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晨报0727】【策略】【宏观】【行业】轻工【个股】联创电子、顺网科技
(以下内容从东吴证券《【东吴晨报0727】【策略】【宏观】【行业】轻工【个股】联创电子、顺网科技》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欢迎收听东吴晨报在线音频: 东吴晨报20220727 音频: 进度条 00:00 02:34 后退15秒 倍速 快进15秒 注:音频如有歧义以正式研究报告为准。 策略 内资偏价值,外资减持消费 ——东吴策略·市场温度计 股市流动性:最近一周市场情绪低位,A股资金净流入-170亿元,前值-397亿元。 内资风格偏价值:根据东吴策略公募风格漂移模型,最近一周公募基金抱团加强,风格偏向价值,行业偏向消费板块,此前一周公募风格分化,风格偏向消费和周期为代表的价值。 外资减持消费:北上资金最近一周主要买入计算机、有色金属、交通运输、煤炭、通信;减持主要集中于消费领域,其中净卖出前五行业分别:食品饮料、家用电器、汽车、公用事业、建筑材料。个股方面,加仓前五分别:恩捷股份、华友钴业、京东方A、迈瑞医疗、天齐锂业;减持前五分别:平安银行、三花智控、中环股份、捷佳伟创、比亚迪。 风险提示:资金入市规模为大致估算,仅供投资者参考;疫情二次爆发造成企业业绩不及预期;通胀上行超预期。 (分析师 姚佩) 宏观 下半年财政刺激还有多大空间? 7月政治局会议即将召开,下半年主要的经济工作都将在这次会议上得到部署。其中的一大关注点仍然是财政政策。相比往年,2022年财政在上半年的靠前发力是空前的,尤其是为了对冲3月以来新一轮奥密克戎疫情的冲击;但刺激措施的大量前置,也令下半年财政持续发力的前景存疑。我们认为在疫情反复和土地市场降温背景下,下半年财政的发力的空间有限,主要的着力点仍在维持基建的扩张,因此专项债的提前下发和一些金融领域配套的“准财政”值得期待。 从上半年的出台的财政刺激来看,其在规模上已经占GDP的3.7%。在奥密克戎疫情爆发前,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新增的财政刺激占GDP的比重为2.6%,主要来源于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的增加和新增的减税退税。然而,随着奥密克戎的爆发,国务院进一步出台了新的财政刺激措施,规模约占GDP的1.1%。主要包括:1)新增留抵退税1420亿元;2)减征乘用车购置税600亿元;3)缓缴养老等社保费3200亿元;4)提前下达中央转移支付资金预算4000亿元;5)发行3000亿元铁路建设债券。 相比于2020年财政刺激占GDP的4.9%,我们认为今年出台财政刺激的力度并不算小,但在实际执行的结果上打了折扣,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一是土地出让金的下滑拖累了地方的财政扩张。今年上半年剔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3%,与公共财政支出5.9%的增速相比缺口并不算大;但土地出让收入的收缩导致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的收支缺口大幅恶化。由于地方政府的土地开发、教育等基建支出高度依赖土地出让收入,因此势必因土地出让金的骤降而削减。而从当前房地产市场的情势来看,这种拖累在下半年仍将存在。 二是疫情防控的刚性支出可能存在一定的挤占效应。二季度与卫生健康相关的公共财政支出增速高达10.1%,我们认为这主要反映了奥密克戎疫情下防疫支出的加大,尤其是核酸检测上的支出。根据我们的计算,尽管防疫政策可能会逐步放松,核酸检测仍将成为大城市应对疫情散点式爆发的有效手段,从而作为一种刚性支出,根据6月底以来涉及疫情的人口和分布,我们估算这一规模可能1600亿左右,占下半年GDP的比重约为0.25%(下半年名义GDP增速按8%来计算),而地方在财政收入普遍下滑的背景下,缩减部分其他支出可能是不得不做出的选择。 由于上述两大掣肘在短期内可能打破,我们认为下半年的财政发力将集中在基建这一相对见效的领域。虽然上半年广义基建投资实现了接近10%的增速,但这背后是发行了全年93%的专项债额度。因此,下半年要维持年初以来基建扩张的势头,仍需要资金端和项目端的续力。 我们认为2023年专项债额度在下半年的提前使用不是问题。国务院于2018年、2019年、2021年均提前下达过次年专项债额度,但使用上均是在次年,这看似是为了避免将次年的预算用于当年。我们认为今年专项债的提前下达将打破这一惯例,比如财政部在今年5月就提前下达了第三批转移支付资金预算4000亿,这笔资金虽然被列入2023年预算,但库款已于2022年先行单独调拨,可见在财政的跨周期调节下,下一年预算的预算资金是可以提前被当年使用的。因此,我们预计政府将很快提前下达2023年1.5万亿元的专项债额度,并在四季度提前使用。 除此之外,政策性金融工具将发挥重要的托底作用。尽管额度上升,但专项债的落地依旧会受到项目收益率和时滞的约束。相较而言,6月国常会提出调增政策性信贷8000亿支持基建,发行开发性金融工具募资3000亿元补充重大项目资本金(不超过全部资本金的50%)一方面能适当降低项目收益率要求、拓宽可投项目的范围;另一方面能够承接今明年两年专项债额度的发行落地,避免出现真空期(明年专项债额度的落地可能要到第四季度)。 风险提示:疫情扩散超市场预期,政策对冲经济下行力度不及市场预期。 (分析师 陶川) 行业 轻工: 轻工行业观点更新 核心观点 疫后复苏首选晨光股份:轻工版块2022Q2受疫情影响最大标的,Q3需求回补+双减低基数下有望实现靓丽增长,中长期产品升级+份额提升提供充足成长动力,科力普万亿赛道空间充足;23PE仅21X,具有充足安全边际; 成本下行弹性标的推荐中顺洁柔:后续来看,纸浆新产能投放后盈利拐点有望于22Q4出现;公司新管理层磨合逐渐成熟,非传统干巾品类及太阳品牌开始发力;前期市场对于管理层磨合进度存预期差,假设23年浆价中枢下行15%,净利润有望达10亿元,对应PE仅15X。 电子烟行业政策方向日渐清晰,份额向头部集中推荐思摩尔国际:国内市场牌照陆续发出,民营企业充分参与,额度向头部倾斜行业集中度有望提升;考虑我国政策推进速度更快&渗透率更低,判断口味限制影响有限,恢复速度将快于美国;海外市场FDA加快PMTA审查进度,Juul被签发MDO,思摩尔大客户Vuse有望抢占其份额。 风险提示:汇率及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行业政策不确定性;行业竞争加剧;教育政策影响需求。 (分析师 张潇、邹文婕) 个股 联创电子(002036) 车载摄像头量价齐升 公司护城河不断加深 投资要点 自动驾驶加速渗透,车载摄像头百亿美金赛道量价齐升。方案解决商、造车新势力、传统车企、科技大厂等多方势力推动自动驾驶加速渗透,据iCV Tank预测,L1-L5自动驾驶汽车全球出货量21-26年CAGR将达11.7%,IDC预测国内L1-L5级别自动驾驶汽车出货量21-25年CAGR将达15.1%。自动驾驶渗透带动车载摄像头量价齐升,量方面,单车平均用量将达到L3级别的8颗以及L4/L5级别的10颗以上;价方面,像素、探测距离、广角等要求带动车载摄像头全面升级,驱动车载摄像头价值量提升。据我们测算,全球车载摄像头市场规模2021年为84亿美金,到2025年将增长到186亿美金,21-25年全球摄像头市场规模CAGR将达22%。同时像素提升导致模组光学校准难度升级,伴随汽车供应链体系重塑,国内镜头厂商话语权提升,有望更多参与模组环节。 管理层更迭落地,聚焦光学事业长期发展。21年12月公司管理层换届,原总裁兼光学事业部总经理曾吉勇博士升任董事长及战略委员会主任,确立王卓博士、胡君剑、汪涛、李亮等光学事业核心人员的副总裁班底,彰显战略层面对光学业务的重视。公司在22年股权激励计划中首提车载光学营收目标,要求车载光学营收不低于5/10/15亿元,或归母净利润较20年增长不低于90%/160%/200%,彰显聚焦车载光学事业的信心与决心。近日,公司完成了第二期员工持股计划的股票认购工作,董、监、高、其他公司及子公司中层管理人员、核心骨干等18人出资5000万从二级市场购买公司股票,我们认为这能有效地将股东利益、公司利益和核心团队个人利益结合在一起,使各方共同关注公司的长远发展。 技术+客户+成本优势,公司护城河不断加深。公司拥有模造玻璃-镜头-模组全产业链布局,1)镜头方面,公司掌握模造工艺,非球面玻璃镜片产能全球第二,并在高清广角工艺有深厚技术积累。2)模组方面,已获得蔚来、BYD等客户8M ADAS模组定点,公司有望更多参与模组环节,并受益供应链国产化趋势,打开更广阔的蓝海市场。公司坐拥优质客户,实现造车新势力、ADAS方案商、Tier1、传统车企等客户的全覆盖。车载摄像头认证壁垒高,周期长,优质客户将为公司带来长期竞争力。技术优势、客户优势叠加规模量产形成的成本优势实现协同,夯实公司领先地位。外加公司资源倾斜与政府支持,车载光学业务放量可期。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作为国内领先的车载镜头和模组厂商,拥有模造玻璃-镜头-模组全产业链布局,有望充分受益车载摄像头市场规模的快速增长。基于此,我们预测公司2022-2024年的归母净利润为3.09/5.06/7.58亿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自动驾驶渗透率不及预期;光学镜头出货不及预期;毛利率下滑风险。 (分析师 唐权喜、鲍娴颖) 顺网科技(300113) 流量及技术积累助公司元宇宙场景落地 投资要点 员工持股方案落地,利益绑定重启增长可期。2022年6月30日,公司公布2022年员工持股计划草案,拟参加人数不超过90人,其中董事(不含独立董事)、高级管理人员6人,出资额占比41.53%。本次计划考核年度为2022/2023年,每期解锁标的股票比例为50%/50%,公司层面业绩考核为:1)第一个解锁期考核指标为2022年营收不低于2021年,若达成则公司层面可解锁比例为100%,若未达成则公司层面可解锁比例为 0%;2)第二个解锁期考核指标为2023年营业收入或净利润较2021年的增长率,目标完成情况对应不同的解锁比例,若两者增长率均低于10%则可解锁比例为0%。 管理层焕新履历丰富,云业务商业化有望提速。公司持续研发投入,于算力领域具备领先优势,截至2021年6月2022年6月,公司投入运行的边缘计算节点已超200个,覆盖一线至三四线城市,投入高GPU算力服务器已超1万台,截至2021年末,共获得31个专利和95个软著。2022年5月,邢春华女士接任公司董事长,其拥有深厚的运营商背景,将负责公司战略决策及落地;陈意明先生接任总经理,其曾任阿里巴巴集团总监、1688事业部大市场总经理、阿里云大网站部负责人,拥有丰富的产品体系构建及落地经验,2022年加入顺网科技,主管公司经营。我们看好两者能力资源整合,推动公司网吧云、游戏云落地,同时推动公司原有技术优势转化为云产品及服务,构建成熟产品矩阵。 元宇宙应用场景相继落地,先发优势有望持续验证。2022年7月上海市政府先后发布《上海市培育“元宇宙”新赛道行动方案(2022—2025年)》《上海市数字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到2025年元宇宙相关产业规模达3500亿目标,鼓励打造云上展厅、数字化展厅、打造更丰富多元的内容场景新平台,培育虚拟演唱会、虚拟偶像、虚拟体育等数字娱乐消费新业态。公司深耕元宇宙基础算力设施,具备技术及资源优势,同时公司核心品牌ChinaJoy作为上海市重要展览展会,有望作为示范案例,融入上海元宇宙赛道布局,成为元宇宙重要入口之一,获得先发优势。2022年3月公司数字藏品平台落地;2022年7月公司与国家级版权交易保护联盟链的超级节点运营机构—中数链签订框架合作协议;2022年7月与中国田径协会达成战略协作,打造体育数字化场景;首场元宇宙展会“CJ Plus”即将于2022年8月举办,此外,公司还计划推出ChinaJoy虚拟偶像,看好公司依托ChinaJoy平台优势,持续探索、落地元宇宙应用场景。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2022-2024年公司EPS分别为0.10/0.18/0.22元,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135/76/60X。我们看好公司内部组织结构升级后,云业务商业化提速,同时元宇宙先发优势有望持续验证,打开业绩增长空间,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商誉减值风险,云业务产品落地不及预期,游戏业务下滑加速,传统业务恢复不及预期。 (分析师 张良卫、周良玖) 七月十大金股 法律声明 本公众号(微信号:scsresearch)为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吴证券”)研究所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不是东吴证券研究所的研究成果发布平台,本公众号所截内容均来自于东吴证券研究所已经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参见东吴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在任何情况下,本号所截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东吴证券或东吴研究所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截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本订阅号所截内容版权仅归东吴证券研究所所有,东吴证券及东吴研究所对本订阅号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影像等)未经书面许可,禁止复制、转载;经授权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注明出处为“东吴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截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或修改。
欢迎收听东吴晨报在线音频: 东吴晨报20220727 音频: 进度条 00:00 02:34 后退15秒 倍速 快进15秒 注:音频如有歧义以正式研究报告为准。 策略 内资偏价值,外资减持消费 ——东吴策略·市场温度计 股市流动性:最近一周市场情绪低位,A股资金净流入-170亿元,前值-397亿元。 内资风格偏价值:根据东吴策略公募风格漂移模型,最近一周公募基金抱团加强,风格偏向价值,行业偏向消费板块,此前一周公募风格分化,风格偏向消费和周期为代表的价值。 外资减持消费:北上资金最近一周主要买入计算机、有色金属、交通运输、煤炭、通信;减持主要集中于消费领域,其中净卖出前五行业分别:食品饮料、家用电器、汽车、公用事业、建筑材料。个股方面,加仓前五分别:恩捷股份、华友钴业、京东方A、迈瑞医疗、天齐锂业;减持前五分别:平安银行、三花智控、中环股份、捷佳伟创、比亚迪。 风险提示:资金入市规模为大致估算,仅供投资者参考;疫情二次爆发造成企业业绩不及预期;通胀上行超预期。 (分析师 姚佩) 宏观 下半年财政刺激还有多大空间? 7月政治局会议即将召开,下半年主要的经济工作都将在这次会议上得到部署。其中的一大关注点仍然是财政政策。相比往年,2022年财政在上半年的靠前发力是空前的,尤其是为了对冲3月以来新一轮奥密克戎疫情的冲击;但刺激措施的大量前置,也令下半年财政持续发力的前景存疑。我们认为在疫情反复和土地市场降温背景下,下半年财政的发力的空间有限,主要的着力点仍在维持基建的扩张,因此专项债的提前下发和一些金融领域配套的“准财政”值得期待。 从上半年的出台的财政刺激来看,其在规模上已经占GDP的3.7%。在奥密克戎疫情爆发前,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新增的财政刺激占GDP的比重为2.6%,主要来源于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的增加和新增的减税退税。然而,随着奥密克戎的爆发,国务院进一步出台了新的财政刺激措施,规模约占GDP的1.1%。主要包括:1)新增留抵退税1420亿元;2)减征乘用车购置税600亿元;3)缓缴养老等社保费3200亿元;4)提前下达中央转移支付资金预算4000亿元;5)发行3000亿元铁路建设债券。 相比于2020年财政刺激占GDP的4.9%,我们认为今年出台财政刺激的力度并不算小,但在实际执行的结果上打了折扣,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一是土地出让金的下滑拖累了地方的财政扩张。今年上半年剔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3%,与公共财政支出5.9%的增速相比缺口并不算大;但土地出让收入的收缩导致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的收支缺口大幅恶化。由于地方政府的土地开发、教育等基建支出高度依赖土地出让收入,因此势必因土地出让金的骤降而削减。而从当前房地产市场的情势来看,这种拖累在下半年仍将存在。 二是疫情防控的刚性支出可能存在一定的挤占效应。二季度与卫生健康相关的公共财政支出增速高达10.1%,我们认为这主要反映了奥密克戎疫情下防疫支出的加大,尤其是核酸检测上的支出。根据我们的计算,尽管防疫政策可能会逐步放松,核酸检测仍将成为大城市应对疫情散点式爆发的有效手段,从而作为一种刚性支出,根据6月底以来涉及疫情的人口和分布,我们估算这一规模可能1600亿左右,占下半年GDP的比重约为0.25%(下半年名义GDP增速按8%来计算),而地方在财政收入普遍下滑的背景下,缩减部分其他支出可能是不得不做出的选择。 由于上述两大掣肘在短期内可能打破,我们认为下半年的财政发力将集中在基建这一相对见效的领域。虽然上半年广义基建投资实现了接近10%的增速,但这背后是发行了全年93%的专项债额度。因此,下半年要维持年初以来基建扩张的势头,仍需要资金端和项目端的续力。 我们认为2023年专项债额度在下半年的提前使用不是问题。国务院于2018年、2019年、2021年均提前下达过次年专项债额度,但使用上均是在次年,这看似是为了避免将次年的预算用于当年。我们认为今年专项债的提前下达将打破这一惯例,比如财政部在今年5月就提前下达了第三批转移支付资金预算4000亿,这笔资金虽然被列入2023年预算,但库款已于2022年先行单独调拨,可见在财政的跨周期调节下,下一年预算的预算资金是可以提前被当年使用的。因此,我们预计政府将很快提前下达2023年1.5万亿元的专项债额度,并在四季度提前使用。 除此之外,政策性金融工具将发挥重要的托底作用。尽管额度上升,但专项债的落地依旧会受到项目收益率和时滞的约束。相较而言,6月国常会提出调增政策性信贷8000亿支持基建,发行开发性金融工具募资3000亿元补充重大项目资本金(不超过全部资本金的50%)一方面能适当降低项目收益率要求、拓宽可投项目的范围;另一方面能够承接今明年两年专项债额度的发行落地,避免出现真空期(明年专项债额度的落地可能要到第四季度)。 风险提示:疫情扩散超市场预期,政策对冲经济下行力度不及市场预期。 (分析师 陶川) 行业 轻工: 轻工行业观点更新 核心观点 疫后复苏首选晨光股份:轻工版块2022Q2受疫情影响最大标的,Q3需求回补+双减低基数下有望实现靓丽增长,中长期产品升级+份额提升提供充足成长动力,科力普万亿赛道空间充足;23PE仅21X,具有充足安全边际; 成本下行弹性标的推荐中顺洁柔:后续来看,纸浆新产能投放后盈利拐点有望于22Q4出现;公司新管理层磨合逐渐成熟,非传统干巾品类及太阳品牌开始发力;前期市场对于管理层磨合进度存预期差,假设23年浆价中枢下行15%,净利润有望达10亿元,对应PE仅15X。 电子烟行业政策方向日渐清晰,份额向头部集中推荐思摩尔国际:国内市场牌照陆续发出,民营企业充分参与,额度向头部倾斜行业集中度有望提升;考虑我国政策推进速度更快&渗透率更低,判断口味限制影响有限,恢复速度将快于美国;海外市场FDA加快PMTA审查进度,Juul被签发MDO,思摩尔大客户Vuse有望抢占其份额。 风险提示:汇率及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行业政策不确定性;行业竞争加剧;教育政策影响需求。 (分析师 张潇、邹文婕) 个股 联创电子(002036) 车载摄像头量价齐升 公司护城河不断加深 投资要点 自动驾驶加速渗透,车载摄像头百亿美金赛道量价齐升。方案解决商、造车新势力、传统车企、科技大厂等多方势力推动自动驾驶加速渗透,据iCV Tank预测,L1-L5自动驾驶汽车全球出货量21-26年CAGR将达11.7%,IDC预测国内L1-L5级别自动驾驶汽车出货量21-25年CAGR将达15.1%。自动驾驶渗透带动车载摄像头量价齐升,量方面,单车平均用量将达到L3级别的8颗以及L4/L5级别的10颗以上;价方面,像素、探测距离、广角等要求带动车载摄像头全面升级,驱动车载摄像头价值量提升。据我们测算,全球车载摄像头市场规模2021年为84亿美金,到2025年将增长到186亿美金,21-25年全球摄像头市场规模CAGR将达22%。同时像素提升导致模组光学校准难度升级,伴随汽车供应链体系重塑,国内镜头厂商话语权提升,有望更多参与模组环节。 管理层更迭落地,聚焦光学事业长期发展。21年12月公司管理层换届,原总裁兼光学事业部总经理曾吉勇博士升任董事长及战略委员会主任,确立王卓博士、胡君剑、汪涛、李亮等光学事业核心人员的副总裁班底,彰显战略层面对光学业务的重视。公司在22年股权激励计划中首提车载光学营收目标,要求车载光学营收不低于5/10/15亿元,或归母净利润较20年增长不低于90%/160%/200%,彰显聚焦车载光学事业的信心与决心。近日,公司完成了第二期员工持股计划的股票认购工作,董、监、高、其他公司及子公司中层管理人员、核心骨干等18人出资5000万从二级市场购买公司股票,我们认为这能有效地将股东利益、公司利益和核心团队个人利益结合在一起,使各方共同关注公司的长远发展。 技术+客户+成本优势,公司护城河不断加深。公司拥有模造玻璃-镜头-模组全产业链布局,1)镜头方面,公司掌握模造工艺,非球面玻璃镜片产能全球第二,并在高清广角工艺有深厚技术积累。2)模组方面,已获得蔚来、BYD等客户8M ADAS模组定点,公司有望更多参与模组环节,并受益供应链国产化趋势,打开更广阔的蓝海市场。公司坐拥优质客户,实现造车新势力、ADAS方案商、Tier1、传统车企等客户的全覆盖。车载摄像头认证壁垒高,周期长,优质客户将为公司带来长期竞争力。技术优势、客户优势叠加规模量产形成的成本优势实现协同,夯实公司领先地位。外加公司资源倾斜与政府支持,车载光学业务放量可期。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作为国内领先的车载镜头和模组厂商,拥有模造玻璃-镜头-模组全产业链布局,有望充分受益车载摄像头市场规模的快速增长。基于此,我们预测公司2022-2024年的归母净利润为3.09/5.06/7.58亿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自动驾驶渗透率不及预期;光学镜头出货不及预期;毛利率下滑风险。 (分析师 唐权喜、鲍娴颖) 顺网科技(300113) 流量及技术积累助公司元宇宙场景落地 投资要点 员工持股方案落地,利益绑定重启增长可期。2022年6月30日,公司公布2022年员工持股计划草案,拟参加人数不超过90人,其中董事(不含独立董事)、高级管理人员6人,出资额占比41.53%。本次计划考核年度为2022/2023年,每期解锁标的股票比例为50%/50%,公司层面业绩考核为:1)第一个解锁期考核指标为2022年营收不低于2021年,若达成则公司层面可解锁比例为100%,若未达成则公司层面可解锁比例为 0%;2)第二个解锁期考核指标为2023年营业收入或净利润较2021年的增长率,目标完成情况对应不同的解锁比例,若两者增长率均低于10%则可解锁比例为0%。 管理层焕新履历丰富,云业务商业化有望提速。公司持续研发投入,于算力领域具备领先优势,截至2021年6月2022年6月,公司投入运行的边缘计算节点已超200个,覆盖一线至三四线城市,投入高GPU算力服务器已超1万台,截至2021年末,共获得31个专利和95个软著。2022年5月,邢春华女士接任公司董事长,其拥有深厚的运营商背景,将负责公司战略决策及落地;陈意明先生接任总经理,其曾任阿里巴巴集团总监、1688事业部大市场总经理、阿里云大网站部负责人,拥有丰富的产品体系构建及落地经验,2022年加入顺网科技,主管公司经营。我们看好两者能力资源整合,推动公司网吧云、游戏云落地,同时推动公司原有技术优势转化为云产品及服务,构建成熟产品矩阵。 元宇宙应用场景相继落地,先发优势有望持续验证。2022年7月上海市政府先后发布《上海市培育“元宇宙”新赛道行动方案(2022—2025年)》《上海市数字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到2025年元宇宙相关产业规模达3500亿目标,鼓励打造云上展厅、数字化展厅、打造更丰富多元的内容场景新平台,培育虚拟演唱会、虚拟偶像、虚拟体育等数字娱乐消费新业态。公司深耕元宇宙基础算力设施,具备技术及资源优势,同时公司核心品牌ChinaJoy作为上海市重要展览展会,有望作为示范案例,融入上海元宇宙赛道布局,成为元宇宙重要入口之一,获得先发优势。2022年3月公司数字藏品平台落地;2022年7月公司与国家级版权交易保护联盟链的超级节点运营机构—中数链签订框架合作协议;2022年7月与中国田径协会达成战略协作,打造体育数字化场景;首场元宇宙展会“CJ Plus”即将于2022年8月举办,此外,公司还计划推出ChinaJoy虚拟偶像,看好公司依托ChinaJoy平台优势,持续探索、落地元宇宙应用场景。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2022-2024年公司EPS分别为0.10/0.18/0.22元,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135/76/60X。我们看好公司内部组织结构升级后,云业务商业化提速,同时元宇宙先发优势有望持续验证,打开业绩增长空间,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商誉减值风险,云业务产品落地不及预期,游戏业务下滑加速,传统业务恢复不及预期。 (分析师 张良卫、周良玖) 七月十大金股 法律声明 本公众号(微信号:scsresearch)为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吴证券”)研究所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不是东吴证券研究所的研究成果发布平台,本公众号所截内容均来自于东吴证券研究所已经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参见东吴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在任何情况下,本号所截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东吴证券或东吴研究所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截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本订阅号所截内容版权仅归东吴证券研究所所有,东吴证券及东吴研究所对本订阅号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影像等)未经书面许可,禁止复制、转载;经授权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注明出处为“东吴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截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或修改。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