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东吴晨报0809】【策略】【个股】欧普康视、上汽集团、国联股份、盛美上海、厦门象屿

【东吴晨报0809】【策略】【个股】欧普康视、上汽集团、国联股份、盛美上海、厦门象屿

作者:微信公众号【东吴研究所】/ 发布时间:2022-08-09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东吴证券《【东吴晨报0809】【策略】【个股】欧普康视、上汽集团、国联股份、盛美上海、厦门象屿》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欢迎收听东吴晨报在线音频: 东吴晨报20220809 音频: 进度条 00:00 04:28 后退15秒 倍速 快进15秒 注:音频如有歧义以正式研究报告为准。 策略 外资大幅加仓消费 ——东吴策略·市场温度计 股市流动性:最近一周市场情绪低位,A股资金净流入-284亿元,前值75亿元。 公募风格向成长均衡:根据东吴策略公募风格漂移模型,最近一周公募基金抱团趋弱,风格向成长均衡,行业偏向消费板块,此前一周公募抱团加强,行业偏向消费、电力设备。 外资大幅加仓消费:北上资金最近一周主要买入食品饮料、计算机、电力设备、基础化工、医药生物;减持主要集中于价值板块,其中净卖出前五行业分别:家用电器、银行、公用事业、钢铁、房地产。从个股来看,加仓前五分别:中国中免、伊利股份、五粮液、涪陵榨菜、恒瑞医药;减持前五分别:三花智控、宝钢股份、阳光电源、长春高新、紫金矿业。 风险提示:资金入市规模为大致估算,仅供投资者参考;疫情二次爆发造成企业业绩不及预期;通胀上行超预期。 (分析师 姚佩) 个股 欧普康视(300595) 2022年中报业绩点评 疫情扰动下收入符合预期 看好公司长期市场竞争力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半年报,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收6.84亿元(+20.05%,括号内为同比增速,下同),归母净利润2.58亿元(+0.90%),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39亿元(+13.16%)。2022年Q2单季度实现营收3.13亿元(+10.63%),归母净利润1.10亿元(-6.53%),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01亿元(-2.80%)。疫情扰动下收入符合预期。 公司主营产品和视光服务影响受华东地区及全国散发疫情影响较大:发生疫情的区域普遍限制甚至停止正常营业,直接影响了公司 2022上半年,尤其是二季度收入。公司3-4月镜片订单负增长,5月基本持平,6月基本恢复正常。公司订单与具体销售收入确认时间有一部分差一个月,截止2021年年报,公司直销占比已达64%。如果订单下给经销商或直销给医院的,该笔订单当月不能确认,需要下个月才确认。 公司下半年业绩有望持续高增长:受2021年7月下旬南京疫情影响,公司OK镜销售受到影响,从今年来看,目前南京、合肥等重要城市管控正常,根据历史经验,暑假是角膜塑形镜验配高峰期,递延需求在暑假将集中陆续验配。随着国家出台第九版新冠防控方案,进一步实现精准防控,境外、密接等隔离时间大幅减少,我们预计在疫情逐步放松背景下,前期因为疫情受损的需求将集中释放,公司业绩也将迎来疫情后的修复。 公司定增落地,渠道建设不断加强:公司定增落地,计划未来5年新增1348家终端建设。我们认为公司前期已有300多家终端的建设经验和人才培训经验,即将发布连锁视光体系总指南,相信公司未来随着终端建设不断推进,量价齐升将持续增厚公司业绩。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维持2022-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21/9.21亿元,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润11.31亿元,当前市值对应2022-2024年PE分别为57/45/37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导致销售不及预期,研发进展不及预期,政策风险等。 (分析师 朱国广) 上汽集团(600104) 7月批发环比+5% 出口市场持续靓丽 投资要点 公告要点:上汽集团2022年7月产销量分别为510,348 /506,760辆,同比分别+48.09%/43.74%,环比分别+3.64%/+4.79%。其中:上汽乘用车7月产销量分别为85,853 /86,401辆,同比分别为+68.99%/+72.80%,环比分别为+3.61%/+4.60%;上汽大众7月产销量分别为131,114 /129,618辆,同比分别+81.74%/+85.17%,环比分别-2.30%/+2.84%;上汽通用7月产销量分别为115,197 /115,052 辆,同比分别+34.99%/+27.81%,环比分别-8.07%/-8.19%;上汽通用五菱7月销量为149,981 /145,017 辆,同比分别+42.76%/+31.83%,环比分别+24.73%/+20.85%。 7月集团产批同环比均正增长,出口持续靓丽。1)分品牌来看,上汽通用五菱产批环比表现最佳,宏光MINIEV持续保持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上汽大众产批同比表现较好,ID系列月销首次破万;上汽乘用车产批同环比保持正增长,重点车型方面,第三代荣威EX5/超混eRX5预售两小时订单破万;荣威i5、MG ZS、MG5系列均实现月销破万;智己L7本月交付816辆,累计交付1051辆。2)分能源类型来看,上汽集团新能源汽车7月产批分别为10.29/10.55万辆,同比分别+94.94%/+118.07%,环比分别+13.80%/+15.58%。其中上汽自主新能源车型在全球月销量超过2万辆,同比+48%。上汽大众7月新能源销量1.5万辆,同比+294.7%。上汽通用新能源车销量0.5万辆,同比+168.3%。3)出口维度保持高增长:上汽集团7月出口9.80万辆,同环比分别+91.28%/+16.51%。上汽MG品牌在欧洲市场单月销量保持万辆规模,全球纯电车MG MULAN正式发运欧洲,我们预计将进一步打开欧洲市场空间,提升上汽出口销量,稳固上汽出口优势地位。 7月上汽集团整体库存增加。7月上汽集团企业当月库存+3588辆(较6月),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上汽乘用车、上汽通用五菱当月库存分别+1496、+145、-548、+4964辆(较6月)。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传统龙头转身,核心技术新能源三电系统+智能化软硬件全栈布局,飞凡+智己推动自主品牌高端化,合资电动智能变革起步,有望实现销量攀升。我们维持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预期为261.89/272.58/302.71亿元,对应EPS为2.24/2.33/2.59元,对应PE为7.17/6.89/6.21倍,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控制低于预期;乘用车需求复苏低于预期。 (分析师 黄细里) 国联股份(603613) 拟发布GDR融资约30亿元人民币 奠定未来成长所需资金需求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董事会议决议公告,拟在瑞士证券交易所发行GDR(全球存托凭证)进行融资。GDR以新增发的A股做为基础证券,本次增发A股股票数不超过4000万股(相当于发行前总股本8.03%)。按8月5日收盘价(约95元/股)估计,本次融资金额将超过人民币30亿元。本议案将于8月23日提交临时股东大会审议。 GDR增发非融资有利于奠定公司未来成长所需的资金需求:公司工业品电商平台拼购模式涉及部分应收应付款项,营业周期约为3~4天。过去数年间,公司经营规模飞速增长,公司收入从2019年的72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372亿元;公司也不断投入尝试云工厂等新模式。在此过程中,公司营运资金的需求也有所提升,本次融资落地后有望保证未来成长所需的资金基础。 本次发行有望引入国际长期投资者,或意味着公司业务模式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可:本次发行的GDR将在瑞士证券交易所上市,有望引入国际长线投资者。本次发行的GDR自上市之日120日内不得转换为境内A股股票,公司控股股东、实控人认购的GDR自上市之日起3年内不得转让,其它转换限制未来将由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或董事会授权人士确定。 工业品电商仍处于渗透率不断提升的阶段,行业未来成长空间大:据公司2021年年报测算,2021年国联股份6大行业平台在对应行业中的总体渗透率仅1.02%,除涂多多(2.09%)、玻多多(1.09%)以外,其余多多平台在对应行业中的渗透率均不足1%。未来随着产业互联网不断成长演进,公司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本次GDR发行后,公司也有望对接更多海外的资源,利好公司推进跨境业务和全球供应链战略。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看好工业品电商渗透率的不断提升,以及公司的长期增长潜力。我们预计公司归母净利润预测为9.9/ 15.9/ 25.2亿元(维持不变),同比增速为72%/ 60%/ 58%,8月5日收盘价对应P/E为48/ 30/ 19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工业品价格波动,新平台发展不及预期,用户流失,客户违约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等。 (分析师 吴劲草、张良卫) 盛美上海(688082) 2022年中报业绩点评 新品快速放量,业绩超市场预期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中报。2022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96亿元,同比+75%,实现归母净利润2.37亿元,同比+164%。 Q2疫情影响缓解&ECP等新品放量,收入端实现大幅增长 2022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96亿元,同比+75%,其中Q2实现营收7.42亿元,同比+112%,略超市场预期。我们判断主要系上海疫情管控放开后,公司订单加速交付,客户验证加速推进。分产品来看,ECP&炉管设备加速放量,成为公司收入端重要推动力。据ACMR演示材料:1)清洗设备:2022H1ACMR实现收入约0.98亿美元,同比+26%;收入占比为67%,同比约-13pct。2) ECP&炉管及其他设备:2022H1ACMR实现收入约0.32亿美元,同比+466%;收入占比为22%,同比+16pct,表现十分亮眼。3)先进封装及其他设备:2022H1ACMR实现收入约0.15亿美元,同比+2%,收入占比为10%,同比-5pct。展望2022年全年,2022H1公司合同负债和存货分别达到3.98和19.37亿元,分别同比+71%和+107%,在手订单充足,下半年有望延续高速增长。 毛利端&费用端同时大幅改善,2022H1扣非销售净利率同比+16pct 2022H1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2.37亿元,同比+16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57亿元,同比+427%,大超市场预期。2022H1公司销售净利率为21.60%,同比+7.26pct;扣非销售净利率为23.50%,同比+15.69pct,盈利水平大幅提升。1)毛利端:2022H1销售毛利率为46.98%,同比+4.62pct,我们判断主要受益于产品结构优化、高毛利的非DEMO订单收入占比提升、零部件国产替代降本等;2)费用端:2022H1公司期间费用率为23.11%,同比-11.30pct,其中销售、管理、研发和财务费用率分别同比-3.02、-0.39、-4.32、-3.58pct,规模效应显现,财务费用率大幅下降主要系汇兑收益&募集资金活期利息收入增加。3)此外,2022H1公司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为-0.28亿元(2021H1为0.18亿元),主要来自交易性金融资产,一定程度上对冲了盈利水平上行空间。 新品产业化快速突破,平台化布局打开公司成长空间 公司在夯实清洗设备市场龙头地位同时,积极进行平台化延展,不断打开成长空间。①湿法工艺下,拓展先进封装湿法&电镀设备。1)先进封装湿法设备:已覆盖大部分单片湿法设备,成功供货通富微电、中芯长电、Nepes等客户,处于放量阶段;2)ECP电镀设备:2021M10获亚洲某主要半导体制造商DEMO订单,2022年2月获首批批量采购订单(13台前道铜互连+8台后道先进封装),2022年5月后道先进封装电镀设备又获本土领先客户10台批量采购合同,业务规模加速扩张。②以立式炉管为基础,横向拓展干法设备:前期集中在LPCVD,再向氧化炉&扩散炉发展,最后应用于ALD,2020年公司已实现首台设备销售,伴随后续产品放量,进一步打开成长空间。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公司新品快速突破,我们调整公司2022-2024年营业收入预测分别为27.45、38.47和52.05亿元(前值25.71、37.36和50.67亿元),当前市值对应动态PS分别为20、14、11倍。考虑到公司盈利水平提升,我们调整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27、7.34和9.98亿元(前值4.09、6.26和8.43亿元),当前市值对应动态PE分别为104、75和55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资本开支不及预期、新品拓展不及预期、ACMR退市风险。 (分析师 周尔双、黄瑞连) 厦门象屿(600057) 大宗品一体化供应链龙头 估值低成长稳的“沧海遗珠” 投资要点 厦门象屿是国内大宗供应链综合服务商龙头。公司提供大宗品经营和物流等一站式综合服务,主要经营类目包括金属矿产、能源化工、农产品,2021年分别贡献大宗品经营板块47%/ 30%/ 22%的毛利润。2021年公司实现收入4,625亿元/+28%yoy,归母净利润21.6亿元/+66%yoy。过去数年中,公司一直保持稳健的业绩增长,2015-2021年,公司收入/归母净利润CAGR分别高达41%/ 40%,展现出强大的持续增长能力。公司2019-21年股息率分别为9%/ 5%/ 6%,维持着较高的分红。 大宗供应链行业空间稳定,未来企业集中度有望提升。厦门象屿年报显示,2016~2020年,我国大宗供应链市场规模稳定在约40万亿元左右。近年来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2016~2021年行业CR4份额从1.2%提升至5.5%,在此过程中龙头企业得以实现持续增长。未来大宗供应链龙头企业有广阔的成长空间,2021年我国CR4企业(包括厦门象屿在内)市占率均不足2%,对标全球龙头(邦吉、嘉能可等)规模仍然较小。 提供综合贸易服务,盈利更稳定。传统大宗供应链企业的利润结构以价差为主,业绩与大宗品周期高度相关。厦门象屿近年来已逐渐向供应链综合服务模式转型,以提供物流、金融等服务为盈利点,降低对交易价差利润的依赖。2021年公司服务及金融收益占比达70%,而交易价差收益占比降低至30%。公司的客户结构也从贸易商迭代至制造业企业,后者需求更稳定,坏账等经营风险更低。经过这一系列转变,未来公司在不同时期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都能够有所保障。 未来成长点:纵向深挖+横向复制,不断提升规模及壁垒。纵向深挖是做深产业链,通过提供采购、运输、仓储、金融、销售、咨询等多维度的服务,把利润做深做厚,提升利润额。公司的虚拟工厂模式就是近年来纵向深挖的例子。横向复制是将成熟模式复制到新品类新行业,如公司将其他行业的经验用于开拓新能源产业链,2019-2021实现100%的CAGR,在2022年上半年也贡献了较高的利润增量。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是国内大宗供应链龙头企业,未来有望受益于行业集中度提升而不断成长,而随公司盈利结构转向服务及金融收益,业绩稳定性也有保障。我们预计公司2022-24年归母净利润为26.0/ 34.9/ 39.9亿元,同比增长20%/ 34%/ 14%,对应8月5日收盘价仅7.0/ 5.2/ 4.6倍P/E,业绩有望持续增长且估值低。我们按2022E的8.6倍P/E,给予9.9元/股目标价,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大宗品价格波动,坏账风险,新品类拓展不及预期等。 (分析师 吴劲草) 八月十大金股 法律声明 本公众号(微信号:scsresearch)为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吴证券”)研究所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不是东吴证券研究所的研究成果发布平台,本公众号所截内容均来自于东吴证券研究所已经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参见东吴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在任何情况下,本号所截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东吴证券或东吴研究所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截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本订阅号所截内容版权仅归东吴证券研究所所有,东吴证券及东吴研究所对本订阅号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影像等)未经书面许可,禁止复制、转载;经授权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注明出处为“东吴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截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或修改。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