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华泰固收|转债】低波动环境下的机会选择——转债策略周报

【华泰固收|转债】低波动环境下的机会选择——转债策略周报

作者:微信公众号【华泰固收强债论坛】/ 发布时间:2022-08-21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华泰证券《【华泰固收|转债】低波动环境下的机会选择——转债策略周报》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张继强 S0570518110002 研究员 殷 超 S0570119010004 研究员 张劭文 S0570120070178 联系人 报告发布时间: 2022年08月21日 按合规要求,报告全文参见行知APP 摘 要 核心观点 当前股市存在场外流动性充裕但场内做多合力不足的矛盾,预计盈利承压问题解决之前,市场还难以出现系统性机会。股市进入下一阶段需要等待中报结束、疫情缓解等信号配合。低波动环境中,我们建议从四个方向寻找机会:风格上,我们相对看好中小盘和低位股;产业上,我们看好能源股、TMT和中游制造;主题上,我们看好氢能源、汽车智能化等热点。而近期大环境显然难以支撑历史级别的转债高估值,尤其是高价筹码定位可能还会继续收缩,我们对转债整体的看法略偏谨慎。择券方面,我们仍建议从三季报预期入手挖掘正股,譬如中游材料,但对于转债性价比显著变差的个券果断止盈。 股市展望:保持低波动,中小盘风格占优,热点在能源、TMT和中游制造 股市盈利承压的问题还未缓解,指数大概率继续保持低波动和弱趋势状态,并酝酿变盘力量。宏观流动性依然充裕、股市资金面在好转,但盈利配合度不高,上行空间可能有限。后市关注点在于:1、中报业绩期最后一周提防业绩利空冲击;2、欧美衰退风险持续传导;3、疫情反复对8月经济的冲击。配置上,我们的观点是:1、中小盘风格仍优于大盘权重,但成长与价值风格可能反复交替;2、高低切换逻辑还会持续,现阶段低估值仍占优;3、产业端,上游能源、TMT、中游制造等方向边际增持,上游资源、下游可选偏谨慎;4、主题方面,交易氢能源、光伏设备、汽车智能化等热点。 行业上:聚焦三大主线和五个小主题展开布局 三个主线是复苏、安全和资源,五个主题是:1、消费左侧布局,核心逻辑是机构低配+业绩触底+安全垫充足,关注食品、酒类、纺服;2、基建发力,核心逻辑是7月融资结构强化下半年基建发力预期+产品价格回升+安全垫充足,关注工程机械、建材;3、中游服务,核心逻辑是政策扶持+下游需求刚性+场内资金高低切换,关注光伏设备、汽车智能化、锂电新技术等;4、消费电子,核心逻辑是苹果小米等触发剂+机构低配+风格有利,关注半导体链条、显示、封测等;5、化工与农业,下游补库存+稀缺产能+盈利确定性强,关注氢能源、制药、农化、煤炭、化工原料。 转债展望:风险点仍在,择券提升平衡型转债关注度,继续适当止盈 转债估值调整后压力有所释放,股市大环境好于2月,本轮向下调整空间可能有限,8-9月依旧关注结构性机会。短期转债仍面临若干风险点:1、正股层面提防部分小盘股止盈风险;2、纯债机会成本近期对转债的支撑边际下降;3、新规实施后成交量快速下降,对于高价高估值品种的定价逻辑有所弱化;4、类似金博的赎回风险值得持续跟踪。我们建议,近期提高择券门槛,优选三季度基本面预期向上+转债性价比尚可品种;对于透支正股业绩预期的品种,提前止盈。偏股型品种方面,我们仍然看好中游制造和材料在三季度的景气修复,近期可增加对平衡型品种的关注度。 一级市场:上周有2/21家发布预案/股东大会,6/4家通过发审委/证监会 上周共有2个转债预案公布,分别是协鑫能科(45亿)、高新发展(7.3亿);通过股东大会的有21家,分别是晶科能源(100亿)、恒邦股份(31.6亿)、睿创微纳(16.4亿)、立中集团(15.8亿)等;经过发审委通过的有6家,分别是兴发集团(28亿)、广大特材(15.5亿)、新强联(12.1亿)、利元亨(9.5亿)、密尔克卫(8.7亿)、漱玉平民(8亿);拿到证监会批文的有4家,分别是淮北矿业(30亿)、麦格米特(12.2亿)、东杰智能(5.7亿)、惠云钛业(4.9亿)。 风险提示:海外风险偏好、疫情超预期冲击、国内外通胀继续加剧、国际地缘政治冲突。 上周市场复盘与思考 全A指数上周略微下行,电力相关板块表现较好,成交量维持万亿规模,北向上周流入59.26亿;转债受金博赎回影响,高价转债溢价率大幅调整,低价转债溢价率也略有下行,但上周新券定位仍不低,溢价率均在35%以上。 股市方面,上周股市小幅高开后震荡下行。板块方面,电力设备、农林牧渔、公用事业板块表现较好,细分板块中的火电、风电、光伏概念股持续发力。短线市场主要聚焦于电力相关概念股及消费电子,光伏、风电等核心在电力供应出现短期供求缺口,推动行业景气度维持较高水平:1、国内多地有序用电;2、欧洲高温+能源短缺,电价上涨。资金持续流入农业板块,涨幅居前。医药生物、有色金属板块上周承压。主力资金减仓医药生物、食品饮料板块。北向资金上周流入59.26亿,市场成交量维持万亿规模。 转债方面,上周转债指数下跌0.30 %,上半周表现略强于 Wind全A指数。上周三金博突发赎回公告后,周四其溢价率快速从10%压缩至0附近,带动高价转债溢价率大幅调整,整体市场估值有所下行。即使当前信息披露程度提高,赎回风险依旧存在。但上周新券定位仍不低,上市首日溢价率均超35 %,赎回事件短期压缩估值,但从股市、供求、机会成本三方面看,短期估值无大幅下行空间。上周25只转债触发下修条款后决议不下修,9只转债发布预计触发下修公告,新规落地后下修披露规范性明显在持续增强。上周中小盘成长品种优势依旧突出,正股驱动下,绩优偏股型品种占优,受正股驱动,农林牧渔、电力设备、石油石化板块个券较为强势。 股市展望 股指波动已接近历史底部,主要原因仍是场外流动性有支撑,但场内做多合力又不足。我们在上周提到,近期行情呈现的是弱上行趋势,短期调整风险虽然不大但重回牛市的基础也很薄弱,属于典型的“有支撑缺动力”的情景。而我们两周前还判断,疫情、中报期等因素合力作用下,股指波动将持续收窄,上周股指振幅仅0.57%,事实已经印证了我们的观点。而且,若以万得全A为市场度量,截至上周五收盘,股指年化波动率已经降至16.18%,相较7月初/6月初/5月初降低了2.33/12.14/16.58,处于2010年/2020年以来的29%/33%分位数。显然,当下股指不仅未脱离弱趋势,反而波动还在向低点收敛。 低波动演进到极值点附近,往往是市场进入下一阶段的信号。主动影响股指波动大小的因素主要有三个:一是日历效应,譬如业绩期窗口股指波动一般都会收窄、长假前后则容易增大,本质上是时间风险在股市中的反映;二是不可预见因素的冲击,典型的就是新冠疫情(2020年上半年)、俄乌战争(2022年2月),本质上是事件风险在股市中的传导,尤其是利空事件;三是投资者观点的一致程度,背后是市场合力的确定性,譬如宏观逻辑、股市位置、性价比、交投情绪等共振越多,投资者越容易形成一致预期,反之则容易表现为短线交易横行、盘面热点散乱等局面。但股指波动从高到低,往往意味着旧趋势的终结与新趋势形成,譬如2020年7月、2021年7月等。历史上,低波动往往是股市进入下一阶段的先决条件,当然具体走向需要视核心变量的变化而定,可能是牛熊的反转、也可能是新一轮上行或下行。 而股市进入下一阶段还需要等待充分条件的出现。当下股指低波动的原因主要是:1、中报业绩期进入最后一周也是披露最密集的阶段,投资者谨慎情绪也最浓厚;2、盈利流动性等缺乏共振,市场合力本身就偏弱,股指体现的本身就是慢速震荡上行的一致预期。我们认为,股市想要走出弱趋势,至少需要几个条件的强化与出现:1、中报期结束,主流赛道业绩得到验证、消费板块没有更差,支持局部行情;2、充裕的流动性环境下,股市资金面保持有序回流,关注新发股基(需求)和8月底解禁(供给)之差;3、新一轮疫情没有更大范围扩散,推动下游经济走出低谷。 从四个角度看后市结构性机会: 第一、风格切换的主导权仍在中小盘。2016年以后国内经济结构调整、产业逻辑开始主导行情,导致银行、建筑、地产等大盘股再难以出现戴维斯双击,大盘股、权重股占优的逻辑往往是抗跌(低波动)或便宜(低估值)。相反,中小盘尤其是小盘股占优则是估值抬升,表现更为主动。但成长和价值风格更取决于盈利的确定性,相对流动性逻辑还不够明朗。我们认为,当前盈利趋势尚未扭转、产业题材相对丰富、流动性或保持充裕,中小盘风格持续优于大盘仍是大概率情景、而成长与价值可能交替占优。 第二、弱风险偏好市场环境下,高低切换逻辑还会持续。理由有三:1、增量资金还不明显,股市依旧保持存量博弈格局,场内资金难以高低兼顾;2、股市弱趋势下,投资者存在避险避高心态;3、大多数低位的消费、建材、包装等板块业绩和估值都处于历史底部,中期看赔率和胜率均已不低。 第三、产业逻辑方面,对上游能源、TMT、中游制造等环节更为积极,对上游资源、下游可选偏谨慎,对下游必选和大金融保持中性。分别来看:1、高温天气增加能源用量,多地开始拉闸限电保障民生,上游煤炭(中国)、天然气(欧洲)等进一步推升能源需求;2、元宇宙等技术驱动+美国加大制裁导致国产替代进程加速推动TMT逻辑强化;3、铜铝原油等等大宗商品降价、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大涨等产业端变化继续利好中游环节。但反过来,资源品降价、用电紧张等逻辑可能对上游资源和下游可选偏不利。 第四、主题方面,继续关注宏观及产业热点下的交易机会。我们相对看好:1、氢能源,或受益于中非、中阿合作;2、光伏设备、逆变器及储能环节,成本下降最明显及限电;3、汽车智能化,是半导体领域内国产替代相对更容易的链条;4、锂电新技术,PET铜箔、钠电池以及CTC/CTP/CTB等;5、机器人与元宇宙等。 策略方面,我们的判断如下; 第一、盈利承压的问题还未缓解,股市仍缺乏系统性机会,指数大概率继续保持低波动和弱趋势状态,并酝酿变盘力量。当前宏观流动性依然充裕、股市资金面在好转,但盈利配合度不高,上行空间可能有限。 第二、后市关注点:1、中报业绩期最后一周,继续提防主流赛道板块的龙头股、明星股爆雷对市场的冲击;2、欧美衰退风险持续传导;3、疫情反复对8月经济的冲击;4、异常气候对三季度盈利的冲击。 第三、配置上,我们的观点是:1、中小盘风格仍优于大盘权重,但成长与价值风格可能表现为反复交替;2、高低切换逻辑还会持续,现阶段低估值仍占优;3、产业端,上游能源、TMT、中游制造等方向边际增持,对上游资源、下游可选偏谨慎;4、主题方面,交易氢能源、光伏设备、汽车智能化以及锂电新技术等热点。 转债展望 本周转债市场,我们关注如下热点: 第一、后半周转债估值调整引发市场关注 上周转债估值出现大幅压缩,高价弹性转债估值调整较多。周三晚金博转债突然赎回后,周四转债平价溢价率快速压缩10%至0附近并拖累高价转债调整,成为本轮调整触发剂。 从市场各表征也能看到转债估值明显调整痕迹: 1、整体来看,隐含波动率中位数从上周末的44.3%降至41.7%,2018年以来分位数从接近100%降至95%附近;其他估值指标也明显调整,转债绝对价格/平均隐含波动率(余额加权)/中性化平价溢价率分别下降幅度分别达到0.7%/4.5%/5.7%(下降数值占上周末数值的比例); 2、结构上看,高价和高估值转债成为调整集中点,平价120-140元转债对应平价溢价率从18.4%降至14.5%附近,而平价140元-200元对应平价溢价率中枢从15.6%下降至12.6%; 3、周五转债估值调整逐渐蔓延至全市场,平价90-100元转债对应平价溢价率也从36.5%降至33%; 4、投资者从盘面情况也能感受到,近两日高价弹性转债出现大面积调整幅度高于正股现象,且今日有估值下杀幅度放大的倾向。 但转债估值的调整风险在金博赎回前也已出现端倪。我们在上周转债周报中曾经提示,截至上周末转债估值再次回到2月调整前最高水平,短期上涨动能减弱,甚至可能遭遇小幅压力。投资者需提升择券要求,并及时止盈(尤其正股空间兑现,或存在赎回风险品种)。 转债估值快速调整的原因主要是: 1、当前股市有支撑但无动力,正股预期不足以支撑历史级别高估值。股指资金面和估值性价比提供支撑,但盈利等仍难提供继续向上动力。中报进入最后披露阶段,从经验看利空和“爆雷”可能性正在增加,7月经济修复动能也再度弱化。8月以来,转债估值快速回升至前高的关键在于中小盘股的再次活跃。向后看,虽然上周中证1000等小盘股依旧不弱,但技术上逐渐进入2月阻力位置,部分股票已兑现业绩空间,后续表现可能存在分化; 2、近期纯债机会成本对转债估值的支撑边际减弱,部分固收+基金可能主动减仓止盈转债; 3、供需层面看,新规实施后交易量显著下降(从1000亿降至600-700亿水平),对高价转债影响更大;固收+权益仓位限制政策频出,新增基金的增量资金流入程度减弱导致机构子弹不足,新券供给仍源源不断。 我们认为,理论上后续可能的演化路径有三种情景: 情景一、股市跌、转债加速杀跌,类似21年3-4月、今年2-3月,转债估值快速回调到合理水平,譬如19年7月以来75%-80%分位数附近; 情景二、股市平或微涨、转债下跌,以结构性调整为主,类似20年5月和9月; 情景三、股市涨、转债走平,被动收敛,类似今年6月。 基于我们对近期股市的判断,情景二出现的可能性略高。我们的建议是: 1、股市向上动能仍需等待盈利进一步修复,特别提防近期上涨过程中已兑现正股业绩的品种; 2、但转债估值也不大可能出现剧烈调整,没有信用冲击、股市下行风险也不大。股市大环境仍好于今年2月,本轮幅度和影响可能也小于当时; 3、重点在于结构,高价转债需严格考察正股空间、转债估值性价比和赎回风险,适当做止盈;近期择券要求应有所提高,减少交易类品种参与度; 4、本轮调整后,存量和新券布局空间可能增加,关注估值修复后品种; 5、此外,金博的例子再次提醒投资者,即使当前信息披露程度提高,但赎回风险依旧存在。在不确定公司赎回意愿情况下,最好按赎回处理提前准备,尤其在转债抗风险能力较弱的时间窗口。 第二、但市场结构性机会仍在孕育,例如近期基建和汽车类转债的配置价值又有所提升。从正股角度看,7月经济数据再度转弱,三季度基建、必选消费和激励政策(消费券、新能源车购置税免征期延长、家电下乡等)对经济提振作用将增强;景气度角度看,基建项目推进、竣工端有望回暖;汽车销量和生猪、纺服等生活消费修复持续性较好。而转债市场中,汽车类转债在7月底后出现一定调整,性价比也有所修复,基建类品种则一直有不错的转债安全垫。从上周情况看,在其他转债普遍调整情况下,我们上周周报中推荐的北方、升21等转债均有不错表现,配置价值逐渐得到市场认可。而近期此类品种仍是基本面向上+转债性价比相对适中的典型代表。 转债策略: 第一,股市盈利承压的问题还未缓解,股市仍缺乏系统性机会,指数大概率继续保持低波动和弱趋势状态。转债估值调整后压力有所释放,股市大环境好于2月,本轮向下调整空间可能有限,8-9月依旧关注结构性机会。 第二,短期转债仍面临若干风险点:1、正股层面,小盘股经历7月底以来上涨后回到2月阻力位,后续可能存在和风格收敛可能,部分转债正股有止盈风险;2、纯债机会成本近期对转债的支撑边际下降;3、流动性层面,新规实施后高价转债成交量快速下降,虽然多为炒作资金撤出,但当前转债估值普遍偏高,对定价逻辑也有一定弱化。尤其提防双高品种的资金流出;4、类似金博的赎回风险值得持续跟踪。 第三,因此我们建议,近期提高择券门槛,优选三季度基本面预期向上+转债性价比尚可品种,适当增加中等价位转债的关注度;对于透支正股业绩预期的品种,提前止盈。根据对股市和行业景气度判断,偏股型品种方面,我们仍然看好中游制造和材料在三季度的景气修复,包括一体化压铸(豪美)、特钢和新材料(甬金、元力、裕兴)等,汽车转债性价比回升,麒麟、升21等基本面预期较好;信创预期提升,关注拓尔、华兴等;加大对平衡型转债的关注度,包括基建类(濮耐、北方等)、医药(美诺、九强等)、新能源相关(晶科、美锦)等。 本材料所载观点源自08月21日发布的研报《低波动环境下的机会选择》,对本材料的完整理解请以上述研报为准 华泰固收 · 张继强团队 欢迎关注【华泰固收|张继强团队】 感谢您与我们共同分享固收研究的心得、体会、经验与教训, 愿我们一起成长、进步!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