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债务限额有望加快落地-兼评7月财政【国盛宏观熊园团队】
(以下内容从国盛证券《专项债务限额有望加快落地-兼评7月财政【国盛宏观熊园团队】》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熊园 博士 国盛证券宏观研究员,穆仁文 事件:7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4.1%(前值-10.6%),1-7月累计同比-9.2%(前值-10.2%),扣除留底退税后当月同比2.6%(前值5.2%);7月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9.9%(前值6.1%),1-7月累计同比6.4%(前值5.9%)。 核心结论:与社融、投资、消费等数据一样,财政数据进一步凸显了7月经济明显回踩,主因地产再恶化、疫情再反复,本质则仍是需求不足、信心不足。可喜的是,财政支出增速连续3个月抬升,基建支出是大亮点(近期水泥、沥青、挖掘机等基建中观数据明显改善)。往后看,下半年仍需全力稳增长,财政也将继续发力,重点还是加快存量政策落地、出台增量政策,短期有三点关注。 1、7月看,与社融、投资、消费等数据一样,财政数据进一步凸显了经济明显回踩。 >一般财政收入增速在上月反弹后再度回落,与同期社融及经济数据表现一致;支出节奏继续加快,卫生健康等民生相关支出是主要拉动,基建支出放缓。 >政府性基金收入续降,土地出让仍不佳;支出加快,主因专项债加速落地。 2、往后看,当前经济的核心问题仍是需求不足、信心不足,财政作为逆周期调节的重要手段将继续发力,主要仍是存量政策落地和增量政策出台,紧盯专项债。 >存量政策:按8月底用完已发专项债的要求,后续专项债有望加快落地,关注两点:各地重大项目开工情况;基建的中观指标表现(水泥、沥青、挖掘机等)。 >增量政策:根据7.28政治局会议及8.16总理经济大省座谈会等会议内容,年内发行特别国债等增量财政工具使用的可能性下降,更可能的是使用专项债务限额(年内剩余限额约1.5万亿左右),预计会较快落地。 3、短期有三点关注: >专项债项目落地情况; >专项债务限额使用情况; >基建的中观数据表现。 报告正文: 1、一般财政收入增速在上月反弹后再度回落,与同期社融及经济数据表现一致;财政支出节奏继续加快,卫生健康等民生相关支出是主要拉动,基建支出放缓。 >一般财政收入在上月反弹后再度回落,税收收入延续负增、非税收入继续改善。7月一般财政收入1.98万亿,同比回落4.1%,降幅较上月收窄。剔除留抵退税因素后,一般财政收入增速为2.6%,较上月同口径的5.2%明显回落,与同期社融及经济数据等表现一致。其中,税收收入1.71万亿,同比回落8.3%、延续负增;非税收入0.27万亿,同比增长36.3%,连续两个月大幅增长(6月33.4%),主要还是与央行以及国企利润上缴等有关(7月央行上缴利润规模达1000亿)。 >税收收入中,四大税种表现分化,土地和房地产相关税收连续4个月负增长。四大税种中,增值税同比-21.2%,伴随留抵退税逐步完成,同比降幅较上月明显收窄(5月-56.9%);企业所得税同比0.1%,较上月抬升0.3个百分点,可能与疫情缓缴的税收上缴有关;个人所得税同比10.2%,较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指向就业压力仍大;消费税同比3.3%,较上月回落2.9个百分点,与同期汽车销量下滑拖累相关税收有关,成品油相关税收贡献下降也有一定影响。土地和房地产相关税收同比-17.2%,连续4个月负增长,指向房地产市场仍然低迷。 >一般财政支出增速连续3个月抬升,卫生健康等民生相关支出是主要拉动项,基建相关支出增速有所放缓。7月一般财政支出1.79万亿,同比增长9.9%、连续3月个抬升。从支出进度来看,7月完成全年预算的6.7%,高于季节性(近三年同期均值为6.5%)。主要分项来看,民生方面,教育、社保、卫生健康支出增速均加快,其中:卫生健康支出增速为16.7%、较上月抬升10.8个百分点,可能与7月疫情反复、防控趋严有关;基建方面,支出增速整体回落至4.2%(6月9.3%),可能与极端高温天气等影响开工有关,其中:交通运输类基建投资增速进一步抬升至24.8%(6月16.1%),是主要拉动项,农林水利支出增速回落至-4.4%(6月8.9%),是主要拖累项;债务付息支出增速回落至-10.9%,根据我们测算,年内仍有0.57万亿左右的待支付利息。 2、政府性基金:收入续降,土地出让仍不佳;支出加快,主因专项债加速落地。 >收入端看,7月政府性基金收入0.54万亿,同比回落31.3%,降幅较上月有所收窄(6月-35.8%)、但整体仍处于较低水平。其中,地方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同比-33.2%,较上月小幅收窄(6月-39.7%),与同期土地出让面积表现一致(7月土地购置面积同比-47.3%)。从地产销售数据来看,8月上半月同比-23.8%,指向后续土地出让形势仍不容乐观。叠加土地出让收入递延确认,上半年土地出让收入大幅下滑将继续拖累年内收入,短期地方土地财政将继续承压。 >支出端看,7月政府性基金支出0.92万亿,同比增长20.5%,较上月有所回落。拆分来看,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安排的支出同比-25.5%、较上月大幅回落(6月-10.9%),是主要拖累项。扣除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安排的支出后,支出增速为112%、连续两月超过100%(6月108%),指向专项债支出继续加快。在政策推动下,预计8月专项债将继续支撑政府性基金支出。 3、往后看,当前经济的核心问题仍是需求不足、信心不足,财政作为逆周期调节的重要手段将继续发力,主要仍是存量政策落地和增量政策出台,紧盯专项债。 >存量政策:按8月底用完已发专项债的要求,后续专项债有望加快落地,关注两点:各地重大项目开工情况;基建的中观指标表现(水泥、沥青、挖掘机等)。 >增量政策:7.28政治局会议要求“用足用好专项债务限额”,8.16总理经济大省座谈会强调“当前地方专项债余额尚未达到债务限额,要依法盘活债务限额空间”。继续提示:年内发行特别国债等增量财政工具使用的可能性下降,更可能的是使用专项债务限额(年内剩余限额约1.5万亿左右),预计会较快落地。 风险提示: 疫情、政策力度等超预期变化。 联系人:熊园,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穆仁文,国盛宏观研究员;刘新宇,国盛宏观分析师;杨涛,国盛宏观分析师;刘安林,国盛宏观研究员;朱慧,国盛宏观研究员; 相关文章: [1]《不少新变化—年中政治局会议7大关注点》2022-07-09 [2]《如何理解用足用好专项债限额?》2022-07-30 [3]《上半年财政回顾与下半年展望》2022-07-15 [4]《形势比人强—2022年中期宏观经济与资产展望》2022-07-14 [5]《有可能调整赤字率吗?—兼评5月财政》2022-06-17 [6]《年内有可能发行特别国债吗?》2022-05-06 本文节选自国盛证券研究所已于2022年8月18日发布的报告《 专项债务限额有望加快落地—兼评7月财政 》,具体内容请详见相关报告。 熊园 S0680518050004 xiongyuan@gszq.com 特别声明:《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微信形式制作的本资料仅面向国盛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非国盛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受或使用本资料中的任何信息。因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烦请谅解!感谢您给予的理解和配合。 重要声明:本订阅号是国盛证券宏观团队设立的。本订阅号不是国盛宏观团队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的信息仅面向专业投资机构,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观点的及时交流。本订阅号所载的信息均摘编自国盛证券研究所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者系对已发布报告的后续解读,若因对报告的摘编而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读者参考时还须及时跟踪后续最新的研究进展。 本资料不构成对具体证券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或投资建议,不能够等同于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性意见,普通的个人投资者若使用本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解读服务而对报告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因此个人投资者还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本资料仅供参考之用,接收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或传播。
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熊园 博士 国盛证券宏观研究员,穆仁文 事件:7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4.1%(前值-10.6%),1-7月累计同比-9.2%(前值-10.2%),扣除留底退税后当月同比2.6%(前值5.2%);7月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9.9%(前值6.1%),1-7月累计同比6.4%(前值5.9%)。 核心结论:与社融、投资、消费等数据一样,财政数据进一步凸显了7月经济明显回踩,主因地产再恶化、疫情再反复,本质则仍是需求不足、信心不足。可喜的是,财政支出增速连续3个月抬升,基建支出是大亮点(近期水泥、沥青、挖掘机等基建中观数据明显改善)。往后看,下半年仍需全力稳增长,财政也将继续发力,重点还是加快存量政策落地、出台增量政策,短期有三点关注。 1、7月看,与社融、投资、消费等数据一样,财政数据进一步凸显了经济明显回踩。 >一般财政收入增速在上月反弹后再度回落,与同期社融及经济数据表现一致;支出节奏继续加快,卫生健康等民生相关支出是主要拉动,基建支出放缓。 >政府性基金收入续降,土地出让仍不佳;支出加快,主因专项债加速落地。 2、往后看,当前经济的核心问题仍是需求不足、信心不足,财政作为逆周期调节的重要手段将继续发力,主要仍是存量政策落地和增量政策出台,紧盯专项债。 >存量政策:按8月底用完已发专项债的要求,后续专项债有望加快落地,关注两点:各地重大项目开工情况;基建的中观指标表现(水泥、沥青、挖掘机等)。 >增量政策:根据7.28政治局会议及8.16总理经济大省座谈会等会议内容,年内发行特别国债等增量财政工具使用的可能性下降,更可能的是使用专项债务限额(年内剩余限额约1.5万亿左右),预计会较快落地。 3、短期有三点关注: >专项债项目落地情况; >专项债务限额使用情况; >基建的中观数据表现。 报告正文: 1、一般财政收入增速在上月反弹后再度回落,与同期社融及经济数据表现一致;财政支出节奏继续加快,卫生健康等民生相关支出是主要拉动,基建支出放缓。 >一般财政收入在上月反弹后再度回落,税收收入延续负增、非税收入继续改善。7月一般财政收入1.98万亿,同比回落4.1%,降幅较上月收窄。剔除留抵退税因素后,一般财政收入增速为2.6%,较上月同口径的5.2%明显回落,与同期社融及经济数据等表现一致。其中,税收收入1.71万亿,同比回落8.3%、延续负增;非税收入0.27万亿,同比增长36.3%,连续两个月大幅增长(6月33.4%),主要还是与央行以及国企利润上缴等有关(7月央行上缴利润规模达1000亿)。 >税收收入中,四大税种表现分化,土地和房地产相关税收连续4个月负增长。四大税种中,增值税同比-21.2%,伴随留抵退税逐步完成,同比降幅较上月明显收窄(5月-56.9%);企业所得税同比0.1%,较上月抬升0.3个百分点,可能与疫情缓缴的税收上缴有关;个人所得税同比10.2%,较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指向就业压力仍大;消费税同比3.3%,较上月回落2.9个百分点,与同期汽车销量下滑拖累相关税收有关,成品油相关税收贡献下降也有一定影响。土地和房地产相关税收同比-17.2%,连续4个月负增长,指向房地产市场仍然低迷。 >一般财政支出增速连续3个月抬升,卫生健康等民生相关支出是主要拉动项,基建相关支出增速有所放缓。7月一般财政支出1.79万亿,同比增长9.9%、连续3月个抬升。从支出进度来看,7月完成全年预算的6.7%,高于季节性(近三年同期均值为6.5%)。主要分项来看,民生方面,教育、社保、卫生健康支出增速均加快,其中:卫生健康支出增速为16.7%、较上月抬升10.8个百分点,可能与7月疫情反复、防控趋严有关;基建方面,支出增速整体回落至4.2%(6月9.3%),可能与极端高温天气等影响开工有关,其中:交通运输类基建投资增速进一步抬升至24.8%(6月16.1%),是主要拉动项,农林水利支出增速回落至-4.4%(6月8.9%),是主要拖累项;债务付息支出增速回落至-10.9%,根据我们测算,年内仍有0.57万亿左右的待支付利息。 2、政府性基金:收入续降,土地出让仍不佳;支出加快,主因专项债加速落地。 >收入端看,7月政府性基金收入0.54万亿,同比回落31.3%,降幅较上月有所收窄(6月-35.8%)、但整体仍处于较低水平。其中,地方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同比-33.2%,较上月小幅收窄(6月-39.7%),与同期土地出让面积表现一致(7月土地购置面积同比-47.3%)。从地产销售数据来看,8月上半月同比-23.8%,指向后续土地出让形势仍不容乐观。叠加土地出让收入递延确认,上半年土地出让收入大幅下滑将继续拖累年内收入,短期地方土地财政将继续承压。 >支出端看,7月政府性基金支出0.92万亿,同比增长20.5%,较上月有所回落。拆分来看,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安排的支出同比-25.5%、较上月大幅回落(6月-10.9%),是主要拖累项。扣除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安排的支出后,支出增速为112%、连续两月超过100%(6月108%),指向专项债支出继续加快。在政策推动下,预计8月专项债将继续支撑政府性基金支出。 3、往后看,当前经济的核心问题仍是需求不足、信心不足,财政作为逆周期调节的重要手段将继续发力,主要仍是存量政策落地和增量政策出台,紧盯专项债。 >存量政策:按8月底用完已发专项债的要求,后续专项债有望加快落地,关注两点:各地重大项目开工情况;基建的中观指标表现(水泥、沥青、挖掘机等)。 >增量政策:7.28政治局会议要求“用足用好专项债务限额”,8.16总理经济大省座谈会强调“当前地方专项债余额尚未达到债务限额,要依法盘活债务限额空间”。继续提示:年内发行特别国债等增量财政工具使用的可能性下降,更可能的是使用专项债务限额(年内剩余限额约1.5万亿左右),预计会较快落地。 风险提示: 疫情、政策力度等超预期变化。 联系人:熊园,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穆仁文,国盛宏观研究员;刘新宇,国盛宏观分析师;杨涛,国盛宏观分析师;刘安林,国盛宏观研究员;朱慧,国盛宏观研究员; 相关文章: [1]《不少新变化—年中政治局会议7大关注点》2022-07-09 [2]《如何理解用足用好专项债限额?》2022-07-30 [3]《上半年财政回顾与下半年展望》2022-07-15 [4]《形势比人强—2022年中期宏观经济与资产展望》2022-07-14 [5]《有可能调整赤字率吗?—兼评5月财政》2022-06-17 [6]《年内有可能发行特别国债吗?》2022-05-06 本文节选自国盛证券研究所已于2022年8月18日发布的报告《 专项债务限额有望加快落地—兼评7月财政 》,具体内容请详见相关报告。 熊园 S0680518050004 xiongyuan@gszq.com 特别声明:《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微信形式制作的本资料仅面向国盛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非国盛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受或使用本资料中的任何信息。因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烦请谅解!感谢您给予的理解和配合。 重要声明:本订阅号是国盛证券宏观团队设立的。本订阅号不是国盛宏观团队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的信息仅面向专业投资机构,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观点的及时交流。本订阅号所载的信息均摘编自国盛证券研究所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者系对已发布报告的后续解读,若因对报告的摘编而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读者参考时还须及时跟踪后续最新的研究进展。 本资料不构成对具体证券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或投资建议,不能够等同于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性意见,普通的个人投资者若使用本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解读服务而对报告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因此个人投资者还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本资料仅供参考之用,接收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或传播。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