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盛石化|点评:大体量EVA和POE值得期待!【国金石化】
(以下内容从国金证券《荣盛石化|点评:大体量EVA和POE值得期待!【国金石化】》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报告要点 >>>> 业绩简评 荣盛石化于2022年8月17日发布半年度财务报告,荣盛石化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476.28亿元,同比2021年增长74.88%,实现归母净利润53.67亿元,同比下降18.27%。 >>>> 经营分析 成本上涨叠加终端需求不景气,公司业绩承压:2022年上半年原油煤炭价格维持高位,叠加终端消费受疫情及地产低景气度影响,产品价差维持景气低位。浙石化二期新材料深加工项目处于持续投产进程中,包含30万吨/年光伏级EVA,DMC,PC,ABS等用于新能源产业的新材料,浙石化有望2022-2025年持续丰富产业链布局,逐步释放业绩。 持续加码炼化深加工项目提升产品附加值,增厚未来公司业绩:公司近期陆续公告新增140万吨/年乙烯及下游化工装置项目、高性能树脂项目、高端新材料项目等大体量下游炼化深加工项目,配套新增70万吨/年EVA、35万吨/年α-烯烃、40万吨/年POE及160万吨/年ABS等新重点新材料产能,提升产品附加值,高端炼化产能进一步扩大。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预计年均可实现销售收入1275.2亿元,年均可实现净利164亿元。终端产品平均售价涨幅或高于成本涨幅,有望推动公司周期性弱化及业绩成长确定性。 持续推进公司回购股份计划,彰显企业发展信心:在完成2022年第一期回购方案后,公司于8月4日披露第二期回购股份方案,回购金额为10-20亿元,回购价格不超过20元/股,预计回购0.5-1亿股,期限12个月,用于转换公司可转债或员工持股计划。 >>>> 投资建议 浙石化持续加码深加工高端产品,公司业绩成长确定性较强,但成本上涨叠加终端需求不景气,公司业绩或承压,我们下调了2022-2024年盈利预测,下调幅度分别为22%/8%/8%,我们预计2022-2024年净利116/182/230亿元,对应EPS 1.15/1.80/2.27元,对应PE为13.43X/8.60X/6.79X,维持”买入”评级。 >>>> 风险投资 1.油价单向大幅波动风险;2.终端需求严重需求恶化;3.地缘政治风险;4.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5.美元汇率大幅波动风险;6.其他不可抗力影响; 报告正文 01 成本上涨叠加终端需求不景气,公司业绩承压 荣盛石化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476.28亿元,同比2021年增长74.88%,实现归母净利润53.67亿元,同比下降18.27%。22Q2实现营收790.26元,环比增长15.20%;实现归母净利22.51亿元,环比下降27.77%,二季度毛利承压。 2022年上半年原油煤炭价格维持高位,叠加终端消费受地产低景气度影响,产品价差维持景气低位。浙石化二期新材料深加工项目处于持续投产进程中,包含30万吨/年光伏级EVA,DMC,PC,ABS等广泛用于光伏、新能源汽车等新材料,考虑到一体化装置复杂性,二期项目有望在2022-2024年持续丰富产业链布局,逐步释放业绩。 02 持续加码炼化深加工项目提升产品附加值,增厚公司业绩 公司近期陆续公告新增140万吨/年乙烯及下游化工装置项目、高性能树脂项目、高端新材料项目等大体量下游新能源新材料产能,持续加码炼化深加工项目,提升产品附加值,高端炼化产能进一步扩大,符合“十四五”期间对石化行业“稳油增化”的指导方针。终端产品平均售价涨幅或高于原料端涨幅,有望推动公司周期性弱化,未来业绩成长确定性强。 140万吨/年乙烯及下游化工装置含有一套40万吨/年ABS装置及一套20万吨/年碳酸乙烯酯等装置,项目建成达产后预计可实现营收355.4亿元,实现净利26.2亿元。 高性能树脂项目预计总投192亿元,主要以浙石化自产化工品为主要原料,含有一套30万吨/年EVA管式装置和一套10万吨/年EVA釜式装置、3套6万吨/年PMMA装置和一套120万/吨ABS等装置,项目建成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均营业收入274.4亿元,可实现净利24.2亿元。 高端新材料项目预计总投641亿元,对一二期4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挖潜增效,新增30万吨/年EVA管式装置、35万吨/年α-烯烃装置、40万吨/年POE聚烯烃弹性体装置、30万吨/年己二酸装置、50万吨/年尼龙66盐装置、50万吨/年BDO装置、20万吨/年SAR装置等重点新材料产能。项目建成达产后预计可实现营业收入645.4亿元,可实现净利113.6亿元。 二期和一期相比,精细化工产品规划更加复杂,产出更为丰富,产品利用率和附加值得到更进一步提高,重点布局光伏级EVA、聚碳酸酯等新能源相关高端材料。逸盛大化和海南逸盛瓶级切片项目和 rPET 项目先后投产,宁波逸盛新材料 600 万吨/年 PTA 项目,宁波中金石化 20 万吨/年间二甲苯项目顺利产出产品,绍兴永盛科技光学膜及光伏背板薄膜在建项目投产,规划项目开建,盛元化纤二期也在紧锣密鼓地建设过程中。同时,公司还紧盯市场积极布局高端新材料,浙石化新材料项目及多个新材料园区项目在积极推进过程中。 公司致力于绿色低碳转型,浙石化与清华大学成立了绿色石化创新中心,聚焦于“二氧化碳捕集和高附加值利用、尼龙 66 产业链技术、 VOCs 治理技术”。海南逸盛的 5 万吨食品级再生聚酯瓶片(rPET)于 12 月成功投产,另有 9 万吨产能正在推进,全部投产后海南逸盛将成为国内最大的食品级 rPET 供应商。此外,去年中金石化除锰除油项目、永盛科技光伏背板基膜等绿色项目也陆续投产。公司也从碳排放管理、能源管理、清洁生产、绿色办公等多方面不断推进全公司上下节能降耗工作的创新和实践。 公司于8月3日公告2022年第一期回购股份方案回购金额已达20亿上限,累计回购1.36亿股。8月4日公司又披露第二期回购股份方案,回购金额为10-20亿元,回购价格不超过20元/股,预计回购0.5-1亿股,期限12个月,用于转换公司可转债或员工持股计划。公司持续推动股份回购计划,彰显企业对发展前景的信心和长期价值的自我认可。 03 风险提示 1)油价单向大幅波动风险:炼化产业链产品价格与原油价格存在较强的关联性, 油价单向大幅波动将很大概率影响企业盈利水平; 2)疫情反复扰乱终端产品销售及运输:疫情反复及外溢或扰乱终端产品销售及运输; 3)终端需求严重需求恶化: 公司一体化的化学品多数为中间产品,受制于产业链的供求关系的超预期变动。需要考虑油价的同时,下游消费,包装,汽车,基建等宏观经济需求也会对化工品的需求造成影响; 4)地缘政治风险:原料端包括但不限于突发事件造成的原油供应中断,或者突发事件造成原油供应大幅度增加等,终端销售包含但不限于中美贸易战对中国出口纺服产品加税,东南亚国家对中国长丝进行反倾销调查等; 5)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公司多个项目处于建设中,如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或对盈利预测产生影响; 6)美元汇率大幅波动风险:原油采购使用美元,而收入端结算以人民币为主,日常经营需要买入美元,卖出人民币,完成结算,美元汇率大幅波动或对公司业绩产生负面影响; 7)其他不可抗力影响; 特别声明 本公众号的观点、分析及预测仅代表作者个人意见,不代表任何机构立场,也不构成对阅读者的投资建议。本公众号发布的信息仅供《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中规定的专业投资者使用;非专业投资者擅自使用本公众号信息进行投资,本人不对任何人使用此全部或部分内容的行为或由此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未经本人事先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将此报告或其任何部分以任何形式进行派发、复制、转载或发布,或对公众号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删节或修改。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欢迎和我们联系 国金证券 研究所 石油化工 许隽逸 xujunyi@gjzq.com.cn 陈律楼 chenlvlou@gjzq.com.cn
报告要点 >>>> 业绩简评 荣盛石化于2022年8月17日发布半年度财务报告,荣盛石化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476.28亿元,同比2021年增长74.88%,实现归母净利润53.67亿元,同比下降18.27%。 >>>> 经营分析 成本上涨叠加终端需求不景气,公司业绩承压:2022年上半年原油煤炭价格维持高位,叠加终端消费受疫情及地产低景气度影响,产品价差维持景气低位。浙石化二期新材料深加工项目处于持续投产进程中,包含30万吨/年光伏级EVA,DMC,PC,ABS等用于新能源产业的新材料,浙石化有望2022-2025年持续丰富产业链布局,逐步释放业绩。 持续加码炼化深加工项目提升产品附加值,增厚未来公司业绩:公司近期陆续公告新增140万吨/年乙烯及下游化工装置项目、高性能树脂项目、高端新材料项目等大体量下游炼化深加工项目,配套新增70万吨/年EVA、35万吨/年α-烯烃、40万吨/年POE及160万吨/年ABS等新重点新材料产能,提升产品附加值,高端炼化产能进一步扩大。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预计年均可实现销售收入1275.2亿元,年均可实现净利164亿元。终端产品平均售价涨幅或高于成本涨幅,有望推动公司周期性弱化及业绩成长确定性。 持续推进公司回购股份计划,彰显企业发展信心:在完成2022年第一期回购方案后,公司于8月4日披露第二期回购股份方案,回购金额为10-20亿元,回购价格不超过20元/股,预计回购0.5-1亿股,期限12个月,用于转换公司可转债或员工持股计划。 >>>> 投资建议 浙石化持续加码深加工高端产品,公司业绩成长确定性较强,但成本上涨叠加终端需求不景气,公司业绩或承压,我们下调了2022-2024年盈利预测,下调幅度分别为22%/8%/8%,我们预计2022-2024年净利116/182/230亿元,对应EPS 1.15/1.80/2.27元,对应PE为13.43X/8.60X/6.79X,维持”买入”评级。 >>>> 风险投资 1.油价单向大幅波动风险;2.终端需求严重需求恶化;3.地缘政治风险;4.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5.美元汇率大幅波动风险;6.其他不可抗力影响; 报告正文 01 成本上涨叠加终端需求不景气,公司业绩承压 荣盛石化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476.28亿元,同比2021年增长74.88%,实现归母净利润53.67亿元,同比下降18.27%。22Q2实现营收790.26元,环比增长15.20%;实现归母净利22.51亿元,环比下降27.77%,二季度毛利承压。 2022年上半年原油煤炭价格维持高位,叠加终端消费受地产低景气度影响,产品价差维持景气低位。浙石化二期新材料深加工项目处于持续投产进程中,包含30万吨/年光伏级EVA,DMC,PC,ABS等广泛用于光伏、新能源汽车等新材料,考虑到一体化装置复杂性,二期项目有望在2022-2024年持续丰富产业链布局,逐步释放业绩。 02 持续加码炼化深加工项目提升产品附加值,增厚公司业绩 公司近期陆续公告新增140万吨/年乙烯及下游化工装置项目、高性能树脂项目、高端新材料项目等大体量下游新能源新材料产能,持续加码炼化深加工项目,提升产品附加值,高端炼化产能进一步扩大,符合“十四五”期间对石化行业“稳油增化”的指导方针。终端产品平均售价涨幅或高于原料端涨幅,有望推动公司周期性弱化,未来业绩成长确定性强。 140万吨/年乙烯及下游化工装置含有一套40万吨/年ABS装置及一套20万吨/年碳酸乙烯酯等装置,项目建成达产后预计可实现营收355.4亿元,实现净利26.2亿元。 高性能树脂项目预计总投192亿元,主要以浙石化自产化工品为主要原料,含有一套30万吨/年EVA管式装置和一套10万吨/年EVA釜式装置、3套6万吨/年PMMA装置和一套120万/吨ABS等装置,项目建成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均营业收入274.4亿元,可实现净利24.2亿元。 高端新材料项目预计总投641亿元,对一二期4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挖潜增效,新增30万吨/年EVA管式装置、35万吨/年α-烯烃装置、40万吨/年POE聚烯烃弹性体装置、30万吨/年己二酸装置、50万吨/年尼龙66盐装置、50万吨/年BDO装置、20万吨/年SAR装置等重点新材料产能。项目建成达产后预计可实现营业收入645.4亿元,可实现净利113.6亿元。 二期和一期相比,精细化工产品规划更加复杂,产出更为丰富,产品利用率和附加值得到更进一步提高,重点布局光伏级EVA、聚碳酸酯等新能源相关高端材料。逸盛大化和海南逸盛瓶级切片项目和 rPET 项目先后投产,宁波逸盛新材料 600 万吨/年 PTA 项目,宁波中金石化 20 万吨/年间二甲苯项目顺利产出产品,绍兴永盛科技光学膜及光伏背板薄膜在建项目投产,规划项目开建,盛元化纤二期也在紧锣密鼓地建设过程中。同时,公司还紧盯市场积极布局高端新材料,浙石化新材料项目及多个新材料园区项目在积极推进过程中。 公司致力于绿色低碳转型,浙石化与清华大学成立了绿色石化创新中心,聚焦于“二氧化碳捕集和高附加值利用、尼龙 66 产业链技术、 VOCs 治理技术”。海南逸盛的 5 万吨食品级再生聚酯瓶片(rPET)于 12 月成功投产,另有 9 万吨产能正在推进,全部投产后海南逸盛将成为国内最大的食品级 rPET 供应商。此外,去年中金石化除锰除油项目、永盛科技光伏背板基膜等绿色项目也陆续投产。公司也从碳排放管理、能源管理、清洁生产、绿色办公等多方面不断推进全公司上下节能降耗工作的创新和实践。 公司于8月3日公告2022年第一期回购股份方案回购金额已达20亿上限,累计回购1.36亿股。8月4日公司又披露第二期回购股份方案,回购金额为10-20亿元,回购价格不超过20元/股,预计回购0.5-1亿股,期限12个月,用于转换公司可转债或员工持股计划。公司持续推动股份回购计划,彰显企业对发展前景的信心和长期价值的自我认可。 03 风险提示 1)油价单向大幅波动风险:炼化产业链产品价格与原油价格存在较强的关联性, 油价单向大幅波动将很大概率影响企业盈利水平; 2)疫情反复扰乱终端产品销售及运输:疫情反复及外溢或扰乱终端产品销售及运输; 3)终端需求严重需求恶化: 公司一体化的化学品多数为中间产品,受制于产业链的供求关系的超预期变动。需要考虑油价的同时,下游消费,包装,汽车,基建等宏观经济需求也会对化工品的需求造成影响; 4)地缘政治风险:原料端包括但不限于突发事件造成的原油供应中断,或者突发事件造成原油供应大幅度增加等,终端销售包含但不限于中美贸易战对中国出口纺服产品加税,东南亚国家对中国长丝进行反倾销调查等; 5)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公司多个项目处于建设中,如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或对盈利预测产生影响; 6)美元汇率大幅波动风险:原油采购使用美元,而收入端结算以人民币为主,日常经营需要买入美元,卖出人民币,完成结算,美元汇率大幅波动或对公司业绩产生负面影响; 7)其他不可抗力影响; 特别声明 本公众号的观点、分析及预测仅代表作者个人意见,不代表任何机构立场,也不构成对阅读者的投资建议。本公众号发布的信息仅供《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中规定的专业投资者使用;非专业投资者擅自使用本公众号信息进行投资,本人不对任何人使用此全部或部分内容的行为或由此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未经本人事先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将此报告或其任何部分以任何形式进行派发、复制、转载或发布,或对公众号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删节或修改。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欢迎和我们联系 国金证券 研究所 石油化工 许隽逸 xujunyi@gjzq.com.cn 陈律楼 chenlvlou@gjzq.com.cn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