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张瑜:经济差货币宽,股债偏向“长久期”——7月经济数据点评

张瑜:经济差货币宽,股债偏向“长久期”——7月经济数据点评

作者:微信公众号【一瑜中的】/ 发布时间:2022-08-16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华创证券《张瑜:经济差货币宽,股债偏向“长久期”——7月经济数据点评》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及配套指引,本资料仅面向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不是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资料中的信息。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文/华创证券研究所所长助理、首席宏观分析师:张瑜 执业证号:S0360518090001 联系人:张瑜(微信 deany-zhang) 陆银波(15210860866) 主要观点 7月主要经济数据:普遍低于预期 1)生产:7月,工业增加值增速为3.8%,6月为3.9%。2)需求:社零7月同比增速为2.7%,6月为3.1%。固定资产投资7月同比增长3.6%,前值为5.8%。其中,制造业投资7月增速为7.5%,前值为9.9%。基建(宽口径,含电热气水)7月增速为11.5%,6月为12.0%。地产投资7月增速为-12.1%,6月为-9.7%。地产销售面积7月同比为-29.2%,6月为-18%。3)就业:7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4%,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16-24岁、25-59岁人口调查失业率分别为19.9%、4.3%。 经济点评:经济主要矛盾再度切换为地产 (一)今年按疫情、地产、出口三大矛盾的交替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今年经济运行面临的两大约束是疫情与地产。从节奏上来看,呈现鲜明的四阶段:第一阶段,1-2月主要矛盾在地产,交易稳增长加大对冲;第二阶段3-5月切换为疫情,交易休克与悲观;第三阶段6月地产与疫情都大幅好转,普涨交易修复;第四阶段7月以及当下,尽管疫情有所反复,但对服务业冲击较小,经济的主要矛盾来自地产的进一步转弱,交易经济偏弱+超宽松下的小票成长。未来可能逐渐进入第五阶段,出口回落成为主导,目前尚未有充足证据。 (二)地产成为当下主要矛盾,影响三大环节 7月,地产的转弱影响三大环节。 1)服务业。7月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0.6%,比上月回落0.7个百分点。回落的主要原因是地产的下行。7月份,房地产业生产指数同比下降10.8%,降幅比上月扩大了3.8个百分点,下拉服务业生产指数1.7个百分点。 2)工业生产:7月,工业生产转弱。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转弱主要与地产相关。“7月份,原材料制造业同比下降1.6%,比上月扩大1.4个百分点,主要是受市场需求疲弱的影响,其中黑色金属冶炼与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同比分别下降了4.3%和3.8%。” 3)固定资产投资:7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6%,前值为5.8%。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偏低主要与地产投资进一步下滑有关,地产投资7月增速为-12.1%,6月为-9.7%。 政策应对:财政由“对冲”切“托底”,货币由“幕后”走向“台前” 七月之前,增速目标约束之下,面对地产的下行和疫情冲击,政策思路更多从财政的真金白银的“对冲”角度出发。基建维持高速、专项债大幅前倾、利润上缴、国务院33条等。去年专项债留用1.5万亿+今年新增3.65万亿+利润上缴+限额余额空间万亿当量+政策性金融债3000亿≈近7万亿的真金白银的增量,可谓史上难有。 7月之后,增速目标缓和+或有为明年政府留空间的意图等,地产数据再度走弱后,对冲难度已经大幅加大(疫情扰动、增量政策有限),政策思路转为抓落实的“托底”,货币走向前台接棒。短期内,财政再加码已力不从心,货币政策或接棒成为年底前的主要观察点。降息基本表达了决策对通胀暂无过度担忧、银行单边让利支持贷款利率下降已略有困难、资金脱实向虚似尚未触发监管容忍边界。 浅观明年的一些线索:2023年或是小版2021年 首先,经济增长目标不考率基数调整的惯例下,增长目标完成压力小,有基数低的助力;其次,竞速压力小,中美以及相对全球增速优势是几乎可以确定性保持的;再次,政策增量很难比肩上一年,边际缓和,同时“调结构”的改革色彩偏重,2023年有三中全会,但调结构冲击幅度有望小于2021年。 资产观点:中期利好股债中的“长久期”策略 股的长久期策略——分子可以独立于出口回落和基本面偏弱的短期限制,有自身中长期景气度逻辑,同时受益于分母易松难紧。 债的长久期策略——相比于加杠杆“赚一天算一天”的不稳定性与监管脱实向虚的恐惧,相比于降资质在经济基本面偏弱的压制下难突破心理界限,拉久期或是更为稳妥的策略。 风险提示: 疫情反复影响消费修复。地产持续低迷。海外货币政策收紧幅度超预期。 报告目录 报告正文 一 经济主要矛盾再度切换为地产 (一)地产成为经济主要矛盾,影响三大环节 今年经济运行面临的两大约束是疫情与地产。从节奏上来看,呈现鲜明的四阶段:第一阶段,1-2月主要矛盾在地产,交易稳增长加大对冲;第二阶段3-5月切换为疫情,交易休克与悲观;第三阶段6月地产与疫情都大幅好转,普涨交易修复;第四阶段7月以及当下,尽管疫情有所反复,但对服务业冲击较小,经济的主要矛盾来自地产的进一步转弱,交易经济偏弱+超宽松下的小票成长。未来可能逐渐进入第五阶段,出口回落成为主导,目前尚未有充足证据。 7月,地产的转弱影响三大环节。 第一,服务业。7月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0.6%,比上月回落0.7个百分点。回落的主要原因是地产的下行。7月份,房地产业生产指数同比下降10.8%,降幅比上月扩大了3.8个百分点,下拉服务业生产指数1.7个百分点。而交通出行服务7月份逐步改善,7月份,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0.3%,上月为下降1.8%,在疫情精准防控的背景下,居民旅行、住宿、外出就餐活动在增加,带动了相关服务业降幅收窄。7月份,住宿餐饮业生产指数同比下降2.7%,降幅比上月收窄了2.6个百分点。 第二,工业生产。7月,工业生产转弱。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转弱主要与地产相关。“7月份,原材料制造业同比下降1.6%,比上月扩大1.4个百分点,主要是受市场需求疲弱的影响,其中黑色金属冶炼与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同比分别下降了4.3%和3.8%。”出口链(电子、电气)、汽车、电力投资链条、能源生产、电力生产、酒饮料等行业7月依然保持较高的增速。 第三,固定资产投资。7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6%,前值为5.8%。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偏低主要与地产投资进一步下滑有关,地产投资7月增速为-12.1%,6月为-9.7%。 (二)政策应对:财政由“对冲”切“托底”,货币由“幕后”走向“台前” 七月之前,增速目标约束之下,面对地产的下行和疫情冲击,政策思路更多从财政的真金白银的“对冲”角度出发。基建维持高速、专项债大幅前倾、利润上缴、国务院33条等。去年专项债留用1.5万亿+今年新增3.65万亿+利润上缴+限额余额空间万亿当量+政策性金融债3000亿≈近7万亿的真金白银的增量,可谓史上难有。 7月之后,增速目标缓和+或有为明年政府留空间的意图等,地产数据再度走弱后,对冲难度已经大幅加大(疫情扰动、增量政策有限),政策思路转为抓落实的“托底”,货币走向前台接棒。短期内,财政再加码已力不从心,货币政策或接棒成为年底前的主要观察点。降息基本表达了决策对通胀暂无过度担忧、银行单边让利支持贷款利率下降已略有困难、资金脱实向虚似尚未触发监管容忍边界。 二 7月经济数据点评 (一)就业:年轻人就业压力较大 全国来看,7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4%,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16-24岁、25-59岁人口调查失业率分别为19.9%、4.3%。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6%。本地户籍人口调查失业率为5.3%;外来户籍人口调查失业率为5.5%,其中外来农业户籍人口调查失业率为5.1%。 (二)消费:限额以下上行趋缓 社零7月同比增速为2.7%,6月为3.1%,1-7月累计增速为-0.2%。 7月社零的基本特征是,限额以下受汽车影响小幅回落,但依然高达7.5%。主要的拖累来自限额以下,7月为0.2%,前值为-0.4%,上行趋缓。 五大类别看,餐饮收入7月增长为-1.5%,好于前值-4%。其他项7月增速为-0.6%,好于前值-0.77%。与主要城市地铁出行在7月继续修复有关。汽车7月增速为9.7%,低于前值13.9%。网购7月同比为6.3%,前值为5.6%。石油及制品类7月同比为14.2%,前值为14.7%。 具体商品层面,限额以上主要数据:增速较高的有汽车(9.7%)、石油及制品类(14.2%)、文化办公用品类(11.5%)、中西药品类(7.8%)、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7.1%)、金银珠宝类(22.1%)。 (三)地产:景气继续向下 7月,地产景气继续向下。7月地产销售面积同比为-29.2%,6月为-18%。地产销售额7月同比为-28.1%,6月为-20.7%。地产投资7月同比为-12.1%,6月为-9.6%。 投资回落在预期之中。三季度地产投资面临两个压力。一是1季度低迷的土地成交,三季度的新开工仍可能继续下行。二是去年三季度开始的土地成交陡降,影响今年三季度的地产投资数据中的拿地费用。投资细项中, 7月,新开工面积当月同比为-45.4%,6月为-45.1%。竣工面积7月同比为-36%,6月为-40.7%。土地方面,受基数影响,7月百城住宅类用地成交面积同比回升至-2.4%。 销售回落可能与7月中旬的断贷事件有关。交付担忧下,7月新房销售与二手房销售出现明显的分化。后续地产销售的回暖需要看到两个预期的好转,一是交付预期。二是收益预期。 资金来源:同比继续下行。7月同比为-25.8%,6月为-23.6%。其中,销售来源同比继续下行。定金及预收款7月同比为-31.2%,6月为-30.8%。个人按揭贷款7月为-22.6%,6月为-19.7%。信贷资金来源依然偏弱,7月同比为-36.8%,6月为-32.1%。 (四)投资:保持稳定,基建、制造业投资偏强 7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6%,前值为5.8%,1-7月累计增速为5.7%。其中,制造业投资7月增速为7.5%,前值为9.9%,1-7月为9.9%。基建(宽口径,含电热气水)7月增速为11.5%,6月为12.0%,1-7月为9.6%。地产投资7月增速为-12.1%,6月为-9.7%,1-7月为-6.4%。 基建细项来看,7月电热气水同比增速为15.1%,前值为24.1%。水利环境同比增速为18.4%,前值为18.1%。交运仓储同比增速为2.1%,前值为-1.2%。 制造业投资细项来看,增速较高的包括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39.5%,与新能源高景气有关)、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20.3%)、专用设备制造业(15.9%)、汽车制造业(15.5%)、农副食品制造业(12.1%)、食品加工业(13.8%)、有色金属冶炼及制造业(13.5%)、电子设备制造业(11.6%)。 (五)工增:制造业上游是拖累项 7月,工业增加值增速为3.8%,6月为3.9%,1-7月累计增速为3.5%。 三大产业看,采矿业7月增速为8.1%,6月为8.7%。制造业7月同比为2.7%,6月为3.4%。电热气水7月同比为9.5%,6月增速为3.3%。 目前工增偏弱的主要原因可能与地产投资相关。制造业上游,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7月同比为-4.3%,前值为0.6%。非金属矿物制品,7月为-3.8%,前值为-3.7%。橡胶和塑料制品,7月为-1.5%,前值为1%。制造业中游,金属制品业7月增速为-2.3%,前值为0.1%。 汽车、电力投资链、出口链、能源链、酒饮料五大板块相对偏强。7月,汽车制造业增速为22.5%,前值为16.2%。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7月增速为12.5%,前值为12.9%。电子设备制造业,7月增速为7.3%,前值为11%。煤炭开采和洗选业7月增速为11%,前值为11.2%。酒饮料7月增速为10.8%,前值为7.1%。 具体内容详见华创证券研究所8月15日发布的报告《【华创宏观】经济差货币宽,股债偏向“长久期”——7月经济数据点评》。 华创宏观重点报告合集 【首席大势研判】 宏观将进入“高能三月”,六大问题迎来答案 汇率“强而不贵”护航货币宽松独立性——基于一些定量的启发 回顾2021——县级账本里的中国故事 稳增长的两阶段理解框架 七个预期差——17句话极简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外汇准备金率调整表明政策开始纠偏汇率——再论汇率年度级别拐点正在形成 变调了,四稳联奏——十句话极简解读政治局会议与降准 假如我是美联储,转向的“剧本杀”怎么玩?——美联储转向行为推演 擒贼先擒王——从突出矛盾看全球通胀演变 宽社融需要走几步?——8月金融数据点评 债在今年,爱在明年——财政基调的理解 财政看明年,货币话不多,减碳被纠偏——八句话极简解读政治局会议 中美利率会共振反弹吗? “大宽松”的梦需要醒一醒 不是你以为的“松”——7月7日国常会点评 外需变化是“表”,结构变化是“里”——从“里子”怎么看出口? 中美5月“松”的不同,未来也不同 涨价的丈量 关注一个全球资本市场脆弱性指标 政策基调稳定,核心词在均衡——五句话极简解读政治局会议 铜的宏观信号在哪?——兼论对PPI、股债影响 远眺比近观重要 谁是股债双杀的凶手 经济能更好吗?股票还能更贵吗! 美元、美债、大宗三反弹组合或正在靠近 新兴市场的生死劫——再论全球加息周期 2021:归途——年度宏观策略展望 周期股从涨到赢,号角正当时——从宏观利润分配角度看周期边界 【“当宏观可以落地”2021培训系列】 中国政经体系与大类资产配置的指标体系——2021培训系列一 旧瓶如何出新酒?200页PPT详解中国宏观经济特色分析框架——2021培训系列二 中美通胀分析框架的共性和差别——2021培训系列三 流动性之思——2021培训系列四 财政收支ABC——2021培训系列五 海外研究的框架:全球数据盲海中的那些“灯”——2021培训系列六 【“十四五”按图索骥系列】 “卡脖子”商品可能有哪些?——从5000多个贸易品讲起 战略性新兴产业七问七答——“十四五”按图索骥系列二 100个商品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