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晨报0818】【个股】朗姿股份、力量钻石、嘉元科技、科思股份、分众传媒、图南股份、天奇股份、光威复材、伟星新材
(以下内容从东吴证券《【东吴晨报0818】【个股】朗姿股份、力量钻石、嘉元科技、科思股份、分众传媒、图南股份、天奇股份、光威复材、伟星新材》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欢迎收听东吴晨报在线音频: 东吴晨报20220818 音频: 进度条 00:00 08:32 后退15秒 倍速 快进15秒 注:音频如有歧义以正式研究报告为准。 个股 朗姿股份(002612) 2022年中报点评 疫情影响女装业务 医美业务收入增长、新机构拖累净利 投资要点 公司公布2022年中报:22H1营收18.1亿元/yoy+1.1%、归母净利润924.9万元/yoy-90.1%,利润端下滑较多,主因新开医美机构亏损拖累整体业绩。22H1毛利率57.58%/yoy+1.23pct、期间费用率56.78%/yoy+5.99pct、归母净利率0.51%/yoy-4.7pct。单Q2营收9.1亿元/yoy+1.95%、归母净利润1149万元/yoy-80.2%,在新开医美机构运营逐渐成熟、亏损收窄带动下,Q2业绩环比Q1有所改善。 女装业务:疫情影响收入下滑、库存增加,毛利率仍呈增长。22H1女装收入7.5亿元/yoy-10.2%,占比41%。1)分品牌:22H1朗姿/莱茵收入分别同比-13.2%/-1.4%,分别占女装的70.3%/19.4%,较21H1末分别净开18/12家门店至327/163家,收入下滑主因上半年疫情影响门店客流及店效。2)分渠道:22H1自营/经销/线上收入分别同比-24.2%/+26.5%/+19.7%,公司推进多平台电商拓展、促线上保持较快增长,22H1天猫/抖音/唯品会支付金额分别同比增长10%/97%/10%。3)分内生外延:截至22H1末女装门店共634家(自营432+经销172+线上30家)、净增32家(自营-8&经销+32&线上+8家)、同比+5.3%(自营-0.2%&经销+22.9%&线上36.4%),线上及经销渠道均实现较快拓店、驱动收入增长。4)毛利率:22H1毛利率同比+2.93pct 至62.74%。5)库存:截至22H1末女装库存6.7亿元/同比+24%,存货周转天数431天/同比+140天,主因上半年销售下滑同时增加下半年备货。 医美业务:收入增长18%,新设及次新机构亏损拖累业绩。22H1医美收入6.3亿元/yoy+18.5%、占比35%。1)分品牌:米兰柏羽/晶肤医美/高一生收入分别同比+21.5%/+26.9%/-8.8%、分别占医美的65%/24%/11%,晶肤医美收入增长主要来自新开机构驱动、米兰柏羽增长稳健、高一夫受疫情影响收入下滑。截至22H1末医美机构29家(米兰柏羽4家+晶肤医美23家+高一生2家)、较21H1末净开7家(均为晶肤医美)。2)分机构类型:新设机构、次新机构、老机构收入分别同比-59.2%/+120.2%/+4.6%、分别占医美的3%/30%67%,次新机构随运营逐渐成熟、收入增长显著,净利率虽仍为负值但趋势转好、目前对公司净利仍拖累较大。3)毛利率:22H1医美业务毛利率同比下滑3.36pct 至48.76%,主因毛利率相对较低(47.3%)的非手术类业务占比提升(同比+6.6pct至78%)。4)净利:新设机构及次新机构尚未盈利,22H1分别净亏损726/2463万元,拖累医美业务净亏损1069万元(同期盈利2368万元)、净利率同比-6.2pct至-1.7%。新机构销售净利率同比-30pct至-43.5%、次新机构随运营成熟净利率同比+12pct至-13.0%。具体而言,22H1深圳米兰柏羽(改扩建医美医院正在推进)/成都高新米兰柏羽分别净亏损818万元/2053万元。 童装业务:调整优化、恢复稳定。22H1童装收入4.1亿元/yoy-0.5%、占比22%,收入下滑主因汇率变动引起,韩币收入同比+9.6%。1)分品牌:主要品牌Agabang/ Ettoi 收入分别同比+11.5%/+6.9%、分别占童装的54%/37%。截至22H1末童装门店551家(韩国519家+国内32家)、较21H1末净减少307家(韩国-295&国内-12家),主因统计口径变化及店铺整合。2)毛利率:22H1童装毛利率60.78%/yoy+6.74pct。3)库存:截至22H1库存3.1亿元/yoy-8.8%,存货周转天数326天、同比下降7天,随童装业务整合优化、库存周转有所加快。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为国内高端女装及医美机构龙头,22H1受国内疫情影响女装业务收入下滑,医美业务在新开机构驱动下收入上升、但新开医美机构需要培育期、尚处亏损拖累业绩下滑,童装业务经过优化整合恢复稳定。随医美新机构运营成熟,未来有望形成业绩贡献。考虑Q2疫情影响超预期,我们将22-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从1.34/2.11/2.64亿元调整至1.04/2.04/2.65亿元,分别同比-44.6%/+96.5%/+29.8%, EPS分别为0.23/0.46/0.60元/股,对应PE 132X/67X/52X,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恶化、经济低迷、医美安全事故等。 (分析师 李婕) 力量钻石(301071) 公司与潮宏基合作成立培育钻石品牌公司 布局C端实现产业链上下游打通 投资要点 力量钻石出资400万元与潮宏基等合作方成立培育钻石品牌公司,持股20%,实现上下游产业链打通。公司于2022年8月16日披露对外投资公告,与潮宏基等合作方签订了《公司设立协议书》,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参与创建并运营培育钻石饰品品牌,企业名称暂定为生而闪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设立企业的注册资本1000万元,其中潮宏基出资1100万元,持股55%,力量钻石出资400万元,持股20%。与下游品牌端直接合作将有助于力量钻石实现产业链上下游打通,实现市场份额的提升。 公司投资设立境外全资孙公司直接面向海外市场销售:公司董事会同意通过香港子公司力量钻石香港有限公司投资设立力量钻石纽约有限责任公司,直接开展海外市场的培育钻石销售、饰品销售、客户服务等业务。 培育钻石行业高景气,渗透率持续提升。培育钻石目前仍处于渗透率快速提升的阶段,2022年1-6月印度进出口数据中显示培育钻石出口同比增速达到70%以上,月度渗透率已经达到7%,且仍处于快速提升中,目前培育钻石的主要消费市场仍在美国,国内终端市场规模较小,虽然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但据央视报道,2022年以来国内市场培育钻石的接受度有明显提升。 国内黄金珠宝品牌陆续布局培育钻石,国内需求有望迎来高增:2022年以来,潮宏基孵化的时尚轻奢珠宝品牌梵迪(Venti)联合新锐设计师Feng Shen推出培育钻石系列珠宝,目前在天猫旗舰店已有销售,国内其他黄金珠宝如曼卡龙也推出了培育钻石品牌“慕璨”,目前同样已经上线天猫旗舰店,线下首家门店也在筹备中,豫园股份推出的培育钻石品牌“露璨”的首家线下门店也已经正式开业,随着国内众多品牌开始切入培育钻石赛道,共同营销推广做大市场,国内培育钻石需求或有望迎来高速增长。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培育钻石行业呈现出高景气,公司定增已经获批,未来或实现产能快速扩张,我们维持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5.2亿元/9.6亿元/15.4亿元,最新收盘价对于2022-24年PE分别为52倍/28倍/18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培育钻石扩产能不及预期,疫情反复等。 (分析师 吴劲草、周尔双) 嘉元科技(688388) 2022年半年报点评 Q2盈利承压 下半年盈利有望好转 投资要点 22H1归母净利润2.88亿元,同比+17.92%,业绩低于市场预期。22H1公司营收19.34亿元,同比增长60.46%;归母净利润2.88亿元,同比增长17.92%;扣非净利润2.8亿元,同比增长21.47%;22H1毛利率为27.51%,同比减少3.86pct;归母净利率为14.88%,同比减少5.39pct。 Q2公司归母净利1.14亿元,盈利环比下滑短期承压。22Q2公司实现营收9.71亿元,同比增加43.97%,环比增长0.91%;归母净利润1.14亿元,同比减少14.68%,环比减少34.49%,扣非归母净利润1.12亿元,同比减少9.95%,环比减少33.22%。盈利能力方面,Q2毛利率为24.9%,同比减少6.39pct,环比减少5.24pct;归母净利率11.73%,同比减少8.07pct,环比减少6.34pct;Q2扣非净利率11.54%,同比减少6.91pct,环比减少5.9pct。 Q2出货量环比提升,受加工费下调及期间费用影响盈利环比下降,预计H2逐步恢复。2022H1铜箔业务收入19.29亿元,同比增长60.03%,其中锂电铜箔贡献主要增量。Q2公司铜箔出货量1万吨+,环比持平微增,Q2出货受到疫情影响,我们预计Q3公司出货1.4-1.5万吨,环比提升45%,我们预计全年出货超过5万吨,同比翻倍增长,23年预计出货10-11万吨,同比翻番。盈利方面,Q2铜箔单吨盈利1.2万元/吨,环比下降30%+,主要由于Q2疫情影响下产能利用率偏低,铜箔加工费下调5000元,且财务费用增加使得Q2整体期间费用较高。随着终端需求逐步改善,我们预计铜箔加工费有望逐渐回升至接近1.5万元/吨,下半年盈利逐步恢复,全年单吨盈利预计1.5-1.7万元/吨。 产能扩张提速,助力公司长期高增。公司产能扩张提速,连续两年翻番增长,4.5μm铜箔规划产能份额高于50%。我们预计22年底公司产能7.2万吨,随着梅县5000吨高性能铜箔项目,赣州基地2万吨电解铜箔项目,白渡产区1.6万吨及1.5万吨高性能铜箔项目,福安市1.5万吨高性能铜箔项目,山东1万吨高精度超薄铜箔项目逐渐放量,预计2023年产能可达10-11万吨,助力公司长期高增。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铜箔供需结构阶段性扭转、加工费下降,我们下调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至8.57/12.58/17.62亿元(原值为 10.54/15.88/20.99亿元),同比增长55.81%/46.77%/40.12%,对应PE21x/14x/10x,给予2022年30倍PE,对应目标价109.8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电动车销量不及预期。 (分析师 曾朵红、阮巧燕) 科思股份(300856) 2022H1点评 营收业绩大超预期 高毛利新品推进顺利 投资要点 2022Q2营收同增63.03%,归母净利同增130.6%,营收业绩均大超市场预期:公司发布2022年中报,公司2022H1实现营收8.20亿元(同增+61.29%,后同),归母净利润1.47亿元(+69.79%),扣非归母净利润1.40亿元(+81.13%)。其中,公司2022Q2实现营收4.07亿元(+63.03%),归母净利润0.89亿元(+130.57%),扣非归母净利润0.87亿元(+156.74%),营收业绩均大超此前市场预期。 提价顺畅&产能利用率提升&结构改善,公司盈利水平持续恢复:2022H1公司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30.12%/17.90%,2022Q2公司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34.04%/21.80%。2022Q2公司毛利率延续恢复趋势,同时单季度净利率创历史新高。公司盈利能力持续改善,主要系去年Q4以来提价顺利落地、产能利用率提升和高毛利新产品产能逐步释放。从费用率看,2022H1公司期间费用率为9.75%,同比下降4.86pct。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同比变化-0.25pct/-2.32pct/-0.21pct/-2.08pct。2022H1公司汇兑收益为1079万元。 化妆品原料剂增速较快,境外占比略有提升:(1)分品类:2022H1化妆品原料剂/合成香料分别实现营收6.52/1.47亿元,分别同比变化+101.61%/-11.89%。公司在化妆品原料剂行业具备较强的市场地位且细分行业景气向上,因此实现较高增速。(2)分地区:2022H1境内/境外市场分别实现营收1.14/7.06亿元,分别同增31.88%/67.35%,营收占比分别为14%/86%,境外占比同比提升3pct。 防晒剂行业景气向上,公司存“盈利改善+格局改善+品类扩充”多重利好:从防晒剂行业看,国内渗透率较低但存在加速提升趋势,整体需求增长驱动正逐步从欧美转为中国为主的亚太地区,具备向上的β。公司层面利好包括:(1)盈利改善:公司份额领先,成本传导能力较强,且存在产品结构性毛利改善趋势;(2)格局改善:海外大厂面临天然气供应紧张等问题,且产能扩张谨慎,公司新产能持续投产有望份额提升;(3)品类扩充:安庆等项目持续进行提供长期增长动能。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是全球防晒剂龙头,资质完善、深度绑定国际大客户。考虑到公司新品类推进顺利等因素,我们将公司2022-24年的归母净利润从2.1/2.8/3.3亿元上调至3.1/4.0/4.6亿元,分别同增135.5%/26.2%/15.5%,当前市值对应2022-24年PE27/22/19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疫情反复、重要客户流失。 (分析师 吴劲草、张家璇) 分众传媒(002027) 2022中报点评 消费类广告主极具韧性 总成本持续下行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2022H1实现营收48.52亿元,同比下滑33.77%;归母净利润14.03亿元,同比下降51.61%。2022Q2,公司实现营收19.13亿元,同比下降48.76%;归母净利润4.75亿元,同比大幅下降69.02%。 疫情影响公司Q2业绩,未来有望持续修复:受疫情影响,广告市场需求疲软。四月及五月,上海和深圳等公司重点城市出现疫情。上海和深圳占分众整体营收比例较高,且受广告主重视,广告正常发布受较大限制;目前伴随着人流量的恢复,上海广告投放处在恢复的轨道中,我们认为随着疫情常态化,公司业绩有望持续修复。 消费类广告主极具韧性,交通类广告主未来有望贡献业绩弹性:2022H1,楼宇媒体业务方面,日用消费类和交通类广告主营收同比下降8.3%和4.5%,其下滑幅度远低于梯媒业务整体下滑了33.0%,消费和交通广告主份额占比分别达到49.1%和5.8%,2021年同期占比仅为35.4%和4.0%。上半年分众业绩下滑主因互联网广告主广告投放收缩拖累,互联网广告主在2022H1梯媒业务投放同比下滑71%,互联网广告主在经济下滑时期融资较弱造成了过往分众受宏观经济影响波动大的属性。然而消费类广告主的广告投放需求更具备韧性,其每年均有产品发布宣传的需求,即便在经济较差时期也能够保证较好的投放,未来消费类广告主占比有望持续提升,分众业绩波动性也将大幅减弱。此外交通类广告主营收占比持续提升,未来汽车广告主供给的恢复和产业格局的变化都将大幅提升广告需求贡献业绩增量。 成本控制能力持续提升,将强化杠杆效应:截至2022年7月31日,公司楼宇媒体点位同比降低0.3%,达266.5万块,营业成本同比降低7.35%。二季度总成本仅为14.36亿元,一季度为18.32亿元。成本的下降主要由单点位租金成本下降、电子化率提升员工人数下降、部分资产折旧完毕等因素的影响。我们预计受疫情影响,点位租金将会有所减免或未来合约价格有望受疫情封控影响降低,2022年成本有望进一步降低,加强杠杆效应。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基于疫情影响的原因,我们将2022-2024年营收预测从120.85/158.06/172.12亿元调整为120.82/158.09/172.16亿元。我们将2022-2024的EPS预测由0.30/0.47/0.54元调整为0.30/0.47/0.55元,对应当前PE分别为19.71/12.31/10.69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超预期波动、竞争加剧、回款不利。 (分析师 张良卫、张家琦) 图南股份(300855) 业绩稳健叠加股权激励 高温合金龙头大步前进 事件:2022/08/16公司发布2022年半年度业绩报告:2022年半年度实现营收4.61亿元,同增32.77%;归母净利润1.17亿元,同增31.24%;扣非净利润1.15亿元,同增48.70%。 投资要点 上半年营收表现稳健,Q2归母净利润加速增长。2022上半年公司营收4.61亿元,同增32.77%,归母净利润1.17亿元,同增31.24%,扣非净利润1.15亿元,同增 48.70%,毛利率36.36%(-3.21pct),归母净利率25.38%(-0.27%)。其中Q2季度营收2.49亿元(+25.72%),归母净利润0.77亿元(+44.40%),扣非净利润0.75亿元(+68.31%),边际改善明显。公司Q2季度存货达到4.09亿,同增70.21%,合同负债达0.81亿,同增710.84%,表明公司进入业绩快速释放期。 实施第二轮股权激励,建立长效激励机制。2021年公司首次推出股权激励计划,当年营业收入增速达到27.73%,归母净利润增速达到66.24%,效果显著。报告期内公司推出第二轮股权激励计划,行权条件为:以2021年为基础,2022/2023年满足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20%/44%或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21%/53%,条件较为严苛,以上方案的推行,有助于公司建立健全长效激励机制,将管理层和公司利益相统一。 受益于十四五规划装备放量,先进金属材料行业或迎来飞速发展。在建军百年目标和2035年建设现代化军队目标的推动下,十四五期间装备快速放量。在先进航空发动机中,高温合金使用量占发动机总重量的40%-60%以上,航空发动机对于高温合金有着刚性需求;特种不锈钢是航空发动机的各类导管、输油管线,是飞机机身必不可缺的材料。随着军机数量的放量,先进金属行业或迎来飞速发展,公司作为国内少数能够同时生成高温合金的企业之一,业绩有望得到快速发展。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基于十四五期间军工行业高景气状态,以及公司在先进金属材料国内领先地位,预计2022-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0亿元、3.13亿元以及4.25亿元,EPS分别为0.73元、1.04元及1.41元,对应PE分别为71/50/36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军品订单波动的风险;2)新品研发及市场开拓不及预期;3)系统性风险。 (分析师 苏立赞、钱佳兴) 天奇股份(002009) 2022年中报点评 锂电循环高增不改 装备业务逐步恢复 投资要点 事件: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75亿元,同比增长25.07%;归母净利润1.61亿元,同比增长107.37%;扣非归母净利润1.32亿元,同比增长104.05%,符合我们的预期。 锂电循环高增不改,利润同增177%。2022H1公司锂电循环业务营业收入高增114.39%至8.16亿元,毛利率31.99%,同减5.39pct。锂电循环核心子公司金泰阁持续高增,2022H1金泰阁实现营业收入8.12亿元,同增45%,实现净利润2.13亿元,同增177%,表现优异。天奇金泰阁2022H1产出金属钴锰镍合计 1451.65 金吨。平均回收率达98%;生产碳酸锂 986.30 吨,同增31%,平均回收率达85%,位居行业领先水平。2022年三季度核心子公司金泰阁新产能投产,2021下半年,金泰阁启动扩产技改项目,预计将于2022年三季度逐步投产,预计2022年底公司锂电池循环板块整体产能为钴锰镍合计12000金吨/年、碳酸锂5000吨/年。 装备制造业务利润率承压,静待盈利恢复。2022H1公司智能装备业务营业收入同增13.55%至7.10亿元,毛利率15.94%,同减4.10pct;公司智能装备业务新签订单10.03亿元,其中新能源汽车项目占比59%,整车资源有望赋能锂电循环业务。2022H1公司循环装备业务营业收入同增15.89%至2.46亿元,毛利率13.12%,同减11.14pct;循环装备业务新签订单3.14亿元。2022H1公司重工机械营业收入同减27.25%至2.89亿元,毛利率8.67%,同减6.30pct;公司重工机械业务新签2.47亿元。2022H1受国内疫情影响,该板块毛利空间收窄。公司持续端强化内部管理、降本增效,适时调整采购策略,期待盈利能力恢复。 锂电循环长坡厚雪,公司产能快速扩张&渠道加速布局。锂电循环十五年复增18%,长坡厚雪2035年空间近3000亿。金泰阁2022年下半年产能扩张至5万吨废三元电池;15万吨废磷酸铁锂电池项目一期5万吨预计于2023年二季度建设完毕。龙南经开区项目将落地以废旧锂电池原料为主导,形成三元前驱体3万吨/年和电池级碳酸锂1.2万吨/年的项目。产能快速扩产同时积极布局回收渠道,落地合作包括整车企业(一汽集团)、互联网+电商(京东科技)、轻型车锂电龙头(星恒电源)、电池相关金融科技服务企业(海通恒信)、汽车后市场服务企业(广州华胜)保障项目产能利用率。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维持之前的预测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3.49/5.58/6.53亿元,对应2022-2024年EPS分别为0.92/1.47/1.72元。当前市值对应2022-2024年PE 23.9/ 14.9/ 12.8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车销售不及预期,项目进度不及预期,竞争加剧。 (分析师 袁理、任逸轩) 光威复材(300699) Q2归母净利润同增38% 军民业务齐发力前景光明 事件:2022/08/16公司发布2022年半年度业绩报告:2022年半年度实现营收13.14亿元,同增2.42%;归母净利润5.06亿元,同增16.48%;扣非净利润4.81亿元,同增19.69%。 投资要点 Q2季度业绩大幅改善。2022年上半年公司营收13.14亿元,同增2.42%,归母净利润5.06亿元,同增16.48%,扣非归母净利润4.81亿元,同增19.69%,毛利率为55.06%(+4.53pct),归母净利率41.16%(+8.49pct)。其中Q2季度营收7.24亿元(+9.90%),归母净利润2.98亿元(+38.27%),扣非净利润2.84亿元(46.52%),边际改善明显。报告期内公司存货5.61亿,同比增长43.74%,表明公司正积极备产,业绩有望持续释放。 股权激励提升竞争力,下游专利到期进一步拉动风电业务需求。公司优化业务,成立全资子公司威海光威接手复合材料板块业务,同时为加强在产品端应用的研究,收购以航空航天技术为主业的蓝科盈晟,提高了自身核心竞争力;公司在报告期内推出股权激励计划,行权条件为:以2021年净利润为基础,净利率的增长目标分别为15%、40%、70%、100%。2018年公司首次推出股权激励计划,效果显著,之后三年中营业收入增速均维持在20%增速以上,归母净利润增速最高达到38.56%。另外,随着国际风力巨头维斯塔斯在风力领域上碳纤维专利的到期,风电领域的下游公司摆脱专利束缚进入发展快通道,进一步提升公司在风电领域碳纤维需求。 军用碳纤维核心供应商,充分受益于行业高景气。在建军百年目标和2035年建设现代化军队目标的推动下,十四五期间装备快速放量,碳纤维复合材料相较于传统材料具备重量轻、耐高温等优点,深受军机等现代化装备的青睐,公司作为国内军用碳纤维核心供应商,充分受益于行业高景气。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基于下游应用领域的高景气状态,并考虑到公司在军用和民用碳纤维领域的领先地位,我们预计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69/12.56/14.61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87元、2.42元及2.82元,对应PE分别为42/32/28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下游需求及订单波动;2)公司盈利不及预期;3)市场系统风险。 (分析师 苏立赞、钱佳兴) 伟星新材(002372) 2022年半年报点评 零售逆势显韧性 同心圆业务稳健成长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中报。公司2022H1实现营业收入25.02亿元,同比+4.83%,实现归母净利润3.65亿元,同比-11.80%;Q2实现营收14.96亿元,同比+0.39%,归母净利2.48亿元,同比-17.68%。 疫情影响之下业务保持稳定,防水、净水等业务快速发展。分业务看,PPR管材管件实现营收11.78亿元,同比下滑4.93%;PE管材关键实现营业收入5.81亿元,同比增长2.20%;PVC管材管件实现营业收入4.33亿元,同比增长18.80%。上半年其他产品的销售额2.45亿元,同比增长64.02%,主要系本期防水、净水产品销售增幅较大同时收购捷流公司增加营收归入其他产品所致。分区域来看,华东地区同比下滑0.28%,东北地区下滑11.03%,主要系上半年受疫情影响发货。尽管上半年华东地区受到疫情严重冲击,但Q2收入基本持平,预计系22年产品价格较21年同期更高以及同心圆产品配套率提升拉动客单价增加,体现了公司业务的韧性与稳定性。 核心产品毛利率维持稳定,投资收益影响当期利润。1)毛利率方面,PPR管道毛利率54.45%,同比增长0.15pct;PE管道毛利率25.77%,同比下滑3.87pct;PVC管道毛利率13.25%,同比提升1.89pct;其他产品毛利率36.70%,同比下滑3.48pct,预计主要系防水业务毛利率下滑影响。2)期间费用率方面,销售费用率10.36%(可比口径下去年同期为9.58%),主要系职工薪酬及广宣费增加;管理费用率6.28%,同比下降0.93个百分点,主要系股权激励费用较去年同期减少;研发费用率3.03%,同比基本持平。3)投资收益方面,2022H1投资收益-1907万元,同比减少1105万元,其中东鹏合立投资损益-2389万元。 期内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8829万元,同比下滑79.52%,主要系本期购买原材料增加,同时上年同期收到股权激励验资户资金解冻13,986.72万元,本期无此项所致。1)收现比情况:22H1收现比110.90%,同比基本持平。2)付现比情况:22H1付现比118.43%,同比上升8.80pct,主要系本期原材料购买增加。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持续推进“双轮驱动”战略落地,零售端强化渠道下沉、空白市场扩张以及同心圆产品延伸;工程业务稳健拓展,在地产、市政等领域拓展增量市场同时保证经营质量。我们下调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13.39/16.25/19.00亿元(前值为14.37/16.86/19.56亿元),分别同比+9%/+21%/+17%,对应PE分别为23X/19X/16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的风险;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竞争加剧的风险;新业务开拓不及预期的风险。 (分析师 黄诗涛、任婕) 八月十大金股 法律声明 本公众号(微信号:scsresearch)为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吴证券”)研究所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不是东吴证券研究所的研究成果发布平台,本公众号所截内容均来自于东吴证券研究所已经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参见东吴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在任何情况下,本号所截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东吴证券或东吴研究所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截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本订阅号所截内容版权仅归东吴证券研究所所有,东吴证券及东吴研究所对本订阅号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影像等)未经书面许可,禁止复制、转载;经授权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注明出处为“东吴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截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或修改。
欢迎收听东吴晨报在线音频: 东吴晨报20220818 音频: 进度条 00:00 08:32 后退15秒 倍速 快进15秒 注:音频如有歧义以正式研究报告为准。 个股 朗姿股份(002612) 2022年中报点评 疫情影响女装业务 医美业务收入增长、新机构拖累净利 投资要点 公司公布2022年中报:22H1营收18.1亿元/yoy+1.1%、归母净利润924.9万元/yoy-90.1%,利润端下滑较多,主因新开医美机构亏损拖累整体业绩。22H1毛利率57.58%/yoy+1.23pct、期间费用率56.78%/yoy+5.99pct、归母净利率0.51%/yoy-4.7pct。单Q2营收9.1亿元/yoy+1.95%、归母净利润1149万元/yoy-80.2%,在新开医美机构运营逐渐成熟、亏损收窄带动下,Q2业绩环比Q1有所改善。 女装业务:疫情影响收入下滑、库存增加,毛利率仍呈增长。22H1女装收入7.5亿元/yoy-10.2%,占比41%。1)分品牌:22H1朗姿/莱茵收入分别同比-13.2%/-1.4%,分别占女装的70.3%/19.4%,较21H1末分别净开18/12家门店至327/163家,收入下滑主因上半年疫情影响门店客流及店效。2)分渠道:22H1自营/经销/线上收入分别同比-24.2%/+26.5%/+19.7%,公司推进多平台电商拓展、促线上保持较快增长,22H1天猫/抖音/唯品会支付金额分别同比增长10%/97%/10%。3)分内生外延:截至22H1末女装门店共634家(自营432+经销172+线上30家)、净增32家(自营-8&经销+32&线上+8家)、同比+5.3%(自营-0.2%&经销+22.9%&线上36.4%),线上及经销渠道均实现较快拓店、驱动收入增长。4)毛利率:22H1毛利率同比+2.93pct 至62.74%。5)库存:截至22H1末女装库存6.7亿元/同比+24%,存货周转天数431天/同比+140天,主因上半年销售下滑同时增加下半年备货。 医美业务:收入增长18%,新设及次新机构亏损拖累业绩。22H1医美收入6.3亿元/yoy+18.5%、占比35%。1)分品牌:米兰柏羽/晶肤医美/高一生收入分别同比+21.5%/+26.9%/-8.8%、分别占医美的65%/24%/11%,晶肤医美收入增长主要来自新开机构驱动、米兰柏羽增长稳健、高一夫受疫情影响收入下滑。截至22H1末医美机构29家(米兰柏羽4家+晶肤医美23家+高一生2家)、较21H1末净开7家(均为晶肤医美)。2)分机构类型:新设机构、次新机构、老机构收入分别同比-59.2%/+120.2%/+4.6%、分别占医美的3%/30%67%,次新机构随运营逐渐成熟、收入增长显著,净利率虽仍为负值但趋势转好、目前对公司净利仍拖累较大。3)毛利率:22H1医美业务毛利率同比下滑3.36pct 至48.76%,主因毛利率相对较低(47.3%)的非手术类业务占比提升(同比+6.6pct至78%)。4)净利:新设机构及次新机构尚未盈利,22H1分别净亏损726/2463万元,拖累医美业务净亏损1069万元(同期盈利2368万元)、净利率同比-6.2pct至-1.7%。新机构销售净利率同比-30pct至-43.5%、次新机构随运营成熟净利率同比+12pct至-13.0%。具体而言,22H1深圳米兰柏羽(改扩建医美医院正在推进)/成都高新米兰柏羽分别净亏损818万元/2053万元。 童装业务:调整优化、恢复稳定。22H1童装收入4.1亿元/yoy-0.5%、占比22%,收入下滑主因汇率变动引起,韩币收入同比+9.6%。1)分品牌:主要品牌Agabang/ Ettoi 收入分别同比+11.5%/+6.9%、分别占童装的54%/37%。截至22H1末童装门店551家(韩国519家+国内32家)、较21H1末净减少307家(韩国-295&国内-12家),主因统计口径变化及店铺整合。2)毛利率:22H1童装毛利率60.78%/yoy+6.74pct。3)库存:截至22H1库存3.1亿元/yoy-8.8%,存货周转天数326天、同比下降7天,随童装业务整合优化、库存周转有所加快。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为国内高端女装及医美机构龙头,22H1受国内疫情影响女装业务收入下滑,医美业务在新开机构驱动下收入上升、但新开医美机构需要培育期、尚处亏损拖累业绩下滑,童装业务经过优化整合恢复稳定。随医美新机构运营成熟,未来有望形成业绩贡献。考虑Q2疫情影响超预期,我们将22-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从1.34/2.11/2.64亿元调整至1.04/2.04/2.65亿元,分别同比-44.6%/+96.5%/+29.8%, EPS分别为0.23/0.46/0.60元/股,对应PE 132X/67X/52X,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恶化、经济低迷、医美安全事故等。 (分析师 李婕) 力量钻石(301071) 公司与潮宏基合作成立培育钻石品牌公司 布局C端实现产业链上下游打通 投资要点 力量钻石出资400万元与潮宏基等合作方成立培育钻石品牌公司,持股20%,实现上下游产业链打通。公司于2022年8月16日披露对外投资公告,与潮宏基等合作方签订了《公司设立协议书》,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参与创建并运营培育钻石饰品品牌,企业名称暂定为生而闪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设立企业的注册资本1000万元,其中潮宏基出资1100万元,持股55%,力量钻石出资400万元,持股20%。与下游品牌端直接合作将有助于力量钻石实现产业链上下游打通,实现市场份额的提升。 公司投资设立境外全资孙公司直接面向海外市场销售:公司董事会同意通过香港子公司力量钻石香港有限公司投资设立力量钻石纽约有限责任公司,直接开展海外市场的培育钻石销售、饰品销售、客户服务等业务。 培育钻石行业高景气,渗透率持续提升。培育钻石目前仍处于渗透率快速提升的阶段,2022年1-6月印度进出口数据中显示培育钻石出口同比增速达到70%以上,月度渗透率已经达到7%,且仍处于快速提升中,目前培育钻石的主要消费市场仍在美国,国内终端市场规模较小,虽然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但据央视报道,2022年以来国内市场培育钻石的接受度有明显提升。 国内黄金珠宝品牌陆续布局培育钻石,国内需求有望迎来高增:2022年以来,潮宏基孵化的时尚轻奢珠宝品牌梵迪(Venti)联合新锐设计师Feng Shen推出培育钻石系列珠宝,目前在天猫旗舰店已有销售,国内其他黄金珠宝如曼卡龙也推出了培育钻石品牌“慕璨”,目前同样已经上线天猫旗舰店,线下首家门店也在筹备中,豫园股份推出的培育钻石品牌“露璨”的首家线下门店也已经正式开业,随着国内众多品牌开始切入培育钻石赛道,共同营销推广做大市场,国内培育钻石需求或有望迎来高速增长。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培育钻石行业呈现出高景气,公司定增已经获批,未来或实现产能快速扩张,我们维持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5.2亿元/9.6亿元/15.4亿元,最新收盘价对于2022-24年PE分别为52倍/28倍/18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培育钻石扩产能不及预期,疫情反复等。 (分析师 吴劲草、周尔双) 嘉元科技(688388) 2022年半年报点评 Q2盈利承压 下半年盈利有望好转 投资要点 22H1归母净利润2.88亿元,同比+17.92%,业绩低于市场预期。22H1公司营收19.34亿元,同比增长60.46%;归母净利润2.88亿元,同比增长17.92%;扣非净利润2.8亿元,同比增长21.47%;22H1毛利率为27.51%,同比减少3.86pct;归母净利率为14.88%,同比减少5.39pct。 Q2公司归母净利1.14亿元,盈利环比下滑短期承压。22Q2公司实现营收9.71亿元,同比增加43.97%,环比增长0.91%;归母净利润1.14亿元,同比减少14.68%,环比减少34.49%,扣非归母净利润1.12亿元,同比减少9.95%,环比减少33.22%。盈利能力方面,Q2毛利率为24.9%,同比减少6.39pct,环比减少5.24pct;归母净利率11.73%,同比减少8.07pct,环比减少6.34pct;Q2扣非净利率11.54%,同比减少6.91pct,环比减少5.9pct。 Q2出货量环比提升,受加工费下调及期间费用影响盈利环比下降,预计H2逐步恢复。2022H1铜箔业务收入19.29亿元,同比增长60.03%,其中锂电铜箔贡献主要增量。Q2公司铜箔出货量1万吨+,环比持平微增,Q2出货受到疫情影响,我们预计Q3公司出货1.4-1.5万吨,环比提升45%,我们预计全年出货超过5万吨,同比翻倍增长,23年预计出货10-11万吨,同比翻番。盈利方面,Q2铜箔单吨盈利1.2万元/吨,环比下降30%+,主要由于Q2疫情影响下产能利用率偏低,铜箔加工费下调5000元,且财务费用增加使得Q2整体期间费用较高。随着终端需求逐步改善,我们预计铜箔加工费有望逐渐回升至接近1.5万元/吨,下半年盈利逐步恢复,全年单吨盈利预计1.5-1.7万元/吨。 产能扩张提速,助力公司长期高增。公司产能扩张提速,连续两年翻番增长,4.5μm铜箔规划产能份额高于50%。我们预计22年底公司产能7.2万吨,随着梅县5000吨高性能铜箔项目,赣州基地2万吨电解铜箔项目,白渡产区1.6万吨及1.5万吨高性能铜箔项目,福安市1.5万吨高性能铜箔项目,山东1万吨高精度超薄铜箔项目逐渐放量,预计2023年产能可达10-11万吨,助力公司长期高增。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铜箔供需结构阶段性扭转、加工费下降,我们下调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至8.57/12.58/17.62亿元(原值为 10.54/15.88/20.99亿元),同比增长55.81%/46.77%/40.12%,对应PE21x/14x/10x,给予2022年30倍PE,对应目标价109.8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电动车销量不及预期。 (分析师 曾朵红、阮巧燕) 科思股份(300856) 2022H1点评 营收业绩大超预期 高毛利新品推进顺利 投资要点 2022Q2营收同增63.03%,归母净利同增130.6%,营收业绩均大超市场预期:公司发布2022年中报,公司2022H1实现营收8.20亿元(同增+61.29%,后同),归母净利润1.47亿元(+69.79%),扣非归母净利润1.40亿元(+81.13%)。其中,公司2022Q2实现营收4.07亿元(+63.03%),归母净利润0.89亿元(+130.57%),扣非归母净利润0.87亿元(+156.74%),营收业绩均大超此前市场预期。 提价顺畅&产能利用率提升&结构改善,公司盈利水平持续恢复:2022H1公司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30.12%/17.90%,2022Q2公司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34.04%/21.80%。2022Q2公司毛利率延续恢复趋势,同时单季度净利率创历史新高。公司盈利能力持续改善,主要系去年Q4以来提价顺利落地、产能利用率提升和高毛利新产品产能逐步释放。从费用率看,2022H1公司期间费用率为9.75%,同比下降4.86pct。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同比变化-0.25pct/-2.32pct/-0.21pct/-2.08pct。2022H1公司汇兑收益为1079万元。 化妆品原料剂增速较快,境外占比略有提升:(1)分品类:2022H1化妆品原料剂/合成香料分别实现营收6.52/1.47亿元,分别同比变化+101.61%/-11.89%。公司在化妆品原料剂行业具备较强的市场地位且细分行业景气向上,因此实现较高增速。(2)分地区:2022H1境内/境外市场分别实现营收1.14/7.06亿元,分别同增31.88%/67.35%,营收占比分别为14%/86%,境外占比同比提升3pct。 防晒剂行业景气向上,公司存“盈利改善+格局改善+品类扩充”多重利好:从防晒剂行业看,国内渗透率较低但存在加速提升趋势,整体需求增长驱动正逐步从欧美转为中国为主的亚太地区,具备向上的β。公司层面利好包括:(1)盈利改善:公司份额领先,成本传导能力较强,且存在产品结构性毛利改善趋势;(2)格局改善:海外大厂面临天然气供应紧张等问题,且产能扩张谨慎,公司新产能持续投产有望份额提升;(3)品类扩充:安庆等项目持续进行提供长期增长动能。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是全球防晒剂龙头,资质完善、深度绑定国际大客户。考虑到公司新品类推进顺利等因素,我们将公司2022-24年的归母净利润从2.1/2.8/3.3亿元上调至3.1/4.0/4.6亿元,分别同增135.5%/26.2%/15.5%,当前市值对应2022-24年PE27/22/19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疫情反复、重要客户流失。 (分析师 吴劲草、张家璇) 分众传媒(002027) 2022中报点评 消费类广告主极具韧性 总成本持续下行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2022H1实现营收48.52亿元,同比下滑33.77%;归母净利润14.03亿元,同比下降51.61%。2022Q2,公司实现营收19.13亿元,同比下降48.76%;归母净利润4.75亿元,同比大幅下降69.02%。 疫情影响公司Q2业绩,未来有望持续修复:受疫情影响,广告市场需求疲软。四月及五月,上海和深圳等公司重点城市出现疫情。上海和深圳占分众整体营收比例较高,且受广告主重视,广告正常发布受较大限制;目前伴随着人流量的恢复,上海广告投放处在恢复的轨道中,我们认为随着疫情常态化,公司业绩有望持续修复。 消费类广告主极具韧性,交通类广告主未来有望贡献业绩弹性:2022H1,楼宇媒体业务方面,日用消费类和交通类广告主营收同比下降8.3%和4.5%,其下滑幅度远低于梯媒业务整体下滑了33.0%,消费和交通广告主份额占比分别达到49.1%和5.8%,2021年同期占比仅为35.4%和4.0%。上半年分众业绩下滑主因互联网广告主广告投放收缩拖累,互联网广告主在2022H1梯媒业务投放同比下滑71%,互联网广告主在经济下滑时期融资较弱造成了过往分众受宏观经济影响波动大的属性。然而消费类广告主的广告投放需求更具备韧性,其每年均有产品发布宣传的需求,即便在经济较差时期也能够保证较好的投放,未来消费类广告主占比有望持续提升,分众业绩波动性也将大幅减弱。此外交通类广告主营收占比持续提升,未来汽车广告主供给的恢复和产业格局的变化都将大幅提升广告需求贡献业绩增量。 成本控制能力持续提升,将强化杠杆效应:截至2022年7月31日,公司楼宇媒体点位同比降低0.3%,达266.5万块,营业成本同比降低7.35%。二季度总成本仅为14.36亿元,一季度为18.32亿元。成本的下降主要由单点位租金成本下降、电子化率提升员工人数下降、部分资产折旧完毕等因素的影响。我们预计受疫情影响,点位租金将会有所减免或未来合约价格有望受疫情封控影响降低,2022年成本有望进一步降低,加强杠杆效应。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基于疫情影响的原因,我们将2022-2024年营收预测从120.85/158.06/172.12亿元调整为120.82/158.09/172.16亿元。我们将2022-2024的EPS预测由0.30/0.47/0.54元调整为0.30/0.47/0.55元,对应当前PE分别为19.71/12.31/10.69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超预期波动、竞争加剧、回款不利。 (分析师 张良卫、张家琦) 图南股份(300855) 业绩稳健叠加股权激励 高温合金龙头大步前进 事件:2022/08/16公司发布2022年半年度业绩报告:2022年半年度实现营收4.61亿元,同增32.77%;归母净利润1.17亿元,同增31.24%;扣非净利润1.15亿元,同增48.70%。 投资要点 上半年营收表现稳健,Q2归母净利润加速增长。2022上半年公司营收4.61亿元,同增32.77%,归母净利润1.17亿元,同增31.24%,扣非净利润1.15亿元,同增 48.70%,毛利率36.36%(-3.21pct),归母净利率25.38%(-0.27%)。其中Q2季度营收2.49亿元(+25.72%),归母净利润0.77亿元(+44.40%),扣非净利润0.75亿元(+68.31%),边际改善明显。公司Q2季度存货达到4.09亿,同增70.21%,合同负债达0.81亿,同增710.84%,表明公司进入业绩快速释放期。 实施第二轮股权激励,建立长效激励机制。2021年公司首次推出股权激励计划,当年营业收入增速达到27.73%,归母净利润增速达到66.24%,效果显著。报告期内公司推出第二轮股权激励计划,行权条件为:以2021年为基础,2022/2023年满足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20%/44%或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21%/53%,条件较为严苛,以上方案的推行,有助于公司建立健全长效激励机制,将管理层和公司利益相统一。 受益于十四五规划装备放量,先进金属材料行业或迎来飞速发展。在建军百年目标和2035年建设现代化军队目标的推动下,十四五期间装备快速放量。在先进航空发动机中,高温合金使用量占发动机总重量的40%-60%以上,航空发动机对于高温合金有着刚性需求;特种不锈钢是航空发动机的各类导管、输油管线,是飞机机身必不可缺的材料。随着军机数量的放量,先进金属行业或迎来飞速发展,公司作为国内少数能够同时生成高温合金的企业之一,业绩有望得到快速发展。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基于十四五期间军工行业高景气状态,以及公司在先进金属材料国内领先地位,预计2022-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0亿元、3.13亿元以及4.25亿元,EPS分别为0.73元、1.04元及1.41元,对应PE分别为71/50/36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军品订单波动的风险;2)新品研发及市场开拓不及预期;3)系统性风险。 (分析师 苏立赞、钱佳兴) 天奇股份(002009) 2022年中报点评 锂电循环高增不改 装备业务逐步恢复 投资要点 事件: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75亿元,同比增长25.07%;归母净利润1.61亿元,同比增长107.37%;扣非归母净利润1.32亿元,同比增长104.05%,符合我们的预期。 锂电循环高增不改,利润同增177%。2022H1公司锂电循环业务营业收入高增114.39%至8.16亿元,毛利率31.99%,同减5.39pct。锂电循环核心子公司金泰阁持续高增,2022H1金泰阁实现营业收入8.12亿元,同增45%,实现净利润2.13亿元,同增177%,表现优异。天奇金泰阁2022H1产出金属钴锰镍合计 1451.65 金吨。平均回收率达98%;生产碳酸锂 986.30 吨,同增31%,平均回收率达85%,位居行业领先水平。2022年三季度核心子公司金泰阁新产能投产,2021下半年,金泰阁启动扩产技改项目,预计将于2022年三季度逐步投产,预计2022年底公司锂电池循环板块整体产能为钴锰镍合计12000金吨/年、碳酸锂5000吨/年。 装备制造业务利润率承压,静待盈利恢复。2022H1公司智能装备业务营业收入同增13.55%至7.10亿元,毛利率15.94%,同减4.10pct;公司智能装备业务新签订单10.03亿元,其中新能源汽车项目占比59%,整车资源有望赋能锂电循环业务。2022H1公司循环装备业务营业收入同增15.89%至2.46亿元,毛利率13.12%,同减11.14pct;循环装备业务新签订单3.14亿元。2022H1公司重工机械营业收入同减27.25%至2.89亿元,毛利率8.67%,同减6.30pct;公司重工机械业务新签2.47亿元。2022H1受国内疫情影响,该板块毛利空间收窄。公司持续端强化内部管理、降本增效,适时调整采购策略,期待盈利能力恢复。 锂电循环长坡厚雪,公司产能快速扩张&渠道加速布局。锂电循环十五年复增18%,长坡厚雪2035年空间近3000亿。金泰阁2022年下半年产能扩张至5万吨废三元电池;15万吨废磷酸铁锂电池项目一期5万吨预计于2023年二季度建设完毕。龙南经开区项目将落地以废旧锂电池原料为主导,形成三元前驱体3万吨/年和电池级碳酸锂1.2万吨/年的项目。产能快速扩产同时积极布局回收渠道,落地合作包括整车企业(一汽集团)、互联网+电商(京东科技)、轻型车锂电龙头(星恒电源)、电池相关金融科技服务企业(海通恒信)、汽车后市场服务企业(广州华胜)保障项目产能利用率。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维持之前的预测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3.49/5.58/6.53亿元,对应2022-2024年EPS分别为0.92/1.47/1.72元。当前市值对应2022-2024年PE 23.9/ 14.9/ 12.8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车销售不及预期,项目进度不及预期,竞争加剧。 (分析师 袁理、任逸轩) 光威复材(300699) Q2归母净利润同增38% 军民业务齐发力前景光明 事件:2022/08/16公司发布2022年半年度业绩报告:2022年半年度实现营收13.14亿元,同增2.42%;归母净利润5.06亿元,同增16.48%;扣非净利润4.81亿元,同增19.69%。 投资要点 Q2季度业绩大幅改善。2022年上半年公司营收13.14亿元,同增2.42%,归母净利润5.06亿元,同增16.48%,扣非归母净利润4.81亿元,同增19.69%,毛利率为55.06%(+4.53pct),归母净利率41.16%(+8.49pct)。其中Q2季度营收7.24亿元(+9.90%),归母净利润2.98亿元(+38.27%),扣非净利润2.84亿元(46.52%),边际改善明显。报告期内公司存货5.61亿,同比增长43.74%,表明公司正积极备产,业绩有望持续释放。 股权激励提升竞争力,下游专利到期进一步拉动风电业务需求。公司优化业务,成立全资子公司威海光威接手复合材料板块业务,同时为加强在产品端应用的研究,收购以航空航天技术为主业的蓝科盈晟,提高了自身核心竞争力;公司在报告期内推出股权激励计划,行权条件为:以2021年净利润为基础,净利率的增长目标分别为15%、40%、70%、100%。2018年公司首次推出股权激励计划,效果显著,之后三年中营业收入增速均维持在20%增速以上,归母净利润增速最高达到38.56%。另外,随着国际风力巨头维斯塔斯在风力领域上碳纤维专利的到期,风电领域的下游公司摆脱专利束缚进入发展快通道,进一步提升公司在风电领域碳纤维需求。 军用碳纤维核心供应商,充分受益于行业高景气。在建军百年目标和2035年建设现代化军队目标的推动下,十四五期间装备快速放量,碳纤维复合材料相较于传统材料具备重量轻、耐高温等优点,深受军机等现代化装备的青睐,公司作为国内军用碳纤维核心供应商,充分受益于行业高景气。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基于下游应用领域的高景气状态,并考虑到公司在军用和民用碳纤维领域的领先地位,我们预计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69/12.56/14.61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87元、2.42元及2.82元,对应PE分别为42/32/28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下游需求及订单波动;2)公司盈利不及预期;3)市场系统风险。 (分析师 苏立赞、钱佳兴) 伟星新材(002372) 2022年半年报点评 零售逆势显韧性 同心圆业务稳健成长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中报。公司2022H1实现营业收入25.02亿元,同比+4.83%,实现归母净利润3.65亿元,同比-11.80%;Q2实现营收14.96亿元,同比+0.39%,归母净利2.48亿元,同比-17.68%。 疫情影响之下业务保持稳定,防水、净水等业务快速发展。分业务看,PPR管材管件实现营收11.78亿元,同比下滑4.93%;PE管材关键实现营业收入5.81亿元,同比增长2.20%;PVC管材管件实现营业收入4.33亿元,同比增长18.80%。上半年其他产品的销售额2.45亿元,同比增长64.02%,主要系本期防水、净水产品销售增幅较大同时收购捷流公司增加营收归入其他产品所致。分区域来看,华东地区同比下滑0.28%,东北地区下滑11.03%,主要系上半年受疫情影响发货。尽管上半年华东地区受到疫情严重冲击,但Q2收入基本持平,预计系22年产品价格较21年同期更高以及同心圆产品配套率提升拉动客单价增加,体现了公司业务的韧性与稳定性。 核心产品毛利率维持稳定,投资收益影响当期利润。1)毛利率方面,PPR管道毛利率54.45%,同比增长0.15pct;PE管道毛利率25.77%,同比下滑3.87pct;PVC管道毛利率13.25%,同比提升1.89pct;其他产品毛利率36.70%,同比下滑3.48pct,预计主要系防水业务毛利率下滑影响。2)期间费用率方面,销售费用率10.36%(可比口径下去年同期为9.58%),主要系职工薪酬及广宣费增加;管理费用率6.28%,同比下降0.93个百分点,主要系股权激励费用较去年同期减少;研发费用率3.03%,同比基本持平。3)投资收益方面,2022H1投资收益-1907万元,同比减少1105万元,其中东鹏合立投资损益-2389万元。 期内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8829万元,同比下滑79.52%,主要系本期购买原材料增加,同时上年同期收到股权激励验资户资金解冻13,986.72万元,本期无此项所致。1)收现比情况:22H1收现比110.90%,同比基本持平。2)付现比情况:22H1付现比118.43%,同比上升8.80pct,主要系本期原材料购买增加。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持续推进“双轮驱动”战略落地,零售端强化渠道下沉、空白市场扩张以及同心圆产品延伸;工程业务稳健拓展,在地产、市政等领域拓展增量市场同时保证经营质量。我们下调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13.39/16.25/19.00亿元(前值为14.37/16.86/19.56亿元),分别同比+9%/+21%/+17%,对应PE分别为23X/19X/16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的风险;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竞争加剧的风险;新业务开拓不及预期的风险。 (分析师 黄诗涛、任婕) 八月十大金股 法律声明 本公众号(微信号:scsresearch)为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吴证券”)研究所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不是东吴证券研究所的研究成果发布平台,本公众号所截内容均来自于东吴证券研究所已经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参见东吴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在任何情况下,本号所截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东吴证券或东吴研究所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截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本订阅号所截内容版权仅归东吴证券研究所所有,东吴证券及东吴研究所对本订阅号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影像等)未经书面许可,禁止复制、转载;经授权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注明出处为“东吴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截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或修改。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