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足用好地方专项债务限额空间——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数据点评(海通固收 姜珮珊、张紫睿)
(以下内容从海通证券《用足用好地方专项债务限额空间——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数据点评(海通固收 姜珮珊、张紫睿)》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重要提示:《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本微信订阅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海通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海通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若您并非海通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我司不会因为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第一,截至7月31日,2022年地方政府债共发行1604只,总规模达5.66万亿元。 截至7月31日,2022年地方政府债已发行1604只,总规模达5.66万亿元。具体来看,湖北为发行数量最多的地区,共发行152只地方政府债,随后为湖南、广东,分别发行131、86只债券;广东省发行债券规模共计5073.40亿元,发行规模位居全国第一。 7月发行规模大幅放缓。6月地方债发行规模创新高后,7月发行规模大幅放缓。7月仅首周发行规模超千亿,7月11日至7月17日周发行规模最低,仅为569.45亿元。7月累计净融资额大幅下降,7月11日至7月24日两周净融资额为负。 7月无新增用于偿还存量债务的特殊再融资债。再融资债方面,截至7月31日,30个省市共发行270只再融资债,总规模达1.49万亿元,其中用于偿还政府存量债务的再融资债规模达2199.58亿元,较6月无新增。 新增专项债方面,7月以来投向城乡、市政和产业园区基建占比略降,交通基础设施、民生服务、生态环保占比小幅上升。截至7月31日,2022年全国已发行地方专项债1181只,规模达3.47万亿元,比上月末新增约612.97亿元,发行进度大幅减缓。从用途来看,用于城乡、市政和产业园区基建的专项债占比最大,达39.5%;民生服务与社会事业为第二大用途,占比17.7%,其次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棚户改造,占比分别为14.2%和12.6%,其余部分投向农林水利、乡村振兴、老旧小区改造等领域。 7月政治局会议首次强调用足用好地方专项债务限额。2022年7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在财税政策上,会议提出“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支持地方政府用足用好专项债务限额”。而根据财政部预算司统计,2022年全国地方政府专项债务限额为21.82万亿元,截至6月末的债务余额为20.26万亿元,两者之差约为1.55万亿元,或意味着年内地方专项债存在增发空间。经济大省或存在动用剩余额度的能力与意愿,但规模还未知,一是剩余额度大多集中在经济大省;二是政治局会议也要求“经济大省要勇挑大梁,有条件的省份要力争完成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三是后续发债仍需关注各地预算安排。 新增一般债方面,截至7月31日,地方政府一般债发行147只,规模达6513.37亿元,较6月增加635.32亿。河北一般债发行规模近500亿元,湖北、四川、广东、浙江等紧随其后,规模均在350亿元以上。 第二,7月发行利差较6月底小幅走扩。 从以往发行利率来看,地方债发行利率更多是对标同期国债收益率+窗口指导利率,19年1月份至20年11月,地方债发行利率较同期限国债收益率上浮25BP左右。20年11月财政部放开限制后,各省地方债发行利率与同期限国债收益率的平均发行利差(发行利差=地方债发行利率-国债收益率曲线上同期限利率水平,平均利差以发行规模为权重)在基准线上下浮动。21年6月以来,地方债一级发行情况有所分化,多期地方债与国债利差打破此前+25BP的隐形下限,广东省地方债发行利差缩至15BP,随后江浙冀等也有部分债券利率与国债利差跟进收窄至15-24BP不等。22年以来,广东、浙江等经济强省地方债发行利差收窄明显,票面利率下限走低。 22年1月以来发行地方债的省市(自治区)中,青海、新疆、西藏和辽宁发行利差超过25BP。利差中枢目前在16.7BP左右,发行利差最低的地区为上海(+9.9BP),而发行利差最高的地区为青海(+26.0BP)和新疆(+25.3BP),其次是西藏(+25.1BP);7月平均发行利差为+13.9BP,与6月(+13.6BP)相比小幅走扩。 ------------------------------ 相关报告(点击链接可查看原文): 地方债点评系列 发行大幅放缓,基建占比略降 6月专项债发行创新高,基本完成发债目标 供给再创高峰,发行利差回落 发行持续放量,上海新增特殊再融资债 特殊再融资债暂缓,发行利差收窄 4月发行放缓,提前批额度接近完成 新增专项债拟9月底前全部发行 月末发行加快,江浙利差收窄 发行利差大幅收窄,基建投向占比提升 新增专项债发行进度达97%,多地发行收官 法律声明 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珮珊债券研究)为海通证券研究所债券行业运营的唯一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供海通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使用,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的研究观点交流;普通个人投资者由于缺乏对研究观点或报告的解读能力,使用订阅号相关信息或造成投资损失,请务必取消订阅本订阅号,海通证券不会因任何接收人收到本订阅号内容而视其为客户。 本订阅号不是海通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客户仍需以海通研究所通过研究报告发布平台正式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对任何因直接或间接使用本订阅号刊载的信息和内容或者据此进行投资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或损失,海通证券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有可能因发布日后的各种因素变化而不再准确或失效,海通证券不承担更新不准确或过时的资料、意见及推测的义务,在对相关信息进行更新时亦不会另行通知。 本订阅号的版权归海通证券研究所拥有,任何订阅人如预引用或转载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务必联络海通证券研究所并获得许可,并必注明出处为海通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内容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和删改。 海通证券研究所债券行业对本订阅号(微信号:珮珊债券研究)保留一切法律权利。其它机构或个人在微信平台以海通证券研究所债券行业名义注册的、或含有“海通证券研究所债券团队或小组”及相关信息的其它订阅号均不是海通证券研究所债券行业官方订阅号。
重要提示:《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本微信订阅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海通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海通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若您并非海通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我司不会因为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第一,截至7月31日,2022年地方政府债共发行1604只,总规模达5.66万亿元。 截至7月31日,2022年地方政府债已发行1604只,总规模达5.66万亿元。具体来看,湖北为发行数量最多的地区,共发行152只地方政府债,随后为湖南、广东,分别发行131、86只债券;广东省发行债券规模共计5073.40亿元,发行规模位居全国第一。 7月发行规模大幅放缓。6月地方债发行规模创新高后,7月发行规模大幅放缓。7月仅首周发行规模超千亿,7月11日至7月17日周发行规模最低,仅为569.45亿元。7月累计净融资额大幅下降,7月11日至7月24日两周净融资额为负。 7月无新增用于偿还存量债务的特殊再融资债。再融资债方面,截至7月31日,30个省市共发行270只再融资债,总规模达1.49万亿元,其中用于偿还政府存量债务的再融资债规模达2199.58亿元,较6月无新增。 新增专项债方面,7月以来投向城乡、市政和产业园区基建占比略降,交通基础设施、民生服务、生态环保占比小幅上升。截至7月31日,2022年全国已发行地方专项债1181只,规模达3.47万亿元,比上月末新增约612.97亿元,发行进度大幅减缓。从用途来看,用于城乡、市政和产业园区基建的专项债占比最大,达39.5%;民生服务与社会事业为第二大用途,占比17.7%,其次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棚户改造,占比分别为14.2%和12.6%,其余部分投向农林水利、乡村振兴、老旧小区改造等领域。 7月政治局会议首次强调用足用好地方专项债务限额。2022年7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在财税政策上,会议提出“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支持地方政府用足用好专项债务限额”。而根据财政部预算司统计,2022年全国地方政府专项债务限额为21.82万亿元,截至6月末的债务余额为20.26万亿元,两者之差约为1.55万亿元,或意味着年内地方专项债存在增发空间。经济大省或存在动用剩余额度的能力与意愿,但规模还未知,一是剩余额度大多集中在经济大省;二是政治局会议也要求“经济大省要勇挑大梁,有条件的省份要力争完成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三是后续发债仍需关注各地预算安排。 新增一般债方面,截至7月31日,地方政府一般债发行147只,规模达6513.37亿元,较6月增加635.32亿。河北一般债发行规模近500亿元,湖北、四川、广东、浙江等紧随其后,规模均在350亿元以上。 第二,7月发行利差较6月底小幅走扩。 从以往发行利率来看,地方债发行利率更多是对标同期国债收益率+窗口指导利率,19年1月份至20年11月,地方债发行利率较同期限国债收益率上浮25BP左右。20年11月财政部放开限制后,各省地方债发行利率与同期限国债收益率的平均发行利差(发行利差=地方债发行利率-国债收益率曲线上同期限利率水平,平均利差以发行规模为权重)在基准线上下浮动。21年6月以来,地方债一级发行情况有所分化,多期地方债与国债利差打破此前+25BP的隐形下限,广东省地方债发行利差缩至15BP,随后江浙冀等也有部分债券利率与国债利差跟进收窄至15-24BP不等。22年以来,广东、浙江等经济强省地方债发行利差收窄明显,票面利率下限走低。 22年1月以来发行地方债的省市(自治区)中,青海、新疆、西藏和辽宁发行利差超过25BP。利差中枢目前在16.7BP左右,发行利差最低的地区为上海(+9.9BP),而发行利差最高的地区为青海(+26.0BP)和新疆(+25.3BP),其次是西藏(+25.1BP);7月平均发行利差为+13.9BP,与6月(+13.6BP)相比小幅走扩。 ------------------------------ 相关报告(点击链接可查看原文): 地方债点评系列 发行大幅放缓,基建占比略降 6月专项债发行创新高,基本完成发债目标 供给再创高峰,发行利差回落 发行持续放量,上海新增特殊再融资债 特殊再融资债暂缓,发行利差收窄 4月发行放缓,提前批额度接近完成 新增专项债拟9月底前全部发行 月末发行加快,江浙利差收窄 发行利差大幅收窄,基建投向占比提升 新增专项债发行进度达97%,多地发行收官 法律声明 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珮珊债券研究)为海通证券研究所债券行业运营的唯一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供海通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使用,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的研究观点交流;普通个人投资者由于缺乏对研究观点或报告的解读能力,使用订阅号相关信息或造成投资损失,请务必取消订阅本订阅号,海通证券不会因任何接收人收到本订阅号内容而视其为客户。 本订阅号不是海通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客户仍需以海通研究所通过研究报告发布平台正式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对任何因直接或间接使用本订阅号刊载的信息和内容或者据此进行投资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或损失,海通证券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有可能因发布日后的各种因素变化而不再准确或失效,海通证券不承担更新不准确或过时的资料、意见及推测的义务,在对相关信息进行更新时亦不会另行通知。 本订阅号的版权归海通证券研究所拥有,任何订阅人如预引用或转载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务必联络海通证券研究所并获得许可,并必注明出处为海通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内容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和删改。 海通证券研究所债券行业对本订阅号(微信号:珮珊债券研究)保留一切法律权利。其它机构或个人在微信平台以海通证券研究所债券行业名义注册的、或含有“海通证券研究所债券团队或小组”及相关信息的其它订阅号均不是海通证券研究所债券行业官方订阅号。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