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华创·每日最强音】2022年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点评:不是松紧的问题,是回归的问题|宏观+固收(20220812)

【华创·每日最强音】2022年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点评:不是松紧的问题,是回归的问题|宏观+固收(20220812)

作者:微信公众号【华创证券研究】/ 发布时间:2022-08-12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华创证券《【华创·每日最强音】2022年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点评:不是松紧的问题,是回归的问题|宏观+固收(20220812)》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通过微信形式制作的本资料仅面向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并非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勿订阅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信息。 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还请见谅!感谢您给予的理解和配合! 每日最强音0812 音频: 进度条 00:00 03:06 后退15秒 倍速 快进15秒 创见·华创证券机构客户服务平台 最新最全投研资讯一键即达! 重点推荐 华创宏观 2022/8/11 事项 央行于8月10日发布《2022年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对此点评如下: 央行对通胀的定性:货币政策暂时没有收紧风险 在对通胀的定性层面,央行定性了三个形容词:“结构性”,“输入性”和“阶段性”。此外央行还提示了消费修复推动物价上涨的“需求性”因素的可能。 结构性通胀:7月CPI环比上涨的0.5%完全由食品价格边际贡献,而核心CPI涨势疲软,明显弱于季节性。输入性通胀:央行过去表明“我国若无内需趋热相叠加,仅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也并不容易引发明显的输入性通胀。”结合当下来看,内外经济皆弱的态势下,当前我国似乎也不存在引发明显输入性通胀的基础。阶段性通胀:结合《“消失”的房租脉冲,下修的通胀中枢》,未来一年,CPI破3%的时间点最多2到3个月份,且同比预计微微过3%。 我们认为消费修复推动物价上涨的“需求性”因素概率较小。首先,收入仍是居民消费方向的主导因素。2019年全国人均收入同比约为8.9%,而今年前两个季度居民收入同比仅为4.7%。其次,居民的储蓄意愿抬升明显。根据央行针对城镇储户的问卷调查来看,今年二季度倾向更多储蓄的居民占比达到了58.3%,较疫情前的最高点抬升了10.7%,较2021年的最高点抬升了6.4%。 但是,货币政策不收紧不等于DR007不抬升,这本质是两个概念 不收紧对应的是DR007没有抬升至2.1%以上的风险,而抬升与否对应的是DR007往2.1%的逆回购7天利率回归的过程。 DR007还要不要围绕逆回购7天利率波动?虽然二季度货币政策报告删去了“引导市场利率围绕政策利率波动”的表述,但这是处于当下DR007与逆回购7天利率差距过大的背景下。考虑到央行仍在强调“7 天期逆回购的中标利率保持不变有助于在全球主要央行加息背景下平衡好内、外部均衡。”我们认为DR007所代表的市场利率逐步向政策利率回归仍是大概率事件。 DR007为何持续较低?央行事实上二季度并未加大流动性投放,甚至回收了一部分流动性。但由于财政集中发力,因此财政主导了基础货币的同比多增。 未来财政还是流动性宽松的主导因素吗?随着8月底专项债花完,7月底减税降费接近3万亿和央行已经上缴了1万亿利润,我们预计未来财政发力即将式微,央行将逐步重新成为决定流动性的主导因素。 央行重新主导货币会如何操作?财政发力的式微之后,央行若想维持流动性的宽裕程度不变,必然要加大投放,补充财政式微之后的基础货币缺口。但是央行加大投放存在两大因素掣肘:首先物价是央行当前的高度关注因素,虽然货币政策没有收紧的风险,但是物价高企的背景下还是会约束央行加大投放的空间。其次当下资金的“脱实向虚”较为严重。隔夜杠杆持续3月维持高位。 因此综上分析,在财政发力+地产断供危机+村镇银行风险的三重叠加下,或许当下就是资金端最为宽松的时候了,我们提示随着财政发力趋缓之后,DR007有向2.1%自然靠拢的可能性。但考虑到需求的差,预计未来DR007或只回到1.9%到2.0%的位置。客观而言,资金端难再宽松,仅剩维持现状或略有回归两种可能。我们维持中期看多债券的观点,短期若有利率向上调整或都是配置好机会。 针对未来的货币政策,我们认为降息概率已经微乎其微,当下可以期待的政策是,降准可以降低商业银行负债端成本,有助于实体贷款利率下行。此外考虑到当下多地房贷利率已经调至理论最低值,因此5年期LPR仍有调整可能。 风险提示:财政发力超预期,货币政策超预期 具体内容详见报告《【华创宏观】不是松紧的问题,是回归的问题——》 华创固收 2022/8/11 周三上午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7月CPI同比上涨2.7%,预期上涨2.9%,前值上涨2.5%;7月PPI同比上涨4.2%,预期上涨4.7%,前值上涨6.1%,整体弱于市场预期。具体来看: CPI:猪价是最主要拉动项,但油价和偏弱的消费需求仍有拖累 1、环比为0.5%:核心CPI环比并未上行,说明环比CPI上涨仍主要是受到供给端因素的推动,影响CPI的因素从大到小依次是猪(0.27pct)>菜(0.19pct)>季节性(0.18pct)>油(-0.14pct)。 2、食品项:猪价是主要拉动项,极端天气带动菜价上涨,共同带动食品项环比上升。 3、非食品项:油价步入下跌区间,终端消费需求偏弱,出现“旺季不旺”特征,旅游和租赁房房租分项显著弱于季节性。 PPI:海内外需求疲弱共振,同比下行斜率加快 1、整体:PPI环比下行至-1.3%,各生产环节价格均有回落,中游行业价格下降是最主要拖累项,下游生活资料部门环比于年内首度回落。 2、分行业:(1)全球经济衰退预期加剧,油、铜等海外大宗品价格大幅回落影响国内相关产业链;(2)国内高耗能行业价格仍受到偏弱的投资需求压制。 后续趋势:CPI同比8月“破3%”较为确定,PPI难改下行趋势 1、一个关注点:需要客观评判猪价对CPI的拉动作用。(1)需要选择正确的高频指标:跟踪猪肉批发价易造成对猪价涨幅的高估;(2)需要辨析猪肉权重:去年的低猪价走势导致CPI同比中的猪肉权重仍处下降趋势。 2、CPI:8月同比破3%较为确定,但大幅高增仍有难度,9月CPI可能短暂破3.5%。短期猪价存在超涨迹象,后续上涨势头或有放缓,长期或回归波动区间;压力测算显示,8月CPI“破3”要求猪价涨幅超过9%,9月CPI“破3.5%”要求猪价上涨12%,难度均不大,但10月起在高基数的作用下CPI有较大下行压力。 3、PPI:三季度同比下行趋势难改,四季度或触底反弹。9月翘尾因素大幅下降1.2%,或导致PPI同比下行斜率加快,10月PPI同比或回落至1%以下,直至年末或迎来触底反弹。 风险提示:大宗商品价格超预期上涨。 具体内容详见报告《【华创固收】供给推动的CPI走高能维持多久?——7月通胀数据解读》 公司研究 【华创食饮】安琪酵母(600298)2022年中报点评:弹性有望开启,战略布局区间 【华创食饮】巴比食品(605338)2022年中报点评:Q2团餐高增,业绩弹性释放 月度金股 ∨ 法律声明 华创证券研究所定位为面向专业投资者的研究团队,本资料仅适用于经认可的专业投资者,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观点的及时交流。华创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资料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公司的客户。普通投资者若使用本资料,有可能因缺乏解读服务而对报告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 本资料摘编自华创证券研究所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若对报告的摘编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须注意的是,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能会根据华创证券研究所后续发布的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华创证券的其他业务部门或附属机构可能独立做出与本资料的意见或建议不一致的投资决策。本资料所指的证券或金融工具的价格、价值及收入可涨可跌,以往的表现不应作为日后表现的显示及担保。本资料仅供订阅人参考之用,不是或不应被视为出售、购买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要约或要约邀请。订阅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华创证券不对使用本资料涉及的信息所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有关的其他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本资料所载的证券市场研究信息通常基于特定的假设条件,提供中长期的价值判断,或者依据“相对指数表现”给出投资建议,并不涉及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因此不能够等同于带有针对性的、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意见。普通个人投资者如需使用本资料,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及相关的后续解读服务。若因不当使用相关信息而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华创证券对此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未经华创证券事先书面授权,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发送或者复制本资料的内容。华创证券未曾对任何网络、平面媒体做出过允许转载的日常授权。除经华创证券认可的媒体约稿等情况外,其他一切转载行为均属违法。如因侵权行为给华创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华创证券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 订阅人若有任何疑问,或欲获得完整报告内容,敬请联系华创证券的机构销售部门,或者发送邮件至jiedu@hcyjs.com。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