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神州数码深度:云与信创助力腾飞【开源计算机陈宝健团队】

神州数码深度:云与信创助力腾飞【开源计算机陈宝健团队】

作者:微信公众号【健谈计算机】/ 发布时间:2022-08-10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开源证券《神州数码深度:云与信创助力腾飞【开源计算机陈宝健团队】》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核心观点 1、国内IT产品、技术解决方案和服务商,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公司致力于为国内各类企业客户提供国内外的IT产品、技术解决方案和服务。近几年公司传统IT分销业务维持稳定发展,同时积极拓展云服务业务及信创业务,取得显著成效,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2、市场需求旺盛,云计算和数字化转型业务加速发展 在多云/混合云、云原生、大数据需求推动下,云管理服务市场快速增长。IDC预测,中国第三方云管理服务在2020年到2025年间将保持40.6%的复合增长率,2025年市场规模预计达到37.4亿美元。2017年公司通过收购云角正式切入云服务市场,2019年公司云业务集团成立,首度把旗下云角、神州云计算及原有各业务单元中所有云及数字化相关业务进行系统性整合,加速云战略转型。目前公司已经在中国第三方云管理服务市场中名列前茅,云服务收入有望持续高速增长。 3、背靠华为鲲鹏计算产业,快速布局信创领域 鲲鹏计算产业是基于鲲鹏处理器的基础软硬件设施、行业应用及服务,涵盖从底层硬件、基础软件到上层行业应用的全产业链条。目前鲲鹏计算生态已经成为国内信创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2020年以来公司紧抓信创机遇,围绕展开基于“鲲鹏+昇腾”自主品牌的全新布局,并迅速成为产业引领者之一。公司先后中标包括“中国移动2021年至2022年人工智能通用计算设备集中采购”、“中国移动2021年至2022年PC服务器集中采购”在内的多个标杆项目,在运营商、金融、政府、教育、能源等多个行业取得落地,自主品牌产品及服务受到广泛客户信赖。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风险;供应链风险;应收账款管理风险。 目录: 正文: 1、 公司概况:IT分销领先厂商,“云+信创”助力发展 神州数码是一家致力于为中国的各类企业客户提供国内外的IT产品、技术解决方案和服务的公司。2000年,为顺应互联网时代信息产业的发展,原联想集团一分为二,神州数码控股由此诞生。2001年,神州数码控股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2002 年,提出“IT服务中国”,进行以IT服务为核心的战略布局。2015 年,神州数码控股将 IT 分销和系统业务单独剥离,神州数码集团正式独立。2016 年,借壳上市,成功登陆A股。2017 年,公司以收购云角为契机开始全面云战略转型。2019年,公司携手华为,成为鲲鹏生态中的重要合作伙伴。 目前公司业务主要包括:云计算和数字化转型业务、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业务、IT分销和增值服务业务。 2017-2021年公司收入复合增长率为18.4%,扣非归母利润复合增长率为18.8%。其中,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23.85亿元,同比增长32.94%;归母净利润为2.38亿元,同比下滑61.85%;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6.72亿元,同比增长3.14%。公司非经常性损益为-4.34亿元,主要由于公司为了更好地聚焦主业,出售迪信通 19.62%股权,产生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4.77亿元。 云与信创业务收入和毛利润占比逐渐提升。云计算及数字化转型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8.85亿元,同比增长45.71%;自主品牌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6.50亿元,同比增长126.86%;IT分销和增值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168.38亿元,同比增长31.79%。 推出新一期员工持股计划,完善长效激励机制。2022年4月,公司推出2022年员工持股计划草案,总人数不超过 400 人,资金总额不超过 27,000 万元,其中员工自筹资金不超过 18,000 万元,拟通过券商资产管理计划或其他法律法规允许的方式实现融资不超过 9,000 万元,融资金额与自筹金额的比例不超过 1:2。业绩考核目标为2022-2023年归母净利润不低于10 、12亿元。员工持股计划有利于调动员工积极性,完善公司长效激励机制,推动公司稳健健康成长。 2、 市场需求旺盛,云计算和数字化转型业务加速发展 多云/混合云、云原生、大数据需求推动云管理服务市场增长。为了加强企业应对变化的敏捷性和灵活性,混合云架构的普及以及更多的企业开始选择云原生改造以适应消费市场的加速变化,并且通过加强对大数据的使用和洞察,来实现业务创新和加速增长。2020年Flexera的云状态报告显示,93%的企业在IT架构上选择多云战略,其中87%的企业选择混合云,6%的企业选择多个公有云。企业平均会使用2.2个公有云+2.2个私有云。 第三方云管理服务商服务能力不断衍进。2020年成为企业上云、用云的分水岭。2020年之前,更多企业探讨的是上云,更多关注的是基建层面;而2020年更多企业的需求转换成为用云、用好云,进而赋能业务发展,更多关注的是应用层面和公司整体战略层面的转型,这就要求云管理服务商需要具备从客户上云前整体项目规划咨询到部署、迁移、运维全生命周期服务。目前不少云管理服务商已经开始探索并在积极拓展自己的服务能力,为更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赋能。 零售、汽车、政府、金融行业客户需求明显。为了应对快速变化的消费端环境,实现自身的敏捷转型,零售、汽车、金融行业加强了以云为基础的数字化转型的力度,通过云原生技术构建企业敏捷架构,加快对外部变化的反应能力,并通过对大数据的深入挖掘实现用数据驱动业务创新和发展。 IDC预测,中国第三方云管理服务在2020年到2025年间将保持40.6%的复合增长率,2025年市场规模预计达到37.4亿美元。根据《中国第三方云管理服务市场份额报告,2020》,埃森哲、中软国际、神州数码(含云角)、IBM、安畅网络、伟仕佳杰(含云星)这前六大厂商共同占据将近34%的市场份额,相比2019年同期市场集中度(30.4%)有所增加。 公司通过收购云角切入云管理服务市场。2017年10月,公司宣布收购参股公司上海云角70%的股权,交易完成后,云角成为神州数码集团旗下全资子公司。云角全面收购的完成,有效补充了公司在云资源聚合和云增值服务上的业务布局,快速提高公司在云计算领域的技术和服务能力,强力拉动公司在Cloud MSP领域的领跑优势。2019年12月,神州数码云业务集团成立,首度把旗下云角、神州云计算及原有各业务单元中所有云及数字化相关业务进行系统性整合,加速云战略转型。 2021年,公司云计算及数字化转型业务成绩突出,实现营业收入38.85亿元,同比增长45.7%。其中,云转售(AGG)业务收入34.38亿元,同比增长44.7%,毛利率8.4%;云管理服务(MSP)收入3.44亿元,同比增长64.5%,毛利率43%;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ISV)收入1.03亿元,同比增长26.3%,毛利率83%。 3、 背靠华为鲲鹏计算产业,快速布局信创领域 2022 年信创正式开启规模化应用,行业信创将迎来高速发展。2021年以来信创产业已经开始进入行业应用落地阶段。金融信创2021年启动 100+金融机构信创试点,基本覆盖了资产在两三千亿及以上规模的中大型金融机构且落地效果良好,实现了基础设施与系统架构能力双升级。此外,电信运营商2021年除了加速采购国产化硬件设备,还纷纷建立信创基地或信创实验室,启动软件系统的迁移适配,积极开展一般业务系统及部分核心业务系统的信创改造工作,进一步优化完善国产技术在通信领域的应用。 鲲鹏计算生态是信创发展的重要力量。鲲鹏计算产业是基于鲲鹏处理器的基础软硬件设施、行业应用及服务,涵盖从底层硬件、基础软件到上层行业应用的全产业链条。纵观鲲鹏计算产业生态全景,硬件方面,围绕鲲鹏处理器,涵盖包括昇腾AI芯片、智能网卡芯片、底板管理控制器(BMC)芯片、固态硬盘(SSD)、磁盘阵列卡(RAID卡)、主板等部件以及个人计算机、服务器、存储等整机产品。基础软件方面,涵盖操作系统、虚拟化软件、数据库、中间件、存储软件、大数据平台、数据保护和云服务等基础软件及平台软件。行业应用方面,鲲鹏计算产业生态覆盖政府、金融、电信、能源、大企业等各大行业应用,提供全面、完整、一体化的信息化解决方案。 在整机领域,华为鲲鹏和黄河科技、山西百信、湘江鲲鹏、神州鲲泰、同方、新华三等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2020年以来公司紧抓信创机遇,围绕展开基于“鲲鹏+昇腾”自主品牌的全新布局,并迅速成为产业引领者之一。2020年1月7日,公司成立企业业务集团,以鲲鹏产业生态产品为牵引,系统性整合旗下企业级业务和自有品牌相关业务,打造自有品牌战略的核心载体。3月9日,神州数码集团出资1亿元成立全资控股子公司——神州信创(北京)集团有限公司,进一步推动神州数码自主创新战略的深化。同时,公司相继打造了神州鲲泰厦门生产基地、厦门信创研究院及厦门鲲鹏超算中心。5月,基于ARM架构的神州鲲泰(厦门)生产基地落成投产。9月,神州鲲泰系列产品在全联接大会2020上发布。此外,公司在以鲲鹏算力为核心的前提下,也进行多元化布局,积极拓展飞腾、龙芯PC产品线及海光服务器产品线,完成产品研发生产并推向市场。 与合肥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项目总投资100亿。2021年1月,神州数码信创总部基地项目举行签约仪式,项目总投资100亿元,是滨湖科学城骆岗生态科创CBD总部经济开篇之作。3月,公司与合肥市相关机构签署投资合作协议,合肥建投、合肥滨投、合肥滨湖金融以投后100亿的估值,投资20亿现金,持有神码信创控股20%的股份。9月,广发乾和出资1亿元人民币,持有神码信创控股0.99%的股权。各方将共同建设位于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城市的信创总部基地,助力公司迅速扩大信创业务规模,加大研发力度,持续奠定行业地位。生产基地一期项目目前已经正式动工式,配备业内领先的生产信息管理系统以及智能仓储管理系统,实现整体生产的敏捷、高效。 在行业拓展方面,公司先后中标多个政企行业大单,包括“中国移动2021年至2022年人工智能通用计算设备集中采购”、“中国移动2021年至2022年PC服务器集中采购”等多个标杆项目,在运营商、金融、政府、教育、能源等多个行业取得落地,自主品牌产品及服务受到广泛客户信赖。 4、 传统分销业务持续增长,运营水平不断提升 公司庞大的经销商、集成商、零售商等渠道合作伙伴网络在中国市场形成了强大的渠道优势,经销渠道超过30000家,营销网络渗透全国860多个城市,覆盖企业用户100多万家。2021年公司代理的苹果、戴尔、新华三等业务均实现了大幅增长。戴尔、斑马、EPSON、Intel、希捷、思科、Polycom、IPS、Citrix、F5、EMC等业务继续保持厂商份额领先。 2021年缺芯叠加国产化替代加速促使半导体行业整体景气度快速提升,在此背景下,公司微电子业务取得了大幅增长。2022年,依托于公司在微电子行业的多年深耕,公司将会继续在微电子领域持续布局,不断拓展业务的广度和深度,落地元器件解决方案的业务,聚焦消费电子、国产算力、工业控制、安防监控、智慧物联网、汽车电子重点行业应用,同时建立为上游厂商和下游客户提供方案设计服务的能力。 公司运营水平以及资金使用效率在保持行业领先的基础上继续优化。其中,存货周转率较为稳定,应收账款周转率、现金周转率等指标持续提升。 5、 核心假设与投资建议 5.1、 核心假设 (1)收入端:公司IT分销业务稳定增长。 (2)毛利率:未来几年,随着云服务和自主品牌业务收入占比提升,毛利率有望提升。 (3)期间费用率:伴随业务开拓预计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略有提升。 5.2、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公司致力于为国内各类企业客户提供国内外的IT产品、技术解决方案和服务。公司估值低于同行可比公司估值,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6、 风险提示 (1) 市场竞争加剧风险。IT 产品和服务行业是成熟且完全竞争的行业,尽管公司具有在业内多年来一直保持的领先优势,但仍面临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 (2) 供应链风险。公司自主品牌业务及部分分销业务一定程度上存在上游包括芯片在内的原材料全球性紧缺导致的价格波动、存货增加及无法及时交付货物的风险。 (3)应收账款管理风险。应收账款未能及时收回或部分客户发生信用违约,可能会对公司的业绩造成不良影响。 注:上述报告内容详见开源证券公司首次覆盖报告20220810:《神州数码(000034.SZ):云与信创助力腾飞》 陈宝健,执业证书编号:S0790520080001 刘逍遥,执业证书编号:S0790520090001 法律声明: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是经中国证监会批准设立的证券经营机构,已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本报告仅供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的机构或个人客户(以下简称“客户”)使用。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本报告是发送给开源证券客户的,属于机密材料,只有开源证券客户才能参考或使用,如接收人并非开源证券客户,请及时退回并删除。 本报告是基于本公司认为可靠的已公开信息,但本公司不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或完整性。本报告所载的资料、工具、意见及推测只提供给客户作参考之用,并非作为或被视为出售或购买证券或其他金融工具的邀请或向人做出邀请。本报告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判断,本报告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的价格、价值及投资收入可能会波动。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发出与本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客户应当考虑到本公司可能存在可能影响本报告客观性的利益冲突,不应视本报告为做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因素。本报告中所指的投资及服务可能不适合个别客户,不构成客户私人咨询建议。本公司未确保本报告充分考虑到个别客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本公司建议客户应考虑本报告的任何意见或建议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以及(若有必要)咨询独立投资顾问。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若本报告的接收人非本公司的客户,应在基于本报告做出任何投资决定或就本报告要求任何解释前咨询独立投资顾问。 本报告可能附带其它网站的地址或超级链接,对于可能涉及的开源证券网站以外的地址或超级链接,开源证券不对其内容负责。本报告提供这些地址或超级链接的目的纯粹是为了客户使用方便,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构成本报告的任何部分,客户需自行承担浏览这些网站的费用或风险。 开源证券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可参与、投资或持有本报告涉及的证券或进行证券交易,或向本报告涉及的公司提供或争取提供包括投资银行业务在内的服务或业务支持。开源证券可能与本报告涉及的公司之间存在业务关系,并无需事先或在获得业务关系后通知客户。 本报告的版权归本公司所有。本公司对本报告保留一切权利。除非另有书面显示,否则本报告中的所有材料的版权均属本公司。未经本公司事先书面授权,本报告的任何部分均不得以任何方式制作任何形式的拷贝、复印件或复制品,或再次分发给任何其他人,或以任何侵犯本公司版权的其他方式使用。所有本报告中使用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均为本公司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