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华创交运*周报】聚焦7月数据:快递量价同比齐升,航空环比恢复明显

【华创交运*周报】聚焦7月数据:快递量价同比齐升,航空环比恢复明显

作者:微信公众号【华创交运与供应链研究】/ 发布时间:2022-08-21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华创证券《【华创交运*周报】聚焦7月数据:快递量价同比齐升,航空环比恢复明显》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及配套指引,本资料仅面向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不是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资料中的信息。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一、本周 聚焦7月数据:快递量价同比提升,航空环比恢复明显。 1、快递: 1)行业数据:7月业务量同比增长8%,单票收入同比提升0.6%,1-7月累计完成业务量同比增长4.3%。 2)上市公司7月业务量:申通增速最快、韵达巩固份额、顺丰累计增速转正。申通(33.8%)>顺丰(8.9%)>行业(8%)>圆通(7.8%)>韵达(2.2%)。 3)7月单票收入:通达系持续同比增长2成,环比均有所下降,顺丰票均收入持续回升。7月单票收入:顺丰16.02元,同比提升4.2%;圆通2.56元,同比提升22.8%,还原菜鸟裹裹业务因素后单票收入约2.46元,同比增长21.7%;韵达单票收入2.51元,同比提升23%;申通单票收入2.42元,同比提升22.8%,还原后单票收入2.28元,同比提升15.7%。 2、航空:航司业务量环比显著修复。 1)各航司运力投放、旅客周转量环比显著修复。三大航: 7月合计ASK同比下降21.1%,较19年下降45.6%,环比提升48.9%;RPK同比下降28.6%,较19年下降54.9%,环比提升55.0%。客座率68.1%,同比下降7.1个百分点,相较19年下降14.0个百分点,环比提升2.7个百分点。 2)整体客座率环比提升,春秋客座率保持领先。春秋(78.5%,同比-12.3%,较19年-12.8%,环比-0.2%)>吉祥(70.7%,同比-12.5%,较19年-15.3%,环比+1.0%)>南航(70.0%,同比-6.6%,较19年-13.1%,环比+2.9%)>东航(67.0%,同比-7.9%,较19年-15.0%,环比+2.2%)>国航(66.2%,同比-7.6%,较19年-14.9%,环比+3.1%)。 二、行业数据跟踪: 1、航空:8月航班量同环比提升,国内航班量恢复至19年8成; 2、机场:上海机场、深圳机场7月业务量环比修复; 3、货流:全国货运物流有序运行、平稳恢复。 三、投资建议: 快递: 1)强调我们提出的重要产业判断:电商快递行业不再具备价格战基础,核心龙头公司将有望体现持续提升的盈利能力。 2)我们认为未来资本市场视角会从份额转向结构与盈利,行业估值体系有望迎来整体抬升。 3)从投资节奏看: a)我们认为当前至Q4,市场仍或以盈利改善周期第一阶段的框架来观察。业绩高增长的圆通仍处于被低估状态;而市场或自Q4起,有机会进一步得到单票盈利能力可持续提升的验证点。 b)我们认为韵达股份处于产业逻辑与公司节奏共振阶段,公司短期困境已过、向上动力明确,强调“强推”评级。 c)持续看好综合物流巨头顺丰控股:当前市值存在被低估成分,更长期维度看,供应链与国际业务或为未来看点,鄂州机场将助力公司体系升级,“强推”评级。 出行链: 1)航空:我们认为市场在供给逻辑确信的前提下,会逐步关注需求端表现,而国际航线是其中重要环节。从传导投资节奏看,我们分析对航空公司影响路径在于两个维度:其一、朴实的认知:国际航线占比高、受损大,则弹性大。国航是未来国际航线放开预期受益最显著的公司。其二、国际航线有将助于消化宽体机运力,我们建议特别关注吉祥航空,一旦787可以更好的执飞洲际航线,对吉祥在成本端和收入端的双优化预期将推动业绩弹性。核心推荐:国航、春秋;特别关注吉祥、华夏。 2)机场:价值属性板块。持续推荐上海机场、白云机场及美兰空港。 其他物流: 1)持续看好大宗供应链企业提质增效,强推厦门象屿; 2)海晨股份:精品供应链企业,享新能源汽车红利,成长性被低估,“强推”评级; 3)南山控股:宝湾物流拟开展公募REITs运作,物流地产价值重估迎核心催化,强调 “推荐”评级;此外,持续推荐化工品物流密尔克卫、跨境电商物流公司华贸物流等。 四、风险提示: 人民币大幅贬值,经济大幅下滑,疫情冲击超出预期。 五、最新重点报告 【华创交运】南山控股重大事项点评:宝湾物流拟开展公募REITs运作,物流地产价值重估迎核心催化,强调 “推荐”评级 【华创交运*跟踪报告】海晨股份:精品供应链企业,享新能源汽车红利,成长性被低估,上调评级至“强推” 【华创交运|航空复苏之路】国际航线知多少——航空复苏之路系列(六) 【华创交运*深度】韵达股份:产业逻辑与公司节奏共振,上调评级至“强推” 一、聚焦7月数据:快递量价同比提升,航空环比恢复明显 (一) 快递:韵达巩固市场份额、顺丰票均收入持续回升 1、快递行业数据: 1)业务量:7月完成96.5亿件,同比增长8%,其中同城、异地、国际件增速分别为-3.8%、9.9%、8.2%;1-7月累计完成业务量608.6亿件,同比增长4.3%,其中同城、异地、国际件累计增速分别为-4.9%、6.3%、-17.8%。 2)收入:7月收入898.2亿元,同比提升8.6%;1-7月累计收入5880.4亿元,同比增长3.7%。 3)票均收入:7月单票收入9.31元,同比增长0.6%,环比6月下降0.2元,主要系行业进入淡季,同比则持续正增长。1-7月单票收入9.66元,同比下降0.6%。 2、上市公司7月业务量:申通增速最快、韵达巩固份额、顺丰累计增速转正。 1)7月业务量增速:申通(33.8%)>顺丰(8.9%)>行业(8%)>圆通(7.8%)>韵达(2.2%)。韵达摆脱了4-6月的下滑后重回增长,并在6月基础上进一步巩固第二名的份额。 2)1-7月累计业务量增速:申通(20.1%)>圆通(8.9%)>行业(4.3%)>韵达(3.2%)>顺丰(1.1%),顺丰累计业务量增速转正,增速较低系因公司自21年下半年起主动调优产品结构,减少低毛利产品件量所致,公司单票收入连续9个月同比增长; 3)环比看:7月行业件量环比下降6%,申通提升1%,圆通、韵达、顺丰分别下降4%、2%、10%。 4)行业集中度:7月CR8指数84.8,同比提升4pct,较6月环比提升0.1pct。7月份额:韵达(16.4%)>圆通(15.6%)>申通(12.4%)>顺丰(9.5%)。 3、单票收入:通达系持续同比增长2成,环比均有所下降,顺丰票均收入持续回升。 1)7月单票收入:顺丰16.02元,同比提升4.2%;圆通2.56元,同比提升22.8%,还原菜鸟裹裹业务因素后单票收入约2.46元,同比增长21.7%;韵达单票收入2.51元,同比提升23%;申通单票收入2.42元,同比提升22.8%,还原后单票收入2.28元,同比提升15.7%。 2)环比看,顺丰提升0.21元(或1.4%),5-7月实现环比三连升,圆通下降0.05元(或2%),韵达下降0.06元(或2.2%),申通下滑0.09元(或3.7%),申通环比降速大于同行; 3)1-7月票均收入:顺丰15.93元,同比增长3.7%,圆通2.57元,同比上涨18.2%,韵达2.53元,同比上涨20.9%,申通2.53元,同比上涨14.7%。 4、投资建议: 1)强调我们提出的 重要产业判断:电商快递行业不再具备价格战基础,核心龙头公司将有望体现持续提升的盈利能力。 2)我们认为未来资本市场视角会从份额转向结构与盈利,行业估值体系有望迎来整体抬升。即:价格战不再具备基础得到进一步的认可—>价格实现一定程度的修复—>产能、效率优化带动的成本端下降—>结构加速升级优化带来的票均收入提升—>价格、成本共同作用下的盈利水平持续提升。 3)从投资节奏看: a)我们认为当前至Q4,市场仍或以盈利改善周期第一阶段的框架来观察。业绩高增长的圆通仍处于被低估状态;而市场或自Q4起,有机会进一步得到单票盈利能力可持续提升的验证点。产品分层、服务分层最终会实现“商家-平台-公司”合作共赢的良好局面,若叠加单票成本的持续下降,行业可持续提升的盈利能力将继续超越业务量增速成为业绩增长的核心贡献,且弹性巨大。 b)我们认为韵达股份处于产业逻辑与公司节奏共振阶段,公司短期困境已过、向上动力明确,强调“强推”评级。 c)持续看好综合物流巨头顺丰控股:当前市值存在被低估成分,更长期维度看,供应链与国际业务或为未来看点,鄂州机场将助力公司体系升级,“强推”评级。 (二) 航空:航司业务量环比显著修复;国际航线持续优化,强调板块投资机会 1、各航司运力投放、旅客周转量环比显著修复。 三大航: 7月合计ASK同比下降21.1%,较19年下降45.6%,环比提升48.9%;RPK同比下降28.6%,较19年下降54.9%,环比提升55.0%。客座率68.1%,同比下降7.1个百分点,相较19年下降14.0个百分点,环比提升2.7个百分点。 春秋:ASK、RPK同比分别下降7.6%、20.1%;较19年分别下降7.9%、20.9%。吉祥:ASK、RPK同比分别下降15.5%、28.2%;较19年分别下降25.0%、38.3%。 2、整体客座率环比提升,春秋客座率保持领先。 7月:春秋(78.5%,同比-12.3%,较19年-12.8%,环比-0.2%)>吉祥(70.7%,同比-12.5%,较19年-15.3%,环比+1.0%)>南航(70.0%,同比-6.6%,较19年-13.1%,环比+2.9%)>东航(67.0%,同比-7.9%,较19年-15.0%,环比+2.2%)>国航(66.2%,同比-7.6%,较19年-14.9%,环比+3.1%)。 1-7月:春秋(73.8%,同比-10.6%,较19年-17.9%)>吉祥(67.2%,同比-11.6%,较19年-18.3%)>南航(65.6%,同比-8.6%,较19年-17.2%)>东航(61.9%,同比-9.6%,较19年-20.7%)>国航(61.7%,同比-9.4%,较19年-19.3%)。 3、机队引进: 7月,5家上市航司合计净增飞机9架,22年1-7月,合计净增15架,较21年底增幅0.6%。 4、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市场在供给逻辑确信的前提下,会逐步关注需求端表现,而国际航线是其中重要环节。 1)近期国际航线优化持续推进:民航局宣布进一步优化国际客运航班熔断政策;中英直飞航班陆续复航,多航司宣布恢复多条国际航线。我们认为国际线恢复的节奏,将围绕“航班恢复先行—>预期旅客出行恢复—>实际旅客恢复”三阶段展开,实际旅客出行恢复阶段是对业绩实质性修复的阶段,而对于周期性行业,投资节奏会领先于业绩表现。 2)假设国际航线逐步恢复,如何传导投资节奏?我们分析对航空公司影响路径在于两个维度: 其一、朴实的认知:国际航线占比高、受损大,则弹性大。国航是未来国际航线放开预期受益最显著的公司。同时提示,春秋航空并没有宽体机以及洲际航线,在东南亚、日韩航线恢复阶段,春秋亦将展现自身弹性。 其二、国际航线有将助于消化宽体机运力,一方面提升宽体机运营效率,另一方面则降低国内市场压力。该维度下,我们建议特别关注吉祥航空,一旦787可以更好的执飞洲际航线,对吉祥在成本端和收入端的双优化预期将推动业绩弹性。 二、行业数据更新 (一)航空客运出行:8月航班量同环比提升 1、航空高频数据跟踪:疫情散发影响下,国内航班量恢复至19年8成 1)国内航班量:恢复至19年同期8成 7日移动平均,民航国内执飞航班9833班,同比提升54.7%,较19年下降22.6%。其中,8月19日,国内执飞9560班,同比21年提升54.3%,较19年下降25%。 2)内航国际客班:环比基本持平 7日移动平均,国际(含港澳台)日均执飞航班96班,周环比下降2%,同比21年7日平均下降41%,其中国内航司日均执飞57班; 分航司看,南航、国航、东航、海航7日平均分别执飞20、19、8、4班。 3)分航司看:整体航班量同环比提升 同比2021年:8月1-19日三大航航班量同比提升50.5%,春秋提升18.5%,吉祥提升69.1%,华夏下降28.7%。 相较于2019年:8月1-19日三大航航班量较19年同期下降25.5%,春秋提升4.1%,吉祥下降1.3%,华夏下降57.7%。 环比7月:8月1-19日三大航航班量环比7月整体提升6.4%,春秋提升6.4%,吉祥提升22.2%,华夏下降5.9%。 2022年以来,三大航航班量同比下降36.0%,较19年下降46.9%;春秋航空同比下降26.2%,较19年下降19.8%;吉祥航空同比下降36.2%,较19年下降40.2%;华夏航空同比下降43.9%,较19年下降51.9%。 4)近日民航平均票价同比下降 民航7日平均票价589元,环比上周-8%,同比持平,较19年-36%。 2022年以来,平均票价596元,同比下降4%,较19年下降23%。 5)主要机场进出港航班量跟踪: 8.13-8.19日,7日平均: 浦东:日均航班量580,周环比提升22%,较7月平均提升100%; 白云:日均航班量979,周环比提升5%,较7月平均提升10%; 深圳:日均航班量860,周环比提升13%,较7月平均提升29%; 美兰:日均航班量165,周环比下提升59%,较7月平均下降47%。 (二)机场公司7月数据:业务量环比恢复明显 1、上海机场7月数据:业务量环比恢复明显 1)浦东机场:7月起降同比下降56.2%,旅客吞吐量下降76.3% 7月完成起降架次1.48万架次,同比下降56.2%,环比提升72.2%;旅客吞吐量86.91万人次,同比下降76.3%,环比提升438.8%,其中国内旅客78.96万,同比下降77.4%,国际旅客6.46万,同比下降14.2%,地区旅客1.49万,同比下降85.1%。国际+地区旅客合计7.95万,占比9.1%。 1-7月公司累计完成起降架次10.72万架次,同比下降52.1%,旅客吞吐量661.2万人次,同比下降69.8%。其中国际+地区旅客65.71万人,同比下降29.6%,占比9.9%。 2)浦东机场:7月起降架次为19年同期33.1%,旅客吞吐量为19年12.7% 相较于2019年同期:7月起降架次为2019年同期水平的33.1%;旅客吞吐量为2019年同期的12.7%,其中国内旅客为19年同期的23.6%,国际旅客仅为19年同期的2.2%。 1-7月累计起降架次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的35.7%,旅客吞吐量恢复至14.7%,其中国内旅客恢复至26.9%,国际旅客仅为2019年的1.9%。 3)虹桥机场:7月起降同比下降52.0%,旅客吞吐量下降66.0% 7月完成起降架次0.95万架次,同比下降52.0%;旅客吞吐量107.43万人次,同比下降66.0%,均为国内旅客,期内无国际地区旅客。 2、深圳机场7月数据:业务量环比恢复 1)深圳机场:起降同比上升1.1%,旅客吞吐量同比上下降12.8%。 7月完成起降架次2.45万架次,同比上升1.1%,环比上升7.0%;旅客吞吐量245.4万人次,同比下降12.8%,环比上升14.3%,其中国内旅客244.0万,同比下降13.1%,国际旅客1.36万,同比上升164.9%,当月无地区旅客。国际+地区旅客合计1.36万,占比0.6%。 1-7月公司累计完成起降架次13.56万架次,同比下降25.4%,旅客吞吐量1184.6万人次,同比下降45.0%。其中国际+地区旅客5.14万人,同比下降9.9%,占比0.4%。 2)7月起降架次恢复至19年同期78.0%,旅客吞吐量恢复至19年54.8%。 相较于2019年同期:7月起降架次为2019年同期水平的78.0%,旅客吞吐量为2019年同期的54.8%,其中国内旅客为19年同期的61.8%,国际旅客仅为19年同期的2.9%。 1-7月累计起降架次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的63.9%,旅客吞吐量恢复至39.1%,其中国内旅客恢复至43.7%,国际旅客仅为2019年的1.8%。 (三) 全国货运物流有序运行、平稳恢复 1、全国整车货运流量指数:本周恢复至去年同期8成 ,上海恢复至去年75% 1)全国整车货运流量指数:周环比略有提升 8月14日-8月20日全国整车货运流量指数均值99.91,周环提升0.8%,环比7月均值下降2%,同比去年同期下降20.4%。 最新8月20日为104.94,同比下降18.7%。 注:整车货运流量指数以 2019 年为基准,即2019年同期为100。 2)重点区域看:周环比均有回升 北京:本周日均指数59.95,周环比下降2.7%,环比7月均值下降3.2%,同比下降20.9%。 上海:本周日均指数87.8,周环比提升1.4%,环比7月均值提升3.9%,同比下降25.6%。 浙江:本周日均指数96.37,周环比提升0.6%,环比7月均值下降5.6%,同比下降18.1%。 吉林:本周日均指数95.53,周环比下降5.1%,环比7月均值下降6.2%,同比下降18.0%。 广东:本周日均指数100.84,周环比下降0.2%,环比7月均值下降2.6%,同比下降18.4%。 2)公共物流园吞吐量指数看:恢复至去年同期约8成 8月14日-8月20日,平均公共物流园吞吐指数94.67,周环比提升1.0%,环比7月均值下降0.5%,同比去年同期下降22.2%。 3)主要快递企业分拨中心吞吐量指数:恢复至去年同期约8成 8月14日-8月20日,平均主要快递企业分拨中心吞吐量指数89.29,周环比下降0.1%,环比7月均值下降0.7%,同比去年同期下降21.4%。 2、日度货量跟踪:平稳恢复 数据来源:交通运输部自4月21日起披露日度全国物流保通保畅运行情况。 据交通运输部数据: 1)国家铁路运输货物:恢复至去年同期8成 本周日均运量1040.9万吨,同比2021年8月下降20.9%,环比上周提升2%,环比7月均值下降0.8%。 2)全国高速公路货车通行量:环比小幅提升 本周日均713.1万辆,环比上周提升2.1%;环比7月均值提升1.7%。 3)重点港口:货运吞吐量环比下降,集装箱吞吐量环比提升 货运吞吐量:本周日均吞吐量3055.8万吨,环比上周下降4.3%;环比7月均值提下降6.6%。 集装箱吞吐量:本周日均吞吐量77.7万TEU,环比上周提升7.4%;环比7月均值提升0.6%。 4)货运航班量:整体周环比略提升 本周日均货运航班量681班,其中国际489班、国内192班,周环比分别提升1.1%、提升2.7%、下降2.9%;环比7月均值分别下降4.3%、下降4.1%、下降4.9%。 5)邮政快递业务量:环比7月略有下滑 本周日均揽收和投递分别为3.0、2.8亿件,周环比分别提升0.8%、下降2.2%;环比7月均值分别下降4%、下降9.1 %。 三、投资建议 1 、出行链:继续关注困境反转投资逻辑。 我们认为出行链(航空、机场、高铁)属于较为典型的“困境反转”类投资标的,其困境系由疫情所造成,而长期看疫情对正常生活的影响将消除,出行链公司也将走出困境。 后市展望:航空看价格弹性、机场看价值修复、高铁看国内节奏。 1)航空:作为周期属性更强的行业,其看点在于一旦实现供需反转后的价格弹性,即其未来股价上行空间与高峰业绩预期息息相关。当前我们认为市场在供给逻辑确信的前提下,会逐步关注需求端表现,而国际航线是其中重要环节。 假设国际航线逐步恢复,如何传导投资节奏?我们分析对航空公司影响路径在于两个维度: 其一、朴实的认知:国际航线占比高、受损大,则弹性大。国航是未来国际航线放开预期受益最显著的公司。同时提示,春秋航空并没有宽体机以及洲际航线,在东南亚、日韩航线恢复阶段,春秋亦将展现自身弹性。 其二、国际航线有将助于消化宽体机运力,一方面提升宽体机运营效率,另一方面则降低国内市场压力。该维度下,我们建议特别关注吉祥航空,一旦787可以更好的执飞洲际航线,对吉祥在成本端和收入端的双优化预期将推动业绩弹性。 此外继续强调:大周期看好国航弹性,长期看好春秋航空价值以及建议关注支线细分市场龙头华夏航空的逆境破局。 2)机场:价值属性板块。 a)核心枢纽机场的普适逻辑:未来市值空间核心则在于枢纽机场流量价值变现能力是否发生本质性变化。一问:区位优势是否变化?我们认为:上海机场:超级枢纽地位仍在强化,公司公告拟注入虹桥机场后,上市公司将拥有虹浦两场的全部流量资源。白云机场:粤港澳机场群格局重塑逻辑仍在。二问:机场商业价值是否变化?我们认为:机场免税:未来仍大有可为之处,而机场含税商业是待发掘的宝藏。 持续推荐上海机场与白云机场。 b)我们继续推荐美兰空港,作为离岛免税直接受益标的,其并不需要观察国际航线恢复节奏(预期),而以2025年维度看,公司免税业务对应市值预计被明显低估。 2、大物流市场:预计未来3-5年迎重要发展机遇期。 华创交运团队自2020年推出解码顺丰系列,2021年推出大物流时代系列,两大系列持续研究至今,我们认为大物流市场在未来3-5年预期迎来重要发展机遇期,我们的研究涵盖了快递、快运、整车、供应链、专业物流、物流地产等多领域,其中: 1)电商快递: 强调我们提出的重要产业判断:电商快递行业不再具备价格战基础,核心龙头公司将有望体现持续提升的盈利能力。 我们认为未来资本市场视角会从份额转向结构与盈利,行业估值体系有望迎来整体抬升。即:价格战不再具备基础得到进一步的认可—>价格实现一定程度的修复—>产能、效率优化带动的成本端下降—>结构加速升级优化带来的票均收入提升—>价格、成本共同作用下的盈利水平持续提升。 从投资节奏看: a)我们认为当前至Q4,市场仍或以盈利改善周期第一阶段的框架来观察。业绩高增长的圆通仍处于被低估状态;而市场或自Q4起,有机会进一步得到单票盈利能力可持续提升的验证点。产品分层、服务分层最终会实现“商家-平台-公司”合作共赢的良好局面,若叠加单票成本的持续下降,行业可持续提升的盈利能力将继续超越业务量增速成为业绩增长的核心贡献,且弹性巨大。 b)我们认为韵达股份处于产业逻辑与公司节奏共振阶段,公司短期困境已过、向上动力明确,强调“强推”评级。 2)持续看好综合物流巨头顺丰控股:当前市值存在被低估成分,更长期维度看,供应链与国际业务或为未来看点,鄂州机场将助力公司体系升级,“强推”评级。 3)大宗供应链:我们在《如何理解大宗供应链企业?》报告中,从大宗供应链企业的业务流程出发,归纳“3+1”的盈利模式,进而提出“纵向流量-横向变现”的投资框架。 a)“3+1”的盈利模式(即3类基本盈利模式的组合+1个探索方向)。3类基本盈利模式:服务收益、金融收益、交易收益;1个探索方向:全产业运营及投资管理,在产业运营商的模式下,亦可在帮助客户经营效益得到增厚的同时,分享增值收益。 b)“纵向流量-横向变现”的投资框架。纵向:追求流量规模稳定增长。横向:基于流量规模,寻求变现能力的升级。其中产业运营收益:一体化、收益分成是未来方向。 强调厦门象屿的强推评级,关注厦门国贸、建发股份、浙商中拓。 4)海晨股份:精品供应链企业,享新能源汽车红利,成长性被低估,“强推”评级。 核心看点1:量、价齐升驱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收入占比不断提升。 核心看点2:在手项目奠定公司未来2-3年业绩确定性。 核心看点3:持续看好公司复制核心能力,横向扩张以构建ToB业务大空间。 5)南山控股:宝湾物流拟开展公募REITs运作,物流地产价值重估迎核心催化,强调 “推荐”评级。 公司此前公告公《关于控股子公司开展基础设施公募REITs运作的议案》,子公司宝湾物流拟以天津宝湾物流园、廊坊宝湾物流园、南京空港宝湾物流园及嘉兴宝湾物流园等4个项目作为底层基础设施项目,发行公募REITs。 我们认为:公募REITs运作的落地,将为公司物流地产资产价值重估带来强催化。 a)本次发行公募REITs可帮助公司盘活物流园资产,实现宝湾物流轻重资产模式的并举联动,完善“募投建管退”的全流程资产管理运作能力,同时实现权益型融资效果,提升资产效益和股东收益。公司预计交易完成,可为上市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约4.9亿元。 b)公司仍有充足项目储备。截至2021年末,公司在全国范围内拥有并管理75个智慧物流园区,运营、管理和规划在建(含待建项目)仓储面积达900万平方米。本次发行公募REITs的底层项目为4个,公司仍有充足项目储备及巨大潜力。 6)此外,持续推荐化工品物流密尔克卫、跨境电商物流公司华贸物流等。 四、风险提示 人民币大幅贬值,经济大幅下滑,疫情冲击超出预期。 具体内容详见华创证券研究所2022年8月21日发布的报告《交通运输行业周报:聚焦7月数据:快递量价同比齐升,航空环比恢复明显》 附:华创交运系列深度报告 1、出行链相关研究 航空: 2022/8【华创交运|航空复苏之路】国际航线知多少——航空复苏之路系列(六) 2022/6 【华创交运|深度】春秋航空:“流量-成本-价格”:揭秘低成本航空龙头的超额扩张之路——航空复苏之路系列(五) 2022/2【华创交运*深度】航空股相对强势的背后:预期弹性足够大——航空复苏之路系列研究(四) 2022/4【华创交运】南方航空:亚洲最大航司,静待行业复苏下的周期弹性——交运转债标的巡礼系列(二) 2022/1【华创交运*深度】价格弹性:周期魅力!——航空业复苏之路系列研究(三) 2021/12航空供给侧逻辑能否上演?——航空业复苏之路系列研究(二) 2021/11后疫情时代海外航司面面观——航空复苏之路系列研究(一) 2021/8【华创交运*行业工具书】华创证券周期行业研究工具书之航空运输篇 机场: 2022/4【华创交运|深度】美兰空港:乘海南自贸建设东风,享免税行业发展红利 2022/3【华创交运*行业工具书】如何理解核心枢纽机场资产价值?——华创证券行业研究工具书之机场篇 高铁: 2021/7【华创交运*深度】京沪高铁:黄金线路核心资产,长期看运能释放+浮动票价推升增长动力,当前时点看后疫情时期修复弹性 2、大物流时代系列 1)电商快递 2022/7【华创交运*深度】韵达股份:产业逻辑与公司节奏共振,上调评级至“强推” 2021/10兴替、博弈、破局:电商快递的过去、现在、未来——大物流时代系列研究(七) 2)跨境物流 2022/6【华创交运|深度】华贸物流:业务版图持续扩张,跨境物流综合服务商开启新篇章——大物流时代系列研究(十三) 2021/9从燕文物流看跨境专线:助力中国品牌出海的红利期——大物流时代系列研究(六) 2021/6 东航物流:新格局、新动能、新机遇,预计航空物流市场迎黄金发展期 3)ToB供应链 大宗供应链 2022/6如何理解大宗供应链企业?——大物流时代系列研究(十二) 2021/6 厦门象屿:进阶中的大宗供应链组织者、产业链服务者、价值链创造者——大物流时代系列研究(一) 化工品供应链 2021/8 密尔克卫:如何开启飞轮?化工供应链物流龙头的“超级化工亚马逊”愿景——大物流时代系列研究(五) 消费电子及新能源汽车供应链 2021/8 海晨股份:从联想到理想,核心能力可复制性构建公司ToB供应链想象空间——大物流时代系列研究(四) 4)快运 2022/2顺丰、安能、德邦,万亿快运市场的“三国杀”——大物流时代系列研究(九) 5)整车物流 2021/11传化智联:公路港-网络货运-制造业供应链,联动线上线下,服务中国智造——大物流时代系列研究(八) 2021/8 公路港到网络货运平台,传化与满帮为例,探讨我国公路整车物流最优解——大物流时代系列研究(三) 6)物流地产 2022/4【华创交运|深度】南山控股:被低估的物流地产核心标的:公募Reits及“园区+”探索发展新路径——大物流时代系列研究(十一) 2022/3高标仓、冷库供不应求,公募REITs助力物流地产行业发展新机遇——大物流时代系列研究(十) 7)一体化供应链 2021/6 京东物流:内看与京东生态正向循环,外看数智化供应链市场迎风启航——大物流时代系列研究(二) 3、解码顺丰系列 国际业务: 2022/5【华创交运*深度】国际供应链能否成为顺丰第二增长曲线?——解码顺丰系列(十六) 时效快递业务: 2021/1产业迁移与升级预期将推动时效快递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解码顺丰系列研究(十三) 2020/12 时效快递价值探讨:为时间效率付溢价之产品分层优化价格分布——解码顺丰系列研究(十二) 2020/7 聚焦顺丰时效件(中):高端消费驱动或将延续,利润率存潜在提升可能——顺丰控股专项研究(七) 2020/6 “脱钩”GDP,“挂钩”高端消费,假设顺丰时效件驱动因素趋势性变化(上)——顺丰控股专项研究(五) 经济快递业务: 2020/6聚焦特惠专配:“一年期测评”优秀,新征程开启,未来10亿+利润可期?——顺丰控股专项研究(六) 2021/10兴替、博弈、破局:电商快递的过去、现在、未来 快运业务: 2022/2 顺丰、安能、德邦,万亿快运市场的“三国杀”——大物流时代系列研究(九) 2020/11起底顺丰快运(中):海外经验看快运业务盈利提升路径及市值空间——解码顺丰系列研究(十一) 2020/10 起底顺丰快运(上):后起之秀,收入行业第一;“多”网融合,生态赋能样本——解码顺丰系列研究(十) 供应链业务: 2021/9 我们看好的ToB供应链业务是怎样一门生意?——解码顺丰系列研究(十五) 2021/4 数智化变革预计将推动供应链体系从成本中心转向“效益中心”(服装篇)——解码顺丰系列研究(十四) 冷链: 2020/4海外启示:时代背景催生行业发展,生鲜电商与速冻品消费或催生千亿冷链增量——解码顺丰系列研究(二) 顺丰航空与鄂州机场: 2020/5 假如顺丰航空“独立”核算?(中):鄂州机场或可有效优化飞机利用率,推动顺丰航空贡献额外可观利润——解码顺丰系列研究(四) 2020/5 假如顺丰航空“独立”核算?(上):从参与者角色看我国航空货运市场——解码顺丰系列研究(三) 2020/4更少成本,更多选择,从量化模拟鄂州机场对航空货运经济性提升说起——解码顺丰系列研究(一) 海外比较: 2020/8 UPS9000亿市值启示:枢纽机场、国际业务、供应链——解码顺丰系列研究(八) 2019/8 复盘联邦快递,探索顺丰棋局 顺丰生态 2020/8 如何理解4000亿市值的顺丰?生态赋能新征程开启!——解码顺丰系列研究(九) 《解码顺丰》报告册(印刷版)新鲜出炉!华创交运吴一凡团队深度出品 法律声明: 华创证券研究所定位为面向专业投资者的研究团队,本资料仅适用于经认可的专业投资者,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观点的及时交流。华创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资料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公司的客户。普通投资者若使用本资料,有可能因缺乏解读服务而对报告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 本资料来自华创证券研究所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若对报告的摘编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须注意的是,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能会根据华创证券研究所后续发布的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华创证券的其他业务部门或附属机构可能独立做出与本资料的意见或建议不一致的投资决策。本资料所指的证券或金融工具的价格、价值及收入可涨可跌,以往的表现不应作为日后表现的显示及担保。本资料仅供订阅人参考之用,不是或不应被视为出售、购买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要约或要约邀请。订阅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华创证券不对使用本资料涉及的信息所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有关的其他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本资料所载的证券市场研究信息通常基于特定的假设条件,提供中长期的价值判断,或者依据“相对指数表现”给出投资建议,并不涉及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因此不能够等同于带有针对性的、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意见。普通个人投资者如需使用本资料,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及相关的后续解读服务。若因不当使用相关信息而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华创证券对此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未经华创证券事先书面授权,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发送或者复制本资料的内容。华创证券未曾对任何网络、平面媒体做出过允许转载的日常授权。除经华创证券认可的媒体约稿等情况外,其他一切转载行为均属违法。如因侵权行为给华创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华创证券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 订阅人若有任何疑问,或欲获得完整报告内容,敬请联系华创证券的机构销售部门,或者发送邮件至jiedu@hcyjs.com。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