,9月平均时薪同比增速为4.65%,较上月小幅回升并继续高于往年,高失业搭配高薪资指向美国就业结构分化严峻,低收入人群、少数族裔和妇女面临更大的就业压力。就业数据不佳主要源于经济复苏动力不足,有助于推动新一轮财政刺激法案加速落地。 2.2 欧美9月PMI数据陆续发布 国庆期间欧美PMI数据陆续发布。9月美国ISM制造业PMI录得55.4%,是今年4月以来首次回落,经济修复势头或有所放缓,与就业数据传递的信号一致。分项来看,新订单指数环比大幅回落7.4个百分点,而新出口订单回升1个百分点至54.3%,新订单与新出口订单指数分化,反映出美国内需修复显露疲态,可与进口指数回落相互验证;产出回落2.3个百分点至61%,主要受到需求端走弱抑制。非制造业PMI录得57.8%,环比回升0.9个百分点。 受额外失业救济金到期影响,8月美国个人总收入环比下降2.71%,如今特朗普颁布的联邦失业救济金也即将结束,而新一轮财政刺激方案仍在谈判中,后续救助削减将对居民收入和消费造成冲击,需求端恢复存在不确定因素。 欧元区方面,9月制造业PMI回升2个百分点至53.7%,创下近两年新高,其中德国、法国和意大利分别为56.4%、51.2%和 53.2%,欧洲制造业依然保持较高景气度。而服务业PMI跌落至荣枯线以下,9月终值录得48%,与制造业指数出现背离,主要源于疫情二次爆发后接触性服务业商业活动缩减。 2.3 特朗普确诊新冠 10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推特宣布与夫人梅拉尼娅同时确诊新冠,随即引发市场恐慌情绪,标普500指和布伦特油价当日分别下挫0.96%和4.06%;入院治疗4天后,特朗普医疗团队召开新闻发布会表示特朗普病情持续好转,并于10月5日晚顺利出院,对市场情绪起到显著提振作用。 虽然从目前来看特朗普病情乐观,但仍对总统选举造成不确定性因素,首先特朗普线下竞选活动大量取消,其中涉及到佛罗里达州、威斯康辛州、俄亥俄州等关键摇摆州,后续竞选活动安排还有待明确,其次是原定下周即10月15日举行的总统候选人第二次辩论可能延后或调整为线上形式。 民调方面,特朗普确诊新冠以后支持率有所下滑,截至10月6日特朗普的普选支持率较确诊前回落0.7个百分点至42.2%,拜登进一步领先9个百分点[1]。但选举结果主要由摇摆州决定,目前总统选举仍存在悬念。 2.4 中国PMI:需求加速回升,部分企业主动补库 9月30日统计局公布的PMI数据显示,9月制造业PMI较前值回升0.5个百分点至51.5%,“金九”旺季经济加速修复。不同规模企业表现分化,其中小型企业时隔4个月后重回荣枯线以上,环比大幅回升2.4个百分点至50.1%,,经济结构性问题有所缓解。 供需方面,生产指数录得54%,较前值回升0.5个百分点。从高频数据来看,9月高炉开工率环比回落0.8个百分点至70.26%,主要源于钢材库存高企和唐山环保限产趋严导致供应减少;汽车半钢胎开工率进一步回升至70.47%,远超去年同期;PTA工厂产业链负荷率环比回升,同比降幅小幅收窄。可见,不同行业之间生产端表现存在差异,整体仍处在恢复期。需求端方面,新订单指数上升0.8个百分点至52.8%,呈加速回升态势。 新出口订单和进口指数均提升至荣枯线以上,分别回升1.7和1.4个百分点至50.8%和50.4%,处在历史较高水平。新出口订单加速修复与9月集装箱运价指数CCFI和SCFI继续攀升相互验证,出口有望继续保持较高增速。 库存方面,原材料库存指数回升1.2个百分点至48.5%;产成品库存指数回升1.3个百分点至48.4%。原材料和产成品库存均明显反弹,对应9月采购量指数大涨1.9个百分点,可见在需求修复加速、制造业预期向好的背景下,部分企业主动补库存。但考虑到现阶段生产端仍强于需求端,9月新订单与产生品库存差额已有所收窄,企业仍面临一定库存压力。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PMI回升0.7个百分点至55.9%。建筑业保持高位运行,商务活动指数与上月持平于60.2%。建材行情方面,9月螺纹钢价格下跌、库存同比大幅回升,水泥和玻璃延续涨价趋势,不同建材行情分化叠加建筑业指数走平,或意味着建筑业旺季发力不足,或与部分基建项目落地困难和房地产融资收紧有关。服务业PMI回升0.9个百分点至55.2%,继续快速恢复。 三、风险提示 货币政策收紧;中美局势动荡;疫情风险尚未消散。 [1]https://www.realclearpolitics.com/epolls/2020/president/us/general_election_trump_vs_biden-6247.html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