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电子】盛美上海:疫情影响逐渐缓解,新品放量贡献未来收入增长动力
(以下内容从招商证券《【招商电子】盛美上海:疫情影响逐渐缓解,新品放量贡献未来收入增长动力》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事件: 盛美上海公布2022半年报,实现收入10.96亿元,同比+75.2%;归母净利润2.37亿元,同比+163.8%。尽管上海疫情对收入产生一定影响,但公司22H1收入和业绩均呈现高增长态势,维持 “增持”投资评级。 点评: 1、22H1收入和利润均大幅增长。 盛美上海22H1实现收入10.96亿元,同比+75.2%,归母净利润2.37亿元,同比+163.8%,扣非归母净利润2.57亿元,同比+426.9%,非经常损益主要为政府补助和持有SMIC等股票价格波动产生的公允价值损益。22H1收入和利润均实现大幅增长,主要系下游需求旺盛及订单饱满,但22H1上海疫情对收入和出货量产生一定影响。 2、22Q2单季收入和业绩大幅改善。 22Q2单季度收入7.42亿元,同比+111.9%/环比+109.7%,主要系22Q1收入递延(其中13台设备收入来自22Q1递延,对应出货量和收入分别为2400和1290万美元)和ECP新增品类及客户;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34亿元,同环比均实现大幅增长(21Q2为0.17亿元,22Q1为0.24亿元),但Q2毛利率(46.9%)环比基本持平,主要系收入环比改善同时财务费用环比Q1减少2875万元(募集资金的利息计入财务费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环比Q1增加2100万元(持有股权等亏损减少)。 3、22H1及22Q2单季各产品线均实现稳健增长。 ①22H1:清洗设备收入约7.24亿元,同比+35.4%;ECP电镀、炉管类设备收入2.4亿元,而21H1这部分业务未贡献收入;先进封装等收入1.3亿元,同比+43.8%;②22Q2单季:清洗设备收入5.16亿元,环比+147.9%;ECP电镀、炉管类设备收入1.46亿元,环比+53.3%;先进封装等收入0.8亿元,环比+60.6%。 4、公司在手订单相对饱满,产能逐渐恢复,保持全年收入指引目标不变。 ①存货和合同负债:截至22H1,公司存货为19.37亿元,合同负债为3.98亿元,存货相较截至22Q1增长2亿元,但合同负债相较截至22Q1降低4500万元;②产能扩建:6月川沙工厂解封,产能完全恢复,预计2022年提高到6.25亿美元;临港项目预计23H1开始生产;③收入指引:保持2022全年收入3.65~4.05亿美元目标不变。 5、公司新品逐渐放量,多产品线获得批量重复订单。 22H1公司收到清洗设备的批量采购订单,其中最大一笔16台的重复订单来自中国国内客户;收到13台Ultra ECP map前道和8台Ultra ECP map后道电镀设备订单;4月,18腔Ultra C VI设备量产;5月,签订10台Ultra ECP map批量订单。 6、投资建议 疫情一定程度影响盛美上海2022上半年的营收表现,但随着疫情影响逐渐缓解,盛美上海作为国内清洗设备龙头,在新品不断推出、客户不断拓展情况下,2022年有望维持稳健增长态势。考虑疫情影响逐渐缓解同时新品加速放量,我们上修22/23/24收入至25.9/34.6/43.3亿元,对应PS为21.2/15.9/12.7,同时上修22/23/24归母净利润至5.34/6.68/8.24亿元,维持 “增持”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晶圆厂资本支出不及预期、客户验证及导入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疫情影响发货及收入确认节奏、厂房建设不及预期的风险。 附录:ACMR 2022Q2业绩说明会纪要 时间:2022年8月5日 出席:Gary Dvorchak 董事总经理 David Wang 首席执行官 Mark McKechnie 首席财务官 会议纪要根据公开信息整理如下: 正如22Q1预计的一样,上海疫情带来的限制是暂时的,中国工厂于4月下旬在闭环生产过程中重新开放,截至7月1日,上海业务基本恢复正常。上海的COVID限制对公司上半年的收入和出货量产生了负面影响,第一季度无法发货的13台设备随后转移到第二季度,这13台工具对应的出货量为2400万美元,收入为1290万美元。 22Q2财务情况: 营业收入和出货量:1.04亿美元,同比增长93.8%,环比增长147.4%,二季度的营收包括那些因疫情限制一季度没有交付的设备带来的收入,同时来自ECP的强大产品组合和新客户的增量业务也带动了营收的增长;出货量为1.12亿美元,去年同期为8200万美元。 收入拆分:22H1收入同比增长50%,其中,清洗设备收入增长27%,ECP增长490%,贡献了20%的销售额。 本季度包括SAPS、TEBO、Tahoe和Semi-Critical清洗设备在内的单片清洗设备收入为7260万美元,同比增长59.7%,收入占比为69.5%,去年同期为84.4%。ECP、炉管和其他产品的收入为2050万美元,占比19.6%,去年同期这部分没有收入贡献。 本季度先进封装(不包括ECP)、服务和备件的收入为1130万美元,占比10.8%,去年同期为15.6%。 毛利率:42.4%,同比增长2.1ppts,环比下降4.3ppts,毛利率保持在40%~45%的正常范围内,由于产品组合和制造利用率等多种因素,公司预计毛利率将继续按季度变化。 运营费用:2230万美元,21Q2为1610万美元,同比增长的部分主要来源于新产品开发和为扩大中国和全球市场的业务而增加的SG&A(销售及管理费用)成本。 营业利润:2200万美元,21Q2营业利润为570万美元,同比大幅增长主要系收入大幅增长;营业利润率为21.1%,21Q2为10.5%。 交易证券的未实现损益:42万美元,去年同期为380万美元。 税费:770万美元,2022年1月1日生效的美国国内税收法第174条的变化导致公司全年有效税率增加,公司仍在评估2022年新税收规定的影响。 净利润:归属于ACM Research的净利润为1460万美元,去年同期为410万美元;EPS为0.22美元,21Q2的EPS为0.06美元。 资产负债表:第二季度末现金和现金等价物、受限现金和定期存款为4.689亿美元,而第一季度末为5.331亿美元。 存货:季度末总存货为2.881亿美元,上一季度末达到2.715亿美元。本季度末存货中包括1.034亿美元的制成品库存、4570万美元的在制品和1.39亿美元的原材料。 现金流量表:经营现金流量为3360万美元,公司的应收账款较高,主要系上海疫情限制导致本季度后半段时间有很多的设备出货。 22Q2产品和客户情况: 公司最大客户中国的需求依然强劲,公司的许多客户正处于多年扩张计划的早期至中期阶段,未来几年的机会增长良好。公司的腔室清洗设备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不断增长,前道和后道以及多个客户的ECP产品周期贡献了增量收入。公司正在通过ECP和先进封装产品在中国获得更多市场份额,目标是在中国市场中占据50%的市场份额,在全球占据25%的份额,公司在今年晚些时候也将推出两个新的立式炉管设备。 新品推进情况:2022年4月,公司的18腔12英寸Ultra C VI单片清洗设备获得中国主流存储芯片制造商的量产资格,该设备的吞吐量比公司的槽式腔室工具高20%,但占用空间相似,是支持公司主要存储客户之一的大批量生产线的重要工具。公司预计18腔清洗平台将在该客户和其他3D NAND和DRAM客户中发挥重要作用。2022年7月,公司推出了用于硅和SiC晶圆衬底制造的新型CMP后清洗设备,该设备扩展了公司的加拿大产品组合,作为技术机械抛光CMP使用制造高质量基板之后的加拿大步骤。 美国客户的进展:最近交付了两个Ultra C给美国一家主要半导体制造商,6月交付了第一台Ultra C SAPS V 12腔清洗设备,用于评估,并于7月中旬交付了另一台清洗设备P52,目标是年底前对这两种设备进行认证并投入生产。 其他在中国建厂的半导体制造商:第一个是在中国拥有封测厂的全球IDM,在21Q4交付了第一个超洁净清洗设备系统,随后在22Q1交付了第二个系统。第二个是亚洲地区的半导体厂商在中国的晶圆厂,在22Q1提供Ultra ECP map镀铜设备,客户已经开始与公司的服务和流程团队进行评估。第三个是拥有中国工厂的全球主要半导体制造商,公司在22Q2提供Ultra C SAPS V 12室清洗工具,正在推进评估。 未来展望: 展望下半年,对于公司设备的需求强劲,全年可见度良好,预计公司的核心清洗产品将在2022年及以后实现稳健增长。随着公司ECP产品的增加和炉管设备出货量的增加,公司将在全球中夺得更多的份额。 新品:公司有两个重要的新品扩展。在清洗方面,有一个超临界CO?干式设备,在炉管方面有ARD,两者都有望在今年下半年交付。此外,公司有望在今年下半年推出两个新产品类别。 产能扩张计划:继续增加川沙工厂的产能,致力于今年将产能提高到6.25亿美元,临港建设项目正步入正轨,计划在2023年初完成第一座生产大楼,初步生产将在年中开始。 研发计划:计划在无锡和北京设立研发中心,以支持几个主要客户,正在考虑在韩国建立一个潜在的生产设施,目前公司拥有约100名研发工程师和支持人员。公司将在韩国拥有更大规模的全面生产能力,为全球的客户提供二级生产中心。 收入展望:到年底公司的订单都会很强劲,但由于供应链环境紧张,公司将全年的收入预测维持在3.65~4.05亿美元。该展望包括上海生产和航运业务的持续扩张、供应链意外中断和客户持续需求等因素的影响。 Q&A Q:全年收入的指引维持在3.65~4.05亿美元不变,其中前面提到保持不变的部分原因是供应链的限制,但是否有和供应链无关的,真正导致上涨的需求因素? A:虽然下游需求仍然强劲,但是由于供应链的不确定性,公司并没有上调2022年全年业绩指引。 Q:您能否介绍一下新产品?新产品什么时候投产? A:新产品将在下半年推出,新产品进入客户端大约需要1.5年,因此预计这些新品2024年开始贡献营收。 Q:22Q3订单可见度如何?22Q3还会有订单积压的问题吗? A:公司已经在22Q2交付了第一季度的积压订单,但是22H1的整体产量的确受到了影响,公司无法满足客户的所有需求,交期仍然比正常情况要长,下半年的供货情况取决于供应链情况以及公司的供应商。 Q:SMIC等中国厂商在先进制程的进展是否会给公司带来发展机遇? A:公司目前主要为他们提供28nm-45nm工艺节点的产品,随着晶圆厂的建设投产,28nm及以上的产品销量也将不断增长。 Q:公司与美国半导体设备合作伙伴的合作开发项目有何进展? A:新产品已经在22Q2交付给美国客户,在年底有望获得供货资格以及额外的采购订单。此外公司还与美国欧洲的其他客户密切合作,目标是能够使得公司的差异化产品渗透到全球市场。 Q:22Q2公司业绩高于预期的原因是什么? A:公司量化评估了Q1的积压订单量,并在22Q2有效执行了生产计划,此外客户确认验证的速度也加快,两者结合推动了22Q2公司业绩的上行。实际上影响公司业绩的因素更多来自于供应而非需求,由于物流交付和进口零件的清关,公司的供应受到许多限制,因此22Q2的营收和出货量依然受到了一定影响。 Q:供应链的不确定性将对全年指引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A:会限制业绩的增长。实际上客户需求非常旺盛,公司正在努力实现产能爬坡。 Q:能否举例介绍一下目前的缺货情况? A:公司的某个供应商只能供给3/4的订单需求,同时他们也在供应其他客户,可想而知整个行业都面临着缺货问题。目前公司仍然在与该供应商紧密合作,但已经开始寻求其他供应商的支持,由于缺货问题甚至有时候改变了产品的设计以及选用的组件。 Q:公司对哪些产品以及客户更有信心? A:前五大客户占公司总收入的65%,同时公司的二线客户也正在成长,很多客户都在建造生产线。 Q:美国近期准备加强对中国的出口限制将对公司带来什么影响? A:目前公司的主要产品用于28nm-45nm制程,而禁令对中国成熟制程的影响不大,中国的许多晶圆厂仍然在扩建之中。公司也在开发先进制程的产品,用于扩展中国以外的市场。 Q:很多零部件和材料的价格一直在上涨,公司能把这些增加的成本转嫁给客户吗? A:公司还没有提高销售价格,但对于公司产品的某一部分,如果价格真的上涨了很多,现在就需要和客户商议。公司的主要零部件价格仍然没有变化,在进口方面,由于日元贬值,公司的零部件定价不会过多地考虑自日本进口的部分,但是来自欧洲和美国的零部件成本的确在上升。但总的来说,这对公司成本的影响很小。 Q:收入按地区划分的情况如何? A:公司无法透露具体的数量。 Q:大多数的中国客户从公司购买的产品都是以美元计价吗? A:是的。 Q:之前提到在组件短缺情况之内,公司可能会对一些设备的设计或者组件进行改动。在这种情况下,客户是否需要更多的时间来重新认证公司的产品? A:这取决于改变的部分,如果它是一个非常敏感的部件,则需要重新认证。比如流量计,有不同的供应商、制造商,如果某厂商吹嘘自己是知名制造商,你可以把流量计换成另一种流量计,然而,在改变之前必须与客户商议,当达成协议后,公司就会改变它。 Q:所以实际上,在改变之前需要进行一些设备上的升级吗? A:是的,客户需要的重新设计组件时间要延长,公司后面会提供给客户这些特殊订单的细节说明。 Q:二季度库存成品中炉管设备和ECP的占比情况如何? A:公司存货的大部分成品接近70%是清洗产品,20%是ECP,封装部分占约10%。公司还有一些其他的新产品比如炉管,公司还未取得收入,所以也有一部分设备被划入了存货。 Q:下半年炉管设备期望订单为多少? A:无法给出具体的数字,去年是20个,今年公司计划总数在30左右。 Q:受新冠肺炎封锁的影响,公司与多个客户合作的炉管设备在预期的进度之内吗? A:需求还是存在的,在二季度公司没有完全满足客户的需求。 Q:近期一些存储厂商或晶圆厂正在削减资本支出,公司未来几个季度的新预订量是否会放缓?对未来一年公司的增长是否有影响? A:因为有订单积压的存在,制造商削减资本支出会对公司23Q1和23Q2有一定的影响。但制造商的主要客户是中国客户,由于中国的周期会比全球稍晚,所以需求并没有非常疲软,扩产的趋势没有改变,至少从现在到明年这段时间,公司发展仍然处于一个舒服的状态。 Q:管理层称下半年会推出新的产品,是在下个季度推出吗? A:公司的确在研发很多产品,近期会推出一款针对DRAM的产品以及两款新的ARD炉管设备,具体时间没有确定。 团队介绍 (团队亟需有志于硬科技产业研究的优秀人才加入,新招人员将以深圳为主,兼顾上海和北京,如有意向,请准备简历和一份深度研究代表作,通过微信或yanfan@cmschina.com.cn邮箱发送给鄢凡,也欢迎各位业内朋友推荐优秀人才) 鄢凡: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经济学双学士,光华管理学院硕士,14年证券从业经验,08-11年中信证券,11年加入招商证券,现任研发中心董事总经理、电子行业首席分析师、TMT及中小盘大组主管。11/12/14/15/16/17/19/20/21年《新财富》电子行业最佳分析师第2/5/2/2/4/3/3/4/3名,11/12/14/15/16/17/18/19/20年《水晶球》电子2/4/1/2/3/3/2/3/3名,10/14/15/16/17/18/19/20年《金牛奖》TMT/电子第1/2/3/3/3/3/2/2/1名,2018/2019 年最具价值金牛分析师。 曹辉:上海交通大学工学硕士,2019/2020年就职于西南证券/浙商证券,2021年加入招商电子团队,任电子行业分析师,主要覆盖半导体领域。 王恬:电子科技大学金融学、工学双学士,北京大学金融学硕士,2020年在浙商证券,2021年加入招商电子团队,任电子行业分析师。 程鑫:武汉大学工学、金融学双学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统计学硕士,2021年加入招商电子团队,任电子行业分析师。 谌薇:华中科技大学工学学士,北京大学微电子硕士,2022年加入招商电子团队,任电子行业分析师。 联系方式 鄢 凡 18601150178 曹 辉 15821937706 王 恬 18588462107 程 鑫 13761361461 谌 薇 15814056991 投资评级定义 股票评级 以报告日起6个月内,公司股价相对同期市场基准(沪深300指数)的表现为标准: 强烈推荐:公司股价涨幅超基准指数20%以上 增持:公司股价涨幅超基准指数5-20%之间 中性:公司股价变动幅度相对基准指数介于±5%之间 回避:公司股价表现弱于基准指数5%以上 行业评级 以报告日起6个月内,行业指数相对于同期市场基准(沪深300指数)的表现为标准: 推荐:行业基本面向好,行业指数将跑赢基准指数 中性:行业基本面稳定,行业指数跟随基准指数 回避:行业基本面向淡,行业指数将跑输基准指数 重要声明 特别提示 本公众号不是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招商证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公众号只是转发招商证券已发布研究报告的部分观点,订阅者若使用本公众号所载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报告的了解或缺乏相关的解读而对资料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 本公众号所载信息、意见不构成所述证券或金融工具买卖的出价或征价,评级、目标价、估值、盈利预测等分析判断亦不构成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投资建议。该等信息、意见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具有针对性、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意见,订阅者应当对本公众号中的信息和意见进行评估,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招商证券对本公众号所载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对依据或者使用本公众号所载资料所造成的任何后果,招商证券均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本公众号所载内容仅供招商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参考,其他的任何读者在订阅本公众号前,请自行评估接收相关内容的适当性,招商证券不会因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或者收到、阅读本公众号所载资料而视相关人员为专业投资者客户。 一般声明 本公众号仅是转发招商证券已发布报告的部分观点,所载盈利预测、目标价格、评级、估值等观点的给予是基于一系列的假设和前提条件,订阅者只有在了解相关报告中的全部信息基础上,才可能对相关观点形成比较全面的认识。如欲了解完整观点,应参见招商证券发布的完整报告。 本公众号所载资料较之招商证券正式发布的报告存在延时转发的情况,并有可能因报告发布日之后的情势或其他因素的变更而不再准确或失效。本资料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仅为报告出具日的观点和判断。该等意见、评估及预测无需通知即可随时更改。 本公众号所载资料涉及的证券或金融工具的价格走势可能受各种因素影响,过往的表现不应作为日后表现的预示和担保。在不同时期,招商证券可能会发出与本资料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不一致的研究报告。招商证券的销售人员、交易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士可能会依据不同的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头或书面发表与本资料意见不一致的市场评论或交易观点。 本公众号及其推送内容的版权归招商证券所有,招商证券对本公众号及其推送内容保留一切法律权利。未经招商证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否则由此造成的一切不良后果及法律责任由私自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者承担。
事件: 盛美上海公布2022半年报,实现收入10.96亿元,同比+75.2%;归母净利润2.37亿元,同比+163.8%。尽管上海疫情对收入产生一定影响,但公司22H1收入和业绩均呈现高增长态势,维持 “增持”投资评级。 点评: 1、22H1收入和利润均大幅增长。 盛美上海22H1实现收入10.96亿元,同比+75.2%,归母净利润2.37亿元,同比+163.8%,扣非归母净利润2.57亿元,同比+426.9%,非经常损益主要为政府补助和持有SMIC等股票价格波动产生的公允价值损益。22H1收入和利润均实现大幅增长,主要系下游需求旺盛及订单饱满,但22H1上海疫情对收入和出货量产生一定影响。 2、22Q2单季收入和业绩大幅改善。 22Q2单季度收入7.42亿元,同比+111.9%/环比+109.7%,主要系22Q1收入递延(其中13台设备收入来自22Q1递延,对应出货量和收入分别为2400和1290万美元)和ECP新增品类及客户;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34亿元,同环比均实现大幅增长(21Q2为0.17亿元,22Q1为0.24亿元),但Q2毛利率(46.9%)环比基本持平,主要系收入环比改善同时财务费用环比Q1减少2875万元(募集资金的利息计入财务费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环比Q1增加2100万元(持有股权等亏损减少)。 3、22H1及22Q2单季各产品线均实现稳健增长。 ①22H1:清洗设备收入约7.24亿元,同比+35.4%;ECP电镀、炉管类设备收入2.4亿元,而21H1这部分业务未贡献收入;先进封装等收入1.3亿元,同比+43.8%;②22Q2单季:清洗设备收入5.16亿元,环比+147.9%;ECP电镀、炉管类设备收入1.46亿元,环比+53.3%;先进封装等收入0.8亿元,环比+60.6%。 4、公司在手订单相对饱满,产能逐渐恢复,保持全年收入指引目标不变。 ①存货和合同负债:截至22H1,公司存货为19.37亿元,合同负债为3.98亿元,存货相较截至22Q1增长2亿元,但合同负债相较截至22Q1降低4500万元;②产能扩建:6月川沙工厂解封,产能完全恢复,预计2022年提高到6.25亿美元;临港项目预计23H1开始生产;③收入指引:保持2022全年收入3.65~4.05亿美元目标不变。 5、公司新品逐渐放量,多产品线获得批量重复订单。 22H1公司收到清洗设备的批量采购订单,其中最大一笔16台的重复订单来自中国国内客户;收到13台Ultra ECP map前道和8台Ultra ECP map后道电镀设备订单;4月,18腔Ultra C VI设备量产;5月,签订10台Ultra ECP map批量订单。 6、投资建议 疫情一定程度影响盛美上海2022上半年的营收表现,但随着疫情影响逐渐缓解,盛美上海作为国内清洗设备龙头,在新品不断推出、客户不断拓展情况下,2022年有望维持稳健增长态势。考虑疫情影响逐渐缓解同时新品加速放量,我们上修22/23/24收入至25.9/34.6/43.3亿元,对应PS为21.2/15.9/12.7,同时上修22/23/24归母净利润至5.34/6.68/8.24亿元,维持 “增持”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晶圆厂资本支出不及预期、客户验证及导入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疫情影响发货及收入确认节奏、厂房建设不及预期的风险。 附录:ACMR 2022Q2业绩说明会纪要 时间:2022年8月5日 出席:Gary Dvorchak 董事总经理 David Wang 首席执行官 Mark McKechnie 首席财务官 会议纪要根据公开信息整理如下: 正如22Q1预计的一样,上海疫情带来的限制是暂时的,中国工厂于4月下旬在闭环生产过程中重新开放,截至7月1日,上海业务基本恢复正常。上海的COVID限制对公司上半年的收入和出货量产生了负面影响,第一季度无法发货的13台设备随后转移到第二季度,这13台工具对应的出货量为2400万美元,收入为1290万美元。 22Q2财务情况: 营业收入和出货量:1.04亿美元,同比增长93.8%,环比增长147.4%,二季度的营收包括那些因疫情限制一季度没有交付的设备带来的收入,同时来自ECP的强大产品组合和新客户的增量业务也带动了营收的增长;出货量为1.12亿美元,去年同期为8200万美元。 收入拆分:22H1收入同比增长50%,其中,清洗设备收入增长27%,ECP增长490%,贡献了20%的销售额。 本季度包括SAPS、TEBO、Tahoe和Semi-Critical清洗设备在内的单片清洗设备收入为7260万美元,同比增长59.7%,收入占比为69.5%,去年同期为84.4%。ECP、炉管和其他产品的收入为2050万美元,占比19.6%,去年同期这部分没有收入贡献。 本季度先进封装(不包括ECP)、服务和备件的收入为1130万美元,占比10.8%,去年同期为15.6%。 毛利率:42.4%,同比增长2.1ppts,环比下降4.3ppts,毛利率保持在40%~45%的正常范围内,由于产品组合和制造利用率等多种因素,公司预计毛利率将继续按季度变化。 运营费用:2230万美元,21Q2为1610万美元,同比增长的部分主要来源于新产品开发和为扩大中国和全球市场的业务而增加的SG&A(销售及管理费用)成本。 营业利润:2200万美元,21Q2营业利润为570万美元,同比大幅增长主要系收入大幅增长;营业利润率为21.1%,21Q2为10.5%。 交易证券的未实现损益:42万美元,去年同期为380万美元。 税费:770万美元,2022年1月1日生效的美国国内税收法第174条的变化导致公司全年有效税率增加,公司仍在评估2022年新税收规定的影响。 净利润:归属于ACM Research的净利润为1460万美元,去年同期为410万美元;EPS为0.22美元,21Q2的EPS为0.06美元。 资产负债表:第二季度末现金和现金等价物、受限现金和定期存款为4.689亿美元,而第一季度末为5.331亿美元。 存货:季度末总存货为2.881亿美元,上一季度末达到2.715亿美元。本季度末存货中包括1.034亿美元的制成品库存、4570万美元的在制品和1.39亿美元的原材料。 现金流量表:经营现金流量为3360万美元,公司的应收账款较高,主要系上海疫情限制导致本季度后半段时间有很多的设备出货。 22Q2产品和客户情况: 公司最大客户中国的需求依然强劲,公司的许多客户正处于多年扩张计划的早期至中期阶段,未来几年的机会增长良好。公司的腔室清洗设备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不断增长,前道和后道以及多个客户的ECP产品周期贡献了增量收入。公司正在通过ECP和先进封装产品在中国获得更多市场份额,目标是在中国市场中占据50%的市场份额,在全球占据25%的份额,公司在今年晚些时候也将推出两个新的立式炉管设备。 新品推进情况:2022年4月,公司的18腔12英寸Ultra C VI单片清洗设备获得中国主流存储芯片制造商的量产资格,该设备的吞吐量比公司的槽式腔室工具高20%,但占用空间相似,是支持公司主要存储客户之一的大批量生产线的重要工具。公司预计18腔清洗平台将在该客户和其他3D NAND和DRAM客户中发挥重要作用。2022年7月,公司推出了用于硅和SiC晶圆衬底制造的新型CMP后清洗设备,该设备扩展了公司的加拿大产品组合,作为技术机械抛光CMP使用制造高质量基板之后的加拿大步骤。 美国客户的进展:最近交付了两个Ultra C给美国一家主要半导体制造商,6月交付了第一台Ultra C SAPS V 12腔清洗设备,用于评估,并于7月中旬交付了另一台清洗设备P52,目标是年底前对这两种设备进行认证并投入生产。 其他在中国建厂的半导体制造商:第一个是在中国拥有封测厂的全球IDM,在21Q4交付了第一个超洁净清洗设备系统,随后在22Q1交付了第二个系统。第二个是亚洲地区的半导体厂商在中国的晶圆厂,在22Q1提供Ultra ECP map镀铜设备,客户已经开始与公司的服务和流程团队进行评估。第三个是拥有中国工厂的全球主要半导体制造商,公司在22Q2提供Ultra C SAPS V 12室清洗工具,正在推进评估。 未来展望: 展望下半年,对于公司设备的需求强劲,全年可见度良好,预计公司的核心清洗产品将在2022年及以后实现稳健增长。随着公司ECP产品的增加和炉管设备出货量的增加,公司将在全球中夺得更多的份额。 新品:公司有两个重要的新品扩展。在清洗方面,有一个超临界CO?干式设备,在炉管方面有ARD,两者都有望在今年下半年交付。此外,公司有望在今年下半年推出两个新产品类别。 产能扩张计划:继续增加川沙工厂的产能,致力于今年将产能提高到6.25亿美元,临港建设项目正步入正轨,计划在2023年初完成第一座生产大楼,初步生产将在年中开始。 研发计划:计划在无锡和北京设立研发中心,以支持几个主要客户,正在考虑在韩国建立一个潜在的生产设施,目前公司拥有约100名研发工程师和支持人员。公司将在韩国拥有更大规模的全面生产能力,为全球的客户提供二级生产中心。 收入展望:到年底公司的订单都会很强劲,但由于供应链环境紧张,公司将全年的收入预测维持在3.65~4.05亿美元。该展望包括上海生产和航运业务的持续扩张、供应链意外中断和客户持续需求等因素的影响。 Q&A Q:全年收入的指引维持在3.65~4.05亿美元不变,其中前面提到保持不变的部分原因是供应链的限制,但是否有和供应链无关的,真正导致上涨的需求因素? A:虽然下游需求仍然强劲,但是由于供应链的不确定性,公司并没有上调2022年全年业绩指引。 Q:您能否介绍一下新产品?新产品什么时候投产? A:新产品将在下半年推出,新产品进入客户端大约需要1.5年,因此预计这些新品2024年开始贡献营收。 Q:22Q3订单可见度如何?22Q3还会有订单积压的问题吗? A:公司已经在22Q2交付了第一季度的积压订单,但是22H1的整体产量的确受到了影响,公司无法满足客户的所有需求,交期仍然比正常情况要长,下半年的供货情况取决于供应链情况以及公司的供应商。 Q:SMIC等中国厂商在先进制程的进展是否会给公司带来发展机遇? A:公司目前主要为他们提供28nm-45nm工艺节点的产品,随着晶圆厂的建设投产,28nm及以上的产品销量也将不断增长。 Q:公司与美国半导体设备合作伙伴的合作开发项目有何进展? A:新产品已经在22Q2交付给美国客户,在年底有望获得供货资格以及额外的采购订单。此外公司还与美国欧洲的其他客户密切合作,目标是能够使得公司的差异化产品渗透到全球市场。 Q:22Q2公司业绩高于预期的原因是什么? A:公司量化评估了Q1的积压订单量,并在22Q2有效执行了生产计划,此外客户确认验证的速度也加快,两者结合推动了22Q2公司业绩的上行。实际上影响公司业绩的因素更多来自于供应而非需求,由于物流交付和进口零件的清关,公司的供应受到许多限制,因此22Q2的营收和出货量依然受到了一定影响。 Q:供应链的不确定性将对全年指引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A:会限制业绩的增长。实际上客户需求非常旺盛,公司正在努力实现产能爬坡。 Q:能否举例介绍一下目前的缺货情况? A:公司的某个供应商只能供给3/4的订单需求,同时他们也在供应其他客户,可想而知整个行业都面临着缺货问题。目前公司仍然在与该供应商紧密合作,但已经开始寻求其他供应商的支持,由于缺货问题甚至有时候改变了产品的设计以及选用的组件。 Q:公司对哪些产品以及客户更有信心? A:前五大客户占公司总收入的65%,同时公司的二线客户也正在成长,很多客户都在建造生产线。 Q:美国近期准备加强对中国的出口限制将对公司带来什么影响? A:目前公司的主要产品用于28nm-45nm制程,而禁令对中国成熟制程的影响不大,中国的许多晶圆厂仍然在扩建之中。公司也在开发先进制程的产品,用于扩展中国以外的市场。 Q:很多零部件和材料的价格一直在上涨,公司能把这些增加的成本转嫁给客户吗? A:公司还没有提高销售价格,但对于公司产品的某一部分,如果价格真的上涨了很多,现在就需要和客户商议。公司的主要零部件价格仍然没有变化,在进口方面,由于日元贬值,公司的零部件定价不会过多地考虑自日本进口的部分,但是来自欧洲和美国的零部件成本的确在上升。但总的来说,这对公司成本的影响很小。 Q:收入按地区划分的情况如何? A:公司无法透露具体的数量。 Q:大多数的中国客户从公司购买的产品都是以美元计价吗? A:是的。 Q:之前提到在组件短缺情况之内,公司可能会对一些设备的设计或者组件进行改动。在这种情况下,客户是否需要更多的时间来重新认证公司的产品? A:这取决于改变的部分,如果它是一个非常敏感的部件,则需要重新认证。比如流量计,有不同的供应商、制造商,如果某厂商吹嘘自己是知名制造商,你可以把流量计换成另一种流量计,然而,在改变之前必须与客户商议,当达成协议后,公司就会改变它。 Q:所以实际上,在改变之前需要进行一些设备上的升级吗? A:是的,客户需要的重新设计组件时间要延长,公司后面会提供给客户这些特殊订单的细节说明。 Q:二季度库存成品中炉管设备和ECP的占比情况如何? A:公司存货的大部分成品接近70%是清洗产品,20%是ECP,封装部分占约10%。公司还有一些其他的新产品比如炉管,公司还未取得收入,所以也有一部分设备被划入了存货。 Q:下半年炉管设备期望订单为多少? A:无法给出具体的数字,去年是20个,今年公司计划总数在30左右。 Q:受新冠肺炎封锁的影响,公司与多个客户合作的炉管设备在预期的进度之内吗? A:需求还是存在的,在二季度公司没有完全满足客户的需求。 Q:近期一些存储厂商或晶圆厂正在削减资本支出,公司未来几个季度的新预订量是否会放缓?对未来一年公司的增长是否有影响? A:因为有订单积压的存在,制造商削减资本支出会对公司23Q1和23Q2有一定的影响。但制造商的主要客户是中国客户,由于中国的周期会比全球稍晚,所以需求并没有非常疲软,扩产的趋势没有改变,至少从现在到明年这段时间,公司发展仍然处于一个舒服的状态。 Q:管理层称下半年会推出新的产品,是在下个季度推出吗? A:公司的确在研发很多产品,近期会推出一款针对DRAM的产品以及两款新的ARD炉管设备,具体时间没有确定。 团队介绍 (团队亟需有志于硬科技产业研究的优秀人才加入,新招人员将以深圳为主,兼顾上海和北京,如有意向,请准备简历和一份深度研究代表作,通过微信或yanfan@cmschina.com.cn邮箱发送给鄢凡,也欢迎各位业内朋友推荐优秀人才) 鄢凡: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经济学双学士,光华管理学院硕士,14年证券从业经验,08-11年中信证券,11年加入招商证券,现任研发中心董事总经理、电子行业首席分析师、TMT及中小盘大组主管。11/12/14/15/16/17/19/20/21年《新财富》电子行业最佳分析师第2/5/2/2/4/3/3/4/3名,11/12/14/15/16/17/18/19/20年《水晶球》电子2/4/1/2/3/3/2/3/3名,10/14/15/16/17/18/19/20年《金牛奖》TMT/电子第1/2/3/3/3/3/2/2/1名,2018/2019 年最具价值金牛分析师。 曹辉:上海交通大学工学硕士,2019/2020年就职于西南证券/浙商证券,2021年加入招商电子团队,任电子行业分析师,主要覆盖半导体领域。 王恬:电子科技大学金融学、工学双学士,北京大学金融学硕士,2020年在浙商证券,2021年加入招商电子团队,任电子行业分析师。 程鑫:武汉大学工学、金融学双学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统计学硕士,2021年加入招商电子团队,任电子行业分析师。 谌薇:华中科技大学工学学士,北京大学微电子硕士,2022年加入招商电子团队,任电子行业分析师。 联系方式 鄢 凡 18601150178 曹 辉 15821937706 王 恬 18588462107 程 鑫 13761361461 谌 薇 15814056991 投资评级定义 股票评级 以报告日起6个月内,公司股价相对同期市场基准(沪深300指数)的表现为标准: 强烈推荐:公司股价涨幅超基准指数20%以上 增持:公司股价涨幅超基准指数5-20%之间 中性:公司股价变动幅度相对基准指数介于±5%之间 回避:公司股价表现弱于基准指数5%以上 行业评级 以报告日起6个月内,行业指数相对于同期市场基准(沪深300指数)的表现为标准: 推荐:行业基本面向好,行业指数将跑赢基准指数 中性:行业基本面稳定,行业指数跟随基准指数 回避:行业基本面向淡,行业指数将跑输基准指数 重要声明 特别提示 本公众号不是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招商证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公众号只是转发招商证券已发布研究报告的部分观点,订阅者若使用本公众号所载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报告的了解或缺乏相关的解读而对资料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 本公众号所载信息、意见不构成所述证券或金融工具买卖的出价或征价,评级、目标价、估值、盈利预测等分析判断亦不构成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投资建议。该等信息、意见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具有针对性、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意见,订阅者应当对本公众号中的信息和意见进行评估,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招商证券对本公众号所载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对依据或者使用本公众号所载资料所造成的任何后果,招商证券均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本公众号所载内容仅供招商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参考,其他的任何读者在订阅本公众号前,请自行评估接收相关内容的适当性,招商证券不会因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或者收到、阅读本公众号所载资料而视相关人员为专业投资者客户。 一般声明 本公众号仅是转发招商证券已发布报告的部分观点,所载盈利预测、目标价格、评级、估值等观点的给予是基于一系列的假设和前提条件,订阅者只有在了解相关报告中的全部信息基础上,才可能对相关观点形成比较全面的认识。如欲了解完整观点,应参见招商证券发布的完整报告。 本公众号所载资料较之招商证券正式发布的报告存在延时转发的情况,并有可能因报告发布日之后的情势或其他因素的变更而不再准确或失效。本资料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仅为报告出具日的观点和判断。该等意见、评估及预测无需通知即可随时更改。 本公众号所载资料涉及的证券或金融工具的价格走势可能受各种因素影响,过往的表现不应作为日后表现的预示和担保。在不同时期,招商证券可能会发出与本资料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不一致的研究报告。招商证券的销售人员、交易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士可能会依据不同的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头或书面发表与本资料意见不一致的市场评论或交易观点。 本公众号及其推送内容的版权归招商证券所有,招商证券对本公众号及其推送内容保留一切法律权利。未经招商证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否则由此造成的一切不良后果及法律责任由私自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者承担。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