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国金晨讯】强者恒强!改善房企正把握行业新机遇;全球医药创新常青,继续看好具备全球竞争力的国内头部CXO企业

【国金晨讯】强者恒强!改善房企正把握行业新机遇;全球医药创新常青,继续看好具备全球竞争力的国内头部CXO企业

作者:微信公众号【国金证券研究所】/ 发布时间:2022-07-26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国金证券《【国金晨讯】强者恒强!改善房企正把握行业新机遇;全球医药创新常青,继续看好具备全球竞争力的国内头部CXO企业》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国金晨讯7月26日 音频: 进度条 00:00 03:49 后退15秒 倍速 快进15秒 目录 1.松井股份深度:3C涂料引领者,切入乘用车涂料成长可期 2.地产行业专题:强者恒强,改善房企正把握行业新机遇 3.全球医药创新常青,外包需求高景气持续不断 4.医药复苏,看好科创板医药专精特新投资机遇 5.阿兹夫定获批新冠,关注产业链及疫情复苏 6.复星医药:合作真实生物首个国产新冠口服药商业化启航 7.壹石通中报业绩预告点评:疫情影响Q2出货,全年业绩有望高增 8.长春高新事件点评:完成股权激励首次授予,增长确定性再提升 9.心脉医疗定增预案点评:新一期定增预案公布,扩大产能及研发布局 10.时代天使公司点评:品牌优势突出,加强新兴市场及海外市场拓展 今日精选 【地产杜昊旻】高能级城市及改善需求引领行业复苏,重塑行业格局,重点推荐绿城中国/建发国际/滨江集团/保利发展/中国海外发展。预计有专项基金设立解决出险房企流动性困难和保交付问题,提振市场信心。预计土拍政策持续放宽,需求侧限购限售等政策或进一步优化。房企销售分化加速,改善型房企强者恒强,销售排名持续提升,实现有质量的高周转。 【医药王班】医药创新建议关注药明生物、药明康德、康龙化成、昭衍新药、九洲药业。2000-2021年全球Biotech Funding呈现持续攀升趋势,2022H2-2023年有望逐渐进入Big Pharma并购的活跃周期,总体来看,全球医药创新需求持续、快速增长,CXO行业持续高景气。从全球新药研发趋势看,仍有大量临床为满足需求 ,创新需求常青,有望进一步带动医药外包产业发展。 【医药王班】科创板医药专精特新:建议关注荣昌生物/美迪西/和元生物/华恒生物/纳微科技等。疫情趋缓,创新研发与消费医疗逐渐复苏,创新药底部投资机会初现,关注三维度疫后修复(医疗医美)+热点创新(免疫抑制剂、生物工程及剂型创新领域)+成长弹性龙头(关注君实生物、荣昌生物等的出海进展)。国内医药研发外包高景气,关注科创板创新产业链相关标的。积极关注医药上游供应链专精特新企业国产替代加速发展机遇。 【医药王班】阿兹夫定产业链建议关注复星医药、奥翔药业、华润双鹤、拓新药业、新华制药。阿兹夫定此次为附条件批准新增适应症,用于治疗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成年患者。临床数据显示,阿兹夫定片可以显著缩短中度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患者症状改善时间,提高临床症状改善的患者比例,达到临床优效结果,看好进展靠前的新冠药物企业及相关产业链。 【医疗袁维】持续推荐长春高新,公司完成股权激励首次授予,增长确定性再提升。业绩考核指标涵盖全面,利润考核目标稳健高增长,金赛药业22-24年净利增长率目标不低于52.5%/75.5%/102%。深度绑定企业核心人才,促进企业长期稳健发展。 【医疗袁维】持续推荐心脉医疗,新一期定增预案公布,募集资金25.47亿元用于扩大产能及研发布局,看好公司在主动脉支架及外周血管介入领域的竞争力和潜力。产能规模进一步提升,助力核心产品线放量。研发投入持续加速,加速外周及肿瘤介入布局。创新研发管线丰富,设置长期激励考核目标。 【医疗袁维】建议关注时代天使,22H1公司预计实现营收5.42亿元-5.79亿元(同比-0-5%),原因系部分地区的口腔医疗机构因为疫情暂停营业或消杀压力增加、接诊能力下降,致使部分隐形矫治需求被迫延期满足。长期看,公司在新兴市场的持续拓展,促进性价比产品持续放量,市场份额有望稳步提升。 ? 重点推荐 ? 松井股份深度:3C涂料引领者,切入乘用车涂料成长可期 陈屹/杨翼荥/王明辉 陈屹 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 基础化工&新材料首席分析师 投资逻辑:国内领先的新型涂层材料生产商。公司产品包括涂料、特种油墨等,下游主要应用于消费电子和乘用汽车两大领域。其中2021年消费电子领域营收占比96%,乘用汽车领域营收占比4%,乘用车涂料高速增长。高效研发和快速反应,差异化竞争打破外资垄断。3C产品快速迭代、多样化、定制化特点要求涂料企业要进行持续的研发投入和技术更新。公司近5年研发投入占比平均超10%,通过更高效的研发和快速反应满足下游迭代需求,3C涂料基本实现对全球知名终端品牌全覆盖,打破了高端消费类电子涂料被阿克苏诺贝尔、PPG 等国际巨头垄断的格局。切入乘用车零部件涂料打开成长空间。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车生产和消费国,新能源车迭代速度高于传统汽车,内外饰作为汽车中差异化部分具备定制化多样化特点,公司有望复制3C领域高效研发和快速反应能力在汽车领域快速占领市场,目前公司已获得比亚迪、特斯拉、小鹏、蔚来等十多家知名车企AVL资质认证。 风险提示:3C涂料和乘用车涂料开发不达预期、大客户采购大幅减少、市场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波动、董监高和核心技术人员减持、限售股解禁。 地产行业专题:强者恒强,改善房企正把握行业新机遇 杜昊旻/王祎馨 杜昊旻 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 房地产首席分析师 投资逻辑:近期竣工交付风险事件的核心原因是出险房企的流动性困难。预计有专项基金设立解决保交付问题,提振市场信心,利好有优质货值储备的房企。房企销售分化加速,改善房企强者恒强。改善房企在 2021 年下半年以来积极错峰拿地,一方面能通过高利润项目改善利润水平,另一方面可以在市场逐步恢复的 2022 年下半年推出高品质项目,抢占市场。 投资建议:竣工交付风险或加速房企的销售分化和供给侧出清,重塑行业格局,同时预计针对风险事件出台的系列措施将修复市场信心。首推积极布局重点城市核心板块、拥有高质量产品服务力的房企,如绿城中国、建发国际、滨江集团等或把握强者恒强的机遇,行业地位或将进一步提升。稳健选择推荐财务结构健康、现金流安全的头部国企央企,销售相对稳定,也能保持一定拿地强度,如保利发展、中国海外发展。 风险提示:宽松政策对市场提振不佳;三四线城市恢复力度弱;多家房企出现债务违约。 全球医药创新常青,外包需求高景气持续不断 王班 王班 医药健康研究中心 医药首席分析师 投资逻辑:2000-2021年全球Biotech Funding呈现持续攀升趋势,特别是2015年以来大幅提升。22H1投融资总额有所下降,但仍处于历史较高水平,Biotech企业经营状况向好;同时2022H2-2023年有望逐渐进入Big Pharma并购的活跃周期,总体来看,全球医药创新需求持续、快速增长,CXO行业持续高景气。从全球新药研发趋势看,仍有大量临床为满足需求,创新需求常青,有望进一步带动医药外包产业发展。疫情对海外研发的影响:通过海外CXO行业龙头企业的业绩复盘能够发现,各公司业绩整体表现较为平稳,因主营业务不同所受疫情影响略有差异。对海外CXO公司业务端进行梳理发现,许多公司纷纷关注并布局新兴技术领域。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全球新药研发热情持续,继续看好具备全球竞争力的国内头部CXO企业,建议重点关注药明生物、药明康德、康龙化成、昭衍新药、九洲药业等。 风险提示:新冠疫情反复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汇率波动风险,订单交付不及预期风险,研发失败风险等。 医药复苏,看好科创板医药专精特新投资机遇 王班 王班 医药健康研究中心 医药首席分析师 行业观点:疫情趋缓,创新研发与消费医疗逐渐复苏,创新药底部投资机会初现。过去近1年,A股和港股医药有较大幅度调整。过去半年,医药板块、尤其是创新相关子板块遭遇大幅调整。拥有大量生物技术类创新药企的港股,更是创出近八年来最大持续跌幅。随着疫后修复,创新药,尤其A股科创板标的则初现复苏倪端,现阶段值得深度关注。国内医药研发外包高景气,关注科创板创新产业链相关标的。受益于国内医药研发行业高景气+中国工程师红利等因素导致全球产业链及订单转移,中国CXO行业快速发展,行业整体高景气,未来成长确定性强。合成生物学重点方向:科创板上市企业凯赛生物、华恒生物及嘉必优等企业均掌握着领先的技术、工艺,在所处业务细分领域处于行业龙头地位。积极关注医药上游供应链专精特新企业国产替代加速发展机遇。 投资建议:建议关注科创板医药专精特新主题,创新药、创新产业链、合成生物学和医药上游供应链等方向。建议关注荣昌生物、美迪西、和元生物、华恒生物、纳微科技等。 风险提示:研发不及预期风险,订单不及预期风险,新老产品进展不及预期风险,政策监管风险,汇率波动风险,竞争加剧风险等。 阿兹夫定获批新冠,关注产业链及疫情复苏 王班 王班 医药健康研究中心 医药首席分析师 事件:7月25日,国家药监局根据《药品管理法》相关规定,按照药品特别审批程序,进行应急审评审批,附条件批准河南真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阿兹夫定片增加治疗新冠病毒肺炎适应症注册申请。 点评:1. 阿兹夫定此次为附条件批准新增适应症,用于治疗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成年患者。临床数据显示,阿兹夫定片可以显著缩短中度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患者症状改善时间,提高临床症状改善的患者比例,达到临床优效结果。2. 国内研发进度领先的新冠小分子药物还有君实生物的VV116和开拓药业的普克鲁胺。3. 关注阿兹夫定产业链,真实生物已就阿兹夫定与多家企业达成合作,包括复星医药,奥翔药业,华润双鹤,拓新药业,新华制药。 投资建议:建议关注进展靠前的新冠药物企业及相关产业链,关注国内疫情复苏相关机会。建议关注复星医药,奥翔药业,华润双鹤,拓新药业,新华制药。 风险提示:新冠疫情风险,订单或价格不及预期风险,研发风险。 复星医药:合作真实生物首个国产新冠口服药商业化启航 赵海春 赵海春 医药健康研究中心 医药行业分析师 事件:2022年7月25日,公司公告,与真实生物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就由公司独家商业化阿兹夫定等事宜达成战略合作。 点评:取得国产首个新冠口服小分子药物独家商业化权益,新冠再添新药。新冠特效药上市步伐加快,疫后修复在即。阿兹夫定片为我国首个获批的国产新冠口服药;本月7号,腾盛博药用于新冠治疗的长效中和抗体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实现商业化,我们认为,中国现阶段已获批新冠小分子、中和抗体国产药品,有助于疫情防控和治疗,利好疫后全面修复。 风险提示:新药研发及上市进程不达预期、集采等政策影响产品盈利能 ? 今日关注 ? 壹石通中报业绩预告点评:疫情影响Q2出货,全年业绩有望高增 陈传红/胡媛媛 陈传红 新能源与汽车研究中心 新能源汽车首席分析师 业绩:公司公告1H22业绩:1H22,预计实现归母净利7500-8400万元,YoY+75.68%-96.76%;预计实现扣非归母净利6500-7200万元,YoY+62.96%-80.51%。单Q2,预计归母净利中值为3591.8万元,YoY+42.5%,QoQ-17.6%;预计扣非净利中值为3144.4万元,YoY+35.2%,QoQ-15.1%。符合市场预期。 点评:1H22&2Q22业绩:疫情影响物流发货,Q2业绩小幅波动。我们预计1H22业绩在预告偏上限,Q2整体影响幅度在10%左右。其中:1)涂覆材料(勃姆石):4、5月份受到疫情影响,大客户订单波动+物流不畅影响出货,Q2勃姆石预计出货5300-5500吨,环比下滑10%左右;价格维持2万元/吨水平。2)导热球铝:上半年季度出货在400-500吨,受到物流不畅等影响,Q2确认出货部分环比下滑10%左右,7月份已恢复正常。22年业绩展望:进入Q3,公司排产已恢复正常水平,7月份勃姆石排产2400-2500吨,随着8-10月份陆续投产1-2万吨,Q3出货有望达8000-9000吨,环比预计提升40-50%以上。22年预计出货3.3-3.7万吨以上,单吨净利保持在6000元/吨以上,全年业绩保持高增。 风险提示:新能源装机及政策不及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政策推广不及预期。 长春高新事件点评:完成股权激励首次授予,增长确定性再提升 袁维 袁维 医药健康研究中心 医疗首席分析师 事件:7月25日,公司审议通过《关于向激励对象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与股票期权的公告》,确定了此次激励首次授予的具体内容。 点评:首次授予对象为278名激励对象,长期增长确定性再提升。业绩考核指标涵盖全面,利润考核目标稳健高增长。深度绑定企业核心人才,促进企业长期稳健发展。2021年金赛药业实现归母净利润36.84亿元,贡献集团归母净利润的98%,是公司的主要盈利来源。此次股权激励的举措将金赛药业核心管理者、优秀人才的利益与股东利益紧密结合,有望进一步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积极主动地为企业完成既定目标、实现价值最大化。 风险提示:医保降价和控费风险;生长激素竞争加剧风险;疫苗销售不及预期;研发进 展不达预期等。 心脉医疗定增预案点评:新一期定增预案公布,扩大产能及研发布局 袁维 袁维 医药健康研究中心 医疗首席分析师 业绩:7月25日,公司发布2022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预案,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25.47亿元,主要用于全球总部及创新与产业化基地项目、外周血管介入及肿瘤接入研发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点评:产能规模进一步提升,助力核心产品线放量。此次募投核心项目为全球总计及创新与产业化基地项目,总投资19.01亿元,将利用公司自主研发的生产技术,新建生产研发大楼,加速完善公司产品线,生产主动脉、外周血管及肿瘤介入医疗器械相关产品,预计达产后将形成年产量800,164根/瓶医疗器械产品的生产规模,进一步助力核心产品线销售增长。研发投入持续加速,加速外周及肿瘤介入布局。公司计划投资5.16亿元用于改造现有场地,引进高水平研发人才,采购研发所需的软硬件设备,在外周血管介入及肿瘤介入领域研发点状支架、溶栓导管、可降解微球等新产品。项目建成后有望提高公司的研发创新能力,丰富公司产品种类,开拓新的盈利增长点,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为公司长期业绩增长提供支撑。 风险提示:医保控费政策风险;新产品研发不达预期风险;产品推广不达预期风险;海外贸易摩擦风险。 时代天使公司点评:品牌优势突出,加强新兴市场及海外市场拓展 袁维 袁维 医药健康研究中心 医疗首席分析师 业绩:2022年7月25日,公司发布2022年上半年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22H1实现营业收入5.42亿元-5.79亿元,较2021年同期下滑0-5%;实现净利润0.66-0.70亿元,较2021年同期下滑27%-31%。 点评:2022年上半年局部地区疫情反复,导致隐形矫治需求受到负面影响。部分地区的口腔医疗机构暂停营业或消杀压力增加、接诊能力下降,致使部分隐形矫治需求被迫延期满足。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达成案例为7.72万例,2021年同期为7.95万例,同比下滑3%。随着新兴市场布局持续拓展,公司短期经营开支有所增加。2022年上半年,公司积极进行新兴市场的开拓,同时扩展海外市场业务,加强营销活动,我们认为前期投资及开支有望成为公司未来业绩增长的持续动力。三季度是口腔医疗服务传统旺季,隐形矫治服务的市场需求也有望逐步恢复。 风险提示:产能建设不及预期、医疗事故风险、医学团队数量增加不及预期等。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