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朱雀基金:碳中和投资的先行者

朱雀基金:碳中和投资的先行者

作者:微信公众号【东方证券财富管理】/ 发布时间:2022-08-18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东方证券《朱雀基金:碳中和投资的先行者》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01 “稳、准、狠”,朱雀基金一战成名 赣锋锂业是近几年来A股及港股市场少有的大牛股之一。自2019年9月3日创下最低复权收盘价(6.362港币)之后一路上涨,最高涨幅高达1900%,截至2022年7月29日,累计上涨1015.2%。 朱雀基金就抓住了这样一只大牛股,并将朱雀基金“稳、准、狠”的持仓风格表现得淋漓尽致。 建仓时间精准。据港交所披露的数据显示,朱雀基金在2019年10月8日增持赣锋锂业120.86万股,持股总计1121.52万股,持股比例超过5%,此时离赣锋锂业创下最低价复权收盘价仅仅一个多月的时间。 下手狠。从增持来看,2020年3月16日其持有的股份5631.82万股,占赣锋锂业H股总股本的比例高达28.13%,2021年3月5日持有份额更是高达5780.18万股。因此,从持仓的数目来看,朱雀基金一旦看准就敢于持重仓。从减持来看,2021年4月19日朱雀基金开始大幅减仓,截至2021年6月24日朱雀基金仅持有1430.42万股,在短短的2个月时间里朱雀基金净减持3818.44万股,持仓占H股总股本由23.85%快速下降为4.96%。其减持速度堪称果决。 收益稳。首先,从现价来看,朱雀基金减持价格相对较高,2021年4月19日开始大幅减持时,复权收盘价71.75,2021年6月24日减持至5%以下时,复权收盘价79.74,而2022年7月29日复权收盘价70.95。其次从收益来看,朱雀基金收益不菲,根据港交所的数据显示2019年10月8日至2021年6月24日,此间赣锋锂业累计上涨超779%,朱雀基金累计交易获利的估计金额为27.53亿元。 图一:赣锋锂业H股复权收盘价及朱雀基金持股数量 数据来源:wind,香港交易所,东方证券财富管理 02 一二级联动,碳中和投资的先行者 除了赣锋锂业之外,朱雀基金在新能源领域多有布局,隆基绿能则为其另一力作。 根据基金季报,朱雀基金首只公募产品朱雀产业臻选自成立(2019/6/27)以来,每一定期报告均披露持有隆基绿能,最高仓位9.8%(上限为10%),平均仓位达到6.74%。 由于2022年该基金半年报还未披露,因此我们根据其年报简单测算下2019年-2021年该基金在隆基绿能的获利情况。根据年报,2019年-2021年,该基金净买入金额为1572.57万元,而2021年年末该基金持有隆基绿能308.59万股,按照该年末未复权价86.2元计算持有市值为2.66亿元,这也就意味着2019-2021年按公允价值计算该基金在隆基绿能上浮盈2.50亿元。根据Datayes的估算显示,隆基绿能在该基金A股中收益贡献高达26.04%。 图二:隆基绿能复权收盘价及其在朱雀产业臻选中的持仓占比 数据来源:wind,东方证券财富管理 朱雀基金开始重仓赣锋锂业及隆基绿能的时间都在2019年3季度,这也正是近年来新能源行业爆发的伊始。朱雀基金之所以能准确踩中市场节奏,这与其长期深耕新能源新材料领域密不可分。 据隆基绿能的财报显示,早在2013年朱雀基金的前身朱雀投资即通过4个信托计划进入了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朱雀投资与陕西煤业更是通过上海朱雀庚申投资中心及西部信托陕煤朱雀投资单一资金信托至2017年至2020年一直位于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之内(2020年之后陕西煤业亲自持有隆基绿能)。 除了在二级市场投资隆基绿能之外,朱雀基金还在一级市场与隆基公司展开了更加广泛的合作,据报道2021年3月31日,隆基股份联合朱雀投资共同成立了子公司,正式进军氢能领域。这也成为了朱雀基金投研体系一二级联动的经典案例。 03 全产业链布局 朱雀基金借助自身在新能源领域的先发优势,不断扩展研究范围,形成了涵盖光伏、氢能、储能、新材料、锂电、新能源车等双碳行业的能力圈。 以朱雀产业臻选为例,其A股贡献较大的16只股票中有9只、港股贡献较大6只中有3只与碳中和相关。其中,隆基绿能、通威股份为硅料硅片、石英股份的石英砂为光伏业务、索通发展为预焙阳极与锂电负极、赣锋锂业为锂原材料、宁德时代为新能源电池、禾望电气为光伏逆变器、华域汽车和吉利汽车都受益于新能源汽车。 图三:朱雀产业臻选A股个股贡献 数据来源:Datayes!,东方证券财富管理 图四:朱雀产业臻选港股个股贡献 数据来源:Datayes!,东方证券财富管理 朱雀基金除了广泛布局碳中和行业之外,还通过产业链上下游协同研究、交叉验证和深入公司的基本面研究,挑选出产业链上最具优势的环节及最具价值的上市公司。以光伏产业链为例,朱雀产业臻选在上游布局硅料龙头通威股份,中游投资硅片组件领先企业隆基绿能,下游挖掘BIPV(光伏建筑一体化)领域的森特股份。 04 碳中和,一场迫在眉睫而又广泛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 以新能源为代表的碳中和行业之所以能给投资人带来巨大的回报主要是因为全球实现碳中和的紧迫性及碳中和对未来经济的巨大影响力。 1、低碳发展已经迫在眉睫 工业革命以来,石油、煤炭、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大幅提高了人类的生产效率,为人类经济社会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伴随着石化能源的不断消耗,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被大量排放,使得全球气温持续升高,并造成了诸如海平面升高、极端天气、疾病传播等问题,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日益严重。据《WMO 2021年全球气候状况报告》确认,过去七年是有记录以来最暖的七年。2021年,四个关键气候变化指标——温室气体浓度、海平面上升、海洋热量和海洋酸化均创下了新纪录。仅在2018 年,与气候相关的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就高达约1550 亿美元。因此,低碳发展已经刻不容缓。 2、碳中和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面对温室效应引发的一系列环境及社会经济问题,世界各国密切协调,1992年至2015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巴黎协议》先后签署,形成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框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逐步成为全球各界人士的共识。截至2021年5月,全球约有130个国家制定了实现“碳中和”的计划目标。 从2006年起中国也开始着力应对气候变化,并逐步形成一整完善的政策体系。2016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中国加入《巴黎协议》。2020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大会上郑重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实现碳中和。“双碳”目标正式成为中国的国家承诺。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碳中和”及“碳达峰”更是被写进了政府的工作报告,双碳”理念的顶层布局已经正式形成。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国务院印发了《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这标志着中国未来实现双碳目标的具体路径得以明确。一系列政策快速推出足见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强大决心。 3、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 自2005年以来中国的碳排放始终处于世界第一,2021年中国碳排放总量达105亿吨。根据 “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减排目标,中国实现“碳达峰”至“碳中和”的时间跨度仅30年,不足欧盟的一半,也远低于美国的43年。此外,《中国2030年碳排放达峰研究进展》预计中国2030年将达到110亿吨的碳排放峰值,这意味着后续三十年每年需要减排3.66亿吨,远高于欧盟的0.94亿吨。减排时间短,减排数量大,这意味着中国在碳减排方面的投入也将更加可观。 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副司长赵鹏指出:碳达峰碳中和表面看是一个气候问题,但本质是发展问题,实现“双碳”目标,将全面重塑我国的经济结构、能源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因此,多个行业面临巨大的历史机遇。 新能源行业。根据2019年CEADs数据,电力行业贡献了中国碳排放总量的45%。因此,实现能源从化石能源向清洁能源转型,大力发展水电、光伏发电、风电、核电等再生能源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应有之意。虽然近年来,火电占我国发电总量的比例持续下行,但是2021火电占发电总量的比例依然高达67.4%,而水电、风电及光电仅分别占比16%、7.83%及3.9%。因此,从长期看来再生能源具有广阔的增长空间。以风电及光电为例,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的数据,2021年风电累计装机规模3.3亿千瓦,光伏累计装机规模3.1亿千瓦,而根据《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到2030年风电及太阳能装机总量将达到12亿千瓦时以上。 图五:火电发电量及火电占比 数据来源:wind,东方证券财富管理 电力行业。电力行业需要发展化石能源的清洁技术。虽然说可再生能源替代石化能源已是大势所趋,但是目前化石能源占据了我国能源消费的绝大部分(2021年,原煤占56%、原油占18.5%、天然气占8.9%,而其他能源占比仅16.6%)。为了保障能源安全,化石能源难以快速淘汰,因此需要大力发展诸如煤炭高效燃烧技术、污染排放控制等化石能源清洁利用技术。 新能源车。交通运输也是碳排放的大户。2019年CEADs数据显示地面交通行业碳排放占比达9%。而根据《中国汽车低碳行动计划研究报告(2021)》,柴油车碳排放最高,为331.3g CO2e/km,而纯电动车排放最低,为146.5g CO2e/km,其碳排放不到柴油车的一半。因此,大力推广新能车也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手段。据乘联会的数据显示,截至7月份,2022年新能源汽车零售273.33万辆,同比增长121.50%,7月新能源汽车零售渗透率为26.7%,同比提升11.9个百分点。根据《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2030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计划达到40%。 图六:新能源汽车零售量及零售渗透率 数据来源:wind,东方证券财富管理 动力电池。电池系统是新能源车的核心部件,占新能源车成本的40%,未来随着新能源车的快速增长,动力电池的销售也将水涨船高。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的数据显示,2021年动力电池装车量154GWh,同比增长142.77%,2022年前7个月装车量134.31GWh,同比增长110.58%。 图七:动力电池装车量 数据来源:wind,东方证券财富管理 工业及住宅。据2019年CEADs数据,工业及住宅业碳排放占比分别为39%及7%。根据工信部及发改委等6部委发布的《工业能效提升行动计划》,到2025年,钢铁、石化化工、有色金属、建材等行业重点产品能效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比2020年下降13.5%。 图八:《工业能效提升行动计划》各行业工作重点 数据来源:《工业能效提升行动计划》,东方证券财富管理 正是因为“碳中和”牵涉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工程浩大,影响深远。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振聋发聩地指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拿出抓铁有痕的劲头,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 五、朱雀碳中和三年持有期混合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双碳”改革的东风正浓,在新能源为代表的“碳中和”领域深耕多的朱雀基金将在8月18日发行“朱雀碳中和三年持有期混合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该基金封闭期三年,股票资产占基金资产的比例为60%-95%,其中投资于本基金所界定的“碳中和”主题相关股票占非现金基金资产的比例不低于80%。 该基金的拟任基金经理梁跃军为朱雀投资联合创始人、朱雀基金总经理、投决会主席,也正是上文中提到的朱雀产业臻选的基金经理。梁跃军是国内首批私募老将之一,2007年联合创立朱雀合伙,任副总经理。15年证券基金从业年限(含2年公募投资经验),历经多轮牛熊。 End 投资顾问:王海军 执业编号:S0860617120012 财富管理业务总部 资产配置团队 电话:+86.21.63325888-4120 邮箱:wanghaijun@orientsec.com.cn 投资顾问:代吉慧 执业编号:S0860618080012 财富管理业务总部 资产配置团队 电话:+86.21.63325888-4083 邮箱:daijihui@orientsec.com.cn 免责声明 本报告(或刊物、资讯,以下统称:报告)由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财富管理业务总部编撰、制作及发布本营业部的客户。本报告是基于本部门认为可靠的或目前已公开的资讯、信息进行摘录、汇编或撰写,本部门对报告所载内容始终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信息来源主要有wind资讯、东方财富网、中财网、证券之星等各大财经网站,本报告不能保证所有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请投资者阅读时注意风险。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所载信息、意见、推测或观点仅反映本部门于发布报告当日的判断,且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亦非作为或被视为出售或购买证券或其他投资标的的邀请或向人发出邀请。投资者应通过正规渠道获取产品服务,根据个人风险承受能力评估结果、个人投资目标、财务状况和需求来判断是否借鉴、参照报告所载信息、意见或观点,独立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相应风险。在任何情况下,本部门及其员工不对任何人因援引、使用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及后果负有任何责任。任何机构或个人未经本部门事先许可不得就本报告的全部或部分内容擅自引用、刊发或转载,亦不得将报告内容作为诉讼、仲裁、传媒所引用的证明或依据,不得用于赢利或其他未经允许的用途。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