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东吴晨报0811】【固收】【行业】电新、工程机械、汽车【个股】中国财险、奥特维、欧科亿、长安汽车、杰瑞股份

【东吴晨报0811】【固收】【行业】电新、工程机械、汽车【个股】中国财险、奥特维、欧科亿、长安汽车、杰瑞股份

作者:微信公众号【东吴研究所】/ 发布时间:2022-08-11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东吴证券《【东吴晨报0811】【固收】【行业】电新、工程机械、汽车【个股】中国财险、奥特维、欧科亿、长安汽车、杰瑞股份》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欢迎收听东吴晨报在线音频: 东吴晨报20220811 音频: 进度条 00:00 08:11 后退15秒 倍速 快进15秒 注:音频如有歧义以正式研究报告为准。 固收 需求回落成左右通胀主线 事件 数据公布:2022年8月1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CPI和PPI相关数据:2022年7月,CPI同比上涨2.7%,涨幅较6月扩大0.2个百分点;PPI同比上涨4.2%,涨幅较6月回落1.9个百分点。 观点 CPI环比和同比均回升,食品项与非食品项间现分化。2022年7月CPI环比由6月的持平转为上涨0.5%;CPI同比上涨2.7%,涨幅比6月扩大0.2个百分点。CPI环比和同比均回升的背后,呈现出食品项与非食品项之间的分化:(1)食品项价格由6月的环比下降1.6%转为上涨3%,而非食品项价格由上月的环比上涨0.4%转为下降0.1%,其中猪肉和鲜菜价格的环比和同比上涨均较为明显。猪肉价格环比和同比分别上涨25.6%和20.2%,鲜菜价格环比和同比分别上涨10.3%和16.9%。猪肉价格的上涨受新一轮“猪周期”开启后,养殖户压栏惜售的情绪影响较为明显,我们预计随着前期积压的猪肉库存逐步出栏,在能繁母猪库存去化幅度不足的情况下,猪肉价格上行斜率将放缓。鲜菜的价格出现了超季节性的环比上行,2017年至2021年的7月鲜菜价格环比平均值为3.8%,而今年较均值高出了6.5个百分点。历年夏季由于高温天气的影响,鲜菜价格环比会出现上涨,而今年全国的极端天气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我们预计8月鲜菜价格仍然难以回落,而进入秋季后价格将有所回落;(2)非食品项方面,受暑期出行增多影响,飞机票、宾馆住宿、交通工具租赁费和旅游价格分别上涨6.1%、5.0%、4.3%和3.5%。7月全国疫情相对受控,而8月以来,诸如海南、新疆、西藏等热门出行目的地加强防控措施,因此出行需求带动的价格上涨或将告一段落;(3)剔除了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CPI往往更能够反映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动态平衡,7月核心CPI同比上涨0.8%,涨幅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自2020年以来,该指标均在1.5%以下,在新冠疫情后,需求恢复较弱。展望后期,我们认为2022年全年CPI将温和回升,整体保持低位运行,猪肉价格是CPI出现超预期上行的风险因素。 PPI环比和同比均回落,由大宗商品价格下行带动。2022年7月PPI环比由6月的持平转为下降1.3%,同比涨幅较6月回落1.9个百分点。PPI环比和同比下行主要受以下两大因素推动:(1)在海外需求衰退的背景下,国际原因和大宗商品价格下降。2022年7月,布伦特原油和RJ/CRB指数的同比分别较6月下降19和17个百分点。(2)国内需求同样不足,企业的观望情绪加重,采购意愿减弱,导致价格下降。该点在7月的PMI价格指数中已初现端倪,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比上月下降11.6和6.2个百分点。展望后期,海外和国内需求的回落难以出现根本性的扭转,在此情景推演下,PPI下行趋势不变。 债市观点:CPI同比的上行幅度不及预期,PPI的下行幅度超预期,这一方面体现了我国供应链的韧性,另一方面也显现了需求不足的问题。即使后期猪肉价格上涨超预期导致CPI上行压力凸显,通胀压力或不是引发货币政策调整的因素。目前债市最大的支撑点在于流动性的充盈,充沛的流动性出现的两大条件为财政发力和信贷需求疲弱,在此情况下杠杆交易盛行,隔夜质押式回购成交量不断攀高,给市场增添了不稳定性,容易引发波动。但在国内经济悲观预期及中美关系不确定性下,央行维稳态度料将延续,债券收益率易下难上。 风险提示:国际原油价格波动超预期;大宗商品价格波动风险;宏观政策变动风险。 (分析师 李勇) 行业 电新: 原材料涨价盈利承压 海外销量低于预期 投资要点 LG新能源:2022年Q2收入约为264亿元人民币(韩元汇率192:1,下同),同环比+23%/+17%;芯片短缺、俄乌冲突及疫情导致的供应链紧缺影响持续;2022年Q2营业利润10.2亿元人民币,营业利润率4%,同环比-21.8pct/-24.5pct,Q2电池原材料价格联动略有滞后,盈利同环比均有下滑。公司2022年收入预计达到11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若扣除2021年一次性收入影响,预计收入增长14%。产能方面,公司预计2022年底产能达195GWh,其中亚洲/欧洲/北美产能分别达114GWh/68GWh/13GWh;2025年底产能达535GWh,其中美国Stellatis合资45GWh,通用合资135GWh,韩国现代合资35GWh贡献主要增量,预计亚洲/欧洲/北美产能分别达205GWh/115GWh/215GWh,装机份额Q3预计实现回升,拐点已至,全年营收目标指引上调。 三星SDI:2022年Q2收入约为246.87亿元人民币,同环比+42.2%/+17.1%;营业利润22.34亿元人民币,同环比+45.3%/+33.1%;净利润约21.31亿元人民币,同环比+41.9%/+12.8%,营收及营业利润均为季度最高业绩。目前公司正在开发4680电池,还在开发4695和46120电池,并筹划在中国投资46系列大圆柱电池产线,可实现5倍的能量密度和6倍的功率输出,公司计划运用高镍NCA和SCN化学技术实现最佳容量,并使用新的制造工艺提高电池寿命和快充性能。产能方面,公司在马来西亚扩产圆柱形电池;韩国天安基地正在安装新的生产线;美国基地方面,公司与Stellantis将在印第安纳州合建新的电池工厂。 SKI:2022年Q2电池收入增速放缓,营业亏损同环上升,预计2022年全年收入增长两倍。2022年Q2电池板块营收67.08亿元人民币,同环比+75.64%/+2.42%;营业利润-17.01亿元人民币,同环比-186.69%/-19.67%;营业利润率-25%,同环比-9pct/-4pct。营业收入增长主要由于电池价格增长以及金属价格上涨;营业亏损同比扩大主要由于半导体短缺引发销量下降。由于美国和匈牙利新工厂将稳定生产,叠加公司与原始设备制造商谈价以应对大宗商品价格飙升,以及内部提高工作效益等,公司预计22年全年收入增长两倍,不低于7万亿韩元,即364.68亿元(汇率192:1),Q3将实现盈利改善,Q4预计实现盈亏平衡。 松下:2022年Q2能源板块营收113.9亿元人民币(日元汇率20:1,下同),同环比+22.4%/+16.0%;实现营业利润8.2亿元人民币,同环比-7.9%/+32.5%;营业利润率7.2%,同环比-2.4pct/+0.9pct,主因疫情影响、原材料、物流价格上涨及固定成本增加。产能方面,日本和歌山工厂10GWh 4680大圆柱电池产线,于22年5月底起开始试生产,向客户交付样品,预计将于23年开始量产供货北美特斯拉。此外,公司于22年7月宣布计划投资40亿美元在美国堪萨斯州建设工厂,为特斯拉供货。我们预计2025年公司全球电池产能将达199GWh。 投资建议:下半年景气度超预期,继续强烈看好电动车板块,第一条主线看好Q2盈利拐点叠加储能加持的电池,龙头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比亚迪、派能科技,关注欣旺达、蔚蓝锂芯;第二条为持续紧缺、盈利稳定的龙头:隔膜(恩捷股份、星源材质)、负极(璞泰来、杉杉股份,关注贝特瑞、中科电气)、结构件(科达利)、添加剂(天奈科技)、前驱体(中伟股份、华友钴业);第三条为盈利下行但估值低、Q2盈利超预期:电解液(天赐材料、新宙邦,关注多氟多),三元(容百科技、当升科技、振华新材,关注厦钨新能)、铁锂(德方纳米);第四为价格持续维持高位低估值的锂(关注赣锋锂业、天齐锂业等)、铜箔(嘉元科技、诺德股份)、铝箔(关注鼎胜新材)。 风险提示:销量不及预期、价格竞争超预期、投资增速下滑等。 (分析师 曾朵红、阮巧燕) 工程机械: 7月挖机销量同比+3%拐点转正 看好下半年行业回暖 7月挖机行业销量同比+3%,增速转正 2022年7月挖机行业销量17,939台,同比+3.4%,低于CME此前8%预测值。其中,国内市场销量9,250台,同比下降24.9%;出口销量8,689台,同比增长72.8%,占总销量比重提升至48%。2022年1-7月挖机行业累计销量161,033台,同比下降33.2%。其中,国内市场销量100,374台,同比下降51.3%;出口销量60,659台,同比增长72.3%,占总销量比重提升至38%。7月挖机行业结束14个月的下跌,同比增速转正,主要系同期高基数压力减退、出口增长持续强劲。展望未来,下半年国内赶工需求有望集中释放,行业基本面逐步回暖。 小挖结构占比持续提升,中大挖具备发力空间 国内销量结构方面,7月国内小挖(<18.5t)/中挖(18.5-28.5t)/大挖(>28.5t)销量分别为5,944/2,066/1,240台,分别同比-12.7%/-42.2%/-35.9%,占总销量比重分别为64.3%/22.3%/13.4%,同比+9.0/-6.7/-2.3pct。小挖在总销量中占比持续提升,主要基于小挖机器替人属性逐步凸显,应用场景从传统基建向市政、农村等领域拓展。中大挖复苏相对较慢,其中中挖应用场景为房地产和基建项目,大挖为大型基建及矿山开采。展望未来,稳增长政策下基建项目陆续开工,能源安全保供下矿山供给有望增加,中大挖需求有望回暖。 专项债发行使用加速推进,关注稳增长背景下工程机械基本面改善机会 2022年5月31日国务院发布通知,要求地方政府6月底前发完已下达的3.45万亿专项债,并力争在8月底前使用完毕;通知下发后6月全国新增发行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达1.4万亿元,同比+219%。同时,6月21日的人大常委会提及应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谋划增量政策工具,避免专项债发完后财政“缺子弹”的问题。稳增长背景下,地方政府加速推进专项债形成实物工作量,项目开工需求有望集中释放,带动设备需求回暖。随着出口高速增长、同期基数下降,我们判断行业已迎转正拐点,2022下半年个位数小幅波动,全年销售呈前低后高走势。 国际化、电动化大幅拉平周期、重塑全球行业格局 海外工程机械市场周期波动远低于行业,2021年至今疫情影响减弱背景下,行业增速由负转正,迎来超补偿反弹机会,2021年及2022年上半年,海外工程机械龙头卡特彼勒收入增长分别为22%、12%。三一重工产品质量已处于国际第一梯队,并且具有显著性价比,出口增长远高于海外市场,有望大幅拉平本周行业周期。工程机械产品较乘用车更讲究经济性,随着电动化产品制造成本下降,渗透率有望呈现加速提升趋势。目前工程机械电动产品售价约为传统产品两倍,全生命周期成本优势明显,未来电动化产品成本有望继续向下。随着电动产品成本曲线下降,渗透率提升,大力投资电动化技术的国内龙头企业有望挤占中小品牌份额,在全球市场迎来弯道超车机会。 投资建议:推荐【三一重工】中国最具全球竞争力的高端制造龙头之一,看好国际化及电动化进程中重塑全球格局机会。【中联重科】起重机+混凝土机械后周期龙头,新兴板块贡献新增长极,迎来价值重估。【徐工机械】起重机龙头,混改大幅释放业绩弹性。【恒立液压】国内高端液压件稀缺龙头,下游从挖机拓展至工业领域,打开第二增长曲线。 风险提示:基建及地产力度不及预期;行业周期波动;国际贸易争端加剧。 (分析师 周尔双) 汽车: 7月产批好于预期 继续全面看多 投资要点 行业整体概览:7月产批同比高增长,超出我们预期。乘联会口径:7月狭义乘用车产量实现215.8万辆(同比+41.6%,环比-2.2%),批发销量实现213.4万辆(同比+40.8%,环比-2.5%);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57.9万辆(同比+117.3%,环比+2.6%),批发销量实现56.4万辆(同比+123.7%,环比-1.1%)。7月复工复产持续,叠加各地刺激汽车消费政策延续,车购税优惠政策举措逐步显现效果,7月行业产批环比实现高增长。7月乘用车出口(含整车与CKD)22.6万辆,同环比分别+76%/+19%,其中新能源车出口4.9万辆,环比+58.93%。展望2022年8月:我们预计乘联会行业整体产量和批发环比分别为205/212万辆,同比分别+38.1%/+40.2%;交强险销量172万辆,同比+10.2%;出口量整体预计20万辆;新能源批发预计63万辆。 7月新能源汽车批发渗透率26.43%,环比+0.34pct。7月新能源车渗透率在购税减半政策下仍保持上涨,新能源消费具有较强韧性。自主品牌/豪华品牌/主流合资品牌新能源渗透率分别为45.9%/15.8%/5.2%,分别环比+0.9pct/-11.2pct/+0.4pct。细分来看,7月PHEV车型批发销量13.6万辆,同环比分别为+187.2%/+14.3%;BEV车型批发销量42.8万辆,同环比分别为+109.0%/-5.1%。 出口销量创历史新高。7月乘用车行业出口(含整车与CKD)22.6万辆,同环比分别+76%/+19%,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4.9万辆,环比+59%。自主品牌出口17.2万辆,同环比分别+86%/+10%;合资与豪华品牌出口5.5万辆,同环比分别+32%/+83%。特斯拉中国7月出口1.98万辆,环比6月出口0.1万辆有较大增幅。 车企层面:主流车企产批同比高增长。1)同比来看,车企普遍正增长,比亚迪&广汽埃安表现最佳。比亚迪/广汽埃安7月批发同比实现翻倍以上正增长,同比增速分别为+221.89%/+138.27%。特斯拉中国/长安福特批发同比负增长。2)环比来看,自主表现好于合资及新势力。7月车企批发环比表现走势分化,比亚迪/上汽通用五菱/奇瑞汽车环比双位数增长,表现较佳。 投资建议:不惧市场短期波动,继续全面看多汽车板块!板块进一步向上动能正在酝酿:1)汽车数据持续向好离不开国内宏观经济数据恢复,静待地产/其他消费改善。2)新车型密集上市,优质供给带动新能源需求向上。3)智能化产业进展加速。整车:龙头【比亚迪】稳中向上,快速崛起的新势力【理想汽车+小鹏汽车+华为(小康股份/江淮汽车)+蔚来】;加速转型的传统车企【长安汽车+吉利汽车+长城汽车】,【广汽集团+上汽集团】。零部件:【德赛西威+拓普集团】双龙头继续向上,聚焦4大核心大赛道。1)智能化增量零部件【德赛西威+华阳集团+经纬恒润+炬光科技+上声电子+均胜电子等】;2)智能底盘赛道【拓普集团+伯特利+中鼎股份+保隆科技+耐世特等】;3)一体化压铸赛道【文灿股份+爱柯迪+旭升股份等】;4)消费属性赛道:座椅【继峰股份】+车灯【星宇股份】+玻璃【福耀玻璃】等。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复苏低于预期,疫情控制低于预期。 (分析师 黄细里) 个股 中国财险(02328.HK) 2022年中期业绩前瞻 承保利润历史新高 量价齐升天地人和 事件:公司将于8月26日披露2022年中期业绩,我们预计1H22公司实现综合成本率(COR)95.5%;1H22承保利润89.64亿元,同比+65.8%,创出半年度经营历史新高;1H22净利润184.03亿元,同比+11.6%。 投资要点 承保利润量价齐升是驱动ROE核心因素,权益市场波动仍有拖累。根据我们搭建的财险ROE框架(平均承保杠杆*承保利润率+总投资收益率*平均投资杠杆+其他收益)*(1-实际税率),我们预计公司ROE(非年化)由1H21的8.5%上升至1H22的8.8%。平均承保杠杆同比小幅下降至0.95,得益于已赚保费增速由2021年同期-2.4%转正至5.0%;承保利润率由1H21的2.8%提升至1H22的4.5%,创历史新高。上半年权益市场波动加剧,我们预计总投资收益率(非年化)由1H21的2.9%下降至1H22的2.5%,投资收益同比下降9.8%,系浮盈减少,平均投资杠杆由1H21的2.65倍下降至1H22的2.55倍;实际税率由1H21的16.3%下降至1H22的15.0%。1H22公司投资收益与承保利润对税前利润贡献占比分别为58.6%和41.4%,承保贡献同比提升14.0个pct.。 车险:2Q22 COR环比有望继续下降,同比大幅改善。疫情蔓延不改车险保费刚需,而出行量减少降低赔付率,城市流量恢复的滞后性将继续压制赔付率,2Q22-3Q22汽车出险率或仍然维持低位,车险承保利润率仍有进一步上升空间。全国29座城市7月当月地铁客运量同比下降8.3%,6月当月全国网约车订单数量同比下降9.4%。刺激汽车消费政策渐次落地,6月当月车险保费增速8.8%,扭转4月与5月单月增速-1.9%和1.0%的颓势,彰显车险业务韧性。“三湾改编”一方面推动公司车险赔付管理更精细化,大力发展承保利润率稳定的高质量家自车业务,加大续保车管理;另一方面,多维度推进降本增效,包括总公司到四级机构垂直管理,费用精准投放与直达;调整分支机构定位,聚焦专属业务,减少内部消耗等,公司α优势巩固强化。1Q22公司车险COR 96.0%,我们预计2Q22公司车险COR下行至94.0%,1H22 95.0%。 非车险:2Q22 COR环比或恶化,但同比有望明显改善。5月南方水灾及下半年季节性因素或抬升赔付率,但“三湾改编”延续精简节约风格与巩固规模优势,费用率环比有望下降,2Q22公司非车COR环比或略有上升,但由于去年同期受河南7·20水灾导致较高赔付基数,2Q22整体灾害情况相对平稳,2Q22及全年非车COR同比有望明显改善。具体险种来看,公司加大责任险的业务结构调整与承保理赔管控,承保情况有望好转,但其长尾效应明显,具体效益的体现仍需时间;公司剥离农险理赔,实行集中化、专业化管理,并加大科技在理赔、查勘方面的赋能,有望对于农险COR产生正面影响。1Q22公司非车险COR 94.9%,我们预计2Q22 非车险COR将抬升至98.0%,1H22 COR 96.5%。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承保利润历史新高,量价齐升天地人和公司ROE中枢提升预期再升温,当前市场预期差仍在全年业绩改善力度,继续上调公司全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273、299和323亿元(原预测269、297和323亿元),同比+22.2%、+9.6%和+7.7%。截至2022年8月9日,2022 PB仅0.7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车险市场竞争加剧;2)2022年汛期提前,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拖累整体赔付率水平;3)投资收益大幅波动。 (分析师 胡翔、葛玉翔、朱洁羽) 奥特维(688516) 2022年中报点评 业绩&订单持续超预期 规模效应下盈利能力创历史新高 事件:2022年8月9日晚公司发布半年报。 投资要点 组件设备龙头业绩持续超预期,规模效应下利润增速高于收入增速:受益于下游组件厂持续扩产和海外市场快速增长,公司2022H1实现营业收入15.1亿元,同比+63.9%;实现归母净利润2.99亿元,同比+109.5%;扣非归母净利2.8亿元,同比+118.4%。2022Q2单季实现营业收入8.9亿元,同比+59.8%,环比+42.1%;归母净利润1.9亿元,同比+109.5%,环比+80.3%;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8亿元,同比+119.2%,环比+78%。 盈利能力持续提升,创历史新高:受益于规模效应,公司盈利能力创历史新高:2022H1公司综合毛利率为39.1%,同比+0.7pct;净利率为19.2%,同比+3.9pct;期间费用率为18.7%,同比+0.4pct,其中销售费用率为4.3%,同比+0.2pct;管理费用率(含研发)为13%,同比+0.3pct,研发投入占比为6.5%,重点研发项目包括大尺寸电池片串焊机、大尺寸电池片激光划片机、电池退火设备等;财务费用率为1.4%,同比-0.1pct。2022Q2单季毛利率为39.4%,同比+0.5pct,环比+0.8pct;净利率为21.3%,同比+5.0pct,环比+5.1pct。 在手订单充足,合同负债&存货高增:截至2022H1末,公司合同负债为14.3亿元,同比+61.3%,存货为26.1亿元,同比+80.6%,表明公司在手订单充足。2022年1-6月公司新签订单32.7亿元(含税),同比+75.5%,光伏产品占比97%,国内、国外订单占比分别为80%、20%;Q2单季度新签18.3亿元,同比+70%,环比+27%;截止2022年6月30日,公司在手订单57.4亿元(含税),同比+80.5%。2022H1公司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为2.1亿元,同比+417.3%,主要系公司销售收款增加,收到税费返还增加所致。 组件设备龙头多点开花,平台化布局进展顺利:(1)单晶炉:得益于奥特维的支持,子公司松瓷单晶炉快速放量,大尺寸N型单晶炉2022年1-6月取得6亿元+订单,成为公司重要产品,目前产能达到150台/月,已投产单晶炉(SC1600)单炉稳定产能超过170公斤。目前松瓷单晶炉已获得晶科、晶澳、宇泽的认可,除了中环、隆基以外,希望获得其余市场20%的市占率,对应全市场约10%的市占率。(2)光注入退火炉:光注入退火炉占超过90%的N型电池片的市场,此款设备的销售情况较好,下半年出现1-2位友商展开竞争。(3)半导体键合机:半导体键合机验证、试用客户逐步增加,已取得通富微电、德力芯及其他客户小批量订单,奥特维的市场战略是获取一二类客户的增量市场,再逐步通过工艺改进等向存量市场渗透。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随着光伏组件设备持续景气+新领域拓展顺利,我们上调公司2022-2024年的归母净利润为6.5(上调18%)/9.3(上调18%)/12.9(上调17%)亿元,对应当前股价PE为52/36/26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品拓展不及预期,下游扩产不及市场预期。 (分析师 周尔双) 欧科亿(688308) 2022年中报点评 传统业务调整影响短期业绩 数控刀具量价齐升 投资要点 传统合金制品业务调整,数控刀具业务量价齐升 2022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26亿元(同比+6.08%),归母净利润1.15亿元(同比+10.4%),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04亿元(同比+16.9%)。其中Q2单季度营业收入2.64亿元(同比-2.5%),归母净利润0.58亿元(同比+0.6%),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51亿元(同比+1.2%)。 分业务来看,数控刀具业务营收2.88亿元(同比+36.6%),销量达4496万片(同比+22.3%),销售均价6.41元(同比+11.7%),量价齐升,主要系公司数控刀片新增产能迅速释放,同时高端产品比例提升。硬质合金制品业务营收2.37亿元(同比-16.3%),主要系公司逐步优化硬质合金锯齿刀片产品结构,放弃部分低毛利产品所致。其中硬质合金棒材产品已批量供应市场,实现营收0.57亿元,销量150.45吨(同比+52.0%)。 盈利能力持续向好,在手订单充足 2022H1公司销售毛利率为36.6%(同比+3.5pct),其中数控刀具业务毛利率47.82%(同比+2.63pct);Q2单季度公司销售毛利率为37.04%(环比+0.89pct)。公司销售毛利率提升主要系:1)产品结构优化,高端数控刀具和硬质合金锯齿片产品销量占比逐步提升;2)数控刀具业务放量,规模效应凸显;3)尽管原材料价格有所上涨,但公司通过涨价将影响向下游传导。 2022H1公司销售净利率为21.9%(同比+0.9pct);Q2单季度销售净利率22.14%(同比+0.69pct),盈利能力稳步提升。2022H1期间费用率为12.2%(同比+1.7pct),其中销售/管理(含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2.5%/9.7%/-0.05%,同比-0.4pct/+2.3pct/-0.2pct,管理(含研发)费用率提升主要系:1)计提股份支付费用影响费用率约1.5pct;2)公司加大在棒材、整硬刀具、金属陶瓷刀具和刀体等方面的研发投入,研发费用率达6.0%(同比+1.6pct)。 2022H1公司经营性现金流达0.93亿元(同比+324%),主要系本期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增加及收到增值税留抵退税。公司合同负债金额达0.08亿元(同比+107%),表明公司在手订单充足。 高端产能释放&产品体系完善&海外市场拓展,打开成长空间 IPO募投+产业园项目加速高端产能释放,并完善公司产品体系。①IPO项目:4000万片高端数控刀具项目已进入产能爬坡期,我们预计2022年将释放一半产能;②产业园项目:拟定增募资8亿元用于投建产业园和补充流动资金,项目建成后将完善公司刀具产品系列,加快整体解决方案的开发。公司测算两大项目达产后将合计贡献年收入9.6亿元。 公司海外市场拓展加快,2022H1公司成功完成俄罗斯刀具商店布局,开发韩国和德国核心刀具客户,销售均价达9.43元/片(同比+37.1%),数控刀片产品在海外市场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产能释放下业绩有望快速兑现。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2.60(下调12%)/3.84(下调8%)/4.70(下调7%)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25/17/14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技术与产品研发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 (分析师 周尔双、朱贝贝) 长安汽车(000625) 自主新能源批发环比+28% 新车密集加速电动化转型 投资要点 公告要点:长安汽车7月产量200,371辆,同环比分别+11.15%/-2.18%;销量200,911辆,同环比分别+12.91%/-3.14%。长安自主(重庆长安+合肥长安)产量111,318辆,同环比分别+25.95%/-3.72%;销量119,546辆,同环比+29.27%/+3.96%。长安福特产量26,162辆,同环比分别-11.29%/-4.20%;销量23,603辆,同环比分别-9.38%/-13.13%。 长安汽车7月产批环比小幅下滑,自主新能源批发环比表现佳。根据乘联会周度数据预测,7月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211.9万辆,同比+40%,环比-3%。长安批发销量环比-3.14%,略低于行业,其中长安自主批发环比+3.96%,长安福特批发环比-13.13%。1)自主品牌新能源7月销量23,396辆,同比+84.21%,环比+28.07%;其中Lumin销量7,412辆,奔奔E-Star销量10,127辆。2)自主燃油车层面,7月CS家族销量41,425辆,其中CS75售21,419辆;轿车系列18,507辆,其中逸动17,755辆;UNI序列26,957辆,其中UNI-V 15,645辆。3)自主出海层面,7月自主品牌海外销量20,833辆,今年累计销量已达12.25万辆,同比+65.51%。 新车型方面:1)7月23日,长安Lumin(糯玉米)首批交付1万台。2)7月25日,长安深蓝品牌首款车型SL03正式上市开启预定,上市仅33min订单破万。纯电版续航515/705km,售价18.39万/21.59万元;增程版综合续航1200km,售价16.89万元。3)8月8日,基于长安汽车、华为、宁德时代联手的CHN平台打造的首款情感智能电动轿跑SUV阿维塔11正式上市开启预定,轴距2975mm,定位中大型级别4门5座SUV,新架构+强计算+高压充电三大特征定义SEV新品类,售价34.99/36.99/40.99万元,最早预计于2022年12月开启正式交付。 7月长安汽车小幅去库存:根据我们自建库存体系,7月长安总体企业库存-540辆(较6月),长安自主(重庆长安+合肥长安)当月企业库存-8,228辆(较6月);长安福特当月企业库存+2,559辆(较6月)。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维持长安汽车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预期86.34/95.96/110.66亿元,EPS-最新股本摊薄分别为0.87/0.97/1.12元,对应PE估值为20/18/16倍。考虑到长安汽车未来业绩迎来新一轮改善,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控制低于预期;乘用车需求复苏低于预期。 (分析师 黄细里) 杰瑞股份(002353) Q2业绩超预期 下半年仍有望保持高速增长 事件:公司披露2022年中报,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45.6亿元,同比+24%;归母净利润9.8亿元,同比+29%;单二季度归母净利润7.65亿元,同比增长58%,超市场预期。 投资要点 二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58%,超市场预期 公司二季度利润端超市场预期,主要系利润率大幅改善。2022年单二季度公司销售净利率达28.4%,同比+6.3pct,我们判断主要系高毛利装备交付提升及汇兑损益影响。2022年上半年公司销售净利率21.8%,同比+0.7pct,保持提升趋势;期间费用率7.0%,同比-4.9pct,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4.3%/3.9%/2.9%/-4.2%,同比-0.5pct/-0.3pct/-0.5pct/-3.6pct,财务费用率下降主要系美元及卢布升值带来汇兑收益。 在手订单充裕、产品结构改善,下半年仍有望保持高速增长 我们认为,随着公司在手订单进入业绩兑现期、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下半年利润仍有望保持高速增长:①下半年历来为下游招标旺季及公司业绩兑现期;②收入端:在手订单充裕,2022年上半年公司新签订单72亿元,同比+36%,合同负债11亿元,同比+54%,存量订单达106亿元,支撑后续业绩增长。③利润端:产品结构优化,上半年杰瑞为中石油制造的首套电驱压裂成套设备已完成验收,电驱压裂设备基于成本优势替代柴驱设备成为一大趋势,后续电驱设备交付进一步提升,有望拉动利润率。④利润端:二季度钢材价格已同比负增长,考虑到原材料采购周期,我们预计对利润率提升影响于三季度体现。 受益全球油服高景气,北美订单落地为一大亮点 2022年1-6月公司海外订单同比增长60%,充分受益高油价下全球油服市场高景气。2022年上半年公司为北美客户制造的两套涡轮压裂设备顺利交付,并与北美客户成功签署一套新的涡轮压裂设备订单。北美拓展为公司长期成长看点之一,有望再造杰瑞,突破估值天花板,杰瑞基于涡轮/电驱压裂设备优势,替代传统柴驱产品竞争力显著,北美市场订单落地为一大看点。 锂电负极材料进展顺利,开启“油气+新能源”双战略驱动 2021年9月,杰瑞股份拟在甘肃天水投资25亿元于年产10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2025年以前投完。此外,杰瑞新能源投资2.5亿元与厦门嘉矽成立合资公司,合计规划产能硅碳纯品400吨、氧化亚硅纯品1400吨,硅基复合负极18000吨。2022年5月,杰瑞新能源取得甘肃省节能报告,锂电负极材料项目按照既定计划建设,开启“油气+新能源”双战略驱动。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基于公司在手订单充足,我们上调 2022-2024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预测为23(原值20)/27(原值24)/35(原值28)亿元,当前市值对应PE为17/15/11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油气价格大幅波动;原材料价格上涨;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 (分析师 周尔双) 八月十大金股 法律声明 本公众号(微信号:scsresearch)为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吴证券”)研究所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不是东吴证券研究所的研究成果发布平台,本公众号所截内容均来自于东吴证券研究所已经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参见东吴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在任何情况下,本号所截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东吴证券或东吴研究所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截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本订阅号所截内容版权仅归东吴证券研究所所有,东吴证券及东吴研究所对本订阅号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影像等)未经书面许可,禁止复制、转载;经授权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注明出处为“东吴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截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或修改。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