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金工陈冀 || 回归心中那份热爱
(以下内容从浙商证券《浙商金工陈冀 || 回归心中那份热爱》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邱冠华 新财富白金分析师、浙商研究所所长 所长寄语:随着技术进步,金融工程领域越来越引起投资者的关注和向往。然而,资本市场与其他工业场景的技术运用有很大区别,它需要研究人员兼具技术背景和对证券市场理解的高度统一。我一直在寻找着这么一个人:最好既有技术背景,也有深厚的经济金融功底,还要有对于金融工程研究无比的热爱。当我遇到陈冀,我被他长期以来对于量化研究的热爱所打动,我想给他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看他内心对于金工研究热爱的花朵绽放。加油! 浙商金融工程负责人 陈 冀 各位尊敬的投资者、上市公司领导和朋友们: 您们好。 我已加入浙商证券研究所,负责金融工程研究。感谢浙商证券各位领导和邱冠华所长的信任,在入职之际,正式向长期以来一直支持、关心我的投资者、上市公司领导和产业界的朋友汇报。 壹 回归之路:八年宏观,重回金工 我曾就职于央行3年,交通银行研究部5年,长期负责宏观经济、货币政策、市场流动性、金融监管以及银行业务的研究。宏观金融研究经历,使我熟悉国内宏观经济分析框架,对国内宏观政策制定,金融政策摆布以及金融市场导向有着敏锐的直觉和深刻的理解。当我在“宏观固收研究”和“金融工程研究”两个方向之间进行抉择时,内心有个声音始终在呼唤“做自己热爱的研究”,所以我坚决地选择了金融工程。金融数学博士毕业的我一直以来都是比较纯碎的理科生,宏观研究工作之余,我始终坚持着量化模型的开发和投资实践,也在市场上积累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在很多做投资并了解我的朋友看来,我终于走上了属于自己的那条路。我非常珍惜浙商证券给予我的这个机会,更是非常感谢冠华所长等领导对我的充分信任。回到金工跑道,我将快马加鞭,朝着信仰加速前行。 贰 新的金工:数据科学,行为金融 金融工程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金融领域的“相对封闭区域”,就好比完全不同类的参与者在玩着同样的“游戏”。也正如市场的投资者,有人信仰巴菲特的价值投资,有人信仰西蒙斯的数量化掘金。两位大师都在金融市场上取得了骄人的战绩,其实很难评判孰优孰劣。更加纯碎的数学模型确实让很多人望而却步,也使得金融工程这个领域一直都是数学、物理、计算机等理科背景从业者争夺的领地。然而当过度追求技术极致的同时,也很容易让人迷失或忽视金融市场其本身的属性,而这些属性很可能就是一些同样的技术在工业应用中完全不一样的地方。技术的进步让我们能够更加便捷地发现交易信息、各类数据中的微结构特征,更加有利于通过数据分析去验证我们对于金融市场中一些行为逻辑的思考。金融工程的研究,未来将不再仅仅服务量化类的基金。作为数据分析的“工具”,我们将努力挖掘出一些可解释、更易于被投资者所接受的“故事”,为各类投资者提供有价值的数据分析结果,将涵盖指数趋势择时、行业轮动、基金选择、大类资产配置等多重领域。 叁 扎根市场:研究互动,模型迭代 其实很多熟悉我的朋友都不约而同地问过我一个问题:为何踏入卖方研究?可能很多圈内朋友的角度是应该直接去买方做投资,其实我的理解略有不同。立足于市场的研究可能跟象牙塔内的研究有不小的区别,在学校内的研究更倾向于“创新性”,而市场上的研究评价标准就简单了许多——是否能提供更加准确的交易信号和配置方向?是否能帮助客户获取更丰厚的回报?在进入卖方研究之前,自己业余也长期进行量化模型的开发和投资实践,多年下来自己最深刻的领悟就是“闭门造车”不可取。研究需要互动,需要与更多的资深市场参与者交流,博采众长以使我们的模型更快地迭代。金融市场从来都不是一个“静止”的迷宫,当然也不存在通往终点的固有法则。身处“动态”的迷宫中,与更多优秀的机构投资者交流互动,将是提升我们研究生命力和适应能力的不二路径。在入职一周20+场次的现场路演结束后,我更加坚信与客户的密切沟通互动,加速研究模型迭代,为客户提供更加精准的“市场信号”,实现共赢良性循环在未来的研究生涯中将至关重要。 肆 遇见浙商:新的起点,旧的坚持 2020年9月中旬加入浙商证券,与大量新财富分析师同事并肩工作,感觉工作更加充实。短短数日,我已深受杰出领导、优秀同事那股拼劲所感染。这种榜样的力量,尽管给我压力,也更多地是让我有了一种回家的感觉,一种时刻保持与集体共同发力的状态。金工团队优秀年轻人们的那种积极工作的朝气,也让我这种归宿感不断强化。感谢冠华所长以及其他领导同事给予我如此完美的一个开始。我将全力以赴,带领团队为客户提供更多有深度、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我也将: 坚持心中那份热爱 坚持用客观的数据说话 坚持向全市场投资者虚心学习的态度 坚持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为客户讲述金工故事 ——陈冀 2020年中秋 浙商研究人物风采回顾 人物风采二三:王 敬 || 从工程师到分析师 人物风采二二:王华君 || 师徒再联手 人物风采二一:孙 建 || 全能型选手 人物风采二十:史凡可 || 凡事皆可 人物风采十九:匡培钦 || 投资确定性的追寻者 人物风采十八:朱 芸 || 观者如“芸” 人物风采十七:马 莉 || 卖方长青树 人物风采十五:孙一峰 || 20年华为解决方案专家 人物风采十四:蒋高振 || 强-高-深 人物风采十三:邱世梁 || 一代传奇!回来了! 人物风采十一:佘 骞 || 环保路上的“骞里马” 人物风采一十:邓 晖 || 品控狂人 人物风采〇九:李 丹 || 花开牡丹 人物风采〇八:陈 煜 || 会吟诗作对的交大理工男 人物风采〇六:李 超 || 首席经济学家 人物风采〇五:余剑秋 || 中小盘特种兵 人物风采〇三:电 子 || 半导体的“蒋胡” 人物风采〇二:杨 骥 || 人称“酒神骥” 人物风采〇一:梁凤洁 || 最年轻银行首席 人物风采系列:新浙商 || 白金分析师,打造白金研究所
邱冠华 新财富白金分析师、浙商研究所所长 所长寄语:随着技术进步,金融工程领域越来越引起投资者的关注和向往。然而,资本市场与其他工业场景的技术运用有很大区别,它需要研究人员兼具技术背景和对证券市场理解的高度统一。我一直在寻找着这么一个人:最好既有技术背景,也有深厚的经济金融功底,还要有对于金融工程研究无比的热爱。当我遇到陈冀,我被他长期以来对于量化研究的热爱所打动,我想给他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看他内心对于金工研究热爱的花朵绽放。加油! 浙商金融工程负责人 陈 冀 各位尊敬的投资者、上市公司领导和朋友们: 您们好。 我已加入浙商证券研究所,负责金融工程研究。感谢浙商证券各位领导和邱冠华所长的信任,在入职之际,正式向长期以来一直支持、关心我的投资者、上市公司领导和产业界的朋友汇报。 壹 回归之路:八年宏观,重回金工 我曾就职于央行3年,交通银行研究部5年,长期负责宏观经济、货币政策、市场流动性、金融监管以及银行业务的研究。宏观金融研究经历,使我熟悉国内宏观经济分析框架,对国内宏观政策制定,金融政策摆布以及金融市场导向有着敏锐的直觉和深刻的理解。当我在“宏观固收研究”和“金融工程研究”两个方向之间进行抉择时,内心有个声音始终在呼唤“做自己热爱的研究”,所以我坚决地选择了金融工程。金融数学博士毕业的我一直以来都是比较纯碎的理科生,宏观研究工作之余,我始终坚持着量化模型的开发和投资实践,也在市场上积累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在很多做投资并了解我的朋友看来,我终于走上了属于自己的那条路。我非常珍惜浙商证券给予我的这个机会,更是非常感谢冠华所长等领导对我的充分信任。回到金工跑道,我将快马加鞭,朝着信仰加速前行。 贰 新的金工:数据科学,行为金融 金融工程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金融领域的“相对封闭区域”,就好比完全不同类的参与者在玩着同样的“游戏”。也正如市场的投资者,有人信仰巴菲特的价值投资,有人信仰西蒙斯的数量化掘金。两位大师都在金融市场上取得了骄人的战绩,其实很难评判孰优孰劣。更加纯碎的数学模型确实让很多人望而却步,也使得金融工程这个领域一直都是数学、物理、计算机等理科背景从业者争夺的领地。然而当过度追求技术极致的同时,也很容易让人迷失或忽视金融市场其本身的属性,而这些属性很可能就是一些同样的技术在工业应用中完全不一样的地方。技术的进步让我们能够更加便捷地发现交易信息、各类数据中的微结构特征,更加有利于通过数据分析去验证我们对于金融市场中一些行为逻辑的思考。金融工程的研究,未来将不再仅仅服务量化类的基金。作为数据分析的“工具”,我们将努力挖掘出一些可解释、更易于被投资者所接受的“故事”,为各类投资者提供有价值的数据分析结果,将涵盖指数趋势择时、行业轮动、基金选择、大类资产配置等多重领域。 叁 扎根市场:研究互动,模型迭代 其实很多熟悉我的朋友都不约而同地问过我一个问题:为何踏入卖方研究?可能很多圈内朋友的角度是应该直接去买方做投资,其实我的理解略有不同。立足于市场的研究可能跟象牙塔内的研究有不小的区别,在学校内的研究更倾向于“创新性”,而市场上的研究评价标准就简单了许多——是否能提供更加准确的交易信号和配置方向?是否能帮助客户获取更丰厚的回报?在进入卖方研究之前,自己业余也长期进行量化模型的开发和投资实践,多年下来自己最深刻的领悟就是“闭门造车”不可取。研究需要互动,需要与更多的资深市场参与者交流,博采众长以使我们的模型更快地迭代。金融市场从来都不是一个“静止”的迷宫,当然也不存在通往终点的固有法则。身处“动态”的迷宫中,与更多优秀的机构投资者交流互动,将是提升我们研究生命力和适应能力的不二路径。在入职一周20+场次的现场路演结束后,我更加坚信与客户的密切沟通互动,加速研究模型迭代,为客户提供更加精准的“市场信号”,实现共赢良性循环在未来的研究生涯中将至关重要。 肆 遇见浙商:新的起点,旧的坚持 2020年9月中旬加入浙商证券,与大量新财富分析师同事并肩工作,感觉工作更加充实。短短数日,我已深受杰出领导、优秀同事那股拼劲所感染。这种榜样的力量,尽管给我压力,也更多地是让我有了一种回家的感觉,一种时刻保持与集体共同发力的状态。金工团队优秀年轻人们的那种积极工作的朝气,也让我这种归宿感不断强化。感谢冠华所长以及其他领导同事给予我如此完美的一个开始。我将全力以赴,带领团队为客户提供更多有深度、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我也将: 坚持心中那份热爱 坚持用客观的数据说话 坚持向全市场投资者虚心学习的态度 坚持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为客户讲述金工故事 ——陈冀 2020年中秋 浙商研究人物风采回顾 人物风采二三:王 敬 || 从工程师到分析师 人物风采二二:王华君 || 师徒再联手 人物风采二一:孙 建 || 全能型选手 人物风采二十:史凡可 || 凡事皆可 人物风采十九:匡培钦 || 投资确定性的追寻者 人物风采十八:朱 芸 || 观者如“芸” 人物风采十七:马 莉 || 卖方长青树 人物风采十五:孙一峰 || 20年华为解决方案专家 人物风采十四:蒋高振 || 强-高-深 人物风采十三:邱世梁 || 一代传奇!回来了! 人物风采十一:佘 骞 || 环保路上的“骞里马” 人物风采一十:邓 晖 || 品控狂人 人物风采〇九:李 丹 || 花开牡丹 人物风采〇八:陈 煜 || 会吟诗作对的交大理工男 人物风采〇六:李 超 || 首席经济学家 人物风采〇五:余剑秋 || 中小盘特种兵 人物风采〇三:电 子 || 半导体的“蒋胡” 人物风采〇二:杨 骥 || 人称“酒神骥” 人物风采〇一:梁凤洁 || 最年轻银行首席 人物风采系列:新浙商 || 白金分析师,打造白金研究所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