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晨会聚焦220823重点关注博威合金、招商银行、汉钟精机、用友网络、康冠科技等

晨会聚焦220823重点关注博威合金、招商银行、汉钟精机、用友网络、康冠科技等

作者:微信公众号【国信研究】/ 发布时间:2022-08-23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国信证券《晨会聚焦220823重点关注博威合金、招商银行、汉钟精机、用友网络、康冠科技等》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国信晨会 音频: 进度条 00:00 03:15 后退15秒 倍速 快进15秒 晨会提要 【重点推荐】 博威合金(601137.SH) 深度报告:差异化高附加值产品驱动成长 【宏观与策略】 宏观周报:8月以来国内经济复苏速度有所加快 固定收益快评:可交换私募债跟踪-私募EB每周跟踪 固定收益周报:转债市场周报-事件型行情难以预判,短期仍建议低价挖掘 【行业与公司】 机械行业双周报(8月第2期):机械行情整体表现较好,培育钻石短期波动不改长期趋势 交运中小盘行业周报:新增覆盖微光股份,快递量价保持韧性 交运行业快评:7月快递数据点评-件量增速稳步恢复,淡季致价格环比下滑 交运行业快评:2022年7月交运行业数据观察-疫情防控常态化,需求稳定修复 非金属建材周报(22年第34周):水泥局部供给偏紧,看好旺季需求释放 房地产行业双周报:5年期LPR降低15bp,“保交楼”举措持续推出 房地产行业快评:LPR下调点评-“稳地产”措施持续发力,后续宽松仍值得期待 非银行业专题:财富管理行业专题-黑石集团:另类投资领头羊 海外市场专题:中资美元债数据追踪周报——美债收益率走势分化,高收益债券表现回暖 医药生物周报(22年第34周):口腔种植医疗服务收费和耗材价格拟开展专项治理 网易-S(09999.HK) 海外公司财报点评:流水显著跑赢行业,新产品上线支撑下半年业绩增长 金蝶国际(00268.HK) 海外公司财报点评:逆风环境云业务保持高增长,订阅占比持续提升 上海家化(600315.SH) 财报点评:多重因素致上半年业绩承压,期待下半年稳步复苏 台华新材(603055.SH) 财报点评:经营环境承压,二季度扣非净利润下滑47% 公牛集团(603195.SH) 财报点评:新业务新渠道拓展顺利,传统业务彰显韧性 中通快递-SW(02057.HK) 财报点评:二季度市占率提升明显,单票快递盈利表现亮眼 杭州银行(600926.SH) 财报点评:营收和净利润实现两位数增长 招商银行(600036.SH) 财报点评:高盈利延续,短期压制不改长期向好趋势 恒润股份(603985.SH) 财报点评:风电塔筒法兰龙头,静待下半年企稳修复 汉钟精机(002158.SZ) 财报点评:业绩同比增长24%,真空泵保持高增 广电计量(002967.SZ) 财报点评:22Q2净利率大幅改善,上半年业绩同比扭亏为盈 云铝股份(000807.SZ) 财报点评:发挥绿电优势,加码下游铝加工 洛阳钼业(603993.SH) 财报点评:主要产品量价齐增,重点项目加速推进 金徽酒(603919.SH) 财报点评:疫情拖累2季度业绩下滑,产品结构优化稳步推进 道通科技(688208.SH) 财报点评:营收受北美业务放缓影响,新能源充电桩放量可期 安恒信息(688023.SH) 财报点评:疫情导致二季度增长放缓,云安全和数据安全可期 用友网络(600588.SH) 财报点评:云业务持续超50%增长,大型客户拓展顺利 华阳集团(002906.SZ) 财报点评:二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4%,新订单持续开拓 康冠科技(001308.SZ) 深度报告:智能显示制造领军企业,紧抓海外智能交互平板发展红利 立昂微(605358.SH) 财报点评:二季度收入创季度新高 万年青(000789.SZ) 财报点评:营收规模保持基本平稳,积极拓展“水泥+”模式 【金融工程】 金融工程周报:ETF周报-上周医药、芯片主题ETF分别逆市净申购24.6亿、14.5亿 重点推荐 博威合金(601137.SH) 深度报告:差异化高附加值产品驱动成长 深耕铜合金领域30年,从原材料供应商转型解决方案提供商。 公司成立于1993年,成立之初主营业务为铜合金加工材料的生产和销售,2016年开始转型高端合金材料解决方案提供商,目前主要新材料产品包括铜合金带材、棒材、线材以及精密细丝。同年,公司通过对宁波康奈特100%股权的收购进入了光伏领域,形成了“新材料为主+新能源为辅”的经营格局,拥有1000MW光伏组件产能。2021年,公司新材料产品实现销量18.08万吨,营收90.73亿元,毛利率12.56%;新能源产品受海运价格高企+硅料涨价+201关税税率提高三重不利因素影响,仅实现销量246MW,营收7.67亿元,毛利率5.16%,目前不利因素已逐渐消退,光伏产品放量可期。 研发实力雄厚,积极扩产高端产品。 公司注重研发创新,拥有数百项发明专利,参与制定数十项行业标准,具备优异的合金化能力、微观组织重构能力以及自主研发专用精密制造设备的能力,构筑了公司的竞争壁垒。公司实行全球化布局,在中、德、加、越等国家建设了九大生产基地,分散化的生产布局有利于公司充分利用地区优势。目前,公司主要的在建扩产项目有5万吨特殊合金带材项目、6700吨铝焊丝项目以及3.18万吨棒、线项目,其中特殊合金带材项目和铝焊丝项目均为高附加值产品,能够实现进口替代。 下游需求快速增长,国产替代空间巨大。 公司的铜合金带材产品下游主要应用领域为电连接器以及引线框架。汽车连接器是电连接器的一种重要应用,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逐渐提高,连接器用铜合金需求快速增加。引线框架用铜合金板带需求旺盛,近年来我国半导体产业快速发展,在全球的占比逐渐扩大,未来进口替代需求确定。 盈利预测与估值:公司处于产能扩张的快速成长期,我们认为公司将充分受益新能源汽车和半导体行业的快速发展,预计2022/2023/2024年公司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63/9.53/11.59亿元,EPS分别为0.84/1.21/1.47元。通过多角度的估值,我们认为公司股票价值在25.2-27.7元之间,相对于公司目前的股价有22%-34%的溢价空间,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公司未来持续成长性不及预期风险;公司在建项目进度不及预期风险;新能源汽车及半导体市场增速不及预期风险;铜价、硅料等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风险;市场竞争激烈导致产品毛利率下滑风险;人工和能源成本上升的风险;公司经营风险。 证券分析师:刘孟峦 S0980520040001; 焦方冉 S0980522080003; 宏观与策略 宏观周报:8月以来国内经济复苏速度有所加快 8月以来国内经济复苏速度有所加快: 本周国信高频宏观扩散指数A维持正值,指数B继续上升。本周指数B走势符合季节性,已连续4周上升,与7月持续超季节性回落的情况相比明显好转,表明8月以来国内经济复苏速度有所加快。 截止2022年8月19日,国信高频宏观扩散指数A为0.1,指数B录得107.8,指数C录得-3.5%(+0.0pct.)。构建指标的七个分项中,焦化企业开工率、螺纹钢产量、PTA产量、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较上周上升,全钢胎开工率、水泥价格、建材综合指数较上周下行。 周度价格高频跟踪: (1)本周食品价格再次上涨,非食品价格小幅下跌。2022年8月食品价格环比或持平季节性,非食品价格环比或低于季节性。预计8月CPI食品环比约为1.5%,CPI非食品环比约为零,CPI整体环比约为0.3%,今年8月CPI同比或继续上升至2.9%。 (2)8月上旬国内流通领域生产资料价格仍在下跌,但下跌幅度明显收窄,与此同时九大分类中有六个分类的价格在8月上旬出现上涨,价格上涨的产品数量较7月明显增加,验证了国内经济向上修复速度有所加快。预计8月国内PPI环比维持负值,但幅度有所收窄,PPI同比继续明显下行至2.9%。 风险提示:政策调整滞后,经济增速下滑。 证券分析师:李智能 S0980516060001; 董德志 S0980513100001; 固定收益快评:可交换私募债跟踪-私募EB每周跟踪 我们定期梳理从公开渠道可获得的最新的可交换私募债(私募EB)项目情况,对私募可交换债项目做基本要素跟踪,私募发行条款发行过程可能有更改,请以最终募集说明书为准,发行进度请与相关主承销商咨询。 本周无新增项目信息(部分项目因合规原因未予列示)。 证券分析师:董德志 S0980513100001; 联系人:王艺熹; 固定收益周报:转债市场周报-事件型行情难以预判,短期仍建议低价挖掘 转债策略:事件型行情难以预判,短期仍建议低价挖掘 8月以来,景气度相对较高的汽车、储能、光伏、风电等成长主线赛道估值提升至中等偏高位置后,上涨之势有所松动。在其余行业盈利低尚未确认的背景之下,权益市场(无论涨跌)转为以事件驱动为主。 受可再生能源发展结算公司成立消息提振,加上全国持续高温、加快可再生能源投资建设的必要性日益提升等提振,上周电力设备行业全周收涨4.18%,公用事业行业全周收涨4.03%;由于火电占比有望阶段性提升,上周火电煤炭行业全周收涨2.73%,在申万一级行业中领涨。然而受到部分光伏项目投标价格下降影响,光伏指数有所调整。医药生物行业全周收跌3.31%,在申万以及行业中跌幅居前。 综合来看,由于盈利近期以来权益行情主线(无论涨跌)均以偶发性事件驱动为主,投资者难以提前预判及布局。 展望后市,我们认为8月30日以前市场关注重点将放在上市公司中报业绩披露上。从7月以来披露的中报业绩预告以及工业企业利润、社会零售品总额、PMI等宏观指标来看,二季度盈利增速上行的公司数量不会太多,多数公司或确认盈利底部。 转债择券方面,考虑到权益方面市场主线分散,指数并未确立上行趋势,而事件性行情难以提前埋伏,且当前转债估值仍处于历史高位,后续仍有压降空间。我们认为,短期内转债低价挖掘胜率较高,关注转债价格、正股估值均处于较低水平的医药、建筑装饰、银行、环保、轻工制造等行业。 风险提示:政策调整滞后,经济增速下滑。 证券分析师:董德志 S0980513100001; 联系人:王艺熹; 行业与公司 机械行业双周报(8月第2期):机械行情整体表现较好,培育钻石短期波动不改长期趋势 培育钻石行业持续高景气,2022年1-7月进口/出口额同比+64%/+73% 印度GJEPC数据显示,2022年7月印度培育钻石毛坯进口额1.38亿美元,同比增长23.58%;印度培育钻石裸钻出口额1.47亿美元,同比增长37.83%。2022年1-7月进口额10.08亿美元,同比增长63.84%;出口额10.07亿美元,同比增长72.53%;进口额/出口额渗透率分别为8.56%/6.98%,整体仍保持较快成长,虽然7月同比增速有所放缓,我们认为属于月度数据的正常波动,行业趋势仍然景气向好,持续看好培育钻石投资机会,建议重点关注中兵红箭、力量钻石、四方达、黄河旋风、国机精工。 重要数据跟踪:机械行业整体行情表现较好,原材料价格有所回升 近两周机械行业上涨3.59%,跑赢沪深300 3.73个百分点。2022年以来钢价/铜价/铝价指数下降13.20%/9.99%/9.48%,近两周钢材综合/铜/铝价格指数相比两周前环比变动-0.16%/+3.25%/+0.33%。2022年1-7月金属切削机床/金属成形机床/工业机器人/挖掘机产量同比-5.34%/-1.64%/-11.50%/-25.60%。 机械行业投资框架:把握强阿尔法公司,挖掘高贝塔行业投资机会 整体看,产业升级+自主可控背景下,光伏/锂电/风电/半导体/工业自动化等新兴战略产业迎来爆发,推动相关企业形成大量的资本开支,带来对中游机械公司巨大的需求,产业链上设备公司均有较好地成长,特别是在增量扩张逻辑下中小制造企业会有更大的盈利弹性。基于此,我们一方面持续看好优质赛道中长期胜出概率大的龙头公司,并自下而上优选细分行业隐形冠军;另一方面建议关注具备极高业绩弹性的优质中小成长公司。 核心零部件公司:1)数字化X线探测器:正处于国产化替代加速+下游新领域快速拓展阶段,重点推荐奕瑞科技;2)机器视觉:3C国产替代稳步推进+新能源领域需求爆发,重点推荐奥普特;3)工业自动化:产业升级推动自动化加速普及,叠加国产化加速,重点推荐绿的谐波、汇川技术、怡合达。 专用/通用设备公司:1)光伏装备:新能源革命大势所趋+N型电池技术迭代设备属性耗材化,重点推荐汉钟精机,关注美畅股份、晶盛机电、捷佳伟创、帝尔激光、奥特维;2)锂电装备:新能源汽车渗透加速,设备投资先行强者恒强,全球市场有望打开更大空间,重点关注先导智能、联赢激光、海目星、杭可科技、中国电研;3)激光装备:性价比日益凸显下游渗透持续提速,重点关注柏楚电子、锐科激光;4)核电装备:自19年行业已重启, 19-22年新批4/4/5/6台,确定性向好趋势,重点关注江苏神通、中密控股、景业智能;5)一体化压铸:特斯拉率先引领,已逐步形成产业化趋势,重点推荐伊之密。 产品型公司:1)培育钻石:行业高爆发成长初期,印度进口培育钻19-21年CAGR达107%,22年1-7月同比+64%,21年渗透率仅6.38%,重点推荐中兵红箭,关注力量钻石、四方达、黄河旋风、国机精工;2)通用电子测试测量仪器:成熟市场的工业用消费品,品质+品牌+渠道打造高护城河,当前进口/出口替代加速拐点向上,重点关注具备较强产品力的行业龙头。 服务型公司:检测服务长坡厚雪,经营抗周期性强,重点推荐华测检测、广电计量、苏试试验、中国电研,关注信测标准、国检集团等。 行业重点推荐组合 重点组合:华测检测、广电计量;中兵红箭、黄河旋风;奥普特、柏楚电子、绿的谐波、奕瑞科技、汉钟精机、怡合达、汇川技术;恒立液压、浙江鼎力;晶盛机电、联赢激光、海目星、杭可科技、捷佳伟创。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原材料涨价、汇率大幅波动、疫情反复冲击 证券分析师:吴双 S0980519120001; 联系人:王向远; 交运中小盘行业周报:新增覆盖微光股份,快递量价保持韧性 航运:本周 CCFI 综合指数报2993.67点,环比跌2.6%,其中美西航线报 2362.71点,环比跌4.4%,欧线报4817.93点,环比跌1.9%。虽然当前运价下行趋势明显,但是我们认为强劲的需求或为行业形成托底,消费端来看,历史上美联储加息对耐用品消费的影响均较为有限;库存端来看,全球企业对库存管理的重心已从效率切换为安全。当前时点,欧美的港口环节及美国内陆物流仍在拥堵当中,且劳动关系或仍存变数,如出现罢工等情况,集运的供需格局或再次出现较为明显的转向。 航空机场:各航司披露7月运营数据,业务量环比继续显著改善,同比降幅明显缩小。暑运接近尾声,航班量震荡回落。我们继续看好疫情全面消退后的投资机会,如有朝一日开放,民航运价向上弹性大,业绩有望创历史新高,推荐板块性的投资机会,推荐三大航、春秋、吉祥、华夏。国际线熔断政策松动利好机场国际客流有序恢复,利好航空及非航收入修复。当前枢纽机场因国际客减量业绩承压,一旦国门开放,机场业绩将大幅改善。机场估值体系已经逐步过渡至消费股,在免税消费驱动逻辑下很难再回到公用事业股估值体系,看好枢纽机场投资价值,推荐上海机场、白云机场。 快递:7月全国疫情防控常态化,快递行业及龙头股企业业务量增长继续恢复,7月是快递传统淡季,快递单价环比下降属于季节性正常波动,价格战仍然可控。中通本周公布了二季报,市占率提升及业绩增长表现亮眼,龙头地位进一步稳固。快递龙头企业今年利润高增长确定性仍然很高,且具有长期投资价值,继续推荐圆通速递、顺丰控股和韵达股份。 物流&中小盘:精选物流行业优质个股,推荐密尔克卫。双星新材PET铜箔在成本与安全性上均优于传统铜箔,业绩有望大增,继续推荐;推荐微光股份、国联股份、浙江自然、宏华数科、久祺股份、安利股份、华依科技,关注凯立新材、牧高笛。 投资建议:三亚疫情持续,义乌疫情已基本得到控制,对全国货运物流的影响进一步减小。国务院要求进一步落实核酸检测结果全国互认,但国际航线全面回归尚需时间,客货运的持续恢复与内循环复苏或是主导投资的主线。交运推荐出行板块受益标的国航、春秋、吉祥、上海机场,下半年有望再创佳绩的密尔克卫及受益于复工复产的快递板块标的-圆通、顺丰;中小盘重点推荐拥有PET基膜成熟工艺,并拓展PET铜箔的双星新材、长期受益数码印花且近期新产线投产的宏华数科以及户外受益股浙江自然。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复苏不及预期,疫情反复,油价汇率剧烈波动 证券分析师:姜明 S0980521010004; 黄盈 S0980521010003; 罗丹 S0980520060003; 曾凡喆 S0980521030003; 高晟 S0980522070001; 交运行业快评:7月快递数据点评-件量增速稳步恢复,淡季致价格环比下滑 国家邮政局公布了快递行业最新的7月数据。7月份,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完成96.5亿件,同比提升8.0%;业务收入完成608.6亿元,同比提升4.3%。 上市公司公布了7月经营数据。7月份,顺丰控股速运物流业务业务量同比提升8.9%,单价同比提升4.2%;韵达股份业务量同比提升2.1%,单价同比提升23.0%;圆通速递业务量同比提升7.8%,单价同比提升26.4%;申通快递业务量同比提升33.8%,单价同比提升22.8%。 国信交运观点:1)7月快递行业业务量增长继续恢复,增速为+8.0%,环比增加了2.6个百分点,由于7月国内少数地方疫情面临反复,导致行业需求增长恢复速度较慢。在监管管控的大背景下,快递行业价格战整体仍然可控,7月是快递传统淡季,经营成本比旺季低带动价格下行,所以7月行业单票价格环比6月旺季减少了0.27元至6.14元,价格环比降幅比往年大是因为疫情导致6月经营成本和终端价格基数偏高;7月单票价格同比下降6.1%,同比降幅仍然维持在相对低位。2)全国疫情防控常态化,快递公司的7月经营数据继续修复,顺丰7月公司速运物流业务量同比提升了8.9%,时效快递业务同比增长表现稳定;韵达、圆通和申通7月业务量同比分别为+2.1%、+7.8%、+33.8%,其中由于韵达山西太原的物流园以及北京长阳网点在二季度陆续爆发疫情,其业务量恢复速度弱于其他同行,而申通业务量增长高于同行主要得益于公司价格策略相对更激进(韵达、圆通和申通7月单票价格环比分别减少0.06元、0.05元、0.09元);由于行业竞争仍然理性以及疫情导致快递经营成本上行,韵达、圆通和申通单票价格同比均维持在高位,分别为+23.0%、+26.4%、+22.8%。3)投资建议:疫情防控常态化,快递需求增长稳步回升,7月淡季价格环比出现回落,属于正常的季节性波动,投资者无需过度担忧价格战的重启。近期义乌地区疫情已得到控制,国际贸易城于8月18日起进入常态化运营,我们预计三季度行业业务量增长将继续恢复。在今年全国疫情影响范围和持续时间可控的假设下,通达系公司单票利润有望实现明显回升,利润有望实现高速增长;对于顺丰来说,公司整体产能充足、将可以满足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的业务发展需要,我们预计2022年公司资本开支将出现明显下降、资产利用率将实现提升,公司将继续享受四网融通和精细化经营带来的成本优化效益,2022年业绩有望实现大幅修复。继续推荐圆通速递、韵达股份和顺丰控股。 证券分析师:姜明 S0980521010004; 罗丹 S0980520060003; 交运行业快评:2022年7月交运行业数据观察-疫情防控常态化,需求稳定修复 数据综述:7月份,1)当前集运运价下行趋势明显,但是强劲的需求或为行业形成托底;7月下半月以来VLCC运价持续提升、成品油运价下旬有所降温。2)民航至暗谷底已过,叠加暑运催化,航空机场数据环比继续改善。3)全国疫情总体可控,快递需求增长继续恢复,7月是快递传统淡季,经营成本比旺季低带动价格下行。4)国内疫情防控常态化,铁路和公路客运量环比均实现提升,铁路货运同比保持增长,公路货运同比小幅下滑。 航运港口: 7月CCFI运价均值为3239.7,环比提升0.35%,供应链效率层面,全球准班率略有下降,仅鹿特丹及我国华东港口准班率有所提升,其余港口准班率均有所回落。 7月VLCC运价持续提升,TD3C平均TCE为1232美元/天,值得注意的是7月下半月以来VLCC运价持续提升,截至8月10日已创出21年以来新高达到近17000美元/天水平;成品油运价下旬有所降温,但仍维持强劲,7月BCTI均值为1383.57,环比下降13.54%。 7月散货运输景气度回落,BDI均值为2076.95,环比下降13.08%,各船型运价指数同步下跌。 航空机场: 7月,全国民航客运量3400万人次,同比下降30.8%,相比于2019年同期下降42.7%。 7月各机场数据环比继续改善,同比有所下降,其中上海浦东机场7月航班起降1.48万架,同比降56.2%,旅客吞吐量86.9万,同比降76.3%;白云机场6月航班起降3.11万架次,同比降1.9%,旅客吞吐量326.5万,同比降9.8%。 快递: 7月,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完成96.5亿件,同比提升8.0%,全国疫情总体可控,快递需求增长继续恢复,增速环比增加2.6个百分点;业务收入完成898.2亿元,同比提升8.6%。 7月,快递行业单票价格(剔除其他收入)为6.14元,环比下降4.3%,同比下降6.1%,快递行业价格战整体仍然可控,7月是快递传统淡季,经营成本比旺季低带动价格下行,所以7月行业单票价格环比6月旺季减少了0.27元至6.14元,价格环比降幅比往年大是因为6月疫情导致经营成本和终端价格基数偏高,同比降幅仍让维持在相对低位;CR8指数为84.8,环比上升了0.1。 铁路公路: 7月,全国铁路客运环比显著恢复,同比仍有下降,客运量2.26亿人次,同比下降26.7%,铁路货运保持增长,货运量4.10亿吨,同比增长12.3%。 7月,全国公路客运量3.42亿人,同比减少25.2%;货运量32.74亿吨,同比下降3.5%。今年1-7月公路累计客运量21.5亿人,同比减少31.8%;累计货运量209.8亿吨,同比减少4.1%。 证券分析师:姜明 S0980521010004; 黄盈 S0980521010003; 罗丹 S0980520060003; 曾凡喆 S0980521030003; 高晟 S0980522070001; 非金属建材周报(22年第34周):水泥局部供给偏紧,看好旺季需求释放 基建投资加速上行,下半年项目有望加快推进。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1-7月,全国广义基建投资同比增长9.58%,环比1-6月提高0.33pct,其中7月单月增速11.47%,仍然保持较快速的增长。细分领域中,水利业表现突出,1-7月投资增速实现14.5%,环比上半年继续提高1.8pct。发改委1-7月累计审批核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10028亿元,其中7月项目约2368亿元,同比增加约3倍,主要集中于水利、能源等领域。发改委表示,下半年将进一步加大重大项目协调推进力度,加快中央预算内投资下达进度,加快办理各项审批手续,做好开工前各项准备工作,推动一批重大项目及早开工建设。 布局“稳增长”,静待政策效果显现。当前各子行业跟踪及投资建议如下: 水泥:今年1-7月,全国水泥累计产量11.64亿吨,同比减少14.2%,降幅较上半年收窄0.8pct,去年同期为增长10.4%,7月单月水泥产量1.92亿吨,同比减少7%,环比下降1.7%。随着“稳增长”相关措施持续推进,看好下半年基建投资稳定宏观经济运行,三四季度水泥施工旺季仍然值得期待。 本周受长江流域持续性极端高温天气影响,多地出现紧急限电,其中限电较为严重的地区为四川和重庆,所有工业用电用户生产全停,水泥企业窑磨基本处于全停状态,库存比单周快速下降21.9pct至49.4%的低位水平,其次两湖地区也出现不同程度限电,湖北地区减产50%-70%不等。局部供给收缩,叠加前期部分区域错峰生产执行较好,使得相关及周边区域水泥价格获得一定上行动力。截至8月19日,全国P.O42.5高标水泥平均价为420元/吨,环比上涨0.8%,库容比为66.8%,环比下降3.8 pct。短期建议关注后续限电持续情况,以及旺季到来前的需求恢复情况,推荐海螺水泥、华新水泥、上峰水泥、万年青、塔牌集团、冀东水泥、天山股份; 玻璃:本周浮法玻璃多数区域价格仍然延续上周上行走势,涨幅环比有所放缓,多数区域库存继续削减,由于下游加工厂已经持有一定库存,订单增量有限的情况下,整体库存下降速度亦有所放缓。根据卓创资讯,本周国内浮法玻璃国内主流市场均价为1708.34元/吨,环比上涨2.58%,重点省份生产企业库存为4639万重箱,环比减少161万重箱(-3.35%)。短期来看,下游加工厂开工率尚无明显增加,预计近期以消化库存为主,建议关注终端需求新增订单情况和供给端变化;中长期玻璃行业科技升级依旧是看点,推荐旗滨集团、南玻A。 其他建材:①本周国内无碱纱市场价格整体延续较弱走势,合股纱产品近期仍存进一步下行预期,整体供需博弈仍明显;电子纱市场价格整体维稳延续,预计短期趋稳运行为主。中长期来看,玻纤行业有望进入产能高质量有序扩张新阶段,需求端拉动成长,供需格局有望持续优化,龙头企业未来竞争优势有望进一步巩固,现价仍可继续做多,推荐中国巨石,中材科技;②其他建材:地产投资韧性犹存,各子行业龙头企业市占率稳步提升,建议逢低布局长期持有,推荐海洋王、光威复材、科顺股份、坚朗五金、东方雨虹、伟星新材、兔宝宝。 风险提示:基建地产运行低于预期;成本上涨超预期;疫情反复 证券分析师:黄道立 S0980511070003; 陈颖 S0980518090002; 冯梦琪 S0980521040002; 房地产行业双周报:5年期LPR降低15bp,“保交楼”举措持续推出 近期核心观点: 从行业角度,淡季修复速度减缓、基本面再趋悲观之下,市场可能重回政策博弈主线。我们认为,房地产回归正常轨道,是当前政府、企业、居民的共同利益所在,因此没有必要对地产销售有超过对经济整体的担忧。近期包括政策性银行专项借款、民企发债增信支持等多项地产纾困措施出台,皆是高层在压实地方责任和房企主体责任的同时对“保交楼、稳民生”提供实质性的支持,夯实了信心,提升了地产股债的“下限”,逻辑明显改善。在此基础上,我们期待需求端更有力政策推出的效果,毕竟销售复苏是解决当下房地产问题的根本答案,决定了地产股债的“上限”。从个股角度,经营稳健、具备优秀品质的房企将更快从行业低谷中脱颖而出。核心推荐万科A、保利发展、金地集团、滨江集团、绿城中国。 销售复苏放缓,回暖仍需等待 从统计局公布数据看,销售复苏放缓。2022年1-7月商品房销售额同比-28.8%;2022年7月商品房销售额同比-28.2%,较前值扩大7.4个百分点。 从日频数据看,销售回暖趋势平缓。2022年截至8月19日,30城商品房成交面积为9332万㎡,同比-31%。其中,长三角、华南、华中&西南、华北&东北区域的商品房成交面积累计同比分别为-34%、-35%、-31%、-15%。 开发投资继续恶化,到位资金降幅扩大 开发投资继续恶化。2022年1-7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累计为79462亿元,同比-6.4%。7月单月,开发投资完成额同比-12.3%,降幅扩大2.9个百分点。 到位资金降幅扩大。2022年1-7月房企到位资金累计为88770亿元,同比-25.4%。7月单月,到位资金同比-25.8%,降幅较前值扩大2.2个百分点。 开竣工表现较弱,地产链继续承压 开工由于土地存量不足以及销售表现低迷,受房企投资意愿较弱的影响延续弱势。2022年1-7月,新开工面积累计76067万平方米,同比-36.1%。7月单月,新开工面积同比-45.4%,降幅较前值扩大0.3个百分点。 竣工强弩之末,表现较弱。2022年1-7月,竣工面积累计32028万平方米,同比-23.3%。7月单月,竣工面积同比-36.0%,较前值收窄4.7个百分点。 重要事件: ①5年期LPR降低15bp至4.3%。②住建部等部门推出政策性银行专项借款“保交楼、稳民生”。③交易商协会拟向民企提供发债增信支持。④卫健委等17部门提出住房政策向多子女家庭倾斜。⑤合肥召开化解房地产问题专题调度会。⑥福州房贷首付比例下调,并推出人才住房保障措施。⑦济南下调二套住房公积金贷款首付比例,并推出二手房“带押过户”模式。⑧上海定向优化临港人才购房政策。⑨江苏昆山太仓、河北廊坊、浙江海宁放松限购限售。⑩浙江湖州鼓励国企收购困难房企滞销房,统筹项目间资金使用。 风险提示:1、政策放松不及预期;2、疫情等因素致行业基本面超预期下行;3、房企信用风险事件超预期冲击。 证券分析师:任鹤 S0980520040006; 王粤雷 S0980520030001; 联系人:王静; 房地产行业快评:LPR下调点评-“稳地产”措施持续发力,后续宽松仍值得期待 事项: 2022年8月22日,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新一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其中1年期LPR为3.65%,前值为3.7%;5年期以上LPR为4.3%,前值为4.45%。 国信地产观点: 1)今年以来,与房贷利率挂钩的5年期LPR迎来第三次下调,此次15bp的下调幅度大于1年期LPR和MLF下调幅度,将进一步释放中长期流动性,提振房地产市场信心,一定程度上促进购房需求的释放; 2)根据融360的最新数据,2022年7月全国首套房平均贷款利率4.35%、二套房5.07%,对比当前4.3%的基准房贷利率和4.1%的房贷利率下限,部分城市当前仍有较大下降空间。除下调利率外,个别地方政府也开始尝试调整首付政策,需求端放松加码仍然值得期待; 3)7月销售复苏放缓,单月同比降幅扩大,作为传统淡季,叠加居民收入和房价上涨预期减弱、担忧期房交付等因素影响,销售回暖动能仍显不足; 4)投资建议:在淡季修复速度减缓、基本面再趋悲观之下,市场将重回政策博弈主线,房地产回归正常轨道,是当前政府、企业、居民的共同利益所在,因此没有必要对地产销售有超过对经济整体的担忧。近期“稳地产”措施的持续发力,皆在夯实房地产市场信心,提升了地产股债的“下限”。在此基础上,我们期待需求端更有力政策推出的效果,毕竟销售复苏是解决当下房地产问题的根本答案,决定了地产股债的“上限”。从个股角度,经营稳健、具备优秀品质的房企将更快从行业低谷中脱颖而出。核心推荐万科A、保利发展、金地集团、滨江集团、绿城中国; 风险提示:政策放松不及预期;疫情等因素致行业基本面超预期下行;房企信用风险事件超预期冲击。 证券分析师:任鹤 S0980520040006; 王粤雷 S0980520030001; 联系人:王静; 非银行业专题:财富管理行业专题-黑石集团:另类投资领头羊 黑石集团(Blackstone Group)是一家全球领先的另类投资公司。 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发展成为至今市值超过700亿美元、业务丰富多元的另类投资机构,黑市集团代表全球最顶尖的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进行投资,主要客户包括主权财富基金、保险公司和公共养老基金等。黑石集团于2007年在纽交所上市,成为管理资产规模最大的另类投资机构之一。 另类投资(Alternative Investment)是国际金融市场的重要力量。 另类投资是股票和债券等投资工具以外的非主流投资工具的总称,通常包括房地产基金、证券化资产、对冲基金、私募股权基金、大宗商品、艺术品等。国际著名另类投资机构多成立于20世纪晚期,经历过多次经济、金融危机的洗礼,由处于边缘地位的另类机构,逐步发展成为向有需求的企业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的重要金融机构。 深耕四大板块,衍生创新业务。 黑石集团创建于1985年,在私募股权及并购咨询业务的基础上逐步扩展,当前主要业务分为四大板块,每一个业务板块分别由数百名投资管理专家组成的投委会管理。目前黑石集团已形成私募股权基金、地产基金、信贷和保险投资平台、对冲基金组合投资平台四大业务线,每条业务线上又形成多个投资策略。2018年以来,黑石集团新设立了生命科学投资团队和成长性股权投资团队,进一步完善公司的业务线,并支持公司的主题投资策略。 黑石集团以出众的投资业绩在全球建立了良好的口碑,主要原因包括三方面:一是注重发挥专业人才优势,保证投资业绩。公司从各个专业领域挖掘顶尖人才推动公司变革,并设立严格的投资委员会和风险管理机制防止不良业绩的产生。二是充分发挥规模效应,实现长足发展。金融危机中,公司凭借充足的可用资金,在信贷、房地产、私募股权投资、对冲基金等领域不断扩充业务类型,并充分发挥规模化优势,运用多元投资策略,平滑经济周期的波动。三是坚持善意收购,实现共赢局面。不同于其他收购者的强硬控制措施,公司更多采用循序渐进、友好协商方式,并关注长期业务改善所必需的各种变革。这种模式能够成就“三赢”局面,即使黑石集团、黑石集团的投资者以及资产本身从中受益。 风险提示:市场下跌对财富管理行业业绩与估值修复带来不确定性;金融监管趋严;市场竞争加剧;创新推进不及预期等。 投资建议:随着经济转型和我国居民财富管理需求增长,我国大财富管理行业空间广阔,优秀的财富管理机构大有可为。就券商而言,其离资本市场更近,具有资本市场人才优势和研究能力优势,建议关注在财富管理业务上具有特色的券商,包括中信证券、中金公司、东方财富、国联证券。 证券分析师:戴丹苗 S0980520040003; 王剑 S0980518070002; 田维韦 S0980520030002; 海外市场专题:中资美元债数据追踪周报——美债收益率走势分化,高收益债券表现回暖 基准利率:上周三(8月17日)美联储公布的7月货币政策会议纪要显示多位政策制定者首次承认货币政策过度紧缩可能导致衰退的风险,未来某个时候会放缓加息的步伐。受此影响,美国各期限国债收益率走势分化,3月期国债收益率较上周上行9.75bp至2.6175%,1年期国债收益率较上周下行0.25bp至3.1225%,2年期国债收益率较上周下行0.2bp至3.2464%,5年期国债收益率较上周上行13.37bp至3.1078%,10年期国债收益率较上周上行13.37bp至2.9822%。长短端国债利率维持倒挂格局,但倒挂幅度收窄至-26bp,10年期与3月期收益率利差小幅走阔至36bp。 一级市场:本周中资美元债一级市场发行冷清,共发行5只债券,规模为4.525亿美元,较前一周减少16.2%。发行人以城投为主,且多笔债券发行规模不足1亿美元。常德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单笔发行规模为2亿美元,为最大规模发行人。此外,龙南旅游发展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发行的3年期债券,息票率6%,为城投板块发行定价最高的债券,较前一周最高发行定价上行0.5个百分点。金融板块发行1笔,为广州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发行的维好定价4100万美元的364天债券,息票率6%。地产板块本周无新发行。 二级市场:收益率方面,本周十年期美债收益率较上周上升13.37bp至2.9822%,投资级中资美元债收益率小幅上行5.12bp至4.9077%,投资级利差小幅下降8.25bp至193bp,投机级中资美元债的收益率下降109.62bp至24.5793%,投机级利差收窄123bp至2160bp。 回报率方面,不同信用等级和板块美元债走势分化,高收益美元债年初至今的回报率跌幅较前一周明显收窄,投资级中资美元债回报率跌幅小幅收窄,带动整体回报率小幅回升。截至8月19日,中资美元债年初至今的回报率较上周上升35bp至-10.98%,其中投资级债券回报率上升9bp至-7.12%,高收益债券回报率下降160bp至-27.14%。按行业来看,非金融和城投债券回报率为-6.99%和-0.41%,跌幅分别较上周扩大23bp和9bp;房地产和金融债券回报率为-41.06%和-14.44%,跌幅分别较上周收窄386bp及84bp。 个券方面,本周二级市场价格领涨的10只债券主要包括旭辉控股集团、远洋集团、碧桂园控股等公司的美元债,价格领跌的10只债券包括启迪控股、蔚来汽车、药明康德等公司的美元债。 调级行动:本周评级机构对6家中资美元债发行人采取评级行动,其中负面调级行动为5家,撤销评级为1家。 违约与要约情况:本周无新增违约或要约债券。 风险提示:房地产行业再融资风险,美联储货币政策超预期风险。 证券分析师:王学恒 S0980514030002; 徐祯霆 S0980522060001; 医药生物周报(22年第34周):口腔种植医疗服务收费和耗材价格拟开展专项治理 医药板块仍处于估值筑底区间,关注中报业绩表现。 本周全部A股下跌0.33%(总市值加权平均),沪深300下跌0.96%,生物医药板块整体下跌3.31%,表现弱于整体市场。分子版块来看,化学制药下跌3.02%,生物制品下跌4.85%,医疗服务下跌4.93%,医疗器械下跌2.64%,医药商业上涨0.74%,中药下跌2.08%。医药板块当前市盈率(TTM)为23.66X,处于近5年的历史低位,受制于医保政策和集采降价压力,估值仍处于筑底区间。 口腔种植医疗服务和耗材价格治理进一步细化,民营医疗机构在市场大变革中应找准自身定位。 口腔种植已成为人民群众普遍关心、治理呼声较高的医疗领域,2022年8月18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开展口腔种植医疗服务收费和耗材价格专项治理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本次专项治理征求意见稿态度明确、定位精准、要求细化。口腔种植将实行“技耗分离”,耗材部分将主要分为种植体系统和牙冠;医疗服务部分分为种植体植入、牙冠置入、其他配套实施的服务。同时进行全流程价格调控工作,突出技术劳务价值。牙冠将进行挂网采购,种植体系统由四川牵头组建省际采购联盟,种植体集采将组织公立医疗机构(含军队医疗机构)全部参加种植牙耗材集中采购,全力动员民营医疗机构参加。除全流程价格调控外,其他配套实施的服务可单独设立价格项目,复杂种植手术可体现价格差异,运用数字化手段可设立相应价格项目,对于拔牙、牙周洁治、补牙等以技术劳务为主的项目,历史价格偏低的可适当提高价格。对于民营医疗机构而言,口腔种植牙等服务价格实行市场调节。此次专项治理后,民营医疗机构提供差异化、特需化服务的定位将更加明确,可同时提供各层次的诊疗项目构建产品梯队满足不同患者需求,承接专项治理后释放的民众植牙需求,同时在高客流量下构建完整的口腔治疗生态。推荐关注通策医疗。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的风险、医保控费超预期的风险、药耗集采风险 证券分析师:陈益凌 S0980519010002; 陈曦炳 S0980521120001; 彭思宇 S0980521060003; 马千里 S0980521070001; 张超 S0980522080001; 网易-S(09999.HK) 海外公司财报点评:流水显著跑赢行业,新产品上线支撑下半年业绩增长 业绩坚挺,经营利润率显著优化。 2022Q2,公司实现营收232亿元,同比增长12.8%。收入增长主要由在线游戏和云音乐驱动,部分被有道的收入下滑抵消。Non-GAAP归母净利润54亿元,同比增长28.0%;Non-GAAP归母净利率23.4%,同比提升2.8pct。反映主业盈利水平的经营利润率为21.4%,同比提升3.0 pct,主要得益于毛利率的提升及经营费率的同比下降。 游戏:端游连续三季度高增,《暗黑破坏神》手游上线。2022Q2,在线游戏业务收入为168亿元,同比增长16%。其中,手游收入111亿元,同比增长6%。PC端游收入57亿元,同比增长41%,继续维持高增。我们测算,本季度公司游戏流水同比增速为20%,显著跑赢行业。重磅手游产品《暗黑破坏神:不朽》国服上线,后续产品包括:《哈利波特:魔法觉醒》海外版、《倩女幽魂隐世录》等。 有道:智能设备稳健增长。2022Q2,有道总净收入为9.6亿元,同比减少26%,剔除已被剥离的学科类课外培训业务后,有道总收入同比减少2%。其中智能设备的净收入为2.4亿元,同比增长16%,主要受去年以来推出的新产品增长驱动。 云音乐:收入增长29%,付费率超20%。2022Q2,云音乐收入同比增长29%至21.9亿元。会员订阅和社交娱乐服务收入均健康增长:在线音乐服务收入同比增长6.4%至8.99亿元,其中会员订阅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8%至7.57亿元;社交娱乐服务及其他收入同比增长52.5%至12.93亿元。2022年上半年,音乐会员付费率提升至20.7%,同比提升6.5pct。 风险提示:政策风险;游戏市场竞争激烈的风险;游戏出海表现不及预期的风险;全球疫情的系统性风险等。 投资建议:上调盈利预测,继续维持“买入”评级。 基于对公司后续产品表现的信心,我们小幅上调盈利预测,预计2022-2024年调整后净利润分别为208/230/256亿元,上调幅度分别为0%/2%/1%。维持目标价169-194港币,相对当前股价涨幅为19%-37%,继续维持“买入”评级。 证券分析师:谢琦 S0980520080008; 金蝶国际(00268.HK) 海外公司财报点评:逆风环境云业务保持高增长,订阅占比持续提升 云服务收入增长35.5%,订阅占比提升。 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亿元,同比增长17%。收入增长主要由云服务驱动。云服务收入16.8亿元,同比增长35.5%。收入占比提升到76.4%(去年同期为66.1%)。金蝶云订阅服务年经常性收入(ARR)约为18.6亿元,同比增长46.5%。公司维持云订阅服务ARR在2021-2023复合年增速50%的目标。 亏损有所扩大,费用率优化。 2022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亏损3.56亿元,较去年同期的亏损2.48亿元有所扩大;归母净亏损率为16%,同比提升3pct。亏损扩大,主要因疫情对交付效率产生不利影响,以及公司对云星瀚和HR SaaS的投入加大。总经营费率同比下降1.6pct,其中管理费率和研发费率分别同比下降0.4pct和1.6pct。 云苍穹和云星瀚维持高增,续费率约100%。 2022年上半年,金蝶云·苍穹和金蝶云·星瀚合计实现收入约2.84亿元,同比增长77.6%,总合同金额超过3.3亿元。苍穹和星瀚的续费率约100%。根据公司业绩会议,全年有望实现和去年持平的续费率。期内签约客户476家,包括新签客户194家。 云星空订阅ARR增长53%,运营利润率保持20%以上。 2022年上半年,金蝶云·星空实现收入约7.86亿元,同比增长16.1%,增速放缓主要是被非订阅的部分下降所拖累;订阅占比已经超过60%,云订阅ARR同比增长53%,仍然维持较高增速。客户续费率达89%,累计客户达28,300家。根据公司业绩会议,云星空继续维持着超过20%的运营利润率。 小微云服务尤其是云星辰增长迅猛。 2022年上半年,小微财务云业务实现收入3.8亿元,同比增长74%。其中云星辰收入同比增长337.7%,续费率达72%,客户数近2万家;精斗云续费率69%,客户数约23.1万。 投资建议:考虑到宏观经济周期可能会影响企业信息化开支,以及公司持续加大投入,我们小幅下调盈利预测,预计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4.00/-3.03/-2.24亿元(原为-3.11/-2.87/-2.04亿元)。维持目标价18.4-19.7港币,较当前股价为有15%-23%的上涨空间,继续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不及预期,企业信息化投资下滑,疫情反复影响项目交付,竞争格局恶化的风险。 证券分析师:谢琦 S0980520080008; 王学恒 S0980514030002; 熊莉 S0980519030002; 上海家化(600315.SH) 财报点评:多重因素致上半年业绩承压,期待下半年稳步复苏 受多重因素影响,公司2022上半年营收利润均同比有所下滑。 公司2022上半年实现营收37.15亿元,同比下降11.76%;实现归母净利润1.58亿元,同比下降44.84%。其中22Q2实现营收15.98亿元,同比-23.75%,归母净利润-0.42亿元,同比-135.75%。公司作为上海本地企业,上半年上海疫情及封控措施对其采购、生产、物流均有较大影响,叠加固定折旧成本和刚性支出及原材料上涨等因素,公司二季度营收及利润承压极为明显。 营收拆分:护肤品同比增速下滑,线上渠道发力有待加强。1)分产品:护肤品同比大幅下滑,母婴个护基本持平。2022上半年护肤品、母婴、个护家清分别实现营收8.13亿、10.22亿、17.33亿,同比-34.86%、-3.77%、+1.29%。2)分平台:上半年公司线上实现营收12.44亿元,同降22.59%,占比33.52%,主要系平安特渠调整下滑超过45%,以及超头因素影响(剔除超头同降9%),兴趣电商同增600%+;国内线下渠道下滑约4%,其中国内线下商超/百货/CS分别同降3%/30%/15%。海外业务Mayborn同增1%,剔除汇率影响同增8%。 盈利营运:受疫情影响销售,以及刚性费用支出核原材料成本上升影响,公司Q2盈利能力下滑明显。公司22H1毛利率为59.91%,同比-4.34pct;其中Q2毛利率-7.46pct;上半年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分别同比-3.81pct/-0.14pct;公司上半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4.35亿元,同比-34.46%,其中Q2单季度经营性现金流净额-1.14亿元。 风险提示:新品推出不及预期,营销创新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投资建议:经营面至暗时刻已过,期待下半年稳步复苏 上海疫情及封控措施对公司经营冲击较大,但公司通过聚焦爆品,精简SKU,实现核心品牌的头部产品聚合度提升,强化了品牌复购水平。展望下半年,经营面最坏时期已过,公司将持续通过产品创新和营销创新打造品牌竞争力,通过不断推出新品系列、加大新零售推动力度,力争2022年下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实现两位数增长。此外,公司下调股权激励业绩指标,调整后的公司业绩考核指标依然具有挑战性,但同时又有效实现对员工激励作用,有利于公司的长期稳定发展。考虑疫情对公司线上线下销售的影响,我们下调公司22-24年盈利预测归母净利润至5.76/8.23/10.43亿元,同比增速为-11.30%、42.99%、26.65%,对应PE为39/27/22x,维持“买入”评级。 证券分析师:张峻豪 S0980517070001; 联系人:柳旭; 台华新材(603055.SH) 财报点评:经营环境承压,二季度扣非净利润下滑47% 受疫情和原材料涨价影响,上半年收入增长11%,扣非下滑31%。 2022 1H收入+11.4%至20.5亿元,扣非净利润1.7亿元,-31.2%,由于有政府补贴,净利润仅-8%至2.4亿元;上半年长丝/坯布/面料收入10.1/3.9/5.9亿元,+32%/-23%/+19%;3~6月下游需求疲软,坯布产销率低于预期,原材料和能源价格同比上涨令毛利率-3.6百分点至24.6%;职工薪酬、研发开支、股权激励等费用增长令费用率合计+1.8百分点至13.1%。由于上半年产销率较低,存货+12%至15.7亿元,今年上半年资产减值+1.2百分点至1.9%。其他收益8766万元(政府补贴为主),综上所述,净利率下滑2.5百分点至11.7%。上半年资本开支5.3亿元,同比/环比增长86%/139%。 受疫情影响,二季度扣非下滑47%,预计短期内公司经营仍有压力。 2022 Q2公司收入+0.3%至11.0亿元,归母净利润-23.7%至1.25亿元,扣非净利润-47%至0.9亿元。二季度毛利率-4.6百分点至22.9%,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0.9%/5.3%/5.5%,同比-0.2/+1.3/+0.8百分点,费用率合计+1.1百分点。其他收益5578万元。7~8月中旬国内织机开机率仍处于低位且同比下滑,我们预计短期内公司坯布和面料订单将继续有一定压力。 中化20万吨己二腈产能率先投产,继续看好锦纶66产业的长期前景。 7月天辰齐翔国内首套丁二烯法年产20万吨己二腈项目成功投产,打破海外厂家数年来技术垄断局面,2022年预计产量10万吨。6月重庆华峰6万吨间隙法PA66切片开工,预计年底机械投产,该切片有望应用在民用领域。随着前道己二腈和民用切片的陆续投产,将带动原材料成本的下降,尼龙66在民用的渗透率有望得到快速提升。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原料价格大幅波动、订单不及预期、市场系统性风险。 投资建议:短期仍有压力,中长期前景可期,把握回调后长期买点。 上半年由于需求疲软,公司下游业务受到冲击较大导致业绩承压,但公司保持快速扩张的步伐,差异化产品凸显较强韧性。展望中长期,己二腈成功国产化将带动锦纶66民用渗透率的提升,由于锦纶66民用纤维技术壁垒高,继续看好公司的显著先发优势和大幅扩张前景。由于二季度业绩低于预期,小幅下调2022年而维持2023~2024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2~2024年净利润为4.9/7.3/9.0亿元(原5.1/7.3/9.0亿元),同比增长5%/50%/24%。由于己二腈成功实现国产化,增强尼龙66产业放量的确定性,上调合理估值为16.8~17.7元(原为14.2-15.1元),对应2023年PE为20-21x。短期经营业绩表现不佳,近期公司股价出现回调,建议把握回调后长期买点,维持“买入”评级。 证券分析师:丁诗洁 S0980520040004; 联系人:关竣尹; 公牛集团(603195.SH) 财报点评:新业务新渠道拓展顺利,传统业务彰显韧性 新品类带动收入增长,业绩增长稳健。 2022H1营业收入68.38亿元,同比增长17.5%;其中二季度营业收入37.60亿元,同比增长15.8%。归母净利润15.08亿元,同比增长6.1%;其中二季度归母净利润8.66亿元,同比增长6.4%。收入增长主要一方面基于产品矩阵的完善、多元化渠道的拓张、创新产品更加符合消费者需求,进而销量增加;同时新品类如充电枪、无主灯带来增量;另一方面通过产品升级提升自身市场竞争力、提高产品单价。 毛利率环比改善,销售和研发费用率有所增加。 2022H1毛利率为35.93%,其中一季度同比下滑3.3pp,二季度同比下滑0.1pp。Q1毛利率下滑主要系原材料成本上涨所致,Q2公司主要通过产品提价对冲成本压力;下半年预计原材料价格平稳,公司毛利率稳定。上半年销售费用率同比+0.97pp至5.01%,销售费用的增长主要系战略咨询投入、业务推广投入增加所致;管理费用率同比-0.09pp至3.40%;研发费用率同比+0.35pp至3.65%;财务费用率同比-0.08pp至-0.82%。净利率22.05%,同比-2.37pp。 分品类看,传统业务创新升级稳健增长。 电连接/智能电工照明/数码配件业务占比分别为49%/48%/3%,智能电工照明业务占比进一步提升。从业务增速来看,三者2022H1分别同比增长12.3%/23.6%/16.1%;智能电工照明又包括墙壁开关插座、LED照明器件、其他智能产品三块业务,分别同比增长14.1%/37.7%/60.7%。LED照明器件中,无主灯业务从去年开始孵化,今年3月正式推出产品,上半年已实现5400万收入;其他智能产品主要包括浴霸、智能门锁、智能晾衣机、智能窗帘机等智能生态产品,上半年获得快速增长。 分渠道看,B端渠道重点发力。 今年上半年,C端装饰渠道开始了新业务无主灯的市场导入,完成了8000多家网点的初步布局,同时进一步开展全品类专卖区下沉建设;C端五金渠道继续保持优势;C端数码渠道店态持续丰富;新能源渠道于今年3月份开始组建;B端渠道2022 年公牛以智控无主灯产品为核心,强化开拓头部家装公司,上半年B端渠道销售收入同比+69%;电商渠道坚持全品类发展战略,上半年同比+15%。 风险提示: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渠道拓展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 投资建议:看好新老业务及新老渠道协同并进。我们维持收入预测,同时基于原材料铜价格今年位于高位,毛利率端承压,下调业绩预测。预计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32.38/37.74/43.07亿元,同比增速16.5%/16.5%/14.1%;EPS为5.39/6.28/7.16元。我们维持“买入”评级和 161.3~181.2元的合理估值区间,合理估值对应2022年30~34x PE。 证券分析师:丁诗洁 S0980520040004; 联系人:刘佳琪; 中通快递-SW(02057.HK) 财报点评:二季度市占率提升明显,单票快递盈利表现亮眼 22年二季度业绩同比实现高增长。 2022年二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6.57亿元,同比增长18.2%;实现调整后的净利润17.59亿元,同比增长38.2%,在二季度疫情防控影响的背景下,公司业绩表现已属稳健。 二季度公司业务量实现正增长,市占率提升,价格同比增长明显。 由于二季度受到上海等部分地方疫情防控影响,公司二季度实现业务量62.03亿件,同比增长7.5%,增速环比有所下滑,但是仍然高于行业二季度同比-2%的增速,近期义乌地区疫情已得到控制,国际贸易城于8月18日起进入常态化运营,我们预计三季度公司业务量增长将继续恢复。中通二季度市占率同比增加2.0个百分点至23.0%,龙一地位进一步强化。公司二季度单票快递价格为1.28元,同比提升了10.9%,一是因为二季度行业竞争仍然维持缓和态势,二是因为油价上涨以及疫情防控导致快递经营成本短期上行,传导至快递末端。 二季度公司单票快递经营成本上行,但单票快递盈利实现改善,资本开支高点已过。 公司二季度单票运输成本和单票中转成本分别为0.49元和0.30元,同比变化分别为+2.0%和+9.1%,二季度公司单票快递经营成本同比提升主要是因为油价的上涨、人工成本的上涨以及新冠疫情再度爆发期间包裹量下降。但是由于单票价格同比明显改善,从而带动单票快递毛利同比增长23%至0.49元,环比增加了0.03元。最终,公司二季度单票净利(调整后)为0.28元,同比和环比均改善明显(21年Q2和22年Q1分别为0.22元和0.20元)。公司二季度的资本开支为15.4亿元,环比下降15%(一季度为18.0亿元), 公司资本开支高点已过,预计2022年的资本开支总额有望下降至60-70亿元(2021年为93.3亿元)。 风险提示:国内疫情变化;价格竞争恶化;电商快递需求增长低于预期。 投资建议:上调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 由于行业竞争维持良性,且在国内疫情反复背景下快递公司经营具有韧性,我们上调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2.0/77.7/91.5亿元(22-23年调整幅度+1.7%/+5.3%),分别同比增长30%/25%/18%。维持公司“买入”评级,现在股价对应22-23年EPS的PE估值分别为24X、19X。 证券分析师:姜明 S0980521010004; 罗丹 S0980520060003; 杭州银行(600926.SH) 财报点评:营收和净利润实现两位数增长 2022年上半年营收和净利润实现两位数增长。 2022年上半年营收173亿元,同比增长16.3%,增速较一季度基本保持稳定;上半年PPOP同比增长16.9%,增速较一季度回升2.6个百分点,主要是成本收入比同比小幅降低引起;上半年归母净利润66亿元,同比增长31.7%,增速较一季度基本保持稳定。2022年上半年加权ROE16.6%,同比上升2.4个百分点。 资产增长是收入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2022年上半年总资产同比增长19.1%至1.5万亿元,增速自去年以来基本稳定;其中存款同比增长21.8%至0.9万亿元,略快于资产增速;贷款同比增长23.2%至0.6万亿元,增速有所加快,其中个人消费贷款同比增长37%;期末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8.14%。 净息差有所降低。 公司上半年净息差1.69%,同比降低24bps,主要是去年下半年净息差下降的翘尾因素影响。公司去年下半年净息差1.74%,环比来看今年降幅不大,主要是LPR下降、宏观形势变化等多种因素影响。 资产质量保持稳定。 我们测算的2022年上半年不良生成率0.16%,较去年同期下降2bps,继续保持在较低水平。公司期末拨备覆盖率582%,较一季末上升2个百分点,较年初上升15个百分点。此外,公司期末不良率0.79%,基本上保持稳定;关注率0.46%,环比略有反弹但仍处于较低水平;不良/逾期90天以上贷款161%,较年初上升7个百分点。总体来看,公司资产质量保持稳定,不良边际生成速度较慢,拨备覆盖率处于较高水平,也为未来业绩增长打下稳健的基础。 投资建议:我们保持盈利预测不变,预计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114/138/162亿元,同比增速23.3/20.9/17.3%;摊薄EPS为1.93/2.33/2.73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6.9/5.7/4.9x,PB为0.96/0.84/0.74x,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形势走弱可能对银行资产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证券分析师:陈俊良 S0980519010001; 王剑 S0980518070002; 田维韦 S0980520030002; 招商银行(600036.SH) 财报点评:高盈利延续,短期压制不改长期向好趋势 盈利能力处在高位。 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1791亿元(+6.1%),归母净利润694亿元(+13.5%)。年化后ROAA为1.5%,ROAE为18.1%。非信贷减值损失同比下降31.9%反哺利润,而信贷减值损失同比提升57.7%。但受不良贷款有所暴露拖累,期末拨备覆盖率较3月末下降8.6个百分点至454%。 存贷款维持较好扩张,但净息差面临压力。 6月末存款贷款余额分别是7.04万亿元和5.93万亿元,较年初分别增长6.5%和10.9%。上半年净息差2.49%,同比下降5bps。二季度单季净息差2.37%,较一季度下降14bps,疫情冲击下资负端都面临压力。资产端,上半年贷款收益率4.62%,较2021年下降5bps,除了LPR下调影响外,疫情冲击和房地产市场下行后居民消费意愿疲弱,收益率相对较高的信用卡贷款和按揭贷款增长放缓也是重要拖累因素。负债端,上半年存款利率1.49%,较2021年提升8bps,主要是企业资金活化不足,企业结算等对公活期存款增长受限,同时居民投资转向定期储蓄转化,使得公司活期存款日均余额占比较年初下降了2.21个百分点至62.24%。 财富管理收入下降,但资产管理收入实现高增。 上半年手续费净收入同比增长2.20%,增速放缓,主要是财富管理手续费收入189亿元,同比减少8.1%。其中,代理基金收入34.7亿元,代理信托收入22.9亿元,同比分别减少47.0%和49.5%;但代理保险收入89.8亿元,代理理财收入34.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1.6%和22.6%,财富管理收入变化主要是客户避险情绪上升。不过子公司资管规模增长较好,带动资产管理手续费同比增长32.8%至69.4亿元。 不良虽有所暴露,但整体资产质量仍比较优异。 期末不良率0.95%,较3月末提升1bp,测算的实际年化不良生成率1.18%,较2021年提升26bps。关注率和逾期率较年初分别提升17bps和13bps至1.01%和1.16%,但仍都处在较好水平。主要是受房地产客户风险暴露影响,期末开发贷不良率2.82%,较年初提升141bps,其他对公领域和个人贷款不良率均基本维持稳定。 投资建议:维持 “增持”评级 受疫情和房地产景气度下行冲击,上半年业绩面临一定压力,不过压制因素在改善。公司核心优势是其管理机制、组织文化和人才队伍建设等软实力。小幅下调2022-2024年净利润1355/1523/1718亿元(原预测为1394/1599/1841亿元),对应13.0%/12.4%/12.8%的增速,对应摊薄EPS为5.23/5.89/6.67元,动态PB为1.04x/0.92x/0.82x,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稳增长政策不及预期带来经济复苏不及预期; 证券分析师:田维韦 S0980520030002; 王剑 S0980518070002; 陈俊良 S0980519010001; 恒润股份(603985.SH) 财报点评:风电塔筒法兰龙头,静待下半年企稳修复 2022年上半年收入同比下降31.92%,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82.52%。 公司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收8.11亿元,同比下降31.92%;归母净利润0.43亿元,同比下降82.52%,公司上半年业绩下滑主要是受风电行业影响,风电场开工审慎,公司风电塔筒法兰产品订单减少,以及公司所在地区于5月受疫情封控政策影响,公司生产及销售不及预期。单二季度来看,公司实现营收4.39亿元,同比下降22.64%,环比增长18.15%,归母净利润0.30亿元,同比下降71.34%,环比增长136.39%,二季度环比改善明显。 2022年上半年盈利能力有所下降。 公司2022年上半年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11.66%/5.24%,同比减少21.99/15.22个pct;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分别为0.49%/3.28%/-0.21%/2.95%,同比变动-0.15/+0.43/-1.51/-0.78个pct,期间费用率同比下滑2个pct,毛利率大幅下降主要系核心产品风电塔筒法兰价格竞争加剧,毛利率由39.68%下降至11.09%,其他产品毛利率基本持平,导致公司毛利率大幅下降。 公司是国内风电塔筒法兰龙头,新拓轴承业务打开成长空间。 公司主要从事辗制环形锻件、锻制法兰及其他自由锻件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获得了维斯塔斯、通用电气、西门子歌美飒、阿尔斯通、艾默生、三星重工、韩国重山、金风科技、明阳智能、上海电气等国际国内知名厂商的合格供应商资质或进入其供应商目录。在辗制环形锻件市场,公司已成为海上风电塔筒法兰的重要供应商,在全球同行业同类产品中处于领先地位,公司也是目前全球较少能制造7.0MW及以上海上风电塔筒法兰的企业之一,同时公司已量产9MW海上风电塔筒法兰,2021 年公司募资布局风电轴承领域,年产 4,000 套风电轴承,将打开公司成长空间。 风电招标提升明显,预计下半年装机量回暖。 根据各家公司公告的不完全统计,2022年1-7月风电项目招标规模达到 56GW,超过去年全年的招标总量,随着下半年风电装机的回暖,尤其是海风项目逐步开工,公司海风法兰盈利水平高于陆风,叠加5月份以来原材料价格的持续下降,预计收入端和盈利端将有所改善。 风险提示:新产品拓展不及预期;下游行业需求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 投资建议:考虑到公司在风电塔筒领域优势地位稳固,切入风电轴承业务打开增量空间,下半年风电基本面转好,我们预计公司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3.72/5.85/8.30亿元,EPS 1.10/1.72/2.45元,对应 PE 值32/20/14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证券分析师:吴双 S0980519120001; 联系人:王向远; 汉钟精机(002158.SZ) 财报点评:业绩同比增长24%,真空泵保持高增 2022H1营收同比增长3.08%,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4.17%。 公司2022H1实现营收13.69亿元,同比增长3.08%;归母净利润2.46亿元,同比增长24.17%,业绩增长主要系真空泵业务快速发展、公司通过降本增效等提升经营绩效所致。2022H1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34.21%/17.99%,同比变动-0.86/+3.03个pct,毛利率下降系原材料价格上涨、疫情影响,净利率上升系:1)真空泵业务占比上升;2)研发费用率下降;3)汇兑收益增长。单季度看,2022Q2公司实现营收7.75亿元,同比增长3.40%;归母净利润1.55亿元,同比增长25.07%;毛利率/净利率35.18%/20.01%,同比+0.16/+3.45个pct,环比+2.22/4.66个pct。2022H1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分别为5.32%/4.66%/-1.17%/5.11%,同比变动+0.45/-0.05/-2.67/-2.49个pct。22H1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2.16亿元,同比下降26.88%。 真空泵同比增长27%,冷冻冷藏压缩机增速超30%。 分业务看,公司压缩机/真空产品/铸件/零件及维修营收业务分别为7.37/5.15/0.30/0.87亿元,同比变动-8.57%/+27.18%/+14.03%/-4.01%,毛利率分别为29.78%/41.57%/9.34%/36.72%,同比变动-2.41/+0.36/+6.28/-5.74个pct。压缩机业务中,空压机由于疫情反复,全球经济震荡、制造业低迷,2022H1同比下滑;冷冻冷藏压缩机方面,在内需迅速增长、国家政策推动下,冷冻冷藏市场的增长迅速,2022H1公司冷冻冷藏压缩机增速在30%以上。真空泵业务快速增长系国内光伏制造企业产能扩张、设备更换驱动真空泵的需求保持高速增长所致。 预期真空泵深度受益光伏行业高景气、半导体设备国产加速。 光伏领域,公司2011年切入光伏领域,2018-19年在拉晶环节占据主要市场份额,2020年光伏电池片环节大幅突破放量,未来光伏行业持续高景气有望驱动光伏真空泵需求保持高速增长。半导体领域,中国市场空间约100亿元,国产化率小于5%,目前国产化替代进程在不断加速,公司是国内集成电路国产化零部件创新联盟一员,已为多家国内晶圆厂提供新扩产项目真空泵和进口品牌老旧真空泵的汰旧换新。并与多家半导体设备企业展开合作,取代进口品牌真空泵,以实现半导体行业中关键设备及零部件全部国产化。 风险提示:整体经济下行;真空泵业务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 投资建议:公司经营稳中向好,盈利能力稳中有升,真空泵业务受益光伏行业高景气快速发展,我们预计公司2022-24年归母净利润为5.94/7.22/8.69亿元,对应PE 24/20/16倍,维持“买入”评级。 证券分析师:吴双 S0980519120001; 联系人:年亚颂; 广电计量(002967.SZ) 财报点评:22Q2净利率大幅改善,上半年业绩同比扭亏为盈 22H1营收同比增长21%,业绩同比扭亏为盈。 公司22H1实现营收9.95亿元,同比增长20.61%;归母净利润0.19亿元,同比去年-0.19亿元扭亏为盈。单季度看,22Q1/Q2营收3.61/6.34亿元,同比增长17.10%/22.70%;归母净利润-0.79/+0.99亿元,同比变动-9.20%/+73.70%。盈利能力看,22H1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36.41%/1.82%,同比变动-0.31/+4.01个pct;22Q2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49.98%/16.09%,同比变动+5.42/+4.72个pct,22Q2盈利能力显著修复主要系公司收入较快增长的同时,成本占比较高的职工薪酬和折旧及摊销同比增速明显放缓,带来利润率自然释放所致。期间费用率看,22H1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6.39%/7.47%/12.69%/0.92%,同比变动-0.72/-1.10/-0.78/-2.11个pct,整体控制良好。现金流看,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0.78亿元,同比增长106.32%,主要系公司加强应收账款管理所致。在手订单看,公司合同负债为1.51亿元,同比增长73.99%,相比21年底增长39.54%,显示公司订单情况持续向好。资本开支看,公司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为2.66亿元,同比增长18.57%。截至6月底,公司2022年度技术改造计划已签订合同金额1.18亿元,完成年内计划金额的39.03%。 主要下游行业军工及汽车需求旺盛,带动传统优势业务稳健增长。 分业务看,公司计量/可靠性与环境试验/电磁兼容/化学分析/食品/环保/EHS评价咨询业务营收分别为2.64/2.81/1.13/0.70/0.65/0.65/0.78亿元,同比变动+15%/+22%/+27%/+22%/+48%/+24%/-15%,毛利率42.55%/42.27%/48.08%/43.14%/0.99%/4.20%/42.80%,同比变动-0.30/+2.58/+2.04/-1.03/+9.86/-5.44/-5.12个pct。公司传统优势业务除计量受疫情影响较大外,收入及毛利率均显著提升,主要系前两大下游军工和汽车行业需求旺盛,公司大客户开发效果显著、业务稳步增长所致。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影响;公信力受不利事件影响;业务增速不及预期。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领先的第三方综合性检测公司,所处检测赛道长坡厚雪,2020-21年因疫情等外部原因导致收入增速放缓,而成本费用前置利润表现较差,当前疫情防控形势趋稳,公司主要下游军工、汽车需求旺盛,公司在手订单持续向好、前期订单有效消化,扩张支出增速明显放缓,业绩有望转折向上。我们上调公司22-24年归母净利润为2.77/3.89/5.32(前值2.70/3.59/4.64)亿元,对应PE47/34/24倍,维持“买入”评级。 证券分析师:吴双 S0980519120001; 李雨轩 S0980521100001; 云铝股份(000807.SZ) 财报点评:发挥绿电优势,加码下游铝加工 2022H1公司业绩同比增长33.4%。 2022H1实现营收247.86亿元(+13.5%),归母净利润26.65亿元(+33.4%),扣非归母净利润26.47亿元(+32.3%),经营性净现金流31.5亿元(-23.9%)。其中二季度单季营收138.88亿元(+18.5%),归母净利润15.41亿元(+17%), 扣非归母净利润15.31亿元(+16.6%)。 公司上半年业绩增长主要受益于高铝价。 今年上半年氧化铝和阳极碳素价格同比均上涨,其中氧化铝价格上涨使吨铝成本增加1200元,碳素价格上涨使吨铝成本同样增加1200元,去年9月份取消优惠电价后,用电成本也有所上涨,但铝价比去年同期上涨超过4000元/吨,抵消了原料涨价影响。2022Q1与Q2铝现货均价分别为22193/20619元/吨,比去年同期分别上涨36.5%和11.0%。公司上半年电解铝产量128.3万吨,比去年同期减少3.7万吨。 资产负债率下行,财务费用下降。 截至2022年6月末,公司资产负债率下降至38.3%,较2021年末44.7%的水平继续下降,2022年上半年公司财务费用1.47亿元,比2021H1下降50.3%。2022H1公司财务费用率仅为0.6%,公司借助过去两年电解铝行业高景气周期,完成重点项目资本开支的同时降低财务负担。 绿电优势明显,发力下游铝加工。 2022年上半年公司生产用电结构中绿电比例为约85%,碳排放仅为煤电铝的约20%。公司致力于向中高端产品升级,研发并产业化生产出了超薄铝箔、动力电池用铝箔等具有差异化竞争优势的新产品,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公司上半年生产电解铝128万吨,铝合金及铝加工产品超过64万吨,公司原铝合金化比例超过50%。 风险提示:产能释放低于预期,氧化铝价格大幅上行风险。 投资建议:维持 “买入”评级 由于铝价下跌及原材料价格上涨,我们下调了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022-2024年收入497/541/541亿元,同比增速19.2/9.0/0.0%,归母净利润49.53/56.28/57.76亿元(原值55.42/65.61/70.53亿元),同比增速49.2/13.6/2.6%;摊薄EPS=1.43/1.62/1.67元,当前股价对应PE=7.3/6.4/6.3x。公司发挥绿电优势,加码下游铝加工,产品结构有望持续升级,带动公司盈利能力提升,维持“买入”评级。 证券分析师:刘孟峦 S0980520040001; 焦方冉 S0980522080003; 洛阳钼业(603993.SH) 财报点评:主要产品量价齐增,重点项目加速推进 2022H1公司业绩同比增长72%。 2022H1实现营收917.67亿元(+8.2%),归母净利润41.48亿元(+72.2%),扣非归母净利润34.66亿元(+147.4%),经营性净现金流85.02亿元(+544.7%)。其中二季度单季营收472.42亿元(+5.2%),归母净利润23.56亿元(+31.5%), 扣非归母净利润17.85亿元(+98.8%)。 公司上半年业绩增长受益于主要产品量价齐增。 价格方面,今年上半年钼精矿价格涨幅48.64%,铜价同比涨幅7.36%,金属钴价格同比涨幅达74.74%,磷酸一铵价格涨幅75.69%。产量方面,TFM铜产量达12.5万吨,同比增幅27.8%;TFM钴产量10465吨,同比增幅49.3%;磷肥产量56.5万吨,同比增幅8.5%;铌产量4627吨,同比增幅17.2%。 铜钴版块毛利占采掘版块毛利60%以上。 铜钴版块量价齐增,2022H1公司铜钴版块毛利率达56.2%,毛利润53.8亿元,占公司矿山采掘版块毛利润约61%,比去年同期增加23亿元;铌磷版块量价齐增,毛利润比去年同期增加10亿元;钼钨版块量减价增,毛利润比去年同期增加7.3亿元。IXM贸易业务按照国际会计准则核算的毛利率为1.64%。 加速推进TFM混合矿项目与KFM项目。 预计两个项目达产后,TFM铜钴矿将增加铜年产量20万吨、钴年产量1.7万吨,KFM将增加铜年产量9万吨、钴年产量3万吨,公司铜钴产能将实现大幅度提升,洛阳钼业钴产能将超过7万吨,助推公司成为全球最大的钴生产商。 风险提示:产能释放低于预期,大宗商品价格波动风险。 投资建议:维持 “买入”评级 由于铜价下跌,我们下调了铜价假设以及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022-2024年收入2093/2142/2329亿元,同比增速20.4/2.4/8.7%,归母净利润74.55/88.49/145.83亿元(原值75.96/97.28/159.8亿元),同比增速46.0/18.7/64.8%;摊薄EPS=0.35/0.41/0.68,当前股价对应PE=15.2/12.8/7.8X。公司拥有全球顶级铜钴矿山,两大世界级项目建设及投产使公司实现新跨越,充分收益于新能源金属行业及磷肥行业高景气周期,独特的“矿业+贸易”模式助力公司稳健成长,维持“买入”评级。 证券分析师:刘孟峦 S0980520040001; 焦方冉 S0980522080003; 金徽酒(603919.SH) 财报点评:疫情拖累2季度业绩下滑,产品结构优化稳步推进 2022Q2疫情压力下收入实现平稳增长,成本和费用增加拖累利润有所下滑。 22H1公司实现营收12.3亿元(+26.1%),归母净利润2.1亿元(+13.1%);22Q2公司实现营收5.2亿元(+12.2%),归母净利润0.5亿元(-36.5%),22Q2收入和利润增速环比均回落主要系:①多地疫情反复对白酒消费产生不小冲击;②原材料价格上涨;③赠酒等折扣促销力度加大。22H1公司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63.1%/17.3%(-2.6pct/-2.0pct);22Q2公司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58.8%/9.1%(-7.1pct/-6.4pct),22Q2净利率下滑主要系:①营业成本上升及中档酒占比下降致毛利率下降;②管理咨询项目费用增加致管理费用率提升,22Q2管理费用率14.1%(+2.1pct);③因税收缴纳节奏影响使得税金率提升,22Q2税金率16.3%(+3.5pct)。22Q2销售费用率为16.9%(-4.8pct)主要因疫情造成费用投放后置,后续市场投入将持续增加。 “大客户运营+深度分销”策略推动产品结构优化,百元以上产品占比提升。 22H1公司高档/中档/低档酒收入分别为7.5/4.4/0.2亿元(+30.5%/+18.0%/+95.3%);22Q2高档/中档/低档酒收入3.2/1.9/0.1亿元(+15.1%/+5.6%/+77.7%),22H1高档和中档酒收入占比为62.3%/36.3%(+2.1pct/-2.5pct),高档酒占比提升主要得益于在疫情使得不少消费者在消费频次降低的同时消费档次提升的背景下,公司坚持“大客户运营+深度分销”的营销策略,不断优化产品结构,100-300元价格带产品稳增长(22H1增速40%左右),400元以上价格带产品快速增量(22H1增速50%左右)。 西北不断深耕,华东稳步突破,短期疫情仍有影响,中长期基本面有望改善。 公司作为西北白酒龙头,在甘肃品牌根基深厚,以全价位深度覆盖,巩固100-300元价格带基本盘的同时将加大30-50元价格带光瓶酒推广力度;在环甘肃及华东以高价位产品拉动,青海和内蒙有序开发(内蒙将成立销售公司),华东目标“百人百商百万”,渠道建设稳步推进(22H1甘肃省外收入增速+30.3%/占比+0.7pct)。短期看,7月至8月中上旬甘肃疫情反复对公司销售仍有较大影响。当下随着疫情得控,终端动销反馈趋暖。中长期看,公司西北深耕和华东拓展空间仍大,叠加产品结构升级将带动业绩稳增长。 投资建议:看好公司未来通过西北市场深耕和华东市场拓展带动业绩稳健增长,预计2022-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为23.0/28.8/34.6亿元(同比+29%/25%/20%),归母净利润为4.0/5.3/6.8亿元(同比+24%/31%/28%),EPS为0.8/1.0/1.3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38/29/23x,维持买入评级。 证券分析师:陈青青 S0980520110001; 李依琳 S0980521070002; 道通科技(688208.SH) 财报点评:营收受北美业务放缓影响,新能源充电桩放量可期 公司营收受北美业务放缓影响,新能源产品处于关键投入期。 公司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0.33亿元,同比下滑1.24%;实现归母净利润8565万元,同比下滑62.9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7402万元,同比下滑61.72%。单二季度,公司实现营收5.20亿元,同比下滑12.27%;归母净利润2235万元,同比下滑81.56%。2022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为58.4%,保持在较高水平。2022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2.84亿元,同比增长27.74%,研发费用率达到27.46%,主要由于公司正处于新能源充电桩系列产品关键投入期,后续相关产品收入将逐步释放。截止6月30日公司研发人员数量达到1187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73.96%。销售费用方面,公司上半年投入1.49亿元,同比增长51.41%,主要由于公司为拓展新能源业务,积极建设欧美本地化销售团队和参加当地新能源充电桩相关展会。 北美区域需求或受到小微企业补贴退坡影响,高基数导致二季度收入承压。 分区域来看,过往公司业务的主力区域北美市场上半年实现收入4.38亿元,同比下滑23.21%,主要系2021年上半年公司ADAS产品前装订单基数较高和电池检测类产品销量下滑所致。剔除ADAS产品基数影响,我们推测北美市场需求放缓,或受到美国小微企业补贴退坡的影响。美国政府在疫情期间给予小微企业(包括修车厂)的经营补贴,促进客户增加对于维修设备的采购。 全系列新能源产品陆续进入量产,充电桩放量可期。 2022年上半年,公司多系列交流桩及直流桩产品通过了海外多国认证,对比海外同级产品具有优势。充电云平台构建了运营、运维、智慧广告、ChargeAPP交互功能四大模块。上半年道通充电桩在多国实现突破,在北美、欧洲、亚洲等地区多国实现交付。亚马逊渠道也已经上线销售,并取得单品类排名前五的成绩。后续随着公司充电桩业务的渠道部署进一步完善,相关产品放量可期。 风险提示:欧美新能源销售进度低于预期;国际贸易环境恶化的风险等。 投资建议:考虑到北美需求放缓、研发投入等因素,我们下调盈利预测,维持 “买入”评级。 预计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2.05/3.88/5.35亿元,同比增速-53.4%/89.8%/37.7%;摊薄EPS=0.45/0.86/1.19元,按8月21日收盘价计算,对应PE=73.2/38.6/28.0x。 证券分析师:熊莉 S0980519030002; 张伦可 S0980521120004; 安恒信息(688023.SH) 财报点评:疫情导致二季度增长放缓,云安全和数据安全可期 上半年疫情影响较大,Q2收入增速放缓。 2022H1公司实现收入5.35亿元(+15.78%),归母净利润-3.72亿元(-112.68%),扣非归母净利润-3.84亿元(-52%)。单Q2来看,公司实现收入3.01亿元(+8.42%),归母净利润-1.81亿元(-273.52%),扣非归母净利润-1.89亿元(-53.71%)。疫情对Q2收入影响较大,但公司上半年收入占比较低,下半年收入有望加速。 毛利率下半年有望回升,研发投入保持较高强度。 上半年公司毛利率为53.12%,同比有所下降,主要系公司第三方硬件产品,以及相关安全服务人员成本在全年均摊导致。2022上半年,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4.22%、34.49%、41.24%;费用增速仍超过收入增长水平。其中研发人员达到1415人(+21%)。但从22Q2来看,费用水平仅比Q1略有增长,且公司本期确认股份支付费用为 7079.91 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0.50%。费用控制仍是今年公司重点任务之一,下半年公司费用增速有望放缓。 新兴安全业务保持较快增长,云安全和数据安全可期。 云安全方面,公司云安全平台营业收入增长超 40%。公司最新推出MSS安全托管运营服务,已累计服务近100家客户,客户数量连续数月增速超过 110%,在中小客户场景得到高度认可,大型客户也探索出新模式落地。MSS有望提高订阅收入占比和毛利率。数据安全方面,公司数据安全管控平台产品收入同比增长超 270%,Ailand 数据安全岛不断落地。密码方面,由于密评在22年持续推广,公司收购的弗兰科营收较上年同期增长近 85%。信创方面,公司产品性能优势明显,市场份额快速扩大,营收同比增长超100%。 网络安全市场增长无忧,安恒在新兴领域布局出众。 根据IDC数据,2021年中国网络安全相关支出有望达到102.6 亿美元。预计2025 年,该支出将达 214.6 亿美元,复合增速为20.5%。在数字经济等发展背景下,即使疫情影响,更多的是扰乱安全建设节奏,而非真实需求。公司在“云、大、物、智、工”等新兴领域不断投入,增速有望持续领先行业平均水平,如公有云托管安全服务市场份额排名第三等。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影响公司正常经营节奏,行业竞争加剧等。 投资建议:维持“买入”评级。 由于订单确认收入存在不确定性,因此下调盈利预测。预计2022-2024年营业收入由24.72/32.77/42.21亿元,下调为24.02/32.44/42.32亿元,增速分别为32%/35%/30%,归母净利润为0.74/2.54/3.79亿元,对应当前PE为168/49/33倍,维持“买入”评级。 证券分析师:熊莉 S0980519030002; 库宏垚 S0980520010001; 用友网络(600588.SH) 财报点评:云业务持续超50%增长,大型客户拓展顺利 云+软件如期增长,利润端短期承压。 上半年营收实现35.4亿元,同比增长11.3%,归母净利润亏损2.56亿元,同比下滑218.9%,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2亿,同比下滑153.3%。其中单二季度收入为22.6亿元,同比增长15%,归母净利润1.4亿元,同比下降40%,扣非归母1.56亿元,同比增长20.8%。从收入端来看,公司软件和云业务合计增长19%,在疫情影响下实属不易,其中软件业务进一步收缩,同比下滑16%,云业务保持良好势头,同比增长52.6%。在利润端来看,毛利率为56.8%,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24.4%、14.3%、27.4%、0.27%,同比分别下降0.4、下降0.9、增加4、下降1.3个百分点,其中研发投入较大,故费用同比增长较多。总体来看,由于去年同期处置畅捷支付股权获得较高非经常损益而今年没有,同时叠加上半年投入较高,所以利润端短期承压。 云业务继续高增长,各相关指标持续向好。 公司云业务实现52.6%增长,其中大型、中型、小微型、政府及其他公共组织的云收入分别为15.6、2.5、1.8、2.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7.1%、34.8%、77.3%、36.7%,保持快速增长,其中大型和中型企业市场的核心产品的续费率分别达到99%、82.4%,增长质量较高。22H1存货环比期初增加1亿元,合同负债中的云业务相关的合同负债达到17.6亿元,同比增长41.4%,其中订阅相关的合同负债10.3亿元,同比增长57.5%,总体增长趋势良好。销售商品及提供劳务的现金流入为32.1亿元,若剔除金融业务影响,则22H1现金流入同比增长12.2%。 大型客户持续突破,云产品持续投入。 22H1研发投入13.2亿元,同比增长38.1%,占营收比例37.2%,公司的BIP平台上半年迭代了20多次,发布了31个全新应用,迭代了3万多个功能与特性,在疫情下依旧加速产品突破。同时,公司紧抓国产化机遇,在大型客户中不端进取,千万以上的项目签约额同比增长61%,成功签约了中国联通等10家央企一级统签项目,国产替代项目累计签约超350家,总体在大型企业客户中进展势头良好。 风险提示:公司云业务低于预期;下游客户流失;大型客户开拓不及预期。 投资建议:维持 “买入”评级。 预计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7.65/10.82/14.93亿元,同比增速8.1/41.5/38%;摊薄EPS=0.22/0.31/0.43元,当前股价对应PE=86/60.8/44.1x。公司为国内云计算领军企业,未来成长空间广阔,维持“买入”评级。 证券分析师:熊莉 S0980519030002; 朱松 S0980520070001; 华阳集团(002906.SZ) 财报点评:二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4%,新订单持续开拓 二季度净利润0.9亿元,同比增长14%。 公司2022H1实现营收24.85亿元,同比增加21.21%,归母净利润1.63亿元,同比增加18.92%。拆单季度看,公司2022Q2实现主营收入12.85亿元,同比增加17.68%,环比增加7.13%;归母净利9360.29万元,同比上升14.44%,环比增加35.33%。分产品看,公司2022H1汽车电子营收16.03亿元,同比+19.08%,毛利率20.80%,同比+0.09pct;精密压铸营收6.08亿元,同比+42.08%,毛利率25.64%,同比-2.06pct。在疫情导致部分新项目延迟量产的背景下,随着前期导入新项目逐步放量,汽车电子及精密压铸营收均实现增长。问界M5、问界M7、长安CS75plus等优质车型配套产品的陆续量产,带动公司汽车电子业务持续增长。 二季度净利率环比提升,费用率管控到位。 2022H1毛利率21.5%,同比+0.1pct,净利率为6.6%,同比持平,拆单季度看,2022Q2毛利率21.07%,环比-0.91pct,净利率7.35%,环比+1.53pct,主要原因系公司Q2强费用管控能力。费用率方面,2022Q2四费率为14.5%,环比-2.1pct,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3.8%/3.0%/7.9%/-0.3%,环比分别变动-0.4/-0.5/-0.9/-0.4pct。2022Q2费用率环比下降,预计主要系规模化走量叠加管理改善带来。 订单拓展成效显著,产品加速迭代升级,内外赋能合作共赢。 客户维度,公司汽车电子业务新承接订单同比较大幅度增加,精密压铸业务新获得国内领先新能源汽车企业的高端精密零部件及新能源三电系统等多款产品定点,新承接的新能源车项目占比较大。产品维度,汽车电子业务方面,公司多项技术成果应用落地:智能座舱域控、数字声学系统、数字钥匙、APA 等产品将于下半年量产上市;双焦面 AR-HUD 产品取得重大技术突破并获得定点项目,斜投影 AR-HUD 产品已向市场推广,与华为合作的 LCoS AR-HUD 项目已投入开发;电子外后视镜已完成第二代产品预研;规划多个自动驾驶域控方案并陆续投入开发。精密压铸业务方面,公司实现新能源项目关键工艺技术突破,高精密高难度压铸项目增多。 风险提示:新冠疫情反复的风险、原材料价格上升和供应短缺的风险。 投资建议:上调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 Q2业绩稳健增长,考虑到公司订单开拓成效显著,智能座舱大单品有序量产,上调盈利预测,预计22/23/24年利润4.3/6.0/8.2亿(原22/23/23年预计4.3/5.7/7.5亿),对应PE为52/38/28x。 证券分析师:唐旭霞 S0980519080002; 康冠科技(001308.SZ) 深度报告:智能显示制造领军企业,紧抓海外智能交互平板发展红利 专注于智能显示二十余年,产品涵盖智能交互平板、智能电视、创新显示等。 公司成立于1995年,专注于智能显示产品研发、生产及销售,主要产品包括商用领域的智能交互平板、家用领域的智能电视,以及智能健身镜、智能化妆镜等创新显示产品。2021年公司智能交互平板出货量排行ODM厂商全球第二,2020、2021年公司智能电视出货量排行ODM厂商全球第五。2021年公司营收119亿元,其中智能交互显示产品、智能电视、设计加工业务分别占比37.8%、47.4%、10.9%,毛利率分别为19.4%、12.1%、15.4%。 海外智能交互平板需求旺盛,公司研发、制造竞争优势凸显。 2021年以来,欧美国家逐步完善教育信息化建设,陆续发布超过3000亿美元的刺激政策,21年海外智能交互平板出货量同比增长81.4%至130.6万台,预计22年出货量将同比增长41%至183.8万台,预计26年出货量达到342.0万台(21-26年CAGR: 21.2%)。公司智能交互平板主要以ODM模式开拓海外市场,为SMART、普罗米修斯等海外领先品牌提供整机产品,全产业链定制化研发设计的能力以及制造端产能、技术的积累助力公司紧抓海外智能交互平板发展红利。 智能电视业务实施差异化策略,聚焦新兴市场“Local King”。 全球电视市场处于存量发展阶段,但东南亚、中东、拉美、非洲等新兴市场由于智能电视家庭普及率仍相对较低,智能电视需求稳中有升。此外,智能电视成为家庭物联网控制中心趋势明确,同时持续朝大尺寸、高清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带动电视单价增长。公司智能电视ODM业务确立了服务国际知名品牌中小区域市场、新兴市场本地龙头品牌客户(Local King)差异化市场策略,凭借小批量、多型号柔性化制造优势与Local King客户形成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 积极布局智能健身镜、智能化妆镜等创新显示产品。 2020年以来,新冠疫情催生全民居家健身热潮,智能健身镜作为创新性的居家健身场景解决方案迅速兴起,根据艾瑞咨询,中国智能健身镜市场规模有望从2020年的0.3亿元增长至2025年的112亿元。2022年以来,FITURE、小度陆续推出智能健身镜新品,公司作为ODM供应商积极助力全民居家健身发展浪潮。除智能健身镜外,公司还推出了智能化妆镜、试衣镜、移动智慧屏等创新显示新品。 投资建议:目标价53.76-55.41元,维持“买入”评级。 我们预计22-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14.07/18.14/22.56亿元(YoY 52.4%/29.0%/24.3%),综合相对估值与绝对估值,给予目标价53.76-55.41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下游需求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证券分析师:胡剑 S0980521080001; 胡慧 S0980521080002; 联系人:周靖翔、李梓澎、詹浏洋; 立昂微(605358.SH) 财报点评:二季度收入创季度新高 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41%,二季度收入创季度新高。 公司1H22营收15.65亿元(YoY 52%),归母净利润5.03亿元(YoY 141%),扣非归母净利润4.55亿元(YoY 147%)。其中2Q22营收8.08亿元(YoY 42.6%,QoQ 6.9%),归母净利润2.65亿元(YoY 99.1%,QoQ 11.4%),均创季度业绩新高,扣非归母净利润2.21亿元(YoY 87.8%,QoQ -5.4%)。从盈利能力看,上半年毛利率提高5.5pct至47.53%,净利率提高12.3pct至33.41%,期间费率下降5.9pct至11.8%;2Q22毛利率44.97%(同比+2.0pct,环比-5.3pct),净利率33.94%(同比+9.7pct,环比+1.1pct)。 12英寸硅片上量明显,半导体硅片业务营收同比增长49%。 上半年公司6、8英寸半导体硅片产线长期满负荷运转,12英寸硅片规模上量明显,图像传感器件和功率器件覆盖客户所需技术节点且已大规模出货。1H22半导体硅片业务营收9.27亿元(YoY 48.7%),收入占比59.2%,毛利率43.17%,同比下降1.0pct。3月公司收购嘉兴金瑞泓后实现12英寸硅片基地之间技术互补、产能互补的作用,有助于进一步增强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受益光伏、新能源车高景气,半导体功率器件收入增长58%。 上半年全球光伏市场高速增长、新能源汽车保持高景气,带动公司半导体功率器件营收增长58.3%至6.02亿元,收入占比38.5%,毛利率同比提高15.1pct至58.92%。其中光伏类产品占公司功率器件总发货量的62%,在全球光伏类芯片销售中占比约45%;沟槽芯片发货量同比增长194%;FRD芯片进入大批量生产阶段。 射频芯片工艺和产品推进顺利,已拥有百余家客户。 上半年公司射频芯片业务开发出应用于5G的HBT、0.15μm E&D-mode pHEMT以及VCSEL等工艺和产品,并陆续进入市场,形成商业化销售并快速上量,已拥有昂瑞微、瑞识科技等100余家优质客户,正在持续开展客户送样验证工作和产销量爬坡。1H22该业务营收0.2亿元(YoY 29.6%),收入占比1.3%,毛利率-77%。 投资建议:公司产能不断释放,维持“增持”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10.46/12.16/13.93亿元(前值9.52/11.61/13.65亿元),同比增速74/16/15%;EPS为1.54/1.80/2.06元,对应2022年8月19日股价的PE分别为39.5/34.0/29.6x。公司积极扩产,产能不断释放,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产能释放不及预期;客户验证不及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证券分析师:胡剑 S0980521080001; 胡慧 S0980521080002; 联系人:周靖翔、李梓澎、詹浏洋; 万年青(000789.SZ) 财报点评:营收规模保持基本平稳,积极拓展“水泥+”模式 营收规模保持基本平稳,业绩有所承压。 2022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58.44亿元,同比-1.79%,归母净利润4.92亿元,同比-40.53%,扣非后归母净利润4.72亿元,同比-36.75%,其中二季度公司实现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1.07亿元和2.83亿元,分别同比-4.08%和-43.70%。尽管二季度水泥业务运行承压,但贸易板块及骨料业务规模的扩大一定程度对冲收入端影响,整体上半年营收保持较为平稳;受成本端压力及投资净收益减少影响,利润端有所承压。 水泥主业小幅承压,费用管控水平保持稳定。 上半年,公司水泥熟料业务收入为28.21亿元,同比下降18.37%,主因疫情背景下,下游需求滞后,同时,公司部分生产线因疫情而停工;受煤炭价格上行影响,上半年水泥业务毛利率30.77%,同比-10.69pct。整体来看,上半年公司综合毛利率19.6%,同比-8.8pct,净利率11.7%,同比-7.4pct。费用管控能力保持稳定,期间费用率6.13%,同比-0.2pct,其中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14%/ 4.42%/0.15%/0.42%,同比变动-0.03pct/-0.03pct/+0.05pct/-0.16pct,其中财务费用率同比增加主要因为利息费用增加。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0.82亿元,去年同期为2.41亿,同比-134.06%,主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下降所致。上半年资产负债率39.48%,较去年末+2.02pct。 优化战略布局,积极拓展“水泥+”模式。 报告期末,公司拥有年产骨料1400万吨和商混2200万方,较去年末产能分别提高55.6%和11.4%,上半年骨料和商混收入分别实现1.54亿元和12.05亿,分别同比+112.57%和-3.29%。目前公司公告拟在赣州投资1.74亿建设一条年产80万立方米的混凝土生产线并配套全新封闭式光伏建筑一体化,进一步扩大商混区域市场份额。 风险提示:需求不及预期;成本上涨超预期;疫情反复。 投资建议:加强激励,大股东增持,维持“买入”评级。 上半年公司发布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有助于进一步激发团队内生动力,为公司可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6月,公司控股股东计划增持公司股份不低于0.5亿元不超过1亿元,促进公司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升投资者信心。考虑到上半年因疫情和成本端带来的影响,下调2022-24年EPS至1.6/1.9/2.0元/股(调整前为2.1/2.2/2.3元/股),对应PE为6.2/5.5/5.2x,维持“买入”评级。 证券分析师:黄道立 S0980511070003; 冯梦琪 S0980521040002; 陈颖 S0980518090002; 金融工程 金融工程周报:ETF周报-上周医药、芯片主题ETF分别逆市净申购24.6亿、14.5亿 ETF业绩表现 上周(2022年08月15日至2022年08月19日,下同)股票型ETF周度收益率中位数为-0.69%。宽基ETF中,创业板类ETF涨跌幅中位数为1.60%,收益最高。按板块划分,周期ETF涨跌幅中位数为0.27%,收益最高。按主题进行分类,ESGETF涨跌幅中位数为0.83%,收益最高。 ETF规模变动及净申赎 上周股票型ETF净申购18.63亿元,总体规模减少64.94亿元。在宽基ETF中,上周沪深300ETF净申购最多,为12.73亿元;按板块来看,消费ETF净申购最多,为33.23亿元;按热点主题来看,医药ETF净申购最多,为24.59亿元。 ETF基准指数估值情况 在宽基ETF中,科创板、中证500ETF的估值分位数相对较低;按板块来看,消费ETF的估值分位数相对温和;按照细分主题来看,银行ETF的估值分位数相对较低。 ETF融资融券情况 上周一至周四股票型ETF融资余额由前周的299.55亿元上升至302.79亿元,融券余量由前周的62.26亿份上升至62.73亿份。在日均融资买入额、融券卖出量最高的前10只ETF中,证券ETF和科创板ETF的日均融资买入额较高,中证1000ETF和A50ETF的日均融券卖出量较高。 ETF管理人 截至上周五,华夏、易方达、国泰三家基金公司的已上市、非货币ETF总规模排名前三。上周新成立5只ETF,分别为汇添富纳斯达克生物科技ETF、博时中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成份ETF、西藏东财中证新能源汽车ETF、招商中证100ETF、富国中债7-10年政策性金融债ETF。本周将有1只ETF开始发行,为银华沪深300成长ETF。 风险提示:市场环境变动风险,风格切换风险。 证券分析师:张欣慰 S0980520060001; 杨丽华 S0980521030002; 邹璐 S0980516080005; 研报精选:近期公司深度报告 微光股份(002801.SZ) 深度报告:冷链电机龙头,节能电机打开成长空间 公司已成为冷链电机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冷链领域的电机和风机下游需求较景气,电机节能化大势所趋。公司传统业务增长稳健,竞争壁垒较高。加速拓展节能电机领域,成为增长新驱动力。盈利预测与估值:公司未来3年处于快速成长期,预计2022-24年归母净利润3.4/4.4/5.5亿元(+32%/+30%/+25%),EPS分别为1.46/1.90/2.38元。基于微光股份2022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值,我们得到公司的合理市值为85-92亿元,我们认为公司具有长期投资价值,给予“买入”评级。 证券分析师:姜明 S0980521010004; 罗丹 S0980520060003; 中国移动(600941.SH) 深度报告:盈利能力持续向好,数字经济业务厚积薄发 全球领先的移动通信服务运营商,国内数字经济领军企业。2C业务尚有提升空间:价格战趋缓,个人市场稳步发展、家庭市场快速增长。2B业务厚积薄发:公司云网资源、客户资源和全国本地化服务优势显著。精准投资下成本费用管控良好,盈利能力持续提升,ROE步入上升通道。盈利预测与估值:看好公司盈利改善及估值修复,维持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2-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59/1384/1533亿元,对应PE分别为10.7/9.8/8.8倍,对应PB分别为1.10/1.06/1.02倍。结合绝对和相对估值,公司股价合理区间为71.5-74.8元,相对于目前股价有13%-18%溢价空间,维持“买入”评级。 证券分析师:马成龙 S0980518100002; 联系人:袁文翀; 晨光股份(603899.SH) 深度报告:从他山之石看晨光股份传统业务的成长动力 公司概况:传统核心业务稳健发展,新业务提升较快。行业概况:集中度提升,量价提升空间充足。他山之石:品类扩张与技术创新持续推动日本人均文具消费增长。成长动力:公司研发实力国内领先,产品升级和品牌出海有望推动份额提升。投资建议:疫情不可抗力无碍公司核心竞争力,看好估值回调后的布局良机。上海等地疫情对公司生产经营造成较为明显的影响,未来随疫情缓和,短期不利因素将消散,公司业绩拐点可期;长期看,公司传统核心主业品牌优势显著、产品高端化推进顺利、渠道壁垒深厚,具有长期持续成长动能;新业务零售大店与科力普齐头并进,呈现高质量快速发展。考虑到2022上半年疫情影响产品生产发货及门店开放,出于谨慎起见下调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2-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15/20.6/24.8亿元(原为17.7/22.0/26.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1%/37.3%/20.1%,EPS分别为1.62/2.22/2.67元,下调合理估值至53.4-55.5元(对应2023年PE 24-25x),维持“买入”评级。 证券分析师:丁诗洁 S0980520040004; 华夏航空(002928.SZ) 深度报告:支线航空龙头,价值有望修复 华夏航空是我国支线航空龙头。支线航空市场发展速度快,未来空间大。运力购买模式抢占先机,航网迅速拓展,盈利能力靠前。多重利空扰动,期待未来经营回归正轨。盈利预测与估值:预计2022-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31.9/63.8/85.8亿,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2/3.7/10.5亿,暂不考虑增发,EPS分别为-1.10/0.36/1.04元,按照2024年盈利预测下EPS1.04元的13倍PE估值,合理股价水平在13.52元左右,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证券分析师:姜明 S0980521010004; 曾凡喆 S0980521030003; 天味食品(603317.SH) 深度报告:川味复合调味品龙头,由西南快速走向全国 天味食品:立足西南,迈向全国的复合调味品龙头。复调行业长期空间仍大,竞争格局有望逐渐优化。公司产品优势突出,品牌势能已现,渠道调整后再焕新生。盈利预测与估值:短期看,通过各种调整措施,公司经营重回正轨,2022年在低基数背景下将迎来快速增长;长期看,复调空间广阔,天味产品优势明显,品牌与渠道势能不断积累,未来有望受益于行业扩容与集中度提升,预计2021-23年归母净利为3.0/4.2/5.4亿元(+61%/41%/29%),EPS分别为0.39/0.55/0.72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64/46/35倍,维持买入评级。 证券分析师:陈青青 S0980520110001; 同庆楼(605108.SH) 深度报告:餐饮老字号宴会发力 预制菜或可期待 正餐企业强化特色+食品布局谋成长,上市平台助力。同庆楼:餐饮老字号,民企背景,立足安徽江苏拟全国扩张。公司看点:婚宴先发,大店盈利主导,综合营运与标准化供应链助业务延伸。成长看点:疫后复苏+大店扩张,中线看百店规模,布局预制菜助新增长。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考虑今年疫情反复,假设2023年及以后疫情影响淡化,门店经营恢复和扩张逐步提速,我们预计公司22-24年归母业绩0.93/2.48/3.25亿元,EPS0.36/0.95/1.25元,对应PE估值为61/23/17x。同庆楼百年老字号,一站式婚宴及主题宴请为特色,高效大店形成业绩基本盘,疫后韧性相对良好,立足中线百店目标,未来扩张尤其大店拓展有望提速,同时积极布局预制菜业务谋新成长。综合绝对与相对估值,我们认为合理价24.16-25.92元,较现价有11%-19%溢价空间,首次覆盖给予“增持”。 证券分析师:曾光 S0980511040003; 钟潇 S0980513100003; 张鲁 S0980521120002; 联赢激光(688518.SH) 深度报告:激光焊接设备龙头,业绩有望快速释放 专注激光焊接,深耕动力电池领域。公司凭借出色的产品质量绑定宁德时代等下游优质客户,新签订单充足。投资建议:公司是国内激光焊接设备龙头,当前受益于下游动力电池行业扩产订单及业绩有望加速爆发,中长期看下游领域拓展打开持续成长空间,我们预计2022-24年归母净利润为3.00/5.13/6.91亿元,对应PE 33/19/14倍,维持“买入”评级。 证券分析师:吴双 S0980519120001; 联系人:王向远; 兆讯传媒(301102.SZ) 深度报告:深耕高铁媒体广告,复苏与成长兼具 深耕高铁媒体十五载。公司核心优势显著。公司短中长期增长驱动力清晰。盈利预测与估值:预计22-24年归母净利润2.93/4.27/5.26亿(+22%/46%/23%),EPS为1.5/2.1/2.6元。通过多角度估值,预计公司合理目标价39-44元,较当前有10%-24%溢价,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证券分析师:夏妍 S0980520030003; 张衡 S0980517060002; 华统股份(002840.SZ) 深度报告:立足浙江辐射全国的楼房养猪龙头,三大优势塑造周期成长股 公司简介:立足浙江并向全国扩张的生猪一体化企业,养殖产能21Q4起稳步兑现。生猪行业:价值成长型公司的本质是“有超额收益的快速量增”,养殖股有望以时间换空间。 公司看点:三大核心优势铸就单位超额收益+出栏增速快的周期成长股。盈利预测与估值:预计22-24年归母净利4.69/18.70/36.34亿元(+344%/299%/94%),EPS分别为0.77/3.09/6.00元。通过多角度估值,预计公司合理估值31.5-33.1元,相对目前股价有40%-50%溢价,维持买入。 证券分析师:鲁家瑞 S0980520110002; 联系人:李瑞楠; 永安期货(600927.SH) 深度报告:一体两翼三轮驱动的行业龙头 期货行业龙头,区位优势显著。行业成长未来可期,有望享受更多发展红利。“一体两翼,三轮驱动”,业务体系行业领先。业绩增长稳健,盈利能力突出。利预测与估值:预计公司2022-2024年营业收入418.56/460.82/506.95亿元,同比+11%/+10%/10%;归母净利润为14.72/16.01/17.00亿元,同比+13%/+9%/+6%。我们采用相对估值法,考虑到永安期货为期货行业龙头,业务增长稳健,盈利能力突出,我们在同类公司市场一致预期估值的均值上给予50%-60%的溢价,2022年公司PE估值为19.31-20.60x,2022年公司对应目标价为19.51-20.81元/股,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证券分析师:戴丹苗 S0980520040003; 王剑 S0980518070002; 顾家家居(603816.SH) 深度报告:软体家具龙头四十年匠心不改,从区域走向全球 公司概况:四十年从沙发到全品类,从区域走向全球。行业分析:我国软体家具生产消费出口规模领先,行业集中度低。竞争力成长性分析:综合实力强劲,竞争力持续巩固。投资建议:看好家居龙头稳健增长,及核心竞争力持续巩固提升,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顾家家居在家居领域深耕多年,具有市场领先地位,拥有完善多元的产品矩阵和渠道体系,同时享有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生产技术和布局上也具备领先优势。预计公司 2022~2024 年净利润分别为20/24/28亿元,同增20.3%/19.0%/17.5%;2022年合理估值为 53.4~60.9元(对应 22~25x PE),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证券分析师:丁诗洁 S0980520040004; 联系人:刘佳琪; 广汽集团(601238.SH) 深度报告:埃安开拓纯电市场,混动技术蓄势待发 自主品牌销售收入快速增长,合资品牌贡献投资收益。新能源与高性价比车市共振,广汽集团全面受益。自主纯电定位清晰,终端销量快速增长。自主燃油推陈出新,混动平台开拓未来。盈利预测:纯电混动同步发力,维持“买入”评级。埃安发力纯电,传祺发力混动,自主品牌周期向上。广汽丰田和广汽本田经营稳健,持续贡献投资收益。考虑到2022年原材料价格上涨,我们小幅下调盈利预测,预计2022/2023/2024的归母净利润为109/126/143亿元,EPS为1.05/1.22/1.38元(原为1.13/1.25/1.59),对应PE为14/12/11倍,总体低于可比公司平均水平,维持“买入”评级。 证券分析师:唐旭霞 S0980519080002; 联系人:余晓飞; 峰岹科技(688279.SH) 深度报告:直流无刷电机驱动控制芯片专家 专注BLDC电机驱动控制芯片设计,车规芯片已获认证。BLDC电机应用从家电扩展至汽车,全球控制芯片市场规模达40亿美元。熟谙电机驱动架构技术,核心算法成为差异化竞争优势。芯片+算法+电机技术为护城河,打造电机驱动控制芯片核心竞争力。盈利预测与估值:预计公司22-24年归母净利润为1.9/2.5/3.3亿元,EPS为2.0/2.7/3.6元,考虑到公司产品基于“芯片+算法+电机”核心技术具备更高竞争力和毛利率,参考可比公司平均PE估值水平,给予目标价81.30-88.07元,对应22年41-44倍PE,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证券分析师:胡慧 S0980521080002; 胡剑 S0980521080001; 联系人:李梓澎、周靖翔; 佛山照明(000541.SZ) 深度报告:照明为核稳基础,车灯为翼拓空间 佛山照明:通用照明稳健中不乏亮点,并购南宁燎旺扩大车灯业务,并不断完善产业链横纵一体布局。增长展望:传统照明稳健,新兴照明领域与车灯业务空间大,有望贡献增量弹性。投资建议: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不考虑国星光电收购、资产处置收益及追溯调整,预计2022-24年归母净利润增长31%、18%、21%,若包含国星光电则净利润增速为51%、23%、20%至3.8、4.6、5.6亿元(追溯口径2022增速30%),扣非对应PE=19、16、13倍。考虑可比公司估值,给予目标市值92-107亿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证券分析师:王兆康 S0980520120004; 陈伟奇 S0980520110004; 联系人:邹会阳; 中国中免(601888.SH) 深度报告:新旗舰项目开业在即,再议中免长期投资价值 全球免税:税收与消费取舍,国际竞争看规模。中国中免:政策支持,主观进取,崛起为全球第一。海南展望:多管齐下下半年复苏可期,新项目新成长。国内外竞争看成长:自强为核,政策可期,赴港融资新看点。投资建议:考虑近期海南表现,上调公司22-24年EPS4.49/7.12/9.14元(此前为4.17/7.02/9.04元),综合绝对和相对估值,我们认为公司股票合理估值在257-285元之间,较现价有26%-39%溢价空间。如果考虑赴港融资摊薄5-8%,较现价预计有16%-33%溢价空间。综合公司国际免税龙头地位,下半年有望低基数下持续复苏,新项目有望打开中线成长空间,主观积极进取下未来供应链渠道流量持续纵深成长可期,中线政策利好可期,维持“买入”。 证券分析师:曾光 S0980511040003; 钟潇 S0980513100003; 张鲁 S0980521120002; BOSS直聘(BZ.O) 海外公司深度报告:创新致胜,以直聊模式撬动在线招聘红海 公司主营网络招聘服务业务,毛利率稳定在84%以上,现金流高于收入。商业模式创新打开行业天花板。高效匹配是核心竞争力,蓝领市场是潜在成长空间。盈利预测与估值:预计2022-2025年收入61.3/99.8/143.5/199.7亿元,CAGR为48%,经调整净利润12.0/25.4/38.9/55.8亿元,CAGR为67%。我们给予2023年PE 41-43x,对应PS 10.3-10.9x,对应股价每ADR 35.5-37.5美元,对应涨幅35%-43%,继续维持“买入”评级。 证券分析师:谢琦 S0980520080008; 广东鸿图(002101.SZ) 深度报告:加速转型的铝压铸龙头,一体化业务拓展顺利 铝压铸龙头,全产业链布局、聚焦主业、加速转型。铝压铸行业:应用范围扩大、产品形态变化,工艺壁垒加大、竞争格局改善、价值量提升。前瞻布局、龙头卡位,一体化压铸从0-1突破。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预计2022-2024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4.50/5.19/6.38亿元,利润年增速为50%/15%/23%。首次覆盖,我们给予一年期(2023年)目标估值26-29元,当前股价距目标估值有16%-29%的提升空间,考虑到公司大型一体化业务前瞻布局,给予“买入”评级。 证券分析师:唐旭霞 S0980519080002; 戴仕远 S0980521060004; 石头科技(688169.SH) 深度报告:石头硬核科技,淬炼扫地机龙头 “科技简化生活”的全球清洁电器领军者。扫地机器人解决清洁刚需,全球900亿市场规模可期。深耕研发打造产品力,渠道营销循序渐进。盈利预测与估值:行业成长性高,公司技术优势显著,渠道营销持续发力,维持盈利预测,预计2022-2024年净利润为17.3/22.2/26.8亿,对应PE 24/18/15x。通过多角度估值,预计公司合理估值763-808元/股,相对目前股价有25%-33%溢价,对应2022年动态市盈率29-31倍,维持“买入”评级。 证券分析师:王兆康 S0980520120004 ; 陈伟奇 S0980520110004; 联系人:邹会阳; 文灿股份(603348)深度报告-大型一体化车身结构件先行企业 铝合金压铸供应商,新能源、结构件和国际化打开成长空间。铝压铸行业:应用范围扩大、产品形态变化,工艺壁垒加大、价值量提升。大型一体化车身结构件先行企业,超大一体压铸后地板产品试制成功。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预计2022-2024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3.24/5.31/7.77亿元,利润年增速分别为233.5%/64.0%/46.3%。我们给予一年期(2023年)目标估值67-73元,当前股价距目标估值有11%-21%的提升空间,考虑到公司大型一体化业务布局早,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证券分析师:唐旭霞 S0980519080002; 戴仕远 S0980521060004; 传音控股(688036)深度报告-全球化视野、本地化执行的新兴市场智能终端龙头 聚焦新兴市场的智能终端产品和移动互联服务提供商。新兴市场人口基数大、智能手机渗透率低支撑终端需求持续扩增。扎根新兴市场,“全球化视野、本地化执行”构筑公司护城河。布局家电、配件业务及移动互联业务,打造未来第二增长曲线。投资建议:目标价130.41-131.65元,维持买入评级。我们预计22-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47.52/58.76/71.25亿元(YoY 21.6%/23.6%/21.3%),综合相对估值与绝对估值,给予目标价130.41-131.65元,维持买入评级。 证券分析师:胡慧 S0980521080002; 胡剑 S0980521080001; 联系人:李梓澎、周靖翔; 贝壳-W(02423.HK)海外公司深度报告-居住服务龙头 耕居住服务领域,依托平台延伸业务。房产中介赛道迎来黄金机遇。经纪实力卓越,新兴业务萌芽。业绩与行业景气度共振,复苏弹性佳。估值与投资建议:结合绝对估值与相对估值,我们认为公司合理股价区间为51.6-60.0港元,较当前股价有22%-42%空间。预计公司2022-2024年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0.7/41.4/53.3亿元,每股收益分别为0.02/1.09/1.40元,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33.0/25.6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证券分析师:任鹤 S0980520040006; 王粤雷 S0980520030001; 联系人:王静; 华阳集团(002906)深度报告-汽车电子核心企业,打造智能座舱全生态 能源-运动-交互,公司为交互端的核心布局企业。汽车电子核心企业,业绩高速增长。交互端,智能座舱,屏类、HUD、座舱域控制器为中短期维度重要增长点。运动端,智能驾驶,车载摄像头、360 环视系统、APA 等产品陆续量产。公司推出的360环视系统、自动泊车系统、“煜眼”技术等已在多款车型中应用。公司与地平线合作,未来双方将打造自动驾驶域控制器平台。 证券分析师:唐旭霞 S0980519080002; 鼎龙股份(300054)深度报告-CMP产品线捷报频传,光电材料初露峥嵘 公司研发能力出众,CMP抛光垫等半导体耗材突破国外垄断。半导体市场繁荣及封装技术、制程升级带动CMP需求。折叠手机方兴未艾,PI浆料为柔性OLED面板核心材料。打印复印耗材领域全产业链布局,夯实龙头地位。盈利预测与估值:公司在半导体材料市场的平台型竞争力逐步彰显,预计22-24年归母净利润为3.79、5.78、7.65亿元(+78%/53%/32%),EPS为0.4、0.6、0.8元。参考可比公司22年平均PE估值水平,给予目标价23.37-24.17元,较当前股价仍有22.46%-26.68%上行空间,维持“买入”评级。 证券分析师:胡慧 S0980521080002; 胡剑 S0980521080001; 联系人:李梓澎、周靖翔; 常熟银行(601128)深度报告-小微战略下沉转型初具成效 深耕小微领域,加快异地扩张。博采众长,探索“IPC技术+信贷工厂+移动科技平台MCP”的常熟小微模式。面对小微市场激烈竞争,常熟银行调整小微战略,深度下沉以实现错位竞争。各项财务指标处上市农商行前列,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在全行业表现极佳。盈利预测与估值:公司做小做散战略持续深化,净息差筑底反弹,资产质量优异,拨备覆盖率处在高位。同时,公司异地扩张加速,且通过村镇银行实现跨省经营,预计未来业绩仍将领先同业,小幅上调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至26.6/32.6/38.1亿元(原预测26.6/32.0/37.5亿元),对应增速为21.3%/22.9%/16.8%。综合绝对估值与相对估值,我们认为公司股票合理估值区间在9.2~10.6元之间,对应2022年PB值为1.15~1.33x,相对于公司目前股价上涨空间为29%~48%,维持“买入”评级。 证券分析师:陈俊良 S0980519010001; 王剑 S0980518070002; 田维韦 S0980520030002; 华测检测(300012)深度报告-全球综合性检测龙头SGS百年成长的启示 投资建议:检测行业长坡厚雪,公司行稳致远,我们看好行业及公司的长期成长机遇,公司有望成为植根于中国本土、有竞争力的领先国际检测认证机构。我们预计2022-24年归母净利润为9.31/11.44/14.08亿元,对应PE40/32/26倍,综合绝对估值和相对估值,给予2023年40-45倍,对应一年期目标市值为458-515亿元,对应目标价为每股27.35-30.77元,维持“买入”评级。 证券分析师:李雨轩 S0980521100001; 吴双 S0980519120001; 菱电电控(688667)深度报告-自主汽车电控系统龙头,有望受益于混动需求爆发 自主发动机电控系统龙头,发展战略清晰。发动机管理系统(EMS)产品技术壁垒高,公司技术自主领先。新能源产品需求爆发,公司混动系统竞争力强,有望充分受益。盈利预测与估值:首次覆盖,我们预计2022-2024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2.43/3.89/4.77亿元,利润年增速分别为77%/60%/23%。每股收益22-24年分别为4.71/7.53/9.24元。我们给予一年期(2023年)目标估值166-181元,考虑到公司混动系统产品竞争力明显,受益于行业电动化大趋势,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证券分析师:唐旭霞 S0980519080002; 戴仕远 S0980521060004; 研报精选:近期行业深度报告 电新行业专题:行业深度-抽水蓄能-建设提速迎高景气,精尖研发掀国产替代浪潮 两部制电价打开盈利空间,下游投资景气度高。支持政策多管齐下,抽水蓄能项目建设提速。关键零部件国产化率提高,高质量研发引领技术迭代。估值与投资建议:我们看好抽水蓄能长期发展的高景气度,建议关注各细分领域龙头或低估值优质标的。 证券分析师:王蔚祺 S0980520080003; 联系人:陈抒扬; 生猪行业深度报告系列三-周期反转在即,决胜养殖布局 猪周期:预计2022年底到2023年上半年启动产能反转。生猪板块:农民产能占比仍大,养殖股以时间换取空间。禽板块:猪鸡反转均同步,珍惜低估值的禽板块。投资建议:以长线思维决胜猪周期,把握养殖布局最好阶段。2022Q1基金对生猪板块的增持明显,其中华统股份与牧原股份表现尤为突出。我们认为机构左侧布局核心还是基本面驱动:低猪价与高饲料价的共振,加快养殖亏损,现金损耗加快,加速周期反转。短期,猪价或将迎来季节性反弹,会弱化产能去化逻辑,假如板块回调,应该是布局养殖板块最好的阶段。具体标的上,从成长空间和弹性角度来看,核心推荐:华统股份、傲农生物、天康生物、东瑞股份、新希望、天邦股份、唐人神、中粮家佳康等猪标的,以及春雪食品、益生股份、仙坛股份、立华股份、湘佳股份等禽标的;另外,白马股核心推荐圣农发展和牧原股份。 证券分析师:鲁家瑞 S0980520110002; 运动品牌行业专题:运动长青,国货崛起的荆棘与曙光 行业趋势:国内运动行业景气度高,集中度高且格局稳定;品牌竞争力:国际龙头占优,本土企业崛起;发展策略:品牌、渠道、供应链全面升级;中国运动鞋服行业机遇广阔,看好实力崛起,有望超越行业增长的品牌本土企业安踏体育、李宁、特步国际,以及竞争力突出,有望持续提升份额的上下游本土企业申洲国际、华利集团、滔搏、宝胜国际。 证券分析师:丁诗洁 S0980520040004; 云办公系列专题:借谷歌微软之道,看金山办公如何破协作之局 谷歌G Suite以邮箱为生态,开创协作文档,攫取云端市场;谷歌成功之道,金山WPS移动、云、协作、行业、AI不落下风;协同办公成新战场,C端助力微信系办公生态领先;WPS在线文档优势足,协作办公有望复制微软路径;疫情催化云办公常态化,关注协作文档和协同办公投资机会。金山WPS在云协作和协同办公上积极布局,重点推荐云办公龙头厂商金山办公。 证券分析师:熊莉 S0980519030002; 库宏垚 S0980520010001;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立即开通国信账户~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