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用足“专项债务限额”是重要增量

用足“专项债务限额”是重要增量

作者:微信公众号【冠南固收视野】/ 发布时间:2022-07-29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华创证券《》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是新朋友吗?记得关注我们公众号哦 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及配套指引,本资料仅面向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不是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资料中的信息。 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首席分析师:周冠南,SAC:S0360517090002 高级分析师:梁伟超,SAC:S0360519070002 摘要 7月28日,政治局会议公报发布,重要性程度较高,投资者也关注高层对于近期热点风险事件的回应。总体来看,本次会议未再强烈诉求全年增长预期目标,对疫情防控政策依然坚持,宏观政策力度上较前期也有所降温。但对扩大需求的诉求更为明确,“专项债务”似乎是后续政府部门举债的重要增量。 第一,中央对下半年经济增长目标的设定,可能是诉求“可能性”中的最优水平。 第二,力争“最好结果”,未再强调全年目标,实事求是,也使前期较为混乱的预期得以明确,但并非完全放弃,对经济大省增速仍有明确诉求。 第三,会议对宏观调控政策的布局,虽然没有大规模的政策增量,但明确而具体,围绕投资需求发力,在“专项债务限额”上可能有突破,年内增发专项债。 第四,2022年预算报告所确定的地方政府专项债务限额是218185亿,截至7月末地方政府专项债务余额或在20.3万亿附近,这意味着存在约1.5万亿的往年限额可供使用。 第五,宏观调控的诉求点是“扩大需求”,结合具体内容来看,可以判定为投资需求,尤其是基建投资。发力点对财政政策而言在于专项债,对货币政策而言在于信贷,尤其是政策性银行信贷,以及政策性金融工具,前期已经明确。 第六,“房住不炒”政策基调延续,明确提及“保交楼”问题,着力点是压实地方政府责任,是否有全国性政策救助措施出台存疑。 第七,对于风险防控,具体提及化解地方村镇风险,但并未谈及具体措施;对于平台经济,新增提出“绿灯”投资案例,支持举措将更加具体。 对于债市而言,需关注两个政策预期定价问题。其一,对政策力度的定价是否合理。会议公告发布后,盘面所表现的收益率下行,是对未提经济增速目标,以及未出台较大规模的政策增量的反应。但如果后期明确使用往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务限额,增发万亿以上的专项债,其对债务扩张的支撑将是有力的,预期定价上可能要对标5月底对增量刺激政策的定价,利空反应可能并不充分;其二,对货币宽松预期和政策降温预期的定价逻辑是否一致。如果近期长端在走不出台大规模刺激政策,即政策降温逻辑,那意味着宏观调控政策不再诉求“加大调节力度”,货币政策虽然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但也应该与宏观调控基调一致,边际趋于收敛,那么短端再对流动性极度宽松定价,显然是不太合理的。 风险提示:宽信用进程超预期,流动性超预期收紧。 正文 7月28日,政治局会议公报发布,由于当前经济形势已经进入到疫情后的修复阶段,虽然复苏态势依然偏弱,但仍与4月份前后有较大的差别,加之本次会议关系到下半年经济增长的目标设定和政策部署,故重要性程度较高,投资者也关注高层对于近期热点风险事件的回应。总体来看,本次会议未再强烈诉求全年增长预期目标,对疫情防控政策依然坚持,宏观政策力度上较前期也有所降温。但对扩大需求的诉求也更为明确,“专项债务”似乎是后续政府部门举债的重要增量。 一 经济形势:力争实现最好结果,但对经济大省仍有诉求 中央对下半年经济增长目标的设定,可能是诉求“可能性”中的最优水平。(1)疫情冲击虽然度过,但仍有突出矛盾和问题。当前所处的经济环境,已经与4月前后有很大的差异,彼时有疫情和国际地缘政治的双重不确定性冲击,此时已经处于增长修复的阶段。但当前经济运行的矛盾依然突出,意味着本轮增长修复的态势也会偏弱;(2)疫情防控要算政治账,强调毫不松懈。后期仍可能面临一定的疫情扰动风险,中央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的平衡,更强调“综合看、系统看、长远看”,算“政治账”也将疫情防控提到了政治高度,强调毫不松懈;(3)力争“最好结果”仍要求经济大省力争完成全年目标。本次会议不再强调全年预期目标,意味着政策并不会诉求强刺激,也符合社会公众和市场前期的预期。何为“最好结果”,并没有具体的量化标准,但需要注意的是,政治局会议在最后的落实呼吁中,要求经济大省要勇挑大梁,明确提出“有条件的省份要力争完成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可见部分地方政府仍将对预期目标有较强的诉求。综合来看,本次会议未再强调全年目标,实事求是,也使前期较为混乱的预期得以明确,但并非完全放弃,对经济大省增速仍有明确诉求。 二 宏观调控:没有大规模政策增量,但在“专项债务限额”或有明确突破 本次会议对宏观调控政策的布局,虽然没有大规模的政策增量,但明确而具体,围绕投资需求发力,在“专项债务限额”上可能有突破,年内增发专项债。(1)两波政策脉冲之后,宏观调控不再加大调节力度。本次会议相较于4月,不再强调“加大”调节力度和“谋划增量政策工具”,与近期国常会所明确表述的“不超发货币”,不出台“大规模刺激政策”相呼应;(2)宏观调控的诉求点和发力点均非常明确。诉求点是“扩大需求”,节后具体内容来看,可以判定为投资需求,尤其是基建投资。发力点对财政政策而言在于专项债,对货币政策而言在于信贷,尤其是政策性银行信贷,以及政策性金融工具,前期已经明确;(3)在“专项债务限额”明确点出后,地方专项债使用往年余额,在年内增发的概率大大提高。我们多次论及专项债务举债硬性红线是债务限额,今年年初预算报告所确定的地方政府专项债务限额是218185亿,截至7月末地方政府专项债务余额或在20.3万亿附近,这意味着存在约1.5万亿的往年限额可供使用。本次会议提及“支持地方政府用足用好专项债务限额”,或意味着年内地方专项债存在增发的空间。总体来看,相对于“大规模刺激政策”的预期而言,本次会议确实没有太大的政策增量,但若后期有万亿以上的专项债增发,或也将成为债务周期扩张的有力支撑。 三 房地产、防风险和平台监管:压实地方政府责任,提及具体风险点 对房地产调控政策而言,“房住不炒”政策基调延续,明确提及“保交楼”问题,着力点是压实地方政府责任,是否有全国性政策救助措施出台存疑。“房住不炒”和“因城施策”两个政策主线维持在意料之中,其中对于因城施策更加强调用足用好,意味着地方政策的分化仍将持续。前期市场对“保交楼”的具体措施有所期待,包括“棚改货币化”等政策工具的使用有所预期,但本次会议仅强调落地地方政府责任,即把“保交楼”的着力点压实给地方政府,是否还有全国性的救助政策出台,存在疑问,也是后期最为重要的观察点。 对于风险防控,具体提及化解地方村镇风险,但并未谈及具体措施;对于平台经济,新增提出“绿灯”投资案例,支持举措将更加具体。 对于债市而言,需关注两个政策预期定价问题。其一,对政策力度的定价是否合理。会议公告发布后,盘面所表现的收益率下行,是对未提经济增速目标,以及未出台较大规模的政策增量的反应。但如果后期明确使用往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务限额,增发万亿以上的专项债,其对债务扩张的支撑将是有力的,预期定价上可能要对标5月底对增量刺激政策的定价,利空反应可能并不充分;其二,对货币宽松预期和政策降温预期的定价逻辑是否一致。如果近期长端在走不出台大规模刺激政策,即政策降温逻辑,那意味着宏观调控政策不再诉求“加大调节力度”,货币政策虽然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但也应该与宏观调控基调一致,边际趋于收敛,那么短端再对流动性极度宽松定价,显然是不太合理的。 具体内容详见华创证券研究所7月28日发布的报告《用足“专项债务限额”是重要增量——7月政治局会议解读》 冠南固收视野 精度/深度/热度/高度 华创固收 · 周冠南团队 法律声明 华创证券研究所定位为面向专业投资者的研究团队,本资料仅适用于经认可的专业投资者,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观点的及时交流。华创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资料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公司的客户。普通投资者若使用本资料,有可能因缺乏解读服务而对报告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 本资料来自华创证券研究所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若对报告的摘编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须注意的是,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能会根据华创证券研究所后续发布的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华创证券的其他业务部门或附属机构可能独立做出与本资料的意见或建议不一致的投资决策。本资料所指的证券或金融工具的价格、价值及收入可涨可跌,以往的表现不应作为日后表现的显示及担保。本资料仅供订阅人参考之用,不是或不应被视为出售、购买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要约或要约邀请。订阅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华创证券不对使用本资料涉及的信息所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有关的其他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本资料所载的证券市场研究信息通常基于特定的假设条件,提供中长期的价值判断,或者依据“相对指数表现”给出投资建议,并不涉及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因此不能够等同于带有针对性的、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意见。普通个人投资者如需使用本资料,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及相关的后续解读服务。若因不当使用相关信息而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华创证券对此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未经华创证券事先书面授权,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发送或者复制本资料的内容。华创证券未曾对任何网络、平面媒体做出过允许转载的日常授权。除经华创证券认可的媒体约稿等情况外,其他一切转载行为均属违法。如因侵权行为给华创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华创证券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 订阅人若有任何疑问,或欲获得完整报告内容,敬请联系华创证券的机构销售部门,或者发送邮件至jiedu@hcyjs.com。 感谢您对华创固收团队的关注, 您的认可和支持是我们前进的最大动力! 可以点“在看”给我一朵小黄花嘛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