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BA.5侵袭,全球影响几何,国内如何应对?——《全球疫情疫苗追踪系列》第十一篇(高瑞东)
(以下内容从光大证券《【宏观】BA.5侵袭,全球影响几何,国内如何应对?——《全球疫情疫苗追踪系列》第十一篇(高瑞东)》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点击上方“光大证券研究”可以订阅哦 点击注册小程序 查看完整报告 特别申明: 本订阅号中所涉及的证券研究信息由光大证券研究所编写,仅面向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用作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和研究观点的沟通交流。非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光大证券研究所不会因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光大证券的客户。 【宏观】BA.5侵袭,全球影响几何,国内如何应对?——《全球疫情疫苗追踪系列》第十一篇 报告摘要 核心观点: 5月以来,BA.5毒株凭借其超强传播力优势,向海外国家加速扩散,逐步成为全球新冠主要毒株,带来新一轮疫情反扑。美国、欧洲及东南亚主要国家疫情形势出现明显反弹,国内多地也相继检测出BA.5毒株,防控压力倍增。 从海外来看,BA.5毒株并未对全球开放节奏产生显著影响,疫情蔓延下,欧美仍按照此前节奏,继续放开疫情管控举措,开启“与病毒共存”。从国内来看,BA.5毒株增加各地疫情防控的压力,多地重启常态化核酸检测。我们认为BA.5在国内引发再次大规模传播的可能性不大:一方面,现有防控政策不断优化,通过“主动防、早发现、快处置”等系列举措,可大幅提升对BA.5毒株的应对能力;另一方面,BA.5毒株载量高、易检测,积极开展核酸检测可实现有效控制。 BA.5在全球广泛流行,但对全球开放节奏影响有限 BA.5具有较强的传播性与免疫逃逸能力。2022年2月,BA.5首次出现于南非,并于4月引发南非新一波疫情浪潮。传播性方面,BA.5较BA.1/2毒株更具传播性、潜伏期明显缩短;免疫逃逸方面,BA.5有较强的免疫逃逸能力,现有疫苗应对BA.5保护性均有所下降;致病性方面,BA.5是否更具致病性尚未达成共识。 BA.5已成为全球主要流行毒株,并引发全球疫情再次反弹。5月以来,凭借其更强的传播性及免疫逃逸能力,BA.5毒株向世界各地迅速扩散,并逐步发展为全球主要流行毒株,全球疫情形势再次反弹,住院以及重症人数均有所攀升。 BA.5扩散对全球开放节奏影响有限。尽管海外主要国家疫情出现大幅反弹,但其疫情防控政策却并未收紧,欧美各国均普遍维持此前的开放政策。 BA.5已攻入国内,多地重启常态化核酸检测 多地检测出BA.5变异株,引发本土疫情传播。自7月6日西安确认本土首例BA.5变异株病例,截至7月25日,我国7地报告发现BA.5变异株病例。 防控工作难度提升,多地重启常态化核酸检测。继延长或取消常态化核酸检测后,国内多地在7月又收紧防疫管控政策,并重启常态化核酸检测。 BA.5是否会导致国内新一波的疫情流行? 防控政策上,第九版新冠防控方案强调“主动防、早发现、快处置”,大幅提升对BA.5的应对能力。从各地实施情况看,现有防控措施能快速控制BA.5扩散。 核酸检测上,BA.5毒株载量高、易检测,积极开展核酸检测可实现有效控制。7月以来,为应对疫情扩散,多地再次重启常态化核酸检测、或增加核酸检测频次。 免疫效果上,BA.5免疫逃逸增强,但疫苗对预防重症和死亡仍然有效。目前我国疫苗完全接种率近90%,加强针覆盖率升至56%,有效免疫屏障逐步形成。 因此,我们认为现阶段BA.5在国内引发再次大规模传播的可能性不大。 何时开放国门?关注今冬海外疫情扩散情况 短期来看,今年并非开放国门最佳时机。“动态清零”是现阶段疫情防控最优选择,现有防疫体系可有效应对奥密克戎变异株,开放可能会造成疫情大规模反弹。 当前欧美国家已基本上放开全部疫情管控措施,我国需通过观察今冬海外疫情的扩散情况谨慎作出开放国门的规划,明年两会后或是重要的开放国门窗口期。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情况超预期,病毒变异超预期。 发布日期:2022-07-26 免责声明 本订阅号是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以下简称“光大证券研究所”)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官方唯一订阅号。其他任何以光大证券研究所名义注册的、或含有“光大证券研究”、与光大证券研究所品牌名称等相关信息的订阅号均不是光大证券研究所的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所刊载的信息均基于光大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仅供在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研究观点的及时沟通交流,其中的资料、意见、预测等,均反映相关研究报告初次发布当日光大证券研究所的判断,可能需随时进行调整,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的义务。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光大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 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任何投资者不应将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作为投资决策依据,本公司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版权仅归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所有。任何机构和个人未经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转载、刊登、发表、篡改或者引用。如因侵权行为给光大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光大证券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
点击上方“光大证券研究”可以订阅哦 点击注册小程序 查看完整报告 特别申明: 本订阅号中所涉及的证券研究信息由光大证券研究所编写,仅面向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用作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和研究观点的沟通交流。非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光大证券研究所不会因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光大证券的客户。 【宏观】BA.5侵袭,全球影响几何,国内如何应对?——《全球疫情疫苗追踪系列》第十一篇 报告摘要 核心观点: 5月以来,BA.5毒株凭借其超强传播力优势,向海外国家加速扩散,逐步成为全球新冠主要毒株,带来新一轮疫情反扑。美国、欧洲及东南亚主要国家疫情形势出现明显反弹,国内多地也相继检测出BA.5毒株,防控压力倍增。 从海外来看,BA.5毒株并未对全球开放节奏产生显著影响,疫情蔓延下,欧美仍按照此前节奏,继续放开疫情管控举措,开启“与病毒共存”。从国内来看,BA.5毒株增加各地疫情防控的压力,多地重启常态化核酸检测。我们认为BA.5在国内引发再次大规模传播的可能性不大:一方面,现有防控政策不断优化,通过“主动防、早发现、快处置”等系列举措,可大幅提升对BA.5毒株的应对能力;另一方面,BA.5毒株载量高、易检测,积极开展核酸检测可实现有效控制。 BA.5在全球广泛流行,但对全球开放节奏影响有限 BA.5具有较强的传播性与免疫逃逸能力。2022年2月,BA.5首次出现于南非,并于4月引发南非新一波疫情浪潮。传播性方面,BA.5较BA.1/2毒株更具传播性、潜伏期明显缩短;免疫逃逸方面,BA.5有较强的免疫逃逸能力,现有疫苗应对BA.5保护性均有所下降;致病性方面,BA.5是否更具致病性尚未达成共识。 BA.5已成为全球主要流行毒株,并引发全球疫情再次反弹。5月以来,凭借其更强的传播性及免疫逃逸能力,BA.5毒株向世界各地迅速扩散,并逐步发展为全球主要流行毒株,全球疫情形势再次反弹,住院以及重症人数均有所攀升。 BA.5扩散对全球开放节奏影响有限。尽管海外主要国家疫情出现大幅反弹,但其疫情防控政策却并未收紧,欧美各国均普遍维持此前的开放政策。 BA.5已攻入国内,多地重启常态化核酸检测 多地检测出BA.5变异株,引发本土疫情传播。自7月6日西安确认本土首例BA.5变异株病例,截至7月25日,我国7地报告发现BA.5变异株病例。 防控工作难度提升,多地重启常态化核酸检测。继延长或取消常态化核酸检测后,国内多地在7月又收紧防疫管控政策,并重启常态化核酸检测。 BA.5是否会导致国内新一波的疫情流行? 防控政策上,第九版新冠防控方案强调“主动防、早发现、快处置”,大幅提升对BA.5的应对能力。从各地实施情况看,现有防控措施能快速控制BA.5扩散。 核酸检测上,BA.5毒株载量高、易检测,积极开展核酸检测可实现有效控制。7月以来,为应对疫情扩散,多地再次重启常态化核酸检测、或增加核酸检测频次。 免疫效果上,BA.5免疫逃逸增强,但疫苗对预防重症和死亡仍然有效。目前我国疫苗完全接种率近90%,加强针覆盖率升至56%,有效免疫屏障逐步形成。 因此,我们认为现阶段BA.5在国内引发再次大规模传播的可能性不大。 何时开放国门?关注今冬海外疫情扩散情况 短期来看,今年并非开放国门最佳时机。“动态清零”是现阶段疫情防控最优选择,现有防疫体系可有效应对奥密克戎变异株,开放可能会造成疫情大规模反弹。 当前欧美国家已基本上放开全部疫情管控措施,我国需通过观察今冬海外疫情的扩散情况谨慎作出开放国门的规划,明年两会后或是重要的开放国门窗口期。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情况超预期,病毒变异超预期。 发布日期:2022-07-26 免责声明 本订阅号是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以下简称“光大证券研究所”)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官方唯一订阅号。其他任何以光大证券研究所名义注册的、或含有“光大证券研究”、与光大证券研究所品牌名称等相关信息的订阅号均不是光大证券研究所的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所刊载的信息均基于光大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仅供在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研究观点的及时沟通交流,其中的资料、意见、预测等,均反映相关研究报告初次发布当日光大证券研究所的判断,可能需随时进行调整,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的义务。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光大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 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任何投资者不应将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作为投资决策依据,本公司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版权仅归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所有。任何机构和个人未经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转载、刊登、发表、篡改或者引用。如因侵权行为给光大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光大证券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