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光电(002273.SZ)】HUD业务快速起量,激光雷达等汽车电子业务开启公司成长第二极——跟踪报告之四(殷中枢/郝骞)
(以下内容从光大证券《【水晶光电(002273.SZ)】HUD业务快速起量,激光雷达等汽车电子业务开启公司成长第二极——跟踪报告之四(殷中枢/郝骞)》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点击上方“光大证券研究”可以订阅哦 点击注册小程序 查看完整报告 特别申明: 本订阅号中所涉及的证券研究信息由光大证券研究所编写,仅面向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用作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和研究观点的沟通交流。非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光大证券研究所不会因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光大证券的客户。 报告摘要 积极布局智能驾驶,汽车电子业务快速发展 公司在汽车电子方面,有AR-HUD/W-HUD、车载激光雷达罩、智驾伴侣(全息投影)、Birdbath光学模组、衍射/反射光波导光学模组五方面的产品布局。公司于东莞筹建新的南方基地,主要围绕汽车电子和 AR/VR 进行业务布局。2022年7月25日,标配公司AR-HUD的长安深蓝SL03上市。2021年,公司HUD小批量出货,2022年有望快速放量,同时公司成立了新的越南生产基地。 行业渗透率迎来上升拐点,HUD快速起量 受益于汽车智能化趋势,盖世汽车数据显示,2021年~2025年国内HUD配套量有望从154.7万套增至908万套,CAGR达56%。AR-HUD目前仍处于初期渗透阶段,预计2021~2025年配套量将由21.2万套增至349.4万套,CAGR达101%,远高于HUD的总体增速。当前国内HUD系统众多供应商企业已有AR-HUD产品布局,但投影单元核心元器件仍对海外有较大依赖。根据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数据,2020年,标配HUD的市场份额前五为日本精机(33.3%)、大陆(27.0%)、电装(20.1%)、台湾怡利(9.1%)、江苏泽景(3.6%)。2021年国内HUD市场份额前五,分别为电装(39.4%)、华阳集团(16.2%)、台湾怡利(16.0%)、大陆集团(11.1%)、日本精机(9.3%)。 公司多线布局车载HUD业务,产品加速放量 水晶光电凭借光学优势,成为国内最早可量产AR-HUD产品的上下游一体供应商。通过在AR-HUD算法领域投入大量资源,实现AR-HUD光学、结构、硬件以及软件算法全方位布局。2021 年公司的 AR-HUD 在红旗车型上实现了量产首发,并获得了十多家整车厂商的定点项目。技术上,水晶光电发挥了AR 光学成像技术和软件算法的优势,用高技术门槛的AR-HUD与整车厂合作,并在质量上得到整车厂的认可。AR-HUD 采用 TFT 屏,价格低且体积小,投影距离远,同时加强场景融合的技术壁垒,专注于场景融合技术。利用公司PGU光机集成光学模块优势,将公司领先的AR技术植入车载平视系统HUD,实现混合显示的驾驶体验效果。同时W-HUD项目持续开发,预计2022年实现量产,丰富汽车电子产业布局和HUD产品阵列,提升公司在车载领域的市场影响力及占有率。2022 年一季度,受疫情影响,公司 HUD 产品整体出货量有限。二季度公司预计将为在红旗、长安、比亚迪、长城等的部分车型获取HUD订单并出货,后续预计会有更多车型出货。 智能驾驶驱动,激光雷达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 激光雷达主要由激光发射、激光接收、信息处理、扫描系统组成。光学器件比如准直镜、扩散片、分束器等产品已经非常成熟,国内诸多厂商均有布局,代表性厂商有舜宇光学科技、永新光学、蓝特光学、水晶光电等。2022年可视为激光雷达量产元年,多款搭载激光雷达的车型在2022年实现量产,同时2022年CES展上多家激光雷达厂商发布多款车规级别激光雷达新方案。根据沙利文研究,2019年,车载激光雷达市场规模约为1.2亿美元,到2025年,车载激光雷达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46.1亿美元,2019-2025年CAGR达83.7%。 公司激光雷达核心零部件小批量出货,中长期有望贡献业绩 在激光雷达业务中,水晶光电主要供应棱镜、透镜、保护罩等光学零部件。2021年,水晶是国内唯一基于玻璃材质的激光雷达保护罩供应商,公司的激光雷达罩产品已经量产出货,并与多家行业前列的激光雷达厂商进行合作。除激光雷达罩外,棱镜等其他光学零组件也将量产出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新产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风险,客户导入进度不及预期风险,疫情反弹影响供应链风险。 发布日期:2022-07-29 免责声明 本订阅号是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以下简称“光大证券研究所”)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官方唯一订阅号。其他任何以光大证券研究所名义注册的、或含有“光大证券研究”、与光大证券研究所品牌名称等相关信息的订阅号均不是光大证券研究所的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所刊载的信息均基于光大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仅供在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研究观点的及时沟通交流,其中的资料、意见、预测等,均反映相关研究报告初次发布当日光大证券研究所的判断,可能需随时进行调整,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的义务。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光大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 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任何投资者不应将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作为投资决策依据,本公司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版权仅归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所有。任何机构和个人未经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转载、刊登、发表、篡改或者引用。如因侵权行为给光大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光大证券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
点击上方“光大证券研究”可以订阅哦 点击注册小程序 查看完整报告 特别申明: 本订阅号中所涉及的证券研究信息由光大证券研究所编写,仅面向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用作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和研究观点的沟通交流。非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光大证券研究所不会因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光大证券的客户。 报告摘要 积极布局智能驾驶,汽车电子业务快速发展 公司在汽车电子方面,有AR-HUD/W-HUD、车载激光雷达罩、智驾伴侣(全息投影)、Birdbath光学模组、衍射/反射光波导光学模组五方面的产品布局。公司于东莞筹建新的南方基地,主要围绕汽车电子和 AR/VR 进行业务布局。2022年7月25日,标配公司AR-HUD的长安深蓝SL03上市。2021年,公司HUD小批量出货,2022年有望快速放量,同时公司成立了新的越南生产基地。 行业渗透率迎来上升拐点,HUD快速起量 受益于汽车智能化趋势,盖世汽车数据显示,2021年~2025年国内HUD配套量有望从154.7万套增至908万套,CAGR达56%。AR-HUD目前仍处于初期渗透阶段,预计2021~2025年配套量将由21.2万套增至349.4万套,CAGR达101%,远高于HUD的总体增速。当前国内HUD系统众多供应商企业已有AR-HUD产品布局,但投影单元核心元器件仍对海外有较大依赖。根据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数据,2020年,标配HUD的市场份额前五为日本精机(33.3%)、大陆(27.0%)、电装(20.1%)、台湾怡利(9.1%)、江苏泽景(3.6%)。2021年国内HUD市场份额前五,分别为电装(39.4%)、华阳集团(16.2%)、台湾怡利(16.0%)、大陆集团(11.1%)、日本精机(9.3%)。 公司多线布局车载HUD业务,产品加速放量 水晶光电凭借光学优势,成为国内最早可量产AR-HUD产品的上下游一体供应商。通过在AR-HUD算法领域投入大量资源,实现AR-HUD光学、结构、硬件以及软件算法全方位布局。2021 年公司的 AR-HUD 在红旗车型上实现了量产首发,并获得了十多家整车厂商的定点项目。技术上,水晶光电发挥了AR 光学成像技术和软件算法的优势,用高技术门槛的AR-HUD与整车厂合作,并在质量上得到整车厂的认可。AR-HUD 采用 TFT 屏,价格低且体积小,投影距离远,同时加强场景融合的技术壁垒,专注于场景融合技术。利用公司PGU光机集成光学模块优势,将公司领先的AR技术植入车载平视系统HUD,实现混合显示的驾驶体验效果。同时W-HUD项目持续开发,预计2022年实现量产,丰富汽车电子产业布局和HUD产品阵列,提升公司在车载领域的市场影响力及占有率。2022 年一季度,受疫情影响,公司 HUD 产品整体出货量有限。二季度公司预计将为在红旗、长安、比亚迪、长城等的部分车型获取HUD订单并出货,后续预计会有更多车型出货。 智能驾驶驱动,激光雷达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 激光雷达主要由激光发射、激光接收、信息处理、扫描系统组成。光学器件比如准直镜、扩散片、分束器等产品已经非常成熟,国内诸多厂商均有布局,代表性厂商有舜宇光学科技、永新光学、蓝特光学、水晶光电等。2022年可视为激光雷达量产元年,多款搭载激光雷达的车型在2022年实现量产,同时2022年CES展上多家激光雷达厂商发布多款车规级别激光雷达新方案。根据沙利文研究,2019年,车载激光雷达市场规模约为1.2亿美元,到2025年,车载激光雷达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46.1亿美元,2019-2025年CAGR达83.7%。 公司激光雷达核心零部件小批量出货,中长期有望贡献业绩 在激光雷达业务中,水晶光电主要供应棱镜、透镜、保护罩等光学零部件。2021年,水晶是国内唯一基于玻璃材质的激光雷达保护罩供应商,公司的激光雷达罩产品已经量产出货,并与多家行业前列的激光雷达厂商进行合作。除激光雷达罩外,棱镜等其他光学零组件也将量产出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新产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风险,客户导入进度不及预期风险,疫情反弹影响供应链风险。 发布日期:2022-07-29 免责声明 本订阅号是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以下简称“光大证券研究所”)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官方唯一订阅号。其他任何以光大证券研究所名义注册的、或含有“光大证券研究”、与光大证券研究所品牌名称等相关信息的订阅号均不是光大证券研究所的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所刊载的信息均基于光大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仅供在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研究观点的及时沟通交流,其中的资料、意见、预测等,均反映相关研究报告初次发布当日光大证券研究所的判断,可能需随时进行调整,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的义务。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光大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 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任何投资者不应将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作为投资决策依据,本公司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版权仅归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所有。任何机构和个人未经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转载、刊登、发表、篡改或者引用。如因侵权行为给光大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光大证券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